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术-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龟丞相话音才刚落,水府外面,便有虾兵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报道:“报大公主,您说的那个人族儒士已经来了。正在黄河渡口上张望着……”
“什么?不可能!他就算是骑着千里马也没有这么快啊?难道也是飞来的不成?”
一听到苏林到了,龙族大公主傲心便立刻站了起来,快带我去看看。
“大公主!这苏林还真的有些本事。你看他身后的车,并不需要马匹拉扯。应该是一辆珍贵的墨家机关车。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肯下这样的血本,用机关车赶路。的确速度上非常之快,不过圣力银票的消耗也是大得惊人。”
黄河渡口的冰下水底,龙族大公主傲心和龟丞相在水底朝着上方看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岸边所有人的一举一动。不过,岸上的人却无法从冰面往下看到他们。
“竟然真的是苏林那臭小子,还好本公主事先布置好了。不然还真的让他先一步渡过了黄河。现在竟然被拦在了这里,不拿出一点真材实料来,可别想着能轻易地渡过黄河!”
确定是苏林,龙族大公主傲心反而不急不躁了。就在这水底当中,看着岸上的苏林到底用什么法子渡过黄河。
“这样下去不行啊!看这天气越来越冷了,干等着黄河自己解冻,要等到何年何月啊?”
“你们谁的手里面有解冻诗么?写出一两首来试试看,能不能让黄河解冻!”
“得了吧!你以为解冻诗就管用了么?这黄河冰封十数里,恐怕没有大儒的文位,就算写出解冻诗来,也无法让整个黄河解冻。”
……
现在已经是正午了,春日的太阳直射而下。但是江面却没有任何要融化的迹象,所以在码头上等待的商人们就更加地着急起来了。他们口中的解冻诗词,其实便是一些儒士写作的关于“春风”和“春回大地”之类有关的诗词。
这一类关于春的思想的诗词,有利于大地回春。时常被用在一些小溪小河冬日结冰解冻上。可是现在,被冰冻的是黄河,最宽处可达数十里。这么大规模的冰冻河面,根本不是普通的解冻诗能够化解的。
“老叶。你怎么看?刚刚可是你打包票现在可以渡江的,但现在黄河都冻上了。要怎么渡呢?”
苏林站在黄河边上,盯着这冰冻的江面,微微一笑,回头询问叶鸿业道。
“世子!这也不能怪我啊!谁知道今年竟然有倒春寒,不过老叶我觉得这寒气实在有些太过古怪了,有点像是……像是人为的,偏偏我们要渡江的时候,就给冻上了,实在有些太过不寻常了吧?”叶鸿业分析地说道。
“是不同寻常,这寒气不是自然的那种寒气。可以肯定是人为的,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肯定又是那个女霸王龙在捣鬼了。”
苏林之前便预料龙族大公主傲心会在黄河对自己下手,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对方竟然会是这么大的手笔,为了阻止自己渡江,直接将整个黄河河边都给冰冻上了。
“龙族的大公主?可是……她为什么要冰冻黄河呢?若是要报复我们,等我们渡江的时候,直接弄沉船不是更好?”叶鸿业疑惑地说道,“现在冰冻河面,顶多也只是让我们多等几天罢了!况且,要冰冻这黄河河面,哪怕她是龙族大公主,代价也不轻啊!”
“如我所料不差的话,这女霸王龙肯定是在试探我!以为我是上当么?没门……”
这么浅显的圈套,拥有三种思想的苏林当然一眼就看出来了。冰冻的黄河,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便是将冰面给融化。对于现在的苏林来说,最适合的当然是出动乾坤鼎器灵小乾,让它来炼化这区区冰冻的河面,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要知道,当初张羽煮海的时候,可是用乾坤鼎将整个东海的海水都蒸发了不知道多少。现在的小乾虽然只是乾坤鼎的器灵,但是却保留着乾坤鼎的绝大部分神力,融化一个冰面,实在是太容易了。
苏林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便猜出了这冰冻的河面,极有可能是龙族大公主傲心摆下的圈套,就是故意要引诱他使用出乾坤鼎的器灵来。
“那……世子,我们要渡江的话,还有什么办法?要不……世子作一首解冻诗词吧!若是镇国级别的解冻诗词,说不定能够化开坚冰。”
叶鸿业说道,不过,他这句话刚说出口,周围的那些商人们,便一脸鄙视地看着他和苏林,讥笑道:“还真的有不知好歹的儒士,镇国诗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么?说得就好像你们马上就能够做出镇国诗词一样?”
