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术-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我丰乐县竟然还有此等人才?贴经虽然不难,但是每一年圣殿考官都会故意挑选一些偏僻的典籍抽出词句。这些典籍,通常都不是县试考生所能接触到的。没想到,竟然有考生全部答上了?”

    监察叶鸿业接过李廷递上来的试卷,认真看到,尤其是看到试卷上的字体,更是眼前一亮,递到旁边与徐县令道,“徐县令,你看该考生的字迹。同样是楷书,但却是我闻所未见的一种,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若不是笔法稍显稚嫩,我真怀疑是某国隐世的书法大家的手笔了。”

    “哦?不过就是一个考生的字,叶检察用上前无古人,怕是言过其实了吧?我看看,让叶监察如此评价的字……”徐县令刚还想笑叶鸿业没见过世面,但是一看到试卷上的苏林的颜体字,立刻双眼发亮,耳目一新,大赞道,“好!好字啊!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十多岁孩童写出来的字?不可能!不可能!”

    一连说了好几个不可能,徐县令却是手捧着那一叠卷纸不肯放下,双目闪现出灼灼思想智慧之光,有圣力在其中涌动。

    “哎哎哎……徐县令,这可是县试贴经试卷,你……你岂能用上‘过目不忘’来强行记忆,这不符合规矩!”

    叶鸿业一把将卷纸抢了过来,斥责徐县令道。

    “叶监察,这只不过是贴经试卷,非诗赋卷,更不是机密策问的经义。而且,我只是想好好记录一番该考生的字体,回去想要临摹一番,你就权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徐县令求情道。

    “不行!不行!规矩就是规矩,我作为圣殿监察,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徐县令大可等县试结果出来以后,亲自找到这名考生,讨要一副字帖。相信以县令之尊,这不是难事。顺便,也为我多要一幅呗!”叶鸿业笑着说道。

    “本县的考生,字迹俊秀独特的,我大都见过。却是从来未曾见过如此磅礴大气的字体,这必须是胸有丘壑,有鸿鹄大志,方能写出这般的字体来。我倒是真想知道知道,到底是谁,写出这样的字来,还能答对五十道题。赵爽,不可能!齐天放,更不可能了……”

    徐县令自言自语地猜测,这字体给予他的冲击感太大了。以至于,他都暂时将苏林的那一首达府之诗抛诸于脑后了。

    “好了!好了!徐县令,这贴经的成绩我已经排出来了,甲上一人,便是那五十道全对的卷子。甲中一人,答对四十七道,甲下三人,皆是四十五道或者四十六道的,其余的,都是乙等和丙等,请你过目一下……”

    一挥手,叶鸿业便将近一百份的试卷遴选出来了,按照等级划分,甲乙丙,上中下划分。

    “嗯!没有问题,叶监察,现在可以看这诗赋卷了吧?”徐县令也是大手一招,便抢先一步,将那圣光最盛的卷子拿到了手中,正是苏林的《秋词》。

    “这……”

    一打开卷子,徐县令便愣住了,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叫道,“这字体……是苏林的。”

    “怎么了?徐县令?难不成,这首达府之诗真的惊世骇俗?”叶鸿业也急忙上前一看,当他看到试卷上的苏林的颜体字,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徐县令会如此惊叹了。

    “好!好一个苏林!好一个苏林啊!写出了达府之诗不说,贴经的五十道题目竟然也全能答对。更让人惊骇的是他的字体,前所未有的磅礴大气,我……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徐县令还没有看诗的内容,单单看到这字就已经如此惊骇了。等他强行镇定下来,顺着苏林的《秋词》默默读下去之后,就更是有一种浑然入诗的奇妙感觉来。

    “我言秋日胜春朝……好一个秋日胜春朝……”

    叶鸿业也忍不住击掌称赞道,“本以为此次诗题写秋,看到的应该都是伤感叹气之作,万万没想到啊!竟然有人可以将秋日的爽朗豁达,写得如此快意!快哉!快哉!此诗一出,谁人敢再说秋日一定是悲伤的……”

    “叶监察,我看,此次县试的案首有定论了吧?”徐县令抬头看了看叶鸿业,叶鸿业点了点头,便在苏林的《秋词》上用圣力点了一个“甲上”,缓缓道出四个字:“舍他其谁!”

