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钻石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志航转身正对那一只青花梅瓶朗声说了起来,他话还没有落音,就给人满是惊诧的声音打断了。

    “‘朱仿’?!那是‘朱仿’?!”

    周志航那话一说出口来,惊异声就此起彼伏,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瞪大眼睛,只感觉到匪夷所思一般。

    “这位老弟,你说这件瓷器是‘朱仿’,那你要拿出证据来,否则说明不了问题哪!这个东西和你刚才所提的那件事都非同小可,不能轻易下结论啊!冤枉了人也不是好的对吧?”郑重其事地说出这番话语的正是在古玩界德高望重的黄德清黄师傅,这时他眼神挺复杂地注视着周志航。

    “黄师傅,请稍安勿躁,我自有如山的铁证,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周志航抿嘴微微一笑,朝着满脸疑惑之色的黄德清也是郑而重之地说道,他却是成竹在胸,志在必得一样的。

    “既然你都看好了也想好了,那我相信你,你来说说吧,这瓶子的问题到底儿是出在哪里。”黄德清呼口气,紧绷的神情稍有和缓地看着一脸自信神色的周志航温声软语地说道。

    那一瞬间,董先生跟老憨数人也都是聚精会神凝视着周志航,充满炽烈热火的目光齐刷刷的定在他的脸庞上,一个个十分好奇亟待着周志航的解谜。

    与此同时,周志航的视线聚集在那个古色古香来头不小的青花瓷瓶上。

    神不知鬼不觉地,他驱动了右眼上的那团“钻石光芒”。

    奇异而明亮的光团在他的眼力作用下逐渐地透入了那个瓶子,然后让光线捕捉到他要查找的那一点。

    周志航发现,当驱使停驻在右眼眉前的那道钻石光逼近目标物体进行透视的时候,钻石光影会渐渐扩散,直至是一幕无形无状的光芒,但是到了一定的点上,如果你聚精会神地盯在那上面,那么,钻石的光芒就会主动凝缩,最后恢复到一颗晶莹剔透的银色钻石。

    那钻石光洁通透,注目一看,赫然可见“镜像”,也就是周围事物的投影。

    “咦?!”

    忽然之间,周志航不由吃了一惊,原来随意之下在尝试着移动镜像上的某个物体影像时,成像确实移动了位置,当然对这一点这之前周志航就做了验证,而让他大为吃惊的是,那物事在钻石光“镜面”上面所对应的物像移位之后,它的实物也霎时间自己变动了,互换了位置。

    这无疑是周志航的新发现,也是新奇之极的事情!



………【第二十四章 最精彩的鉴宝一幕(上)】………

    “原来那镜像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当发现那一幕奇景之后,周志航又惊又喜,因为这一来就等于他挖掘出右眼阴错阳差下融合的那团“钻石光芒”的第二个特殊能力了,那简直是无比神异。

    倏忽,周志航集中注意力,在细细观察赫然闪现于他眼前的那颗“光影钻石”,尤其是存在其中的“多棱立体镜面”。

    与其叫做“镜面”,还不如把它称作是“晶球”,每一个切面都能照映东西的玻璃球,究其原因,周围物体投映到上面的镜像可出现于每一个角落,或是位于透明钻石内的正中央,或是位置偏斜,又或者是显现在钻石表面某个极不显眼的角落里。

    周志航随即又有了新的领悟,经他这突然察觉到的情况来看,那一层层仿佛无穷尽的“晶面”上所投下的镜像不是在客观性的条件之下产生的,却是人的主观意志主导的作用。

    也就是说,并不是周围所有的物体都会有影子投在那里,只有当自身的注意力“发散”到那些点上时它们在钻石光团上的投影才显示,并且必须得是在钻石光的笼罩之中,出了这个范围的地方就什么东西都不会发生镜像了。

    当然,你越是投注精力看的东西它的镜像就越清晰,反之,模糊,甚至不见。

    刚才周志航他正盯着看的是这之前他早已经探视到的一个标志,此标识物在那个青花梅瓶靠近细口的内壁上,那儿比较深暗显得隐蔽,从外面光靠肉眼恐怕是捕捉不到它的影子。

    因此周志航正担心自己没办法将那个至为关键的暗记指示给董先生等人看,从而证明此瓶是件高仿赝品,而并非真真的元青花。

    可没想到就在刚刚那一下,那完全是鬼使神差地,那一处暗号移动了位置,现下它差不多已经上了瓶口,在那交接处,用放大镜等辅助工具应该能很轻易地看到,然后辨认出来。

    没错,它随着它在钻石晶面上的镜像所移动的趋向与瓶口下弯之处的一颗较粗的胎砂互换了位置。

    “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此时此刻,他周志航内心极其欢喜,只道,“这样的话我就更好作解释了!”

