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海
百科名片
王海,人名,在中国较为普遍出现。当代主要指原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中国志愿军王牌飞行员。
1、原空军司令员、上将
简历
(1925。11――)汉族。山东威海人。原名王永昌。1950年5月于东北老航校毕业后,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年轻的我空军";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落敌机四架、击伤五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所在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在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南广场,至今还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比斯歼击机,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1954、1955年间,王海是空军歼击航空兵师副师长、师长,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解放浙江沿海岛屿的战斗。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中,他的师担负协同陆、海军夺取制空权并掩护陆军登陆作战的任务。王海先后担任过飞行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1975年王海同志49岁时,**任命他为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8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后第一次授衔中,被第一批授予空军上将军衔。先后被选为**十二、十三、十四大代表,第十五大列席代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访谈录
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你盖房子首先得打好地基,抗美援朝时中国空军参战,并不是突然冒出个空军。1936年红军长征刚到延安,**、党中央就决定在红军当中招一批年轻、优秀的干部到新疆学飞行。那时候盛世才办了一个航空队。红军大概选了四十多个人吧,有一部分是去学飞行,有一部分是学机务。以后盛世才叛变了,就把我们派去的这些人关起来,后来又被党中央要回来了。早在1938年,党中央就考虑到要抓空军,未来打仗,你得有空军啊,这是一个情况。第二,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以后,中央决定组建空军。当时我们俘虏了日本的一个航空队,有三百五十多个人,有三百架飞机。日本航空队的头叫林弥一郎。伍修权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找林弥一郎谈,让他们帮助我们组建空军。我们党给林弥一郎做工作,林弥一郎后来就同意了。国民党知道我们要建航校,很紧张,就派特务来破坏,派飞机来轰炸扫射。东北民主联军一看,就把航空学校弄到牡丹江。可以说,中国空军航校的基础就在牡丹江,加上日本航空队和新疆原来的一帮人,还有国民党起义的刘善本他们,以及从部队调了一批优秀的干部战士。我在东北航校学习的时候,维护飞机的统统是日本人,一些日本教员带我们。那个时候首先就收集器材,收集了差不多一百架飞机,有“99高”的,有单座的,还有双发的机器,到处收集机器,收集来以后,由日本人组装。我们人民空军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起来的,离开这个就是不尊重历史。
老航校是相当困难、相当艰苦的,吃饭是六个人一张桌子,也没有座位。餐具都是泥烧的,平时吃大杂饭,礼拜天改善一下生活,弄一个红烧肉,吃个大馒头,炊事班长还在门口把门,只准吃,不准拿,我们就猛吃,吃得都弯不下腰。我们在安东那个地方,零下四十多度,晚上睡觉呼吸的气把被子都冻上了,放在盆子里的水,第二天都成了冰块。后来,日本鬼子留下的汽油都烧完了,没有汽油怎么办?中国人还是聪明,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能不能用酒精代替汽油。据说法国曾经有这个设想,但没有弄成。我们就研究,把发动机喷油的眼弄大一点,喷的量多一点,就是在哈尔滨生产出的酒精,烧了一段这个东西,凑合着也可以飞。我们当时飞航线,也没有鞋,赤着脚丫子飞。等我们飞出来以后,驻进上海虹桥机场,作了一次飞行表演,当时,陈毅同志来观看,非常高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空军了。他给每个人发了一块手表,那是土包子第一次戴手表,还是瑞士表。我的那块表,后来打仗时飞机负伤我跳了伞,表丢了,非常可惜。空军最早就是空四师、空三师两个师。在空四师我是中队长,因为我的飞行技术也不错,所以组织上把我调到空三师,当了大队长。那个时候我一年提了三级,从副团长到团长、副师长。我二十几岁就当上师级干部。
