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极品三国-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淮略一思索。道:“以淮看来。卢公此次只是有惊无险而已。诸位不需担心。”
    皇甫嵩听丁淮这样说。知道其必然有充分地原因。心中地大石也落下了一半。但是心中仍有担心。不由出口问道:“哦。十常侍久与我等势不两立。此次子干被押解进京。虽然实属冤枉。但十常侍必然在皇上跟前坏话说尽。颠倒是非。欲置子干于死地。元常岂能说子干有惊无险?”
    皇甫嵩地问话。正是朱儶和曹操心中地疑团。
    丁淮微微一笑,对皇甫嵩道:“此中因由并不难推测,只是诸位关心则乱,一时失了方寸才会没有仔细进行推敲。理由有三:卢公此次被十常侍陷害,押解进京,朝中杨大人虽然已经不是太尉,却也必然会全力和十常侍周旋,力保卢公,此其一;如今正处平叛黄巾之时,若是皇上真的杀了卢公,则会令前方将士士气大跌,军心不稳,不利于平乱,此其二;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也是视同水火,虽然大将军与卢公并有过多交情,但是毕竟是有着共同的敌人,故大将军必然也会为卢公求情,此其其三。所以,淮才会认定卢公此番绝对是毫无性命之忧。”
    丁淮的一番话分析的头头是道,听得三人不住点头。其实,皇甫嵩、朱儶都是极其聪明之人,对于这三个理由也不难想到,就像刚才丁淮所说的一样,二人却是关心则乱,才会方寸大乱,没能将事情进行仔细分析。
    至于曹操,因为消息得知的早一些,对于这个问题分析的也比较透彻,自然知道卢植毫无危险,否则方才曹操也不会一点都不担心的眼睛骨碌骨碌乱转。
    看着三人眉头尽舒的样子(曹操自然是装出来的),丁淮继续道:“只要我等能将黄巾之乱尽快平定,到时候我等再和大将军以及杨大人联名上书,澄清真相,力保卢公。黄巾只要平定,皇上必然龙颜大悦,有了我等上书,卢公必然会安然无事。”
    皇甫嵩心中大喜,丁淮的这个建议是最符合皇甫嵩的心意了。不但可以继续进军,扫平黄巾,建立不世功业,而且还可以救得卢植性命,可以说是两全其美。所以,丁淮的话音刚落,皇甫嵩就出言附和,道:“如此甚好。”
    朱儶和曹操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朱儶此时正需要大量的战功来弥补自己的大败之罪,以便能够功过相抵,保住官位。而曹操则是刚刚招兵来到,手中没有丝毫战功,当然是希望获得大量的战功来铺平自己的青云之路。
    皇甫嵩略一思索,对三人道:“如今波才虽然大败,却没想到竟然有幸被其逃脱,波才此人深通兵法,实乃我军之大患,若不斩草除根,必然还会酿成大乱。波才此去必然投靠汝南彭脱,所以我军当乘胜追击,进军汝南,诸位认为如何?”
    乘胜追击,在现在来说无疑是最正确的决策,眼光、智慧不下于皇甫嵩的丁淮三人岂能反对,当然是一致同意了。
    丁淮并不想同他们三人一起,于是道:“我军进攻汝南,可分两路同时进攻,皇甫叔父和朱大人从长社向南进军,淮从宛城向东进军,两路齐进,加上波才新败,黄巾军士气不振,则波才、彭脱势难抵挡。诸位以为如何?”
    皇甫嵩和朱儶对视一眼,两人自然是十分表示同意。其实,对于皇甫嵩和朱儶也和丁淮是一个想法,并不想和丁淮待在一起。原因却是丁淮的谋略、武艺都在两人之上,倘若一起进军,功劳必然大半都会成为丁淮的囊中之物,这是两人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只有曹操见丁淮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感到纳闷,出口问道:“丁大人以为操乃无用之人乎?”
