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闲在清朝-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子,您要是想活动,在咱们梧桐园就挺不错,何必非往外跑呢,要是万一出了事儿,奴婢可就罪无可恕了……”

崔嬷嬷嘀嘀咕咕地抱怨了两句,芷云也不以为意,这些话崔嬷嬷也不是第一次说。

因为自己这一胎怀得很不安生,闹得院子里的丫头嬷嬷们跟着紧张,宫里还派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嬷嬷还有太医过来,自己身边总不离开人,连睡觉都有人守着,弄得她想到自家半位面放松一下都难,这要真让她委屈自己,在一个院子里憋上十个月,那该多郁闷,不得已,芷云只好装一装任性孕妇,时不时到外面的院子里逛上一逛,她自己心里有数,知道出不了事儿,可看着她一出门,大家伙就跟着鸡飞狗跳的,一开始还真有些不习惯。

不过,就是在不习惯,同样的戏码上演了十个月,她也就不当一回事儿了。

回了上房,芷云就换了件儿淡青色的宽大衣袍,舒舒服服地靠在窗边的矮塌上,在雍亲王府里驻守的陈太医照例过来请完脉。

“日子差不多了,这几天大家都警醒些,稳婆和嬷嬷们要时时在跟前。”陈太医对崔嬷嬷说了几句话,崔嬷嬷精神一振,心头略带了几分紧张,把太医送走,就将一帮子稳婆丫鬟嬷嬷叫到身边儿,细细地叮嘱,其实这几句她反复说过好多回,连芷云这随便听的都能背,稳婆们怕是已经听得耳朵长了老茧。

屋室内,熏炉里升起袅袅白雾,淡淡的水果香味随着丝丝缕缕的烟雾散开来,芷云挪动了一下身子,让自个儿更舒服些,拣了一本游记,随意地翻看了两页,不过一会儿,崔嬷嬷已经叫人摆了吃食上桌儿。

看着吃食摆放好,芷云刚想收了手里的书册,却忽然顿了顿,随即便恢复正常,扔下手里的书,端起碗来,喝了小半碗儿粥,又吃了一颗茶叶蛋,才擦了擦手,冲崔嬷嬷道:“嬷嬷,让稳婆准备吧,我要生了……”

此时,户部官署

胤禛坐在椅子上,正翻着桌子上的公文,户部的差事平日里都是明德打理,他也不过少则三五日,多则半月过来看一看,这段时间光顾着忙海外贸易那一块儿,到有一阵子没到户部来,今天好不容易抽出空儿,逮住明德这位大舅子一块儿加班儿。

明德当然是不满意的,可惜,胤禛既是主子,又是妹婿,偏偏还一脸恬淡笑意,漫不经心地道:“明天是佛诞,本王正想与福晋同去上香,就不知道今天的差事能不能处理清楚了……”

得,为了妹子,就是累死困死,他也不敢抱怨半句了。

桌子上的六安瓜片很香,胤禛扔下手里的公文,咽了一口,目光有些悠远,伸出手指,沾了茶水,在桌子上写了‘民生’二字。

他当初想要争夺这个位置的时候,也不过是希望能制造出最好的条件供自己和芷云修习魔法罢了,当然,到现在,依旧是这般念头,只是,欧阳本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无论是作为地球上的英雄,还是无限空间的队长,他从来称职,这一次既然担当了重任,自然也希望这个国家,在自己的打理下越变越好,百姓富足,国力强盛。

细细地看过公文,又和往年相比较,欧阳捏着下巴,眨眨眼,觉得自己做得还算可以,至少,百姓们的生计比过去好了,变化不大,但确实是在变好,国库里的银子增加,可老百姓的税没有增多,反而不断地在减免,物价变得越来越稳定,哪怕有些地方灾荒连年,这粮食的价格上升也在控制之中,平常百姓,锦衣玉食不可能,有一些贫困人家,吃饱也有点儿困难,但至少哪怕是遇见荒年,也少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各地修桥铺路,整顿河道堤坝,过去那些因为银钱不足,省略了的地方,这些年也渐渐补上了,开展海外贸易,建立邮政通讯系统,整顿八旗,建立新军……他这一步步的,能做的已经全做了,国家得益,百姓受惠,这其间的平衡,他掌握得还不错。

