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蒋国公府见闻录-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们的确打了源儿,没有将他告官,是你们宽容大度?”

    秦氏一次性把勇气都用完了,接着就显得特别没底气了,咽了下口水说道:

    “额……不,不是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我真的只是让修儿小小的,小小的教训了他一顿,是他不服管教,对我……”

    蒋颜正不等秦氏说完,就转身对堂外喊道:

    “来人呐!把蒋修拉下去打五十板子,身为叔父,不知爱护孤侄,悉心教导,反而横加打骂,委实可恶。去朝廷替他请三个月的假,在家给我好好地闭门思过!秦氏身为祖母,对嫡孙既无宽容之心,又无爱护之意,随心打骂,实为不该至极,念你年事已高,去佛堂抄三个月佛经,好好的修身养忄生吧。”

    一场困扰了蒋家众人好长时间的事情,在蒋颜正回来的第一天就得到了完美解决,这是蒋源从未想过的顺利,在他的计划里,最多只是想在国公面前亮个相,顺便堵住秦氏和蒋修的口,让他们无法恶人先告状而已。

    可是,他的计划在戚氏和蒋梦瑶的强势加入之后,就瞬间变得宏伟巨大起来,甚至还成功让蒋修受了罚!想起来,原本在出府这件事上,其实就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因为不想让妻女跟着他在府里受人白眼和嘲讽,蒋源便连同好友步擎元做出了那一场戏,不仅让蒋源如愿逃离了国公府,又让步擎元好好的整了一回让他讨厌的祖母宁氏。

    耳中听着蒋修在院外的嚎叫,蒋源默默鼻头,咳咳,想想还真有点对不起他们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大房如今可谓是一战成名了。

