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还巢 张晚知-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的缠着一名壮汉。
黄精正在那里急急忙忙地捧着地上散落的天木沉香,见我出来,顿时大叫诉苦道:“云姑姑,这人蛮不讲理!我们跟他说了好多次,署里的大夫都没空,不能出诊,可他不听,闹了半天,把熏香炉给砸了!呜呜呜……这香炉被毁,大夫回来定要打死我们!”
我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冷声道:“老师即使回来,要罚也不会罚你们,只罚那打碎了东西的混帐!”
那被赤术缠住的壮汉紫膛脸,长相凶恶,此时斥骂不休,更显得满脸横肉。他正奋力想甩脱赤术白芍的纠缠,嘴里大声恐吓:“吵什么吵,再吵老子把你们全宰了!”
我心中大怒,喝道:“混帐,你欺我太医署妇孺软弱不成?”
那壮汉正怒目圆睁,威吓三童,听到我的喝斥,顿时哑口无言。我见他拎着赤术不放,便踏前两步,一手去接赤术,另一手则在他腰眼要害处重重一击。我兼通中西医,虽然不敢自认是大国手,认准人身要害穴道,一击即中的本事却有。
那壮汉虽然威猛,但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吃我这一击却也由不得他不麻软倒地。
黄精喜叫一声:“云姑姑,你好厉害!”
白芍一见机会来了,更不待招呼,和黄精二人拿药杵的拿药杵,拣门闩的拣门闩,趁那壮汉还未起身之时一拥而上,乒铃乓啷一顿猛捶。
可怜那壮汉空长了块头,在这黄口孺子手下却全无使用之地。估计他也想到自己理亏,又有求于人,不敢再莽撞反抗,只抱头大叫:“别打了,别打了,我认错,认错了!”
两小听他认错,也见好即收,我这才堂中坐了下来,问道:“你来这署里大闹,到底有什么事?”
“我来请大夫替我们屯长张典大哥治伤。”那壮汉看了我一眼,见黄精等人都围在我身边,便陪笑道:“姑姑,方才是我无礼,还请你向太医署大夫通报一声,请他跟我走一趟吧!”
“太后娘娘病重,将太医署的大夫全都提进宫去了。”我仔细一看,认出他身上的衣服是宫掖门守卫之服:“期门军有良医所,专替军士治伤看病,你怎么到太医署来闹?”
那壮汉两道向上扬的扫帚眉一下子焉垂了下来,宽阔的大嘴咧了咧,似乎想哭:“张大哥伤重得很,良医所的饭袋们都说只有太医署的大夫,才能救活他。”
我正是准备出宫行医,便撞上这么通事,不理会似乎过意不去:“好,我……”
黄精一听我说好,立即拦住我,大不乐意的说:“姑姑,你要去给这莽夫看病啊?这人既恶又凶,打碎了咱们的熏香炉还没赔呢!”
我还没说话,那壮汉已经一迭声的说:“我赔我赔我赔……”
他一面搜袖刮怀,把所有钱币和值钱的东西都掏出来堆在一张医案前,一面说:“姑姑,您贵人多事,还是烦您替我请位大夫出来吧,在下定当重谢。”
想来他见我是女子,虽然感谢我的好意,但对我的医术却没什么信心。旁边的黄精嗤笑一声,一个鬼脸羞他:“没眼力的,云姑姑就是医署大夫的亲传子弟,连范大夫有说她他是青出于蓝,你居然敢嫌?还请大夫治你那屯长的伤呢!我看你要先治治自己的眼。”
那壮汉闻言,用既期待又不放心的眼光看了我一眼,讷讷的问:“这位姑姑,你真能治我大哥的伤?”
“没看到人,我不能断言能否治好。”我见那壮汉一脸疑虑,便问:“我去,你不愿意?”