抗美援朝开始的时候,空四师、空三师,加上另外两个团,一共有两百架飞机。而美国和联合国空军,飞机有一千两百架,是我们的六倍。美国有十四个空军联队,这十四个联队中,有两个战斗机联队,三个轰炸机联队,两个轻型轰炸机联队,三个中队的轰炸机联队,一个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联队,三个歼击机大队。当时美国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大部分都是在一千小时,但也有不足一千小时,有几百小时的,其中戴维斯、爱德华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飞行员。当时我们的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飞了二、三十个小时。我因为老飞螺旋桨,加了十几个小时。在这儿,我要给你讲这么一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喷气机没有用于战场上,所以美国飞喷气机的飞行员也没有真正打过仗,中国开喷气机的飞行员也没有打过仗。虽然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作战的经验,但是你那个时候驾驶的飞机是螺旋桨的。飞行技术熟练一点,但也不是绝对的,不要忽略这个历史条件。因为喷气机真正的较量是在朝鲜战场,中国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和美国老牌空军大国的较量,双方都有优势。再加上我们那个时候的飞行员,在党的教育培养下,觉悟高,非常愤恨敌人。那个时候我当大队长,还没有参战,空军常乾坤副司令到沈阳动员,他们的飞行员叫我讲话,我说:中国这么多人,你美国人也是一个人,中国人也是一个人,我就不相信打不下你们。按照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是勇敢不怕死,把脑袋瓜子别在裤腰带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实践证明我们年轻的空军就是这样的。我的体会是:说空话是不行的,一个人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在战斗中勇敢不怕死,你没有这一条,说一千遍一万遍都是假话。
当年**发出号召以后,全国捐献飞机三千六百架,三千六百架得多少钱啊!抗美援朝一开始,小孩子给我们写信,非常鼓舞人:你们要是被美国人打下来,你就不配当一个**员、不配为中国人民的飞行员。我还收到一封信,写信的这个小女孩出生在苏联的防空洞里,她父母亲都会说俄文,就给她起了一个名叫西琳娜,在俄文里是警报防空的意思。那时她十二岁,才从苏联回来。回来以后给我写一封信,先把她的出生经历告诉我,然后就问我:现在回到祖国了,不会再天天听防空警报、天天跑防空洞了吧?这对我是个非常大的激励,所以我非常感谢这个孩子。以前我当师长的时候,到北京去看看她,现在她已经六十多岁了。我记得很清楚,朱德总司令给我们讲过一句话:勇敢加技术就是战术。想想那个时候的劲头,确实是这样,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勇敢不怕死,这是一个真理。当然,我们付出的代价还是很大的。抗美援朝我们击落对方三百三十架,击伤九十五架;我们被美国击落二百三十一架,击伤一百五十一架。我自己也被美国飞机击落过,我跳伞了。我们副团长以上的干部牺牲了一百一十六个人,代价很大。这一百一十六个飞行员,也不亚于一个师。抗美援朝后期,我们飞行员跳伞的跳伞,牺牲的牺牲,就剩不多了。我们团副中队长以上的干部加在一起,才凑足十二个人起飞。我们大队虽然战绩很大,但是牺牲了四个飞行员―――孙生禄、刘德林、阎俊武、田宇。我们能活下来,我们是幸存者。现在你们来采访我,写文章,不是纪念我们,而是纪念先烈。我有一个观点,高科技到了军事领域,武器都比较先进,但是有一条我们不能忽视,人的因素还是根本的因素,武器再先进,掌握使用武器的人不能发挥这个武器的优越性,再好的武器也没有用。现在的飞行员没有受过那个苦,光靠高科技的武器装备是好啊,但你发挥不了先进武器的作用,再好的飞机也没有用,你能把敌人打下来吗?所以忽视这一点是不行的,光说空话,说大话,说瞎话根本不行。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这个功夫下得太不够了。
