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术-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通世家队伍中的案首们都很讶异,为什么会有豪门世族那边的案首主动加入过来。甚至其中有一个也是建安府辖下县的案首,知道袁暮的家世,虽然比不上林万经等人的大儒之孙名号,但也是响当当的大学士之子,翰林之言开智的天才。
就在他们都犹豫着是否要开口和袁暮寒暄几句的时候,袁暮却主动走向了苏林,微微一笑道:“仁兄想必就是丰乐县案首苏林苏世兄吧?我叔父经常对我提起苏世兄啊!夸耀世兄的才华过人。”
第三十二章 无友不如己者(第三更为舵主贺
一开口,袁暮就是一副仰慕苏林已久的模样,弄得苏林也是一愣,搜索脑海中的记忆,似乎并不认得眼前的袁暮,更加也没可能认识袁暮的叔父。
不过出于礼貌和谨慎,苏林还是笑着回礼问道:“袁兄过奖了!不知道令叔父是?”
“建安府知府袁天章,此次叔父知我与苏世兄同行,便千叮咛万嘱咐于我,务必要好生结交苏世兄这等人才;抓住机会同苏世兄交流思想体悟;共同参研众圣经典呢!”
袁暮倒是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苏林一听到建安府知府袁天章的名号,便明白了过来,当初自己以圣言开智,从县、府、州、国一路惊动到了圣殿。虽然后来轮值首圣刘彦方下了禁口令将此事给掩盖了下来,但是却依旧有数人知道他是以圣言开智的,这建安府知府袁天章便是其中之一。
“想必是这袁天章见我是以圣言开智,将来前途无限,所以故意让他的子侄袁暮先交好与我。不过,有半圣禁口令在,袁天章是不可能将我以圣言开智的事情透露给袁暮。”
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对于刻意来交好自己的袁暮,苏林笑了笑,说道:“袁兄是吉阳县的案首,此番获得童生文位之后,我等便可进入建安府的士族学院进学,以后便是同窗。今日一见,倒是提前结识了。”
“诚然如此,苏兄果然一表人才,要不今日苏兄来同我们一个营帐歇息,待夜幕降临,我们秉烛夜谈,畅谈诸子百家经义,交流各自思想体悟,岂不快哉?”
袁暮本来是遵照叔父袁天章的意思试着来结交苏林,不过在和苏林聊了几句以后,虽然暂时还没有发现苏林有什么很了不得的地方,但是却对苏林谦逊待人的态度神情大有好感,忍不住便主动邀请苏林,前来自己这边已经定好数人的豪门世家营帐休息。
可是,袁暮这么一发话,苏林还没来得及说答应还是不答应,袁暮身边的那几个同他交好的邻县案首便纷纷皱起了眉头来,他们从来就没听过苏林这一号人物,再看穿着,想必出身必然不佳,所以便露出了不想同苏林这等身份低微的儒生相识结交的念头来。
尤其是那黄桂县的案首黄通,正愁着没有机会打击苏林的心境和思维,此时见到袁暮堂堂一个大学士之子竟然主动和秀才之子的苏林结交,便立刻计上心头,心中暗喜道:“这苏林能在丰乐县的县试中击败赵爽,想必在贴经和诗赋方面恐怕有些才能。那我偏偏就不从这两个方面打击你,反而拿你的身份下手,只是一个区区秀才之子,不知道是以什么言论开智的,也胆敢扎进我们这些豪门世族子弟的圈子里来?看我如何狠狠地羞辱于你!”
黄通也是天资聪慧之辈,以翰林之言开智,从小博览群书,引经据典更是信手拈来。此时只是稍微在脑海中一搜索,便锁定了孔圣《论语》中的一句,立刻跳了出来,指着苏林对袁暮道:“袁暮,你好歹也是大学士之子,家里世代侯爵,岂能同这等下贱出身的人为友?言辞如此亲密,甚至邀请其秉烛夜谈。熟不知,《论语》学而篇有言,子曰:‘无友不如己者’?你岂能同一个身份地位远远不如你的人交往过密?这样是在彰显你的不求上进和堕落。甚至还想将他带入我们要住的营帐中,你这不是违背了孔圣这句圣言的意愿了么?”
