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天国-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并不是说阿古柏过去真是一个肯豁出命来的家伙,而是因为自从威风凛凛地来到了中国的那天起,阿古柏从来就没有过啥时候还能会把自己的性命都丢掉了的念头。

    可眼下不行了,阿古柏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倘若他阿古柏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知进退,估计就是圣主阿拉亲自下凡,恐怕也难改变他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命运。

    老人说得好,好汉不吃眼前亏。

    老人们还说,留得青山在,总是不愁没柴烧。

    连彼得罗夫斯基那么强硬的主儿都知道跑为上策,你罗伯特?沙敖也知道该溜之大吉,我阿古柏他娘的又何必非要在这死撑着去装大尾巴狼。在如今这种极端险恶的情形下,最好的办法是不妨先收敛一下锋芒,暂时退缩一下,这样既可以保住自己那些用来吃饭的实力,也能顺便再好好地总结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的种种得与失,等到将来找到了好时机,还可以重新再杀回来。

    不过,已经完全想通了的阿古柏在罗伯特?沙敖的面前,却并没有把自己的真正心思流露出来,而是装疯卖傻地先把本就是急火火想走的罗伯特?沙敖赶紧打发出了喀什噶尔城,等到罗伯特?沙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的两天后,阿古柏也追随着罗伯特?沙敖的足迹,裹挟着喀什噶尔城的数万民众,一起踏上了回故乡之路。

    当然,临行前的阿古柏,也绝对没有忘记了那位曾经对他如同儿子一般的孝顺,后来却又敢心生异志的布素鲁克。早已被从富丽堂皇的“帕夏宫”中被轰进了一个难见天日的狭小囚禁之处的布素鲁克,被阿古柏亲自派去的几个亲信侍从用绳子,活活地勒死在了囚室里。

    对于那座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的喀什噶尔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阿古柏这伙强盗们虽然搬走了城内一切能够搬走的财物,却没有把它彻底地付之一炬。

    但这绝不是因为阿古柏有多么的善良。

    阿古柏之所以这次走的能如此的“文明”,一个原因是唯恐自己的行踪会被正在对牌租阿巴特和塔什巴里克动狠的太平天国的军队过早地发现;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在内心里还非常地相信,早晚有一天,他还会重返这个喀什噶尔城。

    整整八天后,阿古柏终于走到了离开喀什噶尔才有三百余里之遥的乌鲁克恰提,但要是回头望去,他的这支连军带民已足有六七万之众,又携带着大批难割难舍的各类军用辎重及大批财物的庞大队伍的尾巴,却还远远地落在离他百余里之外的坎素。

    阿古柏相当地愁,因为若是照这样的走法走下去,甭说是八天,就是再用上个十天,他也休想走回到他那安全的老家去。

    而只要人一到了倒霉的时候,往往还要祸不单行,阿古柏自然也是不能脱俗。

    就在阿古柏为了他的大军行进速度慢的就像是乌龟爬犯愁的时候,牌租阿巴特以及塔什巴里克已经相继被天朝红军攻破的噩耗,也随之传来。

    这一下阿古柏可是着急上火了。因为牌租阿巴特和塔什巴里克一下,再就势轰跑了他留在喀什噶尔城内虚张声势的小股人马的太平天国军队,那可是用不了几天,就能紧追上来。

    是不是应该一面紧催后面的大队,一面在乌鲁克恰提赶紧就地整顿防务,以掩护携带着辎重和财物的大队人马?

