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天国-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禄,新军襄理,不仅为懿贵妃所推荐,他自身笼罩的光芒也是相当不错的。对满清来讲,荣禄是忠烈之后,远祖费英东,曾经是辅佐太祖努尔哈赤打天下的开国无勋。他的祖父塔斯哈曾任喀什噶尔帮办大臣,道光年间,征讨代张格尔叛乱时阵亡。父亲甘肃凉州镇总兵长寿,伯父天津镇总兵长瑞,咸丰元年在围堵太平军永安突围战中同日阵亡,父亲赐谥勤勇,伯父赐谥武壮,并赐修“双忠祠”作为纪念,荣禄以此得荫生。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一门忠萃”。咸丰在长瑞、长寿死后曾以“忠贞世笃”褒扬,还曾亲自召见荣禄,询问其父辈殉难情况。荣禄的世代忠烈,那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祖辈勋业的光彩,自然能照亮他的仕途之路。当然,还有据说他和懿贵妃间的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关系。

    最后还有一个人,他就是李鸿章。



………【第五十二章那意思明摆着是张祖光说对了路子】………

    三十二岁的李鸿章,这次是在忠义救国军官员的全面招考中,再次崭露头角的。他本名铜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家乡中又多称其为“李二先生”。

    李家世代都是以耕读为生,直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但是却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终于到了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才于道光十八年考中个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

    由于父亲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曾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鸿章得以六岁起,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据说他少年聪慧,曾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因此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他入选优贡并遵从父命入京应了第二年的顺天府乡试,一举而中;之后的首次会试,他名落孙山,但在二十七年的第二次参加会试中,他又考中了丁未科的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就在他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一年间,他曾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并颇受曾国藩的青睐,曾国藩曾称其为大才可用。

    一八五三年初,在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身为翰林院编修的李鸿章不甘寂寞,立即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请求回乡剿匪。咸丰接到奏折后,当即委任吕贤基担任安徽团练大臣,于是李鸿章与吕贤基一同回到安徽。第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被举荐回乡办团练。一时间,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名声骤起。李鸿章先后随琦善、胜保等清廷大员在皖省与太平军及捻军作战。

    李鸿章既以书生身份带兵,既有着“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当然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来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也就是凡事都不在一时的胜败,更不能逞匹夫之勇。去年,他协助胜保,设计谋利用隐藏在天军内部的汉奸们,在皖中、皖北大败韦昌辉,并一度围困庐州。虽然最终未能如愿收复庐州,但是在琦善、胜保的保举下,他还是因战功被赏加了道台衔。

    忠义救国军成立,开始遴选招考官员,他反复盘算之后,觉得这是一条更好的出路。当然,进入忠义救国军,官职能够得到更快的升迁,这是他和那些打破脑袋拼命也要挤进来的人一样共有的愿望,不过,他也许想的更多。他研究过近十来年历次中外之间的战役,西学较之国学很多方面有区别,能看到的枪炮、造船、钟表等等,无一不比中国更为先进。可是,对于俄国人,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的好感,常年的边界纠纷,逼的朝廷卖土求安是一回事,主要的还是俄国人比起英法等国来,在各方面却是都要还相差很多。

    一经考核录取,他被暂时委任为忠义救国军总统醇郡王奕譞的洋务襄理耆英的助手,与俄国人交涉各种建军的事务。虽然这还只是个没有什么实权的位置,可是官职却顿时升迁,等同按查使衔。忠义救国能得到的好处,来的就是这么的快。

    从心里讲,李鸿章对这个“曲线救国”的招数还是很赞赏的。眼下,长毛之乱已经动摇了朝廷的根基,闹的民不聊生。“长桩寺前打粥妇,儿生六月娘十九。官家施粥但计口,有口不论年长幼。儿食娘乳娘食粥,一日两盂免枵腹。朝风餐,夕露宿。儿在双,儿亡独,儿病断乳娘泪续。儿且勿死,为娘今日趁一粥,掩怀拭泪不敢哭。”他很欣赏祁隽藻这位道光、咸丰两朝正直的立朝宰相写的这首诗。如果不是长毛作乱,何有如此悲惨的情形?