谁都没有想到,袁暮邀请苏林进入营帐一同歇息交谈,竟然会引起黄通如此激烈的指责。这可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黄通直接将孔子圣言搬了出来,以圣言表述的意思来斥责袁暮的行为,这已经是在“诛心”了。
如果袁暮一个不慎,因为这一句圣言在心中留下阴影,智窍之内的思想就会暗淡无光,觉得自己是一个背弃圣人言论的叛逆儒生,那样文位修为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再寸进了。
同样的,黄通说出这一番话来,却是一箭双雕,表面上是斥责袁暮的“交友不择,不求上进”,实际上却是公开直指苏林的身份卑微,不配和他们这样的豪门世族交流往来,这已经是对苏林赤。裸裸的羞辱了。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苏林和袁暮都不敢出言反驳,便等于两个人默认了这个事实,袁暮的“交友不择,不求上进”,苏林的身份低微和卑下。但是一旦要出言反驳,他们要面对的可是圣言的指责,需要反驳的并不是黄通说的话,而是黄通引用出来的孔子圣言“无友不如己者”。
在天仁大陆,要反驳一句圣言,谈何容易?即便是大儒,要想颠覆反驳众圣经典中书写出来的圣言,也必须经过缜密的思考取证,以庞大的圣力来推导,从各个方面进行思想理论辩驳,最终必须要以足够的思想论据支持,才能推翻或者反驳一句圣言。
否则的话,毫无根据,妄自去对圣言进行无理的反驳,这就是对圣人的不敬,甚至是有可能被圣殿天罚部判下重罪的。
拥有文位的儒士,除了可以依托智海,调用圣力,将虚幻的思想化作圣力神通和圣力法术对敌以外,更能够直接用圣言中的思想言语攻击对方,谓之“诛心”。
众人也不知道这黄通到底是和袁暮有仇,还是与苏林有间隙,亦或者是对这二人都有意见,才会在这即将要获取童生文位前一日,公然对二人用圣言诛心。
儒士公然用圣力法术相互内斗是被圣殿和国家双重禁止的行为,攻击性的圣力神通和法术,一般都只能用来对付妖蛮,或者是缉捕犯人。而一旦儒士之间起了争执和仇恨,非要斗一个你死我活的时候,诛心就是被默认的一种方式。
以圣言诛心,有据为依,以理辩驳。尤其是在观看大儒的诛心争斗,更是能让人听了惊心动魄,智海翻腾。现在黄通突然跃起用圣言“无友不如己者”诛袁暮、苏林二人之心,自然引起了其他所有案首的围观,连那被大家公认的吴国第一案首的林万经也饶有趣味地驻足停下观看。
“林兄,为何停步啊?”在林万经边上的洞源县案首方子岭问道。
“方兄,你且看此番倒是有趣,竟然有人诛心?还是以圣言‘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你可知近年来户部尚书冉子成的《富贵贫贱论》思想在我吴国内大行其事。以阶级划分治国倒是个省力气的好办法,但是我觉得此非长远之道,相信朝中大臣有此反对想法的也不在少数。但是你知道为何冉子成提出这道政策思想的时候,朝堂之上少有人对他进行反驳么?”
原来,林万经却是由黄通诛心的这一句圣言联想到了朝堂大事,所以才觉得颇为有趣。
“我倒是听说过一点,似乎那冉子成取得大学士文位之后便隐居不出,一心专研孔子圣言十载,苦心著书立说才筑就了这一篇《富贵贫贱论》的,书成之时便已经轰然鸣州,传到了当今圣上的耳中。圣上礼贤下士,亲自登门请他出仕,更是委以重任,官至从一品的户部尚书。自此以后,阶级观念便在我国从上往下开始渗透,生根发芽;散发出勃勃生机来。以至于不少大儒、翰林世家的子弟都十分乐忠于以《富贵贫贱论》中的言论开智,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位列高等阶级之上,更能体会出这种阶级论的思想真义来。并且推行阶级治国的方针政策,对于我们这样的上层贵族更加有利,所以才能够得到朝堂上众多的支持。”
方子岭缓缓说道,因为这一段典故被吴国史官记载为当今圣上孙建实礼贤下士的代表事件之一,所以也还算是广为人知。
“方兄,那你可知《富贵贫贱论》是以孔圣《论语》中的哪一句言论为立足点脱胎而来的么?”对于方子岭刚才说的关于冉子成出仕的典故,林万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却又再度笑着问道。
“我对那《富贵贫贱论》的思想也是极度不赞同的,所以并未深究其理论根源,却是不知道冉子成是以哪一句圣言作为立足点的。不过,如今林兄竟然会如此问道,莫非就是那黄通说的这一句‘无友不如己者’么?”
