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天国-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三四章】………

    “王兄可是给小弟出了个大题目啊,”林海丰看着手里的字幅,认真想了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明末学者顾炎武说的是,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见,国是国,天下是天下,国与天下本不是一回事。”

    “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好比汉朝取代暴秦,秦二世昏庸残暴,天下万民苍生不得食,自然有人要取代它。作为一般的百姓来讲,你可以为挣得一食而加入推翻暴秦的行列,当然也可以袖手旁观。换句话说,国家政权的交替,是一个民族内部的事情,有德者为之,无德者避让。而天下兴亡,却是不同了。天下兴,则民族兴,天下亡了,整个一个民族就亡了。在这个时候,作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份子,都有振兴民族的权力,同时也有保卫整个民族不亡的义务和责任,谁都不能再袖手旁观。就如同我们现在,整个我们民族的文化、乃至衣冠都被扭曲和改变了,如果有一天,连语言再给你改变了,咱们还是什么?”

    “语言?语言可不好改变。”杨秀清在思索着林海丰的话。

    “不是好不好改变的事情,”林海丰轻轻摇摇头,“满清入关之所以什么都敢改而惟独语言没改,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太贫乏了,上不了台面。也暂时需要用我们自己被歪曲的文化,来迷惑和麻痹我们的思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谁能保证不会有那么一天?”

    “真是太可怕了,”傅善祥觉得安王殿下想的就是深远,“幸亏现在有了天王领着兄弟姐妹们建起了天国,否则”她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才好了。

    “不是可怕,是可悲啊!”林海丰慢慢卷起手里的字幅,脸色沉重,“满清统治整个汉民族二百年了,而失去了天下的人们却还沉浸在梦幻中,无耻地颂扬什么康乾盛世,和强汉盛唐比起来,他们能算得上什么?中国毁就毁在那些卑鄙、下流和无耻的败类文人手里了。正是他们帮助了满清,愚弄了广大的百姓。我们的百姓有文化的太少了,太容易被欺骗了。”

    “要不说那些有文化的腐儒们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杨秀清愤愤地说到,“没有他们,清妖也不可能在中原得势。当然,还有海丰兄弟说的那些汉奸们。”

    “呵呵,王兄的打击面可是广了些啊,”林海丰微微一笑,“文化可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分怎么去使用。改造一个社会是离不开文化的。我们要鼓励贤明的文人加入天朝的队伍,壮大我们的力量,发扬广大我们的汉文化,也是我们的新文化。同时也要坚决打击那些文人中的败类,对那些死不改悔的无耻之徒,甚至要从精神和肉体上加以消灭。”

    杨秀清疑惑地看着林海丰,“这么说,反孔也是对的了?”

    “当然对,天朝倡导的男女平等、天下大同本来就是对孔孟旧礼教的抨击。”林海丰笑着,“不过,反并不意味着烧和删改,也不意味着所有孔孟的弟子都是死不改悔之徒。王兄不妨细想,天军中没有以前的孔孟信徒吗?人的思想是可以逐渐转变的。满清尚知道利用咱们的文化来奴役咱们,为什么咱们就不能利用自己的文化来打击满清呢?”

    杨秀清点了点头,林海丰说的对,包括天王洪秀全本人在内,天军骨干里的确有不少都是以前的孔孟信徒,而现在却都是坚定的反孔孟份子。

    “反孔孟反的他们提出的糟粕,好的却要继承。”林海丰说到这里忽然呵呵一笑,似乎很随意地接着说到,“说到反孔孟,小弟倒想起一个英国人弥尔顿来了,这个人很有意思。”

    杨秀清喜欢听故事,一听林海丰这么说,马上身子向前探了探,“仔细说说,这个弥尔顿有什么故事?”杨秀清以前没有文化,但是他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他的许多经验,都来自于记忆中的故事。