………【人物解密篇之二:龙天翔的原型是谁?】………
龙天翔:志愿军空军所有英雄僚机的化身!取材主要来自焦景文:
焦景文
焦景文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海大队因取得赫赫战功,被人们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身为大队长的王海也因取得击落击伤9架美机的战绩,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战斗英雄。王海所取得的功绩,除了他具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超的技战术外,与他有一个坚如盾牌的好僚机也是分不开的。
1953年5月朝鲜战场上的英雄飞行员焦景文王海的僚机名叫焦景文,1大队的飞行员们都亲昵称他是“英雄僚机”、“钢铁般的空中盾牌”。焦景文的功绩不仅在于自己击落击伤4架美机,更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始终如一地履行一个僚机飞行员的职责。在激烈的空战中,他像一面坚实的“盾牌”,顽强地给长机抵挡敌人的炮火;他又象一只坚强的“铁臂”,敌人左来左打,右来右击,保证长机的安全,取得战斗胜利。特别是他能根据空中瞬逝万变的情况,主动协助长机指挥,为全大队取得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的辉煌战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空中盾牌焦景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海大队因取得赫赫战功,被人们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身为大队长的王海也因取得击落击伤9架美机的战绩,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战斗英雄。王海所取得的功绩,除了他具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超的技战术外,与他有一个坚如盾牌的好僚机也是分不开的。
王海的僚机名叫焦景文,1大队的飞行员们都亲昵称他是";英雄僚机";、";钢铁般的空中盾牌";。焦景文的功绩不仅在于自己击落击伤4架美机,更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始终如一地履行一个僚机飞行员的职责。在激烈的空战中,他像一面坚实的";盾牌";,守护在长机周围,抵挡敌人的炮火。当长机遇到危险时,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952年12月3日,王海率领全大队12架战鹰与40多架美机展开一场鏖战。经过一场激烈角逐,全大队一举击落击伤美机5架,其余美机狼狈逃窜。随后,12位空中勇士满怀胜利的喜悦,踏上归途。
在返航途中,焦景文发现2架美机从后面偷偷咬上了我7号机,情况万分危急。焦景文立即将情况向长机作了报告,随后,和长机一起做了个半斤斗翻转,风驰电掣般地向美机扑过去。时刻关注长机安危的焦景文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警惕地搜索着四周,掩护长机前进。
突然,焦景文发现左后方又有4架F-86飞机向他们扑来,而且已占据了高度优势。他急忙高声向长机报告:
";102,后面来了4架,赶快开炮打击前面敌机!";
";明白!";王海立即按动炮钮,把1架美机揍下去,另1架慌忙逃走。驾驶7号机的张滋脱离了险境,然而后面的4架美机已追了上来,到了开炮的距离。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炮火从后上方射向焦景文的机身。“嘣";的一声,飞机剧烈抖动起来,震得焦景文头晕眼花。一股强劲的寒风吹进座舱,像无数钢针刺在他的脸上,钻心般疼痛。焦景文定了定神,抬头一看,座舱盖已被打掉一半,机翼上千疮百孔,升降舵也不太听使唤了。
焦景文使劲摇晃了几下操纵杆,飞机勉强还能操纵。于是,他咬紧牙关,驾驶着严重损伤的战鹰,继续掩护长机战斗。
可是没过一会儿,负伤的飞机速度越来越慢,操纵杆也渐渐不灵了。焦景文回头看看,美机仍紧追不放。他想,自己的飞机负了重伤,难以保持双机作战。这样一来,敌机就会集中火力攻击长机。得想个法子。
经过片刻思索,焦景文毅然决定:豁出自己的性命,把敌机引开,解除长机的危险。
";102,102,我不能掩护你了,你注意后面的警戒!";焦景文一面向长机报告,一面猛蹬右舵,向东北方向转去,与长机分成两岔。
4架美机见机身负伤的焦景文成了单机,像饿久的恶狼猛然间发现猎物一样,争抢着扑了上去。