    阿古柏这个念头刚一动,马上却又被她自己否定了。

    因为乌鲁克恰提这个小城实在是小的太可怜了,能把叶尔羌、英吉沙尔及牌租阿巴特和塔什巴里克都视为平地的太平天国军队要是到了这里,恐怕只需要抬腿一脚,就能踢倒乌鲁克恰提那单薄的城墙。

    为了安全起见,看来也就不能管得太多,只有自己先跑才是上策。

    于是,阿古柏带上他的六千精锐“吉杰特”(也就是骑兵,据说又是最年青的兵士的意思),离开乌鲁克恰提抢先上了路。

    到底是轻车简从,跑的就是快。仅用了两天的时间,阿古柏和他的那六千“吉杰特”,就跑出了一百多里,跑到了铁叶尔里叶克岭的西麓。从这里再往北去两百里,就是通向他的老家浩罕的最后一座中国的重镇——亮噶尔了。

    两百里,对于全部精骑的阿古柏来说,不过也就是两三天的路程。可到了这种眼看着光明就在前头了的时候,阿古柏却忽然又不想再快跑了。

    原来,此时已经有了些许轻松感的阿古柏,居然又对那些已经被他远远地抛在了身后的辎重和财物感到了肉疼。

    阿古柏决定,要就地等候几天。

    然而,在舒舒服服地耐心等待了三天之后,阿古柏不仅没有等来期望中的那支井然有序的大队人马,而是等来了一群接着一群形如落水狗、丧家犬似的“沙尔巴兹(也就是步兵,据说又有最勇敢的士兵的意思)”的乱兵,及一个更坏的消息:

    太平天国军队已经杀过了坎素,正在乌鲁克恰提逼近,不仅大批被裹挟的喀什噶尔百姓丢了,众多的辎重和财物也是荡然无存。

    还没容此时已是心如刀绞阿古柏哭出声来,一个比刚才那个更坏的消息还要更坏的消息,却又接踵而至。

    而这个更更坏的消息,竟然是那个比阿古柏早从喀什噶尔逃出来两天的罗伯特?沙敖带来的。

    罗伯特?沙敖既然早了两天跑的,当然就要比阿古柏跑的更快。

    但可惜的是,当罗伯特?沙敖一口气跑到了距离中国与浩罕国的边界重镇亮噶尔仅有百里之遥的图巴尔拉克塔木郊外的时候,罗伯特?沙敖就再也跑不下去了。

    当然,眼前所出现的一切,也终于破解了罗伯特?沙敖心中曾有的那团迷雾,验证了他的担忧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凭空想象。

    茶园主出身的罗伯特?沙敖,毕竟绝对算得上是极其精细的那种人。所以在靠近了这座尽管曾经是很熟悉的图巴尔拉克塔木城的时候,他并没有像过去一样,天老大、地老2、老子就是老三似的大吃吃地径奔图巴尔拉克塔木城而去,而是先远远地躲在一处,认真地观察了好一番。

    而这一观察,那可就是非同小可。

    罗伯特?沙敖看得真真切切,图巴尔拉克塔木城早已变换了颜色。

    上帝啊,在乌什消失了的那支太平天国的军队,果然真是到了这里



………【第三六六章罗伯特?沙敖看的很清楚,对面那些对他表示出了极度的不欢迎的人们,不是自卫的乡民,而是……】………

    第三六六章罗伯特?沙敖看的很清楚,对面那些对他表示出了极度的不欢迎的人们,不是自卫的乡民,而是……

    结果,罗伯特?沙敖带着他那一行人在图巴尔拉克塔木的郊外东藏西躲地转悠了好几天,不仅没有找到一条能让他跑去浩罕的路,还差点儿被天朝红军的巡逻队伍发现。

    无奈之下的罗伯特?沙敖,也就只好接受了身边人的建议:

    趁着还没有引起太平天国军队的注意,赶紧先退回去,看看能不能从阿赖岭(铁叶尔里叶克岭以西,中国与浩罕的界山)寻找到一条通往浩罕的道路。

    就这样,阿古柏与罗伯特?沙敖又重新聚首了。

    当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两眼含泪地相互通报了各自的悲惨遭遇之后,阿古柏这才发现,他已经走上了绝路。

    因为,罗伯特?沙敖所提出的那个要从阿赖岭上寻找到一条回故乡之路,那是只有脑袋被驴踢了的人才会想到的一个馊的已经不能再馊了的馊主意。

    阿赖岭是个什么去处阿古柏可是知道,这个鬼岭常年冰封不说,还他娘的又高又陡,就是眼下已经聚集起来的这万余人马各个都变成老鹰,也甭想能飞越过去。

    向北前进不行,向西翻山也不行,而回头路更是走不得,既然如此,难道大家就只能呆在这里等着束手就擒不成了?