    才来到京城没多久,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就没少进了他的耳朵。骂他们“忠义救国军”都是什么二鬼子汉奸,刚巧原来就有人叫他李二先生,对这个二鬼子的称呼,他更是天生反感。唉,真是些无知之辈,难道国破家亡就好了吗?李鸿章就是这么想的,长毛一旦翻了天,那就是国破家亡,而引狼入室那却是经世致用的最佳选择。来几个洋人怕什么,只要自己能借机强大起来,赶走他们还不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洋人要的是土地,是银子,长毛可是银子、土地连同大清的天下一起要。凡是肯做二鬼子的,无论如何都能给自己找到一个这么做应该的理由和借口。

    奕忻把皇上,或者说是懿贵妃的上谕大致向这几个心腹交代了一下,眉头不展,“上谕所说的是一回子事儿,不过,这个钱的方面还是个大难题,本王想了多日,总是没有个更好的主意。”

    “王爷,钱的方面我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只是这兴建水师的事情可是刻不容缓了。我私下和几个天津过来的英国人有过了解,听说他们已经开始了铁甲舰的制造,要想凑足一只舰队的大型炮舰,建造起来没个几年的下不来。另外还有,能够指挥好这种舰船的,非一般军人能胜任,所以,王爷还是应该再向圣上陈述,应当尽快挑选一批年少的有为学童,提前送往西洋,学习舰船方面的知识。”李鸿章建议着,“至于订购舰船的事情,倒可以再想办法。”

    “为什么不送去俄国?”荣禄有些奇怪地看看李鸿章,“按照我们和俄国人之间的协议,完全可以用别的名义先把这批人送出去,然后再慢慢上奏朝廷,两不耽误。还省去了不少的银子花费。”

    “他们不行。”李鸿章摇了摇头,“这不是省钱不省钱的事情,俄国人的实力赶不上英法等国。既然是出去学,那就要学最好的。”

    “英国人会肯吗?”荣禄撇了撇嘴,“直到现在了,他们的公使们也没有露过个头,怕是叫长毛们给打糊涂了吧。”

    “被打糊涂了?”李鸿章呵呵一笑,“他们真要是糊涂了,那个阿礼国也不会还赖在上海不动了。大人可知道他们在长毛手上失去了多少的东西?各处的租界没了暂且不说,据那几个英商讲,单单被长毛勒索罚没的银子就不下两千万两之巨,另外还有大批的鸦片不算,这还是仅仅在一个上海。他们真肯认输吗?”

    两千万!奕忻听的心都加速了,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户部尚书花沙纳。花沙纳尴尬地咧嘴笑了笑,两千万啊,他做梦都不敢去想,整个户部现在常年的储备也就是二百万而已。钱啊!

    奕忻叹了口气,“李大人,这个水师的一切事情就都由你照顾起来吧。”

    李鸿章没有表示感谢的意思,却把目光投向了花沙纳。

    花沙纳无奈地举起了双手,他当然明白李鸿章的意思,“我可是机关算尽了,现在就剩下这一把骨头了。”

    奕忻瞅瞅李鸿章,又看看花沙纳,苦笑了一下,最后望着一直没有说话的张祖光和范文瑞,“本王也是无计可施了,这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两位先生可有什么高见?”

    张祖光看了看范文瑞,冲着奕忻笑了笑,“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总是有的。”

    “什么办法?”听到这话,奕忻等人无不眼睛一亮。奕忻站起身,亲自给张祖光又斟了些茶水,“快说说看。”

    张祖光喝了口茶水,慢条斯理地看了看奕忻等人,“这第一嘛,那就是劝捐,对大户按其财产、田亩挨户的劝。他们有钱,朝廷面临大难了,他们不出不行。另外,还要按照人头,抽取忠义救国税。呵呵,我可是个平头百姓,给东家出力赚钱养家糊口的,我提出这个主意,当然我自己也要遭受损失,但是我愿意交这个税。”

    奕忻看看花沙纳,花沙纳低下了头。他又看看李鸿章和荣禄,这俩人似乎满不在乎的样子,那意思明摆着是张祖光说对了路子。

    张祖光不管那些,继续说着,“还有第二,官票宝钞之所以不能通行,在于官府。朝廷要严令钞票必须通行,甚至可以发布文告,银钱将在以后停止流通,看谁还敢不用?眼下朝廷艰难,不如此强硬,只怕后果难料。就说范掌柜的商号吧,不是一直就在支持钞票的使用吗?不想用的那就是对朝廷有贰心。以后,钞票不仅要发,还要加大发行的数量。”

