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收藏家-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如果你是个行家,自然是咋一看去,就能明白究竟是不是印刷出来的画作了。但若是如同刘伯这般的收藏爱好者,陷入得又不是很深,只不过是‘收藏’图一个乐子而已的话,那自然是需要仔细的去查看的了。

    而现下里,刘伯正一边说着,一边对着小摊位上的一幅作品,比较着、评论着。

    王极东抬眼去看了看那幅作品,是幅山水画,从画面上的内容而言,还颇有几分洒脱的意境的。只不过,即便是只看了这么一眼,王极东也能很快的判断出来,这幅作品就是个赝品,而且,还是个印刷出来的赝品。

    倒不是说,刘伯在刚才判断的时候手法不正确。相反,刘伯以从汪老那边学来的经验来对比着参考着鉴定,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正确的手法。唯一的破绽,无非是刘伯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只是简单的记住了几个重要的点,像是画作上面有没有油墨的味道,又或者是有无‘真迹’的手感之类的。

    若是造假者们,也是针对着这些初步的书画鉴定方式来造假的话,刘伯这般的初学者,也就正好会被他们把握住了心理了。

    看着刘伯似乎是鉴定出了这幅山水画,正是所谓的‘真实的画作’。暂且不去考虑作品的作者的出名程度,又或者是画作的内容的张力,如果仅仅从价格是否合适来考虑的话,倒是可以收藏着来玩玩。至少,也要比原先花费个百十块的,去收藏一见复印出来的唐伯虎的画作,要来得有档次一些吧?

    ……

    “刘伯,您还认得我吧?”王极东自然是不太可能看着刘伯继续吃亏了。不然,这会儿王极东能看到了这幅作品,说不得,过个一两天的,在‘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里,还能再看到一次呢。而且,还得加上刘伯那颇有几分失望的神情。……

    “你是?”刘伯先是诧异的看了眼王极东,然后,才恍然大悟的说道,“哦,你是艺术品公司里的小王啊。怎么,你也在这边淘换东西?”

    “是啊,这不,刚巧,就碰到了您了。”王极东讪讪一笑。

    “得,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小王啊,你也算是个行里人了。不如,帮老头子我把把关?”说着,刘伯示意了一下刚才所看中的画作,道,“这几天,我可是跟汪老学习了不少了。虽然看得出来,眼前这幅作品是真实的画作,却是不好判断它的真实价值了。……”

    “刘伯,那个,我只是一个杂工而已。”王极东先是推辞了一句。

    “什么杂工不杂工的。小芸那丫头,平常的时候不也是经常帮忙着老头子我做鉴定的吗?你小子和小芸那丫头比起来,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吧?”刘伯话语里的意思,大有男子汉大丈夫,总要比小丫头片子强的感觉。

    一时间,王极东到是无言以对了。

    “那我就帮您看看?”王极东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首先,这幅画作,在意境上还是不错的。至于画作的作者出名不出名,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小伙子,这话说得好啊。”刘伯边上的一位老者,笑着说道,“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买到真品,而不是一定要去追求价值上不菲的真品。我们喜欢收藏字画,无非也就是图个乐趣而已。……像老刘这样的,好几次都买了印刷品,可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我说老张啊,你能不能不在这个时候消遣我啊?”刘伯笑嘻嘻的,也没生气,说道,“不然的话,我可是不会给你面子,在小辈面前说道说道你的‘光辉事迹’喽?”

    “得,我们两个老家伙呀,也就别在年轻人面前倚老卖老了。”老张说道。

    “对,对。……”刘伯也回过神来,冲着王极东说道,“小王啊,还是由你来说说,这幅画吧,看看有没有上手的价值。”

    在古玩市场上,像刘伯这样的在看东西的过程中,请一些稍微懂行的人来帮忙着参谋,类似的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所以,小摊前的古玩小贩,看到王极东在仔细的查看着画作,也没有出言拒绝。反正嘛,卖谁不是卖啊?更何况,以王极东的年纪而言,在小贩的眼里,还真是看不出多少的‘杀伤力’来。

    “呵呵,那我就直说了啊?”王极东道,“要是说得不好,还请两位老人家多多担待些。……就这幅画作本身而言,整体上的水准,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不知道刘伯您是不是从汪老那边听说过,其实,某些画作,即便是在正面部分有着一些‘作画’的痕迹,也不一定就是真品的。”