    他暗中激情昂扬,波澜壮阔,可脸上神色不变,端正严肃。

    这时黄德清他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周志航,他们瞧他异常认真盯着那个瓶子看的样子,都只觉得有些奇怪,真不知道他那么看,看下去能瞧出什么名堂来。

    与此同时,被周志航他们困住了的向井先生还有他的助手山野龙,他们两人同样瞪着周志航,也丝毫不清楚对方到底要玩什么把戏,如果要指出那件元青花不是正品而只是高仿中的“朱仿”,那怎么不开口,却只顾着独自看。

    “我就不相信他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眼对着周志航怒火熊熊的向井先生忍不住在心中冷哼道,他根本不担心,乳臭未干,那么年轻的一个人,会对着一件天衣无缝的瓷器指明个所以然,即使那是“朱仿”,

    “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志航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赫然可见,他原本凝重紧绷的神情逐渐舒展了开来,顿时浑身变得松快了似的。

    “周老弟,你看出什么来了?”

    忽地里,只听到一个声音询问道。

    说话的是那位香港古董商董先生,他一脸疑惑地注视着周志航。

    董先生本来想买向井先生的那一个“元青花云龙纹梅瓶”,还特意跑来这“流云斋”,请来黄德清等大专家做鉴定,一切就这么风平浪静的,东西鉴定好了买卖就能做成,大好事一件不是,可谁知道事情急转猛变,一下变居然成为了一场大闹剧,以愤怒和争持收场,最后的结局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事态如此,已经闹得双方很不愉快了,由此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不会是“善果”。

    而这事的起因是青花瓷主人向井先生的傲慢无礼与周志航的火爆脾气,他们两个人都是暴发此事件的导火线。

    不过事已至此,他董先生已然放弃购买那东西的打算,出于民族大义,愤然地站在了周志航这一边,与他结成一条战线。

    “董先生,黄师傅,以及各位朋友,”周志航犀利的目光扫向众人,朗声说道,“我早就看出来了,请你们耐心听我说来。”

    “周老弟,你有什么话就解释吧,我们都在好好地听着,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大家一起替这件事做主,绝不能姑息养奸,让我们国家的东西变成赃物流落到战争罪犯后代的手上!”随后搭话的是一个周志航并不认识的鉴定师傅。

    “谢谢你们的支持!”莫立明点头客气道。

    他们说话之时,向井先生和山野龙面面相觑,表情麻木。

    “黄师傅,你想必也清楚,”周志航目光投向黄德清的脸上,一五一十地说道,“元青花胎土在烧制的过程之中采用的是二元配方,即瓷石掺合高岭土,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同时提高了烧制温度,使瓷化程度增加。

    “在此基础上,当时候最大的官窑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巨大的青花器,有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和高达70厘米的大瓶……元青花的烧造在近千年前,所取用的料是高岭土,那时高岭土当中的铁元素比较高的,制作出来的瓷器的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红’。

    “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则一般不见窑红,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但不见窑红。也有些盘上留有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你们仔细看下那个梅瓶底足上所泛出来的火红色颜色,应该比较浅而且显得不怎么自然。我是学地质的,对土壤的年代经变状况还是有所了解的,由于时间变迁,日晒雨淋各种大自然物质载体长时间的搬移现象会使得土中的某一些元素减少,比如‘瓷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山区的土壤,其所含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有机质经过近千年的年代变迁加上人为原因就会慢慢地流失,总之是没有元朝时的那么浓厚了,所以相较之下会有所差别的……”

    “还真是啊!”董先生禁不住伸手去翻看着那梅瓶瓶底,忽地,他倒抽了一口凉气说道,“周老弟,你的怀疑果真是有道理的!”



