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真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宋军开始攻城,只见上万条火龙涌上梅州城。蒙古军哪有心思恋战。

  时下!梅应春四处纵火,令旗下军将齐呼:“宋军来了!宋军来了……!”

  蒙古兵直吓得哭爹喊娘。

  也孙铁木耳见梅州无望,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蒙古军一涌而出。

  南青早已摆好战阵,一声化鼓,每人高举火把,冲杀开阵。

  蒙军连连倒毕,踏死胜多。

  也孙铁木耳见了心起寒栗,连忙指引残军后退。

  突然!又一阵化鼓。弘范,弘正左右杀出。

  蒙古军走投无路,就地告饶。也孙铁木耳被活捉,降者无计其数。

  此战一直打到天亮。此时,蒙古人早已集结各部,重振旗鼓,要一决雌雄。

  文天祥早已就备,令将士一字排开,结成长山之蛇,起舞扬威。

  两国对垒,蒙古一将先出。弘正打马就要上前。

  文天祥见了,连忙喝道:“弘正!不许出战。”

  弘正大叫道:“元帅!这是为何?”

  文天祥道:“如果两国再交兵,到最后!只能落得个两败俱伤。”

  弘正听了只好退下。

  蒙将见了大骂道:“宋贼匹夫,为何不出战,果真宋朝无人也。”

  文天祥听了大怒道:“来人!把铁木耳押上来。”

  “遵命!”有人自去。

  不多时!也孙铁木耳带上阵来。

  文天祥亲自松绑,铁木耳一鼓作气。

  文天祥道:“不是我朝有意杀人,只是蒙古占我中原,不得已而为之。铁木耳!今天本帅放你回去,只要北朝答应退出中原,不在于我朝为敌。如果蒙古军能退,本帅自放余将。”随即令人牵来一匹战马,送与他。

  也孙铁木耳并不多言,骑上战马掉头就走。行至半路,掉转马头拱手道:“多谢文元帅,本帅一定劝回父王。”

  文天祥点头还礼,也孙铁木耳自去。

  不出三日,蒙古果然退兵,文天祥见了,放回余将,数千蒙古将士又回到自己的祖国。

  时下!迎面却来了一人,身无披甲,头无戴盔,手无拿器。身穿蒙古礼服,来见文天祥。

  众将见了,原来是铁木耳,文天祥连忙起身相迎。

  也孙铁木耳道:“我军决定退出中原。”

  文天祥还礼,好生款待,且不多提。

   。 想看书来

第八回:天子私下招女胥   宰相有意论婚缘
上回说文天祥接待也孙铁木耳,当日送回。大军留守半月有余,见蒙古果然退兵,于是下令班师回朝。早有人上报,天子得知大喜。

  八月望日,帝起殿门,凯迎胜将而归,言馆范囿,一片街灯喝彩。临安城外,旌旗招展,敲锣打鼓,耀武扬威。言自诺:十年窗下无人问,此举闻名天下知。

  众归将眉飞色舞,笑逐颜开,相续与朝。

  弘范、弘正捉拿铁木耳有功。

  天子御封,张弘范为御前飞龙大将;弘正为御前飞虎大将。

  穆南青、王安节战功显赫。

  特封南青为御前南郡大将;安节为北斗大将……。等等!各赏金细软不提。

  当日,天子密诏平江知府。

  文天祥自去,君臣相见,文天祥下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道:“爱卿,不必鞠礼,此次斗元大获全胜,功不可没。联打算任命你为右丞相兼抠密使之职。

  文天祥跪拜道:“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道:“爱卿!平身吧!”

  文天祥道:“谢皇上!”

  天子道:“此次赣南大捷,迫使蒙古军退兵。京师因此得以解幕,你劳苦功高哇!”

  文天祥行礼道:“皇上!这都是大宋朝皇恩浩荡,我军初战告捷,蒙古军不战自降。”

  天子笑道:“这还不是爱卿你的功劳,辛苦了,辛苦了。联今天招你前来,其实是有件私事相求。”

  文天祥听了,连忙参拜道:“皇上!天祥乃大宋臣子,有事吩咐便是了。”

  天子含笑道:“爱卿!联有一位公主,年过十八,三番五次不肯出嫁。”

  文天祥笑道:“皇上说的可是朝霞公主。”

  天子点头道:“正是!正是!爱卿!你如今旗下勇士如林,你我可否做个姑翁。”

  文天祥接口道:“皇上!臣旗下只有南郡大将,飞龙,飞虎较为突出,年龄也恰恰刚好。”

  天子听了大喜道:“正如吾皇之意。”

  文天祥听了暗自叫苦,无疑?皇上是看中了刚封的龙虎大将弘范、弘正兄弟。如果不如实相表,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如果坦白,环娘岂不是又落了空。文天祥思量道:“皇上,昔日臣征讨金兵,在南山镇落脚。那时,正赶上飞虎大将,也是张家最小的儿子成亲。”

  天子抢言道:“哪南郡大将呢?”