    危急之下,到底还是做过茶园主的罗伯特?沙敖主意更多。

    既然北去已经是条死路,那就干脆来他个破釜沉舟,先向南走,再折身奔西,然后借道布鲁特汗国,返回浩罕。

    听了罗伯特?沙敖的这个提议之后,阿古柏倒是觉得还真可行。

    首先,只有向南才能为他的这些人马或多或少地找到补给,免得大家都变成一个个的饿鬼。

    其次,他也不怕布鲁特汗国把他当成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不管怎么说,现在他的手里还有着万余装备精良的人马,虽然他的那几百门大炮,都已经被他那些不争气的“沙尔巴兹”们都给扔在了路上,但是凭借着还有的这万余支大英帝国造火枪,要对付布鲁特汗国的兵马,那还真是小菜一碟。

    于是,打定了主意的阿古柏即刻带兵南下。

    两天后,阿古柏顺利抵达了赫子尔拉克,他的这支物资已经接近极度匮乏的疲惫之师,总算是得到了一些的补充,同时也终于有了能放心大胆地睡个囫囵觉的机会。

    按照阿古柏的意思,疲惫已极的大军应该借此机会好好地休整上几天,但他的这个想法才刚说出口,立即就遭到了罗伯特?沙敖的强烈反对。

    在罗伯特?沙敖看来,赫子尔拉克实在是个易攻难守的极其险恶之地,根本不适宜大军做哪怕是多一点儿的逗留。更何况,大军的行动只要是延迟一分钟,就增加了一分钟会被太平天国的军队形成合围的危险。

    阿古柏在与罗伯特?沙敖争执了半天也毫无结果之后,干脆一甩手,给了罗伯特?沙敖一个“请您自便”。既然你罗伯特?沙敖大人想走,那好,那您作为前队,该干嘛干嘛去,反正老子得养足了精神再说。

    于是,罗伯特?沙敖真的就“自便”了。他带上自己以前的百余个亲随,再加上好不容易才被他说服的愿意一同先行的几百个“吉杰特”,仅仅是在晚饭后稀里糊涂地睡了几个小时之后,就再次打点好行装,摸着黑继续上了路。

    要说这个罗伯特?沙敖的预感还真是出奇的准。

    天刚破晓,正当罗伯特?沙敖一行为他们即将又能进入一座城镇而感到欢欣鼓舞之际,意外出现了。

    迎面那座原本是寂静无声的城镇,先是响起了几声火铳的脆鸣,紧接着,警号就连成了片。

    双方仓促间的一个交手之后,被打得鸡飞狗跳一样的罗伯特?沙敖,不由得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因为他的担忧果然应验了。

    罗伯特?沙敖看的很清楚,对面那些对他表示出了极度的不欢迎的人们,不是自卫的乡民,而是真真实实的太平天国的军队。

    没错,突然出现在罗伯特?沙敖面前的,正是刘官芳红十二军的一部。

    其实,早在刘官芳率领主力杀向塔什巴里克之前,红十二军的势力就已经伸到了幻想着要借道布鲁特汗国的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最后必欲要得的乌孜别里。只是由于刘官芳要带着主力远征,而担负留守的红四十七师又兵力有限,才没有能向北做更多的发展。

    但尽管如此,驻守在乌孜别里的红四十七师的一个营,还是曾经派出过小股的武装工作队,到过如今当头给了罗伯特?沙敖挨了一闷棍的这个地方——哈喇池(今喀拉湖)畔的和什库珠克城。

