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道行-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咕——”穆若愚翻到在地上,口吐白沫。

万年航行的巨轮被藏在海面下的小小礁石给击沉了。

上官婵竖起大拇指道:“最后一击,真漂亮”

“呃,咦,我、我说错什么话了吗?”毫不知情的白如雪慌张的问。

白庸拍拍妹妹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没什么,不必放在心上,如雪只要一直都是这样就可以了。”

戏耍完了,心情舒畅很多,白庸就关心起上官婵:“你的修行情况如何?”

“还行吧,没有遇上太大障碍,已经将以前所有的继续都凝聚起来,就差最后的爆发了,估计能够突破到三重雷劫的层次。”

张小茹好奇的问:“闭关也能半途中出来的?不是痛下决心,不成功便成仁的吗?闭关期间不能吃东西才对,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严肃的?”

“一直关在房子里不见人,那是自闭症,而且你好像是闭关跟面壁思考搞hún了。闭关只是一种形式,突破修为才是目的,只要能达成这个目的,手段都是不重要的。”

闭关一词出自释教,简单地说,修持者把自己在关房内关闭起来,除护持者外,不与他人、外事接触,摒绝一切,进行长时间的静坐和入定。

但这只是世俗对闭关的jīng浅的表象看法,实际上佛家闭关的解释是另有深义的。佛家认为,闭者,乃是超出三界染污的行为;关者,指其行为乃是关系整个法界及其修证体系而毫无颠倒,即修证要依一定的次第。

显教、禅宗、密宗的闭关条件有区别。显教闭关最重要的须有“四念处”作为思想基础,思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和观法无我。因为观身不净,生起无常心,jīng进修持,减少染污,以防因无常而横死;观受是苦而了知凡受皆苦,要把觉受空掉,以免烦恼和执着;观心无常,不随之luàn走,以减轻散luàn和昏深之心;观法无我是为了证入空xìng。具备了这些条件,闭关才有习定的正当动机,才能坚持下去。

禅宗则在未开悟前要参访行脚,不许闭关。开悟后要住房子闭关,称为初关;破了初关,要住山,但可在山中自由往来,称为重关;破了重关,则住闹市,在声sè场合中调练,称为牢关,直至破了牢关后才算成佛。

密宗闭关的重要条件则是四根本,即以上师、本尊、空行母、护法四者为根本,下文再详述。总而言之,闭关能否成就,最主要的是否发了普度众生的大菩提心并身体力行。

道家的闭关相当于服气辟谷,但也没那么讲究,用在释教就是所谓的方便闭关。

闭关分为正式闭关和方便闭关。从闭关时间来看,正式闭关是为真正的出家人而设,它不但要出家人不受生死涅盘一切戏论放逸的染污,而且要按次第修持以完成修证体系。也就是说,正式闭关解决出家人如何达到究竟,证得最高成就,解决生死大事,突破生死关的问题。所以,其闭关时间必须是长期的,从数年至数十年甚至终生不等。

但是方便闭关就不同,它是为在家居士或初学者而设,甚至是商家工农都可以,闭关的时间可以短到几个月、几天。

“不过归根结底,道家没那么多讲究,又不是断七情六yù,率xìng而为,意达即可。爱讲究的是佛家,比如非要钻研细分,一元分为十二会,每会一万八百岁,一个元会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五万个元会为一个hún元量劫法力,一个量劫法力为六十四亿八千万年,一个hún元无量量劫二百四十九亿六千万亿年。”白庸长长的报出一段数字,nòng得直mí糊。

上官婵嗤笑道:“其实内行都明白,这些都是糊nòng人的,一群神棍臆想出来的玩意,偏偏那些大光头要搞得这么讲究。”

“哈,这才是专业的。摆事实,讲道理,数字这种东西有很大的mí糊作用,当你报出长长的一串数字后,给人带来的震撼是极其强大。道学实用为上,认定存在即真理,因此相比之下就没那么讲究了,只要能达成目的,不一定就要照本宣科,你们看道籍上的描述总是很模糊的,主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没法依样画葫芦,初学者难以明白,还是要自己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做,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倒不是说哪方好哪方差,这仅仅是双方的观念不同,白庸品鉴起来也没有太多顾忌。不过真要论的话,道教在传播教义方面的确不如佛教来得专业,僧人传教可比道士积极多了,看人家四处化缘就能明白。

当然,这也跟道家不为而为的主张,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有关。修行在我,而非他人。有则喜,无亦不忧。很多修道者抱着这样的心思,自然不会积极的去传教。不过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可能是感受到佛mén传教积极的威胁,也开始变得讲究起来。

复活后的穆若愚以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哦,你的解释真是简单易懂,我一下子茅厕顿开了。”

“……你刚才似乎用了一个很微妙的成语。”

“嗯?你是指茅厕顿开?放在这里用应该没有错吧?”

