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书奇谭-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茉莉,你看出点什么了吗?”

“光凭肉眼看不出来,如果我可以真身降临的话,倒是可以强行用神念分析一下……”

“会有什么后果吗?”

“……神念扫一下,这座山估计就碎了;然后可能整个幽冥界会因为无法容纳我的气息而支离破碎吧,把大铁球扔进小茶杯,杯子整个碎掉是理所当然的。”

“你不能真身降临,真是人间大幸、幽冥大幸!”

吴解这感叹乃是由衷而发:眼前这座山高大巍峨,因为光线昏暗的缘故,看不到山顶也看不到尽头,只能看到连绵一片无边无际,煞是雄伟壮观。

只是因为想知道冥河的来历,就导致如此壮观的大山被毁掉,甚至可能殃及整个幽冥世界,这实在是太可惜,也太疯狂了!

幸运的是,作为天书世界的器灵,茉莉是出不来的。

吴解笑了笑,迈开大步,在陡峭的山壁中纵跳,犹如最敏捷的猿猴一般,完全无视地形的崎岖危险,一会儿就越过了眼前的山崖。

穿越外圈的山崖之后,传说中的阴魂谷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阴魂谷很普通,就是一个小小的山谷,山谷中既没有奇花异草也没有珍禽异兽,甚至连妖鬼或者魂魄之火都看不到,只有一间很普通的石屋,石屋外面是一块很小的田地,田地里面稀稀拉拉长着一些看不出具体种类的花草,仅此而已。

如果这一幕出现在人间,那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但在幽冥世界里面看到如此平和宁静的景象,简直就像是世外桃源一般!

吴解暗暗点头,明白自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地方。

除了道行高深的修道前辈,谁会在这幽冥世界里面经营出这么一块小小的桃源来呢?

他急忙从山崖上下去,在距离石屋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就停了下来,施展法术制造了一个本门独有的传音纸鹤,将话音送进了石屋。

“请问长孙师叔祖可是隐居在此?第二十七代弟子吴解求见!”

纸鹤缓缓地从石屋敞开的大门飞了进去,然后吴解就失去了对它的感应。片刻之后,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从石屋里面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穿着厚重铠甲的男子,须发皆红,犹如火焰般的红发和同样火焰般的络腮胡子之间是古铜色的脸庞,眼眶有些深、鼻梁很高,整个人充满了活力,更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威严气质,或者说正气凛然吧。脸颊上几条细小的伤疤非但没有损害他的一身正气,反而给他额外增加了勇毅之气。

他的头发很长,胡乱地扎在脑后,看起来颇有一点文艺气质——这是他整个人唯一有着“柔软”感觉的部分,除此之外,就是纯粹的刚强坚硬,仿佛是坚硬的石头一般。

“二十七代弟子?铁笠真人是飞升了还是坐化了?”他显然对青羊观很关心,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本门的情况,“我记得他今年应该才一千三百岁,按说寿元还没完全耗尽啊。”

吴解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恭恭敬敬地回答:“刘祖师在十五年前成功地突破了还丹八转,然后渡劫成功,飞升天阙。所以本门十年前招收的这一批弟子就是第二十七代。”

长孙师叔祖点点头,带着吴解进了屋。

这石屋从外面看去很朴素很不起眼,但里面却别有乾坤。吴解刚刚一步跨过大门,就发现周围突然亮了起来,定睛一看,只见眼前俨然是一座小小的绿洲。

一汪泉水汇成了小小的湖泊,岸边垂柳成荫。不远处则有一些风格粗犷的家具,而在这些家具中间,摆着一张宽阔的石床,想来就是这位师叔祖休息的地方。

和家具遥遥相对的是一个小小的练武场,练武场上没有寻常的十八般兵器,只有一对比吴解人更高的巨斧,想来就是长孙师叔祖惯用的兵器。

抬头看去,蓝天白云之上看不到太阳,但天空却在放出柔和的白光,使人感觉到仿佛回到了阳世;朝着湖水中看去,似乎还有鱼虾在游弋。

若非亲眼目睹,吴解怎么也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奇妙的法术,能够在幽冥世界里面制造出如此的洞天福地来!