    “这个弥尔顿好象是个诗人,在英国革命中,他积极参与。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国王或者皇帝,和人民应当是平等的。人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国王、皇帝推上宝座,只是因为国家必须有一个权力的象征。国王是为人民而活着,而不是人民为国王而活着。弥尔顿还提出,国家的立法权必须归于人民,立法机构也须由人民按自己的意志投票产生。国王、皇帝都必须服从法律的约束,如果他们违法作恶,人民便一样可以依法加以惩罚或废黜。”林海丰看看听的入神的傅善祥,又看看杨秀清,“相比起孔孟提出的三纲五常,还有什么刑不上大夫之类,弥尔顿可以说是他们的死敌了。英国革命后的制度,完全不同于满清。在英国,国王是要接受法律的监督的,而满清不是,咸丰是皇上,大清国就是他的家,国法是他定下的家法,只对奴才,不对自己。甚至咸丰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变成是法律。”林海丰拿出咸丰作引子,却没有说天王洪秀全。

    “这个英国人倒蛮有意思的。”杨秀清念叨着。

    “是啊,”林海丰点了下头,“还有一个德国学者说的话更有意思。”

    “哦,说的什么?”杨秀清现在开始感觉洋夷可不只是单单会贩卖鸦片,他们也会革命。

    “他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想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林海丰呵呵笑着,“王兄、善祥,你们说,外国人是不是很现实。自己不动手,什么好东西也到不了手里。”

    “如果更多的人都能了解一些自己以外的事情,也许天朝会发展的还快。”傅善祥感慨地说着。

    林海丰笑了,他看看杨秀清,“善祥就是聪明啊。其实,善祥应该抽时间办个报纸,可以几天出一期,把天朝的大好形势告诉人们,宣扬那些为了天朝英勇献身和努力工作的各行业优秀人物,宣传天朝的政策。这对鼓励人们献身天朝的热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报纸,什么是报纸?”等听完林海丰详细地介绍了报纸的刊发和益处之后,杨秀清感觉这个方法不错。他看着傅善祥,笑到,“那善祥就也办个报纸,这洋人的上帝都给学来了,报纸也要学来啊。我看,就叫大天京报,气派!”

    “哈哈,王兄啊,强大不要老挂在面子上呀。真正强大的时候,咱们就是不说什么,别人心里也会明白的。”林海丰笑着。

    “呵呵,以善祥看还是叫新天京报好些,两位殿下以为如何?”傅善祥看着东王和安王,问到。

    “新天京报,”杨秀清品了品,点点头,“不错,还是善祥聪明。就这样定下了,人员、刊发就都由你来负责了。”

    “善祥可没有做过呢,”傅善祥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海丰,“那安王殿下要帮助善祥啊。”

    一个板没拍,报纸马上就要诞生了。“当然帮忙,东王兄的事情,谁敢说不帮啊?”林海丰笑了,“没做过不怕,万事总要有个开头,如果不是天王和东王领着大家闹团营,不是还没有咱们的太平天国吗?”

    “北王要离开天京了,他兼任的财政部大臣一职要换个人,我考虑叫赖文光接替。”杨秀清看着林海丰,“赖文光这个人很仔细,在天京安抚使任上也表现很得力。不过,空缺的安抚使也是个关键的位置,还要能和宣娇妹子搭配好,老弟想想谁来担当合适?”杨秀清之所以把对林海丰来说还不是很熟悉的人事安排提出来,就是想叫林海丰离开天京前,安排个自己喜欢的人留在天京。

    “小弟有个建议。”林海丰想了想,“庐州安抚使胡元炜是个不错的地方官,既是进士出身,又是主动降顺天朝的满清官员。既然北王去了庐州,不妨把胡元炜调来天京任安抚使。正如王兄说的那样,这个位置很重要,咱们把它叫胡元炜来担任,刚好给那些正为满清效力的人们看看,做个榜样。”

    杨秀清心里叹息了一声,笑了笑,“好,就依老弟说的。”说完,他转头看看傅善祥,“善祥啊,你先出去下,我要和海丰说点儿私事。”

