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心眼儿”的傅善祥同志。
你就不能说是一百二十万两?(未完待续。。)
………【第七五二章大收官——林海丰摊上事儿了(四)】………
到了现在,唯一还有可能会洗白林海丰的,就只剩下许宗扬了。
然而却很不凑巧,身为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许宗扬,自六月以来就一直和他的红海军官兵们转战于大洋之上,接受中央政府调查组委托的阿拉斯加特别区内务部的调查人员们,自然也就根本难以约谈上这位繁忙的将军。
时间在一天一天的过去,不管你郑南所领导的调查组到底能不能约谈不上许宗扬这位最后的证人,都已经到了必须要给人们一个说法的时候了。
因为当一八七二年的一月到来之后,对此事一直似乎是在耐着性子的媒体们,终于到了憋不住的时候。
尤其是恰在这个时点,偏偏又传出了余童已被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的《红军报》调去的消息。
至于余童被调入《红军报》报社,那还真是林海丰的意思。
而调动余童的原因也很简单,林海丰看过了余童的那篇爆炸性的文章。尽管对这篇“满是胡说八道”的文章很来气,但在看过之后的林海丰,却对敢于向自己这种大权在握之人找事儿的文章作者,感上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知道了这位“凶悍”的作者,不过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子的时候,林海丰更是感到“孺子可教”。
“秀成啊,这个小家伙写的虽是通篇的别人的胡言乱语,但胆识和魄力,以及作为一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却是相当地难得。咱们的《红军报》应该有更多的这样的记者和编辑才行啊。”
于是,当林海丰向李秀成表示出了这样的态度之后,经过李秀成的操作,余童收到了来自《红军报》的调令。
尽管“好事儿”的媒体们依旧还很克制,也表现的不是很直白,但是。大家已经开始在公开地调侃中央政府。“拖”,将大事拖成小事儿,将小事儿拖成没事儿,这恐怕才是现今一向宣称自己是人民的政府的中央政府的最大本事。
一八七二年二月五日,是农历的除夕。
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一天的林海丰本应该是相当繁忙的。
除去国防军事委员会正常的工作之外,他还得携夫人一起去荣军院等处慰问那些为国家流过血的残疾军人们以及烈士的遗属们。
不过,在今年的这一天,林海丰不忙了。
因为早上六点才刚刚一过,郑南就来了。跟着他的,则是内务部的总监李福猷。
“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共盟会中央委员会正式通知你,从现在起,你的一切职务都将被暂停。”
冲着如同是在听着一个根本就与己无关的笑话似的林海丰,面无表情的郑南又说了第二句简短的话,“接受调查期间,在没有特别调查组的许可之前,你不得离开这所住宅。”
什么……什么?凭什么?你们该不会是疯了吧……
终于大梦初醒的林海丰开始了咆哮。
但他的这种咆哮,也只能是对着李福猷喊了。因为今天的郑南实在是太忙太忙。将中央政府和共盟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一宣布完,郑南转身就出了林宅。
到底是林海丰的老部属,望着一面如同困兽一般地在屋子里乱转,一面张牙舞爪地咆哮不止的老长官。既是前来部署对他的这位老长官的监控,同时还承担着代表特别调查组向他的这位老长官下达“任务”的李福猷,就那么笔直地站着,直到自己的老长官好似已经喧嚣的差不多的时候了。这才打开腋下夹着的文件包,将里面拿出的一张纸,郑重地递到了老长官的面前。
林海丰在这张写有一些要求他必须认真思考。并据实明白答复的问题的纸上仅仅只是扫了一眼,就立即脸色涨红,又变得怒不可遏起来。
“疯了,你们真是都疯了!”
被满腔怒火激的已经在浑身颤抖的林海丰,不停地抖着手中的这张纸,“就这么一件本是相当明白的事情,怎么能让你们也都变得糊涂起来!你还他娘的还来对我实施软禁,是不是有人说我该死,你也会把腰里的枪掏出来,直接他娘的对上我的脑门儿!”
“殿下,”李福猷还是一如既往地这样称呼林海丰,“福猷是殿下您亲手栽培起来的天国内务部的总监,对于最高委员会和共盟会中央的命令,无论福猷想得通想不通,都理所当然地要必须执行!”