  ☆、第三十二章

  秦氏闭门思过,蒋修遭遇惩罚,蒋源和戚氏带着女儿正跪在蒋颜正面前;蒋颜正竖着眉毛看着这一家人,说道:
  “你是说;你们不回来住?”
  蒋源点头:“是,我们在外面住习惯了,府里的生活固然是好;所用所食皆为上等,可是孙儿觉得外面的世界才更适合我们一些。我爹还在世时就一直教导我说;男儿大丈夫志在四方,万不可为骄奢;我也是出去之后,才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靠自己的双手,给妻子和儿女想要的生活;这也是男儿大丈夫的职责;还望公爷成全。”
  蒋颜正盯着这一家三口看了看,然后对蒋梦瑶招招手;戚氏扶着她起来;蒋梦瑶便走了过去,蒋颜正弯下了腰,对蒋梦瑶问道:
  “你爹的意思,你怎么看?他在外头能照顾好你们吗?可吃得饱穿得暖?”
  蒋梦瑶回头看了一眼戚氏和蒋源,笑道:“曾祖,我只要和我爹我娘在一起就很开心,吃什么穿什么我不在乎。”
  蒋颜正又一次对这个曾孙女刮目相看了,这小小年纪的,竟然能够明白很多上了年纪的大人都无法参透的事情,不禁破天荒的将她抱了起来,坐在自己腿上,又问道:
  “即使你爹只能给你们粗茶淡饭,粗布麻衣,你也不在乎吗?”
  蒋梦瑶坐在大Boss腿上,突然有一种抱到大腿的感觉,也不惊讶,也不害怕,而是干干脆脆的扮演了一个乖巧曾孙的形象,瞪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对大Boss说道:
  “我爹给我好的,我就吃好的,给我不好的,我就吃不好的,管那么多在乎不在乎干什么呢。”
  “哈哈哈哈……”
  整个堂内都回荡着蒋颜正爽朗的笑声,经久不散,在蒋梦瑶的后背拍了两下,然后才把她放到地上,让她回到她爹娘身边去,这才对蒋源说道:
  “小子,你是生了个明事理的好孩子啊。不错不错!府里也有几个曾孙辈儿的,我还没说过话,不过这大房的嫡长孙女,我看着就很不错啊。”
  蒋源和戚氏相视一笑,瘦下来的戚氏不笑的时候美的像一副江南水墨画,清新动人,笑起来又如早春的花朵,娇艳纯美,不禁看呆了蒋源。夫妻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浓情蜜意稠的都快化不开了。
  蒋颜正轻咳了一声,打断了这两个小辈在他面前秀恩爱,沉吟片刻后,才说道:
  “你不搬回来住倒也没什么!不过蒋家大房也就只有你们这一脉,你们住在哪里我不干涉,但是今后府里有事,无论是寿宴春宴,或是府外需出面应酬之事,你们就必须回来!从前你爹和他们分家的时候,是我主持的,但我也言明过,虽分犹合,所有事情都要按照未分的时候去办,里外都要大家一同担当,这样一家人的感情才不至于越来越生分。”
  蒋源一家对蒋颜正的吩咐顶礼称是,拜过之后,蒋颜正就让他们起来了。又把蒋梦瑶招了过去,说道:
  “这孩子聪慧,可有请先生?”
  戚氏上前答道:“请了一位西席女先生回去教导了。”
  蒋颜正点头:“谁教导倒不是什么大事,世间有为之人,从不拘泥先生是谁,家世如何,生存的学问就摆在那里,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要自己有心向学,谁教都是好的,最终面向世人的还得靠自身修养,有些人学富五车,可是却未必大度心宽,有些人大字不识一个,却照样能得到旁人敬佩。我不想这孩子被教养成不识五谷,不通人情之辈,礼仪举止的规矩之类都是虚的,全是瞎折腾,还不如把孩子的品行教育好了有用。”
  戚氏恭敬作福:“是,公爷教诲,孙媳谨记。”
  蒋颜正又低头对蒋梦瑶说道:“你爹要是不给你吃好吃的,就回来找我,我带你去吃!”
  “……”说的她好像是吃货一样,但蒋梦瑶还是甜甜一笑:“好。”
  蒋源至此上前询问:“公爷这回要在京里留待多少时日?”
  “一年半载总是有的,这些年边关战事也该向圣上细细禀明,再商讨一番下一步边关策略,想来要这么多时日。”
  蒋颜正又看了一眼蒋源,觉得还是太胖了些,就又说道:
  “等明日我见过圣上,后天你就去西郊外十里坡的军营找我,你随那些兵士一同操练起来,你爹是死得早,要不然也是个能随我一同上战场的汉子……”
  提起大儿子蒋易,饶是蒋颜正英雄无敌也是颇有感慨的,叹了口气后,就对蒋源挥挥手,说道:
  “没事你们就先回去吧。我去书房写几封折子。”
  蒋源见国公提起他爹时神伤的态度,心里也不好受,领着妻女拜过之后,便就退了出去。
