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神大天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了九鼎铁叉山上,八宝云光洞前,李靖神色登时一变。却见那洞府竟已蒿草丛生,藤蔓盘结,将府门遮掩了大半。

殷雪娘惊讶地问道:“夫君,这便是那位度厄真人的洞府么?怎地会如此荒凉?难道真人他仍然闭关未出?”

李靖摇头道:“纵使度厄真人尚未出关,他座下的白云童子也会打理洞府,绝不至令洞府变成如此景象,应该是出了些事情。只是为夫既然起意拜望度厄真人,若是他出事的话,我心中怎都该有些感应,而我竟是一直懵懂不觉,这里面……”

他并未将自己的推测说完,但话语之中的忧虑,四女都听得明白。

苏媚道:“既然来了,我们总该进去看一看,也许能有什么发现亦未可知。”

李靖先发出一缕神念穿过洞门将整座洞府探查一遍,感觉其中并无危险,却仍叮嘱四女道:“你们都紧跟在我身后,务必要多加小心,注意留在距我五尺之内的范围。”

殷雪娘温言道:“夫君放心,如今我们都已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最起码的自保之能还是有的。”

李靖举袖向着洞口轻轻一挥,那些遮掩洞口的蒿草和藤蔓都无声无息的化作飞灰随一阵清风消散。他举步上前,凝神戒备着将洞门推开。洞府之内的一切都颇为整洁,不似发生过什么事情一般,只是静悄悄声息全无,透着一股莫名的诡异气氛。

第二百七十八章灵犀

李靖带着四女在八宝灵光洞之内走了一遍,却是半个人影都未曾见到。那据说在要闭死关参悟大道的度厄真人固是踪影全无,常年随侍在他身侧的白云童子也不知跑去了哪里。

见李靖皱眉不语,苏媚提醒道:“夫君何不以先天神数推演一番?凭你如今的修为,察往知今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罢?”

李靖苦笑道:“为夫先前已在暗中尝试过,但与此事相关的一切因果都如一团乱麻般毫无头绪,应该是有高人出手搅乱了天机。”

殷雪娘担心地问道:“夫君以为此事该如何区处?”

李靖沉思片刻,轻叹道:“为今之计,也只有去劳烦姜道兄了。他在昆仑山算是地头蛇,由他出面打听消息,说不定会有个结果。”

一家人怏怏地离了九鼎铁叉山,依照先前与姜子牙的约定赶去与他会合。

当时姜子牙曾说那三个妖魔占据的是西昆仑山脉中位置偏西的一座名为拜月岭的高山。李靖等人依照姜子牙所言的方位向西飞行半日,果然看到前面现出一座方六百里、高有万仞的巍峨崇山。在山脚之下,有两拨人列开阵势,正中有两人正在激战。

李靖凝神望去,见其中一边的居中领袖之人正是姜子牙,身边有武吉、龙须虎、杨戬、雷震子四人相伴,其余的多是道装负剑的修行之士。而另一边都是些尚留有部分野兽特征的妖类,正中站着两家妖王。俱都身高丈二、面貌狰狞,全身披挂重甲,一个提钺斧。一个拄大刀。

正在交战的两人中,李靖识得其中一个乃是道行天尊门人韦护,手中用的是一柄降魔杵,另一个则又是一家妖王,身形相貌与另两个妖王相近,所用的兵器却颇有些古怪,乃是一条山中老藤所制的藤棒。

李靖在空中看得清楚。韦护武艺固然精熟,手中降魔杵又是一宗异宝,举起时轻如草灰。落下时重如山岳,但那妖王亦非寻常之辈,一根显然也非凡品的藤棒使得如灵蛇狂舞,神龙搅海。堪堪与韦护战个平手。

两人斗至酣处。那妖王蓦地转到巽地,张口吹出一阵狂风,风中夹杂着无数沙尘,如一片黄云笼罩住方圆十数丈之内的空间。

在后方观战的姜子牙等人见那片沙尘颇为古怪,笼罩住两人之后,外面之人不仅视线难以穿透,连神念也被隔绝在外,同时想到若是里面的韦护也是同样的情形。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不由得都将一颗心悬了起来。

陡然间便听到沙尘之中传出一声惨哼。随即又看到灰头土脸、双目难睁的韦护踉踉跄跄地跌退出来,一条左臂软软的垂在身侧,显然已经受了重伤,只能用一支完好的右手挥舞降魔杵护住全身。

不一会儿尘埃落定,现出那妖王的身形。他的身上居然纤尘不染,手拄藤棒向着对面呵呵冷笑,神态极其轻蔑地喝道:“慢些逃走无妨,你家辟尘大王有好生之德,今日放你一条活命!”