  文天祥笑道:“哪南青到没有成家立业。”

  天子大喜道:“岂不正好,右爱卿,快去操办吧!好了结联心中这脏美事。”

  文天祥行礼道:“皇上放心,臣立刻去办。只是他们三人出生乡林,未见过世面,有些孩子气。”

  天子笑道:“有爱卿全力辅导,天下有何难之事。”

  文天祥接口道:“皇上说的极是,臣一定精心培育,让他三人成为地地道道的忠义之士。”

  “好!好!好!爱卿!你远征劳累,快回府歇着去吧!“

  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天祥下拜,随后退出皇宫,返回府第。

  一路上,两旁夹道,人山人海。文武百官都慕名而来,庆祝平江知府较元大获全胜。

  弘范、弘正、南青双双在场,三人喜不胜收。

  忽然!文环娘而来。

  弘正、南青扭头就走。

  弘范躲闪不及,只好上前应敌。

  文环娘道:“今朝出师乃人之所作,名闻天下,全朝文武无不拍手叫决。飞龙、飞虎重现人间,真乃我朝中兴之事。”

  弘范接口道:“这全倚仗文天叔的功劳。”

  环娘笑道:“张将军!您太客气了。这龙虎宝座,二十年来未曾有人坐过。此次远征,赣南大捷。破白眉、收梅都、闯十县、过五府,你们三人可谓是劳苦功高。该是让文府尊视其檐,蓬荜生辉才对。”

  ——几句话把弘范抬得高高在上,一下子捧到了顶楼。

  弘范笑得合不上口,嘿嘿笑道:“文小姐,您说笑了!此乃皇上深明大义,万民昌盛之举,我们只是略进绵薄之力。”

  文环娘听了含笑道:“君德盛时,幸承恩可伟饯,吾皇器重,若人能断明君者,皆有确见。今至朋亲,悦如威龙、喝如虎啸,成忘感天,则胡聊解嘲,不可向途。”

  弘范听了似乎有些不懂,但还是有些明白。这文环娘还有真有一套,刚才把自己抬得高高,推到了最顶楼,如今、又将自己从顶楼摔下来,竟说些风凉话。心起忌之,但还是起齿笑道:“文小姐所言极是,我一定牢记在心。”

  文环娘看出了他的心思,起言又道:“将之所谓,从古周今,有志无异;国土难期,使仆一朝,当仁不让;计国明生,阅成念虚,何以自功评呼?”

  弘范听了好生怒气,今天可是自己名扬天下之时,岂然让他在自己脸上抹黑。但在人前只能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点头称:“是!”心里却暗自嘀咕,不在话下。

  再说文天祥,拜别天子,返回府第,路上早以是人山人海。文天祥一边拱手,一边穿过聚集数十万的夹道的百姓。但欢送队伍如十里长街,随从经过那里,那里就成了欢笑的海洋。

  忽然!对面来了一伙官兵,八抬大轿在其中。

  一将掉转马头,上前禀报道:“丞相!前面无路通行。”

  一人揎开轿门问道:“何事不能前行?”

  那将拱手道:“丞相,今天平江知府文天祥为较元庆功,都督府外围得水泄不通,我们无法通行。”

  较中人听了大怒道:“几个茅山小寇,去了一次战场,有那么小题大做,值得庆幸。”

  那将达问道:“丞相,我们该不该去。”

  较中人大叫道:“不过!我们焉能去哪?”

  “丞相!这?”

  较中人又道:“去!把本相拜帖呈上,就说我宰相贾似道向他们请功。”

  那将难色道:“丞相!平江知府庆功,少不了同朝官僚。”

  贾似道大喝道:“孙虎臣,你怕他们摆下鸿门宴不成,快去快回!”