“一个大学士,一个举人。就算是大儒,也没有这般大的口气,敢随意夸口说能做出镇国的诗词来,更何况还是镇国级别的解冻诗词。”
……
这些行走四方的商人,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各个大世家的,所以见识也还算广博。叶鸿业大学士的文位,放在其他的府县当中,足以让一般的商铺掌柜笑脸相迎,但是在这些行走四方的商人眼中,却只是普通而已。只有翰林大学士或者大儒才能够让他们毕恭毕敬。
这些商人们被冰冻的河水挡在了码头,耽误了交货那可是要付违约金的,所以心情都不是很好。又恰好听到了叶鸿业和苏林的对话,自然忍不住要发泄一下,拿两人寻趣,开口讥笑他们的不自量力了。
不过,在这些商人们当中,却还是有不少有眼里的商人,看出了苏林和叶鸿业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从苏林的那一辆苏林车,就看到他们的来历非凡,试探性地说道:“这也不一定啊!我们吴国最近不是有一名天纵奇才的大才子苏林,在童生的时候,就写出了好几首镇国诗词,说不定这位小兄弟,也能够写出镇国诗词来不一定……”
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相片之说,所以商人们大多有听闻过苏林的名声,却根本没有见过苏林。
“你以为这样的天才一抓一大把么?我们吴国多少年来才出了这么一个,听闻这苏林前不久又在建州拿到了州试的第一名解元,被国君陛下一道圣旨特招进入国子监了,现在黄河被冰封了,我们被堵在这里,说不定还真的能够碰上我吴国的大才子呢……”
说这话的正是最新开口取笑叶鸿业的那个商人,而当他自己将这话说完之后,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包括他自己也是,全部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注视到了苏林的身上来。
十五六岁的年纪!
举人的文位!
也是要赶往京城去!
夸下海口要做镇国诗词!
这一切的一切条件,不都是和那个传闻当中的天才苏林一模一样的么?
“这……敢问这位公子,您的名讳……”
那个最先开口讥笑的商人咽了咽自己的口水,走到苏林的面前,完全换了一副很恭敬地态度,朝着苏林拱了拱手,询问道。
“不好意思!我就是你刚刚口中说的那个不才苏林。”
苏林笑了笑,点头说道。他没想到,连这些行走四方的商人们,平日里也会这般议论自己。今天算是真的让他给碰上了,不过还好他在外传扬的是才名和美名,要是那些被歪曲的“不孝”之名传了出去,可就不好了。
“竟然真的是苏解元!苏解元,那您就赶快发挥大才,作出一首镇国的解冻诗词来。让这黄河解冻,我们也好及时渡河啊……”
“啧啧啧……看来我这还真的是因祸得福啊!没想到被冰冻的黄河水面困住了,反而能够得见我吴国第一天才的真容!值了!值了……”
“苏解元!鄙人早就已经仰慕苏解元已久,斗胆请苏解元替我题一幅字啊!”
……
一旦确定了苏林的身份,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顿时一拥而上。(未完待续。。)
ps: ; ;明天就上起点主站的大封推了!端木赐还是没有存稿,但是打算五更爆发!大家能给一点动力么?月票实在是太难看了!哎……希望大封推能够给力一点,让我们的《儒术》登上成绩的巅峰!
封推感言!
大封推!
起点首页的大封推!
这可以说是任何一位起点作者都想要拿到的最好推荐,没有之一。《儒术》从六月十五日上传了第一个章节到今天,也已经一百多天了。遇到过很多困难,许多不理解,许多指责,端木赐自己本人,也经历了一个应届大学生的蜕变。
全职码字,放弃了工作!为了这一本《儒术》,全心全意地构思其中的世界。我很感谢诸位读者没有让我的艰辛白费,让我看到了坚持下去的希望。
一直到今天,虽然最近订阅有所下降,但是均订破了一千五,高定破了三千,真的非常感谢大家!这本书是我所有的经济来源,也是我将自己的未来赌在了网络文学创作上!