    以往的县试第一名案首,通常都是要经过监察和县令的严格商讨比较之下,才能够综合两张试卷的成绩,从数名考生当中遴选出来的。有争议的时候,甚至还要通过孔子圣像,请求圣殿半圣的仲裁。

    但是,这一次丰乐县的县试,叶鸿业和徐文良虽然还没有看过其他考生的诗赋,心里面却已经早有定论,案首非苏林莫属了。

    县衙内,定了第一名案首,接下来要取其余的一十九名童生名额。县令徐文良和监察叶鸿业,以及一干县衙内的文官,开始连着三日的甄选。而此时的苏林,却是坐在自家的书房当中,全身心地感受眉心智窍当中的圣力。

    “今日,我在对付董府的恶奴时,便感觉到眉心智窍圣力涌动,能够顺着我发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力量来。这便是言出法随的厉害,只是可惜,我现在还没有获得童生文位,并不知晓具体的圣力控制法门。”

    苏林现在迫切地想要获得童生的文位,虽然他现在的圣力已经超过了一般童生数倍,但是没有童生文位的灌顶,他并不知道如何具体的使用圣力。天仁大陆的诸圣,创建了繁杂而宏伟的圣力法术体系。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学士、翰林、大儒、半圣、亚圣和圣人,虽然只有十大文位,但是千百年来,成百上千的儒士却创建了不下千种的圣力法术。通过圣力,用思想改变物质,这便是圣力的威力的实质。

    苏林就曾经从士族学院的举人夫子那里听到过,秦时的大奸臣赵高,从字林当中获取了一个奸字,修为高达大儒,拥有指鹿为马的圣力法术。

    赵高野心勃勃,大权独揽,欺秦皇年幼,企图篡夺社稷。在朝堂之上,为了树立威信,以及测试朝中大臣有多少是站在自己这方,竟然让人牵来了一只鹿,对秦皇笑着说进献一匹好马。秦皇不信,言其为鹿。赵高便言称若不信可问满朝文武大臣,朝中支持赵高的便大声说是马,而反对赵高者则坚称为鹿。

    就在正反双方争辩之时,赵高一招圣力法术,指鹿为马。竟然硬生生地将朝堂上的那一只鹿,在众目睽睽之下变成了一匹马。吓得那些反对的朝臣目瞪口呆,知道赵高的法力已经更深一步,连同年幼的秦皇,都不敢再说任何反对赵高的话来。

    “指鹿为马,这不就是思维能够干涉物质,改变物质的本质了么?赵高只不过大儒的修为,就有如此的神奇力量。那么圣殿的那些半圣,甚至是亚圣孟子,圣人孔子,岂不是更厉害得没边儿了?”苏林的内心感叹道。
第十八章 放榜
    三天的时间,眨眼便逝。这三天的时间里,苏林哪儿都没有去,一直呆在屋子里,将秀才父亲留下来的那些古籍和圣贤书都粗粗浏览了一遍。

    这里面有苏林熟悉的诸子百家典籍,也有苏林根本就不知道的天仁大陆上古的奇人异事,还有一些是介绍天仁大陆九国的历史和代表人物。

    通过这么一番系统化的了解,苏林才对目前的处境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过,对于整个天仁大陆,他的了解还不够。天仁大陆九个人族国家,根据古书《山海经》上的描述,万里长城之外,还有无尽的蛮荒之地和无尽之海,至于无尽之海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世界,恐怕就连圣人孔子都不知道。

    “不知道天仁大陆是不是也和地球一样,是一个星球呢?海洋包围着大地,然后有不同的大陆板块呢?蛮荒之地的妖族是不是像古代传说中的妖怪那样呢?妖族大圣据说都有人族的半圣强大……”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苏林感受着智窍中的三砖圣力,经过三天的尝试和摸索,他已经掌握了一丝圣力的法门。关于言出法随的初步运用,就像上次对付董府恶奴那样,首先思想之火由心而生,沟通智窍,驱动圣力,发出圣力之音。

    目前,苏林只能够发出简单的单音节来,比如“滚”、“跪”之类的命令,圣力凝实,随着声波化为实际力量,每一砖圣力完全发挥出来,足有百斤之力。所以当日苏林发出的三个“滚”字,抵得三百斤力量,让那董府恶奴无可抵挡,只能摔倒在地。

    “等我像那徐凌霄一样,考取了秀才文位,就能够随口吟出诗词,驱动圣力。甚至是画地为牢,唇枪舌剑也轻而易举了。”