能够高中一县案首的就没有不是天资聪慧的,方子岭稍微一联想,就知道林万经的意思了。
“没有错。那冉子成《富贵贫贱论》的最基础论点依据便是追溯到孔圣《论语》学而篇中的这一句‘无友不如己者’。冉子成在《富贵贫贱论》中称,连孔圣有教无类都要将人分三六九等,倡导人们不要和不如自己这一等的人做朋友和交往。所以从这一点出发,他的思想发散开来,衍生出‘阶级’治国的方针政策。说的是如果将整个国家的士族和百姓全部都按照严格的等级划分起来,士族有士族的等级,百姓也有百姓的等级,每一个等级的人只能同自己一个等级的人交流往来。不同等级之间要人为树立隔阂,禁制相互往来。如此一来,上行下效,以等级作为万民束缚,法令得以畅通无阻,天下便可大治。”
林万经不愧是大家公认的吴国第一案首,从小就博闻强记,思维敏捷,更是以大儒言论开智。他同方子岭的这一番对话,几乎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地听着,言毕之后皆是纷纷点头若有所思,似乎就是在思考回味冉子成的“阶级”治国观念。
而那黄通听毕却更是得意地哈哈大笑,对着苏林和袁暮道:“你们听到了么?我吴国的第一案首林兄方才都说了,连当朝从一品大员户部尚书冉子成的《富贵贫贱论》都是以这一句圣言著书立说的。难道你们两个区区还没有获得文位的童生,也敢企图反驳圣言么?哼!”
“我……我……我只不过是同苏林结交一番,怎么就……就违背了圣人的言论了呢?”那袁暮的资质在这里只能算是中等,一听到连户部尚书冉子成都认可并且以此著书立说,哪里还敢有要反驳的胆子?他智窍当中,几丝圣力在害怕的颤抖,思想更是变得杂乱无章,一点光华都看不见了,这可是即将要被诛心的前兆啊!
不过,和袁暮的惊慌不已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苏林的处变不惊,反而嘴边带着一丝似笑非笑的波澜。
“怎么‘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话到了天仁大陆,也被误解成为这样的意思了呢?孔圣都能够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又怎么可能会说出提倡‘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话来呢?”
刚听到黄通斥责说出这句圣言的时候,苏林的脑海中就回想起了穿越前在地球上,语文老师教《论语》的时候还专门在课堂上着重强调过这一句话,千万不要误读成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意思。
可是,苏林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个以仁为尊,以孔子为圣人,人人都遵从和学习《论语》的天仁大陆,这句话依旧被误读了。甚至还有个自以为是的翰林冉子成竟然用这种被误读曲解了以后的意思,假借圣人言论著书立说,还混到了个户部尚书大从一品大官。
(ps:第三更!从晚上九点多开始写,写完这一更的时候,发现窗外天亮了,早晨五点多了。子贡一身大汗,身边放着《论语》《野狐集》等书,这一章写了好久,起码四个小时,字数将近四千字。这是承诺给舵主的加更,感谢书友李文洋的万币打赏!这一更是专门为你加更的。另外,也感谢asdfghjuhklr、书虫0284是个无赖龍靝琊xuejimi看了八年盗版rainword愚夫无涯舞蹈的泪哈哈嘿嘿猪逍遥王爷爷小殇月习惯简简单等书友的打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三章 九十九道天梯
天仁大陆,吴国京都夏城,户部尚书冉子成端坐在书案之前,手上执着一根用真正的蛟龙骨头和灵凤羽毛制作的龙凤笔,一遍又一遍地在桌上的灵龟壳上书写着。
“九十九道……”
冉子成的双目闪烁着思想光芒,手上的速度就更快了,灵龟壳上开始出现一丝一丝的奇异纹路。
闭上眼睛,手上的动作,却依旧保持着惯性,灵龟壳爆出滋滋的声响,但是此时的冉子成,心神却已经全部沉入了智海当中。
眉心的智窍,是人类所有智慧思想凝聚的地方。已经是翰林修为的冉子成,他的智海此时正狂卷着思想的巨浪。
汹涌而澎湃,一浪一浪席卷过来,浪声在吼叫,那是阶级分化的声音。
而矗立在这澎湃的智海之上,高耸入云,竟然已然有了九十九座圣力山峰。并且,这九十九座山峰竟然一山还比一山高,从第一座到最后一座,仿佛形成了一道宏伟的天梯。