    “哦?还有这说法?”刘伯明显的就是一愣,“似乎没怎么听说过啊。”

    “呵呵,这样的说法,还是有的。要不怎么说,古玩行的做旧作假行为实在是太过猖獗呢?”王极东感叹着说道,“就好比说是,您上次收下的那幅唐伯虎的作品吧。如果要换成我是个造假者,我可不会直接的在印刷了之后就算是完事了。……”

    “那你还准备怎么遭啊?”老张在边上插了一句。

    “嘿嘿,这个,自然是再加工加工了,就像是根据画面上的痕迹,来点似真似假的‘勾勒’。”王极东笑着说道,“不需要下多大的功夫,只要啊是那个添笔的人,稍微有点艺术水准,在一幅已经印刷好的作品上面,加上几笔,仅仅是伪造出几分作画的‘真迹’来,还算是比较简单的。……”

    “小王,你的意思是,眼下这幅作品,也是这么来的?……”刘伯这话都还没说完呢,就直接的开始鉴定起这幅山水画作来。边上的张老,也是伸长了脖子,探头去看。

    约莫是过了三五分钟的时间,刘伯一拍自己的脑门,懊恼地说道:“得,你们看我这脑袋,唉,怎么长的啊?看了这么多的印刷品,怎么就还没认出来,眼前这件,也正是件印刷品呢?”

    “喂,我说这位老伯,我摊位上的东西,可都是好作品啊。您可不能平白的就认为,这件东西不真吧?”地摊小贩,颇有些不满的说道,“也不知道是谁,刚才还在说这件作品好来着。……”

    最后一句的嘀咕,着实是让刘伯闹了个脸红不已。

    索性,到了刘伯这样的年纪,在面子上的事,也不算太过争执。待到老张也看出些门道之后,王极东才算是松了口气似的,说道:“怎么样,刘伯,是不是能看出些东西来?”

    “受益匪浅呐”刘伯点了点头,还有几分后怕的感觉。

    只是在王极东看来,古玩市场的地摊上,能看明白书画做旧中,先是印刷个大概,再由一定水准的人补添上几笔,来造成‘真迹’的假象,这样的方式并不出奇,也算不得是非常惊险。所以,刘伯那有些后怕的表情,王极东心下里,还是觉得有些过了的。

    不管怎么说,这也就是几块几十块乃至于是百来块钱的事情吧?跟古玩行里一些真正的做旧手段相比,无非是些小儿科而已。

    不过,从刘伯的表情中,王极东也能够明悟过来,不管是刚才的‘老鱿鱼’那边发生的捡漏事迹,还是刘伯这般的初学者在古玩市场上的‘挣扎’过程,无一不诉说着古玩行所独有的魅力。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独特性,才让那么多的收藏者,在收藏的道路上趋之若鹜吧?

    ……

    继续的在潘家园里逛了逛,王极东也没有去那些价格昂贵的古玩店铺里转悠。古玩商店有古玩商店的门道,古玩地摊自然也有古玩地摊的乐趣。以王极东目前的经验而言,还是在古玩地摊上逛这,来得更自在几分。

    到了下午的时候,王极东约莫提前了个把小时,就赶到了刘老师那边的节目录制现场。好歹,这也算是王极东第一次上电视了,哪怕只是个现场观众,也不能迟到了不是?

    原本,王极东还以为自己来得足够早了呢。谁知道,在录制大厅的边上,早就集满了不少的观众了。大家有在一起交流收藏心得的,也有说着诸如‘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闲话的。熙熙攘攘的,很是热闹。

    或许是因为接下来是录制收藏类节目的缘故吧,王极东很是诧异的,还在现场看到了有位热心观众,是携带着自己的收藏品,前来的。咋一看去,还以为是到了鉴定大会呢。

    索性,因为节目里有规定,但凡是观众的收藏品,节目里出现的专家是不会帮忙鉴定的。以至于,这样的场面,倒也不是能经常出现。

    王极东好奇的询问了那位一句:为何要费力地把东西带过来呢?

    得,敢情人家仅仅是想要在节目录制之前,找个机会请教一下专家而已。而且,还一副一说起专家,就两眼发光的样子,顿时把王极东给乐得,难道这年头的收藏鉴定师傅,都成为全民偶像了?

