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烧火丫鬟喜洋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大舅妈,我回家以后要是出了什么毛病,我可找你治病要医药费啊。”

    大舅妈温和地笑:

    “好啊,舅妈指定认账,放心啊。”

    心道这小家伙心眼儿还不少吗。

    李明看着大舅妈逐渐消失的背影,心头感觉怪怪的,这大舅妈多年没见还那么年轻啊,不过,貌似。。。好像她以前小时候真出过这么一码事儿。

    那是她刚刚学会用家里的大永久自行车跨在横梁上骑车,算是学会一半儿吧,有一天兴冲冲出去溜,跟大舅妈撞上了。后来她读高中的时候数学和物理一直不灵光,她就怀疑是不是那时候撞坏了脑子。

    可是,今天。。。。。。李明抬起火辣辣的手掌,看着那沁出了血珠子脏兮兮的小手心,小。。。小手心。。。还疼!

    天啊,不用掐大腿了,她不是做梦啊,她是回到小时候了啊。

    李明在原地楞了半晌,大脑一片空白,懵懵懂懂好一会儿才回过味儿来。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裤子和脚上的鞋,也记不得自己现在具体是几岁了,有点儿迷糊,先回家再说吧,反正看样子也没穿到别的地儿去,估计爸妈还是那个爸妈,她可不想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明推着车子慢慢往家走,路还是认得的,三拐两拐就来到自己家那铁红色的铁大门前,大门没关,虚掩着。用车前轮顶开一扇门,推车进了院子。

    这还是她家的老房子,后来父母富裕了,就搬村口盖了楼。李明没精打采地抬头打量起老房子来,跟做梦看老照片似的。

    眼光扫到院子里的菜地头上小洋井(当地一种手摇式压力井)台旁边那俩泥猴时,恨的差点儿抽自己俩嘴巴。

    她想起来了,现在她虚岁八岁,就是今年,本该她上学了,可是因为她家那俩龙凤胎弟妹没人照看,她妈打算让她在家再带一年孩子,晚一年再上学。结果就在她跟大舅妈撞车的那天,她老妈因为晚上回家发现两个小崽子邋遢的实在看不出人形来,而李明还没把鹅栏里的鹅看住,被家里的大黄狗咬死两只,还把刚刚冒芽的小白菜地磨叽的不像样子,于是她老妈十分光火,抡起烧火棍就打她,李明吓的麻溜儿地棍下逃生,她妈一下子没追上,气的她拿起一个刚刚买来的馒头――那时候可是一年吃不上几次的稀罕物儿,顺手就朝李明打了出去,可惜准头差了许多,没打到。

    本来李明老妈程敏不是个磨叽的主儿,打孩子没打着就算了,不带找后账的,可偏偏李明那天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可能是撞坏了脑子,居然回过头来挑衅:“嘿嘿,打不着。”

    李明事后严重怀疑自己撞坏了脑子,不然她不带这样的。

    老妈程敏大怒,操起手边的东西就扔了出去,骂道:

    “我打死你个小瘪犊子!”

    李明那时候还没近视,眼神儿好的很,一眼看见她老妈打出的子弹,吓的变了色,忙掉头就跑,没跑几步就听脚跟后面咕咚一声,忙跳了起来,一个大板砖从李明脚下咕噜了过去,吓了她一身冷汗。

    此一役她和她老妈终身难忘。

    程敏难忘的是,没见过这么气人的孩子,这要是真打上了她得难受一辈子。

    李明难忘的是,瞧瞧俺这身手啊,多么灵巧,还有那地上翻滚地喷香的白馒头――多昂贵的武器啊。

    最后晚上娘俩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蹲着和解了。

    并且,李明对她妈动之以情:

    “妈,你说你要是把我打着了,我爸回来能让你么,要是打坏了,谁还给你带孩子啊。”这免费的童工那么好找么。

    李明妈眼圈发红,也很后悔。

    李明同时也意识到在家带孩子实在不是个好活儿,风险忒大,怎么想法去上学吧。

    结果形势比人强,她还是没去上学,第二年才去。

    现在李明发现自己居然活回去了,呆大门口略一寻思,别的先不说,今天说什么不能让老妈生气打人了,太浪费粮食了。

    而且,那俩小泥猴也忒不像样了。

    忙把车子支到一边,露胳膊挽袖子,三两步窜到泥猴们身边,一手。。。哧,好疼,一手一个,拖到台阶上的洗衣盆旁边。就着大洗衣盆里的半盆浑水,先给俩小崽子洗个头茬。

    两个小崽子还挺高兴,霹雳扑通地跟着玩的挺高兴。眼看着那水变了颜色,倒掉又抽了半盆水,给他们洗个彻底地干净,才拽着进了屋里,拿毛巾给擦吧干净。露出两个白嫩水灵的漂亮娃儿。

    要说李明家里三个孩子,李明也就算是秀气,并不是很出众,反倒是她那两个龙凤胎弟妹,长大后男的俊女的俏,都是百里挑一的人物,可惜都不太踏实肯干,读到高中就不读了,但是都嫁娶的不错,老公老婆都是家庭条件相当好的人家的孩子。

    所以,李明这对奸猾弟妹日子过滴是相当惬意,虽然她们还是总爱抱怨抱怨。

    现在李明回到小时候,看着这两个小孩子,心情说不上什么滋味儿。

    “姐,我饿了。”小弟李连辉眼巴巴地看着,打断了发呆的李明。

    “啊,饿了啊,等着啊。。。。。。”

    看来自己小时候还真不咋地,不怨她老妈揍她,扔下两个小孩子,自己跑去练自行车玩,怪不得要被人撞到,唉。其实李明那时候也就是个八岁不到的小孩子,能有什么责任心,可现在两世为人,心情自然不同。

    李明凭记忆走到灶间,揭开锅盖看了看,空空如也,大铁锅刷的锃亮。顺手拉开一边橱柜的小门,最上面一层的秸秆帘子上放了几个玉米面饼子,剩下的除了碗筷油盐酱醋就没别的了。

    李明鼻子有些发酸,恍然想起,那时候那个穷啊,一年吃不上几次大米白面,玉米面饼子和高粱米饭是家常便饭。哪里像现在,吃肉都吃到腻讲究的是绿色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看着小弟小妹眼巴巴的样子,她拿起一个冰凉的饼子,那时候的玉米面饼子不像现在做地那么精细,个头大不说,也没放什么糖什么豆面白面小米面的,口感粗糙,味道更是不能比,但这就是日常口粮啊。

    李明一狠心,拿出里面那玻璃瓶剩了不到一半的豆油:

    “你们等下啊,马上好。”

    倒了一些油到锅里,在灶膛里加了秸秆点着,给两个小的每人煎了个油香金黄的饼子,看着弟妹吃地那个香甜劲头,唉,就是她老妈回来因为她费油打她一顿也值了。

    同时又很心酸,过去了二十多年,她倒是真忘记了,小时候曾经这么穷过,那时候好像大家都不富裕,比她们家穷的也不鲜有。

    给两个小的又换了身干净的衣服,都是她穿小剩下的和城里的姑姑家小孩的旧衣服,有地地方甚至还有补丁。

    吃完了打发两个小的去玩,严令不许再把衣服弄脏。然后开始收拾屋子,也没功夫仔细思考她现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一边把弟妹换下来的衣服收到一起,一边搜寻有没有要洗的东西。这才仔细打量了四周,她二十年前的这个家,还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墙上和顶棚用报纸糊着,炕上铺着半新不旧的蔑席,木板的炕沿有着木头天然的巴节花纹,因为经常摩擦,整个木板光滑细腻。

