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术-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乃是吴国的最高学府。表面是隶属于国君孙建实治下的学府,但是实际上,却也是属于整个吴国儒士的。
国子监当中的思想资源丰富,更有十名祭酒老师。这十名祭酒老师都是公选出来的。按照各自的思想成就和文位来挑选的。
想要当上祭酒老师,最少也需要翰林大学士的文位,而且学识和思想。都必须在某个方面有了不得的建树,一般也都只有大儒可以兼任国子监的祭酒。所以。这十名祭酒老师几乎都是大儒甚至是半圣,只有冉子成一人是以翰林大学士文位巅峰的修为。成为了祭酒老师。
不因为其他的,便是之前冉子成的那一篇《富贵贫贱论》实在是太有名了。吴国的有名世家当中,三成左右的子弟,都以这句话开智的。所以说,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过现在可惜的是,冉子成的《富贵贫贱论》竟然被苏林给打破了,虽然这个消息目前还没有扩散出去,但是已经使得冉子成在国子监当中的祭酒老师地位岌岌可危了。
“到了!苏林,这便是国子监了。其中有一座祭酒殿,是我们这些学子接任务和积累学分的地方,上课全部都是由大儒授课,每一堂课也都是要消耗至少一学分的。国子监当中还有藏书室和各种思想之脉密室……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无一例外,都必须是要依靠学分才能够获得……普通的银两在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到了国子监的门前,苏烨便简单地和苏林说了一番国子监内的规矩和概况,“国子监内,最低的是秀才班,然后是举人班,最后和其他府院不同的是,还多出了一个进士班。这个进士班当中的许多人,都是硬压着自己的修为不晋升,一直赖在国子监里面修炼的。所以,并不好惹啊……”
“哦?竟然还有压着修为不上升的进士?”苏林奇怪地问道。
“是啊!这些人的文位到了进士,其实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完全不依靠陨心石责心问道了,积累之深可想而知。可是,他们偏偏不马上晋升修文,为的便是多在国子监内享受这样的学习资源。因为一旦成为了大学士,就等于自动脱离了国子监,不能再在国子监当中通过赚取学分换取各种资源,甚至是可以换到半圣灌顶的机会……”
苏烨解释道,然后笑着说道,“我现在也是这种打算,既然可以进入国子监当中学习,便不要浪费这么好的机会。等我到了进士以后,便也依样画葫芦,在国子监当中先学过五六年再说。到时候一旦晋升文位,便有可能是直接升到了大学士甚至是翰林大学士……”
“原来是这样,难怪那些进士班级的学生们,那么积极地来阻拦我进京。原来学分这么有用,甚至可以换到半圣的灌顶相助啊!”苏林明白了过来,说道。
“的确,学分在国子监当中,便等同于外面的钱币。嗯……甚至比钱币更加地有用,只有学分,才能够换来各种各样的修炼资源。不过,想要得到半圣的灌顶可不是那么容易,恐怕要有好几万的学分才够吧!反正我进入国子监至今,见过的最多的学分,也不过是一万多……”
苏烨说着,便领着苏林进入了国子监当中,而国子监内的那些先生们,似乎也已经料到苏林今天会来,早就已经在国子监的门口恭候多时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诗词迷阵
国子监!