接着,李福猷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殿下,正如您所说的那样,这件事情本该是一件很明白的事情。可是……可是殿下您自己……却将它搞乱了。”
不管林海丰怎么气,怎么恼,除去侍卫队的厨师之外,包括韩慕岳在内的其余侍卫都已被李福猷带来的内卫部队的人员所替换,他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被软禁的状态。
不仅如此,头天晚上留在国防军事委员会值班的他的夫人柳湘荷,本是早上就该回到家中,却也始终没见踪影。
直到夜色降临,已经到了该是吃除夕的年夜团圆饭的时候了,一脸黯然之色的夫人柳湘荷,才终于露了面。而跟着她同时进屋的,还有郑南和李福猷。
于是,十几年来,林海丰终于有机会在自己的家里,与夫人,与正在调查自己的老友,最忠实的老部下的一起,吃上了一顿相当不痛快,却还算平稳的年夜饭。
但在年夜饭之后没多久,屋子里的空气却马上就又重新变得紧张了起来。
当然,这一回开始怒不可遏的,并不是林海丰,而是郑南。
面对着事情已经至此,居然却还是显得很不以为然的林海丰,郑南火了。
“认真思考、如实交代所列的问题,是你现在必须要做,也是唯一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脸色铁青的郑南一指柳湘荷,“你林海丰不是个傻子,我不说你也应该该明白,柳湘荷同志今天已经去过了特别调查组。”
“真像你所说的那样,这真的就只是一件很清楚的小事情吗?”
郑南说到这里,盯着林海丰的眼睛在喷火,“对于你林海丰到底贪了还是没贪那些黄金,我这里先姑且不说,我只想问你一句,在处置如此一笔巨款的时候,你前前后后的所作所为居然始终都是表现的那么的随意,在你的心里,是不是早已将这笔巨款当成了你自己的私有财产?”
林海丰终于彻底的默然了。(未完待续。。)
………【第七五三章大收官——林海丰摊上事儿了(五)】………
林海丰已被停职并开始接受中央特别调查的正式调查的消息,不仅就在一八七二年二月五日——农历除夕这天的《红星报》赫然首发,而且,太平天国国内的各大政府媒体,也同时做了转载。
也就是说,当农历除夕这天早上的林海丰还在睡梦之中的时候,作为太平天国共盟会机关报的《红星报》,即已经在排版他被停职并开始接受中央特别调查组调查的重大新闻了。
通过媒体,再通过各级政府各式各样的宣传渠道,林海丰摊上事儿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在太平天国的大地上迅速传播开来。
这是一件相当令人震惊的大事件,并大大地影响到了农历除夕这天的喜气气氛。
中华民族的百姓们,是一群相当朴实、相当有承受力的人们,对于那些哪怕就是曾经给过他们一丁点儿的益处的人,他们都总是会念念不忘。
而至于说到类似林海丰这样的,可以将他们从水深火热的地狱中解救出来的“大功臣们”,已经置身于了温暖的阳光下的淳朴善良的他们,就更是显得无比的宽容。
在他们看来,这些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新世界而浴血奋战过的“大人物们”,是有权享用这个新世界的一切的。因为,没有这些人,就根本不会有眼前所见到的,这崭新的,能够让他们可以扬眉吐气的一个世界。
不过,淳朴善良的他们却忘记了一点,“大人物们”也好,“大功臣们”也罢,其实都像是一个孩子,往往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淳朴和善良,恰恰使得那些“大人物们”和“大功臣们”就如同是被溺爱坏了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拿他们这些衣食父母们不当回事儿。甚至还会拿他们这些衣食父母们当成是下贱坯子,当成是仇敌。
这是必须要改变的。
选择这样的敏感事件,采取对于林海丰事件的这种处理手法,正是始终致力于此的太平天国共盟会和太平天国中央政府的一种良苦用心。
因此,同样也在努力地做着这一切的林海丰,不仅必须要默然,还要认真细致地反省自身。
林海丰终于闲下来了,尽管那本该是由他统筹帷幄的各大战场之上,依然还在硝烟纷飞,但是现在的他已经跟一个普通人一样。除了报纸上所披露的那些消息之外,再也不会多知道一点儿的东西。
然而,这段“闲”的时间,却是使林海丰更加成熟起来的催化剂。
“我的确是有些忘乎所以了,很危险……”
当再次见到郑南时,林海丰所讲出的这句话引子,已经表明了他反省的深度。
最终将林海丰洗白的,正是许宗扬。
只是在阿拉斯加特别区,接受中央政府特别调查组委托的阿拉斯加特别区内务部的人员。直到两个多月之后,才终于等来了这位当年曾经一手主持过要求入侵安南的法兰西舰队必须撤军的谈判,又亲自将那一大笔“救济款”提供给了顺化的阮福莳政府,如今满身征尘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官。
