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都在滴血的郭铁林来不及有更多的悲痛,因为他知道,该是自己做出最后的表现的时候了。
他半躺在掩体之后,怀里亲密抱起刚刚搜罗到来的三颗手榴弹,再吃力地将三枚手榴弹的扣环,细心地一起挂在自己右手的无名指上。
当这一切都做完了之后,他那愈发显得惨白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得意的笑意。
随后,他就开始竖起两个耳朵,仔细地倾听着。他已经听到了“毛鬼们”愈来愈近的杂乱脚步,也听到了其中夹杂着的几声来自“毛鬼们”的狂笑。
娘的,“毛鬼”,你们就都来吧,这里可还有老子在呢,你们休想跨进俺们的医院半步!
郭铁林开始轻轻地平躺在了掩体后面的地上,用本是捂在腹部的左手,搂紧怀中的三颗手榴弹,右手的无名指拉直了手榴弹的弹弦。同时,又朝着野战医院的里面的投去了略带遗憾的一撇。
唉,平时总是被几个“有幸”能在野战医院里逗留上些日子的战友吹得玄乎的,号称是能令你比吃上顿美餐还舒服,不吃药病都会好的“天使们”那种特别的关爱,自己是无缘体验了。
然而,也正是这最后的一撇,马上又令郭铁林那张惨白的脸不仅更惨白,还如同是僵硬了一般……Q!。
………【第五七四章“暖流行动”(十三)】………
第五七四章“暖流行动”(十三)
与太平天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精干政府相同,在肩负着捍卫疆土,维护和平重任的红军部队之中,根本见不到任何一个无所事事的机构。
而作为各个师属的野战医院,那就更是精的不能再精,除去少量必须的担负后勤保障的人员之外,从院长开始,院里的所有人员,各个都是名副其实的专业能手。
眼下,阿克拉维克城内的战事还正酣,红二十六师的野战医院,人人都忙得是脚打后脑勺,类似那种某位为了引人注目的漂亮而年轻的女护士,可以很悠闲地去跟一个首长的警卫员在医院的院子里昏天黑地的逗咳嗽玩儿的事情,则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桥段。
在红二十六师的野战医院之内,还不要说是包括院长在内的主刀医生们,也不要说那些进进出出都得一溜儿小跑的护士们,就连那位本是主管行政后勤工作的副院长同志,都不得不换上一件白大褂,跑到病房里临时客串起了护理员的行当。
南城门处可能出现了变故的消息,郭铁柱在第一时间就通报了正在病房里的伤员身边紧忙着的野战医院的副院长。
副院长虽然加了小心,也迅速向要么与他一样都扎在了各个伤员身边儿,要么就是忙着手中的那些必须要忙的各种事情的后勤人员做了指示,一旦听到他所发出的紧急信号,就立即组织和掩护伤员及医护人员们向预定的安全地带转移。但除此之外,他也并未立即采取更多行动,当然,他也没有采取更多行动的能力。
首先,作为野战医院的一员,与医院内的所有专业医护人员一样,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每一位被送到这里的伤员。不到万不得已的最后时候,这项工作就绝对不能停止。
其次,他还需要他所信任的警卫排的同志们所传送回来的最新消息。
当jī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之声已经在野战医院的大门口响起的时候,即便没有来自警卫排的情况汇报,副院长同志也已经明白了失态的严重xìng。
现在,把本是最后一瞥的目光投向野战医院的大院之内的郭铁林,恰恰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身披着白大褂,手中挥舞着六轮短枪的这位副院长同志,正带着二十几个红军官兵,疾奔野战医院的大门口而来。
再看看跟在这位副院长同志身背后的那些红军官兵们,不是身披着白大褂,就是腰里系着雪白的围裙。而在他们手中的舞动着的武器,就更是五花八门。
有六轮的短枪,有手榴弹,有已经变得黑黝黝的扁担,还有在西下的阳光映照中泛着油星的光彩的铁勺和饭铲子。
为了保护野战医院的安全,连正在灶台边忙碌着的炊事员们都被拉了出来。
但能够令郭铁林脸上的肌肉一时僵硬了的,还不止是这些,更为重要的是,在急奔而来的这些“援兵”之中,居然还有着跑得头上的小辫子也在左右不停地猛烈摇晃的三位护士女兵。
霎那间,一股血流汹涌地直顶上郭铁林的脑门,他那惨白如纸的脸,竟然也现出了微微的红意。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咱天朝的老爷们还没死光呢!
