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殇之山河破碎-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齿痛恨,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不准再提起了。明白了吗?”



    一名部下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谈话:“郭主任,局本部毛先生召见,请您马上过去。”



    本书源自看书辋
第七十一章 过招
    郭烜来到局本部,毛人凤问道:“最近神针的工作有进展吗?76号和他主动联系过吗?”



    “没有。”



    “李士群这个人,我了解。我们必须擦亮这根神针。这是一份情报,你找个适当的时机,命令神针主动发给76号。”



    郭烜双手接过,看了看,答道:“周站长这个建议的确是破解天网行动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地,此言不虚。”



    从这一天起,潜伏在重庆执行天网行动的日伪特工提供的有关轰炸目标的情报,由几位掌握电台的联络员,从自己所管辖的特工那里拿到情报经过整理汇总后,源源不断的发往南京。日本空军得到这些情报,有的放矢的制定轰炸计划,继续对重庆进行狂轰乱炸。几天下来,发现了异常:有效目标的命中率持续走低,逐渐和天网行动执行之前接近。这是怎么回事?虽然联络员汇报说重庆开展了大搜捕,可是派往重庆的侦查轰炸目标的特工却没有大规模被破获被捕的情况传出来。小野平一郎紧急召见李士群商量对策、



    李士群听完情况,淡淡的笑道:“没有特工被破获的消息,这就是最重要的消息。将军请想:我们这批派往重庆的特工,素质很低,只进行了一个月最基本的'无_错'小说M。QuleDU。COm培训。从事的又是最容易暴露的室外目标侦查、标注等工作。将军原本的设想就是要用数量的优势抵消质量的不足。重庆的情报机关也不是吃素的,校场口惨案,举世震惊,吃了亏之后能不展开大规模的搜捕吗?大量人员的被捕才是正常的。”



    小野平一郎深以为然:“李桑说的很对,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已经被捕,而重庆秘而不宣,利用这些人的身份继续为我们提供假的轰炸目标。戴笠、毛人凤之流也不完全是浪得虚名。”



    “将军高明。请看,这是我安插在重庆军统内部的卧底‘天狼星’今天刚发来的密电。”李士群递给小野平一郎一张便笺。



    便笺上写着两行字:局本部行动处在全城四十八小时的搜捕后,抓获可疑人数百名。据查其中真正有嫌疑的有二十余名。搜捕行动活动仍在继续。这些被捕人员被秘密关押于息烽集中营。



    李士群解释道:“天狼星目前是郭烜所在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室内保组组长,对军统局本部的情况也只能掌握到这个地步。”



    小野平一郎问道:“这就很不错了,能成功的潜伏下来就是胜利。何况,我有种预感:郭烜所在的这个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室,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能提前埋下一颗钉子,就掌握了先机。这是后话。第二批派往重庆的潜伏人员何时出发?”



    “原定一星期后,也就是十一月六号出发,将军想调整计划吗?”



    小野平一郎答道:“是的。第一批人员已经被污染,只能弃而不用。十一月二十五日,大日本帝国空军将对重庆展开一轮规模空前的疲劳大轰炸,轰炸将持续七十二小时不间断,一定要击垮重庆抵抗大日本帝国的信心。为了配合这一轮大轰炸,派往重庆的第二批潜伏人员调整为十一月十一号日出发,分头抵达重庆后,潜伏下来,暂时静默,不要开展任何活动。十一月二十一日统一开始行动,带有电台的专业联络员马上把收集到情况发出来。我们要打重庆一个措手不及。”



    李士群答道:“我明白了,第一批人员的情报不管是真是假,我们统统弃而不用。第二批人员潜入重庆后暂时不要开展任何活动,自然也就不会大规模被捕。开始行动、收集情报、电告南京、整理确定轰炸目标,这一切都将在三天之内完成。等重庆明白过来,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了。将军高明。”



    十月二十五日,田成羙把刘泽之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刘秘书,你现在搬到李主任的外间办公,找你还真不方便。有件事和你商量。”



    “田队长您太客气了,有事情吩咐吧。”



    “坐坐,喝点什么?我这里可只有茶。不像你们年轻人赶时髦,什么咖啡、果汁、蔻蔻。”



    刘泽之笑道:“您别忙了,我还真坐不住。倪秘书一天到晚不在单位,我虽然没正事吧,可是也得去盯着。”



    “也没别的事,还是那个培训班的事。临时延长了几天,原定五号结业,顺延到了五天后十号。就这么几天功夫,不值当再找个教员,那些学员都反应你的课讲有意思,你就辛苦一点,再讲几天,好不好?”