乃是整个吴国的最高学府,集中了吴国皇家和儒士的思想资源,无数搜寻而来的思想之脉隐藏在其中,还有许许多多上古先贤的圣器和书籍思想,坐落在国子监的一个个神秘的祭酒殿厢房当中。
十大祭酒老师,按照国子监祭酒殿的规则,每隔一段时间,可以颁布一些任务,学生们便可以领取任务赚取学分,从而使用这些珍稀的思想资源。
每一个能够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儒士都不简单,家世也都不凡,但是进入的时候,都要通过国子监的考验方行,这便相当于是府院入学的入门考试。
当然了,入门考试也有难有易,祭酒老师出题的时候,也有时候因为人情而放水。但是这个规矩是都不会变的,任何入门的考生,都会根据对方的文位来设置相应的考验。
而今天乃是苏林入学国子监的日子,基于苏林现在吴国的名声,几乎是整个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在祭酒老师的带领下,到了门口,等着看苏林如何通过这入门的考验了。
祭酒老师一共有十位,大部分都是半圣和大儒,只有冉子成一人是翰林大学士。不过今日冉子成并没有来。半圣祭酒也没有到,在场带领着诸人的,是两名苏林从来没有见过的祭酒老师,都是大儒的文位。
“苏林,这两位便是常驻国子监处理和主持事物的大儒,一个是杨家大儒杨文昌,另一个是洪家的大儒洪兴羽。平常的学子入学。几本上都是一些大学士和翰林大学士老师过来布置考验,没想到苏林你却直接惊动了两名大儒……”
苏烨见到这么大的阵势。也是吓了一跳,赶紧和苏林介绍着说道。当然了苏烨也就只来得及和苏林说了一番两名大儒。至于那些翰林大学士和大学士先生,却是根本就没有时间介绍了。
“果然是好大的架势啊!两名大儒专门来迎接我这个举人……哈哈……我苏林也算是很有面子的了。不过……那杨家应该就是杨维成他们家,洪家是不是洪离玉的洪家?烨哥,离玉应该也在京城吧!不知道她知不知道我来了……”
苏林还一直认为洪离玉真的是京城洪家的公子,所以也一直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想到等入学国子监以后,就去洪家拜会一番。不过却是不料,在进入国子监之前,就先碰上了洪家的大儒了。
“不错!正是那个洪家。不过……苏林,你说的那个洪离玉,我在京城国子监这么久,一直没有听过洪家有这么一名子弟。”苏烨努力想了想说道。
“可能因为离玉一直以来都在蛮荒历练吧!烨哥,你不知道也正常……我们还是先看看,这两名大儒要给我一个什么样的考验吧?”
苏林笑了笑,看着眼前的两名大儒,然后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说道:“学生苏林。奉了国君之命,前来国子监入学报道。”
国子监门内,早就已经挤满了数百名围观的学生了。秀才班的最多,足足有三百多人。举人班稍微少一点,只有两百人,而进士班只有不到一百人。
至于国子监的老师。大学士有五十人,不仅要负责帮助国子监的学生答疑解惑。同时也需要维护好国子监内诸多的思想之脉和各种古籍资源。另外是翰林大学士老师,有二十人。这些翰林大学士老师才是最经常开课**的。但是想要听他们讲课,都需要消耗学分,根据翰林大学士老师的讲课思想深浅,一堂课大概在1学分到5学分之多。
像建安府的蔡先生那样的翰林大学士,讲一堂课,恐怕足足需要5学分之多。而在建安府当中,却是可以不需要任何地代价,便可以每个月听到一次蔡先生讲课。
所以,才会有许多的其他府院的学生想要进入建安府和国子监当中。国子监内的各项资源虽然好,但是毕竟都要消耗学分,而学分又是十分难以获得的,每一个学分的获得都不简单,需要通过祭酒殿的任务才行。
当然了,学分的问题还在后面,苏林现在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入学的考验了。这么多的学子都涌了出来,显然都是想要来看他的热闹了。
“他就是苏林?举人文位,便在宫中将翰林大学士的礼部尚书赵田诛心诛死了?”
“非但如此,还被国君授予了镇国公的爵位,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公爵啊!”
“难怪那些进士班的学生,后来都不敢去阻拦苏林进京了,原来苏林是如此地厉害啊!”
“不知道苏林进入我们国子监,会受到什么考验呢?是百阶文梯呢?还是各种思想幻境呢?”
“谁知道呢?祭酒老师冉子成据说和苏林有仇,还有赵家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肯定都会想办法阻拦苏林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吧!”
“恩啦!还好现在主事的两个大儒祭酒,似乎都和苏林没有什么瓜葛……不然的话,苏林恐怕真的是四面树敌了。”
“不遭人妒是庸才!一个天才的崛起,必然要有无数人的嫉妒和送葬……”
……
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们,自从第一次苏林写出镇国诗词《雁丘词》以后,就对苏林不陌生了,后来苏林的传闻越来越多,镇国诗词也是一首接着一首。苏林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们自然也就耳熟能详了。
甚至于,每个月的《圣文》出来之前,都有人在猜测,这个月苏林会不会还有镇国诗词登载在上面,如果有的话,能有几首呢?