“这……这是?”

“哈哈!每一个第一次来拜会我的弟子都跟你差不多。”长孙师叔祖哈哈大笑,带着吴解在石桌旁坐下,随手提起桌上巨大的石头茶壶,给二人都倒了杯茶,“别忙问问题,先尝尝我的茶吧!”

吴解站起来拜谢了一回,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将茶杯送到嘴边,轻轻喝了一口。

这茶喝起来味道清淡得很,简直就像是用菜叶子泡水似的。但一小口清茶喝下去,却觉得整个人从头到脚仿佛都被洗刷了一遍,不仅精神焕发,更有一种通彻透亮的感觉,说不出的舒爽。

“我自制的清魂茶,味道怎么样?”

“果然神妙!”

“……我问的是味道。”

吴解犹豫了一下,老老实实地说:“像是水泡菜叶子。”

长孙师叔祖哈哈大笑,笑声震得湖面上水波荡漾,震得垂柳的枝条不断晃动,震得吴解脑袋里面嗡嗡作响。

过了一会儿,他才停了下来,拍拍吴解的肩膀,很随和地说:“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评价我清魂茶的,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所以不用在意——唉!你们这些人族的味觉还是太过简单了,无法体会这种复杂精妙的味道啊!”

吴解一愣,不明白他这个“你们这些人族”是什么意思。

“哦?李军师他没有告诉你吗?我不是人,而是妖怪……正确地说,我是半妖。”长孙师叔祖手上光芒闪烁,变化出一只蝎子的幻影,“肉身是人,魂魄是蝎子。”

吴解一惊,诧异地看向这位怎么看都是人族的师叔祖,却看不到半点妖怪的痕迹。

“以我的法力,要让你看不出真身来,是轻而易举的。”长孙师叔祖并没有生气,笑着说,“何况蝎子有什么好看的?就算我块头大一点吧,也不过就是只大蝎子。难道你没见过体型庞大的妖兽吗?”

吴解顿时赧颜,尴尬地笑了起来。

“李军师让你来拜访我,有没有交代什么话?”

吴解想了想,摇摇头——浑天先生发布的任务只是来阴魂谷拜访长孙师叔祖,看看他近况如何,并无别的要求。

“那么……你是不是擅长武艺?”

吴解连忙点头:“弟子对于武艺的确略有心得。”

长孙师叔祖站了起来,手一挥,二人已经突兀地转移到了练武场上。他随手提起那对大得惊人的斧头,耍了两下,虎虎生风。

“来吧!我来试试你的本事!”

吴解深深地吸了口气,将无形剑化为三尺青锋,举到面前行了个礼。

“请恕弟子无礼,看剑!”

说着,寒光一闪,他连人带剑冲了出去,顷刻间来到了长孙师叔祖的面前,举剑就刺。

这一剑快得惊人,却没有能够刺中——这位师叔祖身材魁梧,兵器也十分庞大,但速度却一点都不慢!

吴解一招失手并未惊讶,手腕一翻,剑光直接画了个弧线,按照刚才眼角余光中闪过的影子方位斩了出去。

第二剑也落了空,但他随即就是第三剑。

当的一声,无形剑和巨斧相撞,一股沛然大力传来,让他忍不住后退了半步。

长孙师叔祖有些惊讶地“嗯?”了一声,紧接着便挥动巨斧当头砍下。

吴解自然不可能被这么简单的一招打中,他脚下犹如滑冰般溜了出去,连人带剑闪过了巨斧,反手一撩,切向长孙师叔祖的手臂。

这一剑时机把握得煞是巧妙,长孙师叔祖不得不用另一把巨斧拦住。巨斧和长剑正面相撞,吴解只觉得斧上传来的力量犹如排山倒海一般,再也握不住兵器,无形剑脱手飞出,整个人也踉踉跄跄退了好几步。

他正要开口认输,长孙师叔祖已经哈哈大笑,很高兴地说:“你的底子不错,可以学习我的独门武艺!自从当初李军师的那个晚辈子孙之后,总算又有人能够学习我法武合一的招数了!快哉,快哉!”