    地上靠近后窗户的地方放着两个木头箱子,是用来存放她们家全部衣物用品的,箱子上一溜儿靠墙摆放着雪花膏香皂小镜子杯子等物事儿。另一边的墙上挂着漆了太阳光辉万丈和毛主席头像的,一面报纸大小的大镜子,紫红色的边框显示着这个时代的老旧。镜子下面有张紫红色的八仙桌,红漆有些斑驳。

    家里东西虽然不多,但是收拾的还是干净利落,没什么待洗的衣物。李明索性不找了,拿了弟妹的脏衣服出去洗。

    李明一边坐在房前台阶上用搓洗板洗衣服,一边留意着鹅栏和大黄狗还有一边玩耍的两个小崽子。家里已经这么穷了,可不能再让大黄狗糟蹋财产,这几只鹅下的蛋既能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又能在集市上卖几个钱,好歹能补贴点家用。

    李明很快把衣服洗好晾了出去。

    看俩小的在一边玩沙子玩的挺欢,还好,沙子挺干净干爽,比泥巴强多了。回身进屋里又把家里三间房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一边,越看心里越黯然,二十多年前,父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步步让她们三个孩子过上富裕的生活,现在看到当年的情景,宛如梦中,她自问,未必有信心能吃的了那个苦,还每天满怀希望的辛勤工作,日复一日,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改变这种境况。

    想想她许多朋友同学的家里,当年也应该差不多,不禁让她对这一代人肃然起敬。

    不久,在村子后面一个部队工地上给人打短工的妈妈下班了。一看李明还洗了衣服,弟妹也很干净,高兴地把李明夸奖了几句,也没追究李明浪费油的事儿,把在部队食堂买的馒头给三个小孩每人一个,就去菜窖里拿了颗去年储存的大白菜,开始做晚饭。

    弟妹吃着白胖的馒头,高兴的直蹦?。

    李明坐灶间给她妈烧火,一手拿着馒头慢慢吃着,她也确实有些饿了,不过感觉有些麻木。

    看着她妈那年轻白净的脸,在水汽氤氲的灶台前忙碌,苗条的身材和乌黑柔顺的齐耳短发,显示着少妇特有的成熟风韵。

    没错,她老妈当年确实是个美女来着,小时候不懂事,长大后通过老照片,只是觉得眼睛挺亮面容挺漂亮还挺土气,大头照也看不出更多。

    现在李明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看年轻时候的妈妈,跟二十多年后她已经发福走样的身材对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而她老爸,好像从来就没老过,三十岁到五十岁,一直都那副模样,相貌普普通通,沉默寡言,跟风风火火的老妈成鲜明对比。

    这个时候的老爸还在镇里的酒厂的销售科工作,大集体企业。

    晚上一家人就着白菜汤,大葱小白菜小菠菜沾酱,美美吃了顿馒头。

    这一天,李明的命运改变了点儿,最起码没有被她妈拿着馒头和砖头追杀,还受了表扬,可心情迷茫的李明躺在炕上,听着老爸的大呼噜,弟妹的小呼噜,转辗反侧。

    她不明白发生在她身上的是怎么一回事儿,那口井现在应该还有人在用它吃水,自己怎么就从那么小的缝隙里穿来了小时候呢?

    她那男朋友不知道怎么样了,唯一让她安慰的是她还在父母身边,可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连续三天,李明没有出去找小伙伴玩,就老老实实在家看孩子做家务监视大黄狗。

    发现孩子忽然懂事能干了,她老妈倒是挺高兴,就是原本就话少的孩子似乎更不爱说话了,不过,两口子每天都又累又乏的,也没太在意。

    偷偷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李明又去了那大水井两回,可她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那井水也没什么变化,她还是这个她。还被住在附近的张大叔给当成小孩子淘气呵斥了一回,很怕她一个不好掉下去。

    李明经过几天的适应,不得不接受她又活回过去的事实。这事还真没法跟她爸妈说,在农村,说人活回去了是骂人的话,就是她说了她妈还得说她做梦呢,姑且,就当自己做了一回长大了的梦吧。

    说不定,自己还真是做了一梦呢,庄生和蝴蝶,谁知道呢。而,日子还是得过的,不是么?