    '奉献'



………【第062章 ‘收藏家’】………

    等见到节目主持人刘老师的时候,已经是大半个小时之后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娱乐人物,又是收藏节目的主持,刘老师也着实是够忙活的。即便是参与节目的那几位专家,也是在约莫这个光景的时候才堪堪到达,仿佛是掐着时间点过来的一样。对于这点,王极东算是深有体会。不要说是他们了,就是‘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里的几位专家,很多时候,也是忙碌得三天难得一见。

    见到王极东,刘老师很是热情的打了个招呼。

    因为是约好的关系吧,王极东倒是在一群的热心观众之间,显得颇为独特。而且,就王极东看到的场景而言,几乎是所有的观众都穿着节目组颁发的统一的服饰,一件合身的短袖衫,分为红、黄、白三种颜色。

    不用解释,也可以知道,这应该是在节目录制的时候,分为三个方阵的观众了。

    再看了看时间,距离节目录制的开始,还有不少时候,刘老师则是笑着引着王极东,进入到了节目录制组的后台里,顺带的,还吩咐边上的工作人员,给王极东拿来了一件白色的短衫,说道:“这可是我们这里的规矩,到时候,你直接把短衫给套在外面也可以。”

    “得,我还是直接给换下来吧。”王极东身上穿的,本来就是普通的短袖。再说了,这大夏天的,穿两件短袖,也不合适啊。

    不过,在这个相对来说安静上许多的后台,不光有专家们在这里休息,还有一些电视台内的工作人员,也有即将参与到节目录制的明星嘉宾,以及那些前来参与节目的藏宝人。

    说白了,这档叫做《收藏家》的宝物鉴赏节目,就是邀请三位明星嘉宾、三位国内外知名的鉴定与收藏专家们汇聚在一起,共同就三位藏宝人选送上来的‘宝物’进行收藏上的鉴赏,从而展开一系列的论战。

    而每一期的节目,都会有一个围绕中华文化艺术瑰宝展开的主题,分为亮宝、辩宝、护宝三个环节。

    先是亮宝环节:每期都有一件国宝级的重器亲临演播室现场,让观众感受到与故宫、国家博物馆同样的震撼与冲动;然后是辩宝环节:围绕由藏宝人带来的宝物展开激战,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刺激与悬念叠生;至于最后的护宝环节:则是所有的悬疑都将在这里得到破解,一纸专家鉴定意见书,一把销毁赝品的‘护宝锤’,让真相大白与惊心动魄同时上演。

    期间的娱乐性与艺术性,则是需要刘老师这位主持人,在现场进行恰当的调控了。

    到了这个时候,王极东才明白,几位专家也不是在录制节目的时候,那短短的数分钟之内,才开始对藏宝人携带来的宝贝进行鉴定的。实际上在录制之前,在进行‘宝物’删选的阶段,他们就已经是初步的鉴定过了。而到了今天,在三位藏宝人的眼皮子底下,他们也还需要再进行一番最终的确认。以确保鉴定结果,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要知道,这档节目可是面对着全国,乃至是全球进行播放的。

    以王极东的能力来看,就算是对着电视机,稍微的瞅上一眼电视屏幕中的‘宝贝’,心中多少就有个大概了。即便是出错,也不会太过离谱。

    如此一来,和王极东这般眼力相当的观众,自然是不少的了。要是在播放的时候,出现几位专家把人家的藏宝给鉴定错了,然后让刘老师给砸了,岂不是闹笑话?

    这可不仅仅只是一个面子上的问题

    ……

    “来,来,来,小王啊,这几位可都是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品鉴赏专家啊,也都是行里人。”刘老师说道,“他们的到来,可是为我的每期节目增色不少啊。”说着,刘老师还仔细的分别介绍了一遍。

    王极东一一的点头,握手。

    说实话,王极东能跑到这边来参与节目,娱乐一下是一个目的,最为重要的,还不就是认识这几位专家嘛。其中曲文和蔡建的大名,即便是不冲着这档电视节目,王极东也是有所了解的。

    这两位,其一是一位私人藏馆的主人,他的收藏品,不管是在收藏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不说是收藏一行里绝对的大家吧,也算是屈指可数了;而另外一位,则是知名的艺术品经济人,不管是每年国内的还是国际上的,但凡是大型的拍卖会,都会有他的身影。人家能够经常性的出现在刘老师的节目中,可见,是多么的难得。

    尤其让王极东看中的是,人家在收藏这一行的名声。说得难听一点儿,就算是王极东在人家面前混个脸熟,也不虚此行了。以后有机会出个国参加个拍卖什么的,也多了份人际关系不是?