    刘泽之哑然失笑:“哪里是我的课讲得好?田队长您就别给我带高帽子了,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您和情报处、鉴证科的给他们上的都是专业课,这些学员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不用心,听了个一知半解。我的课教他们学四川话、听川剧、谈小吃,就像是城隍庙上的滑稽戏,又热闹,又不用费心。就这些人,去重庆潜伏,我就想不通了,他们能干点什么?”



    田成羙笑笑不答,只说到:“那就拜托了。其他人的课五号按原定计划结束,你再备备课,六号开始,连续五天,就辛苦你一个人了。”



    刘泽之一想,不行,赶紧说道:“每天我只能上半天的课,李主任那里总有些事情需要我跑腿处理。我看这样:每天只上半天课,另外半天放假算了。”



    田成羙想了想,答道:“刘秘书,你就讲半天课,另外半天我来想办法。”



    刘无奉命把这一最新情况汇报给了周成斌。周成斌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小野平一郎突然推迟了出发时间?如期结业,早一点抵达重庆,尽早投入工作,不是更好吗?这当然不是因为需要将强培训的力度。如果这样,应该加强专业课的培训,刘泽之担任教员的课可上可不上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小野平一郎不愿意让这些人早一点到达重庆。晚一点抵达重庆,又有什么好处哪?



    随着假借第一批特工里被捕人员身份传出的假情报,日本人确定的轰炸目标的准确程度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以小野平一郎和李士群的智商,他们也不可能没有意识到第一批特工里有大批人员被捕,而重庆秘而不宣,把假情报混在真情报里传递到了南京。遇到想不通的问题,周成斌有一个习惯,他会把自己的身份转化为对手,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手的立场上设想:如果自己是小野平一郎,该如何处理这一棘手的新情况?这一次,他的处置也不例外。



    很快,周成斌想明白了: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不管真假,弃用第一批人员传回来的情报,完全依靠第二批特工传递回来的情报确定轰炸目标。而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第二批人员在传递情报之前,不会发生大规模被捕的情况。那么,怎么才能保证不暴露、不被捕?很简单——不行动,自然就不会有暴露被捕的可能。



    这些人员的培训仅仅顺延了五天,难道在随后不远的日子里,日本空军会有一波针对重庆的大规模的行动吗?虽然刘泽之会将第二批人员尽可能多的详细情况报告给重庆,可是按图索骥,在没有任何行动的情况之下,这些人被抓住的可能性有多大?被抓捕的人员足够用来传送假情报吗?



    三天后,刘泽之再次派遣刘无送来了第二批即将前往重庆潜伏的人员资料。这些资料有照片有简介,还有籍贯、口音、年龄等等详实的情况,甚至包括这些人的特长、口头禅、习惯用语等。周成斌感叹刘泽之工作之细致,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隐忧:重庆一旦开始行动,按照这些资料抓捕,刘泽之脱得了干系吗?可是事到如今,他别无选择,只好命令负责电台联络的杨爽把这些资料发往重庆。



    本文来自看書辋小说
第七十二章 峰回路转
    倪新和山木龙三结束了两个来月早出晚归的日子,回到了76号,刘泽之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两个月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民国二十九年十月,随着肃杀的秋日的来临,一直对犹太人包容接纳的上海开始排犹,所有的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被迫开始登记,许多人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没收财产。



    军统在市警署的卧底阮波传出消息:日本人把几艘铁甲登陆艇伪装成普通的渔船,不定期的向崇明岛转运物资和人员。



    周成斌很奇怪,上海是日本人的天下,日本人转运物资,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掩人耳目?除非转运的是绝密的用于战争的军事物资。可是这也不对啊,上海市区一没有大型的兵工厂,二没有武器研发基地,哪来的军事物资?如果日本人即将在上海发动大规模战争,那也应该是从别的地方向上海转运军事物资,才合情合理。而不是相反。