当然了,弊端依旧很多,像是官员贪腐的问题,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都没法子解决,他不是神仙,也根除不了,最多也就是建起比较完善的监察制度,让贪污变得困难些,得不偿失些罢了。

“四爷,您看看江南那边儿递上来的。”明德见欧阳愣神,拿了份公文,凑过来笑道,“奴才看,这双季稻的成果不错,就是不知是不是下面的虚报……”

江南对清朝来说,一向是紧要又很让人头痛的地方,康熙和京里的阿哥们都对此地看得甚重,要不然,康熙帝也不会时不时地南巡一次了。

胤禛接了公文,大体上扫了一眼,见说是开始双季稻种植实验的地区,粮食产量乃是亩产达到六石,先是一蹙眉,随即笑了笑道:“这个数目稍稍有些虚,不过不算离谱,亩产六石,那得是极好的田才成,平均下来,四、五石却是差不多的。你当初不也弄过试验田?难道还不清楚?”

明德也笑了,这双季稻的种植,就是他在江南任上的时候开始的,只是当时规模还小,不像现在已经是大规模种植了,下面的人为了政绩虚报一些是常事,其中的水分大家伙都是心知肚明,这种欺上瞒下的事,固然可恨,但杜绝起来并不容易,在现阶段,能做到不要太离谱,就算是个好官,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谁也不能指望清朝的官场变得绝对干净。

胤禛吐出口气,和明德商量了一下,两个人把公文整理好,就有关双季稻还有在土地相对贫瘠的地区推广番薯、苞米等耐旱作物之类的问题写了个折子,处理完这些,两个人就溜达出去吃饭,说实话,这两位都是嘴叼的,官署里的伙食实在吃不下去。

明德还好,从家里带了食盒来,只要热一下就成,胤禛就比较惨了,现在雍亲王府只围绕着福晋一个人打转儿,根本没人理会他,他自己也忘了吩咐,所以,只好派了个小厮到外面的酒楼置办了一小桌席面,刚下了一筷子,外面快马加鞭跑来一个雍王府的侍卫,还没奔至,已经高声喊道:“主子爷,福晋开始生产了……”

欧阳手一僵,到底是稳稳当当地把筷子扔下,又和明德交代了几句,才很沉稳地起身回府,也是,他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不像一开始一样是只菜鸟,这媳妇生孩子生得多了,他有了经验,哪还能次次紧张无措。

明德目送着四爷上车离去,心里挂念妹妹,这顿饭,再也吃不下去,只好心不在焉地回去继续看公文,他也想跟去雍王府看看啊,可惜,妹子嫁入了皇家,规矩森严,他哪怕是芷云嫡亲的哥哥,也只是皇家的奴才,连想要看望妹妹,也不是轻易能去的。

偏偏,以往生产向来比较顺利的芷云,这一次却例外,整整挣扎了一个晚上,到第二天晨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才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胤禛一屁股坐倒,抹了一把额头的虚汗,咬牙道:“臭小子,就属你最不省心……”

崔嬷嬷却是喜滋滋地用黄绸布包裹着小阿哥,先给芷云看过,又抱出去让四爷瞧:“咱们小阿哥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今日可是佛诞,这是贵人降世了。”

欧阳左看右看,没看出这大胖小子有哪里像个贵人,明明在他额娘肚子里的时候只会捣乱,闹得他额娘吃不好睡不好,偏偏还长得这么肥,就这一个,比当初弘昼和圆圆两个加起来个头都大,怪不得那么难生呢,而且,还长得这么丑

这话违心了,只是这孩子生得不大像芷云,也不大像欧阳,到和康熙有七八分的像,难免让做人家爹的觉得心里不太舒坦。

欧阳拍了儿子圆滚滚肉呼呼的小屁股一下,招得他哇哇大哭,这才派人去宫里报喜。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七十一章 瘦马