“这不是错不错的问题……啊,当然,从你想表达的意思来看应该是没有错,但你真的确定是茅厕顿开吗?”

“你想说什么,我完全听不明白。”穆若愚挠了挠头,shè出“你这家伙到底在说什么傻话”的目光。

“唉,还是举个例子比较容易nòng懂吧,守株待兔这个词的意思你知道吧。”

“当然,不就是指一个懒鬼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美美收获了一顿,从此便放下锄头,整天在树根旁等待,希望能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再怎么说这种落地秀才级的成语我还是知道的。”

“唉,我认为就算是书童也不会说出茅厕顿开这个词。”

穆若愚不好意思道:“啊哈哈,谢谢夸奖。”

“不,我没有半点夸奖你的意思。话归正题,你能从茅厕顿开的字面来解释出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那个……你想啊,茅厕不是很小吗?因为不是很雅观的事,所以茅厕都是被建成全封闭的小屋,那么人在上茅厕的时候五感都会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中,这么一来,当人解决完毕,打开茅厕mén的时候不是会有一种视野突然开朗,得见蓝天的感觉,这就和人突然领悟道理的感觉差不多。”

白庸哭笑不得:“真是完美又合情合理的解释,完美到让我不由得认为世上真的存在茅厕顿开这个成语……”

众人耍闹间,臧森罗完成了料理,端上一大汤锅。鉴于他经常用怪异材料做菜,众人都有些防备,没有急着下筷子。

相互比较着耐心,早就饿得饥肠辘辘的张小茹第一个忍不住,急忙用勺子捞起,喝了一口汤,味道还不错,接着搅了搅了锅中的料头,发现还tǐng普通的,没啥怪异的形状。

“枸杞、莲子、当归、人参、百合,哟,还是yào膳唔,这是什么东西”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张小茹捞上一个像尾巴一样长长的东西,顿时诸如蜥蜴尾、老鼠尾等名词出现脑海中,吓得手一抖,差点把勺子掉进锅里。

白庸倒是毫无不介意,用筷子直接夹起来,放入口中嚼了起来:“这是牛尾巴,越末梢越有劲道,街头小巷中也有人专mén拿来做卤菜,一起的还有猪尾巴。”

有人开了头,大伙也就壮大了胆量,跟着下筷子,别说,香浓可口,吃起来回味无穷,汤一滑入口,便觉得有种醇厚鲜美的味道润泽于口舌之间。众人jiāo口称赞,夸臧森罗异于平常的表现,果然做出了老少皆宜的好料理。

吃饭中,臧森罗开口将自己被收为玄尊弟子的事情全盘托出。

众人也是微微一愣,随即纷纷祝贺,张小茹更是拿出酒坛子说要庆喜。毕竟都是粗神经的人,不会像白庸想得那么jīng细,顾虑得那么多。

穆若愚喜滋滋道:“一人得道,jī犬升天,将来出名,咱们紫霄庄也能跟着沾沾光。”

白如雪则是立场坚定:“我认为我哥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不需要沾光。”

上官婵则是见白庸没有反应,明白提前被告知,也就跟着起哄。

“不过话说回来,这到底是什么菜?虽然有鸭ròu,可又不像是鸭汤,咦,居然还有牛chún。”

收到祝福的臧森罗,带着淡淡笑意道:“三巴汤。”

第二十四章各自心事

第二十四章各自心事

“三巴汤?名字tǐng俗气的,牛chún就是嘴巴,牛尾就是尾巴,牛身上还有什么巴?”

