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术-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林心中明白,这便是挡在“道”中央的荆棘和阻碍。有时候并不是直观的困难和险阻,而是这些不可预料的后果。如果一味因此将这些罪责后果归咎在自我身上,反而会形成业力过去的业障。

    想通了这一点后,苏林的心中便释然,念头和思想也更进一步,知道这并非自己的自私和过失。但是,既然引起了这样的后果,他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做弥补。

    “苏林!这下过来,除了向你求证这件事之外,本县还有一件事情要通告你。”

    徐县令在一旁观察着苏林的脸色变化,便也知晓了苏林心中的挣扎和改变,当他再次看到苏林的脸色释然的时候,便知道苏林恐怕也已经想通了,心中忍不住赞叹其不愧是真正的圣言开智的天才。

    “哦?还有何事?徐县令不妨直言。”苏林此时念头通达,精神对于自我和事物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双目在不自觉当中,也能放出炯炯光芒。

    “便是你那恶毒后母苏刘氏之事,方才接到国君大赦天下的命令之后。本县便让狱卒去将她从大狱中释放,却闻听狱卒来报,苏刘氏已经在狱中自缢身亡。”

    “苏刘氏自缢身亡了?这……这该死的毒妇!最终还是死了,只是……可怜我那三弟苏文罢了!”

    听到苏刘氏死在牢中,苏林的心中并没有半分的怜悯,只不过是考虑到三弟苏文的感情而已,毕竟苏刘氏再恶毒也是苏文的亲生母亲。

    徐县令叹了口气,又道,“本县听闻之前你当街诉责苏刘氏的时候,以圣力法术写下一首打油诗,直斥‘最毒妇人心’。便是这一句让苏刘氏失心疯,在牢狱当中自缢身亡。但是苏林你可知晓,你这一句‘最毒妇人心’骂的却不止是苏刘氏,而是将整个天下的妇人都牵连了进去啊!”

    “徐县令,学生也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只是用圣力法术‘临字成金’书写这一首打油诗,并没有真正让它成文,否则恐怕也会引动万里长城的感应,成为圣砖诗词的话,就当真会被全天下人传颂知晓了。”

    苏林今日写这首打油诗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即便知道这一首打油诗很有可能也是鸣州之作,可以获得诗词圣砖的奖励,但是却并没有让它成型,隔绝了长城对它的感应,只是将其用作一般的圣力法术使用出来。

    “饶是如此!苏林,今日街上亲眼目睹你写此诗的百姓乡民何止上百人?即便此诗不成诗词圣砖,但是凭那最后一句的‘最毒妇人心’,便足以流传千古了!你呀!你呀!本县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你,连随口出来的一首打油诗,都有如此的大才啊!”

    徐县令警示苏林道,“本县知道你得罪了赵家,所以特意提醒你,要时刻提防赵家拿你的这一首诗作怪。若是赵家发动力量,在关键的时刻,将你这一首诗呈到京城给太后、皇后和长公主,甚至是所有的豪门贵妇观看,那你可就真的被迫同天下妇人为敌了!她们可不会理会你这一句到底是在骂苏刘氏一人还是全部的妇人,只要是妇人,听到这一句‘最毒妇人心’,恐怕对你都不会有好感吧?”

    “多谢县令大人提醒,学生必然会在心中提防,谋想对策的。”

    听到徐县令的话,苏林的心中也是暗道自己对于这个儒道世界的了解还是太浅了,不如徐县令想的那么高远。一首诗词的不恰当含义,被别有用心的人肆意传播和蛊惑,的确非常容易毁掉一个人的前程。

    “恩!除此之外,苏林,洪景章大学生路过本县的时候,曾同我言,你若是安然归来,便在这丰乐县帮你用那雾雨精灵兑换功名和银两。你带上雾雨精灵,随我回县衙库房吧!嘿嘿!听闻你手中有不少的雾雨精灵,按照国家规定,这些雾雨精灵我丰乐县可以优先使用。如此一来,想必我丰乐县数年之内都不用担心旱灾了。”

    说完,苏林便同袁暮跟随着徐县令来到了丰乐县衙,将十一只雾雨精灵兑换成了功名和银票。

    每一只雾雨精灵可以兑换功名一百点,银票二十万两。苏林也没有独吞,而是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比例进行分配。虽然洪离玉不在场,不过功名还是记在了她的名下。

