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根据杨秀清和石达开已经掌握了的真实数据,类似《南方杂谈》这种不仅满口胡说八道,还极富煽动xìng的书刊,每月发行的数量都在几万或是十几万份以上,可见其受众范围之广,影响之巨大。
尤其令杨秀清和石达开感到愤怒的是,他们还已经清清楚楚地掌握了《南方杂谈》所拥有的真实背景满清殖民者的遗老遗少。
于是,当五位太平天国zhèng fǔ的最高领导者一起聚在杨秀清的书房兼客厅里的时候,杨秀清不仅提出必须要好好地整治一下那些搅乱民心、影响国家安定之徒,还毫不客气地对郑南进行了一通言辞犀利的指责。
“……看看你领导下的那些报刊们,除去《红星报》、《新天京报》等报刊外,大部分报刊的发售量都根本不尽乐观。”。 。
杨秀清顺身边的茶桌上抓起了一张报纸,冲着使劲地郑南一摇,“尤其是像这类的官办报纸,满篇不是这个重要会议,就是那个什么狗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再不就是连我只要看上几眼都会立即感到犯困的大片大片的什么理论阐述。不错,今年的大年我是到了他们那里,也的确是在除夕的茶话会上讲了几句希望大家努力工作、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的话。可就是这么几句以往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的常话,竟然又被他们给冠以了重要讲话,居然还东拉西扯地整整写满了一大版。也就难怪他们的报纸没人肯掏腰包来买了。”
“人家变着花样辱骂咱们的报刊都能挣钱,可咱们的这些报刊呢,却是寅吃卯粮。前些rì子居然还有人恬不知耻地央告我,是不是可以通过zhèng fǔ的强制手段。来促进报刊的发行量。既有利于扩大宣传面。也能帮助报社脱困。”
说到这里,杨秀清脸sè铁青地将手中那份报纸狠狠地朝着地上一丢,“要我说,像这些只会将民众的血汗钱变成擦屁股纸来的什么狗屁报社。就都该关门大吉……”
相比起杨秀清来,接着开始发言的石达开要平和了许多。
在石达开看来,类似《南方杂谈》这些揣着明白使糊涂的报刊,不过只是一些暂时还在隐藏于暗处的那些yīn谋者们的枪。yīn谋者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先以舆论来搞乱和搞散民心,煽动民众与zhèng fǔ的对立情绪,最终达到他们彻底摧毁天朝的目的。
也正因为如此,再次“镇反”不仅是必要的,还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为了国家的稳定,为了让那些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能够全无后顾之忧,不仅要给予《南方杂谈》等直接煽动者以坚决的打击,还要趁热打铁地彻底揪出它们的黑后台,令所有与天朝zhèng fǔ为敌的势力再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尽管林海丰和郑南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尽管连洪仁伎急涞昧矫嬉』尾欢ǎ钚闱搴褪锟奶热词贾瘴从兴亢恋母谋洹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间的言辞也逐渐地在趋于激烈。
“我是一国的首脑,我有权决定对这些无耻的刁民采取任何的手段!”
实在忍无可忍的杨秀清用力一拍身边的小茶桌,终于爆发了,“什么他娘的言论zì yóu?就是一个寻常人若被没完没了的骂,那还要挥拳相向呢,我们要是依旧这样地对他们放纵下去,zhèng fǔ的尊严何在?”
又是一个“刁民”!
当听到杨秀清的口中居然也猛地蹦出了这两个字的那一瞬间,就像是在林海丰的胸口里点燃了一团炽热的烈火,几番的强忍之下,才最终没有发作。
“杨秀清同志,你可以无视民众的言论zì yóu在宪法中的存在,但我要提醒你的是,你必须要正视宪法所赋予共盟会的神圣权利。”
林海丰竭力使自己的脸sè保持着平静,语气虽然和缓却不容置疑,“不错,你是一国的首脑。但同时你还必须要牢记,一切事关国家命脉的大计,都不能背离共盟会的指导方针。”
好好好,那咱们就召开个共盟会zhōng yāng委员会的会议好了,反正共盟会也不是你林海丰一家开的,谁怕谁呀!