没有错,就是天梯。
九十九层天梯,从冉子成的智海中一座座拔海而起,每一座都比前一座更高,一座攀着一座,形成了一条登天之路。
“九十九层!九十九层了!还差一层,我的阶级天梯就能登天……”
冉子成的声音在智海中回荡,犹如九天圣音,而天上五彩祥云,落下金色的圣力滚滚,化为流川,汇入智海,然后竟然又在那第九十九层天梯之后,拔海而起。
海纳百川,圣力如河川般灌入智海,被智海中的思想之水浸透塑形,继而拔海而起,依据每个儒士的道之不同,形成各种形状的山峰。
这些圣力山峰,便是儒士的器。孔圣言称端木赐为器乃是瑚琏,果不其然,后来端木赐进阶到大儒境界,圣力山川拔海而起,便是一瑚琏状。
更有那法家鼻祖亚圣韩非子,传说其智海中的器在大儒修为乃是一百根量天尺,这便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以法度为尺,就算是天的罪孽也敢量刑惩罪,所以敢自称“量天尺”。
道家亚圣修为的庄子,据说他的器不是死物,不着地,不落海。晋升大儒之时,天地变色,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梦幻蝴蝶,竟然钻入庄子的智海当中,成为了他的“器”。
道之不同,器之迥然。而这以阶级观念为道,立志要用严格的阶级制度管理吴国的冉子成,他的器,就是一百道天梯山峰。如今,百道天梯成者九十九,在建者一,大儒修为,成功在即。
“百道天梯建成之日,便是我冉子成彻底贯彻阶级治国理念之时。”
十分满意于智海中的现状,冉子成缓缓地将心神收了回来,睁开双目以后,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身上散发出一股气势,似乎想要将整个天地都用阶级天梯去连接。从地上一级一级地爬到天上去。
“老爷,太子少师曾大人来了。”
门外奴仆管家冉同很小心地敲门道,生怕打扰到自家老爷的思想静思。
“曾贵能来了?你让他进来吧!”
冉子成精神奕奕,然后将桌上的百年龟灵甲轻轻用一本书卷掩盖住半角,故意留出一半来。
“冉大人,曾某又来打扰了!”
曾贵能,从一品太子少师,翰林文位。长着络腮胡,笑起来眯眯的,一进门就叨唠道。
“哪里!哪里!曾大人贵为太子少师,可算是大驾光临了。此番前来,可是与我讨论那《富贵贫贱论》?”
冉子成很客气地笑了笑,说道。
“正是!正是!冉大人的《富贵贫贱论》现在已经深入我朝各大世家子弟当中,据我所知,翰林以上的世家子弟当中,便有一成是用了冉大人的《富贵贫贱论》开的智。现在,我们举国上下可都在盼着冉大人能够马上晋级大儒修为,如此一来……《富贵贫贱论》便可从鸣州大作,成为足以镇国的刑典。”
走进书房的曾贵能,一边说着恭维的话,目光却一边在屋内搜索着,当他的目光触到书案那被掩盖住的一角百年龟灵甲的时候,看到上面的一丝丝裂纹,当即心中一沉,脸色微变,但是却又马上恢复常态。
“曾大人过誉了,我冉子成自从父亲命亡之后,便立誓要用阶级观念政策统领我吴国的一切士族百姓,幸得当今圣上认同我的观点。只待我智海中的百道天梯建成,此理想便可达成。”
冉子成显然也是注意到了曾贵能脸上那稍纵即逝的异变,但是却也不动声色地说道。
“那敢问冉大人,如今天梯已建成几道?”曾贵能笑着问道,但是他的内心却已经开始有紧迫感了。
实际上,曾贵能并不认同于冉子成的阶级观念。他是贫贱子弟出生,秉承的开智理念是“穷且益坚”,相信不论贫贱富贵,只要努力奋斗,便能够走向达成目标的途径。
可是,自从冉子成的《富贵贫贱论》横空出世以来,不仅国君孙建实大加赞赏,而且连整个吴国的上层阶级也颇为心动。盖因一旦冉子成突破到大儒修为,《富贵贫贱论》水涨船高,成为镇国之策。那么,对于国君孙建实来说,便可颁布《阶级法令》彻底地将整个吴国的百姓和士族以一道道详细的阶级划分开来。
如此一来,下层百姓想要摆脱命运,考取仕途就更加地困难,并且,不同阶级的士族和百姓是决然不可交流来往的,否则那样就违背了《阶级法令》。
但是因为冉子成的《富贵贫贱论》以孔圣“无友不如己者”为依论,这句话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定势的共识意思,朝中的大臣,身居孔圣创建的文位,即便心中有所异议和不同的看法,也不敢公然站出来反驳冉子成。再加上这套法令对于国君孙建实控制百姓和士族有着无可匹敌的实效,所以获得了他的大力支持。
“相差甚远,相差甚远!”