    虽然这是一个文人的儒道世界,但是苏林明白,不管在什么世界,只有自己掌握了力量,并且是足够多的力量,才能拥有话语权。儒家提倡仁义,但是也有很多弊病的地方,在天仁大陆的儒家思想中,同样存在。比如女人一般不能学习识字和考取功名,将人化为三六九等,以王、侯、卿、大夫、士来区分阶级等等。

    “哥哥!哥哥!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快……我们一起去看放榜吧!”苏茹一脸兴奋地跑了过来。

    “对哦!三天已过,今日便是放榜之日,走!茹儿,今天之后,就是我们兄妹俩的好日子了。”苏林笑着起身,然后走出房门,道,“等我赢了赌注,你想要买什么,我们便买什么。”

    “嘻嘻……哥哥,茹儿什么都不要,只要一直跟在哥哥身边。对了,茹儿要当状元的妹妹,所以,哥哥你一定要考上状元。”苏茹有点傻兮兮地笑了笑,在她看来,只要哥哥苏林一直这般待她,她就心满意足了。

    “傻丫头!一定会的,不过要慢慢来,很快,你就是案首的妹妹了。走,我们去看放榜。”苏林看着可爱又有些腼腆的妹妹苏茹,大笑了几声,拉着她朝着县衙方向走去,看放榜。

    同时,赵氏钱庄前,赵爽手持一把折扇,乐呵呵地对今日刚到的族叔赵智拱手道:“赵爽恭迎叔父,叔父平日里不是在翰林院修订上古典籍么?今日为何会突然前来丰乐县?”

    “每一年的县试第一名案首,都能获得参观万里长城,并且到关外历练的机会。今年领队的是大学士洪景章,我也被委派了协同领队的任务。想到你在丰乐县,便先过来看看。赵爽,听说你参加本年县试,写出了一首出县之诗?看来案首之位,成足在胸了?快念与我听听?”

    赵爽的族叔赵智,进士文位,今年三十七岁,乃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背靠赵家大树,父亲乃是吴国八大儒之一的赵修文,曾官至正一品太师,行丞相事。如今大儒赵修文虽然解甲归田全力冲击半圣文位,但是赵家在吴国朝中的势力和党羽也不容小觑。

    “侄儿在叔父面前献丑了,此次县试诗赋篇的诗题为‘秋’,侄儿偶有所感,便作了一首《秋雨》,望叔父斧正。”赵爽淡淡笑了笑,摆弄着折扇,很是风。骚地吟诵道:

    “细雨微风渐入窗,

    欣欣烛火照明堂。

    秋波一扫家国恨,

    纵是新春也泛黄。”

    赵爽一吟毕,周围那些拍马屁的县民和跟班都大声鼓掌叫好起来。

    “妙诗啊!赵公子不愧是才华似锦啊!”

    “真的是好诗啊!难怪赌案首押赵公子的人最多……实至名归啊!”

    “单凭此诗,这次的案首,就非赵公子莫属啊!”

    ……

    “嗯!中规中矩的一首哀秋诗,赵爽,你还未获得童生文位,就能写出出县之诗。不容易啊!恐怕在这丰乐县中,诗赋卷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再说说看,那贴经卷,你又答出了几道?我可听说,这一次的县试贴经,是最难的一次了。有几道题更是极为偏。”

    听了赵爽的这首《秋雨》,赵智露出一丝会心的笑容,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这个侄儿。

    “五十道贴经,侄儿力有未逮,只能够答出其中的四十七道。剩余的三道未能答出,饶是侄儿搜肠刮肚,也未尝看过《岳微讲义》、《庸者论》和《仁义取士赋》这三本经义。”

    赵爽虽然说着自谦的话,但是脸上却是倨傲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自己都未能答出来的题目,恐怕整个丰乐县,甚至是吴国,都没有几人能够答对。

    “嗯!的确是这三道题,偏了一些。尤其是《庸者论》中的那一句‘其为人庸也,实为智者。中庸之道,非偏非倚,随机而动乎者也!’,连我都只是隐约曾经在翰林院修订古籍时看过一眼。”

    对于赵爽的回答,赵智很满意,再次点了点头,道,“据说,我们吴国,好像只有京城林大儒的嫡孙林万经答出了这一句,不过另一句出自《仁义取士赋》的名句,他没有答出来,只堪堪答对了四十九道贴经,却已经是京城县试的第一名案首了。你能答对四十七道,加上出县之诗,丰乐县的案首非你莫属了。”

    赵智又探头往钱庄赌局轮盘那看去,笑道:“足足有三万两银子压你中案首,看来这丰乐县的人,都知晓你的实力……”

    话才说到一半,赵智又不禁皱眉,因为他看到了苏林名下的那一比一百的赔率,还有上面苏林押的一千两银子标记,奇怪道:“这苏林是何人?赔付比率怎的有一比一百之高?而且,上面还押了一千两银子,此人若是中了案首,我赵氏钱庄岂不是要赔付十万两纹银?”