    “刘老师,这位小兄弟能够经你这么热情的介绍,想来是不简单啊。尤其是年纪轻轻的,就是收藏的专家,可了不得啊。”蔡建一口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带着浓郁的粤语腔,说得很有喜感。

    “蔡建老师,您的大名,在下可是如雷贯耳啊。在您面前,我可不敢称专家什么的。”王极东自我介绍着,说道,“我只是和刘老师相熟,有幸能来参与这个节目,见见世面而已。再说了,我只是‘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里的一员,一切,都还是在摸索和学习中啊。”

    “成呀。”蔡建却很是稳重的说道,“能够不断的学习,就是好同志。在收藏一行,就应该这样。尤其是你们年轻人,懂得这一点的,尤为难能可贵哦。”

    “蔡老师,在我看来,您也不老嘛。”王极东不禁揶揄着一句。

    “哈哈哈,……”曲文在边上说道,“我说蔡先生,我就知道你的样貌是很具有欺骗性的吧?要不是知根知底的人,谁知道你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呢?”

    “就是,就是,还真是看不出来啊。你最多也就是刚刚四十的样子嘛。”刘老师接着说道,“哪像我啊,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子,都六十了啊。……”

    顿时惹来几分的嬉笑声。

    ……

    王极东留心着打量了一下众人。

    曲文的样子看着挺斯文的,年纪也不大。当然了,这是在古玩行内相对于收藏行家那般的年纪而言的,光是和王极东比起来的话,却也算能算是个中年男子了。大约是在三四十来岁的样子。而蔡建,则如同曲文所说的这般,样貌相对于年纪来说,很具有欺骗性。个人表现也很阳刚,很有魅力。

    此外,还有一位节目的鉴定专家,则是来自北京故宫的研究员,郑波。

    因为在场的几位都是收藏一行的人,大家聊起话语来也没什么隔阂,说得兴致起来了,王极东也能凑上几句。脑海中关于民国的那份记忆,可不仅仅是个摆设。只不过,因为是第一次聊的缘故吧,和几位专家之间还不是很熟,王极东说得并不多,往往是点到即止。

    即便是如此,也足以让郑波几人刮目相看了。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尤其是在收藏一行,一个人是不是老手、行家,只要这么说上几句,同样能管中窥豹,知其一斑。但凡是王极东能够插口的时候,终归是有几分质疑又或者是歧义的时候。若不然,王极东还不如干脆的坐在边上听着乐呵呢。

    以至于到了后来,曲文先生都笑呵呵的说道:“我说刘老师啊,我们最近几期节目的鉴赏家,不是都很难请到嘛。有时候,还不得不事先去预约了,让大家先调整好工作的时间。……节目组的人,包括我在内,可都是愁啊。……我看呐,小王的能力就很不错。你刚才也说了,人家还是艺术品投资公司的,不如,到时候就请小王来当个鉴赏家吧。……”

    这话还没说完呢,边上的蔡建就点头赞同道:“不错,不错,我看成。”

    一边说着,还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样。

    刘老师不由得诧异得看了眼蔡建和曲文,随后又看向了王极东。要说王极东是个行里人,刘老师自然是知晓的,不然,也不会建议着他来参加‘收藏家’的节目,并且打算介绍曲文等人给他认识了。但要说对于王极东的了解,刘老师却无非也就是知道个大概而已。

    如果换成是邀请方荃来参与节目当个鉴赏家的话,刘老师还巴不得呢。

    但对于王极东,以刘老师的眼光来看,年纪轻轻,噱头是够了,却是很难服众啊。再者,刘老师能主持这个节目,说到底,多少也有几分鉴定的眼光的。连他都心虚,有时候会打眼,王极东这样一个来自不显山不露水的‘天天艺术品投资公司’的小职员,能够胜任吗?

    ……

    王极东咳嗽了一声,以避免刘老师和郑波的怪异眼光,说道:“这个,当个观众,我还是乐意多来几次的。但要说,当个鉴赏家的话,我看还是免了吧。我可不想以后去潘家园的时候,小贩们都对我指指点点的。到那会儿,即便是看上了东西,想要捡个漏儿,也非得出点血不可吧?”