    张祖光的话叫范文瑞差点在心里乐背过气去。他是拼命收那个什么钞票,不过,可都是把价钱几乎压成了废纸才收的。之后再利用各种渠道,又勾结官铺中的贪赃官员,再平价兑换,真是大赚特赚。“恭王爷,草民以为张先生说的对极了,如果劝捐开始,敝商号决不会袖手旁观。贵妃娘娘赏赐了草民这个四品顶子,草民总要报答。”范文瑞满脸真诚地说着,“表面上看,如果实行劝捐、开征忠义救国税,大家都会难受,也免不了会有人背地里咒骂。可这毕竟只是难受一时。国家有难,天下百姓人人都有义务与国家共患难。将来国家安定了,富足了,百姓们自然也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早晚大家就都会理解朝廷这一片的。”



………【帐算到这个份儿上谁都算明白了】………

    范文瑞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不过,强行推广钞票,关键还是要从朝廷的各级官员入手。朝廷大员要带头使用,这才能叫百姓安心。当然,随便来官铺兑换,那还是绝对不行的。毕竟没有足够的本钱嘛。”

    他笑了笑,看看李鸿章,“另外,刚才李大人提到了英国人,草民也和他们有过不少的接触。他们的确是和长毛是水火不相容。不过,他们是在观望,想看看从谁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东南现在大部分都陷落了,可是台湾依旧还在咱大清的手里,这说明长毛暂时还没有力量去拿下台湾。英国人是为了利益而不要命的东西,不妨就顺势把台湾作为抵押,向他们部分的贷款造兵舰,送学童。这样,还可以借助英国人的势力来协防台湾,免得落于长毛之手。李大人眼光深远,派送学童的事情确实是当务之急。当然,既然要送,就不能单单送些学习武备的,还要把面积扩大一些,国家需要这些有经世之才的人。”

    帐算到这个份儿上,谁都算明白了。

    荣禄咧开大嘴看着恭亲王哈哈地笑着,“恭王,看来在这个方面还是范先生他们更高一筹。忠义救国税,说的好啊。我们组织救国军上前敌厮杀,大家在后面的一起捐钱捐款,同仇敌忾,这才是国家兴盛之道。至于台湾嘛,一个孤岛,如今我们也一时顾及不到,如果要能拿它和英国人说事儿,把水师换回来,那更是妙不可言了。李大人,这下你的难题算是解决了。”

    二十万精锐新军,再有个强大的新式水师,那天下可定。李鸿章笑了,冲着恭亲王一拱手,“王爷,那微臣就先派人和英国方面联系下,具体的商谈商谈,单愿他们不要象俄国人那么黑了心的要价。另外,这次倘若开征新税和劝捐得到圣上的照准,还要请王爷特别的关注,不要叫各地的官员再从中做了手脚。”

    “这个自然。”奕忻的眉头也舒展了,他一指花沙纳,“本王看,那就由户部牵头,兵部、忠义救国军派员联合组织一个临时衙门,专门负责这些款子的征收和监管。要严禁各地官员打秋风,中饱私囊,以免激起民怨。”

    说完,他瞅瞅范文瑞,“范先生实乃我大清商户之楷模。呵呵,如果范先生舍得你的商号,不妨将商号交由手下经管,范先生就来主持救国军的军需物品采买如何啊?”

    “这……”范文瑞手忙脚乱地连连摆着手,“草民哪里承受得起如此的重任,王爷取笑了。”

    “我说范先生,你就别推辞了,”荣禄一指奕忻,嘿嘿地笑着,“这军需采买你可是行家。再说了,你范先生也不是什么草民,四品候补的顶子还在,眼下不过是补个实缺而已。当今正是用人之际,咱们都努把子力气,辅佐恭王扫平天下逆贼,建立不世之功。李大人,我说的对吧?”他看着李鸿章。

    “对,当然对。”李鸿章看看荣禄和范文瑞,又瞅瞅恭亲王,“王爷用人不拘一格,我大清中兴指日可待。”

    “不要这么说,不要这么说。”奕忻一手端起茶杯,一手摇摆着,“不是辅佐我恭王,是咱们要一心地辅佐皇上,重振我大清当年的虎威。”

    离开恭王府,张祖光、范文瑞两个人一路悠闲地逛着街景。

    “范掌柜,你这可是要平步青云了,哈哈,官商官商,连官带商你可是都占尽了,比起我们乐掌柜来还要红及一时。”张祖光取笑着。

    “这要托懿贵妃娘娘的洪福啊。”范文瑞挤了挤眼。

    “那是,那是,咱们可是要天天恳求菩萨,保佑咱贵妃娘娘万寿无疆啊。”张祖光呵呵地笑着。

    “她要万寿,那老百姓可是该短命了。”范文瑞小声地哼了下,“真要这么一折腾起来,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啊!”