那壮汉正自踌躇,在一旁数他赔的钱的白芍突然叫道:“云姑姑,这家伙赔的钱也就够买咱们那熏香炉的炉盖,您别去给他们看病。”
我闻言皱眉,对那壮汉道:“把你的名字和所在部曲报出来,有了钱就把熏香炉赔给太医署,别累得这些孩子为了你挨骂。我去替你看看你那屯长的伤。”
“我叫铁三郎,宫掖门期门军司马王协座下,等我手头有钱,立即把这香炉钱还过来。”
黄精收着地上洒落的天木沉香,呸道:“还是云姑姑心善,不然这炉天木沉香也叫你赔,非把你扒了皮不可!喂,我看你有把子力气,要是没钱赔,过太医署来做半年苦力也行。”
铁三郎听我问起他那大哥的伤病,忙仔细回答。我听他描述的症状,知道是中了毒箭后伤口不愈合,引起伤口发炎,便吩咐黄精将我新制成的几种药拿了几份出来,重新收拾医箱。
铁三郎连忙伸手,替我把医箱背起,陪笑道:“姑姑,这箱子重,我来替您背吧。劳您大驾,若能治好张大哥的病,我们兄弟定当重谢。”
那药箱的确蛮重,有人替我背我也不矫情,只吩咐他注意轻拿轻放便罢:“重谢倒不必,你只要记得付诊金,别恃强凌弱就好。”
铁三郎的屯长张典家就在长乐宫东面的霸城门外,走快些两刻便到。那是土夯墙的院子,石基泥墙的三开间杉皮顶矮屋。
屋里的人听到院门的开合声,便有一人笑道:“大哥,这定是三郎买酒回来了。”
我一愕,心里警惕之心顿起,停下脚步问道:“怎么回事?”
铁三郎见我不动,便想来拉我,我冷然道:“铁三郎,我是主治太后之病的医官,若是因为你心怀歹意而使太后有个意外,只怕你会五族不安。”
“云姑姑,你误会了,我绝无恶意。”铁三郎大惊,忙道:“只是我这哥哥,自被人说他的伤无治以后,就不肯再看病了。今日他本是叫我卖了家什,给他买几坛好酒的,是我擅自跑去了太医署请人……”
九尺高的大汉,说到这里竟眼眶有些泛红。我听他说病人自己已经放弃了求生之意,不禁微惊,对这憨汉颇有怜悯之意。
屋里人显然听清到了我和铁三郎的话,便有人开门问道:“三郎,你又请了什么医生?”
房门一开,一股既腥又臭的腐肉气味便冲进我的鼻子里,这么冷的天,腐肉的气味还这么浓烈,病人的伤只怕比铁三郎刚才描述的要严重许多。
我无暇再与铁三郎争执,错开那开门人的身躯,一步踏进屋内,向气源处望去。
天阴,虽是白天,屋内也点着一盏油灯,灯油不足,火焰小得好似随时都会熄灭似的,没有多少光亮。我看不清那人的长相,只能看到那人倚在一张矮几前,手脚摊开的踞在薄席上,态势随意——或者是他已经没有了力气去维持坐姿,只能这样摊着?