    “这倒也是。”刘老师显然是对此,深有感触。

    “要我说啊,事情也没这么严重。”郑波却是说道,“就说是我吧,原本也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还包括同事们的不解呢。不过,到了如今这会儿,即便是再出去淘换的时候,也没见得谁就使劲得往狠了开价啊。”

    “那主要是您的眼光太老道啦。再说了,就你这样的老滑头,人家不吃亏,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谁还敢让你吃亏啊?”曲文先是没好气地瞥了郑波一眼,再看向王极东,说道,“当然了,小王,你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对的。不过,作为过来人,我可要提醒你一下,古玩地摊上,虽然有时候能够捡漏,却是极少。收藏一行,想要做好做大,还是得去古玩商店、拍卖会这些地方啊。……”

    这会儿话语里的意思,显然是觉得,当个电视节目里的鉴赏家,成为了瞩目的人,也对自我的收藏上,构不成太大的影响。

    蔡建还在边上起哄一般的说道:“而且,你成为了名人之后,也能收获一些普通人不能获得的好处哦。正所谓,有得必有失了。”

    “得了,你还好意思说啊。”曲文却是不耐的说道,“我们几个可是知道你的底细的。多少女性藏家,巴不得你去接触接触呢。……”

    显然,曲文和蔡建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

    一时间,王极东倒是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了。

    ……

    索性有了蔡建的打岔之后,曲文也没在‘鉴赏家’的话题上作过多的纠缠。大家还是很随意的聊到了瓷器。‘收藏家’节目里,鉴定最多的,也正是瓷器。虽偶尔会有书画、竹木牙雕之类的,却是少数。

    “这一期的主题是什么啊?”王极东询问道,“好歹我也是这一期的观众了吧?到了这会儿,我都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出场的宝贝,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呵呵,这个,我倒是要先问问,小王,你平日里收藏的时候,都是喜欢些什么类型的呢?”曲文说道,“在我年轻那会儿,我可是只追求青花瓷的,还一心想着弄几件元青花来玩玩呢,结果,倒是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我?”王极东,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似乎这已经是成为了他标志性的下意识动作了,“我也是喜欢元青花的。不过,至今也没有弄到半片元青花的瓷器来收藏呢。一般来说,在风格上,我更喜欢那些朴素点的瓷器吧。”

    这也算是王极东,首次清晰的确定了自己瓷器上的喜好吧,很明显的,受到了脑海中民国的那份记忆的影响。

    “朴素点的?”曲文笑着说道,“这可真是难得啊。不过,也巧了,接下来你能见到了,就正是几件‘朴素’的瓷器。”



………【第063章 二百五的由来 上】………

    第063章二百五的由来上

    待到‘收藏家’节目开始录制的时候,王极东总算是认识到了这个节目所受欢迎的程度。(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已经认识的主持人刘老师,以及三位鉴赏家暂且不提,反倒是三位明星嘉宾,以及三位藏宝人,在这个时候的登场,让王极东很是诧异。

    三位藏宝人,自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的代表了。

    而明星嘉宾中,其中之一竟然还是一位海外人士,来自爱尔兰的曹达,既是演员,也是刘老师的同行,在国内以外宾的身份主持一些旅游类节目,还是颇有影响力的。另外的一位是国学大师许为民。这两位,王极东原先的时候,并不认识。至于最后一位,则是一位女性,主持人春泥。

    王极东所在的位置,正是春泥的身后的方阵。

    三位明星嘉宾分别围绕着中间的空台就座,在他们的身后,则是身着不同颜色服装的现场观众,呈扇形围坐。而在空台上,一边是鉴赏家,和主持人的位置,另外一边则是三位藏宝人的位置。整个现场布置得很是紧致,也很有气氛。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老师提醒过的关系吧,王极东的座位很是靠前,就在春泥的背后,视觉角度非常的好。王极东琢磨着,只要藏宝人的宝贝一摆置到固定的柜台上,他就能很清晰的看个明白吧。

    ……

    隆重的音乐声响起,刘老师先是示意大家开始录制了。介绍嘉宾、鉴赏家,一系列的固定程序之后,观众们也是报以一阵阵的热烈掌声,似乎是在诉说着,节目的重头戏就开始了。

    “每一期的开始呢,我们一般都会有一个开场白,不过,这一期啊,”刘老师对着镜头,顿了一下,说道,“我们闲言少叙,开板就唱,请看,亮宝。……”