  “是!”孙虎臣领命上前,对面正碰上知府大人文天祥,连忙拿起拜帖上前道:“知府大人,我家丞相特来拜访。”

  文天祥听了纳闷道:“哦!是贾丞相,那快快有请。”连忙起身上前,众百姓立刻让开一条道。

  二人相见,各自拱手道:“‘丞相!’‘文大人!’”两人同气而语。

  弘范、弘正、南青听了连忙上前。

  文天祥见了,急言道:“快拜见宰相大人。”

  三人连忙参拜道:“小将拜见丞相大人。”

  贾似道听了,含笑道:“众将不必拘礼!此次远征,劳苦功高,一气连破五府,收十县,交战无数,为社保我大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弘范道:“丞相。此乃皇恩浩荡,蒙古军不攻自愧,我们只是略进绵薄之力。”

  贾似道接口道:“此次赣南大捷,乃是众将极力所为。”

  文天祥笑道:“贾丞相,严重了,尺寸之功,还劳您大驾,下官诚惶诚恐。今府上被薄酒,还请贾相大人上座,痛饮几杯。”

  贾似道笑道:“不忙!不忙!今朝出师乃人之所作,名闻天下。吾相贸贸前来,非有意贬柳,只因朝务繁忙,不便久留。”

  文天祥含笑道:“贾相大人,那真是有劳您了。”

  贾似道接口道:“嗨!你们大胜而归,吾相贸贸前来。相比之下,何足挂齿。如今龙虎重威,南北现世。乃我朝之幸,我朝之大幸呀!知府大人,少陪了。”双手一抱拳。

  文天祥还礼道:“既然贾丞相国事繁忙,我就不强人所难了,请!”众百姓让开一条道。

  贾似道打着哈哈告别,心里却窝了一肚子的气。回到相府却大发雷霆,操口大骂道:“小小一个平江知府,真会理直气壮。”

  孙虎臣上前道:“丞相,小将听说文天祥要与您并相呢?”

  “什么!与我并相,此话当真。”

  孙虎臣点点头道:“当真!”

  贾似道咆哮道:“他有什么能耐,竟敢爬到本相头上去了。”

  孙虎臣劝道:“丞相!您请息怒,可千万别把身子气坏了。”

  贾似道大怒道:“孙虎臣!你说本相能咽下这口气吗?”

  孙虎臣接口道:“丞相!小将倒有一计,可暂消您心中的怒气。”

  贾似道听了怒减三分,追问道:“孙虎臣!快说!你有何锦囊妙计?”

  孙虎臣上前道:“宫里探子回报,皇上不但想要文天祥与您并相,还把招驸马的重任委以全任。”

  “哼!”贾似道听了大怒道:“现在什么好事都让他抢了先,我们岂然捞到什么便宜。”

  孙虎臣道:“皇上此举,是想把南剑州部下有能之士,纳为己有。一来!可以效忠皇上;二来!可以稳住军心;三来!让义军又能之士不为他人所用。由此看来,当今皇上对平江知府也是心存猜忌。”

  贾似道听了连连点头。

  孙虎臣连口又道:“丞相!据小将得知,龙虎大将兄弟,只有弟弟飞虎大将有妻室,而飞龙却尚未娶亲。那文天祥见才若渴,想把飞龙私招为自己的乘龙快婿,却把南郡推上任。”

  贾似道惊呼道:“你是说文天祥犯了欺君之罪。”

  孙虎臣点头道:“没错!丞相!如果我们从中挑拨,那文天祥一定吃罪不起。到时!别说与您是并相,自身的头颅都难保哇!”

  “哈哈……!”贾似道听了大喜道:“孙虎臣,做得好!本相日后一定封你为大将军,到时闯南闯北,任你指挥。”

  孙虎臣听了连忙下拜道:“多谢丞相栽培!”

  “哈哈……!”两人同时开怀大笑,不提。

  再说,同都府内,文天祥送走了同僚,找到南青,道明皇上意愿,肯把招霞公主许配给你。

  南青得知自己要当驸马,蒙不住内心的喜悦。当下来到军营,想把自己内心的美事与大家分享。找了半天,却不见半个人影。

  突然!一士兵上前道:“南郡大将!飞虎大将何在?”

  南青纳闷道:“有事吗?”

  士兵道:“有人捎来一封家书。”连忙从怀中取出。

  南青接过,上下打量着,随即吩护士兵下去,士兵应声而走。

  不过几时,弘范、弘正而来,南青亲手把信交给自己的妹夫。

  弘正见了大喜,拆开一看,大叫道:“我有儿子了,你们看,兰花生了。”

  弘范、南青听了眉飞色舞,都争着去抢……,三人喜不胜收。

  当夜,三人睡下。弘范上床不久,迷迷糊糊开始犯梦。忽然!被人推醒,睁眼一看,原来是南青。

  南青知道自己要当驸马,哪窝在房里睡得着,这不?找弘范来了。

  不过几时、弘正也来了。

  两人见了惊问道:“弘正,你来干嘛?”