    分配了之后苏林名下便拥有了五百点的功名,洪离玉和袁暮各自是三百点。袁暮虽然百般推辞,言称自己不该要这些功名和银两,但是拗不过苏林的说服,还是很欣喜地收下了这些功名和银两。

    要知道,担任一方县令所需要的功名就是一千点。如今的苏林,不过区区童生,却已经拥有了五百点功名,若是真想要担任吴国官职,已经可以担任一名正八品的县丞了。

    “苏兄,我等如今虽然拥有了功名,却是不必急于去兑换官职。重点还是要不断学习进步,身为案首童生,我们可以进入建安府府院学习,同那些秀才举人一起读书和讨论经义,必定会收获更丰。”

    袁暮此时心情大好,不仅是因为收获了功名和银两,更因为结交了苏林这么一名有才华的至交好友,问苏林道,“府院报道之日便在这几日,苏兄有如何打算?”

    “恩!袁兄,既然我们有这个机会,定然要到建安府的府院去学习。听闻府院可是有大学士甚至是翰林作为夫子老师的,向他们请教经义问题,必然会大有收获。不过,我家中有小妹茹儿,不能留茹儿一人在丰乐县。等待我今日回去打点一番,明日同袁兄一同赶往建安府如何?”

    苏林将自己心中的打算说与袁暮听,便是要走出小小的丰乐县,迈向更宽更广的儒道舞台,施展心中的抱负和才华。
第七十六章 前往建安府
    暂别袁暮,回到苏府当中,苏林便同妹妹苏茹一起收拾行李,打算将整个苏家都搬到建安府去了。

    “哥哥,那我们这里的老宅子呢?爹爹说过,苏家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这座老宅子的。”

    妹妹苏茹一边打包着行李,一边同苏林说道。

    “傻茹儿,哥哥只不过是带你一同到建安府去。这里的老宅子,只是闲置着,又不会卖掉。将来我们兴许还要回来呢!”

    苏林摸了摸苏茹的小脑袋,脑子里却突然涌现出一股儿时的记忆来,“父亲去世差不多要十年,不过茹儿被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些蹊跷。模糊的记忆表明,当初父亲是同一些秀才组队到关外蛮荒去探险历练,回来以后却发现身中剧毒,不到三日便不治身亡。”

    “好可怕!茹儿当时虽然才三岁,却也隐隐有记忆的。爹爹死的是时候好可怕,吐的血都是黑的,爹爹死之前不停地说不能放弃老宅!茹儿都记在心里。”

    苏茹说着,紧紧地抱住苏林,将脑袋靠在苏林的怀里,“茹儿从小就没有见过娘,爹爹也在三岁的时候去世了。只有哥哥是茹儿唯一的亲人,茹儿要和哥哥一辈子永远都不分开!”

    “不会分开的。傻茹儿,我们抓紧收拾行李,明早便和袁暮一起驾着马车到建安府去。听说建安府可是比丰乐县大好几倍,有更多好玩的和好吃的呢!茹儿一定会喜欢的。”苏林笑了笑,说道。

    “有哥哥的地方,茹儿都喜欢。”

    苏茹笑颜如花,水灵灵的大眼睛,格外地有精神。

    “对了!茹儿,到时候哥哥再教你读书写字,就算你是女孩子,也未尝不能开智学习圣贤书。不过就是文位没办法获得罢了。”

    苏林坚定道,身为穿越人士,他一直觉得天仁大陆这个儒道世界最大的陋习之一,便是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或者说更根本的便是“男系氏族”的属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几乎都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更不用说读书写字考取文位了,就算是皇家的公主,也无权参与科举考试。

    “好呀!好呀!哥哥之前就懒得教茹儿认字和读书,茹儿现在不仅要学认字写字,还要……还要学习写诗作词,哥哥教茹儿好不好,教茹儿也写诗。”

    一听到哥哥苏林要教认字读书,苏茹就激动地笑嘻嘻道,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动着一丝渴望智慧的光芒。

    “傻茹儿,还不会走就想要跑了。放心,到了建安府中,哥哥会慢慢教你的。到时候,让你成为我们吴国,甚至是天仁大陆的第一才女!比那些皇宫的公主们都更知书达理,通晓音律!”