  蒋梦瑶随他们上了马车,透过车帘看着自家老爹越发颀长的背影,又一次觉得这个老爹不简单,可以说是腹黑属性了。
  原来他在早几年就已经打算好了今日,置办的宅子为什么不是东郊,不是北郊,而偏偏是西郊呢?到刚才蒋梦瑶才算是明白了过来。老爹这是早就未雨绸缪,想要走国公路线,所以才会把宅子就近立在设有军营的西郊边上了。因为蒋颜正不可能永远在边关不回来,只要他回来,就势必会出没在西郊军营,为了可以和蒋颜正更进一步,他也是蛮拼的!
  这等心计与谋略,看来她老爹的野心……不小哇!
  蒋源带着妻女回到家中,还未站稳,就有几位国公府的信使前来,信使这个职位是大多世家望族中都会有的,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帮主人家传递各种需要外界参与活动消息的人。
  蒋梦瑶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职业,但是又一想,这个职业的确该有才是,大户人家办个酒宴什么的,贵客自然是主人家自己去请了,但若只是寻常人家,感情也不浓的,就要这些代表府里主人的信使们奔走了,只见三个信使从马上下来,对蒋源和戚氏行过礼之后,蒋源便将他们请入了内堂。
  蒋梦瑶带着虎妞在堂外走廊上坐着,就听见堂内信使们在与蒋源和戚氏罗列接下来大半年,他们要代表大房参加的活动。
  这就是国公之前说的那番话的意思了,之前的一年多,因为蒋源和戚氏是被国公府赶出来的不肖子孙,所以,府里有什么事,也没人来通知他们,可是如今蒋颜正回来了,他亲自处理了这件事,还打了蒋修,罚了老太君,府里之人不可能不清楚,这位国公府真正的大Boss是个什么偏向,所以,不用等蒋颜正吩咐,府里各机关就已经开始运作起来。
  信使只是第一拨,接着还有第二拨,第三拨,戚氏是主母,这些事情理应由她管理,干脆让吉祥如意去把前院的东西都收拾了,大门敞开,做出一副迎客的模样。
  果然,不过一个时辰之后,就真的有国公府的车来往来了。
  信使刚走,府里的管家嬷嬷就亲自上门,还带了很多东西,一番虚伪的寒暄之后,管家才与赵嬷亲自道歉:
  “嬷嬷勿怪,这一年多来,我这脑子越发不济,府里事也实在太忙,所以这些大房的份例东西没能及时送来,烦您向大公子与大娘子说道一番,就说老嬷嬷我知错了,下回可不敢再忘了。”
  赵嬷见蒋源和戚氏回来皆春风满面,也知道这是国公回来了,这些奴才都不敢再狗眼看人低了。
  笑道:“嬷嬷贵人事忙,咱们大房的事又有什么要紧呢。瞧您还亲自给送来,您派人来支应一声儿,老婆子我不就自己去领了吗?”
  管家嬷嬷陪笑道:“赵嬷,赵妹妹!瞧你说的什么话儿,咱们在府里可是有过交情的,就是有交情,老姐姐我才有恃无恐,也是我做的错了,老姐姐给你赔罪啦,下回不用你说,当月的东西,我上月底就差人给送来,一样都不会少的。”
  “……”
  这就是生存的现实。赵嬷心中也是颇有感叹,从前他们大房在府里过的那叫什么日子,主母苛待,奴婢欺凌,府里有什么好的全都叫人占了去,别说是每月该有的份例,就是一些寻常物件儿,她要去领都会平白招来许多白眼和讽刺,以至于她经常想想就哭,想着自己反正年纪大了,至多再受个十几二十年也就过去了,可她的大娘子和大姑娘这辈子还长着,可该怎么熬啊。
  如今好了,国公回来了,这些小人也不敢怠慢了,看着如今的大公子和大娘子,赵嬷是打从心底里高兴的,尽管她觉得娘子有些瘦的过头了,但若是那身肉能够为娘子换来足够的尊重,那赵嬷还是舍得的。毕竟人生在世,也不全是为了吃喝,也是要受人尊敬的,她一个奴婢尚且这般想,更何况是她家娘子呢。
  国公府的人来了好几拨,每一拨都带来了东西,林林总总放满了前院后院,从前是嫌东西不多,赵嬷头疼,可如今东西多了,赵嬷可就更头疼了,这院子总共也就这么大,该往哪里收拾呢!
  这般问过戚氏之后,戚氏便做了决定,把一她们用不上的东西都送去鲁家村,给当地的村民们,只留下一些有用的,贵重的。
  赵嬷领命去了之后,就让老刘带着平安和富贵上街租了好几辆平板马车回来,再加上吉祥和如意,六个人忙进忙出的又把东西搬去了车上,由老刘带队,平安富贵押车,往鲁家村赶去。
  一番忙碌之后,才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根据信使留下的消息资料,十日之后倒是真有一个要大房参加的活动——兵部尚书孔家次子成亲,也就是孔氏的娘家弟弟,蒋源和戚氏代表了蒋家大房,对于二房弟妹家的喜事,自然是要登门道贺的。
  而这一次,也是蒋家大房在被赶出府之后,第一次需要在公众面前亮相的场合。