第十二章法武合一,杀伐之道

“不对!”豪迈的声音回荡在练武场中,震得远处湖边的垂柳都在簌簌发抖。

红发如火的魁梧大汉用很适合那身材的巨大嗓门冲着被一斧头砸飞的吴解大叫:“法力不要用出来!要蕴含在兵器和身体之中!记住!蕴含!”

吴解应了一声,翻身站起来,将被打散的法力再次运转,凝练起来,冲了上去。

没几招之后,他又一次被打飞了。

这一下挨得格外沉重,他只觉得浑身骨头好像都散了架,倒在地上半天都爬不起来。

但长孙师叔祖却点点头,露出了笑容。

“做得不错,这次你在被我打中之前及时用法力护住了身体。更重要的是,你没有像那些外行人一样傻乎乎地以法力为盾,而是将法力只蕴含在身体里面——你看,这样效果强多了!”

“我刚才那一击,本来可以直接将你打昏。但结果你却只是被打飞,没有昏倒,还保留着施展法术还击的力量……虽然乍看上去似乎差不多,但很多时候,胜负生死就在这一线之隔!”

“弟子明白!多谢师叔祖指点!”

“明白就好,休息半个时辰,然后继续练!”长孙师叔祖转身走向石桌,“你虽然已经领悟了这个道理,但却还没有熟练。接下来要做的是反复练习,直到将这种战斗方法化为本能,不需要思考,直接就能按照这种方法战斗,才算是真正踏入了‘法武合一’之门!”

“遵命!”

……很多事情,说起来只是几句话,真正做起来却需要无数的汗水积累。

一开始,他是通过和长孙师叔祖的对练,来慢慢熟悉在战斗中把握法武合一的感觉。随着他能够经常保持着这个状态,长孙师叔祖便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让他坐在练武场中间,周围数十个法器不断发出法术轰击,但却要他不能一直维持着法武合一的状态,而是在被击中的瞬间才发动。

这种训练极为艰苦,吴解不知道多少次被打得动弹不得,如果不是有灵药治疗,只怕连魂魄都被打散了!

但训练的成果也是很显著的,从一无所知到偶尔施展再到习惯,最后到完全成功。吴解总共只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就将这法武合一的功夫练得纯属,达到了长孙师叔祖所谓的“入门”。

无须运功,也无须念动,只是在战斗的瞬间,法力便立刻在身体中凝练,从体外看不出来,但实际上皮肉已经被强化到很惊人的地步——吴解到天书世界里面使用茉莉制造的空白肉身实验,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能够空手硬接无形剑,只是受了一道浅浅的外伤而已。

虽然无形剑并不以锋利见长,但怎么也是法器飞剑,摧金断玉易如反掌。也就是说,这种法武合一的状态下,他整个人几乎都成了法器,拥有可怕的威力。

然而,长孙师叔祖之所以威名赫赫,靠的并不是这种手段,而是更高层次的运用。

“你要把全部的法力凝聚在手上的兵器中,同样一点也不能泄露。”一大堆各式各样乱七八糟的武器被扔到了吴解的面前,“开始练习吧,什么时候能够做到这个,你就会明白我这独门功夫的真正威力!”

这次吴解足足花了差不多半年,才练成了这一步。

半年中,因为失手出错而毁掉的兵器堆成了一座山,在阴魂谷里面平添了一个小景点。

而当他终于成功地将一身法力都凝聚在一把短刀里面,然后挥动短刀将长孙师叔祖施法造出的石条一刀斩断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这功夫的可怕之处。

那根石条用无形剑砍了半天都砍不出一点划痕,但此刻他只是用一把普普通通的短刀,随手一刀就砍断了它!