    看着苏茹幸福的笑容,苏林的心中也涌起一阵满足。不过考虑到教苏茹认字的问题,苏林才想起来,在这个儒道世界里,认字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最困难的是这个世界并没有拼音,给汉字注音通常都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这两种注音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辅助学习认字,但是用起来都十分地不方便。所以,这也是导致天仁大陆民众的识字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够供得起家中子弟上私塾,而如果不上私塾的话,没有先生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导读音和含义,根本连字都认不全。

    “如果我能够将拼音或者再创造类似拼音的方法,将所有的汉字都用这种方法注解出来。那寻常人家的子弟,只要学会这种拼音方法,就根本不需要先生手把手一个字一个字教导,便也可以将所有的汉字都学会!”

    想到这一点,苏林的心中便涌起一阵激动来。拼音的好处不言而喻,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识字率。之前他还在为吴国损失的半成国运而感到愧疚,如今想到了拼音这么一个好办法,便在心中暗暗开始计划着,到了建安府安顿下来,便着手编写一个适合天仁大陆的拼音方案。

    苏林和苏茹的行李都不多,很快便打包好了。被苏林统一丢进了乾坤袋的空间当中,有一件能够储物的文宝,就是方便。不过寻常人家,哪里能够拥有乾坤袋啊?哪怕是最低级的乾坤袋,也价值十万两白银。

    一夜无事,第二日一大早,苏林便听到了外面的锣鼓和哀鸣,是治丧出殡的响动。出门一看,原来是黄家替苏刘氏出殡,本来苏刘氏应该算是苏家的人,不过已经和苏林分家,回到了黄家,便归附原籍,要葬入黄家的祖坟内。

    同时,苏刘氏的儿子苏文,也连夜从交州赶了回来。十岁的孩童,披麻戴孝,一路跪着走,膝盖都磨破了。

    “三弟……”

    看到苏文这般摸样,苏林忍不住上前叫道。

    “你不是我的大哥,你是我的杀母仇人。”

    苏文的目光当中,露出了仇恨之色,顿了一下之后,也不再理会苏林,随着殡丧的队伍继续往前。

    “哎……苏兄,这也不能怪你。相信苏文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以后,会理解你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袁暮已经走到苏林的身边,叹了口气道。之前他就已经大概了解了苏家的情况,安慰苏林道,“走吧!苏兄,丰乐县只是弹丸之地,以苏兄的大才,将来必定能中我吴国的状元。成就大儒恐怕都不在话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马车我已经准备好了,需要我让人帮你们兄妹抬行李么?”

    “不必了!袁兄难道忘了,我手里有乾坤袋,行李可都在里头。”

    苏林摸了摸腰间的乾坤袋,道。

    “是我忘了!哎!乾坤袋是个好东西啊!苏兄,我一个袁家三公子都没有一个,之前那个已经还回去给商铺了。恐怕我只有考中了秀才,才能够蒙家族赐下一个。不然的话,恐怕要我自己花十万两银子购买了。”

    袁暮有些羡慕地看着苏林腰间的乾坤袋,叹道,“苏兄,说出去别人恐怕都不会相信。我一个大学士之子,袖中的银票都没有你这个秀才之子多。”

    “嘿嘿!袁兄,我这银票可都是血汗钱。那雾雨精灵可不好抓,陨心石同样是用命换来的。再说了,袁兄昨日不也从徐县令手里拿到三十万两的银票么?你就不用那么吝啬了,花十万两买个乾坤袋便是。”

    苏林嘿嘿一笑,倒是也挺喜欢袁暮的性格。虽然说袁暮一开始同自己接触是受到他叔父建安府知府袁天章的授意,但是袁暮贵在一个“真”字,从始至终待苏林都很真诚,没有阴谋诡计和城府。这是真心相待的兄弟和朋友,比起那些虚情假意嘲讽和奉承的童生案首,苏林很享受和袁暮相交的这种感觉。

    当然了,同袁暮的感觉又和洪离玉有极大的不同。但是苏林自己也说不出来是哪儿不对劲,按理来说,洪离玉和袁暮是一样的,都是关外试炼结实的兄弟,苏林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异同感觉。只能够将这个原因归咎到雾雨迷踪林内的轮回幻境了,自己化身的范杞梁和洪离玉化身的孟姜女之间的那种感情影响到了现实。