“不要过来!”
在紧绷着嘴chún,默默地用鼻子深吸了几口气之后,郭铁林猛地发出了这一声的暴吼。
随着这声暴吼,郭铁林居然腾地从地上跃起,右手使劲地一挥,将怀抱着的三颗手榴弹弹弦同时拉出。
“哥,我来了!”郭铁林拼尽全身的最后一丝力气,紧跟着又是一个翻滚,翻过沙包垒成的掩体,滚进了密压压的英军群中。
“轰隆隆……”
还没有来得及从郭铁林刚才的那声暴吼中清醒过来的哈利恩中校,耳边又响起了这声惊天动地的轰鸣,连一声哀嚎都没能发出来,就跟身边儿包括那位胡利少校在内的十几个部属一起,倒在了血泊之中。
英军被这意外的打击给打懵了,他们想象不出在前面的掩体之后,还到底会掩藏着多少这样能置人于死地的骇人秘密。
哗……
如同是退潮的潮水,已经逼近了野战医院大门的英军士兵,又开始争前恐后地调头后窜。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答答……
在嘹亮的冲锋号角之中,一队斜刺里杀来的红军将士,抢在由野战医院的机关人员、炊事兵和女护士们所组成的队伍之前,重新恢复了野战医院的安全……
“……三十一日十四时四十六分,突袭南门得手的英军,向我师野战医院发动猛攻。为了保卫野战医院的安全,郭铁柱少尉指挥警卫排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顽强奋战,虽最终全部阵亡,却为援军的到来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在保卫野战医院的这场jī战中,尤其值得称颂的,是我红一百零二团一营四连的郭铁林中士……南门以及野战医院的突然遭袭及所带来的损失,作为师里的主官,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更凸显出了我等思虑不周,轻敌骄傲的大毛病……”
在阿克拉维克一战后随即由红二十六师发给红七军军部的电文中,对于师野战医院警卫排等部下们的表现,红二十六师的主官们是大加褒奖,而对于他们自己的种种失误,却是毫不隐瞒地一一加以揭出,并主动请求军部上报红军美洲战区司令部,给予他们以严厉的处分。
只有知耻者才能有后勇。
所以,在对阿克拉维克城内的顽抗英军随即进行的大清剿之中,红二十六师的主官们不仅干的更为凶狠,同时又极其的仔细。
首先,红二十六师不仅派出一支支分队封堵住了阿克拉维克城的所有对外的地下主排水口,还发明了以各连队炊事班的那口大号铝锅,装满沙土石子儿之后,再往那些位于城内路面之上的所有下水口上一坐,对其进行临时封堵的好办法。
而在最后对英军引以为自豪的中心要塞——英军第二十军团军团部大楼所展开的攻击中,鉴于英军极其的顽强,红二十六师又在迫于无奈之下,不得不对其用上了特殊的手段——“油瓶……Q!。
………【第五七五章“暖流行动”(十四)】………
全文字无广告 第五七五章“暖流行动”(十四)
为了应对西方人所钟爱的城堡式防御,太平天国工农红军总后勤部给各红军的参战部队,都配备上了一种特殊而实用的破垒武器,这就是燃烧瓶。
这种粗陶制成的,在外型上相当酷似红军参战各部战斗员的另外一种必备杀器——长柄手榴弹的燃烧瓶,在使劲地晃动之后,摇动酒瓶,一旦瓶子在硬物上撞碎,遇空气而立燃的黄磷,便会同时引燃飞溅的汽油形成极强的烈焰。
对于这个宝贝武器,红二十六师的将士们则更喜欢昵称其为“油瓶”。
于是,扎堆于庞大的,城堡式的英第二十军团军团部大楼里的**百英军官兵,这回可算是触上了大霉头。
因为英国的将军们当初虽然对他们这座“城堡”的外部抗击打能力,考虑的不能不说是实在地很周到,但在内部的构造上,他们却还是只顾及了舒适和文雅,以至于没能把“堡垒”内的地板、楼梯等物件儿,都一并地用石材加以打造。
