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大天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则罗睺魔臂不复,如此那罗睺残魂纵欲作乱,其祸也当在道祖控制之内。说起来贫道自被毕诃魔尊控制后。化身白起造下无边杀孽,便请道祖收了贫道这具赤尻马猴的躯体亲自镇压,一则消弭大祸于未然,二则偿还贫道业债!”

鸿钧面上现出赞许之色。问道:“混世四猴承继罗睺资质,根骨禀赋当世罕有其匹,你们四个之中以你的修为最深。假以时日。突破元神之境证就天仙亦未尝不可。你舍得就此放弃么?”

度厄真人悠然道:“若是原来的贫道,必然舍不得放弃。所以当初才会明明凭着先天异能感知危险将至,也只想着设法隐匿避祸。但经历了此次之事后。贫道已想得明明白白,这混世四猴的躯体虽是造化所赐的财富,同时也是一具桎梏。带着它修行,无论贫道修成何等境界,都只是罗睺的成就而非贫道的收获。”

“好!好!好!”鸿钧大笑,连说三个好字后道,“既然你已想明白了,那便赶快去罢!”

度厄真人长笑吟道:“欲得大自在,先须大解脱!”一点真灵从头顶飞出,一闪而逝往下界转生去了。

鸿钧向着度厄真人遗留的躯壳举手一招,这具混世四猴之一赤尻马猴的躯体轻轻飞起投入他的大袖之内。

袁野、陆弭和孙悟空在一旁看了度厄真人的选择心中皆有所悟,只是他们的境界未到,无论如何都舍不得如度厄真人一般放弃自己这具得天独厚的躯壳。

此事已经解决,鸿钧便不再拦着,任由袁野和陆弭过去与李靖等人相见。只剩下孙悟空留在原地,颇有些手足无措。

远处正催动大阵炼魔的如来佛祖将一个紫金钵盂祭起,凭空将孙悟空拿去:“悟空,此次你闯的祸却也不小。贫僧便罚你禁闭在这钵儿之内静思己过,待得日后机缘到来,去做一桩大功德事以恕今日罪愆。”

鸿钧又来到那两界通道近前,先命赵公明等人收了诛仙剑阵,而后将手中的竹杖抛入那通道之内。竹杖悬浮在通道的入口处,散发出一片极其微弱的朦胧青光,渐渐地将直径百里的巨大通道入口完全填满,这通道也便消于无形。

一场本来可酿成旷世大劫的灾祸便在鸿钧的巧妙算计之下安然度过,除了十二天仙仍要留下来用大阵炼化群魔之外,其余众人都各自回家。

李靖带着一众家人部属返回居住的浮云仙岛之上,因为被这一连串的变故弄到心力交瘁,他也顾不上与大家多说,只简单做了些交代便到静室之内静修养神。

他到了静室之内,刚刚将门户关闭,回身看时,却见鸿钧不知何时已经现身出来,端然坐在他正准备坐的那张云床之上。

“李靖见过道祖!”虽然心中升起极为不妙的感觉,李靖还是上前恭恭敬敬地见了礼。

“贫道此来,有一件大事要交托与你。”鸿钧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李靖小心翼翼地问道:“在下有拒绝的权力么?”

鸿钧微笑道:“你说呢?”

李靖无奈苦笑,反掌之间将那硬抗罗睺魔臂后已经破破烂烂的玲珑宝塔取出,双手呈到鸿钧面前:“既然这苦差事落到了在下头上,便请道祖先赏些好处下来罢!”

(第五卷终)

第三百零九章少年李靖之困惑

隋都大兴城,韩府。

“臭小子,你怎地又跑到屋顶去了?赶快给我下来,仔细我揭了你的皮!”