每天的生活除了码字就是看书,因为端木赐知道,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故事。
感谢的话,实在是太多了,端木赐都有些语无伦次了。首先感谢的是诸位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无疑是我的衣食父母,每一个打赏、订阅,都是我努力码字的动力!其次是我的责编青山、主编海星,都给了我非常巨大的帮助!还有是好友永恒之火,是他的《儒道至圣》带给我的东风。
我虽然是跟风儒道流,但是写的都是自己的故事,喜欢儒道的读者也可以多多支持老火的书!那些说我抄袭的读者们,今天,《儒术》站在大封推的荣誉之上,就请你们以后闭嘴吧!端木赐通过成绩证明了自己,虽然跟风,也能写出被读者认可的故事来!
最后,不多说了,不然又要收费了!今天五更爆发!而接下来的几天也是最少三更四更……我是从来没有存稿的,所以攒着许多的情节和构思就等着这几天全力透支码字!
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希望可以爆发一个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端木赐把握住这次唯一的大封推机会,将《儒术》推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每一份订阅!!都是我奋勇码字的动力!(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八章 问船工(第一更)
绵延横穿天仁大陆的万里黄河,在这个初春的二月,就这么冻住了。在码头的岸边,一排排的柳树刚刚抽出了新芽,站在树下的来往商人,他们的马车,也都只能够停在岸边,等待坚冰融化。
“诸位请静一静,我们世子也正在想办法!”
大学士叶鸿业也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句话,便使得那些商人认出了苏林的身份来。或者换一句话来说,是苏林最近实在是风头太盛太有名了。也许吴国其他府县的百姓还不太知道苏林的天才名号,但是这些行走四方的商人们消息最是灵通了。
吴国出了苏林这么一个天纵奇才,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不知道的。
“苏世子!这冰冻黄河的事情不如就先放在一边吧!鄙人家中正好有个小儿,明年就要参加县试。想要求来苏世子的一幅墨宝,让我家小儿也沾沾苏世子的才气啊……”
“我也要!我也要……苏世子,我家中的三个儿子,马上也都到了应试之年。他们读了苏世子的《秋词》、《雁丘词》、《悯农》、《夏日绝句》等等诗词,非常之钦佩,完全视苏世子为偶像。老夫斗胆向苏世子求一幅墨宝,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回去正好可以勉励我那三个儿子……”
“对对对……苏世子,我也不会白要您的墨宝!每一个字,我……我出一千两银子……”
……
苏林的身边可就热闹了,都是那些商人掌柜,硬是挤了过来。在苏林的面前围成了一圈,都是要求苏林的亲笔墨宝。甚至有些商人已经放出价格来了。要以一千两一个字的价格,购买苏林的字。这还真的是一字千金了。
这也难怪这些商人们会如此疯狂,苏林虽然写字很多,但是真正赠送流传出去的字迹并不多。而且,那些得到苏林赠送字迹墨宝的儒士,通常也都是自己紧巴巴地收藏起来,哪里有多余的拿出去售卖。
就像苏林在府中写的那么多字帖,最后还不是便宜了二叔苏中,被他一股脑地偷了去,拿回府中仔细地研习苏林的书法和其中蕴含的思想了。所以。在外面想要一幅苏林的亲笔字帖,真的不容易。
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每一幅苏林的字帖,都至少是十万两起步。就这么高昂的价格,那些土财主和乡绅们还乐此不彼地争抢起来。