“辟尘?”李靖似乎想起什么,面上现出些古怪的神色,携四女落下云头,来与姜子牙相见。

刚刚败了一阵的姜子牙见李靖到来,大喜之下急忙带着几个晚辈前来见礼。叙礼已毕,李靖为了验证先前的猜想,向姜子牙问道:“道兄既然已经与那妖魔开战,对他们的底细是否已有些了解。”

一旁有杨戬上前一步,代姜子牙答道:“好教天王得知。那为首的三个妖魔分别以辟寒、辟暑、辟尘为名,贫道暗中以从云中子师叔处借来的照妖鉴照之,已看出那是三头犀牛成精,却未料到他们竟有如此神通。”

“果然是他们三个。”李靖心忖,随即斟酌道,“犀角本来便是通灵之宝,这三头犀牛既然已经修炼成精,必定将本身犀角炼化为本命之宝。方才我见那辟尘妖王与韦护道友大战之时,能够御使沙尘蒙蔽对手双目乃至神识,而自身却不受丝毫影响,想来便是他那犀角的神异之处,其名号也应由此而来。以此推之,辟寒与辟暑二妖王的手段也可从他们的名号之中窥测一二。”

姜子牙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贤弟见微知著,愚兄佩服。然则这三头妖魔该如何应对,贤弟可有妙策?”

李靖轻咳一声,含笑道:“如今已算是了解了敌方的虚实,道兄身边有诸位阐教高第,自然有降服妖魔的手段,何用小弟来越俎代庖?”

杨戬和雷震子在听到姜子牙只顾向李靖殷勤问计,脸上都微有不豫之色,此刻听李靖如此说法,这才回嗔作喜。

杨戬当即上前,向姜子牙拱手道:“师叔,蒙李天王指点那妖魔虚实,弟子已有克敌之计,请师叔允准弟子出战。”

姜子牙也早醒悟方才一时情急,言语有些偏颇,此刻见杨戬请战,忙温言道:“杨师侄为我阐教常胜将军,有你出马,必定可以降服妖魔。只是两军阵前多有变数,师侄还是多加小心才好。”

杨戬躬身道一声:“谨遵师叔教诲。”

随即仗三尖两刃刀来到阵前,向着对面的群妖喝道:“吾乃玉虚门下杨戬是也,那三个妖魔速上前来受死!”

三个妖王闻言尽都大怒,那辟尘妖王提起藤棒还要出战,辟暑妖王将他拦住道:“三弟方才已胜了一阵,这一阵便交给愚兄罢!”

辟尘拱手道:“有劳二哥!”