听得这一声霹雳般的暴喝,李靖收回眺望远方的目光。不知怎地,他忽地感到眼前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他下意识里觉得站在院中向着自己呼喝的应该是一个娇憨可爱的小女孩,而不是眼前这个豹头环眼、颔下满部钢髯的彪形大汉。

压下心头的莫名遐思,李靖稚气未脱的脸上现出一丝成年人才会有的无奈苦笑,懒洋洋地应声道:“舅父大人稍安勿躁,我这便下去。”

说罢,他再次怀着复杂难言的心情深深看了一眼这个庞大无比的古代都市,双足贴着瓦面滑到屋檐边缘,小小的身躯如同一片没有重量的羽毛般轻轻飘落到地面上。

自从神奇的死而复生,李靖已经尝试从各种渠道观察和了解这个自己将要经历一次新生的世界,但知道的越多,心头的困惑也反而越多。

他所在是一个刚刚在今年的二月由一个唤作杨坚的人登上皇位,更国名为“隋”、改年号为“开皇”的国度。

这个国度的一切与他前世的历史上那个“同名同姓”的朝代有着太多的重合之处,包括他自己——这个祖籍雍州三原县、有一位名为韩擒虎的名将做舅父、姓李名靖字药师的少年。

但这个世界又分明与他前世的世界有着更多的巨大差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他此刻所在的世界拥有比他前世世界浓郁百倍的天地灵气。因此,能够力举千钧、勇敌万人乃至分江断流、摧山坼岳的武者。能够飞天遁地、呼风唤雨乃至移星换斗、长生不死的修行之士,在这个世界中是真实存着。而不似他前世的世界般只存在与神话传说。

李靖前世是一个一心追求武道巅峰的武痴,最终也是为了突破至传说中的先天之境而落得走火入魔、功散身死的结局。

来到这个世界后。李靖却似虎入山林、蛟龙归海。他结合今世所能接触到的几门武学,将前世号为武林一绝、已被他练到出神入化的八卦门武学重新推演变化,从三岁起便开始修偷偷地修炼,到如今刚满十岁年纪,竟已将武道四境“练气”、“引炁”、“凝罡”、“结丹”中的第一层练气之境练到了接近圆满的地步。之所以未能晋级第二层引炁之境,也只是尚未将这一层的武学心法推演完善而已。

“好!”院中站着的大汉正是李靖的舅父、深得当朝天子杨坚信任的大将韩擒虎。看到李靖从房上落下时显露的这一手轻身功夫,他登时忘记了方才要教训李靖的话,鼓掌大喝了一声彩。

“李靖见过舅父!”李靖向着韩擒虎恭谨施礼。他今世在五岁时父母双亡,被舅父接到府中抚养五载。彼此情感与父子无异。

韩擒虎有感于外甥幼儿失怙,又见他自有聪明敏悟,文武二道俱展露出极高的天赋,故此平日对他颇为宠爱。方才他话喊得严厉,但李靖到了面前时,却又不由自主的眉开眼笑起来。见他在面前施礼,忙摆手道:“罢了罢了,在自己家里,不必讲究这些虚礼。”

李靖笑道:“舅父今日回来得却早了一些。”

韩擒虎道:“我提前回家。自然是因为有事。靖儿,你速去换一身衣服,今晚我要带你去赴宴。”

李靖微微皱眉道:“舅父,你知道我向来不习惯这些交往应酬的事……”

韩擒虎大手一摆道:“若是旁人设宴。为舅父自然不会来唤你。但今晚设宴的可是素以识人之能而著称的杨素大人。他邀请了朝中同僚往他府上赴宴,并说了可以将家中晚辈一并带去,显然是存了考察各家晚辈的意思。若是能得到他的一句褒赞之语。对你将来的前途大有裨益,所以此事为舅父的说了算。今晚你是非去不可!”

听韩擒虎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李靖便知已无法改变他的注意。只要拱手道:“既然如此,请舅父至前厅少待,我去换一身衣服便随舅父同去。”

见李靖乖乖听话,韩擒虎满意的含笑点头。

等李靖唤了衣服来到前厅,见表兄韩世谔也上下装束齐整,侍立在韩擒虎身侧。韩世谔比李靖年长三岁,相貌颇肖乃父,一样的粗豪威猛形象。但这对父子都是外粗内细的秉性,内里的心眼儿只会比常人更多。若有人以貌取人,绝对会倒个大霉。