当然了,能够进入国子监当中学习的都是各家优秀资质的子弟,他们当中虽然许多人都羡慕和承认苏林的才华,可是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傲气,心里面不服苏林,想要踩着苏林名气出名的人也不少。
不过今天,可轮不到这些学子们向苏林发起挑战,苏林面临的是两名大儒祭酒的考验。
“你就是苏林,果然是我吴国千年难出的天才,你的几首镇国诗词我都看过,非常好!很难想象,在童生、秀才文位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写出这样的镇国诗词来。”
祭酒大儒杨文昌上前一步,笑着说道,显然他对苏林是没有什么恶意的。
“哈哈……苏林,我早就听我儿洪景章说过你,的确是难得的天才,你在童生案首关外试炼的时候,就已经展露锋芒,但是谁能知道,你竟然这么快的时间,就杀到了我们国子监来了。还是举人文位……啧啧!不简单啊!”
另一名祭酒大儒洪兴羽也微笑着点头说道,他这么一说,苏林便认了出来,当初案首试炼的时候,带队的正是翰林院编撰洪景章。而这大儒洪兴羽就是洪景章的父亲,洪家在吴国当中,虽然不如苏家和赵家、冉家那么羽翼丰满,但也是吴国的大儒世家,力量不可小觑。
“苏林见过两位大儒,不知道国子监为我准备了什么样的入门测验呢?”
这两名祭酒大儒,对苏林都没有恶意,肯定是不会故意从中作梗的,所以苏林也稍微放下心来,但是他总觉得冉子成他们肯定不会就这么罢休,尤其是赵家,自己刚刚弄死了他们家的一个翰林大学士赵田,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嗯!苏林,本来举人入学的话,一般是百阶文梯或者你所修思想的一道思想之脉幻境,只要顺利通过即可。不过,现在看来,你的实力远超于此,用这两种考验,显然是太过于小瞧你了。”
祭酒大儒杨文昌笑着说道,“所以,这一次的入门考验,经过我们十名祭酒的商量,决定用诗词迷阵来考验你。不知道你是否能够接受呢?”
“苏林,这诗词迷阵,就算是进士入门,都未尝会拿出来的。因为其中蕴含的诗词思想力量,能够迷惑人的心智,对思想造成冲击。一般的儒士,是十分容易迷失在其中的,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下这个考验呢?”
祭酒大儒洪兴羽顿了一下,又补充说道,“就算你不接受这个考验,我们也一样会让你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不过,你只要通过了这个考验,便可以马上获得一百点的学分。”
“诗词迷阵?没想到诸位祭酒老师,竟然会使用诗词迷阵来考验苏林,这诗词迷阵不是在思想之脉前面的一座迷阵么?”
“是啊!我们国子监当中的思想之脉,迷阵无数,只要破解其中一道迷阵,便可以获得一百点的学分,足以进入一道思想之脉当中修炼七天。不过这诗词迷阵却是其中非常难通过的,乃是由从古至今东阿许多诗词构造而成,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思想……若是思想不够坚定的儒士,非常容易迷失在其中,是极少数可能对思想造成危害的迷阵啊……”
“恐怕提出这个诗词迷阵的祭酒老师,是那个冉子成吧!他于苏林有仇,便想要借此来激苏林去闯阵,然后思想也受伤……”(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思想之脉
“我觉得苏林应该不会接受这个考验,反正他只是要进入国子监而已。既然祭酒老师都说了,他不接受考验,也能够入学,为什么还要冒这个危险呢?”