    眼看五月末了,天气一天热过一天,李明这些天一直没有出去。

    隔壁吴奶奶的孙女吴凤去了她大姨家,也没人来找李明玩了。

    另一边的邻居林四叔家的二胖子倒是与李明同年,可一般男女孩没什么共同爱好,很少一起玩,而二胖子倒是常常跟着他哥哥大军的后头转,虽然常常被无情甩掉。

    至于她家那俩龙凤胎,一般跟前院老罗家三个小子玩的多些,罗大小子比龙凤胎大一年,依次每个小子小两岁,可罗氏三兄弟太生猛,龙凤胎总爱吃亏,被欺负那是经常的,所以小时候老妈常常严令禁止双胞胎跟罗氏三兄弟近距离接触,以防发生危险。

    现在李明就想了,那时候自己干什么去了,无解。

    李明刚刚回魂这几天心情不好,懒得当老母鸡,索性严禁罗氏三兄弟主要是大哥和二弟上门。所以家里这些天很清净。

    眼看俩小的有意见上串下跳的有些呆不住了。李明叹了口气,既来之则安之吧,带着两个小的到村子南面一个类似于儿童乐园的一个小土丘玩去了。

    李明没事仔细想了下以后,既然咱家做了个曾经成年的梦,无论真假不能像过去那么瞎混日子了,将来不说,眼前有一样就让她很不爽。

    为嘛她要为了两个小的晚一年上学,耽误了她没赶上国家包办分配大学生工作的末班车啊,害的她毕业后的那些年忙忙碌碌,还很没有安全感,不行,这条,得改。

    可怎么改呢,首先得先上学啊,这班车说什么得搭上,就是不知道自己这张旧车票,还能不能搭上那辆旧车。

    李明坐大石头上,看着在小土丘的草丛里追蝴蝶撵蚂蚱的龙凤胎,头疼。

    现在,她跟俩小崽子就是一条藤上的蚂蚱啊。

    也不怨她老妈不让她上学,谁来带这俩祖宗啊。

    姥姥家都很忙,爷爷奶奶早逝,谁也指望不上。

    她们附近几个村子又都没有学前班幼儿园什么的,镇里唯一一个有幼儿园的地方距离她们家又比较远,而且,也要多花钱不是。

    看来他俩还真砸到她手里甩不掉了。

    看着龙凤胎活泼地来回奔跑,李明发现他俩没比自己小多少,那个结实劲儿,一直都比李明强多了,而且打小就比李明能吃能喝,每顿玉米饼子得俩馒头得仨。

    其实他们俩也就比李明小了一年多点,因为老妈的怀孕,李明从小没吃过几个月的奶,自小又体弱,单看外表的话,三个孩子倒是差不多大。可能自小需要帮忙照顾孩子,李明倒是比他们俩早熟些罢了。

    忽然一道灵光闪过,李明有了主意。

    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不知道来不来的急,先试试看吧。

    于是,李明从家里找了块白滑石,每天除了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趁着爸妈不在家,开始教两个小的文化,打算进行学前培训。

    首先得吸引他们两个愿者上钩,小孩子么,看别人背着书包上学总是很羡慕的,以为学校多么有趣,虽然上学后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第二天一早老爸老妈一走,李明就把两个小的召集到一起,每人发了块水果糖,这是她昨天晚上偷偷去代销店买的,就想着今天要用来当鱼饵地。

    李明让两个腮帮子鼓鼓地小的坐好,她自己则坐地上的一把椅子上开始诱拐未成年儿童:

    “咳,小琳小辉啊,你们觉得林四叔家的大军哥上学好不好玩啊?”