杨秀清略加思索,即同意了林海丰和郑南的提议。
就这样,最高五领导的这次会晤虽然没能就“镇反”问题达成共识,但却最终达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见,那就是即刻召开一次共盟会zhōng yāng常务委员会的临时会议,以对书记处五大书记所分别坚持的两种针尖对麦芒的不同意见进行最后的确认。
然而,还是与杨秀清那种无所谓额心情不同,当石达开不得不接受不久之后即将召开共盟会zhōng yāng常务委员会会议饿这个现实的时候,内心的感受却很是复杂。
对于林海丰的这个提议,石达开觉得已经轻率地即表示同意了的杨秀清,其实根本就没有仔细地过过大脑。
因为石达开的心里相当很清楚,在共盟会zhōng yāng的常务委员会里,多半的人士都可以算是林海丰的忠实拥趸。于是,此时的石达开就不免会生出一种担心,一旦共盟会zhōng yāng的常委们还是会跟往常一样,依然要将林海丰的提议当成是“一句顶一万句”的万古真言,那么,不用共盟会zhōng yāng的常委会召开,也就等于他和杨秀清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的意见。
道理很简单,在共盟会zhōng yāng常务委员会内,大多数的常委都是林海丰刻意培养出来的老部下。尽管你再说天朝的官员们有多么的高尚,但石达开还是不得不怀疑那几千年来所传承下来的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的丑陋恶习,真的就不会显露在此次共盟会zhōng yāng的常委会之上。
不过,石达开到底是石达开,因为即便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石达开还是首先选择了兄弟的情份。(未完待续。)
………【第六八五章 自信的力量(六)】………
() 其实,石达开低估了共盟会中常委们的素质。
五月十六rì至十八rì,除去统兵在外浴血沙场的罗大纲、陈玉成、谭绍光、石祥桢及李侍贤等红军将领外,其余中常委的委员和候补委员们,无一缺席地全部都参加了这次本以为一天即可以结束,却一直持续了三天才终于有了一个结果的紧急会议。
大会首先向全体与会委员提交了同是出自书记处,但目的却是完全截然相反的两份书面意见稿,其后,即转入了就是否应该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再展开一场彻彻底底的“镇反”运动这个议题的大辩论。
如果不是充满自信的杨秀清太过“轻敌”,如果杨秀清能够认可石达开的想法而不是又接受了郑南和苏三娘等部分中常委们的意见,没有坚持在会议召开的当rì即进行最后的表决的话,不同意再次开展大镇反的林海丰这一方,那可真就输定了。
当然,石达开曾经的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
为了能够使这次中常会所得出的最后结果更加趋于公正、更加贴近于实际,尽管罗大纲、陈玉成、谭绍光、石祥桢和李侍贤这一班身为红军各路统帅的中常委们参加不了本次会议,但共盟会书记处还是指示他们,可以电报的形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
而林海丰呢,也的确真就没有“辜负”了他的那位石达开盟兄的担心,还真的就充分利用了他与各路红军统帅们电议军机的大好时机,给罗大纲和陈玉成等人私下里开了一个个的“小灶”,从而提前就拿到了四十五位中常委中部分同意票。
可尽管如此,在会议的第一天,林海丰还是明镜似的清楚。他的意见却并没有能够得到多数中常委们的支持。
事实上。对于眼前所出现的这种状况。林海丰还是有着足够的心理准备的。否则的话,他也就不会去动用对罗大纲等一班军事统帅们施加影响的非正常手段了。
毕竟如今的很多人对民众们的zì yóu言论还有着先天而来的诸多恐惧,毕竟这些曾经饱尝过满清殖民时期的种种痛苦的中常委们,对那些“蓄意败坏”自己经过了无数次浴血奋战才终于建立起来了的、又是发自内心的爱戴的这个新政权。总是有着一种难以遏制的刻骨仇恨。
于是,除去发动郑南、苏三娘在会上会下加紧与中常委们的沟通之外,在会议进行到了第二天的下午的时候,林海丰又就自己那关于不能再次掀起一次全国xìng的大镇反运动的意见。又向全体与会的中常委们做了一次极其中肯的阐述。
通过这次的阐述,林海丰达到了他的两个目的:
首先,在形势还是不利的情况下,将会议的表决时间再次予以了拖延;
其次,他的意见表述虽然不能算短,却能够令全体与会的中常委们不得不对他所反复郑重提出的一番道理进行着深思,那就是“如果今天我们不能令我们的民众切实得到言论上的zì yóu的话,那么,未来的我们自己,同样也会丧失正常表达我们自己意见的一切权力。”
因为林海丰的这番道理很实际。