辟暑妖王提一口大杆刀上前,与杨戬见面通报名姓之后,举刀照头便劈。

杨戬举三尖两刃刀相迎。

他们两个都是大刀,各有巧妙不同,斗了五十余合未分胜负。

辟暑妖王见杨戬刀法愈使愈奇,不由得暗暗心惊,忖道若是再打下去,只怕要输给此人,不如趁早使用神通取胜。

主意已定之后,妖王蓦地转向离宫,张口喷出一蓬赤红火焰,那火焰沾地之后,居然连地上的砂石都燃了起来,方圆数十丈内化作一片火海。

身处烈焰之中,那妖王身周尺余之内却是没有半点火焰,连温度也未升高一点。他看到杨戬捏着避火诀在火焰之中举步维艰之状,呵呵发一声大笑,扑上前去举刀狠狠斩下。

第二百七十九章降服

辟暑妖王借火焰之力困住杨戬后举刀斩来,却见杨戬摇动肩背,运用玄功变化之术,化作一头火眼狻猊。那狻猊见妖王扑倒近前,张口发一声大吼,势若霹雷。

狻猊性喜烟火,披烈焰如沐春风,蹈火海如履平地,又有生裂虎豹之能,群兽见之无不在战栗。

听到这一声大吼,那辟暑妖王浑身一抖,胆裂魂飞,竟是难以自持地现了原形,果然是一头通天花纹犀牛,头上生有长短双角,俱呈赤红之色。

杨戬所化狻猊扑闪前去,巨大的前爪挥出拍在那犀牛的颈侧,将其打得侧身翻到在地上,半晌动弹不得。随着辟暑妖王现形倒地,四周的火焰亦随之消失。

那狻猊抖动身躯,变回杨戬本相。他抖手甩出一张符箓,印在正要挣扎着从地上爬起的犀牛头顶。那犀牛一声悲鸣,四肢一软重新摔倒,再也动弹不得。

在后方观战的姜子牙急忙传令,让身边的一众昆仑弟子上前拿妖。

另一边的辟寒、辟尘二妖王在见到自家兄弟现形倒地之时便已大惊,,一轮钺斧、一仗藤棒,赶上前来便要营救。

杨戬横三尖两刃刀将二妖拦住,只是耽搁了这片刻之功,众昆仑弟子已经连拖带拽将那犀牛擒回本阵。

辟寒和辟尘大怒,使开各自手中的兵器向着杨戬狠扑狠杀。

杨戬抖擞精神,一口刀力敌二妖王,居然丝毫不落下风。

李靖在后面看得清楚。心中暗赞一声:“不愧是将来被称作天界战神的人物!”

雷震子见杨戬以一敌二,唯恐他有个闪失。急向姜子牙请战道:“师叔,容弟子去助杨戬师兄一臂之力!”

姜子牙点头应允。叮嘱一句:“贤侄多加小心。”

雷震子答应一声后,摇动风雷双翼扶摇而上,在空中一个转折,势如猛鹰搏兔般扑落下来,黄金棍向着辟尘的头顶轰然砸落。

辟尘听那棍落下时风声有异,不敢有丝毫怠慢,举藤棒凝神相迎,他们四个登时分成两边捉对厮杀起来。

辟寒和辟尘的神通武艺都颇为不俗,但杨戬和雷震子无论出身、禀赋以及师门传授都非他们可以相比。久战之下,渐渐显出不支之态。眼见得对手越战越勇,二妖不约而同地动用了本身神通。虽然方才他们也见到了杨戬以变化生克之法战败了辟暑,隐隐猜到对方应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底细,但心中还是存着侥幸之念。

辟尘仍是掀起一片沙尘掩向雷震子,辟寒则是将身周数十丈内化作一片滴水成冰的冰霜绝域,彻骨的寒气如同成千上万根无形细针向着杨戬周身攒刺。

雷震子虽无克制对手神通的方法,却胜在背生双翼进退自如,风雷双翅轻轻一震。霎时便脱出那团沙尘的笼罩范围。

辟尘神通只能涉及数十丈范围,对这瞬息之间便可远扬千里的对手却是鞭长莫及。他见雷震子远远避开,转身便要去相助辟寒对付杨戬,却不妨雷震子一个盘旋又杀了回来。等辟尘转身接战时。他又滑溜无比的退开。如此彼进我退、彼退我进,雷震子已将辟尘紧紧缠住,无暇分身去相助辟寒。

此刻另一边却已分出了胜负。当辟寒御使寒气来侵时,杨戬摇动肩背。运转玄功,变作一头身高十丈的雪山人熊。此物最耐苦寒。又力大无穷,虽然身躯庞大,却是行走如风。只见它人立而行,几步便到了辟寒妖王的近前,一对大如磨盘的巨灵之掌向中一合,登时将这妖王全身的骨骼拍碎了大半,软软地倒在地上。