面对曾贵能的疑问,冉子成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假装不经意地将那改在百年龟灵甲上的书籍撇开,露出了里面的全貌来。
“灵甲百裂,大儒出世?”
一见到这裂开将近一百道细缝的龟灵甲,曾贵能的心中已经是难以言说的震撼了,他知道,恐怕此时的的冉子成已经到了翰林突破的最紧要关头,不用猜也能知道他智海中的天梯应该已经建成了九十九道,只差那最后一道了。
“这……冉大人,要恭喜您了!百道天梯,在此一举了啊!”曾贵能急忙地拱手贺喜道。
“曾大人说什么呢?百道天梯,大儒文位,岂是如此轻易就能达到的?我还相差甚远!相差甚远呢!”冉子成急忙地将那龟灵甲给藏了起来,就好像方才真的是不小心才被曾贵能看到了一般。
“冉大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谦逊啊!本官不打扰大人修行思想了,先行告退!告退!”
表面上一副从容要离开的样子,但是实际上此时的曾贵能已经有如热锅上的蚂蚁,迫切地想要离开冉府,迅速地寻找太师吴进商讨应对冉子成晋升大儒后的对策。
“那曾大人慢走,来日我们再探讨经义典籍。”看着曾贵能离开的背影,冉子成的嘴上浮现出一丝奸计得逞的笑容,暗自道,“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我故意将修炼《富贵贫贱论》的龟灵甲露出来与曾贵能看,他是相信呢?还是不相信呢?”
淡然一笑,冉子成却是再度开始凝神闭眼,将神识沉入了识海当中,暗道,“不管曾贵能信与不信,等到他与太师吴进讨论如何应对我的时候,我的大儒百道天梯,便已横空出世,谁人又能阻挡我的锋芒?”
磅礴的野心,冉子成大笑三声之后,加快思想海水结晶,一道道文思暗涌,那海水当中的最后一道天梯,竟然凝聚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现在已经到那第九十九道天梯的大半了,恐怕最快在今日,百道天梯便能铸成。
而此时,位于吴国边关的长城镇关军营帐当中,大学士洪景章正一脸忧心忡忡地对营帐正当中的大将军沈若虚道:“大将军,此次老师吴太师派我前来,明为领队案首童生的试炼,实则是央求大将军出手,以尚方宝剑斩杀那户部尚书冉子成。否则,一旦让他大儒修为得成,我吴国贫寒之士将永无出头之日了!”
“洪大学士,你也知晓。我沈若虚以官位开辟智海,便注定了,此生忠君之事,永不叛国。如今,你让我用圣上赐予的尚方宝剑斩杀一名被圣上重用的从一品户部尚书,是何道理?岂不是陷我于不忠不义之地?”
大将军沈若虚身着蛟龙鳞甲,浑身气势内敛,却透出了一股沉稳和俾睨天下的态势来,有理有据地拒绝了沈若虚的请求。不过,其实沈若虚的心中也在挣扎着,本质上他也看得出阶级政策对于国家的长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忠君的思想在智海当中,影响着他的思维。
“大将军,官位的忠是国运赋予的,是忠于国家的,而非国君的某些意愿和安排。如今冉子成企图用《富贵贫贱论》的阶级政策将我吴国变成人间地狱,大将军身为护国神卫,又岂能坐视不理,袖手旁观?”