屋里除去开门者以外,坐在那人左右两侧的还有四个人,看服饰也是宫掖期门军的人。
我的形象大约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以致于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我就是医生,其中一个矮小的汉子愣了愣,竟然笑道:“三郎,你这事办得周到,不光请了医生,还请来了位姑娘。大哥,你有福喽,这姑娘看起来不错,就不知功夫……”
“住嘴!”铁三郎显然没想到那汉子会说出这么句话来,气得窜上来就给了他一拳。
“我那药箱里有很多珍贵易碎的东西,不能碰撞,你给我住手。”
我喝了一声,有铁三郎护着,也懒得跟这些人计较,径自走到病人面前,道:“铁三郎请我来替你治伤。”
那人双颊深陷,胡子杂乱,只那双眼睛还闪动着些微光芒,不至于像个死人。
“我这伤许多医生看过,都说治不好,不用麻烦姑娘了。再说,我们也付不起祷祝钱。”
他没把我看成女伎,却将我当成了铁三郎情急乱投医请来的巫祝,我听了这话,真是啼笑皆非。
“我是医生,你的伤是否能治,我诊断之后自有定论。”
我已经看出他虽然还强撑着自己“坐”,实际上却已经虚弱无比,当下不等他动手,便自己揭开了他半掩的衣襟。
我本来以他身上的伤不过一两处,却不料揭开衣襟,里面整个胸膛都被粗黑的葛布缠着,粘腻的黄色脓水将整块葛布都浸湿了。揭开裹伤的葛布,他胸膛上,竟是布满了大大小小十一处伤口,但却没有一处愈合的,全都是伤口周围红肿,伤口的切口处脓水直流,糜烂不堪。有几处烂得深的,已经露出了里面的骨骼,那骨骼也不是黄白色的,而是被毒素侵蚀了的灰黄,一眼看过去,狰狞可怖。
“铁三郎,拿我药箱来。”我目光一转,示意围在旁边的几个人,将他抬到榻上去。
刚才那挨铁三郎揍的矮汉似乎是见我有些门道的样子,大为惊异,赶紧上前问道:“这位姑娘,你有办法救张大哥?”
“或可一试。”刚好我新制成的几种药,才过了老鼠试用那关,正需要临床验证效果:“将隔壁的屋子打扫干净,去买一丈白绢,十支蜜炬,买套新席被给他重新设间洁净的病房,别随意让人进进出出。”
我这话一说完,众人的面前都有些尴尬,一齐向铁三郎看去。
铁三郎手足无措的呆站着:“刚才我砸了太医署的东西,把钱都赔了,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些连不轮值的时候也只穿着期门卫的铁甲衣的人,一看就是穷光蛋,怕是连骨头敲开,都挤不出什么油水来。
这时候,已被移到榻上的那人却突然开口:“各位兄弟,你们这些天为张典负债累累,操的心已经够多了。张典这伤,已然无望,再劳烦诸位兄弟也不过是叫张典心里多生愧疚,反而不美,这便罢了吧!”
若这病人自己没有求生意志,又怎么有医生施展手段的余地?我微微皱眉,站在榻前俯视着张典,问道:“张典,你知道天下最难救的病是什么?最好治的伤又是什么吗?”
张典一愕,答不出话来,我自己给出了答案:“天下最难救的病,是心病;天下最好治的伤,是不想死,且有勇气求生的人的外伤。”
期门军是宫禁七军里地位最低的,里面的人多是些贫门子弟,韧性要强于羽林郎那般的世家子弟,张典听到我的话,脸上的神色微动。
我轻扯嘴角,继道:“若是自己都不想活了,我纵能治你的伤,你也活不了。这便是医家常言,医者医人,治得了病,救不了命。”
“你果然能治我的伤?”张典脱口而出的,依然是怀疑。
我也不恼,淡然一笑,回答:“一半机率,除去你的意志以外,端看你运气如何。”
张典一时无言,我等了会儿,见几名期门卫也面面相觑,便一扬眉,道:“我言尽于此,全看你自己决择,是求生?或求死?”