  ☆、第三十三章

  国公府因为蒋颜正的回归而变得风声鹤唳了,而蒋颜正的行动力也是超群的,他先是将府里的主要岗位皆替换成军中的亲信;这些管惯了粮草军备那种大量钱财与物件的文职军官们,一下子就把国公府里沉积了多少年的账目全都翻了个底朝天。
  几年对府中的忽视不代表放弃;不代表姑息,之所以忽视,那是因为蒋颜正有这个信心和手段确定;他绝对有本事把这些烂摊子全都收拾起来。
  而事实上,蒋颜正确实做到了;不过几天的时间,府里的陈年旧账全都捋顺;个中环节出了差错之人,无一幸免,皆贬去做粗使,有不服的便当天卖掉;雷厉风行的叫人害怕。
  孔氏这些日子也是忙的焦头烂额;国公府也只是这两年才交由她手中管理部分机要,她虽然从接受后也知道府里小库亏空甚重;可是;她毕竟是新入门的媳妇,各房人脉还不够硬,也不过在府里待了几十年的老人,所以,对于他们有些手头的亏空与漏洞,除非是特别重大的,一般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放眼整个安京世族,每家都在嚷嚷着崇尚节俭,清廉持家,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家呢,谁家里没有上百仆婢,没有奢靡锦衣,就是各家妇人回回宴会时戴出来的东西一番比较,也能分出个上中下来,若真是清廉,这些东西又该如何说呢。
  府里的老油条,大蛀虫,孔氏不敢动,不过蒋颜正可是敢的,他才不顾什么岗位上的什么人是什么一表三千里的远房亲戚,在他看来,眼里只有能做事,和能做好事的人!
  能做事的,就是听话,能做好事的,就是在听话之余还能加入努力和创新,得出好结果的人。
  一番变动之后,国公府里的人手足足缩了一半,开支也是少了一半,在找到心账房之前,便有蒋颜正从军里带回来的那几位军中师爷暂管,而孔氏则避开了这有关财物的一切,专心管理女眷后院诸事。
  这一招明升暗降,让吴氏的心里可是好受了不少,有时候遇见了孔氏,她也难免出言针对两句,不过孔氏全都当做没听见,倒叫她挑衅不成,又白白的生了些怨气。
  吴氏把两个女儿蒋璐瑶和蒋纤瑶叫进了房,两个姑娘一个五岁多,还有一个四岁多,也都出落得挺标致了,蒋璐瑶生的也十分周正,虽不似吴氏美艳,却承袭她爹的隽秀,她妹妹蒋纤瑶生的就没她漂亮,一双眉眼看着就很挺普通,不过也有句话叫女大十八变,现在还说不清到底谁好看谁不好看。
  两个女孩儿站在吴氏面前,身后站着各自的奶娘,吴氏就如一般主母般坐在高高的太师椅上和她们说话,从说话的方式来看,蒋纤瑶倒是比蒋璐瑶更加伶牙俐齿一些,蒋璐瑶虽然漂亮,却是不爱开口说话,就连面对自己的母亲都颇有惧意,更别说在其他场合了。
  “再过几天,就是你们婶婶娘家弟弟办喜宴的日子,咱们也受到邀请,需前往道贺,你们俩回去之后,让卢先生叫你们一些贺寿的句子,都记住了,可不许出差错给我丢人,听见了?”
  吴氏一边抚摸自己的肚子,一边对两个女儿说道。
  蒋璐瑶虽然大一些,不过胆子却很小,听娘亲说完之后,就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妹子,见她点头,她也点头,蒋纤瑶却能言善道的保证道:
  “母亲放心,纤儿和姐姐一定好红学,不给母亲丢脸。”
  吴氏扫了一眼蒋璐瑶,只听蒋璐瑶也连连点头说道:“是,女儿一定好好学。”
  在两个闺女身上又看了看,这才又不放心的说道:“可得给我长点脸,这是你们第一次出席这种场合,今后你们大了,世家之间这种场合多的是,去的也都是与咱们门第相当,甚至于高出咱们国公府门第的府邸,你们与人结交时,可要记清楚了,与咱们门第相当的,可以交,比咱们门第要高的,一定要交。若是门第不如咱们的,那就要好好甄别甄别,别交了什么穷家破落户回来,我可是不依的。”
  “是,娘亲放心吧。上回有一个孔家姐姐来府里游玩,就是我和姐姐接待的,她认识咱们,说下回咱们去她家,她也带着我们玩儿,到时候咱们让那孔家姐姐给咱们介绍介绍进入后院的宾客,那咱们不就可以先甄别一番,不会交错人了嘛。”
  蒋纤瑶人小鬼大,说出去话竟不像个四岁半的孩子,倒像是被这世俗浸染多年的行家般,不过她这般心眼,倒是颇得吴氏喜欢,吴氏因为自己没有手段,所以这辈子吃了很多亏,她一心就想生一个有心眼,有手段的孩子,蒋纤瑶很明显更附和她的喜好。