    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中,空台的正中央,就缓缓的升起了本期节目的重器。

    王极东自然是瞪大了眼睛去看了:是一个天蓝釉的苹果尊。

    刘老师这边,则是伴随着音乐声,开始诉说起这件重器的名称、釉色,以及它的珍贵程度。末了,刘老师还自嘲了一句:“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观众朋友发现,今天为了配合上它的出场,我呢,也是穿了件淡蓝色的衣服。……”

    王极东这才注意到,可不是嘛,这也算是节目组的人,有心了。

    看着春泥、曹达几人,都可以走上前去仔细的观察这个天蓝釉苹果尊,王极东心下里可是羡慕的紧,也不知道在节目结束之后,自己能不能和刘老师说一声,找个机会过去亲自上手一下。

    对于这样的珍品瓷器而言,王极东还是颇为欣赏的。特别是它的釉色和器型,很是淡雅。也难怪先前在和曲文交流的时候,人家会预先说明,王极东肯定会喜欢上这期节目的主题了。

    此外,或许是为了给嘉宾,又或者是观众们普及收藏方面的知识吧,在几位嘉宾上眼的时候,作为鉴赏家的代表,蔡建便开始对这件重器点评起来:“这个苹果尊,这个器型,就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有的。它为什么叫苹果尊呢?大家看它的造型就明白了,就是它一定是小口、下凹、端肩、收腹,这是苹果尊的特点。……那么这个苹果尊呢,一直到了民国,都有它这样的造型。……它是属于文房用具里的一种,而且,因为文房用具呢,它也是文房用具里的上上品。所以,一直是收藏家们比较热衷的一个品种。而且这个天蓝釉,也就是说从康熙的时候开始有,我们看这个天蓝釉啊,比较的淡雅,虽然说,这个苹果尊不是苹果的颜色,在当时来讲,这个天蓝釉,它是比较难烧的。……”

    在王极东听来,这样的介绍,无疑还是非常中肯的。也正是有了鉴赏家们这些专业的言语,才会让这个节目,在兼具娱乐性的同时,也广受收藏爱好者的喜欢吧。

    “好了,这件康熙官窑的天蓝釉,苹果尊,真的是非常的难得一见。”刘老师总结着说道,“刚才我也说过了,我很想拥有,但囊中羞涩,就说明它的价值不菲。那么究竟值多少钱呢?”

    刘老师把眼神看向了三位明星嘉宾,说道,“200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康熙天蓝釉苹果尊,140万元。2007年,纽约佳士得秋拍,康熙釉里红折枝花卉苹果尊,615万元。那么,这一件,它能值多少钱呢?商量商量。”

    一时间,三位明星嘉宾,还真的是转过身来,冲着自己背后的支持方阵的观众,询问起来。

    王极东还没来得及去对比,演播大厅的背景墙上,出现的那两件拍卖中的苹果尊,它们的品相和价格呢,就忽然的感觉到眼前一亮。

    “大家能不能给个意见啊,这件东西值多少钱呢?”春泥回转身体,询问道,“我可是知道,你们中有不少人都是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了,可都是很有眼力的。”

    “一百万。”

    “三百万。”

    “不对,应该是五百万。……”

    诸如此类的声音,此起彼伏,似乎每个人到了这个时候,都成为行家一样。看得王极东是哭笑不得。敢情不是花费你们自己的钱,你们一个个喊起来都不心疼啊?

    “估计也就是二百来万的样子吧。”王极东下意识的说道,“考虑到香港苏富比春拍的那件140万的苹果尊是2000年的,而且,釉色上,也没有这件重器更加的纯粹些,写个二百五十万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吧。”

    “250万?”王极东边上的一位年轻男子,白了眼王极东,说道,“是二百五吧?还比较合理呢,也太不合理了。我觉得应该是写个四百五十万,才比较合适。”

    “你,……”王极东看着对方冲着春泥眉飞色舞的样子,很是不忍。不过,春泥倒是在看了眼王极东之后,就转而向别的观众征集意见去了。王极东也不好去多说些什么。而边上的男子,则是颇有几分自得的看了眼王极东,让王极东不免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莫非这年轻男子是看到春泥漂亮,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