说来说去。其实许宗扬也并没有亲眼见过那十几个箱子中的黄金,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的有林海丰指示时说的那些数量。因为,他只是去顺化给阮福莳政府送钱的领导人。却不是直接办理人。
但是,许宗扬的手中却曾经得到过一件至关重要的物证。
更万幸的是,这份对于现在来说是极为至关重要的。可在当时不过仅仅只是一件随手即可被丢进废纸篓子里的物证,十几年后,却一直还被细心的许宗扬收存着。
这份物证,就是当年的阮福莳写给他的一封信,当然,还是一封感谢信。
许宗扬是在给了阮福莳政府救济金,又完成了与法兰西舰队的从安南撤军的谈判,即将离开安南的时候,收到的阮福莳亲笔写给他的这封信的。
在信中,阮福莳除去极其肉麻地对“慈父般的林海丰委员长”和“英明的”他许大将军进行了多番的吹捧之外,“最关键的”,是阮福莳还不止一次提及到,“天朝”不仅帮助他支付了应给法兰西人的赔偿,还额外给了安南政府那折合一百万两白银的“赠款”,就如同是久旱之后的春雨,让曾经是孤儿样的安南的民众们,终于又有了重生的希望。
同时,阮福莳还在信中一再地表示,他阮福莳一定不会辜负林委员长和他许宗扬大将军的期望,绝对要精打细算地将这笔“天朝赠款”,实实在在地用到安南的民众们身上,让全体安南民众共沐天朝的雨露。
很可惜的是,当时只不过就是为了客套一把的阮福莳,却早已忘记了他曾经写下过的这封信。
五月初,林海丰重新出现在了国防军事委员会的办公室内。
同时的阮福莳,却被中央政府调查组召见并“留宿”。
再一个月后,连同阮福莳在内的所有参与当年分赃的安南官员们,被以巨额贪污罪宣布逮捕。
一八七三年的春天,阮福莳及其死党一同被绑缚北京的刑场,执行了枪决。
林海丰事件尽管最终还是以喜剧的方式做了结束,但事件对太平天国官场的震撼力度,那是绝对空前的。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或是曾有多大的功劳。
就像是老天爷真的长了眼,一八七二年的林海丰正陷入贪腐危机的时候,万里之外的那位林海丰的老朋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也摊上了事儿,而且还是摊上了真正的大事儿。
其实,比起大战之后的头几年来,对于一八七二年的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来说,本应该是要稍微轻松一些的。
先是太平天国红军开辟了美洲战场,吸引和牵制住了以大英帝国为首的协约国的相当力量。
接着,太平天国红军又终于让他如愿地出兵了沙皇俄国,完成了对印度次大陆上的英军的扫荡。
如果说这些还都是远水不解近渴的话,那么,后来的波兰的被迫参战,就算得上是一件绝对的大利好之事了。(未完待续。。)
………【第七五四章大收官——拿破仑三世的惆怅(一)】………
再说说军备方面。
尽管“很多年”都已经再也难以得到来自遥远的朋友——太平天国政府的帮助,但是,由于又有了那位艾华侯爵(鉴于雪铁龙财团对法兰西帝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一八七一年的艾华,又获得了帝国皇帝陛下授予的马赛侯爵的荣誉)所领导的雪铁龙财团做为新靠山,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的大军不仅没有在装备方面感到丝毫的拮据,反而较之从前还更加变得富裕了。
从雪铁龙财团旗下各大企业源源流出的新式枪炮和弹药,几乎已经武装齐备了这位法兰西帝国皇帝陛下的所有将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平天国政府的老朋友们的再三开导下,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终于将民主的大门打开了一道缝儿。
一八七零年春,欧洲**国际同盟(简称共产国际)的总部赫然伫立在了巴黎城内。
三个月后,在欧洲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法兰西工人党正式宣告成立。
这种政治上的开明,令被战争的阴霾长期笼罩着的法兰西的,出现了一派崭新的面貌。
工厂的车间里,农村的田埂上,以及城市的街巷之中,到处活跃着法兰西工人党的党员们的身影儿。在他们的宣传和鼓舞下,人们不再为那似乎总是都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所犯愁,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与法兰西共存亡的精神面貌,握紧手中的铁钳和锄头。用他们的百倍的努力和无比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这场“必定会让整个世界都走出黑暗”的大战之中。
前方有武装齐备的大军,后方有热情高涨的全体帝国民众们做为可靠的支撑,面对着这样的一种前所未有的一派大好局面,恐怕包括这位拿破仑三世在内的所有人都会坚信,他们的法兰西帝国,绝对是无敌的!