    丁淮连忙道:“孟德切莫误会,淮方才话未说完,孟德可分兵一支,进攻陈国黄巾,使其两边不能接应。”
    曹操大喜,这可是一个独立带兵,并很有可能得到战功的机会,没想到丁淮竟然将这样的好事给了自己,心中甚是感激,正要相谢,这边朱儶忽然道:“以儶来看,汝南黄巾有义真兄和元常两路夹攻就已足够,而孟德兵力单薄,恐难敌陈国黄巾军,不如让儶率领本部兵马同孟德一起进攻陈国,诸位以为如何?”
    。





    正文 第十五章 进军汝南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13 本章字数:2920

    朱儶的话正在丁淮的意料之中。
    朱儶因为轻敌冒进,在阳翟大败,损兵折将,所部四万余人,只剩下一万人。虽然有大将军何进力保(毕竟朱儶是何进向灵帝推荐的),并没有被灵帝立即治罪,但是朱儶现在的压力却是太大了,需要更多的战功。
    如果一直跟着皇甫嵩或是丁淮,恐怕等到黄巾平定之后,朱儶也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战功,所以这一次丁淮提议兵分三路,朱儶就不得不为自己考虑,而不能顾虑曹操是否愿意了,毕竟论起官位来,还是朱儶大。
    果然,曹操虽然明知朱儶的动机,却又不能不装作非常高兴的样子道:“如此甚好,能够随同朱大人一同抗击黄巾军,实乃操之幸也。”皇甫嵩和丁淮对望一眼,心中都明白朱儶的想法,既然曹操都没有表示反对,两人自然更无异议。
    第二天,三路大军便各自分走,皇甫嵩率军四万从北向南进攻,朱儶、曹操合兵万五进攻陈国黄巾军,只有丁淮率领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先到宛城和庞德会合,然后再从东路配合皇甫嵩进攻。
    现在丁淮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四万,其中光黄巾军的降兵就已经占了九万,而丁淮本部兵马也只有五万人,这样的比例恐怕在整个汉朝都是罕见的,俘虏竟然比自己的军队多出了近一倍的兵力。
    这种形势却是十分的危险,因为一旦俘虏突然倒戈一击,丁淮军可就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丁淮就是丁淮,不但俘虏没有倒戈一击,而且这些俘虏经过丁淮进行了思想上的洗礼,早就摆脱了张角的阴影,并且宛城的三万五千降兵经过庞德的数月的训练之后,早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些乌合之众的农民,成为了真正的士兵。
    所以说,现在丁淮手下的士兵,真正称得上是俘虏的,也就是在长社之战之后的这四万人而已。
    在宛城和庞德军会合后,丁淮将这新降的四万人交给高顺进行整编、训练,自己则和庞德、成廉二将率军五万从西路进攻汝南郡的阳安县。由于丁淮是先绕道宛城,然后又在宛城耽搁了一天,所以当丁淮率军达到阳安县的时候,皇甫嵩的大军早就已经和彭脱的大军在召陵对上了。
    彭脱乃是波才的副帅,是张角手下的大将之一,能够和波才、张曼成并列,可见彭脱此人也不是泛泛之辈。没想到自己一直佩服的大帅波才竟然被杀得大败,狼狈逃到自己这里,彭脱心中的吃惊可想而知。
    更让彭脱吃惊地是大败波才地竟然不是皇甫嵩。也不是朱儶。而是那个年仅十六七岁地丁淮。而这个丁淮也就是在不久前在南阳大败赵弘地那个人。颖川、南阳两地地黄巾军主力都被丁淮消灭干净。只剩汝南这一个地方了。若是此地再不能守住。只怕广宗危矣。
    形势已经逆转了。不再是波才围困皇甫嵩、朱儶。丁淮同赵弘对歭地情况了。现在是皇甫嵩、丁淮两路共十万大军两路夹击汝南。所以。现在摆在波才和彭脱面前地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守汝南。等候广宗大捷地消息。毕竟善于用兵地卢植已经被换掉了。