那边的辟尘听到兄长发出的惨叫,心中便知不妙,当即撇下雷震子,以沙尘护身转头便要逃走。

杨戬变回原身之后,也不上前追赶,从肩头摘下雕弓,囊中取出一颗金丸填在弦上。他一面推弓搬弦,一面微微偏头侧耳倾听,霎时间捕捉到那团滚滚沙尘之中隐藏的妖魔真身。扣弦的手指一松,那颗百炼精金铸就、表面印刻镇邪符箓的金丸流星般脱弦飞出射入沙尘,准确命中亡命狂奔的妖王后脑、

那辟尘着了这一弹,一声未吭地栽倒在地上。

后方的群妖本就是新近才聚到一起的乌合之众,见到三个妖王先后被擒,登时发一声喊四散奔逃。

“一起出手,勿要使这些妖魔走脱!”姜子牙见此情形急忙下令。

众昆仑弟子一起出手,诸般道门法器劈头盖脸地向着群妖落下。道门术法器物先天克制妖类,又是挟大胜之势凌败逃之众,彼此之间的优劣实在过于分明。不过片刻之功,战斗即告结束,结果是昆仑派众弟子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全歼了敌人。

看到姜子牙脸上现出的欣喜之色,李靖心中明白,他之所以要打这一仗,一方面是出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心理,另一方面则应是借机将已成无主之地的西昆仑纳入他昆仑派的势力范围。

打扫战场又登上拜月山扫庭犁穴之后,姜子牙率众凯旋。李靖因为还要请姜子牙打探度厄真人之事,便跟着一起回了东昆仑。

回到昆仑派山门之内,姜子牙即令人将那三家妖王提出来审讯一番,李靖亦有份旁听。

三妖却也不是什么宁折不弯的好汉,做了阶下之囚后,立时变得颇为乖觉,听到上座的姜子牙发问,也不用旁人用什么手段催逼,便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来历交代了出来。

这三头犀牛在西牛贺洲修真得道,原本凭着神通武艺收罗了一群牛族精怪,占据了一座高山,势力覆盖数百里范围,平日里作威作福,日子倒也快活。

岂知进来西牛贺洲出了一位大圣大德之士,他本是天竺迦毗罗卫国王子,却舍了富贵妻儿不辞劳苦去跋涉天下,追求大道妙法,终于在伽耶城开悟证道,拥有了无量神通法力。因为这位王子出身释迦族,故此世人皆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圣者”。

这位释迦牟及尊者自得道之后,最喜的便是普渡众生入其所创的佛门,而且素来讲究有教无类众生平等,便是许多妖魔也被他用或硬或软的手段降服,乖乖做了持规守戒的佛门弟子。

辟寒等三妖对此深以为戒,商议一番后决定逃离西牛贺洲避一避风头。反正以那释迦牟及尊者的道行修为,登上天界只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再回转故里重整家业不迟。

第二百八十章道旁

听了三妖自诉身世之后,李靖和姜子牙面面相觑,随即一起哑然失笑。

姜子牙轻咳一声道:“你们三个妖魔窃据我昆仑名山,论罪当死。不过我修道之人有好生之德,特与你等一条自新之路。若你等愿投入我昆仑门下为一护山神兽,贫道便法外施仁,否则……”

他的话只说到了这里,但语气中的森冷之意再明显不过。

三妖的脑筋都还算灵光,也不用互相商量,极有默契地在姜子牙身前拜倒,齐声道:“小畜等情愿拜入昆仑派门下,恳请掌教收录!”

姜子牙笑眯眯地道:“既然愿入我门中,还不敞开心神,让贫道设下禁制?”

三妖不敢有丝毫违拗,苦着脸敞开心神,让姜子牙将阐教秘传的禁制之法施加在他们的心神之上。自此之后,他们三个生死便全在姜子牙的一念之间。

“苦也!”三妖心中一起哀叹,怎都想不到逃开佛门度化,如今却落得成为道门护山神兽的下场,这岂不是正应了那句“才离狼窝,又入虎口”?

等姜子牙收服三妖之后,李靖才对姜子牙说起度厄真人之事,请姜子牙动用昆仑派的力量帮自己查访一番。

姜子牙听说此事,脸上也现出凝重神色,点头道:“贤弟放心,此事颇有诡异之处,又是发生在我昆仑境内,愚兄必定将它查个明白!”