“就是啊!如果是为了那一百学分的话,苏林也足可以等到进入国子监以后,时机成熟有能力了,再去挑战诗词迷阵的。”
这些围观的国子监学生,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诗词迷阵的厉害。他们当中,能够闯过诗词迷阵的屈指可数,就是最顶尖的那几名进士班学生,也是偶然的机会,借助宝物才能够破阵而出的。
而他们破阵所付出的宝物,价值却远远超过了破阵的奖励五十学分,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人再去闯诗词迷阵了。反倒是一些儒家温和的阵法,比如说“有教无类迷阵”和“学而时习阵”等等,虽然通过以后获得的学分少,但是却更加容易得多,是这些国子监学生通常的破阵选择。
“我倒是觉得苏林肯定会选择破阵的,如果你们都熟悉苏林这大半年来的经历的话,便会发现。不管面临任何的考验,苏林都从来没有退缩过。如果这一次苏林胆怯拒绝考验的话,就有可能在他自己的心里面留下了阴影……”
有进士班当中关注苏林经历的学生分析说道,但是立马就有人反驳道:“这是什么道理?若是如同你这么说的话,苏林就是碰到再大再难的考验都不能退缩呢?一退缩就会产生阴影?如果明知道是送死和力所不能及,难道也要硬上么?”
“这你就不知道了。要看苏林的心境了。他自己若是可以坦然接受退缩,那就不会有阴影。若是心有不甘而产生的害怕退缩,当然会留有遗憾和阴影了。”
……
诗词迷阵的考验一出来。诸多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在谈论苏林到底会不会接受考验。而苏烨却是着急地劝着苏林道:“苏林,这个诗词迷阵,十分地厉害。据说其中集合了从古至今诸多诗词,甚至于像《诗经》这样传天下的诗词都在其中。诗词当中的思想和幻境交织起来,形成的迷阵一个接连一个,不仅迷惑儒士的眼,更可能将儒士的思想和心智都给迷惑,并且沉浸其中……”
“诗词迷阵?哈哈……那些祭酒老师。难道是看到我屡屡写出了镇国诗词,才故意用诗词迷阵来考验我的么?烨哥,这诗词迷阵,在国子监当中的迷阵当中,能排上多少?”
苏林心中自然也在衡量和思考了,如果这诗词迷阵,真的太厉害,他真闯才是傻子。但是如果诗词迷阵有把握闯过去的话,那就不妨给那些国子监当中不怀好意的人一个下马威。也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前十!诗词幻境绝对可以排在前十了,要知道,我们国子监的思想之脉前面,拥有数百座不同思想的迷阵。每破开一个迷阵。都能够收获一些学分。这诗词迷阵,足够排在前十了……破开诗词迷阵可以收获一百学分呢!”
苏烨解释说道,“但是!诗词迷阵内的诗词思想。却容易对人的思想和心智造成冲击,苏林。你可要想好来啊!”
“诗词乃是我的长处,我能够做出镇国的诗词来。靠的便是对诗词思想的理解。若是我连诗词迷阵都没有把握闯过去的话,以后还怎么驾驭那些无字天书当中的镇国诗词呢?”
听到关于这诗词迷阵的特点和潜在危险,苏林审视了一番自己的内心,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对着大儒杨文昌和洪兴羽拱手说道:“杨大儒、洪大儒,学生愿闯诗词迷阵。”
“嗯!既然如此,苏林,你随着我们来吧……到祭酒殿去,我们打开思想之庙,你可选择诗词迷阵,看看能不能破开!”
大儒杨文昌点了点头,便在前面带路。而周围那些看热闹的学生们更是哄闹了起来,他们当然都希望苏林能够接受挑战,这样他们才有热闹看嘛!
尤其是进士班级的那些学生,都将苏林看做是自己最大的潜在敌人了,也希望多通过苏林的一些表现,来看清楚苏林的实力。
“苏林,你真的要闯诗词迷阵!那你要注意了,诗词迷阵据说会随即出现十首到二十首不等的诗词,其中的思想交织在一起,非常容易干扰思维,将你的思想带入诗词思想当中的……你千万要坚定住自己,不要迷失啊!”
苏烨有些担心地说道,但是苏林却宽慰他道:“烨哥,你放心好了。既然我能够写出镇国诗词来,那么诗词的迷阵,就难不倒我。”
“好大的口气啊!这苏林恐怕是刚刚来国子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厉害的迷阵,就敢夸下这样的海口吧!上次进士班好几名进士相约一起闯诗词迷阵来的,其中最厉害的,也只能一连破开七首诗词……”
“苏林的确配有这样的口气,如果我能作出那么多首思想深刻的镇国诗词,我也敢夸下这样的海口。不过,诗词迷阵的确不容易破,关键是,你根本就不知道,到底从其中会出现什么样的诗词,这存在一个几率问题,若都是简单的诗词,破开很容易,可是关键是……其中的诗词思想等级,会逐步递增,到了最后面,甚至会出现传天下的诗词,更是恐怖非凡……”
“是啊!诗词迷阵越到后面,出现的诗词等级就越高,也越难……恐怕,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闯过去的……”
……
祭酒殿前,两名祭酒大儒,端起面前的一杯美酒,乐呵呵地一饮而尽,然后喷出了一丝丝地酒香,双手合十,道一声:“祭酒祭酒思想开,迷阵迷阵速速来……”
哗啦一声!