第七章 访人
“我求生!”张典过了会儿才回答,然后转头对围在他榻侧的铁三郎等人微笑:“兄弟们,张典又要累你们啦。”
几名汉子却哄的一声笑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说着些“张大哥,我们之间还需要说这样的废话?”“放心吧,以后我会讨回来的。”之类的话。
我听着他们杂乱无章的话,微微一笑,挽高衣袖,将臂上一对错彩镂金钏取了下来,放在铁三郎身边,道:“拿去吧,我给你一刻时间,务必将我要的东西全部备齐。”
铁三郎怔了怔,对我一拱手,也不废话,拿了臂钏便走。
我看到张典和五名军汉都面色复杂的看着我,知道他们戒心极重,便道:“我并非市恩,你们也别我平白借给你们东西,质那臂钏你们要依照质券之例付我息钱。另外,这两个月我要在长安九市行医,此地人流复杂,我一人行走不便,你们替我找个靠得住又熟悉情况的人给我护卫领路。”
我的条件提得苛刻,张典等人的神色却反而轻松了,几名汉子齐齐答应:“行。”
我点点头,再看他们一眼,问:“我需要一个手脚利落的人给我递刀抹汗。其余的人都出去,替我烧两锅滚水。”
众人顿时愕然,虽然依然留下了一人给我当助手,但他们显然都不明白这“递刀抹汗”怎么也要有专人来做。我打开医药箱,拿出一只拳头大的小香鼎,焚好香放到张典头边。
我用的香料是老师配制的秘香,以龙脑、杜若、天木等数十种药物混制,功能镇痛定神,有一定的麻醉效果。张典身体虚弱,那香他只吸了几口,便睡着了。
但他现在的麻醉程度,还不足以清理这么多创口。我收了香鼎,又拿起了银针,在他肩颈处的穴道扎下。
用针炙法刺激穴道,能使人的大脑分泌一种类似于海洛因的自我麻醉激素,配合熏香,就能达到深度麻醉,不会出现手术途中病人突然惊醒,被疼得休克而致死的医疗事故。
等我把麻醉工作做好,铁三郎也回来了,依照我的吩咐给张典重开了病房,将十根蜜炬点好,提了滚水进屋,把白绢撕成适用的小块。
室内的烛光虽然不足以支持高精度的手术,但仅是去割除腐肉清洗伤口这样的外科手术问题却不大。
我开始还因为久不动手术而手法生疏,处理了两个伤口以后就找回了熟悉的感觉。蜜炬烧完的时候,终于缝好他左腿的最后一个伤口,洒上药包扎完毕。
“灶下还烧着火,有滚水吧?”我走出室外,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将用过的刀剪针钳等物略冲了一遍,放进开水里消毒。
除了铁三郎,其余人大约对我怀有几分疑惧之心,竟不敢出声扰我做事。直到我将收好医械,放下了衣袖,才有人问道:“姑娘,张大哥没事了吗?”
“难说。”我检点药箱,算计着给张典用药的时间。张典除去中毒以外,还有败血症,我给他用的药又是头一次用在人身上,不好计算半衰期,若有些微差错,他那条小命可就悬了。
我沉吟片刻,只能因陋就简,开了几张药方,让铁三郎去抓药。
“咦,大哥,你醒了?”
室内的一声惊呼引得围着我询问病情的四人都一哄而起,我看他们又想进刚布置的病房,急忙喝道:“站住!”
“什么事?”
“你们要去看他也可以,不过得把身手收拾干净了再去。”我皱眉看着这些军汉塞满污垢的指甲,冷然道:“你们那大哥伤口烂得那么厉害,包扎伤口用的布不干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你们完全不会照顾病人。”
像他们那样衣衫不洁,指甲藏垢的人整天不拘小节的跟病人厮混在一起,弄得病房腌臜晦气,这样的卫生条件,张典的伤口不烂才叫奇怪。
四人愣了一下,答应着一窝蜂似的挤着洗手。
我走进屋里,实在不耐烦屋里那聚积不散的腥气,索性将小香鼎取出,换过一种熏香焚上,然后再替已经醒了但痛得说不出话来的张典诊脉。
脉像虽然沉滞,但心脉却稳,足见此人意志坚强。这样的人只要用药得当,仔细将养,活下来的机率还是很高的。可他身边这些人,都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实在不堪重托。
我沉吟片刻,环视梳洗了一番再进屋来探病的六名大汉一眼,问道:“你们这附近有没有惯于伺候月子的妇人?”
六人顿时目瞪口呆,好一会儿,那最莽撞的矮小汉子才吃惊的指指张典:“姑……你不会……是找人来服侍大哥做……月子吧?”