然而,事情接下去的发展,却是令人们大跌了眼镜。
正所谓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非武器的精良与否。而在与人。
已经不愁新式的精良武器来源的法兰西帝国大军。不仅没有像这位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所想象中的那样,能够给他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之后的巨大喜悦,恰恰相反的是,却一次又一次地让这位皇帝陛下不停地感到窝心。
他的这支已经武装到了牙齿的本该是所向披靡的精锐大军。在战场上显露出来的表现。却是连以往都不如。攻,攻不好,守。守也不稳。
先是有奥地利、捷克和罗马尼亚各路军队作为同盟军的布拉格攻坚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数万法兰西帝国的精锐将士殒命沙场。
接着,尽管又多了意大利的军队参与,可历经半年多的苦战之后,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竟然也宣告陷落……
一次次的血拼,一次次的折戟,整师整团的法兰西将士魂飞天国,一批又一批的新式武器,同时也变成了英普联军的战利品。
“同盟国就是我们的运输大总督”。
这句带有相当刺激性的言语,从一八七零年的下半年开始,不仅甚嚣于英普联军之中,还无情地被流传到了这位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的耳朵里。
虽然在地中海的一次次争斗中,他的法兰西帝国的舰队和意大利、奥地利、希腊等同盟国的舰队众志成城,斩获颇丰。但是,决定整个欧洲战局的,毕竟还是在陆上。
前方战场的战事接二连三地不顺,而原本曾感到欣慰的大后方,也开始让这位法兰西的皇帝陛下愈发地觉得是杀机四伏。
由于前线的一再失利,在欧洲共产国际和法兰西工人党领导下的各地民众,已经开始不仅仅只是埋头于手中那各种生产和支前活计的忙碌,而是竟然“不务正业的”搞起了武装。
在众多的城市,甚至在巴黎的城内和郊区,都纷纷涌现出了农民和工人们所组成的各种自卫武装。
更可怕的是,这些人人都将条红布条子系在脖颈上的武装力量,口中最爱、最常高喊着的,又都是什么**。
在这些身上“染红”的“不务正业者”们的折腾下,诸如皇帝陛下就是个最大的蠢货,伟大的法兰西早晚都要毁在波拿巴这个败家子儿的手里,只有重整政府和军队才能最终拯救法兰西等等的流言蜚语,已经在街头弥漫。
而不少工厂的厂主以及乡下的富豪们,也纷纷跑到这位帝国的皇帝陛下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没法活了,泥脚杆子们要登天了。
这哪里是什么要保卫他的法兰西帝国,分明是那些**者们在搅乱民心,分明是要落井下石。
于是,一八七二年二月的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终于觉得忍无可忍了。
尽管碍于太平天国政府的颜面,这位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还没太敢对欧洲共产国际怎么样,但却将法兰西工人党定为了“异端邪教”。
同时,又不顾前方战场上的危局,抽调部分人马,对各地的民众武装们挥舞起了血腥的屠刀。
突如其来的巨变,令作为太平天国政府派驻欧洲各国的总公使的傅善祥感到万分的惊愕。
遗憾的是,除去根据国内的指示,立即面见那位法兰西的皇帝陛下,连威胁带哄劝地尽可能阻止这场血腥大屠杀的继续之外,傅善祥能够做的,也仅仅只是将部分巴黎的法兰西工人党的人员,营救进公使馆之内。
法兰西国内开始的这场骤变,令原本就不是很乐观的欧洲大陆的战局,更是如同雪上加霜。
一八七二年四月,趁着法兰西的这股子乱劲儿,英普联军双管齐下,一举突破了法军的莱茵河防线。
于是,一八七二年五月,已经将屠刀向自己的民众挥舞了足有两个月之久的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终于不得不停下了他那双血腥的手,并突发奇想地为了证明自己的伟大和英明和无比的正确,开始亲征了。(未完待续。。)
………【第七五五章大收官——拿破仑三世的惆怅(二)】………
也有人认为,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之所以会做出如此的一番举动,其实是在发泄着他对他的那位老朋友林海丰,以及林海丰身后的太平天国政府的愤懑,还有一种示威。
一八七一年上半年的时候,路易?拿破仑?波拿巴除了无数次的亲自致电外,还要电令被他委派在北京的那位全权代表——布尔布隆,直接上门拜访他的老朋友林海丰,再三劝说他的这位老朋友,不要对非洲那片兔子都不拉屎的不毛之地产生过多的兴趣,而是集中强大的,经久战火磨砺的太平天国红军的主要力量,都顺着欧亚大陆桥和曾经的丝绸之路,一路高歌猛进地迅速杀入欧洲大陆。
等到欧陆上的普鲁士、西班牙们,以及蜗居在英伦三岛上的那个大英帝国都被彻底地收拾服了之后,非洲,自然也就不战而得。
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希望最后还是落空了。
太平天国红军中鼎鼎大名的将领陈玉成,到了是踏上了非洲的大地。
在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看来,他的那位老朋友和太平天国政府,是将对非洲的占领,当成了一件比拯救危难之中的欧洲朋友们还要更重要的多的事情了。