  弘正笑道:“小弟当爹了,兰花让我给儿子取个名字。可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穆大哥!你怎么也来了。”

  南青相笑,把事情从头到尾细说了一遍。

  三人听了都乐了。弘范见两人没有穿外衣,开口急言道:“反正今天睡不着,不如我们三兄弟在一张床上过夜吧!”

  “好哇!好哇!”三人同床而卧。

  弘正起口道:“大哥,你说我儿子取什么名字好呢?”

  南青在一旁插口道:“你们兄弟都有一个弘字,那你儿子也应该有这个字。”

  两兄弟相视点点头,弘范起口道:“我看叫弘勇吧!将来好在战场扬名立万。”

  “张弘勇?”弘正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仗由我们兄弟三人打就足够了,将来我儿子哪来的战场。”

  弘范听了点头道:“这也是呀!那取什么名字好呢?”

  南青灵机一动,大喜道:“有了,就叫弘嵩吧!”

  两兄弟惊问道:“张弘嵩?”

  南青接口道:“爷爷说,南山镇有座山,一叫一岳嵩,又叫半间龑。我们穆家就是一岳嵩的嵩;而你们张家就是半间龑的龑。现在两家连亲,叫弘嵩是再好不过了。”

  两兄弟听了来了点头,默念道:“张弘嵩,是个好名字。”

  随后三人又说起招霞公主。

  弘范问道:“招霞公主长的怎么样。”

  南青含笑道:“我还没见过她呢。对了!大哥!哪文环娘怎么样。”

  “她?”弘范摇头道:“别提了,你们猜他今天怎么了。”

  两人摇头,弘正喜笑道:“大哥,她该不是给你什么好处了吧!”

  弘范大声道:“好处!她差点没把我率死。”

  南青惊讶道:“不会吧!”

  弘范接口道:“起初他把你推倒顶楼,带上高帽子;然后又把你从顶楼推下来,说的你唯命是从。”接着,弘范把一切原尾说出来。

  次日!文天祥从军营的知,当面叫来环娘,当场教训道:“环儿、你怎么能把弘范从顶楼推下来,万一率伤了怎么办?”

  文环娘惊讶道:“爹爹!这是无中生有!”

  文天祥莫名其妙的道:“无中生有?可军营里都传开了。都在议论你把弘范引到顶楼,又把他从顶楼推下来。”

  文环娘听了大惊道:“爹爹!是不是你听错了。女儿几时把他引到顶楼,几时又把它推下去。”

  文天祥纳闷道:“没有?环儿!那你对弘范做了些什么?军营怎么会传的沸沸扬扬。”

  环娘道:“我只劝他们不要居功自傲,这难道有错吗?”

  “是吗?”文天祥听了,也有点莫名其妙起来。

  当日下午!文环娘亲自上了军营,找到了弘范,一再逼问道:“今天!你给我说清楚,我几时把你从顶楼推下去。”

  弘范暗然,半句也对不上,还灰溜溜的想逃走。

  文环娘哪肯做罢,立起一式,大叫道:“再不说清楚,今天就有你好看。”

  弘范听了大笑道:“你一个千斤小姐,还想跟我打架。”

  ——这文环娘不但琴棋书画精通;而且刀枪马背也样样知晓。于是大怒道:“你也太小看我文环娘了。”起式上前。

  弘范连忙应战,自己还真没有想到她居然还会武功。

  两人对战,环娘哪是弘范的对手,没过几招,就地一个踉跄,活生生栽倒在地。

  弘范见了,也好不难堪。

  环娘见了,怒火中烧,转身拔出一条长枪,枪起锋茫,招起连刺。

  弘范连连躲闪,随即!也在兵架上取下一把大刀。两人又斗!时不多久,环娘手里的长枪落地。

  弘范也随即收刀落地,她不但会武功,居然还不赖,惊讶的竟说不出话来。

  环娘却不解恨,一个翻身,又拔出一把大杆刀。

  弘范见了惊叫道:“还打!”