整个祭酒殿便闪动一阵金光,从中间分开,显现出了里面的思想之庙来。祭酒殿只是一个外壳,最核心的便是思想之庙,其中一道道的牌位,供奉的并不是什么先人祖宗,而是一道道的思想之脉。
有善良之脉,恶行之脉,有孝道之脉,有仁道之脉,也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脉,还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思想之脉。在这思想之脉当中,聚集的都是吴国数千年来收集到的思想之脉……
这些思想之脉,汇集在这里,相互聚拢在一起,形成了共鸣或者排斥,甚至有些思想之脉,还会相互之间争斗起来,仿佛拥有神智一般,非常地有趣。
“这些便是思想之脉?不过,我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缩影,恐怕真正的思想之脉本体,会被存放在类似袖里乾坤那样的空间当中才对。却可以通过这样的牌位表现出来……”
苏林并不是第一次知道思想之脉了,甚至于他在府试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季雨携带的一条杀脉,那种力量的确十分的纯粹和厉害。完全由单一思想凝聚而成的力量,若是全部被人吸收了,力量会膨胀到什么地步呢?
思想之脉的大小,取决于其中蕴含思想的多少和纯度。那传说中的神兽和凶兽,不都是从思想之脉当中诞生出来的么?只要思想之脉的力量足够大,时间足够久,便有可能从其中诞生出有神智的生灵来。
“这里的思想之脉,果然很多,几乎我知道的思想之脉,这里差不多都有了。仁道之脉,好弱的……似乎只有其他思想之脉的十分之一强度,看来这种思想之脉,十分地珍惜。五行之脉,金木水火土思想之脉据说是最常见的,毕竟天地万物,大部分都是由五行气息组成构造而成的。所以五行的力量是最基础也是最多的……”
进入了思想之脉当中,苏林的思维便跳跃得更加地厉害了,他第一次亲眼感受到这么多的思想之脉气息,一个个注视和辨别过去,心想若是自己可以将这些思想之脉全部都领悟吸收一遍,那么思想会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不过我现在的文位和思想都还很弱小,就算强行吸收一道思想之脉恐怕都会将我的智海撑爆了吧!更不用说这么多的思想之脉了,这里的国子监学生估计也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就算有机会进入其中修行,也不敢贸然接受思想之脉的力量,而只能一点一点的领悟……”
刚接触到这些思想之脉,苏林便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些明悟和期待,这也就更加坚定着他一定要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决心了,毕竟有这么多的思想之脉,对于他的思想领悟和进步,将是巨大的进步。
不仅是苏林,那些进入思想之庙的学生们,也是感慨万千,对着那些思想之脉垂涎欲滴,思想的修行,便注定了对这种纯粹由思想组成的力量,有天然的渴求。尤其是一些学生看到了和自己所修思想契合的思想,便更是兴奋非常,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牌匾拔起来,把里面的思想之脉占为己有。(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蒹葭苍苍
“苏林!就像你所看到的,这一座思想之庙当中,存放有大大小小各种思想之脉四百八十五种。每一种思想之脉,都是我吴国的半圣和大儒,从蛮荒当中挖掘探险所得,经过上千年的温养和积累,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将众人带到了思想之庙的面前,大儒杨文昌便对苏林说道,“而要进入这些思想之脉当中修习,最少也需要一百学分。在思想之脉面前,拥有九百九十九座不同的迷阵,最简单迷阵闯过一座可以得到五学分,而最难的闯过去以后,可以得到一千学分。苏林,现在你要闯的诗词迷阵,是前十难度的迷阵,就在前面,你若是准备好,便可以踏入其中了……”
话音刚落,在思想之脉的面前,便突突突地冒出了一个金黄色的光晕来。在这个光晕当中,涌动着无数的圣字,在不断地拼合成为各种各样的诗词来。
