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术-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哗哗哗……

    无数圣力金字,集结起天地间对神农氏的愿力,再度于半空当中,凝聚出一座更加恢宏的神农氏圣像来。

    “快……快看!是大司农肖齐胜,他竟然在这个时候,临场突破,达到了翰林大学士的文位,再次召唤出神农氏圣像来了!”

    “神农氏圣像,肖大司农不是每七天才能够召唤出一次的么?而且,每一次都要经过数个时辰的先期酝酿啊!怎么这一次,竟然如此迅速地就再次召唤出来了啊?”

    “翰林大学士的文位就是不一样,这一座神农氏圣像,似乎比先前那一座更加庞大和神圣……”

    ……

    众人抬头仰视神农氏圣像,都觉得光芒四射,让人睁不开眼来。而这些光芒照耀在万亩水田上,那些原本已经收割完要干枯的稻杆,竟然又抽出了嫩绿色的稻苗来了。

    “快看!水田……水田里又长出了秧苗……”

    “才刚收过一茬的稻田,怎么可能这么快又生长了起来?”

    ……

    府院的学生们,惊叹不已,而那些老实的农民百姓,一个个都口呼神农显灵,双手合十的跪拜了下来,朝着神农圣像不断的磕头跪拜。

    而此时,苏林也完全理解吸收了神农氏的悯人思想,睁开了双眼,看着眼前的神奇变化,也忍不住感慨道:“这肖齐胜不愧是小说家传人,领悟了神农氏思想之后,触类旁通,也完善了自我的小说家思想。晋升翰林,小说家的法术神通自然更胜一筹……”

    万亩良田,焕发出第二春,无数的稻苗茁壮成长起来,以众人肉眼可见的速度,抽出稻穗,再度形成一片黄澄澄的丰田稻谷。这一次,再也没有什么圣力思想保护,所有的谷穗都是低垂着,甚至,开始自折,无需人工收割,一根根饱满的稻穗凭空浮动起来,堆积在田埂之上。

    “悯人神农尝百草,

    哪有谷物自丰饶?

    辛勤天地尤可见,

    唯农速速来助苗。”

    一首打油诗再度从肖齐胜的笔下书写而成,便是在他之前那一首的基础上,每一句都加上了两个字。瞬间整首诗的思想和含义都变得不同了,之前的是祈愿上天赐予丰年。但是现在的却是点明了只有农人辛勤的劳作,才能够被上天看见,从而带来谷物的丰饶。

    唯有农人看到秧苗茁壮起来,才会喜笑颜开的前来施肥灌水。其中的重农思想表露无疑,同时,在写完这一首打油诗之后,肖齐胜朝着那些跪拜神农氏圣像的农人们深深地俯身一拜,面露惭愧自责之色,对农人们道:“诸位乡亲,这第二轮收割来的万亩之粮,是我感谢大家的。是你们的辛勤劳作,才有了我们的活命口粮。”

    有了肖齐胜的牵头,司农监的儒士官员们,还有府院的学生,也都若有所悟,纷纷地对那些农民百姓鞠躬拜谢。

    “农乃粮食之本,百姓乃国家之本。苏林,感谢你,写了这么一首镇国诗词《悯农》,让我的感触极深。我会亲自写圣力奏折禀报国君,让他以你的《悯农》为国策,改善农人百姓的生活和福利,提升农人百姓的身份地位……”

    再一次丰收了万亩良田,肖齐胜却做主将这些粮食分给了这些农民们。然后也对着苏林拱手拜谢道。

    “肖大司农过誉了。学生也不过是有感而发,农人辛勤种植作物,本就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地位待遇。苏林只是替他们鸣不平罢了。”

    对于大司农肖齐胜做的这些举措,苏林是打心眼里面赞同和喜欢,所以对肖齐胜这个小说家传人的印象也很不错。

    “嗯!从前我并不相信有什么天才,但是今日见到你,苏林,你以童生的文位,却能够领悟感受到如此至深的思想,并且用一首《悯农》表达阐述出来。实在是不得不让本官拜服……”

    肖齐胜颌首点头笑着称赞苏林,然后犹豫了片刻后,又道,“方才你的思想沟通了神农氏圣像,想必那一粒代表着神农之心的金色谷粒,已然在你智海内生根发芽了。据我所知,神农氏是农家和医家的思想源头,所以……苏林,你好好珍惜和参悟那金色稻穗……其中的愿力,不是你如今能够驾驭的,要小心啊!”