韩擒虎素来雷厉风行,见李靖到了,大手挥斥方遒般一摆,道一声“走罢!”便举步当先出门,韩世谔与李靖并肩跟在身后。

府门外早有仆役备好马匹,三人各自飞身上马,一路缓辔轻驰,不多时便来到方被杨坚加封了上柱国的杨素府门之外。

三人刚刚下马,早有两个杨素府中的仆役上前相迎,一人接过马缰,牵着三匹马进一侧的角门,安顿到偏院的马厩之内,另一人则引着韩擒虎三人入府,径到正院的大厅之内。

此时厅内已是高朋满座,坐着尽是当朝的元勋重臣,每位客人的身后都侍立着三两个头角峥嵘的少年公子。当中主位上坐定一人,赤面长髯,身长肩阔,虽然以前并未见过,李靖也自然知道这便是今日的东道主杨素。在杨素身旁也侍立着一个少年,看年纪也不过十三四岁,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身躯挺拔、器宇轩昂,与满堂的少年相比,颇有给人鹤立鸡群的感官。

韩擒虎上前先向着杨素施了一礼,口称:“末将韩擒虎,见过杨大人!”

杨素急忙起身,快步走上前来还礼道:“不敢,杨素何人,怎敢受韩将军之礼?”

两人见礼已毕,韩擒虎便将韩世谔与李靖唤上前来,先给杨素做了指引,而后令两人拜见杨素。

对韩世谔和李靖这一礼,杨素却是坦然受了。等两人施礼已毕,他先打量韩世谔一番,随即笑道:“早听犬子玄感说他有一好友名韩世谔,武艺出众又智计百出,今日一见果然不凡,韩将军可谓后继有人矣!”

听杨素对自己儿子做如此评价,韩擒虎心怀大慰,口中虽连连谦逊,脸上却已笑的开了花。

杨素又转头来看李靖,才只看了几眼,脸上的微笑便倏地消失,双目盯在李靖的脸上半晌无言。直到李靖有些尴尬地拱手再唤一声“世伯!”杨素才如梦初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转身向着满脸期待之色的韩擒虎叹道:“令甥前途,已非下官可以妄言了!”

ps:本卷名为“隋唐魔影”,所以最早大纲设定的就是“李靖=李靖”,居然有人先猜到了……

【郑重声明】

因为本书为仙侠小说,所以这一卷设定的世界绝不是历史上的隋唐时期,而是融合了演义小说乃至民间传说等元素的虚构世界。请诸位历史大能勿要对号入座。

第三百一十章人如玉,剑如虹

听了杨素对李靖的评价,满堂宾客无不惊骇,上百道目光登时尽都集中在这个年仅十龄的稚童身上。

若换个孩童,不管他如何聪颖早慧,此刻也不免要略显出些拘谨之态。但李靖前后两世都潜心修行武道,早将一颗心打磨得稳如山、坚如金、静如水、冷如霜。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一笑,再次向着杨素长揖道:“世伯谬赞,小子惶愧无地。”

看到此子心性如此淡静从容,杨素对他愈发地高看了一眼,当即请韩擒虎就座,韩世谔与李靖亦像其他少年一般侍立在他的身后。

又过了一阵,杨素看着所邀的宾客皆以到齐,便先传下开席的命令,随后又对座上的众宾客笑道:“我们这些老家伙在此吃吃喝喝,让小家伙们在一旁干看着也不成话。我在偏厅另设了筵席,便请诸位公子同到彼处赴宴。”

说罢,他又转头吩咐在身边侍立的赤面少年道:“玄感,你要代为父好生招待诸位公子,不可失了礼数。”

这少年正是杨素长子杨玄感,他躬身领命之后,走到大厅正中向着四周团团一揖道:“诸位尊兄,请随小弟前来。”

差不多所有的少年都正苦恼于陪在长辈身边大不自在,其中更有多人与这杨玄感素有交情,见他招呼,俱都喜笑颜开,强捺着性子装模作样地请示了自家长辈后,便一窝蜂地跟着杨玄感出厅门而去。

李靖被韩世谔拖着随众而出,他眼望着走在前面被十多个少年众星捧月般簇拥这的杨玄感,不觉若有所思。暗忖道:“杨素此次宴会当是有心之举,只怕是要为他这儿子预先聚拢人脉。铺设道路。”