    “叔父且放心,这案首之位,即便不是落在侄儿头上,也绝对不会是那苏林的。他只不过是个不知好歹的木头罢了。十五岁才开智,却偏偏要和我比拼县试名次,自取其辱。”赵爽很是不屑地摇了摇折扇,笑道。

    “哦?既然这苏林如此不堪,为何还有人压他一千两纹银呢?”赵智奇怪道。

    “说来好笑,叔父,这一千两纹银,都是苏林自己押的。他天真的以为自己能中案首,叔父放心,今日放榜之后,他若没有第二个‘勤’字与我,我便将他送到大牢去。”

    赵爽见此时已经临近午时放榜了,便又道,“叔父,已近放榜。还请叔父移步同我一起到县衙前观看名次。”

    “嗯!走吧!我也正好有一些事宜要同县令徐文良商谈,想当年,我俩还是同窗之谊,也是一榜的进士。”

    赵智笑着点了点头,上了轿子,朝着县衙而去。

    午时将近,是县试放榜的时候。此时的县衙门口,可以说是人山人海,都是来看热闹的,尤其是下了注的赌徒们,更是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一届县试的案首,究竟花落谁家。

    “哥哥,放心吧!案首肯定是你的。”

    苏茹和苏林挤在人群当中,焦急地等待结果。虽然苏林自己心里面有信心,贴经全对加上达府之诗,案首不是他的还能是谁的?但是真正要等着放榜,他的心还是激动非凡,就好像在等待高考查分一般。

    见妹妹苏茹安慰自己,苏林也宽心地笑道:“那是当然,茹儿,谢谢你。”

    “让开!让开!我家赵公子和翰林院修撰赵大人来了,刁民们都让开!”

    赵府的家丁嚷了几句,本来拥挤的人群就散开了,让出了一条道来,大家都羡慕地看着赵爽和赵智谈笑风生地走过来,小声地叽叽喳喳议论了起来。

    “那……就是赵大公子,这次的案首非他莫属了。”

    “在他旁边的,听说是翰林院修撰赵智赵大人,进士文位,从六品大官儿!比我们县老爷都还大一级呢!”

    “赵家可是我吴国八大儒赵修文的赵家,赵大公子得这案首,实至名归……”

    ……

    赵智和赵爽倒是不理会这帮草民的艳羡,午时一到,县衙大门开启,县令徐文良亲自手持圣书令,神情威严,正步走上前来,缓缓打开圣书令,智窍当中圣力一指,整张圣书令便徐徐展开,在半空之中,就化作一道金色的天幕,上面赫然开始出现一个个考中童生的考生姓名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九章 案首!
    “快……快看!第二十名,是我……是我……曾庆康!我考中童生了!”

    “我中了!我中了!第十五名!”

    “那是我……第十名!”

    ……

    徐县令手持圣书令,半空中的金幕,依次从第二十名,陆续闪现出一个个考生的姓名来。县试只取前二十名为童生,所以每出现一个新的姓名,就有考生欢呼雀跃起来。

    从一千多人当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中童生的考生都欣喜若狂的叫了起来,身边的家人也眉开眼笑,满腹欣慰。

    “呵呵!叔父,你看看这些丰乐县的儒生,只不过是考中一个童生罢了!就得意忘形,像他们这样,将来的文位撑死了止步在举人。”

    看着周边这些或喜或悲的所谓同窗,赵爽一脸不屑地对叔父赵智道,“叔父,听闻一般童生晋级文位,只能获得万里长城一砖圣力馈赠,但是每个县的第一名案首,却能够获得两砖圣力,以资嘉奖?”

    “案首身为县试第一名,不论贴经还是诗赋,都必须出类拔萃,从一众考生当中脱颖而出。自然在获得童生文位的时候,能够比普通童生多获赐一砖圣力。哎!当年我若不是年少轻狂,不肯听从父亲安排来这丰乐县,非要在建州府同那大儒之言开智的李云聪争案首。岂能到现在还晋级不到大学士文位?”