第七十一章 瘦马

小肉团一般的婴儿,吃饱了就睡,应该说,一整天里大部分时间,孩子都在睡觉。

朝着那藕节一般的小胳膊掐了一把,结果,弟弟一蹬腿儿,吓得弘昊屏气凝神,弘昼和圆圆也不觉放轻了脚步。

欧阳一笑,掐了一把孩子的脸蛋,肉呼呼的,滑不留手,摸起来很舒服,他这一带头,弘昊几个全来了兴致,凑到前面,开始小心翼翼地朝着宝贝的脸蛋,小胳膊上,小腿上你戳一下,我捏一把,别说,这孩子和别的婴儿不同,被逗弄了也不哭,最多就是蹬腿摆手,小模样儿甚是可爱。

“阿玛,弟弟怎么不睁眼啊?”

弘昼好奇地低下脑袋,整张脸都快凑到婴儿的鼻子上去了。

“过两天就睁开了,你们刚出生的时候也不睁眼。”欧阳很熟练地抱起孩子,哄了哄被逗得睡不太安稳的小婴儿,他已经是熟练工种了,这一套做起来利索得很,不过片刻,孩子就吐着泡泡再一次进入甜美的梦里,“行了,别围着小dd转,都出去玩吧。”

招呼月桂和巧儿把孩子们带出去,欧阳抱着婴儿就进了芷云的卧房,这个孩子生得比较困难,芷云受了罪,此时倚在床头,看起来脸色有些苍白。

欧阳倒了一杯生命泉水冲泡的红枣蜜茶,喂给芷云喝了,笑道:“饿了不?我让芳茶给你煮了粥,等会儿吃一点儿。”

芷云摸了摸肚子,点点头,其实算不上饿,可肚子也空了,她伸手把孩子接过来,脸上的神态安详,“这是最后一个,以后不生了。”

“好。”欧阳弯了弯唇角儿,体贴地帮自家媳妇盖了盖被子,不一会儿,丫头端着白粥和小菜进屋,芷云把儿子交给奶娘抱着,就着小菜吃了一碗粥,便继续睡下,这一次生产,她的身体能量流失了不少,要多睡,多吃,好好补一补才成。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本来康熙生了病,头痛的厉害,可四月八日雍王府的六阿哥一降世,他便觉得自己的身子一天好过一天,比年前强了不少,于是,对这个小孙子更喜欢了,不但给赐了名为弘曦,还担心孩子福气过大,容易夭折,专门让钦天监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刻在一个玉锁上,让欧阳把孩子抱进宫,亲手给戴在脖子上,压一压福气。

次日‘洗三’,只要能扯上关系的人全来了,闹得欧阳这‘洗三’礼想往小里办都不行,于是,雍王府这位最小的六阿哥的洗三,到比他前面兄长的‘洗三’礼盛大许多。

虽然雍王府再添嫡子,还是有一个让万岁爷看重的嫡子,确实挺让人羡慕,京里眼红的人数不胜数,不过,日子依旧是不紧不慢地过去,芷云养好了身体,一出月子,便悠哉地宅在院子里,每日哄小儿子玩。当然,她也不曾忘了其他的儿女,时不时地将自己的几个宝贝孩子拎到眼前联络一下感情,尤其是女儿圆圆,近年来这丫头越来越有皇家格格的风范,小脸一板,到和她阿玛似的,经常吓得府里有些资历的奴才都两股发颤。

芷云见她这般,也是无奈,只能多带在身边教导了,让她多和小dd接触接触,好在女儿活泼不少,到不像小时候那样沉闷,别人见了,也多能夸赞一句沉稳大方,是皇家格格的典范。

到了十月,康熙帝再一次感染了风寒,缠绵病榻,欧阳携芷云进宫的时候,眼见着那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君王,鬓角生了华发,脸现疲态,精神不济,看起来是垂垂老矣,心里也不觉唏嘘。

他这一病,到像是想起还有一个在外的儿子,下了诏书,招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胤祯回京。