    看着傅善祥出了书房,带好门,杨秀清瞅瞅有些疑惑表情的林海丰,呵呵地笑了,“有些话当着善祥在不好说。一个呢,就是东征期间各地方官员的委派老弟可以事先做主,公文报回来后哥哥照准不误。这样方便老弟的东征事务,减少时间上的耽搁。另外一个,哥哥只是一提,老弟可以考虑考虑,不行也不要为难。”

    什么事情居然这么神秘?林海丰想不出来。他认真地等着东王的下文。

    “老弟其实早就该有个王娘了,”杨秀清叹了口气,“哥哥是看不出老弟的心思,所以一直没有提。现在有个合适的人,就是善祥,出身书香门第,人就自然不用细说了。不少人传言善祥是我杨秀清的人,但我可以向老弟保证,我从来都是把善祥做孩子对待的!”



………【第一三五章】………

    在金龙殿上的那番话本来是个借口,没想到越鼓闹越麻烦了。大敌当前,自己居然裹进儿女私情里面去了,离开东王府的林海丰,现在甚至感到自己有点儿龌龊了。

    他带着随行的韩慕岳和两个侍卫,乘马车前去刚刚设立的红军后方勤务部,那实际上是东征军的后勤部。韩慕岳是林海丰的新任卫队长,汪海洋已经被派去内务部。

    说起内务部,那个侯谦芳也够叫林海丰头疼的。不可否认,侯谦芳的能力的确非凡,是个不错的军事情报人才。但是,他的最大毛病是喜欢越级。其实,这也难怪,他是东王一手培养起来的人,你就是再三宣布纪律也没有用,在他的脑子里,再严格的纪律也大不过东王去。所以,军事情报局如同是东王直属的情报局,什么事情在林海丰知道的同时,东王一定也知道了,有时候会比他这个主官知道的甚至还快。现在,他没有办法扭转这些,只有先慢慢来。

    林海丰在后勤部向到任的吉文元交代了一下该做的工作,看看天色已近中午,就来到了科学院,他想再找郑南随便聊聊。这将来一走,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见面呢。往常都在天京,几天甚至半个月不见也没什么,现在不同了,他的心里老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在郑南的办公室里,不仅有郑南,还有洪宣娇。一见林海丰到来,洪宣娇赶紧站起来,咯咯地笑着,“哟,是八哥来了啊,快请坐。”随后看看林海丰身后已经关上的门,“怎么,就八哥一个人呀?”

    “呵呵,侍卫们都留在警卫室那里了。”林海丰看看笑嘻嘻的郑南,又看看洪宣娇,“你们二位是不是说什么悄悄话呢,叫哥哥我给打断了啊?”

    “才没有呢。”洪宣娇拉着林海丰坐下来,上下看看他,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八哥你可真会闹啊。”

    林海丰奇怪地看着洪宣娇,“我闹啥了?”说着,二郎腿一架,顺怀里摸出一只“大炮”,又掏出天京产的火柴,在鞋底儿上一划,惬意地点燃、使劲儿抽了一口,“哎呀,这一上午,都要憋死我了。”

    洪宣娇本来正想说什么,一见林海丰这个样子,疑惑地看看郑南,“八哥他抽烟啊?这可是触犯天条的事情,叫东王知道了”

    郑南赶紧伸手在嘴上一比,摇了摇头,“小声点儿,海丰就这点儿嗜好,抽就抽吧,抽烟可以帮助他思考问题。千万不要在外面说啊!”

    “你们这些男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明知道不好的事情,还偏偏喜欢去做。”洪宣娇无奈地叹了口气。

    “唉,就为了抽口烟,每天闹的跟做贼似的。”林海丰一边儿抽,一边儿嘿嘿地笑着,忽然,他看看洪宣娇接着问到,“弟妹不是说本王会闹吗,本王到底闹了啥了?”