洪景章正试图着再度说服沈若虚,却突然一道音讯金光从营帐之外直接飞入,洪景章立马一手抓住一看,脸色剧变,叫道:“大将军,老师来信,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冉子成的百道天梯要成了!”
ps:第一章,两点前送上第二章!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四章 尚方宝剑
“什么?不可能这么快的。”
大将军沈若虚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浑身金甲闪烁出思想的光芒来。这竟然是一件可以意通思想的妖宝。
“恐怕是真的了。大将军,我方才收到的乃是恩师太师吴进的圣力传音,太子少师曾贵能方才在京城冉子成的府中书房,已然发现龟灵甲百裂!”
洪景章也是一脸紧张地道,“恐怕天梯已经是九十九之数,大将军,时不我待啊!”
“如此……”
大将军沈若虚面色挣扎,眉心的智窍当中,以官位开辟的伪智海,悬挂着一百柄尚方宝剑,这便是他的器。身为吴国唯一的大将军,官位媲美大儒文位,智海之器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之所以同样是大儒修为的太师吴进,会派得意弟子洪景章来央求大将军沈若虚出手,便是受制于儒士之间不可以圣力法术和神通相互伤害恶斗的圣殿圣罚部明文法令。
身为大儒的吴太师若想要除掉翰林修为的冉子成,若是能够使用圣力神通和法术的话,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是受制于圣殿法令,吴太师不能动手。而如果使用“诛心”的话,吴太师已经不止一次在朝堂上试探过了。
那冉子成狡诈异常,明知道讨论正宗的儒家经义决然不是吴太师的对手。便每一次都围绕着“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圣言,基本上三句不离,行为言辞甚是小心,竟然就立于不败之地。饶是吴进大儒文位,也无法对其诛心。
也正是因此,太师吴进只能够请求大将军沈若虚的尚方宝剑出手了。尚方宝剑,秉承国运而生,一国之内,只有大将军官位智海当中才可寄存。
一百柄尚方宝剑,合百为一,举国之内,除了圣上天子,尽皆可斩,甚至可以不受圣殿的拘束,这便是国运唯一可以同圣殿抗衡的地方。
“国之危已!也罢!我沈若虚纵舍身取剐,亦逞一剑之力破!”
叹了一口气,将智窍当中那些犹豫之色全部吐尽,智海之上;一个硕大的忠字绽放光芒;一百柄尚方宝剑;环绕着忠字;发出嗡嗡嗡的剑鸣。
“走罢!洪大学士,尚方宝剑非同小可,宝剑出而举国惊,本将军必须以军营外的八门杀阵死门的杀墨为尚方宝剑染上一层杀意,必可穿云而去,于千里之外,取那冉子成的狗头。只是,宝剑一出,将军身死。我沈若虚也算是为了吴国,为了百姓们,做了最后一件忠国之事。”
要下这个决心,不是一般的难,因为沈若虚几乎可以肯定,这一剑飞出,斩掉冉子成脑袋的同时,便也是他人头落地的一刻。
“大将军,恩师已经答应了,此事一成,定然不惜大儒血墨,以血代墨,为大将军书写祭词。介时更会将祭词广布天下九国,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晓将军之忠义。”
见沈若虚答应了出动尚方宝剑,洪景章的内心却是有喜有悲,吴国边关长城正是因为有沈若虚这样的镇关大将,尚方宝剑高悬在妖蛮头顶,才能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居乐业。
可是如今;如此大将;便要因为斩杀冉子成而身损;不得不说是整个吴国的一大损失了。
八门杀阵,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分别位列整个军营的八个方位。每一个门在一个时辰之内都会随机调动,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生门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只有拿着将符才能够安然进入。
同样的,八门杀阵积攒杀气,以杀气生产文墨,浸染玄铁,生产出来的不是文宝,而是十足地杀器。在八门杀阵的死门当中,便有这么一潭杀墨,如今,沈若虚便是想要以杀墨浸染尚方宝剑,行诛杀当朝大臣之事。
从营帐中走出来,沈若虚的每一步都重达千斤,移步之间,便使得地面步步凹陷。这是思想的负担重压已经实质化了,将重压在沈若虚的肉身之上,即便是他身上的蛟龙鳞甲也开始出现阵阵地爆裂。
“大将军,走好!”
将沈若虚送入死门当中,洪景章没有大将军官位,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入的,只能满怀心事的往回走。可就在这时,他远远地看到了那一群今年的案首们,没有即刻进入营帐当中休息,反而团团围在那里。
“咦?思想如剑,字字珠玑,这……这是在行诛心之事?区区童生文位都还未获得的狂妄儒生,竟然敢以诛心坏同窗智海根基?大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