当一个个燃烧瓶顺着底层那枪眼般的窗子飞进英军第二十军团的军团部内,顷刻间,在这个外表堪称是坚固无比的堡垒式大楼的肚子内,到处都是奔窜的火龙。
一批批的英军官兵被烧成了火鸡,一批批的英军官兵被变成了熏鸭和烤鹅,还有一批批实在禁不住烟熏火烤的英军官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由十余米的顶楼之上“自由落体”而下,被摔得骨断筋折……
经过八个多个小时的激战,红二十六师完全占领阿克拉维克,英第二十军团精心构建的所谓边界筑垒防线彻底坍塌。
继阿克拉维克一战大捷后,红二十六师又作为红七军的尖刀,东渡马更些河,并溯河而上。
四月二十三日,红二十六师又突然出现在英军刚刚匆忙构建起来诺曼韦尔斯防线背后,并经过连续三昼夜的顽强阻击作战,最终为红七、红九两军主力赢来了围歼诺曼韦尔斯地域全部英军的有利战机。
至此,加拿大的西北大门已被完全打开,在谭绍光和红七、红九两军将士们的前面,出现了千余里之内一马平川的大好局面。
八万红军健儿呼啸着,直逼加拿大的西北首府——黄刀城(耶洛奈夫)。
由于手头上实在是过于拮据,再加上这个加拿大总督区又是地域虽然广阔,人却少的可怜,不毛之地比比皆是。
因此,无论是作为帝国美洲远征军的领导者亚历山大?乔治?伍德福德将军,还是作为加拿大首席地方长官的阿礼国先生,尽管都看到了便捷的通讯手段所能带给他们的极大好处,但在施行当中,却又免不了要有取有舍,以至于在偌大而又极为关键的一个西北地区,仅仅只是在其首府黄刀市,才能得见有线电报机的尊容。
也正因为如此,已经移驾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华盛顿坐镇指挥全局的亚历山大?乔治?伍德福德上将的美洲远征军司令部,无论是在对当前的局势的把握上,还是在其后的总体反应上,都比谭绍光上将的红军美洲战区司令部慢了可远远不仅就是半拍那么简单。
于是,当这位伍德福德上将先是通过前面败军的人跑马奔,在转由黄刀或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的道森克里克的有线电报线路,最后终于真正得知了他的整个西北边界的筑垒防线都已化作了乌有的时候,时间都已经到了四月的中旬。
虽然在此时的西北地区已经同时出现了两股大举南下的中**队集团,但凭借着已经到手了的种种“精确”情报,伍德福德和他的高参们还是得出了这样的判断,中**队的主要攻击方向,必定是黄刀方向。
原因很简单,相比起更西面且多山地的不列颠哥伦比亚来,有着大片沃野和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的西北地区中腹,更有利于中**队前进的步伐。
于是,暂时还不愿意从与美利坚同盟国的正面战场上抽调出任何一个军团来的伍德福德,除去决定让他的一位高参爱德华?布莱克尼上将赶紧返回渥太华,执掌加拿大防御司令部外,只是调集了驻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陆及马尼托巴等省的三个军团,迅速向黄刀靠拢。
他的首选,当然是能以黄刀城为依托,即便击退或消灭不了中路猖狂而来的中**队,至少也可以能阻挡住中**队的前进脚步。
而即使此项选择行不通的话,他还有最后的一手,那就是以三个增援军团,在阿萨巴斯卡湖一线构建新的防御线。
至于针对那支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很可能也会向着他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穷凶极恶而来的中**队,伍德福德的选择是暂时不理睬他。
换句话说,你若是胆敢来,那你就来好了。他情愿放弃一些地方,顺水推舟地来他个诱敌深入。等到他彻底解决了直奔黄刀而来的这股主力敌军之后,嘿嘿……咱们新帐老账一起算。