脱离了险境后的王海举目四望,焦景文已将美机引开。他连声疾呼:";103,103";耳机里没有回音。
在另一个空域,焦景文见4架美机都被引了过来,长机脱离了危险,心里踏实了许多。他琢磨现在该想法摆脱身后的美机了。可是,敌机分成两对双机,左右夹攻,疯狂地包抄上来。焦景文镇定一下情绪,驾驶着重伤的飞机,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做着不规则的机动。美机连续攻击几次,都未得手。
又较量了几个回合,焦景文心想:这样单纯躲避,总不是办法,得摆脱被动展开反击,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
这时,正好2架美机由于速度过大,冲到了焦景文的前面。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暗叫一声:";来得好!";适时按住炮钮,";咚!咚!咚!";一串炮弹飞泻而出。可惜因机身颤动,没有击中敌机要害。负伤后的美机不敢再战,逃之夭夭。另外2架美机又作了几次攻击,可是,直到炮弹耗尽,也未击中焦景文,只好怏怏地转弯收兵。
太阳落山了,晚霞染红长白山头。在战友们的起盼中,焦景文驾着负伤29处的战鹰奇迹般地飞回了基地。他以实际行动,覆行了自己的诺言:";你要忠于祖国,就要忠于自己的职责,你要热爱祖国,就要热爱自己的长机。";焦景文是朝鲜战争中著名的王海大队的一员,王海的僚机,有击落敌机三架的记录,在中国空军的英雄榜上并不是最突出的一位,甚至也没达到“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5架的标准。但是他“不是王牌,胜似王牌”,因为在美国的空军圈子里,他的大名却比任何其他一名中国飞行员都响亮!这是因为他和美军王牌飞行员罗比-雷斯那(ROBBIERISNER)之间的一场经典空战。
雷思那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他是美国空军最著名的王牌飞行员之一,国会荣誉勋章的获得者。和德国、日本、苏联的顶级飞行员都交过手。可他认为自己一辈子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却是一位被他追击的中国飞行员――焦景文。美国空军界也把这次空战视为空战史上经典中的经典。阅读雷思那的战斗报告,虽是从敌人的角度,虽是一次我军失利的空战,其精彩与惊险却仍然历历在目,叹为观止。双方斗智斗勇的过程,也让人热血沸腾。读罢由衷叹一句,焦景文,真英雄也!
………【人物解密篇之三:林飞虎的原型是谁?】………
林虎,1927年生,山东招远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1949年毕业于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后任东北军区航空处飞行队飞行员、空军混成旅飞行大队大队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团长。曾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后任军区空军飞行技术检查主任、空军师长。1958年指挥部队空战,一次击落台湾空军飞机两架、击伤一架。后历任军区空军军训部部长、空军副军长、空军指挥所主任、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三级解放勋章。
林虎,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底退役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共和国的第一批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在开国大典上,林虎曾驾驶战机飞过**上空;在朝鲜战场上,他曾击落过美国战机。在他70岁高龄时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曾在莫斯科成功试飞苏-27双座教练机。
3月26日下午,相约海口西海岸美视五月花酒店。眼前的将军头发尽白,闪烁着银色光泽,充满着阳刚之气,不愧是经历过战争大风大浪的军人。林虎谈起往事,话语酣畅淋漓,根本不像一位耄耋老者,尽管几天的挥杆已经使他身体疲倦得很。
开国大典驾战机飞越**
“我看过网上的一些报道,说您的母亲是一位俄罗斯女子,是真的吗?如果是,您就是一个混血儿了。我可以在文章中这样写吗?”海南日报记者问道。