十四一回京,瞬间把朝野的局势搅得晦暗不明起来,雍亲王胤禛的风头到被他分去大半。

欧阳和芷云自然是乐得清闲,至少,这老十四一回京,德妃娘娘一下子扬眉吐气,身子骨也好了,再也不会动不动就病一场,折腾着儿媳妇们跟着受罪。

京城里的天渐冷,等落了雪,便到了岁末。

雍亲王府也开始准备过年,现在七月、十月、侍书、侍剑几个丫头都是常驻浮空城,很少回王府了,所以今年,芷云不得不自己备齐年礼,往各处送去,还要亲自去准备过年用的物什,到不像往年跟个甩手掌柜似的那般轻松。

好在她身边新添的几个丫头都是伶俐的,稍微学了学,就能搭把手帮忙,所以,芷云到也没忙多久。

这一日,芷云正倚在窗前赏雪,弘昊忽然从宫里回来,脸色有些古怪,身后跟着两个花骨朵一般的青春少女,缓步走到了芷云跟前。

原来,那位德妃娘娘见弘昊年纪大了,可连个屋里人都没有,于是做主送给他一对姐妹花,芷云看着这两个小姑娘,眉心一阵跳动,心里叹了口气,哎,这十四阿哥回京,德妃重新变得精神抖擞,本还觉得是件好事儿,可如今一瞧,那十四还不如留在西藏别回来了呢。

这两个姑娘,芷云打眼一瞧,就知道她们的来历,明摆着是‘扬州瘦马’一类的人物,温柔娇弱,从头到脚,除了勾引男人之外,再无其他作用。

当然了,德妃娘娘出手,肯定不可能真去扬州采买女孩子,不过,显然也是由专人调教过的,眼角眉梢之间风情别具,一颦一笑,都带着一股子魅惑的味道。

弘昊嘴角一撇,冷目扫过去,咕哝了句:“什么玩意儿,裹着个小脚儿,路都不会走,一身的脂粉味儿也不怕招来毛毛虫,也好意思假装美人?”

芷云失笑,自家满院子从贴身的大丫头到洗扫的小丫头,个顶个都出落得花容月貌,就连嬷嬷们也是模样周正可亲,她的儿子可以说是在美人堆里长大的,德妃娘娘的美人计,怕是不奏效啊。

此时,巧儿端着脸盆进屋,温柔地给弘昊擦了擦脸,眼角的余光瞥见那两个姑娘的三寸金莲,不由吐了吐舌头,这丫头最会搞怪,芷云摇了摇头,便让巧儿先把两个‘小美人‘带下去,至于怎么处理,等欧阳回来之后让他做主得了。

结果,欧阳大*OSS回到家,听说之后,只吩咐巧儿让那两个女孩儿先把脚放开,踩着个小脚儿连路都不会走,怎么干活啊?然后又听她们说琴棋书画,女红中馈样样精通,便一个扔去外院的大厨房,另一个扔去针线房。反正德妃也没有明说要给她们俩开脸,既然送了,就当丫头使唤呗,雍亲王府又不至于连两个人都养不起。

这事儿一传进宫,德妃气得咬牙切齿,她辛辛苦苦培养出来几个出色的美人容易吗?送进雍王府之后,竟然被当成粗使丫头使唤……其他娘娘们却是好好看了一场笑话。

京城里阿哥中消息灵通的,表面上个个赞誉雍王府的家教好,实际上却是不可思议得很,要知道,德妃娘娘手里送出去的美人,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绝对是一等一的货色,都到嘴边儿了,居然不吃,这也未免太古怪,也太浪费了,是眼线又怎么样,哪家还没几个眼线了,几个女人而已,何必为了这么一丁点的小事与德妃闹得不痛快。

唯独九阿哥胤禟到觉得正常,说不定人家弘昊是真看不上德妃送的女人呢,毕竟,雍王府可是一座美人窝儿。

胤禟喝了一口杏仁茶,吃了几口菜,有点儿怀念雍王府的美食,琢磨着什么时候找个借口去蹭几顿饭,说来也奇怪,他尝试过让府里的厨子照着老四家的食谱做饭,虽然也清淡可口,可就是不对味儿,比不上老四家的饭食香甜……