    “嗯!苏林谢大司农教诲!不过学生对于小说家的思想和法术十分感兴趣,希望肖大司农能够教我……”

    苏林点了点头,方才他领悟金色稻穗思想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点,除了农家之外的思想,还有医家的思想在。但是现在,苏林好不容易碰上整个天仁大陆都为数不多的小说家传人,自然忍不住好奇地要向肖齐胜请教了。

    “你要学小说家?”肖齐胜听到苏林的要求,皱了皱眉头,道。(未完待续。。)

    ps: ; ;第一更!今天三更!晚点还有两更!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国君的担忧
    之所以苏林会对小说家感兴趣,正是因为他有“无字天书”在,那些古典的神话小说,诸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等都完全可以一字不漏的写出来。

    甚至于,苏林可以不必要完全写出这些,而是节选一些熟知的神话故事写成小说,是不是就能够掀起巨大的改变,发挥出强大的力量来呢?

    另一方面,也是苏林自身对于小说家法术的极度感兴趣,就算他自己将来不打算写小说,也要对神秘的小说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刚刚晋升到翰林大学士的肖齐胜,恐怕在整个天仁大陆也是最顶尖文位的小说家传人了。

    “苏林,你可知道,整个天仁大陆现在秀才以上的小说家,加起来都不会到一百个。而且,小说家晋升到了大学士,如果想要申请进入圣殿的翰林院参悟,会比寻常的百家更难上千万倍。”

    肖齐胜很谨慎地看着苏林,“小说家想要印制一本自己原创的小说,要经过圣殿的半圣重重的审核之后,才能够在整个大陆发行。所以现在几乎没有新的小说诞生,我所书写和学习的也都是春秋战国小说家们的志怪神话小说,而且还要谨慎的挑选学习。你确定你要接触小说家么?”

    “圣殿对于小说家的审核,竟然这么严格?”

    苏林有些吃惊,听肖齐胜话里的意思,这圣殿对于小说家的管制和审核,都快比得上地球上的华夏国了。这个题材不让出版。那个题材连写都不让,甚至还给你来个和谐。好不容易有一个题材能够出版,也要经过好几轮的审核和批复才行。

    “圣殿也无奈啊!自从出了冥界那件事以后。小说家在百家当中,可以说是被另眼相看了。其实,我们小说家也是顺应了人族总体的愿力。只不过,有些事情,到了后面就会超出掌控,这是一个思想至尊的世界,善良正直的思想是思想,邪恶危害的思想同样也是思想……”

    肖齐胜目视远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笑了笑,对苏林道,“苏林,我知道你对小说家好奇,感叹小说家的威力巨大。但是,这真的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而且……小说家也从来不靠传授,故事和想象,都在身边……你若真想成为一名小说家。就释放你的思想,多看,多听,多想。去接触广大的百姓吧!《尚书。泰誓中》有言:‘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我们小说家的使命。便是将百姓的愿力收集和表达出来罢了!也只有这样的故事小说,才能够被广为传颂……”

    “小说家从来不靠教授?那……看来都是天赋咯!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也的确,那些真正能够在百姓当中广为流传的故事小说。都必须是代表着百姓们共同的愿景和期望的。”

    苏林看着肖齐胜默默走开的背影,一直琢磨着他说的话。苏林不缺小说,想要什么样的小说,他都可以从“无字天书”当中翻出来。

    但是只是这么单纯的抄录出来,是没有用处的,这是一个思想的世界,如果没有理解透小说家的思想,没有切实沉浸在那个小说内的世界,是不可能引起这个世界思想力量的共鸣从而产生威力的。

    “怎么了?苏林,《悯农》的诗词圣砖已经降下来很久了,你若是还不去署名。恐怕就要散掉了!”

    洪离玉见苏林一直沉迷在思考小说家的事情上,上前拍了拍苏林的肩膀,指着旁边的九块诗词圣砖,提醒他道,“贪多嚼不烂,苏林,小说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入门的。而且,我们现在都还只是童生,如何在七天后的府试当中脱颖而出才是最关键的。”

    “嗯!离玉你说得对,是我的心太大了。”

    被洪离玉这番话敲了一个警钟,苏林才将心思收了回来,小说家的这件事情便压在了心里,暂时不去想。他走到《悯农》的诗词圣砖面前,没有掏笔,依旧是用那一根再普通不过的稻杆写上了‘苏林’二字。

    锵!