要知道。在太平天国zhèng fǔ,是不存在什么后世那些个所谓的“处级”、“司局级”或是“部长级”的终身人群的。即便就是像杨秀清、石达开、林海丰、郑南和洪仁馕逦惶教旃鷝hèng fǔ的顶级首脑。若是能够洁身自好地保持着善始善终,其最终的归宿,也仅仅是以一位普通公务人员的身份步入各自的退休生涯。
如果诸位还是疑惑的话,那就现在这里晒晒太平天国建国之初的这五位最高首脑的后半生。
杨秀清:轰轰烈烈的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三年,杨秀清卸任了太平天国zhèng fǔ首任国家主席的职务。按照太平天国zhèng fǔ所颁布的相关条例,尽管此时的杨秀清已经完全可以以一位二级国家公务人员的身份(比其在任时的待遇降了一级)开始居家修养至老,但杨秀清却没有这样做。
在回到老家广西的第二年,杨秀清竞选上了广西省的省长。十年后,从广西省省长位置上卸任了的杨秀清,居然又以年逾六旬的高龄,再度参加了其家乡广西省桂平县紫荆镇平隘新村(今东王冲)村长的竞选并或成功。
一九零三年,八十二岁的太平天国公民杨秀清终老于平隘新村的老家之中。
石达开:在杨秀清卸任zhèng fǔ最高首脑之后,石达开先是被全国人大推选为了太平天国zhèng fǔ的第二任国家主席,但仅仅只是干满了一届。此后的石达开先是任过国防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又再任副委员长,还在红军大学陆军学院做了三年的战术教官。其后,在红军大学教育长的位置上陪伴了林海丰十余年。
从一仈jiǔ一年开始,以六级国家公务人员(比其曾经担任过的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待遇足足低了三级)退休回到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北山里那邦村老家的石达开,开始埋头专心做起了青少年的课外教育工作。这位“满肚子都是故事”的石爷爷的足迹,遍布了贵县的每一所学校。而其声音,则更是被无线电的电波,为全国的少年儿童所熟悉。
林海丰:当杨秀清卸任国家主席的时候,林海丰也离开了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位置,转而专心做起了红军大学的校长。后在已经开始担任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石达开的推荐和强力邀请下,出任过五年的国防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其后,林海丰再次回到红军大学担任起了校长,直到一仈jiǔ二年以七级国家公务人员退休(如果硬是要跟后世的官职相对比的话,林海丰的退休待遇估计最多也就仅仅相当于一个副部级)。
按照制度,退休后的林海丰回到了他的老家顺义县,除去顾问顾问国是,再就是与石达开一样,也做起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挤出一切的时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军事专著。他的《现代战争论》和《论游击战》等著作,不仅被世界各国的军事将领们奉为至宝,还是各**事院校的指定教材。
郑南:从政务院总理位置上卸任之后的郑南,一直被历届zhèng fǔ任命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主任,主持全国的教育和科技工作。
一仈jiǔ三年,以国家六级公务人员退休的郑南,又被国家科学院聘为终身顾问。
洪仁豪肟饨晃被嶂魅沃蟮暮槿诗,则是在国家外交学院院长和教授位置上反反复复地一直到以七级公务人员的身份退休。
而退休之后的洪仁氐搅思蚁绻愣ㄏ兀ブ榱⑺抵猓畲蟮南埠镁褪嵌怨陆衅吠仿圩悖⒀源羌ち摇
有人甚至这样地戏称,如果不是大家都了解内情,按照洪仁哪承┭月郏惺焙蚧拐媸呛苣讶萌讼嘈耪馕缓槔系哪歉龉裁嘶嵩系纳矸荨
正所谓,己所不yù勿施于人。
林海丰的这番表述,最终为扭转了这次会议的趋势。五月十八rì,当正式表决开始的时候,反对开展再次进行镇反运动的意见已经占了上风,尽管这个上风占的还实在是显得有些微弱。(未完待续。)
………【第六八六章 自信的力量(七)】………
() 共盟会中常委的这次特别会议的召开,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会议的最终结果,不仅使得太平天国良好的宽松政治氛围得以维护和长久地保持,更重要的,是将那个囚禁着zhèng fǔ公权力的笼子,又做了一次极其有效的整固。
此后的事实也充分地证明,林海丰的自信是有相当地道理的,尽管因为生活中尚存在着的某些不快人们会骂骂这儿,再怨怨那儿,但是,广大民众对于什么是香和臭,什么又是好与坏,还是都有着一定的鉴别能力的。