在椅子上挪动了一下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想到前几天十四来的那封哭穷要钱的信,忍不住嘲讽地勾了勾嘴角,真当自个儿是冤大头不成……当初八哥败了之后,他转而支持十四,却也不是出自真心,毕竟,这个十四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看他在八阿哥败了之后,迫不及待地分割八哥势力的样子,就很让人不待见了。

只是那时候他心里,未尝不是觉得十四比较好拿捏,把他捧起来当靶子挡一挡射向八哥的利箭,让自己和八哥的日子好过些,但现在形势不同了,三阿哥、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看起来都有一争之力,但三阿哥虽然为长,名望势力都不及老四,至于十四嘛,那就更没戏了。

虽然十四看着很得宠,但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大将军,军功也立了一大堆,曾经有许多朝臣上折子为他请功,可皇阿玛根本就没什么表示,连封王都不曾封,再说,要是皇阿玛真有立他的意思,哪会让他远离京城这么多年?想捞军功,有一两年就可以了。

“看来,以后要离十四远一点儿才是,好在老四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小心眼儿,还有几分宽厚,要不然,自己怕是真得一头走到黑,想退也退不成……”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七十二章 ‘铺路’

第七十二章 ‘铺路’

度过了热热闹闹的年节,大清朝终于迈进了康熙六十一年。

这一年,也是康熙朝的最后一年。

月光如水,元宵节当日,芷云自然是要进宫参加宫宴的,虽然多年来这宫宴年年一样,没有任何新鲜花样儿,让人辛苦让人烦,可今年这些繁琐中却多多少少带了一点儿别样的味道。

八福晋变得沉默了,再不会嚣张跋扈,神采飞扬,十四福晋到还是老样子,气质温婉,只偶尔明亮的眸子内闪过一抹锋利的光,带了几分焦虑,同时也有向往,德妃娘娘似乎一下子变得疼爱起儿子来,对胤禛嘘寒问暖,对她也疼爱体贴,把新生的雍王府六阿哥夸成了一朵花一般……

像往年一样,对这一切,芷云从没有感觉到喜或者不喜,也只是应付罢了,宫宴结束,芷云和欧阳离开宫门时,月亮已经升上树梢。

一阵凉风吹过,吹开了芷云身上雪白的披风,欧阳随手给她掖了掖衣角,捋了捋她被风吹得略显凌乱的发。

“出去逛逛?”欧阳吐出口气,伸手拉过媳妇纤细的玉手,两个人手上戴的是对戒,蓝宝石的,很纤细,很精致,并没有什么魔法效果,不过,在月光下一照,熠熠生辉,十分和谐。

“也好。”芷云沉吟了片刻,小小的打了个呵欠,觉得有些累,可还是挺愿意陪着自家男人出去逛街的,其实上元节的夜市,他们也逛过许多回,并没有多少新鲜感,可一家人在一起游玩,哪怕仅仅随意走走,也会觉得开心,于是笑道,“带上孩子们一起。”

上了马车,巧儿服侍着两位主子坐下,又把镶嵌在车壁上的灯点亮,不多时,圆圆便被送上来,窝进芷云的怀里,而弘昊弘昼两个小子则意气风发地骑着万岁爷送的宝马,一人一身红色的大毛衣裳,甚是喜庆。

在京城里面,一年之内最热闹的节日其实并非春节,而是元宵节。

元宵佳节是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京里从百官到寻常百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今日十五,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

此时,灯月交辉下,宽阔的街道满是人群,到处是挑着货架的小贩,大声地叫卖着。

芷云笑了笑,冲外面两个看得眼睛都睁不开的儿子道:“你们去逛吧,只是小心别走散了。”弘昼顿时高兴地从马上窜下来,冲上车,给了自家额娘一个甜甜蜜蜜的吻,到把芷云逗得哭笑不得,欧阳更是一巴掌把调皮小子拍出去,笑骂道:“你个小色鬼,少来占我媳妇的便宜……怎么跟你大哥一个德行。”弘昊那孩子平时看着沉稳,可这么大了,还是喜欢找自家额娘索要晚安吻,这一点儿,让一向疼爱儿子的欧阳很不满意。