    “没办法,只怕要狼烟四起了。”张祖光叹了口气。

    “是啊,下一步要把范增从饭馆里调出来,再组织几个我们的人,一起进入送到英国的学童中去。”范文瑞瞅瞅张祖光,“这只留洋的学童队伍必须掌握住。”

    “我们这么协助他们做大,会不会对将来我们的北上形成威胁啊?”张祖光有些担心,“俄国佬越来越多,那个什么忠义救国军再闹腾大了……另外,还有他们的水师,李鸿章这个人小看不得,恐怕真要成为我们的对手了。”

    “我说老兄啊,这没必要担心。”范文瑞搂起张祖光的肩膀,看了看四外笑到,“你看看来的那些俄国鬼子,刚来几天啊,就快闹的鸡飞狗跳墙了。他们营地附近,有几家百姓的女人不遭殃?象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也是乌合之众。忠义救国军?呵呵,你是还没看到咱们的工农红军呢,早晚叫天下人都看到,咱们红军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唉,要是早点能北伐该多好!”张祖光停住脚,向着南方眺望。

    “战争打的是钱,咱们面临的敌人也不是一个满清。我们需要时间发展,就象他们这里一样。不过,他们的发展是在给我们的未来做垫底儿用的,放心吧,殿下既然敢叫我们这样做,就一定算准了这些东西他们一定用不上。”范文瑞说到这里哈哈一笑,“走,老兄,我可是要赶紧准备准备走马上任了,安琪尔将来还要永远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最红火的商号哩!”

    林海丰在亲切地接见法兰西首任驻太平天国公使布尔布隆,并为他即将赴天京就任送行。

    布尔布隆实在是太喜欢这位能掐会算,又魔法无边的安王了,以至于这次本来国内是要招他回去,晋升他的,他却无论如何都要留在这块儿土地上。

    “非常感谢长时间来代办阁下,哦,不,现在应该叫您公使阁下了,”林海丰亲切地望着布尔布隆笑到,“非常感谢长时间来公使阁下与我们之间的友好合作,帮助我们的工业起步,同时也使天朝人民与法兰西人民也结下了深情的友谊。”

    “呵呵,我是更喜欢做以前的代办,能和殿下平等的贸易,给双方的国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布尔布隆微笑着,“和殿下相处的时间,是我一生都难忘的。如果说是我们帮助了你们,不妨说你们帮助我们更大。六吨涡鼓型碱性空气侧吹炼钢转炉的试产成功,我们国内的学者们核算过,只要全面在国内改造掉以前的老式设备,那么,我们国内的钢铁生产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两年内就可以压倒英国,并永远叫它望尘莫及。”

    “是啊,在伟大的拿破仑时代,就一直有两个压在他心头上的黑影始终无法打倒,英国和俄国历次都是反法同盟的坚定主力。当年拿破仑对海上的英国无可奈何之后,他就想构筑‘大陆封锁体系’,以迫使英国屈服。可惜,欧洲漫长的海岸线使他力不能及。如果没有沙皇俄国在一八一二年的违背盟约,全面恢复同英国的贸易。也决不会有后来的七十万大军远征俄国的失败,并最终导致这位伟大的法兰西英雄,最后在各国联军浩浩荡荡挺进巴黎的战鼓声中,被迫签订了退位诏书,而被软禁在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上了。”林海丰饶有兴致地磨叨起了那一段令法国人刻骨铭心的忧伤记忆。



………【第五十四章“我说的都是真的,”林海丰笑了】………

    “该死得俄国熊!”布尔布隆忍不住咬牙切齿地咕哝了一句。

    “俄国人对法兰西在欧洲大陆的威胁将会是巨大的。因此,这次克里米亚的战争不能轻易地结束。我估计,贵国政府正考虑私下与俄国人议和,这是不明智的。要打下去,真正的利益不通过强烈的手段是得不到的。”林海丰就仿佛是身临其境似的和布尔布隆聊起了这场已经持续了小两年的战争,许多情况甚至比起也能从政府方面得到若干情况的布尔布隆来,还要详细的多。