最后,他也没忘记要急电那位阿礼国总督,要求他务必赶紧解决掉还在弗雷塞地区的那些中国人,甭管他们是在为谁打工,决不能姑息养奸。
一八六九年七月二日,谭绍光上将所帅的八万余红军兵临黄刀城下。
而此时,北上来援的英军各部,走得最快的一支,距离黄刀城至少还得有着五六百里之遥。
在用两天时间打扫干净了英军第十四军团设置于黄刀外围的所有防御据点之后,七月五日的凌晨三时三十分,红七军和红九军各部同时对都已龟缩进了黄刀城的英军第十四军团发起总攻。
三时四十分,红九军的红三十三师一部即首先在北面突破黄刀城防。
三时五十分,攻击黄刀城南的红七军的红二十五师,也突破成功。
仅仅两个多小时之后,英军第十四军团司令官杰姆斯中将即宣布放弃抵抗,近万名英军官兵缴械投降。
还在两三百里之外游荡着的英军各增援军团,在得知坚守黄刀城的第十四军团已经彻底完蛋了的震惊消息之后,二话不说,立即纷纷掉头回窜。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五七六章“暖流行动”(十五)】………
第五七六章“暖流行动”(十五)
七月二十一日,带领红九军主力自黄刀城西出的吴定彩中将围攻辛普森堡,两天后,辛普森堡被红九军攻克。~~
到了八月的中旬,谭绍光上将的兵锋又开始指向了英军刚刚匆忙构筑起来的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
红军的一支支小股部队不断地在英军的防线前出没,东打打,西探探,完全是一副正为不久之后的大举行动寻找着最佳攻击地域的样子。
“中**队之凶狠不仅远超想象,其所用兵力之巨,也更是远远地超乎了之前我们的判断,不下十万之众。以目前的态势,以及我手中现有的这些对中**队几乎已经到了谈虎sè变地步的微弱力量,一旦中**队的大举进攻行动再次开始,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恐怕很难能支持多久。”
接到爱德华?布莱克尼上将的这份充满了极度悲观情绪的电文,再认真地审视过几个月来所发生的一切,亚历山大?乔治?伍德福德将军也只能是要好好地正视一下眼前的现实了。
八月十九日,经过反复斟酌之后的伍德福德,不得不忍痛做出决定,由美利坚前线chōu紧急chōu调回三个jīng锐的主力军团,以确保自己老窝的绝对安全。
坐在黄刀城内始终没动的谭绍光笑了。
因为他已经兑现了太平天国政fǔ对法兰西盟友的承诺,正在不断地减轻着美利坚战场上的美利坚同盟国与法兰西联军的正面压力。
当然,他还为西线进行的解救在弗雷塞的三万自己同胞的行动,提供了相当必要的掩护。
就在谭绍光大张旗鼓地挥师黄刀城下之时,西线,刘明远红一骑兵军的一万五千铁骑,不仅飞越过了大片山峦起伏的不máo之地,还于七月十二日,攻克了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之内,英军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的最西端重镇道森克里克城。
这一消息传来,不仅令身负着整个加拿大地区的防务重任的布莱克尼上将如被雷击,那位大英帝国的加拿大总督阿礼国先生,更是惊恐万分。
“将军阁下,现在您务必要赶紧调动勒méng将军的军团,去参加对弗雷塞地区的中国人的清剿。”
“调勒méng少将的军团?”
听到眼前这位已经是满身虚汗淋淋的总督大人的这个请求,布莱克尼上将被气得下巴上的山羊胡一个劲地颤抖,眼珠子差点儿没从眼眶里掉出来。
“几个月前你不是曾夸下海口,根本无需勒méng将军的正规军团,只要你的自卫军一到,弗雷塞地区的那点儿中国人立即就会土崩瓦解吗?现在怎么了,你的那些乌合之众的自卫军呢?”