………【第二十五章 最精彩的鉴宝一幕(下)】………

    在周志航那番铿锵有力长篇大论的解说之下,当事者之一的董先生便忍不住翻开那个青花梅瓶,果不其然,可见其足底无釉,浅浅地泛着一团或是一线的火石红的颜色,但那所谓的“火石红”,它的色泽看上去很淡,正如周志航刚刚所下的结论,还有些不自然。

    有了周志航的这个指示,黄德清等几位师傅则全神贯注地在观察那个瓶子的底部情况了,尤其是底足上的火石红所呈现出来的状况。

    此刻只见黄德清拿着放大镜在仔仔细细地察看着那小一片的火红石色,那些与周围砂胎呈色迥异的特别色彩瞧来,仿佛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了,因为黄德清他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愈来愈紧。

    在这同一时间里,黄德清他们关注于那个古式瓷瓶上某一局部的细微变化,而向井先生和山野龙都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加紧张了,向井先生四肢正在不停的发抖,他狠狠地盯着周志航的眼睛里,目光也开始颤抖得厉害,好像他某个意志有所动摇了,霎时之间为之惶恐不安。

    “他……他怎么懂得那么多?!原来他是学地质的?!”

    向井先生暗暗地想道,心中波浪翻涌,忐忑难安。

    而他的面色这下一阵发青,一阵发红,一会儿又变回到了惨白的情状。

    周志航刚才那一顿滔滔不绝出口成章的解说,无疑令他大为震惊,本来他满以为就周志航那乳臭未干的样子也说不出个究竟来,可谁知道他就偏偏这么年轻却能指点江山出口惊人,可知他胸中大有丘壑,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当意识到周志航学识也不凡的时候,向井先生一时间只感到恐惧,怕的是他周志航再拿出什么更为明确的证据来指正自己那件这之前大家都视为珍品的得意藏品。

    而实际上,刚周志航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学地质出身的,他那却只是临时的顺口之言,其实他并没有学过地质学,不过说来也是了,他对地质这门学科的了解绝不比他自身在大学里所接受到的半桶水不到那么点可怜的专业知识差,却因其酷爱古玩这一行,而地质考古跟古玩牵连很大,所以后来他没少翻看这方面的书籍,潜移默化的,他就掌握了不少。

    因而他那也并不是纯粹在“装逼”,只是懒得多做解释,这样听后会更让人信服。

    “那……那又能说明什么?!元青花的上的‘火红石’有淡有浅,为什么非得要跟你说的那样?!那上头写着它是赝品的标志了吗?!你那么证明,未免太儿科了吧?!”

    终于,忍了好久,憋满了一肚子恶气的向井先生又爆发了,他跳起来样子张狂地指着周志航叫道。

    “哦――呵――”

    他那话一说出口来,坐在八仙桌旁的老憨等人就一齐嘘声大作,那一刻无不有不爽的情绪。

    “你还拒不承认?!”周志航鼻子冷冷地哼了一声道,“人会说谎,巧舌如簧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但是证据不会乱说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原原本本地展现给你看!那么明显的迹象你都说不足以让你一瞧,那我也没办法了,其他的那些细节造假痕迹我就不一一细细地指出来了!向井先生,你不是要铁证如山的证据吗?!我现在就摆出来给你看,你可要擦亮眼睛瞧好了啊!”

    “你……你倒是拿出来啊!”向井先生气得手臂直发抖,声音凶狂地呼喝道。

    可在周志航的眼里,他这是最弱的表现,乱吼没什么用的,垂死挣扎而已。

    “周老弟,你还能指出这个瓶子上不对劲的地方?”黄德清抬起头来,两眼紧紧地盯着周志航,脸上满是骇异之色,而董先生等一干人,这时他们也都将目光投到了周志航的脸上,他们同样闪现出不可思议般的神色。

    这倒是远远地出乎黄德清等人的意料,他们真是没有想到,原来周志航他另有一手,他的胸有成竹不是硬着头皮假装出来的,而是他确实有着十足的把握。

    “在哪里?!在哪里……”