    赵智感叹了一声,又勉励赵爽道,“赵爽侄儿,你可别小瞧这案首多奖励的一砖圣力。童生是儒生获得的入门文位,有道是一步先步步先,你在童生文位就获得了比他人多一倍的圣砖力量加持,只要勤学苦读,专研儒术,日后的成就,便不可限量。”

    “侄儿明白!请叔父放心,侄儿一定会替叔父、替我们赵家争这口气。案首之位,非我莫属。”

    赵爽信心满满,现在金榜上的名次已经到第五名了,还没有出现他的姓名,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慌忙,在他的预料中,自己的名字应该要出现在金榜的最顶端,第一名案首的位置。

    但是,对于其他参与县试的考生来说,未公布的名次越来越少,也就代表着他们考中童生的希望越来越小了。至于那最后的头五名,绝大部分未中的考生,都已经绝望了,根本就没有期望能进前五。

    “哥哥,就剩五个名额了……”

    苏茹有些紧张地抓着苏林的手臂,而苏林也是有些口干舌燥,心在胸腔里狂跳,支持今后的命运究竟走向何方,就看这县试能否中案首了。

    “放心!茹儿,案首,一定是我的。”苏林轻声说道,也不知道是在安抚妹妹苏茹,还是在给自己信心。

    “第三名!齐天放……”

    当第三名公布出来以后,整个县衙前都是一片哗然,整个放榜已经到了最后的高。潮了。

    “齐天放竟然只有第三名!他可是这一次与赵大公子争案首最有力的争夺者啊?”

    “案首之位肯定是赵大公子的,可是竟然还有人比齐天放名次更高?究竟是什么人?有实力的考生名次好像都已经出来了啊?”

    ……

    “我竟然只是第三名?我……我明明写出了一首几近出县之诗!”在场的齐天放看到自己的名次,也是一愣。贴经他答对了四十六道,诗赋是一首无限接近出县之诗,这样的成绩,竟然只能堪堪名列第三。

    “有趣!有趣!叔父,你看那齐天放,丰乐县一个举人家的嫡子,大学士之言开智。去年曾经无意中写出过一首出县之诗,算是这丰乐县考生当中,对我威胁最大的了。可是,他还只是第三名,我倒是真想看看,这丰乐县的考生当中,还有谁有本事能中第二名!”

    见齐天放只是第三名,赵爽并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什么威胁,马上第二名就要公布出来了,他饶有兴趣地和赵智一起抬头,看向那天上的金幕。

    可是,当赵爽看到第二名的姓名的时候,整个人脸上的笑容却僵了,方才的那一副轻松写意的风。流书生气质也戛然而止,瞪大了眼睛,使劲儿地朝着那金幕看去,嘴里大声地叫道:“不可能!我怎么可能是第二名?我应该是第一名案首的!不可能!绝不可能……”

    没有错,金幕之上公布出来的第二名,不是别人,正是那赵大儒的嫡孙,赵家大公子赵爽。

    不仅是赵爽,除了苏林兄妹俩的所有人都是一愣,被震惊了。吴国八大儒嫡孙,赵家大公子,翰林之言开智的赵爽竟然只能屈居第二,几乎全县人都已经觉得第一名案首非他莫属了。

    “徐县令!是不是你徇私枉法,胡乱评定试卷!不然我怎么可能不是第一名?”

    第一名还没公布出来,赵爽就已经忍不住跳出来,指着县衙之前手执圣书令的徐文良大叫道。

    “放肆!赵爽,县试试卷评定,皆有孔子圣像监督,徐县令是不可能徇私的。你才不如人,有什么不服气的,徐县令进士文位,正七品官员,岂是你一个黄毛小儿可以出言挑衅的?速速退下!”

    赵爽刚跳上前来指责徐县令,徐县令还没有发话,赵智就皱起了眉头,眉心智窍圣力涌动,四个字“速速退下”言出法随,形成一道金色圣力捆绳,将赵爽拉了回来,拱手对徐文良抱歉道:

    “徐县令,赵爽年少无知,出言冲撞,还望看在我的面子上,权且原谅他这一次。”

    “哼!不过做了一首出县之诗,就如此狂妄。焉知半圣荀子曾言学无止境,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丰乐县难道就出不了天纵之才么?”