    不过,此时出现在和什库珠克的天朝红军,却是刚刚于昨晚才匆匆赶来的红四十七师的一个多连的人马。

    原来,在赖汉英最初所拟定的那个要把阿古柏逼出喀什噶尔城,歼灭于野外的作战计划中,虽然也把阿古柏在狗急跳墙之下会窜进布鲁特汗国的可能性考虑了进去,但却并没有当成是重点。

    所以,红四十七师最初接受的任务,只是要务必控制好乌孜别里。

    但是,由于塔什巴里克和牌租阿巴特这两战,都不是一天两天就结束了战斗,再加上阿古柏逃的又过快,等到完成了攻城的大军开始转入尾追的时候,已经与阿古柏相差了八九天的时间。

    幸亏红十二军刘官芳部特务团的八百多精骑,不仅最早转入了追击作战,行动迅速,且坚决、果断,利用“洪福”匪军闹不清我军真实底细所造成的混乱,于坎素解救了大批被阿古柏匪军所裹挟的喀什噶尔民众,并逼迫得阿古柏匪军丢弃了几乎所有的辎重,还有抢夺来的财物。

    到了这时,赖汉英就必须要对阿古柏窜进布鲁特汗国的可能性,加以更大的重视了。

    于是,驻守黑孜吉牙克的红四十七师二团接到紧急命令,全力封堵一切可能通向布鲁特汗国的要道。

    其位于最前沿的一营,在来不及调动分驻各地的更多的人马的情况下,直接以驻扎在乌孜别里城内的一个连,再加上营部的所有勤杂人马,赶奔了什库珠克城,恰好比罗伯特?沙敖早到了几个小时,布置好了防御阵地的红军将士们刚刚才打了个盹,急火火的罗伯特?沙敖就来了。



………【第三六七章 既然天朝红军方面已经认定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是逃了, 于是,由此而产生的后续故事就来了】………

    第三六七章既然天朝红军方面已经认定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是逃了,于是,由此而产生的后续故事就来了

    茶园主出身的罗伯特?沙敖,做个好参谋似乎应该还是蛮够格的,但是,要想单独领军独挡一方,那他可就是差的太远了。

    其实,在和什库珠克突然遭遇的双方,无论是从人数上讲,还是由武器装备方面来看,作为防御一方的天朝红军,都是处于劣势。

    天朝红军人数才不过二百有余,而装备就更是极其落后,在红军将士们的手中,除去十几杆火铳和抬枪之外,再就是刀矛与弓箭等冷兵器。当然,他们还有一样能称为是现代化的武器,那就是红一方面军自产的手榴弹。

    另外,所谓的和什库珠克城,其实也并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它不过就是守着一条还算是很宽阔的官道,两边依山而居着几百户人家的一个山洼子里的集镇而已。

    因此,赶到这里来防御的红军将士们,没有一般的“城”所应具有的那种城垣可做依托,他们只能凭借着镇口两侧的山势,及那道用以阻断道路的由树木和石头所临时垒就的屏障,拦住了罗伯特?沙敖的去路。

    也就是说,只要罗伯特?沙敖和他近五百的“吉杰特”,当时能以一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气概,前赴后继地猛冲,搞不好还真能从这里闯出去。

    然而,挨了这突然的一猛拳的罗伯特?沙敖,除了立即被打得昏晕转向之外,却啥气概也没有从心底里涌出来。

    因为被兜头而至的几十颗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的罗伯特?沙敖,脑子里当时唯一所产生的念头就是,上帝啊,您老人家也不是个没心没肺的神啊,您怎么可以叫太平天国的大队人马又出现在了这里。