    袁家的马车赶到了苏府门前,苏林同妹妹苏茹不客气地坐在马车内,车夫扬鞭抽打在驽马身上,便一路向东,出了丰乐县朝着那建安府而去。

    丰乐县是建安府辖下的五个县之一,距离建安府有一百五十里之远。袁家的马车从早上出发,过了午时才堪堪赶到了建安府。

    建安府作为管理五县之府,城楼规模明显比丰乐县上了一个档次,城高将近十丈,城外也不是荒芜的平原,反而是一丘丘绿油油的农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城门口更是来来往往的许多商队和进城出城的乡民,比起边陲小县丰乐县繁华多了。

    “哥哥!快看,前面就是建安府了!好大啊!真的比起我们丰乐县大了好多倍!”

    在马车内憋了一上午的苏茹,远远地见到前方建安府城楼,便兴奋地指着叫道。

    “是呀!茹儿,我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便要在这建安府内生活了。”

    苏林也是心情大好,看着马车周围绿油油地稻田,便又奇怪起来,问身边的袁暮道,“袁兄,这都已经深秋了,怎么这建安府外的稻田,还是如此郁郁葱葱,难道想在冬日里收割不成?”

    “苏兄,你这可就不知道了。吴国每个府都会设置司农监,专门有修行农家的儒士们施展圣力法术,帮助作物生长,甚至是以圣力逆转天时,如果是大学士以上的农家儒士出手,纵然是在冬日里想要吃到西瓜也绝非难事!”

    袁暮笑着指着几名在田埂上执笔书写的儒士向苏林解释道,“这一片稻田,便是司农监治下的,我们到府院读书,不仅要学习更高深的儒家经义和百家思想,更会被夫子老师和学正院长委派一些历练的任务,其中便也有可能接到农时任务,前来稻田当中练习使用农家的圣力法术。”
第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
    “农家?秋日里生长的稻苗,当真是神奇非凡啊!”

    望向那郁郁葱葱的稻苗,苏林也兴起了好奇心来。如果按照前世华夏的历史来看,这个时候的劳动力的生产率应该是很低的,谷物产量也不高,稻谷大部分都是一年一种。

    可是,看目前这状况,似乎稻谷在秋冬也可以插秧出苗,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儒道世界神奇的思想力量,以农家的圣力法术,用思想之力改变天时,营造出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以至于现在是深秋,却依然可以看到绿油油的水稻田。

    “的确。苏兄,虽然亚圣孟子极力抨击农家思想,认为农家以人力改变天时有违天数,但是农家的圣力法术和神通,却的确有益于作物产量和国家民生。邹国因为信奉亚圣孟子学说思想驱赶农家儒士,所以国内农作物产量低下,需要花费大量钱粮从其他八国购进粮食,才不至于出现粮荒。”

    袁暮笑着站在马车头,指着前面农田几名儒雅的农家儒士对苏林道,“苏兄且看,那几名司农监的农家举人儒士,马上就要施展‘揠苗助长’的圣力法术了。”

    “揠苗助长?”

    苏林感兴趣地使用了“举目千里”的圣力法术看去,只见田埂阡陌中央,有三名身着举人文位服饰的农家儒士,一人手持锄头文宝,一人手持镰刀文宝,还有一人则是拖着一柄犁,全都是农具形状的文宝。

    三名举人农家儒士,口中念念有词,智窍当中圣力涌动出来,合力发出圣力法术“揠苗助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淡金色圣力手掌,整整覆盖住一丘的水稻田。

    “圣力揠苗丰五谷,助长茁壮食万民!”

    屏气凝神,三名农家举人智海当中思想潮涌,合力使出“揠苗助长”的圣力法术来。那巨大的圣力手掌便猛地往水稻田一压,紧接着就化整为零,变成成千上万个金色的小手掌,渗入了每一颗水稻秧苗中,以圣力滋润,以农家思想助长。

    蹭蹭蹭……

    效果非常明显,本来只有五寸左右高的稻苗,竟然一瞬间就拔高到了十一二寸,秧苗也变得更加地油绿起来,秧叶宽大肥厚,竟然也透露出一股思想的光泽来。

    “呀!竟然真的长高了?揠苗助长不是亚圣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中说的一则讽刺寓言么?”