  环娘气不过,大叫道:“怕了吧!”手起招落,顺风直销。

  弘范连忙招架……。

  ——都说无赖难缠,弘范今天碰到这刁蛮的女人,也束手无策。

  两人斗了几百个回合,直到天黑方才作罢。

  当晚,弘范又做起了噩梦,起言不提。

  次日!文天祥带着弘范、弘正、南青去上早朝。如今,他们三人可不是等闲之辈,每日早朝必到。

  三人喜不胜收,随着三声鞭响,文武百官皆拜,礼行完毕。

  首相贾似道出班道:“皇上,臣有本奏。”

  天子道:“贾爱卿,有何本奏。”

  贾似道开口道:“皇上,平江知府犯有欺君之罪!”

  天子惊讶道:“文爱卿,此事当真。”

  文天祥出班道:“皇上,臣不知有何事欺瞒了皇上。”

  天子又道:“贾爱卿,你何出此言。”

  贾似道接口道:“启奏皇上,是关于招霞公主,挑选驸马之事。”

  “哦!”天子听了大吃一惊。

  贾似道拱手道:“皇上,据臣所知,龙虎双将,只有飞虎有家室,而飞龙尚未成亲。”

  天子纳闷道:“那文爱卿隐瞒何事?犯下欺君之罪。”

  贾似道道:“皇上,知府大人见才若渴,想把飞龙占为己有,私下把南郡顶上,皇上这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文天祥起言道:“贾大人,此事不是我有心不让皇上知道,而是当今皇上胜明,先看上了南郡大将,难道皇上的慧眼会低于你吗?”

  贾似道哪会理会这些,起言争辩道:“皇上!”

  天子听了抢言道:“好了!两位爱卿,这是联的主意。”

  贾似道强调道:“皇上,这是平江知府有意而为之,此乃大逆不道之举,还请皇上明鉴。”

  弘范实在听不下去,起身出班道:“皇上,臣有本奏。”

  天子起言道:“飞龙大将,有事尽管奏来。”

  弘范道:“皇上!此事并非知府大人有意相瞒,其实小臣早有婚约。当日!我还比弟弟先下聘礼,只因我那未过门的媳妇,爹娘惨遭金贼杀害。她立誓要守孝三年,所以才让弟弟抢了先。”

  天子听了点头道:“贾爱卿,事已招雪,你还有何理出言相辩。”

  贾似道接口道:“皇上!这只是他的片面之词,难以让众大臣信服。”

  天子道:“好了!贾爱卿说的也不同样是片面之词,也难以让人信服。”

  “皇上!”

  天子不耐烦的道:“算了吧!众位爱卿,联打算让平江知府并相,众位意欲如何?”

  “皇上,赣南大捷显示我朝皇恩浩荡,平江知府并相乃民心所向。”

  “臣认为不可,赣南大捷并非平江知府一人之功。皇上!此次剿元大胜,乃动用我大宋朝倾国之力。文武百官个个奋勇当先,无一示弱。再加上贾丞相坐稳京师,指挥得当,功不可没。如果此时并相,众臣难以信服。”

  “皇上!臣也认为不可,平江知府私欲太重,没有宰相之德”

  “皇上!臣也认为不可,知府大人居功自傲,肚里只能过舟,不能乘船。“

  “皇上!臣也认为不妥,平江知府乃地方武装,不是京城要员,此时并相,时机尚未成熟,恐天下不服。”

  天子无可奈何的道:“贾爱卿,你意欲如何?”

  贾似道出班道:“皇上,朝廷用人,要经过三司六审方可超效。”

  天子点头道:“嗯!那就提交三司六府吧!”

  “臣遵旨!”三司六府衙门全体出班道。

  天子点头道:“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随后传来,“有事本奏,无事退朝。”

  文武百官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罢!文天祥,弘范、弘正、南青四人,一同来到督府。

  弘正破口大骂道:“那老奸巨猾,是有意想让我们难堪。”

  文天祥笑道:“是官一日,如战场一年,伴君如伴虎。”

  南青接口道:“早知是这样,这官不做也罢!”

  文天祥失笑道:“怎么能这样说,你们只是刚开始上朝。等过一阵子。你们就慢慢习惯了,到时!也就不觉得一回事。”

  南青气愤道:“朝中有这等奸臣,皇上为何不下旨,赦免他们的官职。”

  文天祥道:“凡事不能看表面,即为忠将之士,就敢于斗智斗勇。”

  弘范上前道:“这样看,我们岂不是危机四伏。”

  文天祥道:“弘范,刚才你不该站出来。”

  弘范大叫道:“可那老贼实在是可恶。”

  文天祥摇头道:“他那点小聪明,我是还能应付。可你今天在皇上面前夸下海口,这君无戏言。今后你想娶亲就难办了。”