张小茹夹起一块自己也不认得的ròu,仔仔细细咀嚼了一番,愣是没尝出来究竟什么材料,只觉得口味tǐng新奇的。

看着这纯真傻妞,跟一旁的憨小子在一起讨论,白庸真不忍心告诉她真相,最后一个巴什么的还是放进肚子里吧。

不过现场还有听明白的,上官婵何等人物,自然是一点就灵,察觉白庸的目光,知道对方想看自己的反应,于是不屑的哼了一声,lù出险险的一笑,却是毫无惧sè,还专mén夹起那东西咬得嘎巴嘎巴响。

白庸顿时觉得下身一凉,不由得夹起双tuǐ。

然后上官婵又将危险的目光投向不知情的张小茹,嘴角扬起充满yīn谋的弧度,很显然,这家伙是要准备告知真相,成心恶心对方,而且还是在吃完了之后。

果然,在吃完之后,上官婵就偷偷附耳到白张小茹旁边,叽里咕噜说了一番后,张小茹的的表情可谓jīng彩极了。

先是猛的睁大,好像是金鱼一样,接着脸sè变紫,嘴巴睁大,lù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还附加吸冷气。

张小茹脖子像是木头傀儡一样,咔嚓咔嚓的转动,目光看向白庸,看来是要求证,不过似乎因为太过震惊,导致不能正常开口说话。

白庸苦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她捂嘴跑了。

不过之前吃得那么香,现在想吐也吐不出来。

穆若愚也偷耳听到了一些,先是吃惊,脸sè变得难看,随即双手一拍,脸sè突然转晴:“对啊这玩意可以壮阳。”

连忙咕噜咕噜将剩下的汤都给灌了一下,最后打了一个饱嗝,心满意足的哈了一声。

男人和nv人的差别就在这里了。

当然上官婵作为特殊个体,不能视作常例。

张小茹呕吐失败回来,可能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失态太丢脸了,于是也小心翼翼的附耳到白如雪旁边嘀咕,想来在她看来,xìng子温柔的小姑娘肯定比自己还要不堪。白庸也不阻拦,因为他知道,两者的战斗力差距太大,自取其辱罢了。

果然,白如雪再听完后,眨了眨眼睛道:“然后呢?”

“什么然后?那可是鞭,是鞭啊”张小茹试着加重鼻音,生怕对方没明白她的意思。

“我知道是鞭,在膳食上经常会用到的,特别这三巴汤,有美容养颜、滋yīn壮阳、补肾养肝、舒经活血的食疗功效。牛鞭什么的,yào用价值较小,有价值的是虎鞭,所有练武的人经常用来泡酒。”白如雪毫无顾忌的将对方遮遮掩掩不敢说出来的词坦dàngdàng的讲明白,别说,还真有一股生猛的味道。

美厨娘就是不一样,别看人家很傻很天真,心理素质明显强多了,杀jī宰鹅剖鱼之类的没少干,何况还有徒手抓大青虫的战绩,至少能压倒世上九成的nvxìng。

更何况,人家最近还学了岐黄之术,什么针灸、人体xùe道肯定是拿人体模型mō过了,血淋淋的场景估计也见过,也就一些男nv大防之类的,师傅不好教,也就得过且过,反正没指望她研究房中术。

张小茹不得不承认,貌似众人当中,就属自己最大惊小怪。

“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大家的反应好奇怪男人先不说,一脸yin相,聆月也不说,这家伙从来都是重口味,可是如雪妹妹都离开我了……究竟我才是正常人,还是最奇怪的其实是我。”

白如雪好心安慰道:“小茹姨不用在意啦,其实你的xìng格如何,大家都很清楚,不会觉得奇怪的。”

“咕……这种无心的伤害,比聆月的毒蛇攻击还要强大”

双杀

继穆若愚号,久经考验的张小茹号也被击沉,张小茹已经被杀成鬼啦

“咦咦,难道我又说错什么了吗?”白如雪慌忙道。

“没有没有,完全没有。”白庸表示很欣慰。

用完餐后,白庸忽来了兴致,亲手泡茶。众人皆知他的泡茶手段高超,明明身怀绝技,却很少显lù,知道机会难度,上官婵特地嘱咐用上“苦节君”。

所谓苦节君其实就是香竹风炉,以jīng细máo竹搭配制成的方形煎茶风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谓其虽然每日受火焰炼炙,仍素有贞心雅cào而能自守。