开玩笑,这可是半年之内连中案首、茂才和解元的苏林苏世子的墨宝,先不说苏林的字迹本来就自成一派,连书法大家蔡禾蔡先生都啧啧称道,就单单是以苏林现在的天才之名。他的字就绝对是那些家里面有子孙要参加科举的商人们最热衷抢购的文宝了。
就因为这个,一名曾经在建安府院打杂的下人,偶然间收集到几张苏林练习用的字帖,拿回到自己家里。转手之间,便卖了二十多万两银子,顷刻间就发家致富。以至于这个下人连夜又跑到了府院当中。往各个垃圾堆当中又仔细地搜刮了一番,可惜再也找不到苏林的亲笔墨宝了。
所以。这些商人们看到来的是苏林,他们的激动就可以理解了。碰上如此的绝佳机会。当然不会错过向苏林索要墨宝了。
“老叶!你快将这些商人打发走,我去问问码头的船夫,通常碰到这种情况,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对于这些逐利的商人,苏林还真的是没有办法满足他们需求。如果是偶尔碰上一两个路上求墨宝的,苏林可能当会考虑到相遇即是缘分,但是现在这么多的商人,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了,他如果真的开了先例,恐怕就要给他们每个人写一幅字了。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要解决眼前黄河江面冰冻的问题,所以,苏林当然最先要找到黄河码头上的老船夫,了解清楚情况以后,才能够对症下药。
而江边这些商人们疯狂追逐苏林的景象,倒是让在河底观察形势的龙族大公主傲心大吃一惊,愣了愣,才询问身边的龟丞相道:“龟丞相!那苏林只是一个区区举人而已,为何那些来往的商人,会对他如此推崇?”
“这……大公主,老臣也不太清楚。不过似乎,那些商人是在求苏林留字,可是他一个区区举人,有什么资格给别人题字留字啊?要知道,人族的儒士当中,通常至少要大学士以上写出来的文字,才具有成为文宝的潜质。”
龟丞相也是满脸地疑惑不解,说道,“更何况,这黄河边上的商人们,都是眼光甚高之辈。他们怎么会抢着要苏林这么一个举人的字呢?除非……”
“除非什么?这苏林,还真的是有许多奇怪之处!”龙族大公主傲心不禁也被吊起了好奇心,追问道。
“除非这苏林的字迹很特别,并且,他自身拥有天才之名。这样一来,他的字才会值钱,不然的话,就算是再天才的举人。写出来的字不能化作文宝,根本没有丝毫的价值!”
龟丞相的猜测并没有错,本来儒士写字,灌入了圣力之后,有一定程度可以成为文宝。但是,这也只能是已经责心问道之后的大学士,才能够用落笔书写造就书画文宝。
举人和进士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进士及以下写出来的字画,是没有什么附加的威能,只能够作为关上之用,自然便没有什么价值了。可是,苏林却是完全不一样,他写出来的字迹虽然也还不能够算是文宝,但是配合上他独特的颜体字,还有灌入其中的思想,只要久而久之凝目观察,对于修习思想的儒士,都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更不用说,以苏林的才名,就算他画了一个鸡蛋,也价值不菲,卖的不过是一个天才的名气罢了。
“这些人族的商人们,都是无利不起早之辈。他们既然如此疯狂地追问苏林要字迹墨宝,定然有其特别的地方。龟丞相,若是有机会,我们也弄来几张苏林的墨宝,仔细研究一番。”
看着那岸上商人们疯狂的样子,龙族大公主傲心对苏林就更加好奇了起来。
而此时的苏林,正走到了码头上,找到了方才劝说商人们不要轻易下河的那个老船工,拱手询问道:
“老人家!我是建安府苏家的世子苏林,奉了圣旨有急事要渡过黄河前往京城。可是如今这黄河冰冻,该要如何破冰过河呢?”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苏茂才,老朽见过苏茂才!”