  看了看蒋璐瑶,吴氏摇头叹道:“你呀,多学学你妹妹,你生的是不错,可是你要知道,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光是生的漂亮可是不行的,长得漂亮的大有人在,可是脑子里有货的却是不多,你妹妹就很好,你若再不赶上她,纵然你生的比她漂亮,将来也不一定能嫁的比她好就是了。可记下了?”
  吴氏的话让蒋璐瑶小声的答应了,看了看旁边的蒋纤瑶,正得意的看着自己,蒋璐瑶只好把头埋的更低了,吴氏见她这样,就越发喜爱不起来。
  这些天她本来就不怎么高兴,原因无他,就是自从国公回来之后,让大房掰回了一局,这些也就算了,本就与她也没什么关系,可是,她却在那之后,听见府里有人传出大房戚氏瘦了不少的消息,还变得十分漂亮,虽然她没有亲眼见过戚氏到底变得怎样漂亮了,那个女人向来都是她用来寻找自信和优越感的对象,虽然吴氏心里也不相信,戚氏那样的底子就是瘦了能美到哪里去,但吴氏就是不喜欢听见所有对戚氏夸奖的话。
  心里烦闷,说了这么会子话,吴氏也觉得有些疲累,便捧着肚子站了起来,让两个奶娘把两个女儿带了下去休息。
  见吴氏入了内,两个女儿才敢动身告退,走到门边时,明明是蒋璐瑶在先,可是蒋纤瑶却先她一步跨出了门槛,还撞了蒋璐瑶的肩膀一下,蒋璐瑶被撞了,满脸的怒色,却不敢出声教训,只好暗自跺脚咬牙。
  蒋梦瑶倒是对孔家儿子结婚的事情没啥兴趣,对她来说,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她娘开设的店铺,不得不说,她娘就是个经商奇才,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珠宝店的分店就开了三家之多,分别位于安京的东南西北城,全都是顶级商铺,全都在人流旺盛之处。
  她娘的珠宝店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荀芳阁,荀字就是通同音字‘寻’,不过,如果直接用‘寻’这个字话,有点灯红酒绿的嫌疑,不过换了个字就风雅多了。
  她给每样首饰都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就好像你只要进来了,就能寻到心爱的姑娘一般,虽然这个经营理念十分超前,但是却得到了蒋梦瑶发自肺腑的佩服。
  她娘不仅经营上有一手,在创新上也有一手,她每回从波斯商人那里购入了货品,都会每样抽两件出来,交给她手下从城里搜罗回来的各种手艺高超的匠人们研究,谁说只有书画可以研究,戚氏始终相信,首饰锻造也是可以研究出来的,那些匠人们从一开始的开眼界,到凑在一起商讨试验之后,竟然还真的给他们开发出了另一条开阔大道。
  原本我朝的首饰,都以沉重厚度为主,这样的首饰,用料太多,戴在身上不仅不轻便,还十分的累赘,可是,如果将首饰的厚度减少,或者由粗变细,这样不仅有些花纹能够更好的雕刻弯造出来,还十分节省用料,做出的首饰轻灵精致,一下子就成功占领了安京首饰界的主流,不以金银珠玉的分量取胜,反而是以荀芳阁金银师傅的雕刻手艺打入了市场,意外获得了涛涛的好评,并且这种首饰在用料上比之从前那些笨重的要不知节省了多少原料,原料节省了,成本也就少了,利润自然也就高了,利润高了之后,戚氏也是颇有胆色,一下子就在城内另外开出了三家店铺,占领了东南西北,荀芳阁的名字已经成为安京所有珠宝首饰店的时尚风向标,每个女人都以买到荀芳阁的首饰而以为荣,在业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评。
  让戚氏一下子就从小富婆,变成了一个大富婆,资产身价那是蹭蹭蹭的上涨,不过,大家只知道荀芳阁的总掌柜是个女人,还是个极其美丽的女人,可是却都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谁!这件事又是珠宝首饰圈一件喜闻乐道的神秘事件,自古便是如此,越是神秘,就越是引人遐想,越是引人遐想,就越能制造话题,戚氏的这种双q超乎水平的发挥,简直让蒋梦瑶这个现代人都为之惊叹,甚至怀疑,她娘是不是也是穿的,可试探了好几回,她娘除了商业上比较有天分,对其他的事情,倒是平淡的很,这让蒋梦瑶还平白失望了好些天呢。
  转眼就是十日之后,兵部尚书家的喜宴既然派了请柬来,那么作为蒋家大房的代表人物,蒋源就势必要带着戚氏和蒋梦瑶一同前往赴宴。
  蒋颜正倒是提出让蒋源当天先带着妻女回国公府与蒋家二房汇合,然后大房二房一起去,蒋源却说如此不便,让二房先去,他随后便到。