弘昊一伸手,拎着弟弟的领子,扯着他退后一步,面无表情地躬身行礼,然后就拉着乐陶陶的弟弟走人了,丝毫不介意自家阿玛的醋意。

欧阳摇摇头,使了个眼色,一群穿着寻常,长相不起眼的暗卫立即跟了上去,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把两个小阿哥给包围得严严实实。

然后,这一双夫妻也换了衣裳,拉着女儿的手,开始闲逛,这个摊子看一看,那个摊子瞧一瞧,当然了,集市里面的小物件,品质一般,绝对入不了这二位的眼,可出来玩,不过是享受一下这种热闹的气氛。

不一会儿,圆圆的手里就拎上了一对莲花样式的花灯,随着风一摇一摆的,煞是好看,小姑娘依旧面无表情,偏偏她眉目如画,一双眼睛里又有那藏也藏不住的好奇悄悄露出来,路过的老百姓们多会偷眼多看两眼,觉得这女孩子真跟个仙女似的,可爱极了。

逛着逛着,一个摆了摊儿,正在卖一些较为寻常的绒花发簪寻常的首饰的小贩,一看见芷云一家子,眼睛顿时一亮,笑眯眯地拣了一只翡翠镯子,道:“这位爷,瞧瞧我这镯子水头多好啊,好多贵人们都喜欢呢,给您夫人和您妹子买一对儿吧。”

芷云一愣,欧阳也大乐,“得,就为你这句话,爷买了。”

说着,便让身边的侍卫掏出银子递过去,至于这最多值几钱银子一对儿的‘假’镯子,虽然收了,但自家媳妇和闺女戴的可能性真不大……

那小贩手里抓着差不多五两重的银锭,还来不及说找不开的话,眼瞅着两位贵人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人群里了,不觉大是惊喜,有这一笔买卖,可差不多够他吃上半年,摇摇头,索性收了摊,打算买点酒菜回去跟自家婆娘好好庆祝庆祝,今天上元节啊……唔,刚才那一对儿神仙眷侣似的小夫妻,说不定,不对,肯定是刚成亲的,要不然,那位爷也不至于这般大方,以后要是多碰上几回这样出手利索的主儿就好了。

这一段儿小插曲,把欧阳和芷云逗得心情大好。毕竟,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总喜欢别人夸奖自己年轻的。

只有圆圆懵懵懂懂地诧异地掰着手指道:“我是阿玛的女儿,不是阿玛的妹妹……”

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明显取悦了她那一双无良父母,欧阳一把将闺女抱起来,双手用力一抛,抛向半空,一接一抛地玩了好几回,直把姑娘闹得小脸通红,晕乎乎地摇晃脑袋,这才罢了。

这一闹,圆圆也忘了什么女儿妹妹之类的严肃问题,一路牵着阿玛、额娘的手,四处闲逛游玩,围观了一阵杂耍,秧歌舞,一直到夜阑人静,一家子才汇合了回府。

弘昊和弘昼两个孩子显然也玩得极为痛快,跟着他们俩的几个明面上的侍卫,手中拎了一大堆零碎,其中有给康熙的,有给德妃的,也有给爹娘和弟弟妹妹的,杂七杂八地铺了一地。

芷云看得哭笑不得,由着两个精神旺盛过头的小子折腾,自己抱着圆圆去洗了澡,又回婴儿房看了看宝贝小儿子,这才换了睡衣,搂着欧阳睡下。

虽然芷云的日子过得很悠闲,可是,京里面的气氛却很紧张。

今年是三年一度的大计之年,全天下的官员们都关注着呢,官员考评本不关欧阳的事,可这考评结果一出来,大家的目光却又再一次落在了他的身上。

只因为,今年处分的官员未免太多了,其实,大计乃是惯例,虽然对官员们来说是有关升迁的极为重要的大事,可往年大计时,大多数的评语都是不好不坏,‘卓异’的虽然不多,可像什么‘贪酷’、‘浮躁’、‘不谨’之类比较严重的评语也不会很多。

但今年不一样,康熙爷似乎有意整顿吏治似的,居然将从小大小,小二百的官员全给申斥了一回,许多人够资历升迁了却没有升,许多有能力,但是资历还很浅薄的官员,却一下子得了赏识。