此处黄河码头,距离建安府也不过上千里,所以老船工也有听闻过苏林的才气和文名,尤其是上一次建安府的府试当中,苏林一言九鼎,最后等于说是举起了三九二十七尊大鼎,更是让他的名声大震,老船工也是在一次送儒士过江的时候,听闻他们震惊地谈论着苏林。
“老人家!我们家世子刚刚中了州试的解元不久,现在可不能叫苏茂才了,该叫苏解元,或者苏世子!”大学士叶鸿业好不容易安抚住那些商人,劝他们死了让苏林题字的要求后,匆匆赶过来,笑呵呵地纠正老船工说道。
“是老朽有眼无珠了!还请苏解元见谅。”
老船工告罪了一声,然后接着说道:“苏解元想要过江的话,唯一的办法便是破开冰面,这样才能够让渡船往来。否则贸然从冰面上驱车行走的话,这十几里宽的河面,必然会有薄弱的地方,到时候连人带车摔进冰窟窿里面,可就有死无生了……”
“我们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破冰之后,然后做渡轮过去。可是现在数十里的河面都结冰了,我们就是来求问破冰的方法的。”
大学士叶鸿业不耐烦地说道,刚刚那些商人们的呱噪就已经够烦人了。
“老人家,以前有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或者说,从前冬日里,若是江面结冰了,有急事要渡过黄河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啊?”
在苏林想来,在初冬的时候,黄河的河面上定然也会出现如今这种情况,就是冰面不上不下,不方便渡轮过河,又不能够驱车直接碾过去。所以,他就想要询问从前是什么做法。
“回禀苏解元,这倒春寒倒是发生过几次,但是寒气都不多,不足以将冰面冻结起来。倒是初冬的时候,河面上刚刚开始结冰,便是如此状况。通常来说,一般我们便是开始停摆了,待河面上的冰厚了,来往的商人便可以直接驱车过去。实在碰上有急事的,我们便会上报给贵德府的知府大人,他自然会派人前来,使用解冻诗,破开黄河的河面……”
老船工如实地说道,“今日早晨发现河面被冰冻了之后,我们便已经在第一时间派人禀报知府大人,想必很快知府大人就会派人前来了。”
“原来是这样,看来真的是需要用解冻诗词才行了。不过,既然他们地方知府有解决的方法,老叶,看来不需要我们出面了。反正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苏林车的速度也比普通马车更快,不会耽误行程……”
苏林的话音才刚落,岸上的商人们便喧闹了起来。
“贵德府知府大人来了……还带来了府院的学生们,这一下,河面解冻有望了……”(未完待续。。)
ps: ; ;今日封推!五更大爆发!全部都是现写的,接下来还有四更!大家准备好了么?苏林会写一首什么样的解冻诗词呢?大家可以猜一猜!
第两百九十九章 普法精神(第二更)
贵德府,乃是吴国河州的一座重镇,掌管着黄河码头这个重要的关口。河州毗邻建州,但是大部分的地段都是沿着整个黄河,所以被命名为河州,州内多平原,农业比较发达,加上黄河从其境内流过,商贸往来和渔业也都不俗,整体的经济在吴国当中属于中上水准。
不过,与此相对的是河州的从商之风比较盛,也就导致了该州的学子在思想上的建树反而差了许多。多数都是儒商,很少能够潜心下来,历练思想和学术。因此,河州也是整个吴国当中,每一年国考科举当中,最差的一个州。
而贵德府在河州当中更是最差的一个府,因为直接掌管了黄河渡口,来往的商人大多都以此作为中转点,商业贸易尤其发达。来自其他国家的商人,往往也有通过黄河水路到达此地,由此造成的贸易潮流,使得本地的学子们贪恋商贸利益,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简单的说就是功利心太重了。
今天,正好是贵德府府院内,各个秀才和举人们比试文采的诗会。府院的先生们正发愁以什么为题的时候,突然贵德府的知府黄和章便匆匆赶来向府院院首大学士方正业求救了。
“方院首!方院首……本府今日又要不得已地来劳烦您老人家了!”
贵德府的知府黄和章虽然也是大学士的文位,但是毕竟没有方正业老资格,而且方正业更是本朝太傅方正心的同族族弟,正宗的法家儒士。
“出什么事了?黄知府。何必如此客气?不过今日我府院当中正为学生们准备诗会,若是事情不急的话。可否推后啊?”