这便是诗词迷阵,许许多多的镇国诗词被收集在其中,以思想之脉的力量温养着,然后促进着其中的思想生长,衍生出许许多多的诗词幻境来。
像这样的诗词迷阵,集合了如此多的诗词幻境,当真是十分难以度过的,每一次出现的幻境还都不一样,甚至其中还有不少运气的成分存在。
“这就是诗词迷阵了么?其中的思想力量好强大……咦?不对……应该是说,这里的所有迷阵,供给给它们的思想力量,全部都是来源于那些思想之脉……”
仔细一凝视。苏林的三种思想力量分析过去,便知道了这些迷阵的真实面目了。其实。这里面的迷阵之所以厉害,完全是因为供给给它们的力量很强大。
四百八十五种思想之脉。每一种思想之脉的思想都是纯净单一的。但是这个世界上自然存在的思想,却不可能是如此单纯无邪的。就好像孔圣说过的,思无邪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
因此,往往一首诗词,一个幻境,一幅画当中,蕴含的思想往往是多样的,是繁杂的。那么,便是由不同这种单一的思想之脉。它们的力量相互交织起来,才会组合而成这种种不同的迷阵来。
若是一定要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的话,那便可以将单纯的思想之脉看做是单一颜色的画笔,而我们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需要各种各样颜色的思想之脉,才能够构造出流光溢彩的思想世界来。
“这个诗词迷阵当中,每一首诗词,恐怕都是由好几种思想构造出来的……那么。从实质上来看,我要面对的便不是诗词本身,而是那些思想之脉,所谓的诗词幻境乃是它们通过诗词迷阵的形势表现出来的力量罢了!”
一瞬间。苏林的心中便有底气了,微微笑了笑点头,便不再犹豫地一脚踏入了金黄色的光晕当中了。
“进去了?苏林真的敢进入诗词迷阵当中。不知道他会经历的又是那些诗词呢?”
“之前我看过几个进士进入其中,碰到的诗词。多是先秦的诗词,当然了。两汉的诗词也不少……”
……
苏林一进入诗词迷阵当中,诸人便开始关注和揣测着苏林到底会经历什么样的诗词来。这样,他们在外面观看,自然也能够积累一些应对的经验,说不定将来自己也要去闯这诗词迷阵的时候,也能够有所帮助。
恍……
一阵金色的光晕,在苏林的面前闪动着,踏进来的一瞬间,苏林便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世界当中。
很唯美的一个世界,漂亮又清澈地小河,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棉花糖一样的白云,吹来的微风当中带着一种自由的气息。
“这里……便是诗词迷阵当中?这幅景象,不知道是哪一首诗词当中的幻境啊!不过,这种清爽快乐的感觉,似乎能够让自己的思想都更加变得纯净起来。”
身入诗词迷阵当中,苏林不得不时刻告诫着自己要提高警惕,随时防备一些思想的入侵。但是,进入这种环境氛围当中,却是又不自觉地要将自己的内心放松,极度地想要融入这样的诗情画意当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忽然,就在苏林对着清澈的河水恍惚地忆思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儿声,苏林仔细辨别过去,竟然是《诗经》当中的一首《蒹葭》。
再看看这清澈的河水,美好的景色,苏林已然猜了出来,自己进入的诗词迷阵乃是《诗经》的迷阵。
“孔圣有云,诗三百,思无邪。便是说《诗经》当中阐述的思想,都是纯正无邪的。思想和表述之间,都是充满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难怪……这个幻境能够让我从一踏入其中,便觉得身心放松,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美好感觉……仿佛要醉在了这个幻境当中,根本不想要再脱身出去……”
明白了自己身处在《诗经》当中,苏林便开始寻找着破阵的关键,刚刚那远处传来的歌声,吟诵的是《蒹葭》的诗句,好听又充满着诱惑,尤其是其中对于情感的美好追求,更是让苏林忍不住想要追随上去。
果然,沿着河岸,苏林又听到了略带沉重的歌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