康熙爷这一手神来之笔,就像一滴凉水入了滚油,砰一下,京城炸了,无数受到申斥的官员们托门子,拉关系,为了自己的前程四处奔波,不过,欧阳和芷云却很安稳,没他俩什么事儿。

欧阳的门人不少,可他要求的严格,能让这位四爷收下的,每一个都不是庸碌之辈,就是有那么一两个倒霉的,也很沉得住气,不至于乱了阵脚。

至于芷云家里的人,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明德在户部做堂官,这些年政绩尽有,过错不多,得了个‘卓异’,岚珏在军队混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他本来功夫不错,为人豪爽,同僚们多喜欢他,军队里的将军们对他也很维护,京城的风浪便是再大,也波及不到他一个武将身上。张家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个个都是谨慎聪明的,满京城的大小官员们全栽了,他们一家子也能站在岸边喝茶看戏。

这大计的结果仿佛罩着一层迷雾,外人看得迷迷糊糊,不知道万岁爷这是想干什么,可局中人却很明白,这一批受到申斥打压的,除了那些真不像话,做得太过分的庸碌无能之辈,其他的大多都是有心做那从龙功臣的官员。

其中,各位皇子无论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的奴才门人们被打压得最多——万岁爷,这是想要给新皇铺路了。

也难怪,他已经六十九,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年岁已大,最近身体又不好,也是时候考虑身后之事。

日子渐渐过去,很快就到了春日。

傍晚,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欧阳携了爱妻带着孩子们去逛园子,这园子,就是圆明园,当然,此时的圆明园还不是以后的万园之园,可其风景之秀丽迷人,也足以让芷云大开眼见了。

‘圆明园’这三个字的牌匾是康熙钦赐的,就挂在圆明园殿的正上方,芷云挽着欧阳的手,抬头看了一阵,皱眉道:“‘圆明’这两个字不好。”

“不好?怎么不好?”欧阳顿时莞尔,“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可是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与我正相称嘛。”

芷云摇摇头,也是一笑,她不喜欢圆明二字,主要是觉得这两字带了太浓厚的佛教的味道,听起来有些别扭罢了,其实,这两字本身是没问题的。

夫妻两个说了会儿闲话,漫步在园中,不多时,就来到牡丹台。芷云驻足,牡丹开得正盛,林林总总百余株,她是最爱艳花的,而牡丹,论起丽色,显然是花中魁首。

巧儿和月桂不知道从何方冒出来,摆放好果盘,花茶,拿了软垫伺候着自家主子坐好,便又很有眼力地退出去了。

欧阳看她们极为利索的动作,忍不住大笑,芷云也莞尔,要说这体贴上意,还是内务府出来的丫头心里敞亮明白,换了七月和十月,怕是芷云不开口,根本想不到这些。

夫妻俩喝过花茶,赏了会儿花,高福满头大汗地过来回禀:“爷,李卫李大人来了……”

欧阳一怔,抬头见高福神色尴尬,脸色多少有些诡异,纳闷道:“怎么了?脸色这么古怪?”

“回爷,今儿当值的是个新手,不认识李大人,结果,结果……”高福尴尬地摸了摸脑袋,苦笑道,“结果把李大人差点当成刺客给绑了。”

高福也是很无奈,这可不是雍王府的侍卫们没眼力,实在是那位李大人在圆明园门口举步不前,犹犹豫豫的样子,实在可疑,又兼他人高马大,不像个文官,到似是土匪强梁,侍卫们没直接动手,已经是因为雍王府规矩森严了。

欧阳一愣,眨眼工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由大笑,摇着头拍了下桌子,道:“呵呵,赶紧让他进来吧……芷云,你不是正想看看这位名人?”

说来,他收了李卫做门人,可真不是为了顺应什么历史,主要是那位确实挺有能力,有本事,为人也风趣幽默,很讨人喜欢。

芷云退到屏风后面,片刻,就见高福又回转过来,立在殿门口,急声催促道:“李大人,爷等着你呢,快点吧。”

高福催促了好几回,着急得都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