穆若愚呷了一口,闭上双目,故作神游物外的逍遥姿态,也玩起了风雅,叹道:“好茶,好茶。”

上官婵瞥了他一眼,道:“泡茶有讲究,喝茶也有讲究,莽夫喝茶叫牛饮,凡夫喝茶叫解渴,丈夫喝茶叫吞味,大夫喝茶叫品茗。你喝茶连茶船都不拿起,品茗是不合格了,至于吞味的大丈夫,你还早了点,要说你莽夫那显然也不对,所以你现在做的只是解渴罢了。”

所谓茶船,其实就是地下的茶托,茶客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意为天大、地大、人更大。

神洲茶道中,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就可以看出一种以人为尊的思想。

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免去烫手之苦,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将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上官婵所做的动作就是三才合一,当然,作为一名对茶道有深刻研究的淑nv,察sè、嗅香、品味、观形也是一点没有落下。只见她chún口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

穆若愚毫不介意道:“解渴就解渴,只要喝得舒服就好。”

“人在无意间说的话总是最符合道之真义的。”白庸感叹了一句。

其实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至于所谓道茶的规矩,其实最初也是由一位喜欢喝道茶的儒士定下的,道家主张自然,那些条条框框自然不放在眼里。

上官婵最近跟穆若愚反冲,听不得夸他的话,于是追问:“既然你说好茶,那么好在哪里?”

“呃,这个么……当然是茶杯好、茶叶好、茶水好、茶香好、茶味好。”

穆若愚搔首挠耳,吞吞吐吐说出一个无懈可击的答案,某种意义上,这才是道家的回答。

对此,上官婵也只能哼一声,闷声喝茶。

白庸见她少有的吃瘪,笑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休献机心名利家,上官婵自然听出是在说她,此时也懒得争论,不过卖nòng文采倒也是她强项。

“采取枝头雀舌,带lù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chūn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两腋清风起,我yù上蓬莱。”

饮茶后,白庸提了一下关于自己要去狱洲的打算,穆若愚跟张小茹一起举手道:“我要去”

“穆若愚可以去,小茹姨不准去。”

“诶,为什么啊,这不公平”

“我们这趟又不是去旅游,有很多几率要遇到危险,要打打杀杀的,你也愿意?”

“以你的实力难道还不能保护好我吗?”

“这趟去的是狱洲,强龙尚不压地头蛇,何况我还没到强龙的地步。万一与当地的强者起了冲突,恐怕也无暇分心照顾你。”

张小茹的斗争心是在太弱了,又没江湖经验,去了只能拖后tuǐ,相比之下,穆若愚的大运气能够带来无形上的帮助,白如雪的医术也有用武之地。白庸可不会因为现在的实力强大了,就自负得认为可以四处横着走。

张小茹还想再争取,就听上官婵嗤笑道:“堂堂长辈,居然要后背照顾,这可真是了不得啊。”

她的脸sè一阵yīn晴变化,yù言又止,想开口又顾及面子,最后化成一腔咆哮:“聆月是大傻蛋”

然后就跑了出去。

“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

“哈,赤字童心,说不定这种心xìng比咱们更容易接近大道。”

“你也就忽悠吧,童真跟无知是两回事,小孩子也可以博览群书,通晓天机,但你看她像有这种能力吗?”

“现在没有表现,不代表未来没有,玄宗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白庸看了一眼被上官婵放在一旁的《西游记》,“或许只等chūn雷一响,胎石就会化灵猴。”

不过虽然想要借助穆若愚的运气来使这趟出行顺利一些,但也不能光是将他当做吉祥物,白如雪非战斗人员倒还好说,好歹他也是学武,不出力怎么行?