“这是事实。你写吧。”林虎心平气和地答道。原来,林虎祖籍山东招远,父亲年轻时闯关东到了哈尔滨,当时有一些前苏联富商穿越西伯利亚,进入中国境内做买卖,林虎的父亲曾在其中的一个家庭干苦力活儿,认识了一位俄罗斯姑娘,俩人私定终身,被东家发现后撵出家门。他们在哈尔滨街道上搭建起一座简易棚住下来,生了一个女儿,接着林虎和一个弟弟降生了。简易棚夏天还好,冬天则寒冷难耐,家境亟需改善。于是,父亲经常从哈尔滨带上货物到齐齐哈尔和黑河一带贩卖,赚钱养家糊口;不幸的是,有一年冬天他在一列拉煤的列车上睡着后,活活被冻死了,整个家庭失去了支撑。不久,母亲和弟弟病死,姐姐被人领走,几岁的他被一户姓林的人家收养,取名“林根生”。
林虎说,这些事情是他后来听知情人说起的,自己并不知道父母的姓名,也一直没有姐姐下落的消息;在林家日子并不好过,1938年他出走参军,当起了“小八路”,“林虎”便是部队领导给他起的名字。
在抗日战争中,林虎骁勇善战,屡立奇功,也受过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是1941年被日军的炮弹炸伤了肛门括约肌,导致每次排便时都会脱肛,苦不堪言。解放前后,林虎曾经为此动过5次手术,但至今一直没有痊愈,具有的戏剧性的是,第一次手术竟然是战败投降的一位日本军医给他做的,时间是1947年上半年。
林虎与飞机结缘,是日本战败后的事情。当时,东北有一个日本航空联队来不及撤离,包括20多架飞机和30多名飞行员,及200多名地勤、医护人员,**的军队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前提是他们必须向我方传授飞机驾驶和维修技术;不久,我军抽调110人成立了航空大队,师从日本飞行员学习飞行,林虎是其中的一个。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成立,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家航校。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随着败散的日本军勾结日本移民发动的暴动和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山海关,航校一度被迫撤退到牡丹江;1947年,由于前方战事不利,航校再次撤退到作为大后方的中俄边境附近。
尽管航校一再转移,但学员们的训练一点都不敢懈怠,而且都争先恐后要上机飞行。可是,教练机数量毕竟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伙儿的需求。“开始只用2架日本初级教练机训练,后来坠毁了一架,条件就更困难了,学校不得不使用高级教练机。这些飞机是日本人投降前破坏过的,机身不经过修理就不能使用,像我开过的一架高教机,机身上就有100多个‘补丁’。”林虎说,“但是,战友们还是争着上天试飞。航校便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凡是新学员必须先学习6个月的数学、物理学和气象学等理论课,然后经过考试,合格者才可以飞行。”
正是在纷飞的炮火中和艰苦的条件下,东北航校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培养了第一批飞行员。林虎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开国大典上,林虎驾驶的战机在第一队列中飞过了**上空。
朝鲜战场上打下美国飞机
1949年11月11日,在苏联的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告成立,司令员刘亚楼曾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也当过东北航校的校长。空军虽然成立了,但还没有一支正规的
作战部队。林虎说,空军成立后,所用的飞机除了在地面战争中缴获的少量美式飞机外,大部分飞机是苏联援助的。
1950年5月1日,四野解放了海南岛后,三野也攻占了舟山群岛,然而,退居台湾岛的蒋介石却派出国民党空军连连空袭东南沿海。在此情形下,催生了共和国年轻空军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
混成旅1950年6月19日在南京成立。“这个旅由4个团组成,分别是2个歼击团、1个轰炸团和1个强击团,各个团的机型都是苏联制造,但型号都不一样,有米格-15、拉-11、杜-2和伊尔-10”。林虎说:“混成旅的职责是保护大上海和东南沿海,分别驻扎在上海的虹桥和江湾、南京、徐州四个地方,我当时所在的团驻在上海江湾。”
混成旅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林虎奉命前往北京空军司令部,出任某师九团副团长,率领30多架米格-15战斗机,与该师其它力量一道,飞赴朝鲜战场,与美军作战。期间,他本人击落、击伤了2架美国战机。
击落美国战机是在1952年12月25日,当时我空军的100多架战机正面迎战美国的200架F-86战斗机,林虎在追逐一架敌机时,对方突然减速,让他冲到前方,企图从后方射击;林虎做出快速反应,来了个侧转耗掉速度,又迅速转到后面“咬住”敌机,开炮打飞了其半个机翼,眼看着F-86战斗机冒着浓烟栽向地面。