一众少年转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座同样宽敞的大厅之内。见里面果然已经摆下筵席。大家拥杨玄感坐了主位,又各自按照自家长辈在朝中的官衔品级分别落座,竟是秩序井然,毫无错乱,显示出宦门子弟与寻常人家孩子的不同之处。

那杨玄感见大家均已就座,遂举起案上的酒杯,向着众人致意道:“今日诸位尊兄光临寒舍,实令小弟蓬荜生辉,在此仅以这一杯薄酒。聊表小弟欢喜之情。”

说罢举杯一饮而尽,翻手一亮杯底,众少年皆齐声喝彩。

随后杨玄感邀众少年一起饮了几杯,又从主位上走下来,逐桌敬酒谈笑。李靖在一旁看着他饮酒时酒到杯干,真个是豪气干云,交谈时温言笑语,令人如沐春风,虽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却已分明一派泱泱大家之风。

不多时杨玄感走到韩世谔和李靖的席位前,两人忙起身相迎。韩世谔素日与杨玄感的关系不错,杨玄感先和他对饮一杯又说笑了几句,神态很是亲近。而后他举杯向李靖笑道:“平日常听世谔说他有一位表弟如何如何不凡。我们还以为这貌似忠厚实则奸猾的家伙又在夸夸其谈,今日见到李兄,才知他竟是难得地说了实话!”

满堂少年尽被杨玄感有趣的言辞逗得大笑。韩世谔涨红了脸喝道:“玄感。你怎敢如此诋毁俺老韩?没说的,你将那匹踏雪乌骓马借老韩骑上几天。便算是赔罪了!”

杨玄感笑道:“一匹马值得什么,你若喜欢等下尽管骑去便了。不过某自认对你的评价甚是公允。这赔罪的说法是绝不会认的!”

众少年又是一阵大笑。

杨玄感向李靖道:“今日见过,大家便算是朋友。听世谔说我要长你四岁,便托大直呼你一声药师,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使人来知会一声。不是愚兄夸口,在这京师地面上,无论事情大小,愚兄定能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李靖举杯敬酒,笑道:“如此小弟便提前谢过了玄感兄,日后定少不得相烦。”

两人一起干了杯中之酒,杨玄感正要再与李靖攀谈,忽地又一阵悠扬曼妙的歌乐之声从外面飘了进来,传到座中的少年们耳中。

韩世谔侧耳倾听片刻,转头向杨玄感道:“玄感,这便是你的不对了。世伯既然命你招待我等,你便该竭诚尽力才是。世伯那边有歌舞助兴,怎地你却不给我们安排?”

“你这家伙,”杨玄感摇头苦笑,“且等一等,我即刻安排罢了。”

随即他唤来一名仆役,低声吩咐了几句。

那仆役答应一声,转身快步出去。

过了片刻,那仆役引着一队怀抱各类乐器的乐师从厅外鱼贯而入,在众乐师的后面,走进一个长发如墨、素衣如雪的小女孩儿。这女孩儿年纪最多不过十来岁,虽是稚气十足,但眉眼如画,娇俏可人,俨然已是个美人的胚子。

众乐师和那女孩儿进来后,先一起来杨玄感的面前施礼。

“罢了。”杨玄感摆了摆手,随即问道,“听说你等正在排演剑器舞,不知练得如何了?”

回答问题的却是那小女孩儿:“回公子的话,婢子等排演了十数日,已经算是纯熟。”

杨玄感道:“既然如此,你们便在这宴前舞上一回,以助酒兴。”

众乐师与女孩儿一起应是,随即乐师们到一旁坐下来调弄丝弦,只有那女孩儿留在了原地。

剑器之舞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子路便曾以戎装见孔丘,在宴前舞剑助兴。到楚汉纷争之时,更有那著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故事。

在悠扬婉转的乐声响起的刹那间,一双长仅尺半、森白如雪的短剑从女孩儿的袖中飞出,在短剑的末端各连接着一条洁白无暇的丝带。女孩儿双手执定丝带,伴着忽而高亢轩昂,忽而舒缓轻柔的乐声舞开这一双短剑,但见两柄短剑被她通过连接的丝带控制着在空中如双燕掠水、双蝶扑花,人似粉雕玉砌,剑似经天白虹,满座少年俱都看得目不转睛,心驰神醉。