    九块镇国的圣砖之力,射入了苏林眉心的智窍当中,同时,《悯农》的诗词圣砖也奔着那数百里外的边关长城飞了过去。

    轰一下落了下来,同样是九块诗词圣砖,独自城墙,镇压长城的时候,其他的诗词圣砖都发出了一股共鸣的震动声音。而在这一面《悯农》圣砖的旁边,是苏林的另外三首诗词《秋词》、《摸鱼儿》和《夏日绝句》。

    四首诗词,有三首都是镇国的,相互感应起来,形成了一个思想的循环来。《秋词》倾诉秋日逆境当中的豁达乐观,《摸鱼儿》阐述的是至死不渝生死相许的爱情,《夏日绝句》却揭示了项羽的舍身为天下的“大勇”,《悯农》则是怜悯全天下可怜的农人。

    而这一边,苏林募地发现,自己手中拿着的这一根再寻常不过的稻杆,竟然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农家思想气息,他眉心智窍内的圣力渗入其中,心中一动,对洪离玉道:“离玉,你快看,这一根稻杆竟然成为了文宝!”

    “咦?还真是!而且等级还不低,竟然是进士文宝!镇国的诗词,果然不简单。”

    洪离玉也是惊喜地叫道,“这是农家的文宝,单单这一根稻杆,就算往那不能种植的沙漠荒地一插,顷刻间就能够变成丰沃的良田了。”

    “还真是个宝贝!先收着,也算是个意外之喜。不过,现在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也应该会建安府了吧?”

    苏林收起了文宝稻杆,下半身全都是脏泥,刚转过身去,却惊奇的发现,不仅是洪离玉和袁暮,几乎所有府院的秀才举人们,竟然都下田弄得一身都是脏泥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他们怎么都下田来玩泥巴了啊?哈哈……”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再想起之前这些秀才举人们鄙视农民们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苏林看了忍俊不禁起来了。

    “嘿嘿!苏兄,我就说嘛!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你怎么会甘愿认罚下田收割呢?原来是下田来写诗,啧啧啧……又是一首镇国诗词,还是农诗。这下,看那些质疑苏兄诗才的人还有什么话好说?”

    袁暮不仅是身上满是污泥,甚至连脸上都是溅上了一点,乐呵呵地在水田上手舞足蹈,一口一个苏兄叫着,苏林就更是忍不住乐了。

    “袁兄啊!镇国的诗词真的不好写,这一次,我也是有感而发,才能够如此凑巧写出来的。”

    苏林从水田里走上田埂,那些秀才举人们又立刻换了一副嘴脸,拱手上前热情满面起来。

    “恭喜苏案首又写出了一首镇国诗词,而且还是一首农诗!”

    “啧啧啧……苏案首这一首农诗《悯农》,意义重大啊!将来想必能够传遍天下,数年之内必然能够成为传天下的诗词啊!”

    “是吧!我早就说了,以苏案首的才华,既然都写出了两首镇国诗词,再写一首,自然也不在话下……”

    ……

    苏林没有理会这些秀才和举人们,和洪离玉以及袁暮一起,坐上了司农监的马车,晃晃悠悠地回建安府去。他们身上的衣服都脏了,迫切地要回府中洗个澡换一套衣服了。

    而在吴国京都夏城,皇宫之内的国君孙建实,正和几名嫔妃嬉戏当中,突然玉玺再次震动,慌忙之间的孙建实,连熹妃递到嘴边的剥好的葡萄都没有接住,脸上再度露出震惊的脸色,随即脑子一转,苦笑了一声道:“镇国!我吴国竟然又有镇国的诗词文章?该不会……又是苏林那个逆天的妖孽吧?”

    “皇上!苏林是谁啊?能够写出镇国的诗词来,必定是当朝的大学士以上咯?是我吴国的栋梁之才咯?”熹妃娇媚地一笑,问道。

    “哎!说不清啦!朕若是说这苏林还只是一个童生,就已经在这一个月内写出了两首镇国诗词来,你信么?要是这一首还是他写的,那可就是三首了啊!三首镇国诗词啊!先帝在位三十年,我吴国也不过只出了五篇镇国诗词文章啊!可朕这一个月内,就出了三篇啊!三篇啊……”

    “那多好啊?皇上,有如此天才辅佐我们吴国,那还不是国运昌盛,稳如泰山。”熹妃笑嘻嘻地又剥了一个紫色的葡萄,伸到国君孙建实的口边,“来!皇上,吃颗甜甜的葡萄。”

    “福兮祸之所倚啊!镇国之策是好,但是这却是太反常了。苏林此子,非同小可啊!上一首镇国诗词,朕都还没有想好如何奖赏他,这才几天啊!又给朕来了一首,朕真的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了!”