布莱克尼上将暴跳如雷地叫喊着。
阿礼国却只能抹着大汗淋漓的额头,哑口无言。
还早在四月中旬,当伍德福德要求他立即对弗雷塞地区的中国人进行彻底的清除的电报发来后,本已与如今成了盟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天龙财团达成协议,无论任何时候都会确保其在弗雷塞金矿的利益的阿礼国,翻起脸来那可是比翻书还要快,连向天龙财团提前打个招呼的步骤都省略了,就直接开始部署对弗雷塞金矿的大清剿。
为了展现几年来自己在加拿大的丰功伟绩,他一口拒绝了布莱克尼上将要把驻扎在温哥华的勒méng军团派上清剿弗雷塞矿区的好意,而是想仅仅凭借着他那由来自英国的侨民们所组成的自卫军(自英美大战一起,阿礼国就仿效着他当年从太平天国那边儿所学到的知识,也在他的总督区内组建了一支类似太平天国政fǔ的民团一般的,庞大的地方武装,用以维护地方治安),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弗雷斯矿区的中国人一举剿灭。
当然,这位阿礼国先生之所以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弗雷塞的问题,其中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这回去清剿的可是个féi的流油的大金矿,而甭管是什么勒méng将军的军团,亦或是什么其它的大英帝国的军团,无非都是一些贪得无厌的饿狼而已。若是让他们进了弗雷塞矿区,也就等于是把大量的财富都塞进了这些饿狼们的肚子里。
而阿礼国先生,是想为他的帝国尽可能保存下这笔财富,毕竟他的大英帝国的余粮也不多了。
经过了阿礼国一个多月的认真筹备,到了五月底,总数达一万两千多的他的加拿大自卫军,已经由周边各地齐聚弗雷塞。
不过,真正的清剿行动才刚一开始,阿礼国就感到了头疼。
在他的想象当中,弗雷塞矿区之内的中国人虽然人数已近三万,但怎么说也都只是一些只会整天撅着腚去挖矿的平头老百姓,即便敢起来跟他的自卫军相抗衡,手中挥舞的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些铁镐和木bāng子,大不了会给他的自卫军添加上一点儿小麻烦而已。
然而事实却告诉他,情况很复杂,清剿很棘手。
原因是弗雷塞矿区的中国人不仅也有真正的武器,更要命的,还很善于将那些本是用于采矿的炸yào,专mén埋在各种jiāo通要道之上去炸人玩儿(阿礼国阁下并不知道,那些被中国矿工们用来炸人玩儿的东西可不是简单的炸yào,而是经过矿工们加工制作之后所变身的“地雷”)。
一个多月过去,前去清剿的加拿大自卫军尽管已经是损失惨重,却还是只能在弗雷塞矿区的周边打晃,根本深入不进去半步。
无奈之下的阿礼国,只得再拼凑人马往弗雷塞那边儿填。
进入七月底,加入弗雷塞地区清剿大军的加拿大自卫军的数量,已达两万有余。随着新锐人马的增多,清剿行动似乎也开始有了一些的进展。
但是,直到今天,阿礼国不仅也根本没有能看到他所期望的那种美好结局出现,甚至连哪怕是只有一个在弗雷塞的中国人被抓获的这种振奋人心消息,也自始自终地没能得到过。
所以,一听到太平天国的红军已经把脚踏进了道森克里克城,凭借着多年跟太平天国人打jiāo道的经验,阿礼国很自然地就马上想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这股突然杀到了道森克里克的太平天国红军的下一个目标,一定就是要去解救那些被围困在了弗雷塞金矿的中国人。
!@#
………【第五七七章“暖流行动”(十六)】………
第五七七章“暖流行动”(十六)
然而,到眼下为止,阿礼国自己的气力却已经用尽了。
由于另一路的中**队杀到了黄刀城,阿礼国先生既要出人出力协助布莱克尼上将巩固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又得提前做好自己身边的安大略和魁北克等地的应变准备,他那本就数量有限的加拿大自卫军,早已忙乎的不堪重负。
要想真正清除掉弗雷塞地区的那种中国人,他就只能寄希望于这位布莱克尼上将的正规军。
但布莱克尼上将根本不为所动。
对于布莱克尼来说,什么弗雷塞的中国人,那不过是癣疥之患。一帮身上沾满了土渣子,只知道撅着腚挖金子的中国老百姓能翻起什么大浪来,不过就是你阿礼国先生无能而已。
甭管怎么说,也甭管你阿礼国阁下的自卫军们多无能,既然当初你们自己硬把这件事揽上了身,现在,你们还是继续地在那里该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因为已经切身体会到了中**队之利害的布莱克尼上将,可没有那么多的好心情来搭理这种事,他现在感到最紧迫的,是需要提醒勒méng的军团,务必做好温哥华城及温哥华岛的防务,决不能再让发生在黄刀城的那一幕,在温哥华重演。
同时,他还得时刻提醒守护在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上的那些“蠢货”,随时小心注意西线中**队的下一步动作,坚决遏制住这支中**队很有可能会对防线后部所实施的攻击,以防其对整个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造成崩溃之势。