    汝南地黄巾军共有六万人。加上波才地两万败兵也只有八万人。而皇甫嵩和丁淮地大军却有十万。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士气上。黄巾军和官军都是不能同日而语地。胜败早已定下。只是看波才和彭脱能将这场战斗拖到什么时候。
    所以。波才和彭脱、韩烈进行商量。由彭脱率军三万在召陵挡住皇甫嵩地大军。只守不攻。自己则和韩烈率领剩下地五万余大军驻扎在阳安县。等候丁淮地大军。同时波才命令周仓在汝南各地抓紧时间招兵。希望在短期内在招募数万军队。以增加自己军队地数量。
    自从长社之战后。波才对手下这个叫做韩烈地年轻人开始刮目相看起来。此人虽然年轻。却是武艺高强。而且善于谋略。是一个不可多得地将才。所以到达汝南之后。善于用人地波才便将韩烈提拔成了副帅。地位仅在波才和彭脱之下。
    且说皇甫嵩到达召陵之后。早已得到彭脱率军三万驻守在这里地消息。并且皇甫嵩也得到斥候报告。说是波才仅仅派副帅彭脱带兵三万阻挡自己。波才却是率领五万大军以及全部手下大将去迎击丁淮。
    这个消息可是把皇甫嵩气得不轻,皇甫嵩向来以当朝第一名将自称,虽然知道丁淮的才能不在自己之下,也从来没有将丁淮排在自己之前的想法。但是,这个波才竟然如此分兵,这不是摆明了没有将皇甫嵩看在眼里,只是把丁淮当成了对手了吗,心高气傲的皇甫嵩,岂能受得了这种无言的讥讽。
    皇甫嵩来到召陵城下之后,一边安营结寨,一边就命令手下大将何宽率兵一万来到城下溺战,但是任凭何宽和手下士兵百般叫骂,城里的彭脱根本就不理睬,只是在不停修筑城墙和准备各种守城的滚木、油等守城物具。
    等到何宽在城下叫骂一个时辰,人困马乏的时候,彭脱突然率军从城内杀出,何宽措手不及,大败一场。等到皇甫嵩率军救援的时候,彭脱早就退回城里去了。这一仗下来,官军就折损了三千多人,并且士气大跌,而守城的黄巾军却是士气大振,基本从前几次的大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个个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和官军大战一场。
    皇甫嵩却是在大帐之内气得暴跳如雷,将浑身是血的何宽又骂了个狗血喷头。由于手下武将只有这个何宽的武艺还不错,皇甫嵩才没有产生要将何宽斩首的念头,也只是将他骂了几句,消消自己心中的怒气也就罢了。
    静下心来之后,皇甫嵩猜到波才只是让彭脱将自己堵在这里,而波才率军将丁淮堵在阳安城,期待广宗方面能有什么扭转全局的变化。这正是皇甫嵩所担心的,因为听到消息,卢植被撤之后,朝廷任命了东中郎将董卓接替了卢植。
    对于这个董卓,皇甫嵩也是略有耳闻,知道他是一个常败将军,真不知道皇上怎么能让这样一个经常打败仗的人在广宗城和张角对抗。张角的本事皇甫嵩是相当清楚的,自己和卢植都不是他的对手,并且卢植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如何能和张角在广宗相持如此之久而不败,一直是皇甫嵩心中的谜团。
    一旦广宗兵败,朝廷便再无可派之兵,张角便可从广宗率大军直捣洛阳,其他各地更会纷纷响应,如此大汉则岌岌可危。
    由于广宗一路的官军临阵换将,不但士气大跌,而且董卓此人乃是无能之辈,岂能和深通兵法的卢植相比,为了获得战功,董卓必然会不顾一切强行进攻,广宗大败已在眼前。现在对于皇甫嵩和丁淮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尽快结束这里的战斗,合围广宗,再次形成相持,给朝廷再次招兵的机会。