当然,杨秀清、石达开、苏三娘等人所曾经存在着的忧患意识,也说不上就是一种杞人忧天之举。
事实上,在《南方杂谈》的背后,的的确确是聚集着一股邪恶的势力。
这伙被从běi jīng等当年他们的“封地”上分流到了江南,连做梦都想着要恢复他们曾经的“大清国”的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就是想借着太平天国的政治宽松氛围,盘踞在宣传的高地上,不惜倾家荡产地向太平天国zhèng fǔ发动着一轮又一轮的攻势。。。
因为他们坚信谎话说上一千遍就能变成真理的哲学,相信早晚会有那么的一天,更多的民众会在他们鼓噪下“觉醒”起来,并会采用与“长毛们”当年同样手段,彻底埋葬眼前这个“万恶的”太平天国政权。
然而他们实在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同时更是低估了广大民众的力量。
的确,宽松的政治氛围依然还能够允许诸如《南方杂谈》之流的报刊继续生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太平天国国内的各种主流媒体对宣传这个阵地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办报、办刊的手法rì益新颖。rì益贴近广大民众的实际生活。再加上戏剧等文艺形式又如百花齐放般地jīng彩奔腾于广大民众的眼前。那些乌七八糟的报刊的生存环境自然就变得越来越恶劣,并逐渐地成为了广大民众们所唾弃的对象。
真心以民众的意见为镜子,敢于把敌人的非难当做清醒剂的太平天国共盟会及其所领导下的zhèng fǔ,不仅没有被意见和那些有意的非难所打倒。反而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用林海丰的话说,类似《南方杂谈》这种反面教材的存在,反倒使得全社会更多的人士对我们共盟会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
就在这次共盟会中常会的特别会议后没几天,尽管早已剪掉了自己脑后的那根大辫子。但对于加入共盟会却一直难有兴趣的曾国藩,向他所在的共盟会国家教育委员会支部郑重提交了自己的入盟申请。
一八七四年,曾经多次主动申请要求加入太平天国共盟会,却因为统战大局始终都尚未如愿的蒙古军区副司令官僧格林沁,终于与载垣等人一起,在鲜红的共盟会会旗下庄严地举起了他们的右手。
一八七六年,在zhèng fǔ的换届选举中虽然已经失去了国家副主席的职位,但因为工作出sè却能够再次连任了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的奕??,也终于自觉自愿地成为了太平天国共盟会的光荣一员。
一个知道必须要对广大民众抱有真诚的敬畏之心,甘心情愿地去做广大民众们的真正奴仆的zhèng fǔ。所得到的,自然会是广大民众们的更为强有力的支持。
而这种支持。使得林海丰和他的战友们的心里,则又充满了更大的自信,在他们的面前,任何的敌人都是无所畏惧的。
进入一八七一年五月,被善于鼓噪的《南方杂谈》等少数媒体恶毒攻击为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的太平天国红军,开始收获起了他们应该收获的一个个的丰硕成果。
在西南方向,继协助李侍贤的西北方面军全歼沙俄的高加索集团,并处置了意图投入协约国怀抱的巴哈杜尔沙二世之后,石玉琨所指挥的红三和红三十军又开始南北齐头并进,直扑孟买。
在蓝朝鼎的詹西军及奥德军的大力配合下,红三军一部收复信德(卡拉奇),而红三十军则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德干战役,还沉浸在对盘踞在本地治里法军之全面清剿终于大获全胜的喜悦中三万英军,全部被歼于哥达瓦里河以南的德干半岛之内。
红三军和红三十军开始全力压向孟买。
短短的数月之内又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弗雷德里克?海恩斯情知大势已去,想都不敢多想地就带上他的大英帝国亚洲战区陆海军总司令部,一溜烟地逃向了东非。
五月十八rì,石玉琨昂首阔步进入孟买,印度次大陆终于从大英帝国殖民者的铁蹄下获得了彻底地解放。
由于实在是被太平天国红海军那些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给弄寒了心,不管是作为大英帝国的亚洲战区陆海军总司令官的弗雷德里克?海恩斯,还是身为印度洋舰队司令官的亨利?凯派勒,面对着太平天国红海军对其海上补给线所展开的封锁大战,一直不敢正视。
所幸的是,抛弃了海峡殖民地的他们还有印度次大陆这个落脚点,还有沙皇俄国及土耳其奥斯曼人作为新的补给依靠。