当然,他还得“有求于”面前的这位阿礼国总督阁下。
那就是要让这位阿礼国总督所掌握着的加拿大自卫军,去从中**队的手中夺回那个要命的道森克里克城。
其实,所谓的“夺回”,不过是布莱克尼上将的一个美好的托词而已。他根本就不相信那位阿礼国总督阁下真的能干出这种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壮举来。他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要拖住西线那支中**队的tuǐ,至少可以让他们多在道森克里克停留上一阵子,为他尽可能地争取一点儿时间。
自从邱远才一行人秘密地进入了弗雷塞矿区之后,矿区的自卫武装不仅藉此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也更加趋于正规化,更关键的,是矿区已经与谭绍光的美洲战区司令部,建立起了直接的电讯联系。
邱远才所接手的这支护矿队,不过仅仅就是一支由两千来支英制火枪武装起来的工人队伍。毕竟想把一门门沉重的火炮也“走sī”进矿区来,绝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邱远才和他的战友们擅长因地制宜。
为了应对随时会发生的危机,在邱远才和他的战友们的带领下,曾经由美利坚大老板方静bō先生用重金打造的弗雷塞矿区的采矿工具加工厂,很快就变成了一座“相当专业”的兵工厂。
在这里,不仅能生产出成批的铁质地雷,或是各式各样因材施制的石头雷,还鼓捣出几十门的“土炮”。
即便如此,如果论起邱远才麾下的这支护矿队来,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的数量,其实不仅并没有真正地比那位阿礼国先生枪多炮多的加拿大自卫军好多少,反而还明显地处于劣势。
但久经战场上的血与火考验的邱远才和他的战友们,却有着一样阿礼国和他的那些加拿大自卫军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战术。
在邱远才的指挥下,护矿队并没有按照阿礼国们的幻想,坐等在矿区几个孤零零的所谓优势地域,与前来清剿的加拿大自卫军进行寸土必争的鏖战。而是在加拿大自卫军刚刚一出动之初,就随之玩起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
地雷战,破坏战,麻雀战、偷袭战等等,邱远才的护矿队都玩的是不一而足,令本是前来进剿的加拿大自卫军,根本自顾不暇,几乎彻夜难眠。
六月底,好不容易用无数士兵们的血肉之躯,终于从到处都是死亡威胁的丛林中趟出条路来的清剿军,顶着中国护矿队节节阻击的枪弹,总算是接近了弗雷塞矿区的腹部。但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屁股,却又挨了跳到外线的邱远才重重地一脚。
清剿军的临时粮草储备地,连同一个正团的千余官兵,尽数毁于邱远才的护矿队之手。
邱远才的这一脚,踹的实在是凶狠,踹得加拿大的自卫军连滚带爬,重新回到了进攻的起始点。
看似轰轰烈烈地对弗雷塞矿区征剿了两个多月,可在这两个多月之中,加拿大自卫军的官兵们就根本没有真正地见到过多少他们想要清剿中国矿工,自己反倒损失惨重。
八月初,按照阿礼国总督的严令,加拿大自卫军的弗雷塞清剿司令部又不得不硬起头皮,准备着要筹划一bō破釜沉舟的攻击行动。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个突如其来的震惊消息,使得弗雷塞清剿司令部的宏伟计划彻底泡了汤。
大规模的中**队正在急速向弗雷塞抵近。
望着那座“金光闪闪”的弗雷塞矿区,清剿军的将领们在一声长叹之后,想都不再多想,立即作鸟兽散。
连眼前这些普通的中国老百姓都整治不了,若是再遇上了真正的中**队,那还不是死路一条啊,此时不跑,还等待何时。
如果按照现时的实际情况,已经在道森克里克得手了的红一骑兵军,只要一鼓作气向着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的后部一个猛冲,英军的这道临时防线定会就此彻底崩溃。
不过,刘明远的红一骑兵军却根本没有这么做,而是在道森克里克城内停留了数天之后,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英军(其实大多都是阿礼国阁下的地方武装)正不断朝着道森克里克开来之际,仅留下了郑玉阳骑二师的一师人马,他自己则帅着红一骑兵军的主力悄悄撤离了道森克里克,直朝弗雷塞扑去。
很显然,谭绍光暂时还不想这么快地伸出手指头,一下子就去捅破那道布莱克尼上将呕血沥血的所谓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Q!。
………【第五七八章“暖流行动”(十七)】………
第五七八章“暖流行动”(十七)
当黄刀城与辛普森堡被拿下,道森克里克也被收入了右路军的红一骑兵军的囊中的时候,谭绍光曾经是很有心要对英军匆忙设防的皮思河—阿萨巴斯卡湖防线来个趁热打铁的。
尽管在谭绍光的心里十分清楚,到目前为止,最高统帅部所赋予他的首要任务并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