    李琳嘴比较快:“好啊好啊,每天都背小书包呢,我也想背啊。。。。。。”

    “还有好多人一起出去玩,抓好多鱼还有家雀儿。”

    李连辉也忙插嘴补充。

    其实那隔壁大军子上学还真是就干那么几件事,学习成绩从李明懂事认识他,一直是属于人家撤退他掩护的那种。

    李明见小鱼儿咬钩了,忙加把劲:

    “没错,上学了不但能背书包,还有许多同学一起做游戏呢,那你们想不想上学啊?“

    “想。”这回倒是异口同声,无知者就是无畏啊。

    “你们想也没用啊,学校不会收你们的。”

    “为啥?”李连辉还流了哈喇子,水果糖差点滑出嘴巴。

    “因为你们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啊,不会写12345啊,也不认识字。”

    “哦,那怎么办呢?”李琳一边砸吧着嘴里甜甜的水果糖,一边不是很认真地为难着。

    李明心里汗一个,这什么态度么,她就知道李琳打小心里就没想过正经事儿。不过这次事关自己将来的饭碗,不管她李琳李连辉俩小崽子是骡子是马,都决心给她俩溜出个人样儿来。

    所以,继续诱拐。

    “其实呢,我有办法让你们能去上学,就看你们有没有决心了。”

    龙凤胎哪里知道决心是什么东东,忙表示:

    “有,我们有决心的,很多呢。”

    李明故意沉吟了一下,才道:

    “好吧,我相信你俩,不过你们得听姐姐的话,我说做什么你们就怎么办,我不让做的事情一定不能做,明白么?”

    “行。”

    “好乖,要是你们做的好,就有水果糖,做不好,就得挨揍。”

    耍了耍手上的小树枝,以示武力威慑。

    双胞胎小时候还真没少挨过她打。

    “呃。。。。。。”水果糖她们所欲也,挨揍她们所不欲也。

    不过现在李明哪里给他们后悔的机会,宣布:

    “我们上课的事情不能告诉爸妈,否则,谁要是瞎说,以后吃糖就没有她的份儿。”

    当天,李明就把他们两个的名字教给他们写。

    李琳还好些,毕竟笔画不是很多,李连辉就有点惨,字多不说,笔画也多些,又没有李琳那个小聪明劲儿,吭哧半天,还出错儿,恨的李明只想把他的名字改成李一。

    不过,龙凤胎还是挺聪明的,一天还是学会了自己的名字,外加123个数字。

    其实,李明一直觉得龙凤胎比她聪明,就是好偷奸耍滑,从他们长大后纷纷从高中退学,后来又纷纷找了有钱有势地配偶就知道,绝对不是什么上进的好青年,但也不能否认两个活的都挺滋润。

    笔是没有的,她就拿块白滑石,在水泥台阶或者给她们做午饭的时候在灶台上,两个小的对于有组织的乱写乱画乱涂鸦还挺高兴。反正是随时随地,并派发了三块水果糖,李琳两块李连辉一块,以奖励和激励。

    第一天的收获还是很令李明满意的。

    照此发展,上学有望啊。

    毕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其实一个学期也就四个半月,扣除周末节假日和副科的时间,仔细算起来,应该还没有她们在家里学习的时间长呢,看见成果的李明信心大涨,当天晚上就去隔壁林四叔家跟大军子借了一年级课本,那大军子正读三年级。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练习册,课本也不多,而且都是三十二开本的,小小的一本书,哪里像现在,每本都是十六开,大大一本,内容也深了许多,习题册更是无数。

    大军子听李明借书,很爽快,翻箱倒柜没找着,还是四婶帮忙在一个木箱子里找到了,李明接过来一看,差点乐出来。大军子就是大军子,这书,跟新的一样,除了包书皮的牛皮纸写了年级和姓名以外,看不到一点人迹,也不知道他上学都干什么了。也就幸亏这时候她们这个地方也不重视学习,四婶也没什么不满,还笑:

    “小明啊,今年要上学啊,你妈让你去么?”