    他命令阮波继续调查,却发现转运行动突然又停止了。随即阮波又传出了新的消息:日本人在崇明岛上建立了一个工厂,高薪招聘了百余名技术工人。这些工人的工种很杂,有印刷工、雕刻工、造纸工等等。由于薪水标准比正常市场标准高出三倍,所以许多人应聘。没想到这些人被聘用后,送到崇明岛,+无+错+小说+m。+QulEDu+就和家里人断了音信。焦急万分的家属报警寻找。市警署找到日本人打听情况,出面答复的居然是小野平一郎,说是这些工人从事的工作事涉机密,有一年的时间不能回家。小野平一郎答应工人们每月可以向家中汇款,但对家属提出的通信、探视、休假等要求则一口回绝。



    周成斌暂时只能把疑虑放在心上,因为更迫切的问题需要他处理。十一月十一号,小野平一郎派往重庆潜伏的第二批特工从上海、南京两地结束受训,分头出发了。得到消息的重庆也张开了罗网。



    十一月二十日,周成斌接到了重庆发来的密电:抓获可疑人员三十四人,这其中从上海出发的有三十人,而从南京出发的只有四个人。所有人员均被秘密关押于息烽集中营。经审讯得知:这些人员被命令将于十一月二十一日统一开始行动,将重庆有价值的轰炸目标用特有的记号标注出来。重庆也会一如既往的利用被抓捕人员的身份发出假情报,把一些毫无价值的假目标伪装成军事目标或者有价值的民用目标,误导日本空军。



    由这封密电不难分析出十一月二十一号之后的几天,针对重庆,日本人会有一波大规模的轰炸。第二批特工就是为此特意推迟的出发时间。可是轰炸之后,包括南极星在内的日本谍报网不可能不对轰炸效果进行评估。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被误导的假目标,绝大多数出于76号培训的特工之手。而76号有重庆军统的卧底,也早就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这一次就可以圈定这个卧底的最大嫌疑人:对这批特工进行培训,因而了解这些人的教员。刘泽之又是这些教员中授课时间最长、最有机会获取学员资料的唯一人选。这无异于亲口把刘泽之的身份告诉了小野平一郎,亲手把他送上了黄泉路!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二十号了,日本人随时可能开始行动,该怎么办才能掩护刘泽之脱险?刘泽之不可能不知道他自己的处境,但是身负的责任让他别无选择。可是作为他的战友,作为军统上海站的站长,周成斌又如何让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而毫无作为?想来想去,无计可施,周成斌只能向重庆作了汇报,建议立即撤回八十六号。



    接到周成斌的密电,毛人凤深感遗憾,却不得不按照建议安排八十六号撤回重庆。唉,在李士群身边安插一个人,并得到他的信任,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刘泽之的撤离,必将对军统在上海的情报战产生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刘泽之不出手破坏天网行动,难道任由日本空军再制造一次校场口惨案?周成斌这么建议,于情于理于军统的家规,都无懈可击。



    接到指令,刘泽之松了一口气,一年多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天下之大,能称得上家的只有重庆军统局本部了吧?即使那里有龃龉、权争、是非,但是没有随时可能降临的死神!他已经很满足了。可惜的是那面象征着中华民族耻辱的膏药旗还在大上海飘扬,76号里还有太多他不知道的秘密。这一切,只能期待于后人了。



    刘泽之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撤退,恰好南京配给李士群一辆最新式的林肯车作为专车,刘泽之命令刘无以去南京接车的名义离开了76号。自己去银行取出了一年来巧取豪夺的“宦囊”,而后对倪新说道:“上次中毒后,吃的稍有不对,胃部就出血,你既然回来了,我去做个胃镜复查一下。”



    倪新关切的说到:“你还没去复查啊?多大的人了,就是不知道照顾自己。用不用我陪你?”