此时那尚在殿中,还未被带出去巡山看门的三妖之中,辟寒忽地开口道:“启禀掌教。此事小畜似乎有些线索……”

李靖和姜子牙的目光一起落到它的身上,姜子牙追问道:“你可是知道些什么。还不速速道来!”

辟寒躬身答道:“回禀掌教,小畜等初来昆仑之时。因要寻找一处立足之地,所以四处奔走观察过一段时间。曾有一日在一座荒山之中遇到一个道童,此人修为不弱,但神智似乎有些不清楚。我们尝试以言语诱之,他只能说出自己道号白云,其他的则似完全是一片空白。”

李靖急忙问道:“那道童是何形象?”

在施加了禁制之后,姜子牙已揭了封禁三妖修为的符箓。辟尘随手用个小法术,用一团水汽在空中幻出他所见道童的形象,居然惟妙惟肖。

“那正是度厄真人门下的白云童子!”李靖霍然起身。又问道,“你是在何处见过此人?”

辟寒却未立即回答,先转头看向姜子牙。

姜子牙似乎很满意他如此表现,微微颔首,既是暗示同意,更是表示赞许。

得到姜子牙的准许后,辟寒才将遇到白云童子的地点告知李靖。

李靖听罢,转头对殷雪娘等四女道:“你们且在姜道兄这里稍候片刻,为夫去去变回。”而后向姜子牙打个招呼。急匆匆出了大殿,径自破空而去。

不多时,李靖手中提着一个白衣道童返了回来,脸上的神色颇为难看。

“夫君。如何?”殷雪娘等四女先迎上前去。

李靖摇头,先将陷入昏迷的白云童子放下,轻叹一声道:“白云童子似乎是被人以极邪门的搜魂类术法拷问过。因此神智大受损伤。我试着问了些关于度厄真人的问题,岂是他竟狂性大发向我出手。无奈之下。我只好先将他制住。看了我们是没法从他这里探听消息了,但度厄真人应该是确实出了事。”

姜子牙在一旁安慰道:“贤弟也不用过于担忧。此事还是交由愚兄负责,便是倾昆仑举派之力,愚兄也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李靖沉默半晌,拱手道:“如此一切便拜托道兄。”

又在昆仑山上逗留了数日,李靖一家告辞离开,白云童子便留在昆仑山静养。

虽然坏了些兴致,但李靖并不打算终止自己刚刚开始的人间之旅。带着四女返回中原之后,他不知从何处淘换来一匹老马和一辆半新不旧的马车,自己亲自驾辕,载着四女开始漫无目的地四处游历。他们或观山水名胜,或览世态人情,偶尔兴起,还出手管了几件闲事,倒也逍遥自在。

这一日李靖载着四女来到齐国境内,虽然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风风雨雨,这个由周王室封赐给姜子牙的国家始终是天下有数的几个大国之一。而且由于在齐桓公称霸的时代,一代贤相管仲大力发展商业,又使得齐国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殷富之国。

李靖驱车行于大道之上,道旁宝马雕车络绎不绝,倒显得他们的老马旧车颇为寒酸。不过以李靖的心境,自然不会以此为意,依然不紧不慢地赶着马车徐徐行进,安之若素。

走了一阵,李靖看那拉车的老马颇有疲惫之态,向着如今已近晌午,也是该稍稍休息一会儿,便赶着马车到了道边的一株大柳树下停住。他招呼四女下车,解开老马身上的鞍鞯,放它到路边的一片草地上啃青。

因为正当晌午,路上已经不见了行走之人。李靖看看左右无人,便挥手变出一套几案和坐席安置在那颗颇为茂盛的大柳树下,再挥手变出些琼浆灵果,招呼四女坐在一起小憩片刻。

一家人小酌轻啜,说一说这些日子游历天下的所见所闻,倒也其乐融融。

忽地李靖的眉头微微一皱,叹息道:“难得有点清净时光,却又被人搅了。”

四女先是一愣,不过她们如今也非凡人之躯,随即便听到了由极远处传来的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及掺杂在其中的呵斥怒骂。