    也难怪,在他的对面如果不是大队的太平天**队主力出现,又哪里会有那么嚣张的“炮火”。

    偏偏这个时候,镇子里又响起了紧锣密鼓之声,同时,人的喧嚣以及脚步所踏起的漫天黄尘也是冲天而起。

    原来,昨晚红军将士们赶到这里,并在镇北忙着抢修阵地的时候,已近午夜的和什库珠克的人们,早已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当被枪声和爆炸声惊醒,当听说了阿古柏的“洪福”匪军竟然想杀进他们的家园之时,和什库珠克的人们愤怒了。于是,在锣鼓的厉声警报中,甭管是男男女女,还是老老少少,纷纷抄起各式各样的“武器”跑出家门,呐喊着涌向镇北,去跟那里的天朝红军将士们并肩作战。

    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罗伯特?沙敖,面对这种宏大的气势,不仅不敢有一点儿更多的想法,甚至连头还都没敢再回一下,就一口气逃回了赫子尔拉克。

    和什库珠克已被大批的太平天**队主力占据,乌孜别里也去不成了

    终于踏踏实实地睡了一宿的安生觉,本来已经感觉着有些恢复了以往的活力的阿古柏,在听到罗伯特?沙敖带回来的这个“绝对确切”的消息之后,一下子又变得是愁苦满面。

    娘的,这不是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阿古柏毛了手脚,从来都是一会儿一个主意的罗伯特?沙敖,也终于再没有了任何的主意。如此危急万分的紧要关头,他们竟然大眼对着小眼地在赫子尔拉克又犹豫了三天的时间之后,这才最后地下定了决心:

    为了争取到一线的生机,放弃大路,转经和什库珠克以西,向那一座座人迹罕至的雪山,去讨个说法。

    可说来说去,这也只不过都是阿古柏的一厢情愿。

    且不说老天爷都不肯答应放过阿古柏这伙盗匪,在他们的前面,根本就没给留下几条真正的可行之路,其实就算是有路,单单因为他们自己所延误了的这三天,也已经给了红四十七师足够的时间,调动起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力量,早就封堵住了包括和什库珠克在内的一切通向边界的必由之路。

    而更令阿古柏难以承受的事实是,红军的各路人马都在飞速地朝着他围拢过来:

    由图巴尔拉克塔木方向南下的红二军一部;由乌鲁克恰提西来的红十一军及红十二军的一部;与此同时,在塔什巴里克方面的红十二军的主力,也日夜兼程地往乌孜别里赶。

    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已经像是两只没头的苍蝇,一连数日地到处乱撞,再到处碰壁,不仅始终也没有能找到一条逃生的路,手下的兵将们却在冻饿和疲惫之中,日益地减少。

    罗伯特?沙敖一见大势不妙,干脆甩开了阿古柏,带着几十个亲随硬往毫无生机的茫茫雪山中钻。

    而阿古柏则是转悠来转悠去,最终只能是又无可奈何地转悠回了赫子尔拉克等死。

    说到阿古柏的最后被解决,已经毫无任何的悬念可言。

    但很蹊跷的是,随着赖汉英的南路天朝红军在赫子尔拉克所进行的这最后一场“大战”的结束,整个的南疆都已彻底光复了,可根据南路红军总指挥部的宣称,那两个必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匪首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却踪迹皆无。

    逃了,这两个罪大恶极的匪首肯定是逃了

    既然天朝红军方面已经认定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是逃了,于是,由此而产生的后续故事就来了。

    一八五八年四月,林凤祥以西北军政公署主任的身份,代表太平天国政府照会布鲁特汗国及浩罕汗国,要求他们必须无条件地交出所有退进了该国的前“洪福汗国”的官兵,否则的话,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自己承担。

    而在这两份措辞极其严厉的照会中,林凤祥还尤其写明了阿古柏以及罗伯特?沙敖二人的名字。

    这一下,整的不管是布鲁特汗国,还是浩罕汗国,都开始连喊冤枉。

    尤其是布鲁特,他们不仅立即派出全*文回复使臣就近赶到喀什噶尔城拜见了红十一军军长陈德才,还当着陈德才的面,捶胸顿足、哭天抹泪地希望陈德才大将军务必转告天朝政府,他们这个所谓的布鲁特的汗国,其实根本就称不上是个真正的国家,不过就是一个大部落而已。而且,他们这个部落,一直就都是大中国的藩属。