    关于“揠苗助长”的这个讽刺寓言,苏林可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就曾经见过,乃是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则,说的是有个担忧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把他给累坏了,他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帮助禾苗长高了!可是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

    “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当中,那个宋人是亲自用手一株一株去将禾苗给拔高的,却因此让禾苗全部都枯死了。可是在这个儒道世界里,农家利用神奇的圣力法术,贯通农家精神,竟然真的做到了揠苗助长,瞬间就将稻苗生长的进程缩短了一个月!”

    苏林再望向那三名农家举人,却是发现联手使用了“揠苗助长”之后,三人的圣力都有些枯竭了。不过好在“揠苗助长”只是圣力法术,只是暂时的消耗圣力,不像圣力神通那样永久性的消耗圣力。

    “苏兄,亚圣孟子不喜农家思想,所以于《孟子》当中多有著述抨击农家。但是实际上,农家也是传承自上古圣皇神农氏,战国农家代表人物便是许行,文位也达到了半圣。但是农家半圣许行同亚圣荀子一样,和亚圣孟子的思想相左。”

    袁暮出生大世家,自然对于这些百家思想典故多有涉猎,便向苏林解释道,“自从孔子成圣,确定了文位制度之后。百家接有半圣诞生,思想之丰富,各自林立。孔圣并没有强制让百家学习儒术,而是帮助他们完善各自的思想,融入儒道当中。乃至于现在即便是修行农家思想,也被泛称作儒士。同样也是儒家‘海纳百川’的精神体现……”

    “原来如此,那……如果以农家思想成就大儒,智海当中的器岂不就是类似那几名举人手中拿着的农具了?”苏林暗自在脑海中想象了一番,一座座矗立在智海当中的胜利山峰,都是锄头或者镰刀状,倒也壮观。

    “普通的农家大儒自然是以农具成器,但是我听闻,若是有继承农家最精髓思想的儒士,智海当中便会以圣力长出五谷来。以五谷成器,那可就厉害了。只要整个天仁大陆有五谷成器的大儒,九国便不用再担心饥荒了!”

    袁暮啧啧说道,苏林听着也入了神。之前他所接触的大都是儒家思想和真正的儒士,毕竟是在偏远的边陲小县丰乐县中。但是如今走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单单在这建安府外,便看到了农家的妙术。

    这便是在苏林的眼前掀开了全新的一页来,让他知道了,天仁大陆不止是一个儒道世界,更是一个百家的世界。除了儒道以外,还有农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小说家等等。

    “这才是思想的世界,无数的思想火花迸发开来。都能够各自成家,儒士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文章去践行坚持的思想。因为圣力的存在,可以让虚无的思想化作实际而拥有种种神奇的力量,一切真的都太奇妙了!”

    看到了农家的“揠苗助长”,苏林才算是真正体会到思想和圣力的奥妙。同时,也明白要真正立足这个儒道世界,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思想”,他穿越者的身份带和“无字天书”都知识表象的辅助。

    如果不能够深入了解诗词文章的思想,并且拥有创造和坚持自己的思想,苏林也根本无法在这儒道世界立足出头。

    “马上就到建安府了,苏兄,收回心思来吧!你想看稻田,以后我们恐怕有的是机会来的。府院安排的任务大多都和农活有关。”

    袁暮笑了笑,已经快到建安府城楼门口了,便拍了拍苏林的肩膀,说道。

    “那正好,袁兄,方才看到三名农家举人的圣力法术‘揠苗助长’,那巨大的金色大手化作千百只小的手掌,看起来甚是过瘾啊!不知道以我们童生文位的圣力水平,能不能使用得出来。”苏林还沉浸在农家法术的震撼当中,心里面也有点想要跃跃欲试。

    “揠苗助长!苏兄暂时还是不要想得太远了,那三名农家举人联合起来才能够使用出来。我们区区童生,圣力才不过几砖,根本就没有那个力量。”

    袁暮摆了摆手,又道,“到时候若是有相关农家的任务,估计我们童生也是被派遣给一些秀才和举人做帮手,增长见闻和经验罢了。”

    “原来如此!不过,还有大半个月时间就要府试了,袁兄,我会报名参加,希望能够尽快考取秀才文位,到时候便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百家典籍,修炼更多的法术和神通。”