尤其不能让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感到容忍的是,原本叱咤风云般呼啸于沙皇俄国的百万太平天国红军,竟然也将迅猛的脚步戛然而止。
于是,这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皇帝陛下终于愤怒了。
愤怒之下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开始清剿与太平天国共盟会有着相似信仰的法兰西工人党以泄愤。
于是,这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要亲征了。
亲征的实际目的,是要向他的太平天国老朋友们示威,没有你们,老子照样也可以随便地玩下去。
不过,无论是巴赞、麦克马洪等那些相继铩羽而归的法兰西的将领们。还是这位趾高气昂的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本人也好,在普鲁士军队的前线总指挥——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元帅的面前,都实在是显得太幼稚、太小儿科了。
对于冯?毛奇来说,他所置身于其中的这场战争,也曾经令他感到很陌生。
因为在他面前所出现的同盟国之中的法兰西和意大利军队,着实都曾让他肝儿颤了那么一阵子。
在战场上,他亲眼见识到了法意两军手中的新式军备的厉害,他的大军,也不止一次地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冯?毛奇很快就在战火的熏陶中成长了起来。
曾经的那种已经难合时宜的老旧战法被迅速地淘汰,依势固守,和诸如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等大规模的运动战战法,逐渐被冯?毛奇把玩得是炉火纯青。
布拉格大会战,维也纳大会战……
在此后的一系列大小会战之中,神出鬼没般的冯?毛奇,将一批又一批的同盟国的军队打得是找不到北。
如果不是在身背后又出了个突然变得异常强悍起来了的波兰的掣肘,冯?毛奇麾下的普鲁士大军,早就一步跨过莱茵河。彻底摆平法兰西帝国这个刺头了。
可上帝开眼,正当冯?毛奇为了是不是杀过莱茵河而与俾斯麦宰相反复商讨,却始终也难以有个定论的时候,法兰西的内斗腾然而起。
于是。冯?毛奇跨过了轻松莱茵河。
当然,轻松跨国莱茵河的冯?毛奇心里很清楚,要想趁此机会一下子就能摆平法兰西,毕竟不会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此。此番跨越了莱茵河的冯?毛奇的真实目的,就是想要寻找一个大量歼灭法军及同盟国有生力量的大好时机。
冯?毛奇是幸运的,因为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相当地配合。
这一回。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法兰西帝国皇帝陛下的亲征大军,冯?毛奇元帅又上演了一出诱敌深入的新手法。
于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眼中所看到的是,已经跨越了莱茵河并突入进了他的法兰西大地的普鲁士军队,在他的威势之下,纷纷望风披靡、丢盔弃甲地沿着来的那条道抱头鼠窜。
于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二十万威武之师,在本是约定好了的意大利盟友的大军还未到来之前,就老老实实地地按着冯?毛奇的意愿,傲气十足地且急不可耐地扑奔到了他给这位法兰西帝国皇帝的亲征大军所安排好了的那座坟墓——斯特拉斯堡的城下。
就这样,满心打算着要将冯?毛奇的大军一口气赶下莱茵河里喂鱼去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却在斯特拉斯堡遭遇到了毛奇的普鲁士大军的反包围。
法军,尤其是麦克马洪将军的军团,表现的是相当地顽强。
但是,背水一战的普鲁士官兵们,却要比法军的顽强更胜十倍。
仅仅两天的时间,爆发在斯特拉斯堡城下的这场有五十万人参加的大会战,就以法军的彻底崩溃而宣告了结束。
除去麦克马洪带着不足万人的残兵败将得以幸免之外,二十万法兰西的大军彻底灰飞烟灭。
巴赞等法兰西将帅要么战死于乱军之中,要么就是成了普鲁士军队的阶下囚。
而那位非要展示一下自己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皇帝陛下,也没能逃脱了厄运。
一八七二年六月十三日,当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终于被“请”进了斯特拉斯堡城内,并站立在了冯?毛奇面前的时候,他那曾经无比高贵的头颅,却是根本再也高昂不起来了。
因为,此时的他的身份,早已不再是什么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而仅仅只是与他那成十余万的官兵们一样,也变成了一个可以任由他人宰割的战俘。
二十万精锐大军荡然消失,皇帝陛下也被生俘,法兰西帝国瞬间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未完待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