为此,当海恩斯在孟买喘平了气息之后,还着实曾又生出过一阵美好的幻想:
老天爷是饿不死瞎家雀儿的,过去的失利,不过就是一些过眼的烟云,照眼前这样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印度次大陆即将重新完整地归于他的帝国,已经丢了的海峡殖民地也还会再度属于他的帝国。当然,在那些都会属于他的帝国的领地里面,还会有……
可现在,海恩斯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了。
在东非,不仅有着十几万还正在陆地上辛苦征战的帝国陆军,如今,又增加了他们这伙从海峡殖民地,再经印度次大陆辗转而来的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这近二十万张的嘴,还有那支撑着战争得以延续下去的各种补给物资,又该从哪里来呢?
在海恩斯和凯派勒看来,若想重新打通印度洋至本土的这条海上旧有生命线,不仅危险xìng十分的巨大,而且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xìng。也就是说,唯一可行的方法,就只能是寄希望于帝国的本部能够再倾全力地夺得地中海的绝对控制权。(未完待续。)
………【第七一七章 自信的力量(八)】………
() 对于亚洲战区的局势居然会变得如此之恶劣这一点,本杰明?迪斯雷利和他的zhèng fǔ在心理上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准备。
不仅如此,迪斯雷利和他的幕僚们却还曾很有些自信,那就是以海恩斯和凯派勒的实力,即便不能将整个的印度洋都当成是脚面水来平趟,至少也可以做到能够确保自己的一切往来zì yóu。
然而现实却实在是太残酷,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在必须要及时地给予海恩斯以强有力的支持这一点上,根本无需什么统一思想,无论是迪斯雷利本人,还是他的zhèng fǔ里的那些重要阁员们,都是既明确、又一致。
只是很可惜,迪斯雷利们也有他们的难处。
其实,从战争开始爆发的那天起,迪斯雷利们就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其完全控制地中海的野心。不过,一次次的血战下来,迪斯雷利们除去做到了绝对可以不让任何一艘的同盟国舰船走出地中海外,剩下的,就是留在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海军身上的累累伤痕和无尽的遗憾。。。
当然,迪斯雷利们可以言之凿凿地为他们开脱说,当时的他们没有倾尽全力,那么,现在呢?现在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如果我们还是不能控制住地中海,一旦太平天**队在继杀进了俄国之后,又大举突入土耳其,原本有利于我们的战争的天平,就将发生极为可怕的倾斜。
鉴于共有的这种危机意识,迪斯雷利们做出决定,立即将大西洋舰队的部分力量从美洲战区抽调回来,与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拧成一股绳,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地中海的问题。
巴黎,作为同盟国带头大哥的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虽然根本就不知道其对手们眼下正在如何地拨拉着他们的算盘珠子。但是。对于他自己如今所处的危险环境,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却不仅是相当地清楚,还已经变得整天如坐针毡。
对于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来说,除去开战之初的那段风光时间外。之后的rì子里,烦恼和忧愁就成了他的一个最忠实的伙伴。
那支曾经令他骄傲万分的,完全都是由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所武装起来的,虽不敢号称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但至少却可以拍着胸脯子在欧陆说自己是首屈一指的帝国陆军,居然还是抗不住手中只是拿着一些“破铜烂铁”的普鲁士人的打击。
尽管随着战争的进程,在意大利、奥地利等盟友及后来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人的大力协助下,战场上也曾出现过一次次能够令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jīng神一振的大好局面,但可惜的是,每一次却又都是如同绽放的昙花,极其的短暂。