    如今的苏林,仿佛跳出了井底的青蛙,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便想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学习更多的思想和精神,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以苏兄的文才和思想,应该可以参加府试。不过我却有点勉强了,府试考秀才,不仅要考贴经和诗赋,更要重点考察墨义。我虽然从小便熟读百家经义,但是涉猎还是太少了,不足以参加府试。”袁暮自谦地道,“不过好在我们建安府的府院有个翰林蔡夫子,博学远近闻名,甚至是好些京城的翰林世家子弟,也要托关系送到我们府院当中来学习,都是凭着蔡先生的名声,蔡先生据说可是汉末半圣蔡邕的后人。对了,还有府院的方院首,也是翰林文位……”

    袁暮正在车上向苏林讲述着一些府院当中的厉害人物,马车却已经要进入建安府城门了,可是谁料,在建安府城门之内,竟然有人故意设下路障,拦下了他们的马车。

    “不好!苏林,是那赵家赵智赵修撰,竟然让人抬着赵爽的棺材在这建安府城门口拦截我们。”

    袁暮见状大叫不好,急忙来叫马车内的苏林,苏林闻言也是一皱眉,不过却没有惊慌,镇定地走下马车,看着那怒目瞪着自己的赵智,拱手道:“学生苏林见过赵修撰,不知道赵修撰带人堵在这里,是何用意啊?”

    “哼!苏林,你残忍杀害了我赵爽侄儿,本官现在就是来向你讨命的!还我爽儿命来!”

    赵智让人砰的一下将棺材放下,厉声地朝着苏林道。

    周围早就在围观的那些建安府乡民们便兴奋地嚷嚷开来了。

    “天呐!我说是什么事如此热闹呢!原来有人将赵大儒的嫡孙赵大公子给杀了,真的是不要命了!大儒的孙子也敢杀?不怕满门灭族?”

    “这苏林是何人啊?敢和赵家作对?还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

    “快……你们快看,此事惊动了知府大人了,前面那不是知府大人袁天章的车马赶过来了?”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七十八章 圣旨到
    吴国八大儒的赵家大公子被人杀了,这可是天大的事儿,杀人凶手竟然还能够逍遥法外,这就是一件稀奇的事儿了。

    围观的这些建安府的乡民们虽然大部分都没有开智,但是他们也不是傻子,看着堂堂八大儒赵家只能抬着棺材前来逼问说理,就知道事有蹊跷了,至少说明这个被他们逼着的苏林来头肯定也不小。

    现在又见知府大人袁天章也急匆匆策马赶来,便知道,又一出好戏要上演了。

    “赵修撰,此乃我建安府城门,你们赵家让人抬着棺材堵住来往通路,是什么意思?”

    知府袁天章收到消息便立刻驾马赶来,厉声对赵智道。

    “袁知府,我赵家没什么意思,只不过是专程来将杀害我侄儿赵爽的凶手苏林带走审问定罪,还我侄儿赵爽一个公道!”

    赵智言之凿凿,手指着盛放赵爽尸体的棺材,瞪红了眼睛,又冲苏林道,“苏林小儿,你嫉妒我侄儿赵爽的才华,便心生嫉恨,于丰乐县郊外杀害了他。不管是按吴国律例还是圣殿明文,都足以让你以命偿命!还我侄儿赵爽命来!”

    “哼!可笑!赵修撰,你说我嫉妒赵爽的才华才将他杀死的?那你说说看,我究竟是如何杀死他的呢?是用刀剑呢?还是用圣力法术呢?相信赵爽的尸体你们已经让仵作验过了吧?另外,可有其他的人证物证啊?若是没有证据就污蔑本案首杀人,就算你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本案首也不会跟你善罢甘休的!”

    苏林冷哼一声,一点也不慌不忙,他心中早就有了底子,自己使用的是诛心之术,在国家和圣殿的允许范围之内,是那赵爽自身意志不够坚定,思想彻底崩溃,心死身灭,任何国家和圣殿的律法也不能以此来定苏林的杀人之罪。

    况且,今天赵智命人扛着棺材在这建安府城门口堵截,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和没有把握的表现。

    果然,苏林这一番话好几个问题抛了出去,之前还咄咄逼人的赵智,却有点蔫了。而苏林却心中不惧,下了马车,一脸凛然地走上前去,对赵智笑着道,“既然赵修撰说不出来,那就让我替赵修撰向大家说明事情的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