    但是就目前彭脱准备死守不出的情况来看,自己想在短期内突破这条防线并不容易,若是强行攻城,只怕伤亡太大,左思右想,皇甫嵩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下令第二天攻城一试,看效果如何。
    其实皇甫嵩也曾希望丁淮能够先行击败波才,然后再与自己两边夹攻,召陵自然就会轻易拿下。但是,此时功利心极强的皇甫嵩又担心丁淮先行先自己战败波才,那时候所有的战功便都归了丁淮所有,自己便只能成为了配角。
    这正是皇甫嵩左右矛盾之处。






    正文 第十六章 阳安之战(求收藏+推荐票)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14 本章字数:3283

    同皇甫嵩一样,丁淮在阳安的处境也并不是十分乐观。上次波才之所以大败,并不是因为波才的能力不行,实是因为波才将大军驻扎在五羊坡的时候,心里面存在了一种侥幸的心里,认为在这个时候风向不可能出现西北风,不然长社之战胜负如何,还未可知。
    经历了长社的大败,也可以说是波才领军以来的首败,这也使得波才变得更加小心谨慎起来,行军布防更是滤之再虑,几乎毫无漏洞。更是由于丁淮迟来数日,使得波才有更充足的时间将阳安的城墙进行了加高加固,城内的守城器械准备也是十分充足。
    丁淮到达阳安县之后,将大军驻扎在城外三十里。考虑到波才的军队数量和自己的相差无几,都是五万大军,丁淮便放弃了强行攻城的打算,姑且不说能不能将城攻下来,即使勉强攻进城内,己方的伤亡必然远远大于敌军,再进行交锋的时候己方必然不占优势。
    当晚,丁淮便和庞德、成廉商议作战方案。庞德和成廉都可以说是武艺非凡的大将,但却都不是行军布阵、统帅大军作战的将才,对于这种情况,两人都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都认为目前只有强攻一途,不禁让丁淮心叹自己身边缺少了一个能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谋士。
    当然,虽然庞德和成廉都主张强行攻城,但是爱惜士兵生命的丁淮是绝对不会采用这种最笨的方式的。无奈之下,在没有想出良策之前,第二天一早,丁淮只能率领大军来到阳安城下叫阵。
    在双方兵力相差无几、甚至于说己方士兵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而且自己的大将又没有什么优势,波才当然只能选择守城不出的办法。
    丁淮的大军在城外叫骂了两个时辰,也没有见到阳安城的大门有一点想打开的样子。
    看到自己的士兵已经开始疲惫,丁淮担心波才会突然率军从城内杀出,于是只能无可奈何地下令全军回营。
    之后的七日之内,情况基本相同,有的时候是丁淮率领大军前去叫阵,有的时候丁淮让庞德或成廉率领一万士兵前去叫阵,自己则率领大军在一旁埋伏,一旦波才领军出战,自己则会大军杀出。但是,很遗憾,自始至终,波才都没有出来,也没有派人出来。
    突然,从第八天开始,阳安城下再没有出现官军的影子,这让习惯了官军在城下叫骂的波才感觉十分奇怪,于是便派出斥候打探消息,没想到斥候回来之后带回来的消息竟然是丁淮的大军在军营内进行操练,这让波才很是纳闷,猜不出丁淮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之后的数日内,波才每日都派出斥候打探,得到的消息也都是一模一样,这让波才和韩烈更是不知怎么回事,由于吃过丁淮的苦头,两人也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只能每日加紧城头的巡逻,以防丁淮突然率军进行攻城,虽然波才和韩烈也知道丁淮不会使用攻城的方式,毕竟防患于未然。