    “我这不是以为养一段日子就好了吗?所以没太当回事。这几天实在扛不住了。你别陪我了,咱们两个都走了,主任有事找不到人。”



    倪新笑道:“我也是瞎操心,你是不是有美人相陪啊?”



    刘泽之似乎有点抑郁,发着牢骚:“你说的是徐小姐?人家哪有时间管我的闲事?你别乱说了,我们之间就是清清白白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我算什么啊?人家去庙里给前夫仓田中尉做两周年去了。”



    倪新调侃道:“原来是吃醋了,我说那,怎么脸色这么不好看。”随即正色劝道:“泽之,你听我的没错,这样的女人才是可以娶回家的好女人。如果薄情寡义,得新忘旧,就没意思了。”



    当天午夜,毛人凤忙到这个时候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起身活动了几步,秘书却又进来报告:“毛先生,郭烜郭主任说有要事必须马上见到您。现在就在外面等候。”



    郭烜连夜紧急求见,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毛人凤命令道:“请他进来。”



    郭烜开门见山:“毛先生,有一个好消息,但是这个好消息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坏消息。我刚刚破译了日本人在重庆的特工和小野平一郎联系的密电。这份密电我们一个月来前后截获过三封,密码每次都有所变化。您请看——”



    郭烜说的不明不白,毛人凤也无暇追问,先拿过来密电,这封密电不长,只有三行字:二十一日零时统一开始行动,二十三日十二时结束。情报汇总整理后,二十四日零时发往南京。新联系频率为:2378654390。



    郭烜解释道:“日本人应该是有个针对重庆的大行动,行动时间在二十四号零时之后。”



    郭烜事先并不知道天网行动的具体内容,破译出的这封密电证实了上海站周成斌等人情报的准确。毛人凤问道:“郭烜,我请教一个电讯方面的问题: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抓捕这个日本人的潜伏电台,而后由你冒充这个电台和日本人联络。被日本人识破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谈到业务问题,郭烜总是很专注,心无旁骛,毛人凤用了“请教”二字,他却没有按照礼节答一句“不敢当、毛先生言重了”这一类的话,而是直接说道:“那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谁来做;需要瞒多久?”



    此时此刻,毛人凤自是无暇追究这些礼仪细节,说道:“如果你来做,能瞒多久?”



    “四十八个小时之内,绝无问题,出了事,您杀我的头。”



    毛人凤点了点头:“你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把握。还有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抓住这个潜伏的电台?”



    郭烜想了一下,答道:“这是行动部门的事。我能做的就是划出一个尽可能小范畴。我保证这家电台就在渝北这个区域里。”



    毛人凤命令道:“来人,拿重庆渝北区的地图来,要最详细的军用地图。”



    看着郭烜在地图上画出的区域,毛人凤有了信心,他连下两道命令:“叫行动队戴如组长马上过来见我。还有,通知八十六号的联络员:暂缓撤退,等候下一步命令。郭烜,这一次全看你的了,戴组长和他的部下会暂时划归你指挥。拜托了。”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辋
第七十三章 道高一丈
    戴如,军统局本部行动处一组组长,与周成斌齐名的军统三大王牌杀手之一,连夜奉命前来。毛人凤已经和郭烜商议好了整个行动计划,他指着地图说道:“郭主任,你给戴组长讲解一下。”



    郭烜用铅笔画了一个圈:“在这个范围内,有一部日本人的电台,现在已经是二十一号零时,请戴组长在四十八个小时之内找出这家电台,并活捉发报员。而且在开始抓捕行动之前,不能惊动他们。”



    戴如用放大镜仔细研究了地图,为难的说道:“从地图上的门牌号推测,这个区域应该有不少于二百家住户,但是众所周知重庆居住条件紧张,按我的估计起码挤了有四百户。四十八小时……抓捕之前还不能惊动……属下没把握。”



    毛人凤看了一眼郭烜,郭烜正在想着些什么,没有回应。毛人凤只好开口说道:“郭主任,给戴组长一些提示。”



    对不熟悉的人,或者看不上眼的人,郭烜的话一向很简短:“几个条件:一此人有一个单间;二此人居住的房间有稳定电源,因为重庆的蓄电池是军用物资,即使黑市上也根本就是有价无市;三此人来重庆不会太久;四此人有同伴,但是同住的不大可能超过三个人,最大的可能性是两个人。”