    瞧瞧,邻居们都知道,她现在就是家里不可或缺不领工资的小保姆。

    李明故意认真地:“四婶呀,我妈这是耽误我的前途啊,您得帮忙说说,不行我带着我家俩鼻涕虫一起去上学吧,说什么不能让我妈把我前途给耽误了。”

    四婶哈哈笑了起来:“你这孩子,还前途,晚上一年正好跟我家二胖一起上学,大家有个伴儿多好。”

    二胖虽然跟李明同年,但是现在还属于生活不能自理型,也是男孩子自立晚,一般本地男孩都比女孩上学晚些。

    李明已经有双胞胎拖后腿了,哪能被二胖子再增加重量了,忙道:

    “那哪儿行,赶早不赶晚,您一定得帮我跟我妈说说啊四婶。”

    “这孩子,跟个小大人似的,好了好了,没事儿给你说说。”

    看出来四婶的敷衍,李明也没办法,唉,这个时候,至少他们这个地方对小孩子读书,是放任自流的,能念什么样子就念什么样子,大人是不太上心的,每天为了温饱奔波,哪有旁的心思。

    拿了四本小学一年级课本,这时候得上了初中才有英语课的,主课就数学语文,简单的很。李明就当从学校领的新课本了,回家不到十分钟就翻完了,坐小板凳上感叹,真tmd简单啊,照课本上看来,如果她紧着点儿,上学之前就能把龙凤胎一年级课本都给忙活一遍。

    足够他俩上学并且不被退货回家了。

    说干就干,先准备些简单的教具,打算过几天有成绩的时候跟她妈申请些经费买本和笔。现在先弄些简单不花钱的吧。

    领着龙凤胎出去小土丘那儿童乐园玩的时候,顺路回来在村里小学的垃圾场捡了些粉笔头,还有彩色的,虽然少些。后来居然还不时的能找到铅笔头橡皮,龙凤胎对这种拾荒行为相当踊跃。

    李明又在家里杂物堆里扒拉出来一块半平米见方的小薄木板,灰突突的颜色,正好用来当黑板。

    所有的东西两天就备齐了。

    这两天李明也没让龙凤胎闲着,加上名字,已经认识了十个字了。五个数字和三个拼音,基本上掌握的挺熟练了。不过都是在地上拿树枝和滑石比划的,看来得买点本子,或者新铅笔也可以买几支,可以充当奖品下发。

    晚上李明趁她妈高兴的当儿,提出了申请,没想到她妈痛快地答应了,并且马上给了她五角钱的经费。李明倒是有点惊讶,记得她妈好像是在她们上初中之后才开始重视她们学习的啊,现在怎么这么开窍了。

    不过在她整理教具的时候看见她家那本新华字典,倒是若有所悟。长大后听她妈说,字典是李明出生的时候他老爸买的,当时用它给李明查名字,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好好读书的,可被她们小时候后大人不在家给当擦屁股纸给撕掉几页。

    其实父母对孩子还是有着美好的期望的,但是生活的重担压的他们没有功夫想太多。

    现在看李明热心读书,当然高兴,不过也没指望太多,就当他们小孩子过家家罢了。但是经济上还是尽量满足她们,也算是一种平时忽略孩子的心理补偿吧。

    当然,李明的教学自救也没那么容易。

    两个小的自由散漫惯了的,有点不受约束,现在李明还没调整过来时差,时间也挺紧迫,哪有心情搞什么快乐教学什么的,东西齐全了后,每天固定上课时间,谁不听话小树枝伺候,后来在小弟的屁股蛋子上留了条痕迹,本来她恐吓好了,还是被小妹那个欠嘴偷偷告了御状,晚上她老妈把李明很?了一顿,严正警告她不许暴力体罚儿童。

    第二天,老爸老妈一走,李明看了看时间,拿出那块充当黑板的小木板,架到她家那八仙桌上,拿出个螺丝疙瘩在一块铁皮上当当敲了起来。两个小的连忙从外屋跑了进来,在炕沿上坐好。李明看他俩坐的挺直溜,满意地点了点头,表扬:

    “不错,行动挺迅速,嗯,迅速就是快,在学校无论做什么都得快。今天上课之前我说件事情,昨天李连辉同学课堂上乱跑,被老师我打了一下,但是认错态度良好,今天表扬并奖励新铅笔一支。李琳同学添油加醋到家长那里,家长就是同学们的爸妈,到家长哪里瞎告状,导致老师我和家长爸妈的关系不和谐了,所以提出批评。以后谁也不要随便向家长告状,这不利于李连辉同学和你自己的健康就是没病的成长。所以,老师宣布,未来一星期就是七天的班长就由李连辉同学担任。明白了么?”

    “明白了。”声音一大一小一亢奋一萎靡。

    “所以,今天以后的起立由班长李连辉同学来喊,好了,上课。”

    李连辉兴奋地从炕沿上蹦了下来,大声地:“起立!”

    李琳撅着嘴慢腾腾地也站起来。

    “好,很好,非常好,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复习一下12345五个数字,然后我们做几道简单的加法练习,好了,开始上课了。”

    基本上,在父母不在家的时间里,李明胡萝卜加大棒,还是能镇住俩小的。但是,在父母在家的时候也不时能出点不和谐音符,主要是李琳嘴欠,一看老妈在家有靠山了,总爱逞能挑衅李明的权威。至于经常挨收拾的李连辉,倒是属老鼠的,撂爪就忘,没发生过投诉事件。

    可惜,父母手下第一得力干将小保姆李明,手上实权越来越多,对于李琳偶尔偷偷摸摸的投诉,老妈从开始的批评到后来的不予理睬到最后的坚决驳回,使李琳郁闷到上大学飞走脱离了李明的魔掌,才稍稍喘了口气。

    当然,李明也没敢把龙凤胎逼的太紧,这要是早早儿的厌学了,那她罪过可就大了,何况两个从小就没爱过学习。所以不时的李明也带着她们出去活动活动。

    当然不能白活动,父母两个养活她们三个吃闲饭的可不容易。而能创造点效益的地方对她们小孩子来说也是有限的很。

    每次去村头那条小河边玩儿,李明会带一块塑料纱布,罐头瓶子。姐弟三个两个兜网子,一个提罐头瓶子,一边玩一边捉鱼抓虾。

    这个时候虽然穷点,但是环境真是赞哪,小河流水,清澈见底,水下的河沙鹅卵石密布,小鱼游弋其间。

    远近水流较缓而浅的地方有许多大石头,妇女们往往蹲或坐石头上洗衣服,一边说说笑笑,挽着裤脚露出白皙的小腿,很是畅快。

    而两岸则是宽阔的草地,长满了野花蒿草,嘎嘎叫的鹅鸭在上面摇摇摆摆的行进。尤其北岸的儿童乐园小土丘,更是一草绿花香的小风景区,四周又是成片的杨柳树林,风景好的没话说。

    这些在十多年后都没了踪影。

    让李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两岸的草地了,想当年,她为了痛快的在水里玩耍,把身上那弄湿了的漂亮的尼龙裙子脱掉放草地上晾晒,回家就忘记穿走,不知道丢了几条裙子。还有摸鱼的脸盆,也丢过几个。唉,吓的晚上不敢回家,还得老妈出来找,虽然没挨过打,可无论是老妈还是她,想想也心疼啊。

    那是什么年月,物质匮乏,买条裙子也不易啊,一个脸盆更是能用上几年不换啊。

    这回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干这事儿了。

    带着弟妹到小河边,还能遇见一些小伙伴,冯小玲姐俩、吴凤的小弟吴明、隔壁二胖子、还有一些不大熟悉的,那时候孩子也多,每家至少两个,一出来就是大的带着小的,小的带着更小的,拖家带口。

    李明准备充分,带的工具多,所以往往没几下子,屁股后面就跟上了好几个,眼馋地看着她们的网子,有胆大的还嗫嚅地要求玩一下。李明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