林虎告诉记者,按照部队的纪律,作为空战指挥官,他的主要职责是带好队伍,用好战术和保证安全,在完成这3项任务的情况下可以攻击敌机。
抗美援朝胜利后,林虎升任空军某师师长。当时他才27岁。
70岁在莫斯科试飞苏-27
1997年夏天,离休后的林虎将军作为中国珠海国际航展的顾问,为珠海国际航展招商到法国巴黎访问,然后又到俄罗斯参观莫斯科国际航空展。
当时,俄罗斯试飞院副院长科沃丘尔提出,要与林虎一起飞俄罗斯新造的苏-27双座教练机,因为他的父亲和林虎是朝鲜战争中的老战友,所以很想和林虎一起飞行。
很多认识林虎的前苏联将领的儿子们,在旁也纷纷强烈要求林虎试飞。“其实我那时候是非常渴望飞一回的,因为之前听说过苏-27的性能极佳,续航能力达到3个半小时,能从莫斯科飞到巴黎,航程3200公里。但是,这种情况下,没有俄罗斯当局批准是不行的。”
好在林虎的老朋友、曾到中国指导空军集训的一位苏军上将,协助出面办好了一切手续之后,林虎坐到了驾驶舱上,科沃丘尔坐在他后面的副驾位置上。在30多分钟里,林虎完成了整套飞行动作,包括空翻筋斗、半筋斗翻转、横滚等动作,难度最大的是将机头垂直竖起,仿佛愤怒的眼镜蛇绷直身子,向上探头一般。这一动作名称就叫“眼镜蛇”,对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驾驶水平要求很高,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机坠人亡。
“您当时紧张吗?”记者问道。毕竟,老将军从1971年开始就停飞了,时隔26年,70岁高龄开一架全新型号的飞机重返蓝天不同于儿戏。
“开始时有点紧张,后来很快就适应了。”林虎说,“我非常相信苏-27的性能,才敢做完整套的动作;而俄罗斯方面也是非常信任我,才会把飞机交给我飞行的。”
说到俄罗斯试飞院对林虎的信任,首先是半个世纪前中苏双方有过合作,林虎曾与前苏联空军一起共事;其次是,俄方对他的飞行技术有信心。
………【人物解密篇之四:展出彩的原型是谁?】………
韩德彩目录
简介
战斗经历
立功情况
编辑本段简介
韩德彩(1933。7──),安徽凤阳人。一九四九年三月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空军航空学校毕业。1952年初,19岁的韩德彩参加抗美援朝。一九五三年加入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年仅20岁的韩德彩机智地击落了5架先进速度的美国敌机,(其中有一架性能比韩德彩驾驶的飞机好,韩驾驶的飞机速度为1020千米/小时,而敌机为1070千米/小时,敌机驾驶员为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在战斗中,机翼尾部被击穿一个大洞,险些打断操纵杆。战斗结束后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后来在战斗中被他击落哈罗德?爱德华?费切尔亲自来中国找他,对他敬佩不已。韩德彩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空军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曾任空军师长、军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尉军衔,一九六零年晋升大尉军衔,一九六四年晋升少校军衔。一九八八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一九九一年晋升中将军衔。退休后的韩德彩中将,仍不忘其不凡的军旅生活,用诗文寄托其凌云壮志,也非常关心中国教育事业和热爱中华书画艺术。2009年12月18日,“韩德彩、朱容芬伉俪书画展暨《我的诗书选集》、《韩德彩、朱容芬伉俪书画作品集》首发式”在上海荣宝斋举行。
编辑本段战斗经历
1952年初,19岁的韩德彩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中队长。战斗中,他动作快,进攻猛,靠得近,打得狠。参战不久,就曾只身与4架美机展开格斗,击落其中两架。1953年4月7日,他和长机在掩护机群安全着陆后,突遭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切尔驾驶的F-86型飞机偷袭。费切尔凭着高度和速度优势,将长机击伤。危急时刻,韩德彩为掩护长机脱险,不顾油料即将耗尽的危险,加大油门将飞机拉起,勇猛地冲向美机。费切尔见势不妙,慌忙摆脱,但韩德彩紧追不舍。在韩德彩的掩护下,长机摆脱了美机的威胁,安全降落了。狡猾的费切尔企图以下滑右转的动作引诱韩德彩跟下来,以便利用F-86较好的水平机动性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