    “当然,此次战争贵国投入了陆军总兵力五十多万人,火炮千门,海军战舰一百七十余艘,消耗巨大,在适当的时候谋求停战也是在所难免。”林海丰说着,忽然呵呵一笑,“英国人从来都是聪明啊,这次与贵国联盟,号称出动了陆军十六万,可实际的参战部队也就仅仅五万而已。”

    布尔布隆无奈地点了点头,“是啊,他们就是喜欢这样。说实在话,亲爱的安王殿下,残酷的战场,还有疾病,使得我们的军队损失巨大,我国的皇帝陛下私下议和,也是迫不得已。”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然后看着林海丰,笑了笑,“殿下,贵国的青霉素和破伤风针剂的确是精品,简直就是战场上受伤官兵的救命神,只可惜数量太少了。”其实,他还有话没说呢,无论在法军还是英军中,都是梅毒泛滥,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此番就任公使,皇帝陛下曾有命令,无论如何也要从太平天国政府这里得到更多的药品援助,当然,还有那令人垂涎的军事装备。

    “呵呵,公使阁下也知道,这些药品是我们的专家耗尽了多年的心血,花费了大量钱财才研制出来的。我们的家底子薄啊,为了有目前的这种发展,我们是到处举债。出于无奈,我们才把药品的经营权卖断给了安琪尔商行。您也看到了,安琪尔的大老板竟然害怕我们有一天会找他们的后帐,躲到了贵国。其实哪能呢,我们天朝一向说话算话,从来不会反帐。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始终拿他们当朋友对待,谁要是敢欺负他们,天朝绝对不放过。”

    林海丰叼起烟斗,看着布尔布隆叹了口气,“唉,如果当初不是我们太穷了,也不会这样啊。据说一盒青霉素能卖到几十英镑啊,这可是真的?”

    一听这话,布尔布隆差点没哭了,“几十英镑?天啊,我亲爱的殿下,那正常的标价是三十英镑,还是有价没货。黑市上至少要翻上一倍还多,在英国的黑市上,至少要一百英镑以上,就是黄金也没它值钱啊!”

    “什么?”林海丰似乎不相信地盯着布尔布隆,手里划着的火柴都忘了去点嘴上叼着的烟斗,直到火烧到了手,这才连忙丢掉,紧甩了几下的手,“这样不好,这样不好。”他连声说了几个不好。

    “商人嘛,惟利是图是本性。”布尔布隆咧了咧嘴。

    林海丰想了想,“这样吧,天朝将和安琪尔协商,将药品在贵国的定价稳定下来,并首先保证贵国的政府采购。“

    布尔布隆心里哀叹了一声,看来这也是一条唯一的出路了。贵是贵了,可总比没有要好。

    “为了恭喜阁下荣升,我给阁下准备了两份礼物。”林海丰点上烟斗,笑眯眯地瞅着正肉疼的布尔布隆。

    “不敢当!”布尔布隆连忙按着中国的礼仪拱了拱手。

    “第一嘛,天朝同意和贵国政府建立军事伙伴关系,联合开发新式铁甲蒸汽战舰,船体由贵国建造,最后所有的火力配系则由天朝承担。贵国如果没有足够震慑一切的海上力量,是难以维护现有的利益的。”林海丰接着伸出第二个手指头,“第二,天朝到年底,可以出口给贵国新式榴弹炮五十门、迫击炮一百门及短枪、步枪一万只,帮助贵国武装起一个新的军团。”

    布尔布隆愣了,下意识地抠了抠自己的耳朵。

    “我说的都是真的,”林海丰笑了,“我们中国人是最讲朋友的。尽管我们也急需这些装备,但是,为了朋友的利益,我们愿意付出。阁下这次到了天京,就可以和天朝政府签定一系列的协议。”

    “那么,那么,我们还能帮助您什么?”布尔布隆有些感动了。

    “咱们互相帮助。”林海丰看着手上的烟斗,“俄国人全面介入了我们的内战,穷兵黩武,好啊,我们会利用一切力量,将他们死死纠缠在这块儿土地上,为贵国在战场上争取主动。请阁下和贵国皇帝陛下说清楚,俄国人没有战胜的任何希望,它已经没有了训练好的后备军队。为了扫除日后它对贵国的威胁,应当借这次机会,彻底打烂它的国内经济,叫它从此一蹶不振。仗可以慢慢地打,甚至是边谈边打,不要着急。”

    布尔布隆点点头,“我们的皇帝陛下非常希望能和您亲自见面,以便更好地交换一下意见。”