    孙建实一口吞了那紫色的葡萄,但是智海内却在不断地运转国运之力,去推算苏林的过去种种以及未来和吴国国运的种种利害关系,可惜的是他越算却越乱,开始还有一丝头绪,但是推算到了最后,却变成了一团乱麻。非但无法推算出苏林的未来,甚至连已经发生的过去也变得模糊不清,根本容不得半点窥视。

    “苏林在我吴国,是福还是祸?”孙建实最终还是放弃了推算苏林,再也没有心思怀抱美人,一把推开了熹妃,自顾自的背着手往御书房走去。

    “皇上!皇上……”熹妃看着孙建实略带惆怅的背影,也叹了口气,将刚剥好的一颗葡萄丢入了自己口中。(未完待续。。)

    ps: ; ;第二更!晚点还有一更!
第一百三十章 分田令(第三更为盟主加更!)
    吴国国君孙建实才走到御书房当中,建安府司农监大司农肖齐胜的圣力奏折就直接飞了进来。

    “镇国农诗!《悯农》,获得了神农氏的神农之心,金色谷粒?这苏林……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放下圣力奏折,孙建实叹了一声,又忍不住背诵起了苏林刚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确是好诗!农人的辛苦,百姓的艰辛,这就是朕治下的吴国么?”

    端坐在龙椅上,孙建实愁思了良久之后,一边看着苏林的《悯农》,智海当中的国运之力疯狂的涌动起来,是在结合这镇国诗词,计算着治国的良策。

    “农为本,民为本!原来一直以来,朕做的并不对。”

    吐出一口抑郁之气,国君孙建实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然后提笔,甩出一道国运之气,化作金页圣旨,挥舞着龙骨凤尾笔,点在圣旨之上,起始一顿,但是紧接下来,却思如泉涌,笔走龙蛇,将一篇洋洋洒洒数百字的《分田令》一气呵成。

    “王道天下,惠及万民。国之根本,在农在民。今农寡田,岂能安业?童生苏林,痛作《悯农》。朕以为是,特此分田……”

    国君孙建实以苏林的《悯农》作为镇国之策的理论依据,以农为本,划吴国的千万亩农田,分产到户,让耕者有其田。同时,责令各府的司农监,定时定点安排农家儒士官员为农民的田地无偿施展圣力法术……

    种种措施跃然于纸上。农民只需要缴纳很少一部分的农税,便可以安心的种植。不过需要将粮食优先卖给国家便是。

    “来人,传召六部尚书大臣……朕有重要国策……”

    《分田令》写好了。便要颁布下去,国君孙建实招来六部尚书商议了一番,虽然这样的分田令会让国家的收入锐减超过三成,同时也触及到一些大地主乡绅的利益,不过在力排众议之后,孙建实还是打算颁布施行。

    “三成收入固然可惜!但是民心更难得,若是此策能够如朕所料,至少能涨一成的国运。同时,能够为我吴国带来连年的丰收。即便没有农家圣力法术,也必然丰产。哎!早知道有苏林这个妖孽,朕当初又何苦发《罪己诏》啊!”

    国君孙建实铁下心来,将这《分田令》即刻半步到各州府县去了。

    而在吴国的敌国越国,国公府当中,就在孙建实决定彻底将《分田令》颁布出去之后,大儒范仲景也收到了探子的密报。

    “苏林!又是这个苏林!不过区区童生,竟然一个月之内写出了三首镇国诗词。《摸鱼儿》让吴国内的男女恩爱,国运提高半成。《夏日绝句》是缅怀项羽的战诗战词。使得吴国边关的军队的战力也提高了三成有余。如今又出了一首《悯农》,孙建实以此制定了《分田令》,至少能提升一成国运啊!”

    范仲景愁眉不展,一拳头狠狠地砸在了梨花木的桌上。“如今吴国的国运非但没有减衰,反而更加强盛起来。不行!这个苏林,必须除掉!”

    “义父!又是为了何事而心焦啊?”