当然,在迪斯雷利的英国zhèng fǔ看来,普鲁士的俾斯麦zhèng fǔ之所以会取得如此的巨大成果,那是跟其所领导下的。以他们的帝国皇家海军为首的协约国海上力量对同盟国之海上封锁之成就密不可分的。
原因很简单,自从太平天国zhèng fǔ公开成为了协约国的对立面之后。以他们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为中坚的协约国海上力量,就完成了对欧陆上的同盟国的彻底封锁。法兰西军队的装备的确够jīng良,但缺少了来自太平天国zhèng fǔ的补给,再jīng良的装备也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能力。
但在俾斯麦一边看来,总喜欢自以为是的英国绅士们的这种炫耀,根本就与现实风马牛不相及。
因为对于法兰西军队所拥有的那些现代化武器装备是否始终都在发挥着其应有的能力,只有俾斯麦和他那些亲身过滋味儿的普鲁士将士们的心中最清楚。
俾斯麦和他的将士们一直都不得不承认,法兰西军队的火力不仅是强大的,而且还已经强大到了令人想象的地步,胆子若是稍微小了那么一点儿的话,就足以被那种强大犀利的火力吓得jīng神分裂。
但令俾斯麦值得骄傲的是,他所拥有的,是一批善于谋略的将领,以及一大批不惜用命的士兵。
俾斯麦认为,决定一场战争最终胜负的关键只有两点,第一是钱;第二是则是人。
其实,与自以为是的英国人相比,俾斯麦的骄傲才是真正有道理的。
事实上,当战争进行到一八六九年的时候,由于太平天国zhèng fǔ也已公开对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正式宣战,拿破仑三世的确曾像迪斯雷利们所炫耀的那样,着实为他的军队的补给有过一段时间的苦恼。
不错,他和太平天国zhèng fǔ都考虑到了战争的长期xìng,以及战争局势的恶劣xìng,以至于拿破仑三世也的确是在太平天国zhèng fǔ决定加入这场战团之前,接受太平天国zhèng fǔ的建议,狠狠地囤积了一把武器弹药等来自太平天国盟友的各种军事物资。
但是,眼下的这场世界xìng的大战毕竟不是短暂的,各类军事装备总是要毁坏一件少一件,弹药也总是要消耗一些少一些。到了一八七零年中,这位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勒紧裤腰带囤积下来的那些军用物资,早已经变得所剩无几。
战局的发展本就不如事先的想象,而如今唯一能够赖以支撑腰杆子的新式军备,又眼看着要变成一支支叫花子用的打狗棒,这仗哪里还有取胜的希望?
“我最尊敬的元首阁下,请您看在我们的友情之上,无论如何都要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
于是,一八七零年六月,这位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陛下连续数rì致电太平天国zhèng fǔ元首杨秀清,恳请太平天国zhèng fǔ能够不忘中法同盟之好,迅速出兵打通红海、苏伊士运河这条同盟国的海上生命线。
但是,拿破仑三世并没有等来太平天国zhèng fǔ这种帮助,因为太平天国方面认为,以太平天国红海军现有的实力,还不具备一举歼灭庞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之印度洋舰队的能力。
不过,尽管极度渴望中的来自太平天国方面的援助并未能到来,可拿破仑三世却还是度过了这一难关。
原因是在他的法兰西,就有人能够向他提供这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
(唉,腰不好,乍眼神儿还不好了呢?嘿嘿,一连十几天,章节的数字都给弄错了。今天开始纠正。)(未完待续。)
………【第七一八章 自信的力量(九)】………
() 雪铁龙财团麾下的里昂机器公司居然也能够生产出他拿破仑三世所急需的新式枪支和弹药。
不仅如此,雪铁龙财团还相当地替他拿破仑三世设身处地着想,由于考虑到此时的他拿破仑三世早已是囊中羞涩,雪铁龙财团还特意提出了一个两全的建议,即雪铁龙财团可以为承销商,帮他拿破仑三世发行两亿法郎的法兰西zhèng fǔ国债,以专门用来偿付从雪铁龙财团所订购的各类军需用品。
当然,雪铁龙财团毕竟不是仁慈的上帝,作为商人,他们还向他拿破仑三世附带有另外一个条件,也就是他拿破仑三世同时还必须要购买他几年来一直都并不看好的鱼雷快艇。
既想承销zhèng fǔ的债券,还要强行搭售行情并不为法兰西海军方面所看好的,一个个小蝌蚪似的鱼雷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