  ☆、第三十四章

  喜宴当天,戚氏穿的是一袭淡雅丁香色调的窄袖褙子,及膝对襟;配一条绾色腹围,云纹多层纱裙别样仙气;将她清雅脱俗的美貌衬托的淋漓尽致。
  原本蒋梦瑶也想跟她穿同样颜色的衣服,来搞一个母女亲子装秀,可是,丁香色略微成熟稳重;与蒋梦瑶的童真气质有些不搭;所以,戚氏给她另外准备了一身淡粉色的襦裙;层层叠叠,很是别致;蒋梦瑶穿在身上古典气质瞬间爆棚,看着镜子里的小美人,蒋梦瑶开心的在原地转了个圈;戚氏看着女儿这般娇俏模样,顿时有种吴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之感。
  让赵嬷给蒋梦瑶梳了个可爱的小发髻;蒋梦瑶在镜子里看了不禁嘟嘴:
  “娘;这个发型不好看,像道姑。”
  戚氏和赵嬷对视一眼,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戚氏来到女儿身后,与她在镜中对望,蒋梦瑶回头指着戚氏头上的双刀髻说道:
  “我也要梳这种发髻。”她娘亲本来就长得美貌,这双刀髻最适合秀丽美妇人,不算高调,却也不算平庸,戚氏在两边发髻之上皆点缀了莹润光泽的夹珠,莹白之光,将她的美貌映衬的更加清雅动人。再看看自己头上这道姑样的发髻,蒋梦瑶简直要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戚氏亲生的了……
  戚氏在她头上摸了摸,说道:“你个小丫头,头发哪够这么长呀!我看这个发髻就挺好看,简简单单,清雅大方。”
  “……”蒋梦瑶还是觉得不满意,戚氏见她这般不禁又在她鼻头上刮了一下,说道:“好啦,我的大小姐,知道你不满意,且再等会儿好不好?娘有个好东西给你戴,戴上之后再看看好不好看。”
  戚氏说了这么一番话之后,才又转身去到了内间,拿出一只巴掌大小的檀木小盒子,将盒子打开之后,露出内里一只精巧至极的花冠,花冠大概有成人一半掌心那么大,全身镂空,雕刻鬼斧神工,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还不是这巧夺天工的匠人手艺,而是花冠之上镶嵌的五颗流光溢彩的七彩宝石,在屋里看着就很通透亮眼,可想而知,若是在阳光下行走时,又将是如何美不胜收了。
  “哇,好漂亮啊。娘,这是要给我的吗?”
  蒋梦瑶看着这花冠简直要像小狗看见骨头一般激动的流哈喇子了,戚氏被她这模样逗笑,从盒子里拿出了那只精巧的发冠,替蒋梦瑶戴上,发冠似乎就是为蒋梦瑶量身定做的一般,把蒋梦瑶头上那鸡蛋大小的发髻尽数笼罩其内,金色花冠薄如蝉翼,又是镂空,看着十分轻灵巧妙,宝石光彩夺目,瞬间就让蒋梦瑶的造型变得更加高大上起来。
  正如戚氏所言,若是要佩戴这个金色花冠,内里的确只能梳简单的发髻,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花冠服帖的戴上,尽显光彩。
  有了这个流光溢彩,金光闪耀的花冠,蒋梦瑶的身上再也不需要其他点缀,就能完美的散发出通身的贵气来。