    董先生他们一个个思潮沸腾,迫不及待地想要周志航把他口中所说的“如山铁证”搬出来,好让大家开开眼,指点了这迷津,也好向井先生别再那么猖狂。

    事情到了眼下这个地步,董先生,乃至一向瞧不起周志航这个“摆摊专业户”的郭家兄弟,都完全站在了周志航这一边,有种与他并肩作战热血飞扬的感觉。

    周志航别过脸来对着黄德清他们朗声说道:“想必大家都清楚,‘朱仿’是高仿之中最有名的一支,这一派精通的做旧方向很多,从金银玉器到瓷器,几乎都会,而且造工精良,仿旧技术高超,惟妙惟肖,能够以假乱真!因此‘朱仿’与真品之间细微的差别总会让人看走眼,或者说是拿不定,但并不是说‘朱仿’就没办法辨别出来。我以前研究过‘朱仿’的历史和它们的特点,在民国以及之前的‘朱仿’一族每一件器物上都留下有暗记,来表明东西并非真品,而只是出自他们朱氏之手,不过它们上面存留的暗号很隐蔽,除了他们自己,基本上是没有人发现得了的了……”

    他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娓娓道来,黄德清他们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头大雾一般。

    “周老弟,这些你都是从哪儿看来的?怎么我们都不知道?”一陌生面孔的师傅突然忍不住问道。

    周志航眯了眯眼,微笑回答他道:“老师,这我也是考究了很久才有点心得,或许我说得太过绝对了吧,而并非所有的‘朱仿’都留下了用来辨识的记号,但是,这一件我敢肯定它是一件‘朱仿’,并且上头留有标志符号。”

    他此话一说出来,黄德清脸色都陡然变了一下,乍然有所领悟的他好似有些羞愧。

    “这个周老弟当真是不简单哪!我怎么以前就没发现他呢?!”黄德清在心里感叹道。

    “黄师傅,董先生,还有各位在座的师傅,我就不拐弯抹角说些没多大用的话了,单刀直入吧。”

    毫不含糊地说着,周志航弯腰指着那个瓶子。

    “请各位用放大镜往瓶口内仔细地检查一遍,或许‘朱仿’的标识就是那里面。”周志航接下来依然高声说道。

    “啊?!”黄德清他们均是一惊。

    黄德清便连忙拿着放大镜看向瓶内。

    不多一会儿,黄德清神情剧变。



………【没有一个人在看这本书么?来看一下啊……】………

    本书效果好差啊,推荐票没有一张,打赏也没有一个,收藏也那么少,我都估计没一个人在看这本书,是不是这种题材不好,还是我写得太烂了啊,不过书还才开头,精彩在后面呢,我会按照大纲坚持写下去的,希望还会有人来支持,让我有动力每天多更新一点。

    拜托了……



………【第二十六章 向井先生被宰】………

    黄德清顺着周志航所指的地方用放大镜看了过去,不消片刻,他惊诧的神色就在脸上毕露无疑了。

    “呼――”

    那一刻,赫然可见黄德清端起放大镜的手开始有些发抖,随即他长长地倒抽了一口凉气,双眼微瞪,透过袖珍型高倍放大镜所见的一幕不可思议似的。

    从黄德清那充满诧异之色的眼神里,董先生他们看到了事情大有玄机。

    “难道黄先生真发现‘朱仿’的暗记了?!”董先生满怀疑惑地想道。

    他立即忍不住开口询问了一声:“黄师傅,有不对劲的东西?”

    “董先生,还是你自己来看吧。”黄德清听到了,他恍然反应了过来,然后抬起头来并小心翼翼地放正瓶子。

    他仰起脸庞的那一瞬间,眼睛不由自主地便扫到了周志航的身上,那眼中的神情炽热如火,看来这明显是一种莫名的赞赏之意。

    “董先生,给,你看了就准知道了!”

    黄德清将收起来的放大镜递到了董先生的手上,董先生随后却是激动地站起了身来,他弯腰凑近那只梅瓶,而后透过放大镜,去细细地察看瓶口以内的情景。

    左看右看,过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蓦地里,董先生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地一声惊呼:

    “果真有‘朱仿’的标志!这……这当真是一件‘朱仿’!”

    说罢,他猛然扬起了头,一脸难以置信表情地凝视着周志航。

    “是真的?!有‘朱仿’的记号?!”

    “太匪夷所思了!”

    “是啊,简直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么好的一个瓶子,做得是那样端正,怎么会是一件赝品?!”