虽然这一刀就将凝聚在短刀内的法力全部耗尽,但一刀下去,几乎没感觉到什么阻力。

当这石条被一刀两断之后,他握着已经不再充满法力,依然普普通通的短刀,站在那里愣了半天。

“明白了吧?防御力其实只是附带,法武合一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它无坚不摧的攻击力!”长孙师叔祖骄傲地说,“御剑术里面有一门叫凝剑成针,能够把一剑的威力凝聚在一点上。而我的法武合一却是把全身的法力凝聚在兵器上,只为一击。”

“除去那些真正坚硬的东西,天下各种防御之术多半都是用法力来实现强化效果。而这种额外的防御力,在法武合一的兵器面前形同虚设——你这一刀砍上去,砍到的不是坚固得连真灵法器都砍不断的石条,而是一堆石条模样的粉末罢了。”

吴解沉思了片刻,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惊讶得长大了嘴巴,不知道该怎么感叹。

“我本是一只蝎子,但现在却是人身。人的躯体相对于妖兽的躯体来说,简直脆弱得不堪一击,所以我就在思考,要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长孙师叔倒了两杯茶,递给他一杯,然后一边喝茶一边回忆,“我起初想到的是用法力强化身体,的确也有一定的效果,可后来我突然明白——再怎么强化也没有用,因为彼此的基础差距太大,在彼此都能够用法力强化的情况下,差距是不会缩小的。”

吴解点点头,表示明白。

“于是我换了个思路。无论肉身能不能强化到同等的地步,只要把对方砍死不就好了!”长孙师叔祖赤红如火的眉毛一扬,“管它肉身怎么强,还能强得过神兵利器吗?”

“于是我就成了一个铁匠,开始研究怎么才能制造出更厉害的武器。结果花了很多年,发现无论我打造出多么优秀的武器,都比不上用法力强化普通的凡铁。也就是说,就算我打造出了神兵利器,其实都毫无意义,关键只是法力对抗罢了。”

吴解点头应道:“正是如此,对于我们修士来说,一切的神通手段,归根究底都要看境界看法力。”

“但这是不对的!”赤眉下的眼睛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一个小孩子手持利刃的话,就可以刺死健壮的大人,为什么到了我们修士的世界里面,一切却都得看法力?”

“我闭关近百年,最终创造出了这门功法。将自身的法力凝聚在兵器之中,从而使得兵器获得更高的境界和法力,超越它原本的层次。”他微微一笑,显得很自豪,“在这门功法面前,法力的防护失去了意义,坚硬还是脆弱?锋利还是柔软?一切由本身的质地来决定!”

吴解忍不住惊呼:“如此说来,假如有一把利器在手,岂不是什么敌人都能一刀两断?”

“嗯,按说是这样。可一刀出手,本身法力全部耗尽,犹如人去楼空。砍不死敌人,自己就死了。”虽然说着功法的缺点,但长孙师叔祖脸上却没有半点沮丧遗憾之色,反而充满了狂野的斗志,“所以日后你要常常怀着杀人之心,一刀出手就要砍死对手,决不能有半点犹豫和容情!”

吴解悚然一惊,虽然是魂魄之身,但却觉得背后有冷汗流下。

“说实话,我不大希望你日后会有用到这一刀的时候。但求仙之路崎岖坎坷,跟人拼命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你一定要存着‘不是杀人,就是被杀’的决心。就像这法武合一的惊天一击,如果砍不死对手的话,就会暂时脱力,变得连反抗都不能了。”长孙师叔祖淡淡地说,“我们修道的人原本应该淡泊宽容,可我这功法却与此道截然相反,乃是真真切切的杀伐之道。如果你不能存着杀人的心,那还是忘记这功夫算了,免得反受其害。”

吴解沉默了一会儿,问:“在弟子之前,李逍遥师叔也学成了这套功法,对吗?”