  这对美母女一走出房门,就亮瞎了这家男主人的眼,只见蒋源一袭品色窄袖窄身居服让他看起来十分利落,虽然此时他仍有一百七八十斤,但好在他身量颇高,穿起这衣服来,不仅没有感到臃肿,反而增添了潇洒之气,再加上他的眉眼本也就生的很好,一双微微上挑的细长桃花眼永远弯着,诉尽了温暖,蒋梦瑶这才发觉,从前都没看出来,她爹竟然还是一个暖男长腿欧巴呀!
  一家三口坐上了一辆蒋源亲自设计的宽大马车,一路往孔家赶去。
  孔家的大家长是兵部尚书孔善,孔氏是他嫡出的次女,嫡长女几年前被选入宫中做了婕妤,此时已身在昭仪之位,离封妃虽还有一段距离,但无疑也给孔家壮大了不少声势,只要孔善这个兵部尚书不倒,孔昭仪不在宫中作死,那么孔昭仪今后即便不再得宠,也会按照年份一级级往上升去,最后熬成妃位,那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孔善一共有两个嫡子,比三个嫡女的年纪都要小一些,今日成亲的便是嫡次子孔凌生,他要娶的是保和殿大学士之嫡长女,孔善身为兵部尚书,乃是从二品,保和殿大学士乃正三品,两家在朝皆是大吏,朝中同僚前来恭贺之人也不在少数,再加上两家远的,近的亲戚,孔家竟在院中席开八十桌,场面极其热闹。
  蒋家是孔氏的婆家,这回前来一来是给孔氏面子,彰显婆家重视,二来也是孔氏也想借此机会,让婆家与娘家关系更近一步,所以才特意安排蒋家众人来赴宴道贺的。
  蒋昭是一定要来的,毕竟是他的小舅子成亲,他这个做姐夫的不来不像话,而蒋舫和蒋源都是另外邀请的,蒋家众人心中明镜,蒋舫是早就请了的,不过蒋源嘛……却是最近刚刚发出去的帖子,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国公突然回府,为了蒋源离府一事大为光火,不仅打了蒋修,还罚老太君在佛堂面壁思过,抄写佛经,这一系列的举动,足以说明了老国公对大房这一脉的看中,孔家请蒋源,看的是蒋颜正的面子,但却未必是真心想要结交的。
  因此,蒋舫和蒋昭带着妻儿来到孔家之后,并没有等待蒋源一同入内,而是率先随着领路童子分别去了女眷和男眷会客之处。而不足十岁的孩子,无论男女,则一并入女眷所。
  “璐儿,纤儿,这是孔家哥哥孔喻和孔家姐姐孔真,比你们大一些,待会儿让他们带着你们玩儿可好?”
  孔氏领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吴氏身边,对端正坐在吴氏身边的蒋璐瑶和蒋纤瑶介绍道,孔喻和孔真是一对龙凤胎,孔氏哥哥的子女,今年七岁了,模样生的与孔氏颇有些相像,所以孔氏对这两个娘家孩子一直很好。
  孔喻和孔真对视一眼后,便齐齐向吴氏行礼,吴氏心中感叹果真是大家子弟,也拿出一副慈母之态对他们的行礼免过,之后四个孩子才凑在了一起,分别叫了哥哥姐姐,蒋纤瑶虽然人小个子小,但说起话来却丝毫不逊大孩子,再加上上一回孔真去蒋国公府玩耍,便是蒋纤瑶姐妹带着她在国公府里做客的,所以,孔家姐弟俩很快就和蒋家姐妹打成一片,孔喻去问过孔氏和吴氏之后,才领着两姐妹去园子玩耍去了。
  孩子们离开之后,孔氏才坐下与吴氏说了两句话,不经意间问道:
  “长嫂可曾见大房的人?”
  吴氏喝了一口孔氏特地命人给她煎的糖茶,摇摇头,说道:“不曾看见。公爷曾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