但穆若愚现在的境界太低了,不到天人境很难成为助力,否则也就只能欺负欺负一些无mén无派的散修者,于是白庸就建议他或者找戏无涯帮忙,或者也跟着闭关修炼,好歹把境界提上去。

“对了,那名拿着我的铭牌,作为外来人员进入玄宗的少年哪去了?好像没有在紫霄庄看见过他。”白庸突然想起,当年被他救下,满mén遭劫的少年黄茝。

“那小子啊,我看他整天板着一张死人脸,不跟人打jiāo道,好像全天下人都欠他钱一样,觉得心烦,直接放他野生。现在么,好像是被大师兄看中,日日督导,有收为下一代弟子的迹象。”

白庸倒是清楚,恐怕不是心烦的原因,而是不想上官婵让其他人看见自己的真实一面,可也不好天天在紫霄庄里扮演在外面的淑nv形象,只好将人赶出去。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去看看人,好歹也是自己带进mén来的。

“算算咱们这代经历的时程,也确实到了该传承下一代的时候了。”

家遭横祸,如果自闭心mén,哪怕在玄宗也很难恢复过来,一年时间未必能消磨掉。当初他虽成功开导,可之后就分开了,突然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玄宗,生出寂寞感也在所难免,希望现在能好一些,童年对一个人的未来影响还是很大的。

白庸来到大师兄农彪的住所,远远就看见一个瘦小的人影在空地上挥剑,练习基本功,很是卖力。

这人就是当年的黄茝,身子骨倒是比当年结实许多,不再是那种文弱书童的模样,隐隐也有了武者的气魄。不过白庸观察入微,发现他的身体jīng气十足,可jīng神却不怎么样,似有一股无形的烦恼缠绕在眉宇间。但是可以看出其中并没有戾气,想来仇恨的念头已经因为白庸而化消了,剩下的是对亲人的无尽悲伤。

黄茝见到白庸,脸上lù出喜sè,连忙过来躬身施礼:“恩公,你来了”

“不必多礼,一年没见,你长大很多,也成熟不少。方才见你练武,念头杂luàn,心不在焉,有什么烦恼吗?”

一说起修炼的事,黄茝便叹气道:“农前辈传了我明圣剑法,可我怎么也领悟不了明心见圣的意境,练来练去,心头luàn糟糟一片,到最后,反而连剑式都凌luàn了。恩公,你说我是不是没有练武的天赋?”

玄宗收弟子颇为严格,即便农彪看重了黄茝,也不好随意就收下,因此就设下了几种考验,其中修炼玄心正法也好,淬炼ròu身也好,黄茝都完成得很顺利,可偏偏最后的明圣剑法怎么练也练不会,更遑论jīng通剑意之后领悟的明心见圣。

白庸明白,其实这跟他的资质无关,而是受到心中放不下的执念所影响。玄心正法拥有静心宁神的效果,能平复执念,所以练起来并无碍,淬炼ròu身只要肯吃苦,一样没什么问题,偏偏明圣剑法,不是以剑式悟剑意,而是以剑意悟剑式。

玄心正法是消除杂念,越练心越静,所以黄茝练起来进步神速,修炼对他反而是一种解放。而明圣剑法却必须在没有杂念的情况下才能练成,一旦出现差错,就会越想越懊恼,反而越练越差。

白庸mō着他的头开导道:“这世上很多事,并非你付出了就有回报。只要努力,就会有所收获,那样人就是天才。于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是付出了,却得不到回报。但是你努力了就有得到回报的希望,不努力就连希望也没有,所谓普通人,就是为了这一丁点希望而付出无尽汗水的人。”

见黄茝lù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又道:“既然觉得心烦,静不下来,干脆放一放,喝一杯茶,沉淀一下心情,说不定待会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

白庸娴熟的拿出茶具和茶水茶叶,黄茝连忙将石凳石桌搬过来。

这次白庸用的茶叶是味道很绵厚的凤凰单枞,他的泡法很轻柔,顺时针沿杯壁注水。黄茝连忙正襟危坐,尽量平息心念,总算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礼节一类也是从小教导,至于内心是否真的平静就是另外事,至少表面上要装得像。

也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当黄茝以公道杯作为闻香器,闻香时专注、认真而又安静,心神快速宁静下来。说起来他也是首次尝到白庸泡的茶,尽管认为香味蕴藏得极好,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凤凰单枞的平和与内蕴的力道。

白庸问:“茶味如何?”