“是的。”

“那当初您和他讲了这些道理吗?”

“讲了。”

“他如何回答呢?”

长孙师叔祖似乎想起了什么不高兴的事情,瓮声瓮气地说:“这小子说‘就算我出招之后脱力了,也还有师兄弟在,不必担心’。”

吴解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逍遥师叔的回答很有点投机取巧的感觉,但他的思路却完全正确。

他们并不会总是孤军奋战,很多时候,身边都是有同门师兄弟的。这些师兄弟们是值得信赖的,那么为什么非得把自己逼到近乎邪道的路子上去呢?

“好吧,我承认那小子说得有道理。”长孙师叔祖闷闷地说,“但你要记住,如果身边没有可靠的同伴,那么就不能轻易使用这功夫。而且——如果你不打算杀掉对手的话,就不要用这功夫!”

“失去了法力的防护,再怎么厉害的高手其实都很脆弱,一刀下去可能就要了他们的命。所以你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弟子明白,平常比武的时候,就算要输,也不能用这么危险的招数。”

“对!这功夫只有一个用途,就是杀人!除非你做好了杀人的准备,否则它只会给你带来麻烦,所以千万不可乱用!切记,切记!”

看着长孙师叔祖那严厉和关切的眼神,吴解深深地吸了口气,低下头去。

“师叔祖的教诲,弟子铭刻在心!”

第十三章三教往事,彼岸之花

法武合一之术修炼到吴解目前这个地步,差不多就到了极限。该会的都会了,该练熟的也都练熟了,接下来就是岁月的积累——如何在实战中巧妙地运用?如何判断形势决定是否挥出那你死我活的一刀?乃至于如何更进一步达到挥洒自如的境界……这些短时间内是肯定练不出来的,只有慢慢积累,慢慢领悟。

长孙师叔祖创出这门绝学已经有差不多三百年,但直到现在,他都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够将这门绝学推敲到尽善尽美,还没有能够抬头挺胸地将宣布“我创出了一门盖世绝学”的地步。

究其原因,还是积累太少了。

以他的本事,那些一般层次的对手根本起不到磨砺的作用,而整个九州界能够让他动用这门绝技,还能在战斗中有所感悟的敌人实在不多。

“三教演法的时候我也会去。”吴解向他告辞的时候,长孙师叔祖说,“如果你动作快一点,把入道境界的那些个魔徒都砍死了,或许还来得及观摩我这边的战斗。”

“三教演法究竟是怎么回事?按照什么规矩打?”

“所谓三教演法,其实就是我们正派和魔道对杀,争夺天下九州的控制权。而玄门则负责当裁判,顺便调停一下——或者可以换个说法,谁不守规矩,玄门就帮另一边。”

“难道他们还帮魔道?”

“……又不是没帮过。你不要因为玄门那群人看起来似乎很淡泊,就以为他们是好人,他们奉行的是无善无恶太上忘情之道,对他们来说,行善也好作恶也罢,只看是否符合‘道理’……不过他们的道理嘛,反正我不懂。”

吴解一愣,不料这玄门中人竟然奉行如此古怪的理念。

“大家动手打的时候呢,办法常常会变。但有个原则是不变的:入道对入道,炼罡对炼罡,凝元对凝元——还丹境界的战斗倒是很少发生,毕竟还丹修士动起手来太恐怖,万一双方打出真火来,很可能把作为赛场的小世界给毁了。”

“小世界?”

“嗯,咱们修士的手段里面,有太多容易引起严重后果,为了防止流毒无穷,把人间变成鬼域,所以经过几番商量,最终决定在一些**的小世界里面打……那是差不多五千多年前的事情了吧……”长孙师叔祖的神情有些唏嘘,脸上也没了平常的锐气,只是一个回忆过往的老人。

“那时候我正在……后来就遇到了本门中人,才知道本门的源流。彼时正好东海大战,我就急忙赶去参战……记得那时候,青羊、赤霞、白帝派联手,召集正道修士联军,在东海之外和十六魔宗恶战了一场。一场大战下来,正道修士固然死伤惨重,赤霞派就此成了历史;魔宗更落得大败亏输,十六宗变成了十宗,尤其是最强大的龙魔宗全军覆没,天下震动!”