我只是考虑到给人家伺候做月子的妇人多半都好洁,也具备一定的基础护理知识,哪曾想这汉子竟直得一根筋通到底,说出来的话叫人忍俊不禁。
“你们都不会伺候病人,还是请个能干的妇人来照顾病人周全些。”我将消炎、解毒的药放在张典榻侧,说明了用法,便收拾东西告辞退出。我毕竟还是禁中的人,与这些莽汉实在不宜多接触,以免生是非。
铁三郎忙赶上来送我回宫,嘴里连连道谢,我见他大冬天的居然忙得一头一脸的汗,不禁叹道:“张典有你这般尽心的兄弟,却是好福气。”
铁三郎嘿嘿一笑,道:“我这条命是大哥救的,帮他是应该的。”
我知这人性情鲁莽,委实有点憨得发傻,略一点头,见已近宫禁,便让铁三郎留步。铁三郎依言而行,问道:“姑姑,我回去就去找给你带路的人,你什么时候要用?让他在哪里接你?”
“我明日辰时出宫,你让他就在此处等我。”
我先去探了诏狱里的老师,见他安然无恙,这才回到太医署,躲进御药房里制药。
现在太医署上下都知道我将主持给太后剖腹取瘤,任我领着几名药童,在御药房里搬弄调摆,就是我浪费了药材也无人多言。
次日一早,我问明向休没有医务,便要他陪我出宫。
宫门外昨日与铁三郎约好的地方果然已经有人先在那里等着,那人支着拐杖,穿着粗葛布衣,左颊和下颔都有一道十分可怖的伤疤,看疤痕受的伤着实不清。可那人脸上的伤疤如此可怕,笑容却十分温暖灿烂,远远地瞧见我和向休,他便一点一顿地迎了上来问:“可是太医署云姑姑?在下严极,受铁三郎之托,在此恭候姑姑。”
“正是云迟,劳大哥久候了。”这人从未见过我,却能从出宫的人中一眼将我认出来,其眼光当个侦探绰绰有余。我有些诧异他眼光的犀利,连忙敛衽行礼谢他的等候。
“不敢,姑姑请随我来。”严极瘸了条腿,但走路却不慢,显然身手十分敏捷。向休打量他几眼,突问:“严郎可是昔日宫掖期门军的曲长?”
严极有些诧异,看了向休一眼,笑道:“在下断腿离职已有三年,不想宫里竟还有医官记得。”
向休笑道:“严郎昔日乃是宫掖期门军佼佼者,上林苑春秋狩猎宫禁七军无有敌手,有幸能睹风范者,谁能忘记?”
我不料这人昔日竟如此风光了得,不禁大叹自己运气好,无意间要有个人领路,竟都让铁三郎替我请到了这等人物。想他当年既曾有那等锋芒,突然瘸腿毁容退出期门军,必如高地失足,重心全毁,难为他现在竟能有这般开朗的心态。
这人,我虽未见他盛极的风光,但他这份心志却真有几分可敬。
说话间三人已经随着严极走到街边,角落处停着辆无盖的小驴车,
“云姑姑,向先生请上车。”严极先一步登上驴车,面上略带歉意地说:“这车简陋,云姑姑多担待则个。”
“哪里,能有车代步,已是我不敢想的福分。”我也不客气,和向休一起上了车。
向休上得车来,问道:“阿迟,你今天想去哪里?”
“长安城各医馆、药铺、义庄。向先生在行内身份高,交游广阔,应该能够带云迟认认路的吧?”