    就在皇甫嵩和丁淮两路大军没有什么进展地时候。朱儶和曹操地大军在陈国却取得了两场胜利。虽然这两场战斗地胜利并不能直接决定陈国地战局。却也是大大振奋了官军地士气。让陈国地黄巾军开始感到了害怕。
    与此同时。广宗方向也有消息传来。接任卢植大军地董卓完全抛弃了卢植地打法。不但强行命令士兵攻城。而且还将卢植手下地将领全部换成自己地心腹。使得军心不稳。将不识兵。兵不知将。
    在连续强攻了五日后。官军损失了近一万士卒。广宗城依然巍然耸立。就在第五日地晚上。正在酣睡地官军遭到广宗城内黄巾军地突然袭营。官军没有任何准备。除了董卓在手下大将华雄以及数百西凉骑兵地拼死保护下能够突围而出之外。其余人马全军覆没。
    就在张角率领大军大肆屠杀官军地时候。被前来支援卢植地刘备和关羽、张飞率领数千士兵冲进了后军。张角大军不禁大乱。才使得官军能够有万人逃脱。虽然刘备救下了董卓地一万兵马。但是董卓自来骄傲。因为刘备三人均是白身。并没有礼遇三人。使得三人气愤而去。
    自此战之后。广宗战局形势大变。董卓手下只剩下一万人。而且兵无战心。再不能将张角堵在广宗城内。而且还要时时提防城内黄巾军地可能杀出。董卓不得不将大军再后撤三十里。然后派人向朝廷告急。
    广宗地消息早在丁淮地意料之中。并且下一步朝廷必然让皇甫嵩代替董卓。而张角也将在今年地十月死去。距今也只有数月地时间了。
    同样广宗的消息也传到了阳安城内,波才和韩烈自是大喜,广宗之围一解,天公将军必然可以挥师直捣洛阳,因为根据消息,朝廷只能派出这三路军队,再无军队可派。只要能将皇甫嵩和丁淮拖在这里,天下大局不久既定。
    当然,波才此时还不知道张角已经身患重病,不适于长途行军作战。
    但是,在这个消息到来后的第三日,波才忽然听斥候报告说是丁淮大军已有撤退的迹象。这个消息不由让波才甚是忧虑,丁淮的大军撤退,必然是前往广宗,若是丁淮大军前去广宗,以丁淮的能力,必然能够和天公将军形成相持之局。
    另外,若是朱儶、曹操扫平陈国,与皇甫嵩两路夹击,彭脱岂能抵挡,自己也难以离开汝南。到时候自己与皇甫嵩等人又会形成两军相持不下的情况。鉴于董卓的先例,在丁淮和天公将军相持的时候,朝廷必然会想方设法从各地再抽调或招募军队支援丁淮。
    丁淮不是董卓,若是一旦官军和黄巾军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天公将军也势必难以抵挡,不出多久,广宗必然告急。如今,黄巾众人之中,张曼成已死,张梁、张宝二人不堪大用,也只有自己和彭脱、韩烈三人有能力能够救援天公将军,到时候却都会被皇甫嵩拖在这里。
    所以,绝对不能让丁淮率军离开,自己一定要将丁淮耗在这里,这是波才暗下的决心。韩烈虽然觉得丁淮这样的行动有点让人琢磨不透,却也想不出丁淮不撤军的理由,只是心中有点觉得怪怪的感觉。
    破天荒、头一次,波才率军叫阵。一般来说,守城方很少有出城叫阵的情况,除非在军队数量上占有极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守城方还有守城的责任,兵派多了,城池会有危险;兵派少了,不占优势,因为攻城方的大寨一般距离城池都会有至少二三十里。
    听到波才率军前来叫阵,丁淮心中暗喜,也率领大军迎战。
    两军阵前,波才纵马上前,高喊道:“如今朝廷**,政令不分,宦官当权,乾坤不明,丁将军何不率众义举,本帅必然在天公将军跟前表明丁将军的功绩,他日封侯拜相不在话下,丁将军以为如何?”
    丁淮心中暗想,我和张角乃是翁婿关系,若是投降那里还需要你引见,但波才已经说话了,自己也不能不作声,于是也纵马上前,道:“丁淮世代皆是汉室家臣,岂能因为波帅一番话便沦落为贼乎。淮倒是看波帅乃是将才,何不及时悬崖勒马,淮必然也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波帅以为如何?”