    这个使节还说,当初大英帝国在拉拢浩罕汗国的同时,也曾以种种的迷人诱惑,极力想叫布鲁特同样成为大英帝国的一杆枪,但是,他们却当即就断然予以了拒绝,发誓不与大英帝国为伍。

    至于浩罕,那更是他们布鲁特人的死敌。

    所以,他们怎么也不会,同时也不敢收容任何一个与浩罕和大英帝国有关联的人,就更甭说是容留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这样的巨孽了。

    最后,这位使节甚至还代表他们的可汗发誓,如果有一天,不管是太平天国政府发现他们曾藏匿过阿古柏匪帮的散兵游勇,还是有证据证明他们在跟浩汗国或者是大英帝国勾勾搭搭,他们全体的布鲁特人,就情愿在太平天国红军的快刀下引颈受戮。



………【第三六八章 朱锡琨在耐着性子听完了浩罕使臣的那些“胡诌八扯”之后, 当即就猛击桌案,霍地挺身而起】………

    第三六八章朱锡琨在耐着性子听完了浩罕使臣的那些“胡诌八扯”之后,当即就猛击桌案,霍地挺身而起

    布鲁特人的这些真挚表达,显然是感动了林凤祥等人,用左宗棠的话说就是,咱们天朝红军的威势,已经足以震慑类似布鲁特这样的小地方,绝不敢跟咱们玩任何的鬼心眼儿。

    既然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没有逃进布鲁特,那么,他们唯一能够逃去的那个地方,就只能是浩罕汗国了。

    可是就在布鲁特人在喀什噶尔竭尽全力证明了自己的无辜,浩罕汗国却在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也派出了使臣来到了亮噶尔,与太平天国政府的当地最高军政长官朱锡琨,进行了会晤。

    其实,浩罕国的使臣之所以姗姗来迟,那是因为他们对太平天国政府方面所提出来的那些“无礼要求和非难”,是感到一种极其的莫名其妙。

    在他们看来,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的最后覆灭,那明明是到了二月份才发生的事情,可在此前的一月,你们太平天国政府的军队,不仅就已经悄悄地出现了亮噶尔一线,并玩弄伏击的鬼把戏,掠夺走了大批准备运往喀什噶尔城的物资。

    而且,此后的你们还封锁住了边界,当我们在大英帝国的授意下,派出万余的“志愿者军队”,准备想重新打通浩罕前往喀什噶尔的这条重要通道的时候,不正是你们重创了我们的“志愿者军队”,并号称甭说是一只老鼠,就是一只苍鹰,也休想进入你们的土地。

    试想一下,成千上万全副现代武装,又曾是斗志昂扬的军队尚且都进出不得你们那里,可怎么到了现在,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这类早已被你们打成了缺吃少穿的散兵游勇之人,倒还能全身由你们的境内而退出来呢?

    这不明摆着没事找事儿

    所以,对于太平天国政府的这种“没事找事儿”的行径,浩罕国刚即位的那位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汗,觉得就根本不值得搭理。正所谓身子正不怕影子斜,爱咋咋地。

    穆罕默德?马拉?贝格主意已定,可大英帝国的那位驻浩罕的公使大人不干。按照这位公使大人的意思,既然太平天国政府已经都一口咬定,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就是你们给藏匿起来了,那你们就不妨来个顺水推舟,干脆认了这个账。而且不仅要认账,还要以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的名义,继续在你们的浩罕境内,为了收复“洪福汗国”的失地去招兵买马。