向休点头,有些无奈,又有些埋怨:“阿迟,你手里明明有陛下的诏书,自去提死囚来用。非要找病人来磨砺医技,平白累着自己,真是何苦来哉。”
我感他好意,但听到他把说了句“提死囚来用”,却有些不是滋味,轻咳一声:“向先生,我不喜欢听人以‘用’字来说人,别扭得很。”
“别人都这么说,也没见什么不对,不是这个字别扭,你这性子别扭。”向休说了我两句,一面提醒严极:“严郎,请岔左道,往明光宫那厢走。我们先去拜访神农医馆,然后再转往西行,过九市。”
长安城的主要街道有八条,相互交叉。道路宽约四十五米,路面以水沟间隔分成三股,中间的御道专供皇帝通行,两侧的边道供官吏和平民行走。路旁还栽植了槐、榆、松、柏等各种树木,虽是冬天,但松柏都是凌冬傲霜,依旧青青郁郁,亭亭张如华盖,望之令人心喜。
向休领着我走了一天,将长安城各医馆、药铺、义庄都访了一遍,说明情况,请他们务必关照。
这些人知道是长乐宫办事,都满口应承,认了我和严极的车,极力配合。如此行医积累经验,虽然进度缓慢,比不得拿活人做医学实验方便,但我也慢慢的找回了感觉,逐一改进药物,请将少府按要求帮我打造器具。
时入仲冬,这日下午我回到太医署,正准备进御药房制药,突被老师叫住了。
“老师,您有什么事?”
老师自从诏狱回来,日常便有些精神不济的样子,很少出来,突然叫我,自然有事。
“太后娘娘染了风寒。”老师看了我一眼,问道:“阿迟,你修习医技一个多月了,现在有没有把握替娘娘摘除恶痈?”
“还不行。”我暗暗叹气,这一个月来,我除了狠狠地重温了十几次解剖学外,平均每三天就能找到需要做腹部开刀的女病人,这“运气”不能说不好,但限于目前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我的手术成功率还是只有四成左右。
再给我两个月时间吧!到时我的技术会更成熟,配上少府造我的要求打制的医具和我制成的药物,估计给太后做手术时,风险就不会太大了。
“阿迟,我希望你能再快一点,娘娘受那恶痈拖累,身体虚弱,易染风寒。若不尽快,只怕会等不及痈病发作,便会被别的病害了。”
老师说得也有道理,我略一沉吟,便打了个主意:“老师,太后的风寒,是由您治的吧?能不能将这医案移给我,明天让我去给太后请脉治病?”
第八章 定案
太后倚在四只绣丹凤穿云纹的实心锦靠背里,身上盖着锦被,眼睛闭着,鼻息很重,显然鼻塞。
我轻轻地走到太后榻前跪下,行了一礼,就势坐好,压着嗓子道:“娘娘,臣云迟请脉。”
太后睁开眼睛,问道:“听说你是范大夫的亲传弟子?”
“是。”
我应了一声,见太后将手从被下抽出,便伸手托住,搭上她的腕脉,凝神诊脉。
太后闲散的倚着身子,突尔道:“那日你敢在我和大家说话时插嘴阻拦,我就觉得你胆识不错。”
我怔了怔,才想起太后说的是那日我劝太后让天子陪侍一事,连忙低头:“欲稳病情,先安人心。臣也是源于医理斗胆妄言,惶恐得很。”
太后微微点头,道:“不错,做母亲的病了,有儿子孝顺守着,那是比吃什么药都好。难得你小小年纪,竟知道以人情入医理,好得很。”
“此乃家师日常教诲,臣只是遵教而行,不敢妄言居功。” 我浅浅一笑,问道:“娘娘,您身上的风寒之症不重,不过臣以为您目前的身体实在不宜再被这些小病缠着,平白亏空精力,所以想以炙艾之法为您治病,未知您意下如何?”
太后却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云迟,听说你在太医署跟众太医给我定下的判案是引刀剖腹,取出恶痈,是吗?”
我心下一个咯噔,忍不住抬头,问道:“娘娘,您反对这个判案?”