    波才见丁淮反倒劝降起自己来了,知道再说下去也是徒费口舌,于是也不再多言,拨转马头退回本阵,命令邓茂溺战。丁淮见此,也是拨转马头退回阵中,让成廉出战,截住邓茂。两人相遇,二话不说,便厮杀开来。
    战不到二十回合,邓茂便已支撑不住,波才便令何仪前去夹攻。丁淮见状,命令庞德出战,不料黄巾军中又飞出一将,手持大刀,接住庞德。而何仪也加入了成廉、邓茂的战团,两人正好和成廉战了个势均力敌。
    令丁淮感到奇怪的是,和庞德战在一起的这员黄巾军中的战将,并不是上次大战成廉的那个人,而是另外一个,此人竟然能和庞德大战十数回合不分胜负。庞德的武艺丁淮是很清楚的,和关羽是一个级别的,在三国武将录上绝对可以排在前十位的,此人能和庞德大战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武艺自然甚是了得,虽然庞德现在还没有达到自身武艺的最高境界。
    (本人正在上高三,没有多余的时间码字,一天只能有2章最新章节。更新时间下午17:40左右。没有多少票票啊!!!有票的砸砸我呀!!!)






    正文 第十七章 波才之死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16 本章字数:2970

    又过了十多个回合,成廉和邓茂、何仪三人依然是不分胜负,而庞德却已经占了上风,那员敌将现在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波才见状,急忙命令何宽上前,双战庞德,看到韩烈没动,丁淮也没动,因为丁淮相信庞德绝对可以对付两人。
    有了何宽的加入,那员战将的压力顿减,大刀也开始重新挥舞起来,两人和庞德也是战了个平手。丁淮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形,自己的两员大将竟然被敌方的四员战将缠住,而对方武力最高的韩烈还没上场,波才的武艺自己也不知道,看来形势不太好。
    如果没有在晋阳和吕布的一段对练和上一次的实战经验,丁淮无论如何都不敢上前挑战,因为韩烈的大刀可不是闹着玩的,更不是用纸糊的,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含恨于此。现在的情形,即使丁淮不上,韩烈也会上前的,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主动点。
    果然,丁淮这一出场,韩烈立即拍马舞刀,迎上前来。丁淮的七龙三叉戟和韩烈的大刀“咣当”一声,做了一个亲密接触,两人都是一震,均是暗想此人气力好大,都不敢再硬碰,而是各自展开浑身解数,战在一起。
    开始的十多个回合,丁淮一直处在防守状态,一来丁淮的实战经验不足,对于韩烈这样的身经百战的大将,进攻多了反而会露出破绽,二来与韩烈对战,对丁淮来说,绝对是一个提升经验值的绝佳的机会,防守更有利于学习。
    韩烈是个高手,所以能看出丁淮武艺不在自己之下,只是临敌经验不足,一旦让他适应之后,自己必然会落在下风,自己必须抓紧进攻,不然形势不妙,于是韩烈开始一刀快似一刀的加强了进攻的节奏。
    果然,韩烈的一阵快攻顿时让丁淮有点措不及防,招式有点跟不上了,眼见就要抵挡不住。那边庞德和成廉早就看到主公出战,知道主公的武艺,所以两人也不是很担心,但是现在见到主公已经完全落在下风,形势十分危险,心下甚是担心,想去救援。
    在三马交叉的时候,庞德忽然一刀猛向那员不知名的敌将砍去,那员敌将不敢硬接,连忙横身躲过,殊不知,庞德此招是虚招,等他侧身躲过的时候,庞德的刀势忽然一转,劈向了何宽,何宽没有任何防备,被庞德一刀劈在了右肩上,手中大刀“当啷”一声落地。
    庞德正要再补一刀,那员战将却已经挥刀过来,庞德便不再管何宽生死,重新和那员战将战在一起,何宽也趁势窜回本阵,刚回到阵前,便支持不住,落下马来,波才连忙命人将何宽抬走,好生治疗。