    徐县令其实一直对狂妄自大的赵爽没有好感,如今有苏林横空出世夺了赵爽的案首,心中大快,便大手一招,最后将整张圣书令抛向空中,在巨大的金幕之上,最终显示了高中案首的第一名“苏林”。

    “本次丰乐县试第一名案首,苏林!”

    智窍当中圣力涌动,加持在徐县令这威严的宣布号令当中,声波覆盖出去,竟然大半个丰乐县的上空都响动了起来。

    “什么?第一名案首竟然是苏家的苏木头?”

    “不是说他十五年都未开智么?才刚刚开智,就比赵大公子还厉害了?”

    “难怪这苏木头县试之前敢和赵大公子打赌名次,原来早就已经是成足在胸了!”

    “哎呀!我怎么能错过了发财的大好机会啊!你们知道么?赵家钱庄那边赌苏林中案首,可是一赔一百啊!押一两纹银转眼就是一百两啊!”

    ……

    围在县衙前看热闹的县民们一瞬间就热闹了起来,众口非议,说什么的都有。而那赵爽却怔怔地看着金幕榜上硕大的“苏林”二字,智窍竟然隐隐有被闭塞住的迹象,嘴里囔囔道:“不可能!不可能!我……我怎么可能不如苏木头……”

    “不好!这是心障,赵爽侄儿,速速回归清明!醒!醒!醒!”

    赵智凝神一看赵爽眉心的智窍,竟然有要闭合的迹象,马上圣音灌耳,进士之力,强行冲入赵爽的智窍当中,如同雷鸣一样的“醒”字一瞬间就将呆滞的赵爽给震了回来。

    “叔父,我……”

    回归清明的赵爽,一脸的颓废,神情萎靡,整个人的身上,一丝灵气都没有,他望向周围那些看着自己的目光,无一不觉得是在取笑自己,看自己消化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什么话都别说了。你此次争夺案首失利,打击甚大,必须要好好闭关半年,诵读圣贤经义,洗涤心灵。”赵智道。

    “不!叔父,我不相信自己竟然会输给一个十五岁才开智的木头。叔父是翰林院修撰,求叔父为我主持公道。”

    赵爽一脸恶毒地狰狞,不甘地叫嚷道。同时冲到了也在现场的苏林兄妹面前,指着苏林的鼻子叫道:“苏林,你这个木头,你怎么可能是案首?不可能!不可能!”

    “哼!我说赵大公子,如今县试结果公布出来,第一名案首正是我苏林。不知道我们之前的赌约你和你身后的赵家,还能信守承诺不?”

    看着疯狂丧失理智的赵爽,苏林掏出那张赌约,甩在赵爽的面前,指着自己的妹妹苏茹道:“按照赌约,我赢了,你必须像我妹妹茹儿道歉,并且赔偿我一千两纹银。”

    “你……苏林,不可能!我绝对不会像一个臭丫头道歉!”赵智瞪大了眼睛,想也不想地一口回绝。

    “哦?当日的赌约,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定下。如果赵大公子想要毁约的话,恐怕我只能告到徐县令那里去了。”苏林嗤笑了一声,叫道,“马上向我妹妹苏茹道歉!”

    “道歉!道歉!”

    “道歉……”

    “道歉!道歉……”

    随着苏林的一声,周围的乡民们也跟着起哄,平日里赵家都是作威作福,赵大公子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表面上是谦谦公子,实际上趾高气昂,没有少欺负乡邻。

    “赵爽,道歉吧!愿赌服输,我赵家好歹是大儒世家,岂能做出言而无信的事儿?”赵智见状,不想将此事闹大,影响到整个赵家的声誉,只能拿出了一千两银票递给苏林,然后命令赵爽道歉。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十章 求字(求推荐票!)
    “让我堂堂一个大儒之孙、大学士之子向他区区一个秀才家的黄毛丫头道歉?做梦!”

    即便是族叔赵智亲自开口命令了,赵爽骨子里面的一股倨傲却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自己开口道歉,他一脸鄙夷地冲着苏林笑道:“苏木头!十五岁才开智!哼!你如何比得上我赵爽?我以翰林冉子成《富贵贫贱论》开智,‘天道伦常,富贵有命。贫贱子岂可与富贵命等论?’,你区区一个秀才之子,就算让你考上了童生案首又如何?”

    赵爽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