那女孩儿也是少年心性,在舞剑之时不忘偷眼观看席间众人的反应,见到满座的少年公子俱为自己这一套剑器之舞沉醉,小小的心眼儿里也不由得高兴。美目流转之间,忽地看到座中有一个少年竟只顾低头吃喝,似乎自己的剑舞完全比不上那满桌的酒菜引人,登时大为恚怒。

心思转动几轮,女孩儿悄悄地决定给这不识货的小子一个教训。

伴奏的琴声忽地拔了一个尖儿,音调高亢,响遏行云。

女孩儿所舞双剑中的一柄忽地折向飞出,势如白虹贯日,奇快如电地刺向那少年的面门。

第三百一十一章剑修,武道

李靖万没料到自己竟会遭此无妄之灾。这女孩儿做剑器舞之时,他倒也颇感兴趣地看了几眼。只因凭着一个武者的灵敏感应,他察觉那被用来起舞的一双短剑之上隐隐透出一丝肃杀与血腥之气,竟似是真正收买过人命的家伙。

等看了一阵之后,见这女孩儿的剑舞的确只是追求美观的“花拳绣腿”,他便又兴味索然。如今他正锤炼身体为晋升至武道第二层的“引炁”之境而预作准备,因为平日消耗的体力巨大,所以饭量也随着暴涨。今晚未来得及用饭便被韩擒虎拖来杨素府上,此刻早已经饥肠辘辘,故此很快便将兴趣转移到满桌的美食上面,埋首大嚼吃得不亦乐乎。

直到那女孩儿不知为何突然向着自己一剑飞来,李靖才惊觉自己看走了眼,未发现这女孩儿竟是一个剑修之士。此刻那柄飞向自己的短剑后连着的丝带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控剑的是女孩儿右手暗捏的法诀。

剑修之道是近三百年才逐渐兴起的修行法门,传说在西周年间,天人两界分隔,仅剩四座天门连通,而天地法则亦生剧变,在人间的修行之士最高只能修至还丹之境,原本修为臻达脱胎、元神者也被限制只能发挥出还丹之境的实力。

从那时起,修行之人一旦到了还丹之境的巅峰,便要想方设法迁移到天界,以谋求进一步的突破。

大约在五百年前,通往天界的四座天门忽地神秘消失。人间的修行之士再无法进入天界,就此被死死地卡在还丹之境这个门槛上。虽千磨万砺而再不能有所寸进。

或许缘于人类的争斗本性,既然修为境界受了限制。便自然而然的有修行者转而钻研如何在同样的修为境界中拥有更加强大的战斗力,转为杀伐而生的剑修之道便是如此应运而生。

剑修之士将一口宝剑与性命同修。毕生专注于练剑、养剑、御剑,修到高深之处,更能练剑成丸,具无穷神通变化,仗之飞天遁地、千里取头,战力远胜于同一境界的修士。

那柄短剑瞬间已到咫尺之内,李靖脸上的肌肤甚至清晰地感应到剑身散逸的丝丝沁骨寒气。他右手的五根手指微微弹动,方欲向上抬起,又感应到这一剑并为蕴含丝毫杀意。女孩儿想是出于恶作剧的心理要骇自己一跳,却又放弃出手的意图安坐不动。

果然,眼看那短剑的剑尖堪堪触及李靖的鼻尖时,满堂少年俱都发出一声惊呼,女孩儿右手暗捏成剑诀的食中二指向旁一偏,那短剑当即在这间不容发之际折向横飞,几乎是贴着李靖的肌肤擦过。女孩儿的另一柄短剑也飞了出去,两柄短剑逆向在空中盘旋飞行三匝,后方拖曳的白色丝带相互交织。在空中形成一个状若五瓣兰花的图案,而女孩儿便站在这兰花的花蕊之中。