    何宽的受伤使得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员战将再也抵挡不住庞德的猛烈攻势,败下阵来。庞德也不追赶,策马向丁淮的战团杀来,不但韩烈心喊不妙,连波才也知道韩烈必然抵挡不住,于是手中令旗一挥舞,大军杀出。
    这边,庞德对上了韩烈,丁淮趁势退回阵中,见到敌军全军杀出,也是七龙三叉戟朝天一挥,命令全军杀出,自己则首先挺戟跃马,直向波才杀去。两边将士顿时兵对兵,将对将,厮杀起来,十万人的战场勾画出了一幅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头颅、残肢、断指到处都是,哀号声此起彼伏。
    两军厮杀了近一个时辰。方才各自鸣金收兵。这一战杀得是天昏地暗。两军实力相当。虽然官军比黄巾军要强上一些。却也不是高出很多。两边地大将更是基本相当。大战一场之后死伤情况相差无几。官军死三千。重伤不能再战者三千。轻伤一万。而黄巾军则是死四千。重伤不能再战者两千。轻伤一万一千人。大将何宽重伤。
    这次大战之后。两军均是元气略损。各自休养生息。波才也不再进行第二次挑战。丁淮则也不再准备撤退。两军便这样僵持起来。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在这半个月中。丁淮还是和以前一样。每天都在训练士兵。波才也是每天派出斥候打探丁淮军地消息。
    那天和庞德大战二十多回合地那员武将立即得到了波(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拾陆K文学网)才地赏识和提拔。成为了第三副帅。这个人就是黄巾军中有名地大将臧霸。这个消息。也是在那次大战结束后地第三天丁淮才打听到地。心中地疑惑也算是没有了。既然是臧霸。难怪能和庞德战上二十多个回合。
    这一天。波才忽然得到一个消息。广宗城前突然出现了三万大军。而且这支军队地大旗上打着一个“右中郎将丁淮”字。并且还有“庞”、“成”等旌旗。根据这种种现象来判断。是丁淮率领大军赶到了广宗城下。
    关于这件事情。波才和韩烈地意见不一致。波才认为丁淮确实暗中率领了三万大军赶到了广宗城。而此地只是剩下不到两万人。韩烈却认为这是丁淮地计谋。即使丁淮真地到了广宗。也不会明目张胆地打着旗号。更何况。这些天发现丁淮军中每日地灶烟数并没有减少。而这点正是被波才认为是丁淮故意而为之。
    和上次一样。波才没有听从韩烈。这次多了个臧霸地苦劝。依然决定率军在晚上奇袭丁淮地大营。韩烈和臧霸心知此次波才必然凶多吉少。苦劝无效之下。两人只能暗中安排。希望能在波才大败地时候。率军救援。能够救得波才一命。毕竟波才对于两人来说都是有知遇之恩。
    到了晚上,竟然没有一丝月光,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十分有利于劫营,波才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还认为这是上天故意给自己一个如此的劫营的机会,心中的那一丝犹豫也因为如此的天黑而荡然无存了,信心更加坚定。
    为了不让丁淮的士兵发现,这次波才带领的全部都是步兵,一个骑兵也没带,可见波才对于这一仗是势在必得。
    快到丁淮的大营的时候,波才命令全军停止,派出两名优秀的斥候前往打探丁淮大营的消息。看来这波才行事还是十分小心的,虽然有时候做事有点冲动,考虑问题没有韩烈、臧霸严谨,却也不是一个完全冒失之辈。
    得到斥候回报,丁淮大营之中没有任何防备,只有几个守门的士兵在值班,并且差不多都睡觉了。波才听后大喜,连忙命令大军继续开进,并且行动更加小心了。
    距离丁淮大寨只有百步之遥的时候,波才忽然大喝一声:“弟兄们,杀呀。”率先挥刀杀出,营内突然遭到黄巾军的袭击,顿时慌成一团,士兵到处乱跑。正在冲杀间,波才忽然感觉有点不对,总共营内就没有多少官军,并且没有一个是正在睡觉的。
    波才明白自己是中了计了,连忙高呼:“马上撤军。”
    但是,就在波才话音刚落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