  弘范道:“只要跟那个老贼斗到底,不取亲也无妨。”

  文天祥听了暗自摇头。

  时下!文环娘而来,见他们四人相争,起问道:“爹爹、今天早朝又发生了什么事。”

  文天祥长叹道:“唉!”经不住摇了摇头。

  时下!一太监而来。

  文天祥等人连忙上前。

  太监道:“知府大人,公主有旨,速让南郡大将进宫见驾。”

  文天祥行礼道:“李公公,请转告公主,南郡稍后就到。”

  李公公点头道:“知府大人,可不要误了时辰,公主可等候多时了。”

  文天祥点头道:“可有劳公公您了,多替南青美言几句。”

  “一定!一定!”李公公含笑点头,起身自去。

  文天祥转身又道:“南青!此次进宫,可要格外小心。公主可是千斤贵人,收起你平日的性子,不可莽撞,要好生款待才是。”

  南青点头道:“文天叔,您就放心吧!”

  文天祥关切道:“那好!快去吧!换件像样的衣服。”

  南青点头而去,弘范。弘正也双双而去。

  文环娘上前道:“爹爹,今天早朝你们到底为何争吵?”

  文天祥感叹,把朝议之事,细说了一遍。

  文环娘听了好不惊讶。

  文天祥又道:“如今朝野上下,个个虎视眈眈,都想爹爹至于死地而后快。环儿,改日爹爹替你找个媒婆,挑个像样的人家。”

  环娘没好气的道:“爹爹,您又要女儿嫁给那个一问三不知的大草包。”        

  文天祥叹道:“你还嫌他不好,如今你想嫁都不行了。”

  环娘纳闷道:“爹爹!这是为何?”

  文天祥接口道:“如今贾丞相视我为眼中钉,为招驸马之事,故意跟我过不去,还故意在皇上面前参我一本。幸亏弘范上前说情,爹爹才免去一场灾难。”

  环娘惊讶道:“他又能替您说什么情?”

  文天祥道:“弘范说自己在南山镇定过亲。还说什么女方肯为他守孝三年。”

  环娘惊问道:“这是真的吗?”

  文天祥又道:“哪有的事,那是弘范想替爹解围。环儿,你也不要糊思乱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爹爹希望你自己做主。尽快找个好人家,提早把事定下来。到那天,爹爹就跟他们真枪真刀的干一场。”

  “爹爹!您又要环儿另起一家。”

  文天祥接口道:“那当然了,反正你看不上人家,岂不更好。”

  环娘埋怨道:“爹爹!如果另起一家,环儿谁也不嫁。”

  文天祥听了纳闷道:“环儿!你这是怎么了?刚才你不是说他一问三不知,是个大草包?”

  “爹爹!”

  文天祥惊讶道:“环儿!你该不是看上他了吧!”

  环娘听了咬咬嘴唇,却默不作声。

  文天祥会意,长叹道:“君无戏言,现在太晚了,要怪就怪你是我文天祥的女儿。”

  环娘听了,鼻尖不由的酸楚起来,起口生笑道:“爹爹!您也别太难过,其实环儿很乐意,一辈子就陪着爹爹左右。”

  “傻丫头!”文天祥启齿笑了笑,但转眼化为乌有,不在话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回:一腔热血无人问 满朝文武各有心
次日早朝,文武百官皆拜。

  文天祥出班道:“皇上!臣由本奏。”

  天子点头允奏 。

  文天祥道:“皇上!自蒙立国,边城战火经久不息。而我朝百姓过得苦不堪言,导致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虽有万里疆土却民不聊生,田野广阔却无人栽种。如今!战火平息,百姓们肯返家归田。但由于长年流浪在外,身无分文。我朝因极力开仓定安。”

  天子点头道:“好!好!好!爱卿言之有理!班朕旨意,择日开仓,振粮十万斗,饷银五万两。”

  文天祥听了大喜道:“谢皇上!”

  刚罢!贾似道出班道:“皇上!臣有本奏。”

  天子点头准奏。

  贾似道接口道:“皇上!江西出现百年大旱,十月无雨,田地干枯,水草不宜。加上蒙古兵四处掠夺,各州县府又洗劫一空,百姓更是无地安生。”

  天子惊讶道:“贾爱卿!何以见得?”

  贾似道道:“皇上!江西特使差人送来一些鱼,由于大旱,长河干枯。此鱼爬进石缝中,因河水长期未满,鱼无地游玩,其身狭小,难以入目。”

  天子闻之大惊道:“天下真有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