“好!”惊魂甫定的众少年齐齐地发一声喝彩,都以为方才那一下是这女孩儿故意卖弄的花巧。

乐声止息,也未见女孩儿如何动作。那两条丝带连同前端拴着的两柄短剑都如灵蛇般自动缩回她的双袖之内。

“婢子剑舞已毕,尚请公子品评一二。”女孩儿在杨玄感面前盈盈一礼,一双灵动的双目若不着意地轻轻瞥向李靖。却见这小子竟又低下头去大吃大喝,既无惊惧。也未恼怒,便似方才之事乃至自己这个人都不存在一般。不由得轻咬银牙暗自生嗔。

杨玄感将方才的一幕看在眼里,当时也着实吓了一跳,此刻见这女孩儿没事人一般在自己面前说话,又是大感头痛。若是一个寻常舞婢如此冒失无礼,他早就下令从重处置。偏偏这女孩儿虽是他府中婢女的身份,却又极为幸运的被杨素供奉在府中的一位高人看重,将其收为弟子,传授剑修之道,实已不能以下人相视。此次她之所以肯出来献舞,多半还是出于喜好热闹玩乐,而不是给自己这做少爷的多少面子。

他略一犹豫后,想到反正李靖未受伤损,看他恍若无事地自在吃喝,也不像收到惊吓的样子,倒不如先将此事揭过,等下来后再私下向他致歉罢了。主意已定,他便轻咳了一声对下面站着的女孩儿道:“看你这剑器舞演练得倒也纯熟,可见平日用了心思,下去领赏罢!”

“婢子谢少爷赏。”女孩儿笑嘻嘻地谢过杨玄感,又不大甘心地轻轻剜了李靖一眼,转身退出厅堂。

杨玄感又举杯劝酒,众少年言笑晏晏,直到另一边长辈们的酒宴结束,派人前来唤时方才散去。

韩世谔与李靖跟随着韩擒虎回到韩府,韩擒虎略略询问了几句他们在酒宴上的情形,便打发两人各去安歇。

李靖回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院落了,略作洗漱之后,换了一身练功的短衣来到院中,完成自开始习武后便从无一日间断的功课。他先将一路八卦掌法演练起来,这路掌法经过他的数次推演改进,已经与前世所学大不相同。

武道之兴亦始于天门消失之后,与剑修之道的出现相同,亦是一些修行者为追求在有限的修为境界下发挥无限的杀伤力,结合原本不屑一顾的武者技击之术而研创的法门。

李靖家族有武道修行法门流传,虽然不甚高深,却也足以给拥有前世全部武学经验的李靖作为参考,推演出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

此刻他将这路掌法一招一式施展开后,体内真气循着某种合乎天地至理的轨迹自然流转,并渐渐地与无处不在的天地灵气内外交感,形成一种奇妙的共振。

一路掌法施展到最后,自然而然地由收式转化为一式桩法。但见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并拢相靠,腰背直而不僵,松而不弛,双手合成环形抱于胸前,十指指尖两两相对。体外已于他体内真气形成共振的天地灵气便在这一刻由头顶百会、足底涌泉而入,一点一滴地为他脱胎换骨、洗经伐脉。

这一式桩法在李靖前世所学的八卦门武学之中本无,也是他在今世自行研创而出,因站桩时身躯岿立如塔,故名之为“宝塔桩”。

桩法渐入佳境后,李靖的意识渐渐地与天地交融和一,内外相谐,物我两忘。浑然不知在他头顶上空三尺处,现出一尊九层八角、五色流光的玲珑宝塔虚影,丝丝缕缕蕴含无穷玄妙的氤氲光华从塔内垂下,与天地灵气浑融为一注入李靖的体内,使得灵气淬体炼脉的效果提升十倍百倍。

第三百一十二章归乡,掌家

第二天,韩擒虎使人唤李靖前去相见。

见面问安之后,李靖道:“不知舅父何事相召?”