    “呵呵,我也想见见您们的皇帝陛下,只是暂时还有困难。如果可能,我是非常愿意在明年年中去趟贵国的。”林海丰笑着,笑的很真诚。

    “我代表我们的皇帝陛下,期待着您能成行。”布尔布隆也很真挚,随后又呵呵地笑了笑,“我们尊敬的皇帝陛下还希望您能给他测算测算呢。”

    “是吗,那我可是真到时候要找机会去见见贵国的皇帝陛下了。”林海丰开心地笑到,“贵国的皇帝陛下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欧洲大陆上的英雄。”

    听到对方如此的赞美自己的皇帝陛下,布尔布隆颇有些得意之色。

    “阁下知道俾斯麦这个人吗?”林海丰的话题突然一转,看着布尔布隆又补充着问到,“他现在应该担任着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议会的公使了?”

    “听说过此人,好象他还有个流氓议员的雅号呢。”布尔布隆一笑,有些不屑一顾的样子。

    “这个人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林海丰笑了笑,“贵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威胁,不来自那个已经腐朽了的奥地利,俄国、英国,还有未来的普鲁士才是真正的敌人。我们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从来不希望要别人的任何东西。但是,我们也不愿意看到我们的朋友遭到意外。”

    “亲爱的殿下,非常感谢您的提醒。”布尔布隆欠了欠身,“不瞒您说,目前我们国内的经济不是很好,没有强大的物质保障,国家想维护庞大的事业是很难的。所以……”

    “所以我们才要首先分辨好朋友和敌人。”林海丰接过他的话头,“阁下想必知道了,英国人在号称奉陪贵国作战的同时,可没有忘记了外面的掠夺。他们的新任香港总督鲍林,又强迫我们的藩国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东方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好市场,不能光看着别人去抢占。”

    “殿下说的太对了,只是从哪里下手呢?”布尔布隆有些沮丧,“英国人太精明了。”

    “就从印度下手。”林海丰放下烟斗,端起了茶杯,“不久我们就要收复两广和云南了,咱们可以联手抢占印度的市场。为了降低成本,我们两国在广东联合成立一家大型公司,去和他们的东印度公司抗衡。另外,从明年开始,我们两国要建立一个钢铁销售同盟。不出意外的话,后年贵国的钢铁产量就可以突破二十万吨,随着以后的转炉陆续投产,产量还能加大。到时候仅仅贵国一个国家的钢产量,就可以抵挡英美几国的总和。这可是个大机会啊!”

    布尔布隆的嘴张的大大的,半天合不拢。



………【第五十五章“愿上帝与天朝同在!”】………

    林海丰坐在外侨区的人才招募处,又开始对一批新近涌到上海来的各国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面试。

    内务部艾华的欧洲站工作成效斐然,一方面通过炒卖各种药品为内务部获取了巨额的利润,一方面四处网络人员,鼓动那些拥有抱负,或者是失意的学者们去东方。再加上那些已经到了天朝,深受实惠的人的消息反馈,现在的上海已不是从前那些流氓无赖类的冒险家们的乐园,而是有才华,能实干者们的天堂。

    什么事情都是一样,想干的人多了,自然就良莠不齐。上海东方实业的科学院,是每一个能来到上海的学者们经过了解后都最期望的地方,那里待遇高不说,而且从事着的还都是尖端的技术研究。当然,对招募对象要求的条件也就更苛刻了。据说为此欧洲各国立时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职业,那就是私下伪造各著名大学的毕业证书,价格也是与日俱增。自然,更火暴的还是外侨区里天朝开设的汉语补习学院。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上海的劳动、安全两个部门,联合组建了专门应付外来人员的招募机构,所有来到这里应募的人员,要首先被分配到各民用工厂试用三个月,并通过汉语补习学院的测试。经过甄别,少数优秀的人员会被选入东方实业,而多数人员留在各个企业里,从事相当的工作岗位。至于一些冒牌者,只要愿意,照样可以在各工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然,也会有不少的例外。现在坐在林海丰旁边儿,同样成为了招募组官员的瑞典化学家本泽路斯就是其中的一个。

    去年的年底,正在自己家中简陋的实验室内工作的本泽路斯,意外地来了两个东方的客人。经过介绍,本泽路斯知道了他们来自古老丝绸圣地,中国,其中一个叫张沛。张沛看着面露疑惑的本泽路斯,详细地向他介绍了新兴的天朝政府,坦诚直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