 ; ;。无。错。小说 M。quLeDU。Com ; ;郭烜提的这几个条件排除了一半以上的人。抗战时期的重庆条件极其艰苦,许多房子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由住客自行搭建的,这些房间简陋到就是几捆茅草、几根竹竿,用绳子捆捆。数年以来挤进重庆的人口太多,总不能让人睡到大马路上去,市政当局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但是为了防火,这样的房间是严禁私拉电线的。于是很多房子里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一大家子租住了几间房,只有一间房间像点样子,也有电灯。其他的房间就是一个窝棚,还点着煤油灯。到了现在,更是出现了后来的人住的就是一间私自搭建的窝棚,眼看着其他邻居有电用,而自己一家人却只能望电兴叹。



    此人有同伴,人数不多,但是又有单独的房间,这三个条件就是说最多三个人,居然居住了两间以上的房间,这样的“富翁”更是凤毛麟角。戴如有了信心,向毛人凤立正敬礼,答道:“请毛先生放心,属下一定如期完成任务。”



    毛人凤摆手道:“你不必向我保证。从现在起你暂时划归郭主任指挥,直到完成任务。郭烜,别忘了你是如何保证的,军中无戏言。”



    郭烜很严肃的重复着自己的承诺:“完不成任务,毛先生你杀我的头!但是戴组长,如果你不能如期找出这部电台,我死不要紧,你也难逃军法处置!”



    戴如不敢怠慢,从所属的一百余名部下中挑出二十余名精锐,连夜开会布置行动。十一月二十一日凌晨五点,天刚朦朦亮,二人一组,分头化装出发来到郭烜划定的地点。中午十二点,戴如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符合郭烜提醒的几个必要条件的住户不过区区二十一户。戴如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来到郭烜的办公室,对正在埋头组装一部电台的郭烜说道:“调查有了初步结果,想向您汇报。而且我还有一个新的想法。”



    郭烜抬头问道:“说来听听。”



    “今天上午我派遣了十二个小组在您划定的区域里进行初步调查,得知符合你条件的住户不过二十一家。我想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从现在起就按兵不动,到时全部抄家、抓捕、审讯,确保不会漏网。”



    郭烜犹豫着:“二十一家?是不多,可也不少啊,会不会太扰民了?”



    戴如心道此人怎么如此妇人之仁?他又说道:“郭主任,如果我们继续调查,难免会闹出些动静,万一惊动了目标,岂不坏了大事?不如从现在起暗地里监视,到时候一网打尽。如果您觉得这样会累及无辜,不妨事后给些钱安抚。如何?”



    郭烜摇了摇头,说道:“担心扰民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戴组长,这件事情你不了解内情,兹事体大,容不得一点疏忽。你能确保这部电台肯定在这二十一户人家里吗?一个上午的时间,调查的足够详实吗?”



    戴如有点犹豫了,他答道:“您的意思是……”



    “我看这样吧,你派人继续核查这二十一户人家的情况,争取找到准确目标。如果过了一遍筛子,没有发现准确目标,那就要从其他人家中继续查找。我再说一遍:行动的时候动静一定要小一些,千万不能惊动目标。”



    戴如只好命令部下继续二人一组,分头监视这二十一户重点住户。又抽调人手,对其他住户进行二次排查。晚上八点,并没有查出新的疑点。不由得对郭烜暗起不满:一个搞技术的,懂什么行动、情报?居然对自己指手画脚的。都说这个人不好相处,果不其然。



    忙了一天的戴如坐在一家担担面摊上吃面,饿了一天的他一碗不够吃又要了一碗,吃到碗底,一抬头看见面摊边上有一处人家,看着不大,只有一间房子,拉着窗帘,却能看出房间里点着一盏汽灯。一棵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樟树掩住了大半边房子。戴如心道:这间房子够大的啊,从别的角度看不清楚,从这里看最起码房间面积有二十多平米。这算是一间房子还算是两间?这户人家不通电所以不在核查范围之内。他看了看手表,快九点了,约好的九点半钟听取一部分部下的汇报,该回去了。