    “闹啥?闹啥八哥自己还不知道啊?”洪宣娇一撇嘴,“平时自己不着急,居然到了金龙殿上还张罗着讨老婆,亏你想的出来。”

    林海丰眨巴着眼睛瞅瞅洪宣娇,抬手指着郑南哼了一声,“好你个家伙,连最高会议上的内容也胆敢向外面透露,找我们内务部和你算帐呢。”看到郑南嘿嘿地直笑,他又唉的一声,闷头抽了口烟,“本来是个随意说的借口,你们怎么还都当真了?”

    “我可没当真,”郑南笑着,“是宣娇当真了,刚才还正说着要给你说个王娘呢。”

    “快饶了我吧,我哪儿有那份闲心啊。”林海丰站了起来,看着洪宣娇,“弟妹啊,我看你有时间还是多去天王那里走走,和他谈谈外面的世界。”

    “算了吧,我可是不想去的。”洪宣娇哼了一声,“我看我二哥快走火入魔了。只要我一去,准是满口的这个那个的一通教义,还叫我恪守什么妇道等等,闹的我都快糊涂了。这折腾来折腾去的,怎么好象教义都变的和以前越来越不一样了呢?不过,我们家宁王要是跟着一起去,那二哥就没这么多的闲话了。”她笑着看看郑南。

    “恩,那就拉着他一起去。”林海丰一指郑南,“你也别老这样埋头在军械所和科学院两头转悠,多去和天王聊聊天儿什么的,对大家都好。”

    “放心,我会的。”郑南连连点头。

    “过两天我就要走了,看着你们两口子这么恩爱,我也放心了。”林海丰此时心里有点儿酸酸的感觉。稍停,他看着洪宣娇,微微一笑,“郑南这家伙干起工作来就什么都容易忘,弟妹还要多加留心,好好监督他。什么事情都不是一下能完成的,有个好身体才是本钱。”

    “可不是吗,八哥说的就是有道理。”洪宣娇冲着郑南撇了下嘴,“如果我不是每天跑来陪他吃饭,恐怕连饭他也能忘了吃的。他们这里有现成的餐厅,还有路静督促,那都不行。唉,真是的,一点儿也不会照顾自己。”

    “说起吃饭,我肚子就咕咕乱叫了。”林海丰揉揉肚子,呵呵笑到,“唉,有个媳妇儿就是好啊,有人知道心疼啊。”

    洪宣娇脸一红,“八哥就是老笑话别人。对了,湘荷妹子怎么没跟八哥来?”

    “她啊?”林海丰呵呵一笑,“要离开天京了,事情也多,再说,本王总得给人家留点儿私人时间,处理下自己的事情啊。”

    洪宣娇拉开门,看着林海丰和郑南走出去,这才带好门,追上两步,奇怪地问到,“湘荷妹子在天京又没有什么亲人,那会有什么自己的事情呢?”

    “你呀,”林海丰笑着点了点洪宣娇,“这还用问啊,小姑娘成了大姑娘了,还不兴有个意中人什么的?”

    洪宣娇一愣,“没听说啊,我和她最近可是见过好几次的。”

    “哪个姑娘有了意中人会满大街嚷嚷啊?”林海丰哈哈地笑着。

    “湘荷可不一样。”洪宣娇摇摇头,“不过不过,她可是和我提起,想来我的女军呢。”

    “是吗?”林海丰看看洪宣娇,叹了口气,“也是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能接替她,要不要不真该把她留在天京的。”

    来到餐厅的门口,洪宣娇一把拉住正想迈步进去的林海丰,神秘地一笑,“八哥,你个好好的王爷千岁,看着人家几个妻妾成堆的,你却非要闹什么一夫一妻,不后悔吗?”

    “我后什么悔呀?”林海丰瞅着郑南嘿嘿一笑。

    “我看未必,”洪宣娇笑了笑,“你们男人都是喜欢吃着碗里的,再看着锅里的。”

    林海丰笑的差点儿没岔气儿,“宣娇啊,你这话是不是说给你的宁王听的呀?”