方正业在方家这个法家大族当中,其实算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子弟。从小便对于法家的那些制定法令不感兴趣,反而希望将法家和儒家的有教无类结合起来,通过开辟书院,教授法家的法治精神,来实现他的法道。
这也就是对于同一类型的道,各人的领悟和做法的不同了。同样是法治精神思想,在太傅方正心看来,他想要走的道,便是通过在吴国当中秉执官位。掌握法令,将法治推行下去,制定各种法令来让百姓们遵守法律,便是他的目的。
但是,方正业却并不这么认为,他所领悟的“法”,是法度和纪律。他所要走的道,并不是维护法度和纪律,反而是要推行法律意识。简单的说来。方正心的那种是“执法思想”,而方正业想要做的便是“普法精神”。
同样是法道,执法是维护法令,通过已有的法律去规范百姓的行为。自然会更加的简单和高效。也正是现在天仁大陆每一个国家正在做的,而相对而言,方正业想要奉行的“普法精神”却是难了千倍万倍。现在的天仁大陆的百姓们,识字率都还不到十分之一。更不用说对他们普及法律了。
这里的普法,并不是简单的让百姓们不要杀人犯罪之类的简单层面。而是要深入的让百姓们认识到“法”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死板的教条规定,而是一个能够保障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伟大工具。
不要说这个时候的天仁大陆百姓了,就是放在后世的地球上,华夏国当中,又有多少百姓能够真正的懂法呢?他们可以做到平日里遵纪守法,不去做伤人害己的犯罪,但是,要他们真正了解知道法律,如何去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尊严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却是非常之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地球米国等国家当中,律师的社会地位会那么高的原因。这便是法律的价值所在,这也是普法的重要意义所在。如果每一个百姓们,都将法律的意识深入其心,都知道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罪犯犯罪时候的风险和困难程度都将会高十数倍,这也是普法如果贯彻下去的巨大意义所在。
也正是因为普法的困难,所以方正业的文位修为也一直精进得十分艰难。现在的他,能力也非常有限,对于那些连大字都不识的老百姓,他根本没有办法向他们解释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方正业只能够选择在府院当中,教授这些秀才和举人,将法的思想传递下去。
“诗会?哈哈!正好,正好!方院首,本府正是为了此事而来。不知道为什么,昨日开始,黄河岸边便发生了倒春寒的现象。今天一大早,才刚刚融化不久的黄河水面又再度结冰了。”
知府黄和章闻言大喜,急忙说道,“本府前来府院当中,便是有请方院首和府院的学生们,到黄河码头上,来一场破冰诗会。用破冰解冻诗词,来破开黄河的冰面啊!”
“哦?破冰诗会?大善!大善!黄知府,你来的也是正好。我们府院的先生们,正在苦恼着用什么作为诗会的主题呢!如此一来,一举两得,便就用破冰作为诗会主题。我这就去邀先生们和学生们,前往黄河码头!”
本来就为了诗会主题而发愁的院首方正业,闻言当即大喜,两人一拍即合,随即便带着府院的五十三名举人,还有一百多名秀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这黄河码头处。
而在黄河岸边焦急等待冰面融化的商人们,看到贵德府的知府黄和章带着府院的院首方正业和一大帮的府院学生们过来,自然兴奋地叫了起来。
“太好了!这一下,看来要破开黄河的冰面没有什么问题了。”
“对啊!想必,今天又可以见识一番浩浩荡荡的破冰诗会了。上一次好像发生在前年吧!当时也是有商队急着过河,所以才让贵德府的知府请来了府院的学生们,同样是厚厚的河冰,但是在一百多名学生们还有先生们的破冰解冻诗词之下,轰然碎裂,河水融化之后,航道便立刻通畅了……”
“本来以为天才苏林来了以后,能够见识到他的镇国诗词,没想到这一下,贵德府院的学生们来了,恐怕……免不了一场诗文斗法了!”
……
商人们自然议论纷纷起来,而苏林和叶鸿业也将目光转了过来。苏林看向这些贵德府的学生们,也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叶鸿业说道:“老叶!看来这次不用我们出手了,既然这些府院的学生们来开破冰诗会,我们就等着过河便好。”
“哎!世子,你刚刚不是还说了要写一首破冰诗词来的么?我记得,世子在州试之后,便没有再写诗了啊?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大显身手一番啊?现在岸边这么多的来往商人,世子若是当场写出了镇国的破冰诗词来,定然能够将你的才名传遍大江南北!”
大学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