    ……

    一下子,老憨和郭家兄弟等在场的一干鉴赏观众,包括“流云斋”的老板陈云,互相纷纷议论了开来,均是无比震惊的样子,一时之间,整个大厅里,人声鼎沸,这浓烈的气氛犹如轰然炸开了锅,喧闹一片,乱作一团。

    这一来董先生他们的情绪激烈到了极点……

    “黄师傅,没错,我也能肯定,那是‘朱仿’的标识符号无疑!前些年我在我们香港古董市场上见过此类的‘朱仿’,那瓷瓶内壁上同样发现有那种暗号!一般无二哪!绝对错不了去啊!”

    稍后,只见脸色大变满脸惊骇的董先生回过了头来,感叹不已地跟黄德清解说道。

    “是啊!”黄德清也郑重地一点头道,“我和你的想法完全是一样的!现在毫无疑问了,那个青花梅瓶并不是真真正正的元青花,而只是一件赝品,是高仿中的顶尖作品――‘朱仿’!”

    “哎――”

    说着他摇头晃脑,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面颊上瞬即绽放出来了一抹红光,那不知是激动难抑的心情表达,还是羞愧之情的流露。

    果不其然,只听他继续说道,声音低沉了下去:“董先生,我们差点儿看走了眼。这一次着实是多亏了那位周老弟啊,要不是他,你恐怕要打眼了,‘朱仿’虽然与真品相差无几,很难辨别,但是拿到赝品终究不是一件好事啊,不怕万一就怕一万是不是,到时候你以近千万买到的东西被人发现是高仿,那不但赚不了钱,你的名誉还会受到巨大损失的,那样就后果不堪设想啊!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没了诚信就等于没了根本!明知是赝品那就不能碰,尤其是高价的东西,就算你昧着良心收购了,然后,去卖给别人,可你能肯定别的买家就看不出来东西的猫腻吗,这一行里深藏不露的人还是不乏其人的啊,就好比是周老弟,他年纪轻轻却拥有那份眼力,还有他的胆识和爱国情怀也是值得我们赞誉和尊崇的!”

    “黄先生,周老弟这回的举动叫我感动于心啊,我不仅要感激他帮我打了这场假,并且要感同身受,替在腥风血雨残酷艰难的战争年代苦苦挣扎的,那许许多多被向井祖辈杀害的无辜同胞谢谢他一声啊,是他让那些冤魂出了一口气!向井先生如果真与向井敏明有着某种不清不楚的关系,而那个青花梅瓶是那个‘杀人恶魔’从南京某户良民家中抢夺来遗留给他的,那么,即使东西一文不值,我们也要追究他的责任,让他还我们一个公道,受到应有的惩罚,否则谁会善罢甘休?!”

    董先生声音微微发颤,非常激愤地一一说道。

    “董先生,那是国之大事,我们这等升斗小民本不需要过问的,但既然被我们撞上了,那就义不容辞,无论怎样,至少得报了案,让警察来处理此事,我相信政府会有相关部门来管制的。”黄德清用力地点点头,郑重其辞地回答道。

    两人压低着声音窃窃私语地说着,站在桌子一旁的向井先生和他的助手山野龙一句话也没有听明白。

    而此时此刻,向井先生面色人色,他耳中嗡嗡直响,也听不到别人所说的话了。

    “怎么可能?!是‘朱仿’?!”

    向井先生心下里又惊又恐,无比慌乱。

    “向井先生,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猛地里,周志航开口说话了,语气冷厉,每一个字都如尖锐的寒芒般刺向向井先生的耳鼓。

    “铁证如山,不容狡辩,报警,没得说,报警,非惩治他不可!”有人响应,义愤填膺的样子。

    “向井先生――”

    耳听着周志航他们的呼喝声,向井先生身子猛然一阵摇晃,守候在他身旁的山野龙便赶紧搀扶住了他。

    “证据在……在哪里?!你们都在胡说八道!”向井先生扯开喉咙叫道,他声音却颤抖得厉害。

    “那你自己请好好看一看!不管你是明知还是不知,都把眼睛瞪大了,看好了!”周志航指着那个瓶子朝向井先生吼令道。

    “看就看,我就不信真能看出什么来!”向井先生不甘示弱似的嚷道。

    “可笑死到临头了你还嘴硬!”周志航嘴角一撇,冷冷地狞笑道,“等下有你好哭的时候!”

    在山野龙的扶持之下,向井先生摇摇晃晃地走到了桌前,而后他双手发抖,一只手去扶瓶子,一只手则拿起放大镜看向瓶口内。

    隐隐约约地,在放大镜之下,“朱仿”两个梅花小篆闪现了出来,那两个字的印迹是刻写在瓷器内壁上的,就那方位,绝无可能是烧制后人为刻写上去的。

    “‘朱仿’?!果真是‘朱仿’?!”