    “谁说的,我们家宁王可不是那种人。”洪宣娇哼了一声,看看郑南,忽然咯咯地笑了。

    “那你是说的我了,我可是一个还没有呢?”林海丰推开餐厅门,跑了进去,门外还留下他“那我就更不用后悔了”的话音。

    洪宣娇本来还想再问林海丰什么,见他嗖地进了餐厅,气的一跺脚,转尔看着郑南,“苏三娘以前很少给我来信,偏偏最近老来信,还总是询问八哥的情况,你说怪不?”

    “好象没什么奇怪的吧。随便问问而已。”郑南没有想那么多。

    “笨死了,”洪宣娇嗔怪地又一跺脚,“这还不明显啊,三娘是喜欢上八哥了。”



………【第一三六章】………

    和为自己感到有些龌龊的林海丰不同,株州城里的曾国藩坐守了快十天了,非但没有任何军事上的作为,反尔身边多出了个女人。这个女人竟又不是别人,偏偏就是他一来株州便给找借口砍了的株州知县的小妾。

    前面咱们说过,曾国藩不是个军事家。他之所以后来成名,一要感谢太平军内部的相互倾轧和所犯的军事错误。二要感谢后世的穷酸文人。而湘军更不是什么伟大的军队,仅仅是垃圾而已。什么“无湘不成军”,什么湘军的组建、训练方式多优异,什么湘军不可战胜,甚至还有人幻想在消灭了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完全可以依靠这只“战无不胜”的军队推翻满清等等,那不过都是为了特定的需要,经过穷酸们给粉饰的罢了。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翻阅一下曾国藩的湘军和太平军的战史,结论就很明确了。湘军赖以成名的两战,攻克安庆和天京。单说安庆一战,一八五九年冬,曾国藩坐镇指挥,分四路围攻安庆。一八六零年五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攻安庆下游的重镇枞阳。是太平军叛将韦俊(韦昌辉之弟)挖开了枞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首的堤坝,引水进入后湖,才使得清军得以水陆并进。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率师奋战,相继阵亡。六月二十日,枞阳沦陷,安庆危急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陈玉成率军十万多人,自桐城南下,在垌城西南三十里的挂车河与清军李继宜部展开激战.杀得清军尸横遍野。眼看胜利在望,不料又是这个叛徒韦志俊突然从后面直捣练潭,切断了太平军的粮道,使得太平军被追撤回桐城。第一次救援安庆失败了。韦俊叛变前,是太平军后期的五军主将之一。可见,他是个人才。

    而一八六零年秋冬之间,忠王李秀成率南路大军从太平县出发,经繁昌、石台而入黟县,离曾国藩设于祁门的指挥部只有六十里路。曾国藩已经惊恐万状,甚至写了一封遗书,准备再玩个兵败自刎。可惜。李秀成没有乘胜直捣祁门,也没有按预定的路线向湖北进军,却擅自挥师浙江,转向江西去了,结果失去了解围安庆的良好战机。

    可想而知,此时的太平天国是洪秀全亲自主政,铁碗、集权的杨秀清没有了,受太平军将士爱戴的军事天才石达开也没有了。伟大的天王在派出数十万大军拯救安庆危局的时候,居然忘记了委派一个前敌指挥官。数路大军各自为战,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终于导致功亏一篑,安庆在坚持一年后,因无粮草而沦于湘军之手。