“龙魔宗?”

“嗯,龙族也是有派系的,南海龙族属于玄门派系,云梦龙族属于正道派系,东海龙族就属于魔道派系,当时他们号称龙魔宗,是魔道之首。”

“结果一仗就打没了?”

“是啊,打没了!整个龙宫都被火灵子烧没了,龙魔宗被他烧得断子绝孙,连整个东海的鱼虾都几乎死绝了种,这五千多年来,我再也没听说过他们的动静。”

吴解一愣,忍不住问:“师叔祖,您今年多大了?”

“你想问的是我的辈分吧?”长孙师叔祖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说,“我因为某个原因,一直没有列入本门历代名谱,所以辈分不按入门时间算,而是和掌门同辈——祖师和太上祖师两辈平素不出现,就算偶尔出现一次,大家装作彼此没看见就行。”

吴解忍俊不禁,却又暗暗赞叹于妖族的长寿。

那位蛤祖师活了上万年,而长孙祖师也有五千多岁了,可他们看起来都还精神抖擞——当初争夺布衣神相传承的时候,树妖苏霖就曾经说,哪怕萧布衣飞升天阙,也未必能够比他活得更久,此言诚不虚也!

茉莉早就说过,除非修成大道,阳神不朽,否则就算法力再高神通再大,寿元也是有限的。人族修士的话,少则五六千年,再多也不会超过万年。

万年岁月,对于只有千年寿元的人间修士来说的确足够长了,可对于蛤祖师来说,却还没到一生呢!看长孙师叔祖的模样,大概也能活到万年吧……

“你也不用羡慕我们妖族的长寿,须知我们妖族飞升的难度极大,亘古以来,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位妖族前辈飞升成功的。”长孙师叔祖淡淡地说,“我们修士追求的是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被束缚在人间无法再前进,只能伴着岁月慢慢老去……唉!活得太久,并不是好事啊!”

吴解也叹了一声,不再提及这个让彼此都郁闷的话题,又询问起关于三教演法的事情来。

“当初那一战打得太惨烈,我们正道痛心于生灵涂炭,魔道则痛心于损失惨重,玄门也觉得这样搞下去无法独善其身。虽然大家的出发点不同,但对于‘控制战争规模’的看法却是一致的,所以所以最后三教议定,每隔不长的时间,就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比武,了结这些年来的各种争端,划分三教在九州的势力范围——这就是三教演法。”

“这么多年来,三教演法的具体流程经常变化,有时候是打擂台,有时候是混战,还有时候是探险大赛……但不管怎么变化,入道对入道,炼罡对炼罡,凝元对凝元,这个原则是不会变的。”

吴解见长孙师叔祖渐渐兴致索然,估计他是想到了身为妖族无法飞升,心中郁闷不已。便很识趣地向他告辞,出发去寻找彼岸花。

“彼岸花……以前很常见,尤其这阴魂谷里面更是开得漫山遍野。可这些年不知道怎么的越来越少,现在冥河沿岸几乎已经绝种了。你要找它们的话,只有深入幽冥世界内陆,应该能够在一些河边找到吧。”

“多谢师叔祖指点!弟子告辞!”

“路上多加小心,情况不对的话立刻返回人间,不要冒险。”在吴解告别的时候,一贯强调杀伐之道的长孙师叔祖说出了很没有杀伐味道的赠言,“像你这样的出色弟子应该光芒万丈名震天下,可不该无声无息死在这幽冥世界里面!”