不多时,便看到一群快马烟尘滚滚地从大道上疾驰而来。李靖他们皆是神目如电,远远地看到当先的两批马上是一对青年男女。那男的面容方正,神色坚毅,女子则颇为娟秀,两人都是一手抓缰驭马,一手提着四尺长剑。后面的三十余匹马上则都是神气精悍的大汉,身上穿着一色的黑衣,手中各自仗剑。双方居然都有练气的修为,且显是一逃一追,霎时间便到了近前。

看到那随马蹄仰起的灰尘向着自己这边飘了过了,李靖微微摇头,一道无形的元力屏障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三尺之外,将所有的灰尘都阻挡在外面。

第二百八十一章兵之圣者

李靖身边的香兰见此情形笑道:“这不是小两口私奔而他们的家长派了人来捉罢?”

“只怕不是,”李靖摇头道,“后面追赶的那些人杀气冲天,绝对是要杀人而非捉人。”

殷雪娘担心地道:“希望那对男女不要被后面的人追上才好。”

李靖轻叹一声道:“后面那些人的马要更好一些,只怕他们是逃不了的……”

他说完这句话时,那对男女已经策马狂奔到近前。他们看到在路旁的柳树下安然端坐的李靖等人,脸上蓦地现出惊喜之色。两个人竟同时勒马,滚鞍下来后快步跑到李靖等人面前,双双拜了下去,齐声道:“先生果然在此,我们夫妇性命危在旦夕,请先生务要出手相救!”

听这对青年夫妇话中之意,竟似是识得自己,李靖不由微微一呆,正要仔细询问时,后面那些黑衣人已经追到近前,为首的一人向着青年夫妇喝道:“孙武,难得田大夫赏识提拔你,你怎敢不识抬举地妄图逃离齐国?还不速速随我等返回去向田大夫请罪?”

“孙武!”正稍稍愣神的李靖登时被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震得清醒过来,他满脸古怪之色地看着拜倒在自己身前的青年男子道,“你叫作孙武?”

那青年再拜道:“在下正是孙武,字长卿。”

确定了眼前之人便是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之祖的孙武时,李靖颇感无言,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奇异的念头。自己此生所经历的一切是否是有人刻意的安排,否则怎会有如此巧法?

“这位先生。”那黑衣人中的首领倒也有几分眼力,看到李靖与四女的容貌气度都不似凡俗之辈。因此未曾拿出气势凌人的嘴脸,他率领身边的众人下马,向着李靖拱手为礼之后才道,“我等乃是齐国重臣田乞大夫门下之客,奉命来请这位孙武及其夫人回去,还请先生行个方便。”

他自忖这番话说得极为得体,既点出了自己的后台背景,又表明不会为难孙武夫妇,只要对方明白事理。总该给自己一个面子。

岂知李靖正沉浸在偶遇孙武的惊讶之中,刚要开口询问孙武何以识得自己,却见到那黑衣人凑上前来说了这些缠七缠八的话,当即眉头微皱,如驱蚊蝇般将衣袖一摆,喝一声:“休得聒噪,去罢!”

平地里登时卷起一阵狂风,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那数十个黑衣人以及他们的数十匹马皆似变成了没有丝毫重量的纸鸢。飘飘荡荡地随风而起直上高空,霎时间直飞出数十里外,才又轻飘飘地落回地面。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我们撞上了什么邪祟之类?”

一众晕陶陶的黑衣人清醒过来时,想起方才如梦如幻的遭遇。脸上都现出惊惶之色,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

“都闭嘴,不要胡说!”那首领却多了几分见识。猜到自己这些人只恐是遇到了传说中那些神通广大,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之能的修行之士。当即出言喝止住众人。

众人住口不言,却纷纷将目光投到首领身上。显然是要他拿个主意出来。

那首领沉默一阵道:“此事已经超出我们的能力之外,大家一起回去向家主复命,我会亲自向家主请罪和解释。”

听到他肯将责任揽下,众人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安抚一下被方才的高空飞行吓得屁滚尿流的坐骑,而后跟在那首领的身后怏怏而回。

李靖这边却已经和孙武攀谈起来。孙武见识了李靖的手段,自然知道他并非凡人,和妻子田氏郑重的拜谢了李靖的救命之恩后,恭谨地请教李靖的姓名。

李靖一呆问道:“听你先前的口气明明是识得我,为何此刻又来问我姓名?”