    这个时候。董子衿身着迷人的白裙款款走进了书房。

    “子衿,情势不够乐观。那吴国的国运本来已经走衰。可是如今却因为一名区区的童生,反而更加强盛起来。若是再让吴国的国运强盛几分。等不及美人计实施,到时候被灭的就是我们越国了。”

    范仲景叹了口气,虽然他是大儒的文位,却偏偏操心着整个越国的国运,国君王宇还年幼,太后范献容又是范仲景的胞妹,所以可以说,整个越国都在范仲景的一手掌握当中。

    但是范仲景并没有自己当皇帝的野心,他一心只想帮助越国覆灭吴国。这是在贯彻老祖宗范蠡的思想和理念,也是范家一直辅佐越国的使命。

    此时,正是九尾圣狐控制董子衿的身体,但是董子衿听了范仲景的话,却募地有所感应,意识对九尾圣狐道:“你快问问范仲景,那童生叫什么姓名?是不是我夫君苏林?”

    “童生?什么童生如此了得,竟然能够让大儒文位的义父伤脑筋?按照子衿的想法,一个童生而已,哪儿有那么厉害?义父何必为了吴国的一名童生而气坏了身体呢?”董子衿便试探地询问道。

    “就是上次写《雁丘词》和《夏日绝句》的那个苏林,自从七八天前《圣文》出刊以后,九国各大书院的学生们,都听过他的大名了!如今又写出了一首镇国《悯农》,是我越国的心腹大患!我会出动潜伏在吴国的刺客死士,将这苏林给除掉!”

    说着,范仲景目露狠戾之色,似乎已经下定决心非除掉苏林不可了。

    而董子衿一听到范仲景要派人暗杀苏林,立刻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子衿,你怎么了?难道,你觉得义父这么做不对?”范仲景狐疑地看了董子衿一眼。

    “不……不是!只是……”心中紧张苏林安慰的董子衿,毫不犹豫地从妖狐手中抢回了身体的控制权,迅速地想好了对策,解释道,“只是……义父,我夺舍的这董子衿,正好便是那吴国天才童生苏林的未婚妻,我想……如此的天才,在吴国可能是我越国的心腹大患。可若是被我策反,我们帮助他在吴国成长起来,之后反而去对付吴国国君,引起吴国的大乱,义父觉得如何呢?”

    “咦?如此倒是良策,如今的吴国国君孙建实,比起当年昏庸的吴王更难对付,若是单纯用美人计,恐怕很难奏效,即便你是九尾圣狐,拥有媚术,也不是那么容易。让我来算计算计……”

    范仲景听了董子衿的建议,心中募地一动,智海内的百座圣力算盘便啪啪啪算计了起来,沉默了半刻钟时间后,便拍手大声叫好道,“好啊!子衿,我动用算术之法,进行演算预估!如果采用这个方法的话,你去诱惑那苏林,培养他成长起来,最后对抗吴王。我们覆灭吴国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那……义父!具体而言,子衿应该如何做呢?”

    董子衿的心中一喜,只要范仲景不派人暗杀苏林,她就放下心来了。

    “如此这般,你夺舍了董子衿的身体,吞噬了她的记忆。如今你便是董子衿,我会派人将你再送回吴国去,你只需按照董子衿的身份去生活,找到苏林,陪伴在他的左右,接下来,我会让密探和你联系……”

    范仲景的智海当中推算出了一套惊天的计划来,在他看来成功覆灭吴国的把握非常之大。只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计算是基于董子衿已经完全被九尾圣狐夺舍的前提。

    而此时在上千里外的吴国,苏府前,苏林一声泥浆的走回了自己的厢房,妹妹苏茹见了,立刻大惊失色,叫了起来:“哥哥,你这是怎么了?怎的弄得一身的泥浆啊?出什么事了么?”

    “我没事的,茹儿,莫要大惊小怪。只不过今天府院学生接到司农监的任务,哥哥就是下田去罢了。”

    苏林笑了笑,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道。

    “哥哥,你可是秀才之子,现在又是苏府的十三公子,他们怎么能让你下田呢?”苏茹气得两个腮帮子鼓鼓的,嚷嚷道,“不行!哥哥,茹儿去找二叔,帮你讨一个公道回来。”

    “茹儿!你先别生气,哥哥可不是被人逼着下田的。是哥哥自己愿意下田,看到那些农夫辛勤劳作却没有应有的待遇和地位,年纪那么大了还要在水田里收割,于心不忍,便下田去了。”苏林说着,又怕妹妹苏茹担心,赶紧加了一句,“不过我并没有怎么收割稻谷,不辛苦的,反倒是写了一首诗。”

    “真的么?茹儿不信,哥哥你受苦了!”