    猛然间,向井先生重重地一拍额头,身子颓然向后倒来,山野龙就势搀扶住了他。

    “向井先生,你没话可说了吧?!”

    迅猛下,周志航一把便拽住了向井先生的手臂,他的无根粗大的手指头死死地扣住了对方的臂骨,令他无法挣脱。

    “你……你不能动手!”山野龙见状,惊慌失措地叫喊道。

    “放心,我不会打他,我是一个守法公民!我只怕他跑掉!”周志航嗤声道。

    “董先生,麻烦打110,这个跨越几十年的大案就要水落石出了!”

    随后,周志航掉过头去对着董先生招呼道。

    “好!”董先生自是没有二话,拿出手机来便拨下了报警号码。



………【第二十七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所谓“有警必出”,在周志航的招呼之下董先生一打出报警电话,没过多久就当真就两个比较年轻的男警察走进了“流云斋”。

    “是你们谁在报警吗?有什么事?”

    那两个警察昂首挺胸地大踏步地朝周志航他们走了过来,其中一个个头较大的警察走在前面,他当先走到了神情不对的周志航身前站定脚步,并语气严厉地张口询问相关情况。

    “警察,我要告他!”周志航直言了当对那警察说道。

    此刻他脸上的神色依然十分严肃,目光也冷厉不移。

    “你要告他什么?”那警察继续问道。

    周志航右手食指直直地指着站在一旁正浑身瑟瑟发抖的向井先生,事已至此,他早就惶恐不安手足无措了。

    这下赫然可见他一张脸庞面色惨白毫无血色,犹如一个即将被驱赶上刑场的死囚犯,眼睛里闪烁着一抹绝望的光芒。

    “我要告他两条罪名,一是巨额诈骗,二是销赃枉法!”周志航一个字一个字地回答那警察道。

    “巨额诈骗?他骗了谁多少钱?”那警察眼神颇为疑惑地注视着神态窘迫样子狼狈万状一般的向井先生问周志航道,“还有,他手上有赃物吗?”

    周志航毫不含糊地朗声说道:“他要骗七百万……”

    “你……你胡说!我哪有骗谁的七百万?!”向井先生陡然辩驳道,他说话时声音颤抖得厉害。

    “你们两个先别争持,看来情况很严重啊。”那警察的视线一晃之间返回到了周志航的身上。

    “大林,这只怕是一个疑难案件,错综复杂。”

    跟上前来的那个身材较小的警察低声在同伴的耳边说道。

    “两位警察先生,事情是这样的……”

    恰在这时,一直心情激动难抑的董先生站出来说话了,接着他一五一十地将事件的曲折原委说了个通透,他绘声绘色,那两个警察都听得明明白白。

    “大林,这案子也太深刻了一点吧?!”

    当听完董先生非常形象地陈述案情后,那个头矮小的警察甚是惊诧。

    “那包含着历史案件,跟抗日战争有关,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一个案子,不管怎样,先把那两个失魂落魄的日本人带回去好好审讯一番吧。”另外那个警察提议道。

    “嗯,得严谨对待,不能有漏网之鱼!”那矮个子警察随即端正表情,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你们两个人请随我们去公安局交代事实,至于你们几位报案的,谁跟去录口供啊?有劳了。”那大块头警察先指指向井先生和山野龙,然后又面对周志航他们纵声问道。

    他的眼光最后停留在了周志航那里,可瞬息间,有个人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说道:“警察先生,我和你们去做笔录!”

    这人正是董先生,见董先生甘为这事出头,最先答应警察的要求,周志航也没多说什么,毕竟他是当事者,瓶子是他意欲从向井先生手中收购并且拿来供大家欣赏和做鉴定的,当下他们目送警察带着向井先生两人还有董先生离去,当然,那个罪证瓶子也一并带上去了公安局。

    “呼――”

    董先生一群人走开之后,黄德清长长地呼了一口气,顿时紧绷的身心浑然轻松了似的。

    “周老弟,你请坐。”尔后,只听黄德清说道,他笑意盈盈热情洋溢。

    “谢谢黄师傅。”周志航彬彬有礼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