孙武拱手答道:“回禀恩公,孙武与恩公尚是初次相见,如何识得恩公。先前那般说法,实在是受了一位高人的指点,说道我们夫妇会在此处遇到一位可以解除我们夫妇杀身之祸之人。”

李靖愈发惊讶,自己如今已证元神,当得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除了那几位天仙高人,又有何人能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推算得如此精确?他沉声问道:“却不知预先指点你的那位高人是谁?”

孙武面上现出敬仰之色,缓缓答道:“便是周游列国的仲尼先生!”

“原来如此……”李靖终于明白,那指点孙武夫妻渡过灾劫的竟是元神转生人间、化身孔丘的孔宣。如今的他的推算之能竟如此厉害,可见其元神之中的封禁正被他一点一滴地磨灭,前世的记忆与法力也逐渐复苏。

孙武随即说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原来如今齐国国主景公极为宠信一个名唤田乞的大夫。这田乞依仗这国君的宠信,渐渐地把持了齐国的朝局,连老相国晏婴都颇受他排挤。

随着手中掌握的权柄日中,田乞竟萌生不臣之念,依仗手中的大权大肆招揽文武之士以备日后之用。他不知从何处听说了孙武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奇才,便派了人携重礼登门聘请。

孙武不齿田乞为人,虽然表面上虚以委蛇,背地里却做了迁移他乡避祸的打算。

岂知那田乞也不是笨人,事先已派了人暗中监视孙武。看到孙武夫妻携行装离开时,火速去向田乞回报。

田乞闻报大怒,当即派出一队心腹高手沿路追赶,明言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孙武夫妻两个坐骑远不如田乞府中这些高手的坐骑神骏,出逃不久便被追上。孙武正焦急之时,却看到了树下的李靖一家人。他一愣之下,登时想起了不久前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孔丘先生在临别之际送给自己的那句忠告——若有性命之忧时,树下之人便是救星。眼见得逃走无望,孙武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树下求援,孰料竟收得如此奇效。

李靖听罢,笑叹一声道:“孙武,本尊不对你隐瞒身份。吾乃天庭敕封‘玄天神武灵应佑圣天尊托塔天王’、镇守北极天界荡魔驱邪大元帅李靖!”

第二百八十二章石猴出世

听到李靖报出自己那一大串头衔时,孙武夫妇两个都瞠目结舌,愣在原地半晌无言。

见到两个人都如木雕泥塑般发呆,李靖有些尴尬地笑道:“怎么,贤伉俪莫非是将本尊当成了白日妄言的疯子,又或是欺世盗名的骗子?”

“不敢,”孙武这才醒悟,急忙扯着妻子再次施礼道,“孙武携拙荆田氏拜见天王。”

“不必多礼。”李靖摆手,随即请孙武夫妇入座详谈。

孙武夫妇称谢后入座。

李靖便用案上的灵果琼浆待客,孙武与田氏各自饮了几杯美酒,吃了几枚果实,但觉齿颊留香,原本疲惫的身心均为之一振。

谈话中李靖问起那转生为孔丘的孔宣如今何在。

孙武叹息一声道:“仲尼先生来了齐国以后,齐侯对他颇为赏识,一度曾有委以重任的心意,但齐国朝廷上下的权贵都极为忌惮先生,用尽各种手段排挤打压。便是老相国晏婴虽然敬慕先生学识品德,却也因彼此的理念不合而加以疏远。齐侯则终是年已老迈,不复当年的豪情壮志,见此情形,重用先生的心思便也冷淡下来。先生看出自己在齐国无可作为,便继续启程去周游天下。孙武有幸与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在先生离开之前曾前去相送,临别之际,先生说到孙武未来恐有一劫,并指点了避灾之法。”

李靖知道孔宣要恢复本我进而更上一层楼应该还要一段时间,而且他已经恢复了一些记忆和神通,完全用不着自己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