带着师叔祖的叮嘱,吴解离开了阴魂谷,前往远离冥河的幽冥腹地。

幽冥世界非常广阔,没准比人间界还大。但这广阔的大世界里面,被修士们基本探查清楚的地方却只有冥河沿岸。

这固然是因为离开了冥河就没有路标的缘故,更重要的却是因为越深入幽冥世界的腹地,各种各样的危险就越多。

那些妖鬼们,那些执念不散的怨魂们,那些以鬼魅之身继续修炼的修士们……他们是不敢长居冥河边的,因为神出鬼没的冥龙一向以他们为最主要的扫除目标,见一个吞一个,从无例外。

无论是妖鬼、怨魂还是鬼修,全都是有足够灵智、懂得趋吉避凶的——或者说,不懂这个的都被冥龙干掉了。所以越靠近冥河,这类危险的东西就越少;而距离冥河很遥远的幽冥世界腹地之中,天晓得藏着多少恐怖的玩意儿!

虽然传说冥龙每过一段时间会在幽冥世界里面扫荡一番,但这只是传说,就连在幽冥世界住了几千年的长孙师叔祖都没亲眼见过。

幽冥世界存在的时间已经久远得无法估计,根据杜馨的记忆,至少在圣皇离辛的时代,它就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下来,虽然老鬼们陆陆续续地魂魄老朽而消散,但新鬼络绎不绝,幽冥世界内陆之中,肯定是危机遍地!

因此吴解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情况不妙就立刻躲进天书世界,过一段时间、心中警兆消失之后再出去,靠着这种办法,居然也就安安稳稳地在幽冥世界的内陆行进了好几天,搜集到了一些彼岸花。

那种散发着幽冷光芒的浅蓝色小花分布得很零散,有时候会在山石之间找到几朵,有时候会在旷野之中摘到一些,但长孙师叔祖所说的“河边”却一直没有找到,收获也始终很有限。

吴解不知道瑞龄真人需要多少彼岸花来制作灵药,但想必自己手头上这二三十朵是肯定不够的——彼岸花的药用部分是它的花瓣和花蕊,而且要在低温环境中阴干之后才能使用,二三十朵花加工完了估摸着也就一小撮,怎么看都炼不了几颗药丸。

所以纵然有些担心,他还是在幽冥世界继续行进,一边小心翼翼地防备任何可能的危险,一边仔细搜寻彼岸花的踪迹。

看着他这种效率低下的搜索方式,杜若终于忍不住了,自告奋勇地出来帮忙。

相比毕竟还是人类的吴解,身为鬼魂的杜若在幽冥世界可谓如鱼得水。她可不是一般的鬼魅,而是多年修炼、具有神通法力的,在这幽冥世界里面,她能够凭借本身的威压慑服那些普通的魂魄,驱使它们四面八方去分散搜寻。

这种做法既扩展了搜寻的范围,也降低了被强大鬼魅发现的风险,比起吴解孤身一人的缓慢搜索,差距简直犹如将日行百里的驽马换成了日行千里的神驹,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

短短的三天时间,她就找到了五六倍于吴解此前的收获。

看着天书世界阴宅门口铺了一地的彼岸花,吴解尴尬之余,也忍不住眉开眼笑。

这样下去的话,大概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任务,返回人间了吧……

第十四章鬼修之路,莫名麻烦

杜若现在的境界,稍稍有点诡异。

这些年来她一直勤奋修炼,虽然因为没有合适的法门,只能用“吸收阴气”这种粗糙得让人要叹息的方法,可天书世界的阴气何等精纯!加上有茉莉和杜馨这两位高手不时指点,目前也已经颇有成就。

能够控制大批的鬼魂去四面八方搜索彼岸花,就是很好的证明。

鬼魂这种东西,“层次”的差距非常明显。层次高的面对层次低的,在精神上就有一种威压,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手段,光是一个意念便能指挥对方。犹如狼群的头狼或者猴群的猴王一般。

如果她的层次更高一些,甚至可以直接用精神控制那些低级的鬼魂,将它们直接变成自己的分身。

当然,杜若是不会那么做的,那种做法不符合她的道德观。

她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