    戴如给了面钱,起身准备离去,就在这一刹那,眼前一花,似乎看见大樟树上有一根黑色的绝缘电线。他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又坐了下来:“老板,天有点凉了,再给我盛碗面汤。”



    卖担担面的老头脾气很好的搭讪道:“十一月底了,秋风一起,晚上风又大。来,给您,端好了。”



    戴如喝了几口面汤,仔细看去,果然,那就是一根黑色的绝缘电线,连接着一盏重庆不多见的路灯,借着大樟树的掩映,从那户人家的房顶上穿进房间!戴如暗道:好险啊,差点酿成大错!这户人家分明通电,却故意使用汽灯,其用心不言自明。戴如和卖面条的老头聊着天:“大叔,你这担担面真不错,生意还好吧?这个地点选的不错,还有盏路灯,怎么不亮?没电啊?”



    “凑合着混口饭吃,我这面,量大、料足,好多回头客。先生你要是吃着好,就常来,我一直在这里摆摊,快一年了。以前也没有路灯,这个地方好像是防空专用的什么设施,有电,就是平常不开。有了防空警报,才打开给跑警报的人照明。如果天天都亮,我也就没必要点盏汽灯照明了,也能省点,这年头,煤油贵的要命。”



    “您一个人也够辛苦地,家里人也不来帮您一把?”



    “我一个孤老头,那来的家人?”



    喝完面汤,戴如起身离去。走出五六百米,两名部下正在路口等候。戴如低声交代了几句,随后上了一辆公交车。



    摆担担面摊的老头一直卖到晚上十一点才算把面卖完,他挑着空担子一边走一边盘算着今天的收入。走到嘉陵江边,两个身穿黑色中山装的人拦住了去路:“站住!”



    老头吓了一跳,这年头,怎么还有人打劫一个卖面条的孤身穷酸老头?“你们要干什么?”



    一个人冷冷的说道:“别怕,就是想免费给你帮个忙,每天陪你出摊,不要工钱,还倒找你一份钱。”



    那老头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见鬼了?还有这样的好事?没等他开口回绝,一把枪顶在了他背后:“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跟我走,我们长官要见你。”



    第二天,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三点,担担面摊照常出摊,多了一个伙计,摊主说是老家刚来重庆的老乡,没找到工作,先来给他帮忙。



    深秋的重庆落叶瑟瑟,夜风卷起残枝败叶,夹杂着嘉陵江的水声,吹得人寒意阵阵。这样的夜晚正是担担面等小吃摊点生意最好的时节,吃面的人来来往往,一直没有断绝,一老一少两个摊主一把一把的把面条下进沸腾的汤锅里。很快,时针指向了一点。已经是二十三日了。所有的面条都卖完了,面摊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个客人。戴如带着三名便衣来到面摊,正在收拾的那名部下向他点了点头。戴如一挥手,五人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大樟树下的房子。



    一名部下飞起一脚,并不太结实的竹制大门嘎吱一声,里面的插销断成两截,戴如喝道:“谁都不许动!抄!”



    房间被隔为里外两间,里间一男一女已经上床,拥着被子发抖,那名男子说道:“你们想干什么?私闯民宅,是犯法的!”



    几名部下七手八脚,很快把两间房犯了个底朝天,却一无所获。戴如四处打量了一番,冷笑道:“犯法?很快你就会知道是谁犯了法!你们两个把那个柜子搬开,里面有暗格。我平常是怎么教你们的?这两间房子的室内面积明显比室外看起来最少小了一平米,眼都瞎了?”



    那名男子闻听此言,一把拉开枕头下一块床板,摸出一把手枪,没等他打开保险,戴如一步蹿到他面前,一把攥住他的手腕,猛一发力,那人手腕咔嚓一声骨折,手一松,枪掉在地上。两名部下移开一个装衣服杂物的旧木柜,一道宽四十公分,长三米的暗道露了出来,里面赫然放着一部电台!



    一名部下冲上前去,一把拉开被子,骂道:“他妈的,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