黄茝答:“苦尽甘来。”心中顿时晓悟此茶得用意,正是鼓励自己要耐心等待苦尽甘来。

白庸笑道:“道理不必尽知,能品出味道就好。闲来无事,我便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说一名贤者离乡在它州做官,数次归家省亲,想要劝家中独母跟他一起离开,他的母亲留恋家乡,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yīn荏苒,转眼间过去三十余年,一日,贤者忽得家讯,信上说他**,于是心急如焚,连忙归家省视。然而当他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辞世,从此yīn阳永隔,而他却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黄茝心思敏捷,一开始就猜到恩公可能要开导自己,如果讲大道理,他心中有了提防,未必听得进去,可现在听到是故事,松懈了心理防备,又由故事联想到自身,一下子就沉mí进去,想听那位贤者的反应。

“贤者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的灵魂,回忆母亲的慈祥容貌、养育之恩,他悲痛yù绝,寝食俱废,哭骂自己生平未能尽孝道,悔恨不绝,子yù养而亲不待。”

黄茝紧咬着下chún,似乎也想起自身的遭遇。

“然而贤者毕竟是贤者,如果一味痛哭,那他就跟常人无异了。在痛哭后,贤者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然觉得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因为愁苦消解,顿时觉得腹饥体倦,于是站起来饱餐一顿,然后倒头大睡。”

第二十五章造化弄神

第二十五章造化nòng神

“他怎么能这样,难道一点也不难过吗?”黄茝心急,语含愤愤之情。

白庸道:“邻里乡亲,还有那些跟他一起来的仆人也觉得奇怪,等到他醒来,连忙问原因。贤者回答,‘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luàn。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吾,恩重如山。今母辞吾而去,吾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luàn矣,故悲而不yù生。今吾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yù食,体滋倦而yù睡。’”

黄茝皱眉道:“什么叫以智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吾母及吾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吾母及吾,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吾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子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于情、悲不yù生,不亦愚乎?故骨ròu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吾思至此,故食yù损而睡可眠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称人的一生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在子与母都未出现的时候,世上没有他们的母子之情,当两人都有的时候,才有了母子之情,最后到两人都离开世间的时候,这段母子之情又会消失不见。亲情没有产生之前跟亲情全部归于虚无之后又有什么不同呢?骨ròu之情难断,人人都是一样,合乎情理,但难断却不懂克制,放任它持续下去,那就违背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自然规律。只要想通这一点,那么就会感到饥渴和困倦,因为这也是人的自然。

如果听起来有些难懂,那就换个粗野点的说法: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人死鸟朝天,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道理是一样的,当然,白庸若用这样的说辞,肯定无法开解黄茝,说不定还要反过来被鄙视。

至于现在,黄茝听完后长长嘘了一口气,回过神来,手中的茶已经凉了,别人泡的茶不喝掉未免实力,忙不迭的一口饮干,顿时一股透心凉的滋味渗入肺腑,窜入识海,杂念驱散,灵台为之清明。

“多谢恩公的开导,小子现在已经想通了,我想应该会练剑。”黄茝再次拜谢,充满感jī。

白庸摆手道:“路是由你自己走的,我只不过是在背后推了你一把,如果你一开始面朝的方向就错了,那么越推越是误入歧途,一切还是要看你自己。现在也别急着练剑,回去睡一觉,明显醒来后再练不迟。”

他收起茶具,拒绝了对方的远送,心道这一趟没有白来,此子倒也是一块璞yù,如果能摆脱这一心病,将来必定有所成就,大凡成大事者,必经磨炼,正如凤凰涅槃。现在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他往后克服困难的助力。

他的想法不可谓不老气横秋,完全忘记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比对方大不了多少年纪的少年人。自己带来的人能有所出息,倒是令他很欣慰。

诸番事毕,白庸思忖在玄宗该做的事情应该全部做完了,也该是时候该为出行狱洲做准备。穆若愚、上官婵都在闭关修行,趁着这段时间,他也有自己的计划,那就是《万灵生死经》中的造化nòng神诀。

修炼这一法诀的想法他早就有了,不过以前都是境界不够,不到四重雷劫无法修炼,等他抵达了这一境界,又是身处红世双巫的阵营,自然没有空闲修炼,后面的情况也是一直紧张,根本chōu不出时间。

造化nòng神诀的本质就是一不死功法,类似阎无辜的真魔元体,但不是ròu身,而是元神。修炼后,元神不死不灭,而且也没有死mén,当然这跟元神成圣后的不死不灭还是有差距的。成圣后的元神不但不灭,而且永远不会疲惫,甚至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