太后轻轻一笑,缓缓地道:“朕出身武将世家,见多了刀伤箭创,这剖腹治病之法虽说乍听哧人,朕却无所惧。”
这位太后是当世奇女,曾经两度执戟操戈,戎守宫禁,身份非同寻常,早在先帝时期,还当皇后的时候,就已被允许与皇帝同朝称制。那皇帝自称专用的“朕”字,她也能用,不过据闻她只在心有所思的时候,才会用这个字眼。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她称制,想到宫里的传言,不禁有些屏气敛息。
“朕并不反对这个奇诡的判案,只担心它能否成功。” 她说着话,原本散漫的眼神渐渐的凝聚起来,变成眼眸深处的一点明光,那光芒不亮,但却散发着一种凌锐的锋芒。她的声音很低,却直直的刺进我的耳里,震得我心动。
“朕现在还不能死。”
我了然——太后这句“不能死”的意思,与老师当日在狱中请我一定要救治太后的原因,是大致相同的。
齐略虽然的确有成为君王的资质,但他现在,还不足以震慑各有异志的诸侯王。
可纵使太后威势再盛,我也不能信口应承,乱开空头支票。
我想了想,并没有打算现在就安抚太后的担忧,而是问:“娘娘,开刀之议暂且不论,只是眼下这风寒,您能容许臣以炙艾法替您驱除?”
太后点头应允,两名医婆上来替太后将身上的衣裳除去,我点好艾香,认准了穴道便点了下去。
治风寒有多种方法,中医的针炙、汤药、拨罐等等都行,甚至于我前些日子新萃成的草药式阿司匹林,用在从未使用过那种高浓度药物的人来说,只需一剂就能药到病除。这诸多治疗方案里,只有这炙艾最是令病人痛苦。
我一定要采用炙艾法来替太后治这病,意在查探太后的忍耐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便制定最合适的医疗方案。但看烧着的艾香点到太后各处穴道之后,太后虽然额头上已经密密的出了一层汗珠,却连哼也未哼一声,心里也不禁暗暗赞叹。
这样的硬气,别说我这些天在外治病所遇的普通女子没有,就连我这个月经常接触的宫掖期门军的军士都难得。
炙艾即毕,便有阿监绞了巾栉替太后抹去脸上的汗珠,整理衣裳。
我收了艾香,观察着太后的气色,心里的忧虑突然轻了些,于是安抚太后刚才的忧虑:“娘娘,臣现在有信心替您治好病了。”
太后那与齐略十分相似的眉毛轻轻一动,侧目看我:“何故?”
“臣未见过似娘娘这般强韧的女子,也未见过似娘娘这般求生之欲如此强盛的病人。您有这样的心性,便胜过了无数灵丹妙药。”
若是这样精神强韧,求生欲旺盛的女子,都扛不过手术,这天下也就没有所谓的医林奇迹了。
我开始着手准备太后的手术方案,选了四名服务皇室多年的医婆当助手,每天都带她们出宫随我治病,让她们熟悉开刀的步骤——开始的时候,我带着四名医婆去义庄解剖尸体,讲述真正动手术时我需要她们做的事,然后才带她们给病人做手术。开始她们见我执刀解剖尸体,从皮肤、肉、血管、脏器等详细的讲解,个个都吓得面无人色,呕吐不止,几乎将我视为妖邪。
但医婆虽然知识浅薄,毕竟还算有些医学底子,也是见过生死的,胆子不算太小。见除了我以外,忤作们也能很坦然的解剖尸体,心里的疑惧之心渐去,慢慢地也能跟我配合了。
宫廷规定,选侍天家的医婆不能嫁人,不能有子。她们也是些寂寞的人,无所事事之余,对知识的渴求极大。
她们肯学,我自然肯教,不止教她们眼前能见到的,也将自己所学的病理药理系统的解说给她们听。而她们多年的妇科实践讲出来,也能让我更好的融合中西医的妙处,在实践里一步步的完善太后的医疗方案。
少府已经将我要的器具造好送了过来,而我要求的病房也正在布置中。我仔细推敲后,把手术日期定在腊八之后,冬至之前,然后请老师代我上奏太后。
老师去了永寿殿,我独自出了宫。严极在宫门外候着,见我一提一背的拿着着两只药箱便觉得奇怪,迎上来替我把药箱接住,问道:“云姑,怎的你今天拿这么多药箱?要去哪儿?”
他替我带了两个月的路,彼此都已经熟悉了,他称呼我便不像最初的时候拘谨,便依着民间的叫法,唤我“云姑”。
我既感谢他两个月的照顾,又敬佩他身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