韩擒虎满面春风,似乎心情极好,向李靖笑道:“靖儿,昨日宴席之上,杨素大人悄悄地告诉了我一个消息,不日陛下将任命我为庐州总管。”

李靖笑道:“如此要先行恭喜叔父升官了。而且那庐州地处要冲,陛下将你这员大将安排在那里,怕不是将对偏安江南的陈氏用兵。以舅父你的能耐,必能在疆场建立奇功,日后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韩擒虎深知这年纪十岁的外甥平日虽不显山露水,胸中却自有锦绣乾坤,因此毫不惊讶他能一口道破朝中尚在秘密筹划的南征之事,又道:“自古封侯只在马上取,好男儿便该纵横沙场、建功立业,此次我欲将你表兄带去在军中历练一番。舅父知道你年纪虽幼,见识武艺却远在你表兄之上,因此想将你一并带去,不知你可愿意?”

李靖略一沉吟,向韩擒虎拱手一揖:“舅父错爱,本不该推辞。但我眼下修为正在突破的关口,实难分心他顾。左右我年岁尚小,日后还有的是机会。”

韩擒虎也是习武之人,知道李靖所说是实,便也不再强求,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便留在府中好生修习武艺,顺便帮舅父看着这片家业。话说回来,若是咱家能出一个在十来岁便臻达引炁之境的武道天才,那可比在战场上立功还要光彩!”

李靖犹豫一下道:“我有一事正要上禀舅父,这些年蒙舅父抚养。甥儿不胜感激。如今舅父和表兄要远赴庐州,想必舅母也要随舅父前去任上。甥儿一人留在这府中也没什么趣味。三原那边的老宅我已有数载未曾回去,想趁此机会搬到那边住上几天。还请舅父允准。”

韩擒虎外表粗豪,心思却颇为细密,转念间便明白这小外甥是不欲以外姓之人的身份留下来坐掌韩府,以免招人闲话。

“难得他小小年纪,在人情世故上竟是如此通达。我这做舅父的却该成全他这份心思。”

韩擒虎心中转过这些念头,瞬间已有了决定:“好罢,你离家多年,也该回去看看。不过让你一个人回去,舅父却放心不下……国忠、国勇!”

随着韩擒虎这一声召唤。两个三十左右的中年汉子从门外走了进来。这二人都是身形剽悍,目光冷厉,最显眼的却是一个瘸了右臂,一个跛了左足。他们进门后一起向韩擒虎施礼道:“见过家主爷。不知家主爷召唤小人等,欲那厢使唤。”

韩擒虎道:“表少爷要回三原老宅住一段时间,我有些放心不下,你们两个去点二十名精干家丁,随着他一起回去,以后你们都留在表少爷身边听候差遣罢了。”

这两人脸上丝毫未显出惊讶之色。躬身答应一声,便转身出去挑人。

“舅父……”李靖心中大为感动。这两个人名唤韩国忠、韩国勇,原本是韩擒虎在军中的亲兵,随着韩擒虎南征北战。不知在尸山血海中进出过几个来回。后来两人在战场上重伤残疾,韩擒虎便销了他们的军籍,让他们改换了名姓留在身边做了两个长随。并破格传授了两人韩家部分家传武学,使他们都有了引炁之境的武道修为。韩擒虎肯将这两个人转送给自己使用。一片拳拳之心自不待言。

韩擒虎习惯地将大手一摆道:“一家人不要说这些啰啰嗦嗦的客套话,有国忠和国勇跟着你。便是日后远在庐州我也能够放心。还有要记得若有什么难处,一定要派人到庐州来给舅父送信……”

李靖终是未将感谢的话说出口来,正如韩擒虎所说,既是一家人,说这些反而见外。

数日后,朝廷果有旨意下达,授韩擒虎为庐州总管,着他即日上任。韩擒虎将家里之事略作安排,便带了妻儿和一队亲兵去了。李靖先送别了韩擒虎一家,次日即带着韩国忠、韩国勇即他们精心挑选的二十名干练家丁,离开大兴径往京兆郡三原县而去。

一路无话,非一日到了李家祖上留下来、位于三原以北十余里的老宅。李靖为三原县望族,李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为官,母亲也是出身韩家这样的豪门,家境算是甚为优渥。这座宅院占地足有二十余亩,内中有园林楼阁,亭台阁谢错落有致,奇花异石布置有法,颇为精巧雅致。

一行人来到门前,李靖让一名家丁上前叫开了门,通报说了少主人回府。

随即便听到李府内一阵鸡飞狗跳,不多时阖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