    是洪秀全自己把胜利的桂冠拱手送给了曾国藩。

    满清能统治汉民族二百六十余载,成功的诀窍就是叫汉人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文化,还有自己的民族英雄。他们可以祭起一个小肚鸡肠、全小节而忘大义的关云长,叫你去愚忠。可偏偏就有人甘愿忘记关羽的华陵道,把这个出卖所谓自己最忠于的大哥利益的小人当成了“武圣人”。后世穷酸极尽所能,大肆吹捧一个三番五次,只是因为自己都知道自己没有了面子而自杀的曾国藩,难道和满清的愚民政策不是恰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专诸、荆轲、岳飞、文天祥都被打下马了,秦侩被穷酸们小心地扶着颤巍巍地也站起来了。不过,穷酸们毕竟胆子还不够壮,否则,岳爷爷怕是应该跪在秦侩的脚下的。他们怕什么?怕老百姓。老百姓是没有多少文化,可他们毕竟知道秦侩是大汉奸。

    于是,穷酸们转向下一个目标。去扶植老百姓不熟悉的人。穷酸们可以解释给百姓听,曾剃头不是曾国藩,反正你们也看不懂什么历史,更不会去读什么曾文正公家书之类。细想想,好象汉人就剩下了一个英雄,一个伟大的儒者、大师、军事天才、克己奉公、洁身自好的十全十美的英雄,集文武圣人于一身的曾国藩。如果外国人觉得可笑是正常的,而我们一点儿都不可笑,只是应该悲哀。一个民族,几千年竟然出了这么一个“英雄人物”,还沾沾自喜,啧啧,难以想象!

    当曾国藩不顾城外千百的将士家眷,哭叫呼唤自己的亲人,渴望进城的时候,当长沙危机,本来是来救援,却又滞留株州,无所作为的时候,当曾国藩终于楼起株州知县的漂亮小妾,关上房门的时候,不仅李显章、章寿麟这些幕僚们彻底看穿了他们心目中偶像的真实嘴脸,就连他的弟弟曾国华也感觉看不懂自己的大哥了,他不禁心里感叹,这个“圣人”难道真的是我的哥哥吗?

    难怪曾国华都看不懂了,就在几个时辰之前,由于得知国潢、国荃、国葆三个弟弟被太平军处死,还要被铸成铁像,遭万世唾骂,而且一家老小百十口都已经被囚禁得时候,曾国藩哭天抢地、伤心欲绝,大有和长毛不共戴天之势。而且还风魔了似的一会儿找绳子,一会儿扯出宝剑,又大有自杀之势,引得众官手忙脚乱,你劝我挡,闹腾了好一阵子。可转脸之下,这一切仿佛就成了过去。

    其实,曾国藩有曾国藩自己的想法。先说自杀,那是真真正正做样子给别人看的,要想自杀找给没人的地方容易的很,就是不想死,才在众人面前来这手。武士的自杀有两种,一是身处绝境,再无回天之力。二是感受到极大的耻辱。不论哪样都是为了自身的荣誉。曾国藩不一样,他是老师、大师、大宗师,刚刚出山就败的连北都找不到,他觉得没面子,只好自杀做秀玩儿。再说家人被囚禁,要说这百十口家人如被朝廷压了起来,那他还真是害怕,真要那样,再想有活着出来的,怕就难了。可在太平军手里,他可不怕。想打天下先要示仁义于世人,哪能一杀就杀个斩草除根呢?除非他们不想得天下。不过就是吓吓人而已。别看曾国藩打仗不行,玩儿这个他可是行家。之不过这话他不好和手下人明说。

    至于几个弟弟被杀,打仗嘛,不死人还叫打仗?根本不值一提,过眼烟云。所以啊,还是先舒服了自己再说。从一进株州,他就天天着急上火,越这样,脊背上的癣疥闹的就越欢,害得他就象个猴子,天天上抓下挠。株州知县的这个小妾娇秀他早就看上眼了,只是不得机会下手。如今除掉株州知县,如果就说他单单是为了娇秀的美色,还真冤枉了他。他主要目的还是不想进长沙,那里是个牢笼,进去就一定再出不来。留驻株州,首先需要的是地盘儿,更实际点儿说是要有财权。株州府库有银子,加上手下又善于“劝说”大户募捐,几天的工夫,已经聚集起了七、八十万两银子,正好扩军用。朝廷若是追问下来,到时候只要丢下株州向南一走,兵荒马乱的,谁知道府库的银子被谁顺走了。