    苏茹看着自己的哥哥苏林,一声的脏泥,连脸上似乎都花了,立刻心疼得眼泪哗哗的。就算是以前在丰乐县苏府,虽然被苏刘氏压迫,但是苏茹也从来没有见苏林下过田,干过粗活的。

    “真的没有,不信?哥哥将今天的成果写给你看看,虽然你现在还认不全字。但是你要相信哥哥,哥哥真的是自己愿意下田,而且是下田去写了一首诗的。”

    苏林苦笑一声,拿起厢房书桌上的普通笔墨,将今天写的那一首《悯农》又抄写了一遍,摊在苏茹的面前,道:“这下该相信哥哥了吧?你若是再不相信,那就只好等明天,我带你去见袁暮,让他跟你说……对了!今天袁暮可也下了田,哈哈!更是弄得满身的泥巴呢!”

    “哥哥,你自己也是……不管怎么样,茹儿……茹儿要去求二叔,让二叔别让哥哥以后再去下田了!”

    苏茹还是很替苏林委屈,她想不通,为什么哥哥苏林明明已经是案首童生,更是苏府的十三公子,身份尊贵,还会被人使唤着下田干农活呢?

    而就在这个时候,苏府二老爷苏中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威严地道:“苏林,你这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

    ps: ; ;第三更!是为盟主加更滴!很晚了,大家看完早点睡!
第一百三十一章 玉不琢不成器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苏中一脸威严,看到苏林满身泥浆的时候,就怒了。吹胡子瞪眼睛地训斥道:“苏林,你看看你现在这副模样,有哪一点像我们苏府的十三公子的?”

    “二叔,这……我不过就是下了一趟水田,我这就马上去洗个澡,换身衣服。”

    虽然苏林是才成为苏家十三公子没多久,但是无形当中也感受到苏中这个二叔的压力和威严。尤其是苏中总是对自己板着脸,就好像刻意针对自己一样。

    “下田?苏林,你明知道我苏家乃是纵横家半圣苏秦之后,是吴国,乃至整个天仁大陆的名门望族。可是,你却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像农夫一样下田去?你还当自己是苏家的十三公子么?”

    苏中指着苏林一身的污泥,毫不客气地训斥道,“苏林,如今的你不比从前。你既然认祖归宗,便是我苏家的十三公子。你的一言一行,也都和我苏府的形象息息相关。你若是再这般肆意妄为,我有权利将你赶出苏家去……”

    “二叔,你不要骂哥哥,哥哥……哥哥是下田去写诗的,还……还写出了一首镇国诗词呢!你看……”

    苏茹一见苏中对苏林如此不客气的开口训斥,就赶紧拿起桌上苏林方才写的镇国诗词《悯农》递给苏中。

    但是苏中却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撇到一边,继续对苏林道:“苏林,你不要以为有一些诗才,便自觉是天才。思想之道。越往后越是艰难,越是艰深。并不是靠写几首镇国的诗词就能够一路走下去的。必须要不断的精深思想。我不管你是多么天才的案首童生,在我的眼里。你只是我苏府最普通不过的一名公子,你若是犯错,我照样会依照府里的规矩罚你!”

    “二叔,你不要罚哥哥,哥哥今天已经吃了很多苦了。”

    苏茹赶紧上前,拉住苏中的袖子,替苏林求情道,“二叔你最好了,茹儿最喜欢你了。你不要罚哥哥好不好?”

    “不罚不行!苏林。你刚到我苏府,想必对我苏府的家规祖训还不熟悉。我便罚你今夜到祠堂去,抄写一百遍的苏家祖训。”

    面对苏茹的求情,苏中根本就无动于衷,依旧严令地道。

    “二叔,我自认今天没有做错。而且农夫也不下贱,下田也不是一件粗鄙事。我们每天所食的米饭,也都是这些农夫的辛勤劳动供给的。若是没有他们,我们都要饿死。我并不觉得和农夫一样下田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面对苏中的质疑和训斥。苏林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依旧直言不讳地答道,“你要罚我去抄苏家祖训。我洗过澡之后会去。因为我的确不了解我们苏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