    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当然明白这位大英帝国的公使大人的良苦用心。

    因为到了二月中旬,大英帝国政府出钱替“洪福汗国”所招募来的三万多由奥斯曼土耳其的所谓志愿者们组成的军队,已经进入了布哈尔汗国,就即将要进入到浩罕的地面上了。

    可没想到的是,阿古柏却早早地就完蛋了。

    所以,大英帝国政府最不希望的就是阿古柏真的死去,如果那样的话,既出钱、又费力劳神的大英帝国政府,岂不是白白地折腾了半天。

    现在,失去了阿古柏这位孝顺儿子的大英帝国,当然最希望的就是他穆罕默德?马拉?贝格,继续披着阿古柏的那张皮,去跟太平天国政府一直拼死地斗下去。

    但是穆罕默德?马拉?贝格不愿意。

    不愿意披阿古柏的那张皮,并不是说他穆罕默德?马拉?贝格也不情愿当大英帝国的奴仆。

    在穆罕默德?马拉?贝格看来,跟着大英帝国走那还是有相当地好处的。

    首先,正是由于有了大英帝国政府这个大靠山,几十年来饱受那个恶邻居布哈尔汗国折磨的他的浩汗国,再没有了对那个恶邻居的担忧。

    其次,经济上早就已是江河日下,囊中羞涩的他的浩汗国,正是因为得到了大英帝国政府的慷慨救助,才没有立即陷入倾家荡产的悲惨境地。

    只能像是个寄生虫般的紧紧爬在大英帝国背上的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当然不想开罪大英帝国。

    但是,他更不喜欢打仗。

    从来都不晓得战争该怎么打的穆罕默德?马拉?贝格,一直都曾把阿古柏当成是自己心目中的一尊战神。可如今,他的这位“战神”都不知道被太平天国军队打到什么地方去了,你叫他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再去跟太平天国政府的军队主动找麻烦,岂不是成心要吓死他。

    就这样,在身边的那些同样也是视打仗为噩梦的重臣们的鼓弄下,穆罕默德?马拉?贝格一面按照那位大英帝国的公使大人的意思,虚与委蛇地搞起了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借尸还魂”的把戏,一面又以“先礼后兵”为托词,派了几个心腹的得力干将,赶往亮噶尔去跟太平天国政府做交涉,极力要洗清他们与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的关系。

    但穆罕默德?马拉?贝格和他的那些幕僚们没想到的是,“一根筋”的太平天国政府本就坚定认为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就是被他们给藏匿起来了,现在,甭管他们如何的赌咒发誓,也都只能是越描越黑。

    据说当时的朱锡琨在耐着性子听完了浩罕使臣的那些“胡诌八扯”之后,当即就猛击桌案,霍地挺身而起,什么外交礼仪不礼仪的全都抛在了脑后,指着那几个浩罕汗国的使臣就是破口大骂,“奶奶的,难道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在霍罕(浩罕的都城)招兵买马准备卷土重来也是假的?你们还真他娘的把我们都当成是瞎子、聋子和傻子了”

    浩罕国的那几个使臣被朱锡琨折磨的那可是真有泪流满面的,“假的啊,那个什么招兵买马真的是就是假的啊,那不过只是我们扛不住英吉利人的巨大压力,做做样子给他们看的。”

    “嘿嘿,假的?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这两个恶棍还在你们那里好好地活着是假的,已经招募来的三万多土耳其精锐人马也是假的,一切都是他娘的假的。好啊,你们要是也能叫英吉利白白地送我三万大军,也能叫英吉利人帮帮我,把我的那些因为剿灭阿古柏和罗伯特?沙敖匪帮而死去的兄弟们都重新唤醒,我他娘的就相信你们一次”

    浩罕的使臣彻底傻眼了。



………【第三六九章 朱锡琨和他的助手的这种态度, 一下子就把那个浩罕使团逼到了墙角】………

    第三六九章朱锡琨和他的助手的这种态度,一下子就把那个浩罕使团逼到了墙角

    不过,真正令他们傻眼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点儿。

    穆罕默德?马拉?贝格派往亮噶尔交涉的使臣,带着满肚皮的委屈,才刚刚垂头丧气地回到了都城霍罕,他们的身后,就惊变突发:

    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