    现在,舒舒服服地趴在床塌上,娇秀柔软的小手挠着他的痒处,鼻子里嗅着娇秀身上那可人的气息,一个字,美,美到家了。

    由于严酷的连坐法,和队伍中林林总总的说不清理还乱的亲朋关系,尽管眼见家人在城下哭叫,湘勇们苦在心里,又一时无所适从。在塔齐布、曾国华等人的严厉看管下,三个营的湘军除少数出现坠城逃跑外,还算稳定。不过,邹世琦留在城中的团练可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几天的时间,早已人影儿都见不到了。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曾国藩也没有预料到了。第一只成建制逃跑的不是别的,居然是曾国藩的侍卫营。说起这个营来,那还是章寿麟一手组建起来的。在株州,章寿麟亲手处置了株州知县,本以为是为了湘军的未来,当看见曾国藩毫无廉耻地最后竟把“犯官”的美妾纳为己有时,一种上当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看出来了,追随这样口是心非的人干到最后,是不会得到什么好下场的。不要说日后可能太平军得势,就是曾国藩最终博得了天大的功名,也不会与他们这些人分享。既然你曾大帅知道先收个美人儿就是为了“挠痒痒”,那就不要怪我们回家,那可是为了家中父老的安全考虑了。父老的安全显然比起挠痒痒来,要重要的多。

    章寿麟找到李显章,李显章兄弟两个正为将来犯愁呢。想法一提,马上一拍即合。在他们心里,太平军不重视文人,要想抹去自己身上的污迹,那就要有立功表现,自然就是带领人马一起出降。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练兵的时候可以昏天黑地的一通道理。策反也是一样,还是讲道理,而且现在有城外的家人和太平军帮忙,满城散布着天军射进来的文告,道理更好讲。走,家人、自己都能有好日子过,留下,死路一条,还会要连累一家老小满门抄斩。你曾大帅不是说绞杀太平军就是因为他们不讲廉耻,不讲廉耻就该杀吗?太平军到底讲不讲廉耻咱们都没看见,曾大帅你自己可算是先无耻到家了。李显章、章寿麟就如同亲眼看见一样,和自己的亲朋们讲述着厉害。亲朋们再和他们的亲朋们去讲述,自然是越说越真,越说厉害越厉害。辩证法是真理,原来维系湘军的东西,一下变成了瓦解湘军的最好武器。



………【第一三七章】………

    章寿麟、李显章兄弟率领着两哨的侍卫营的兵勇五更时分到了北门。他们还算对得起曾国藩,按照章寿麟的意思,本来是除去曾国藩的几个贴身侍卫外,全部侍卫营的官兵都要拉走的。章寿麟就是这么个人,要么不做,做就来他个干脆的,叫你曾大帅彻底面目扫地。但是,李显章不那么认为,这毕竟是在株州,一旦风声泄露出去,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还是稳妥些好。

    防守株州西门的是曾国华的部属。尽管西、南两面都有太平军的营垒,甚至东面近来也有些风声鹤唳,可这西门外一直平静的很。习惯成自然,在初冬的寒气逼迫下,城头上的兵勇东躲西藏,或是几个人猬集一团,保守着各自身上的热量。城门口的几个兵勇,同样闪在门洞的几个旮旯里,有的早已进入了梦乡。

    章寿麟看到自己的二百多人马都到了近前,城门处的兵勇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一边儿上去叫醒睡眼惺忪的守城兵勇,一边儿禁不住一声内心的慨叹,“这是什么无敌之师啊?简直就是丧失了一切抵抗意志的乌合之众!”

    “开开城?”一个年岁大些的兵勇疑惑地看着章寿麟,“那那小的可要先先去问问下哨官。有有严令的,得不到上上头的命令,就就不能开开城。”由于衣着单薄,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