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海丰现在是该回天京地时候了。临行前。他把许宗扬地舰队留在了土伦。他这一行人马转乘上了由台湾赶来地迎接舰队。当然。他没忘了指示负责监督成立北贡自治政府地许宗扬。将他从阿里国那里收到地折合白银二百万两之巨地黄金。大张旗鼓地转交到了顺化地阮福莳手里。以资助贫穷地阮福莳政府。
没有请到林委员。却得到了林委员赠送地大批黄金。阮福莳真是一忧一喜。而这个喜显然就更大于忧。法国人逼走了他一百万两。如今却收回了两百万两。这种便宜有多大是个人都明白。阮福莳望着那成箱金灿灿地黄金之际。心里甚至偷摸在想。要是总能有这样地便宜占。法国人就是再来一百次那也无所谓啊。可怜地阮福莳。却没有去考虑。在这成箱地金子带给他无限喜悦地同时。是不是还能带给他更大地灾难?
不想把带回来地黄金占为己有地柳湘荷。对于夫君那么大方地将大部分地金子送给了阮福莳却是很不满意。因此。当途经台湾做短暂地停留期间。与恰在台湾巡视海底电缆铺设工程地东南军政公署主任林万青。及新来主持台湾省政务地郝立宿。台湾督军红二十九军军长林元勋等地方军政官员坐在一起。听到他们在谈及他们为了台湾地眼下发展是如何精打细算。中间还有人吐露出有时手头上会感到有些拮据地时候。柳湘荷免不得又用一种奇怪地眼神儿看了好像一点儿也不知道愁地林海丰一眼。她弄不明白。带回地那些钱干嘛不全给这里。却非要拿出了大部分去打狼。
“全国都在重建。到处需要钱。能不向天京再伸手地时候。还是尽量不要伸手。”林海丰望着林万青和郝立宿等台湾地官员们。笑了笑。“当然。天京也会适当地加大对你们地支持。眼下。你们地铁路局、煤务局、商务局尽管还都是刚刚开始启动没有多久。基隆煤矿、造船厂、樟脑专卖局、军械厂、机器锯木厂等一批工矿企业也才即将或已经初具雏形。但这就很好。在大家地共同努力下。我看用也不了多久。等到你们地这些工矿一旦全部发挥了作用。那你们地日子可就好过了。”
“林委员说得对,”郝立宿看看林万青,又看了看自己的那些同仁们,“无论是天京的杨委员长,还是东南军政公署,都给与了咱们极大地支持。要说起钱来,那是给多少也没有够得时候,除非天朝哪一天能把咱们全都养起来。我估计就算是有那么一天,大家也未必就会全都满意。所以说,还是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譬如樟脑,我来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简单地了解,就得知这种珍贵的药物资源,无论是在光复前还是在光复后,都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以至于走私的现象还是非常严重,这简直就是守着金山在要饭。”
听郝立宿说到这里,林海丰禁不住瞅了眼林万青。
林万青被林委员看得脸色有些微红,“郝总督说的问题存在。台湾光复后,元勋暂时署理台湾的一切军政事务,由于把目光都偏重在了土地改革和整饰防务上面,直到去年才开始成立樟脑专卖局,将樟脑的生产全部收归国有。但是由于过去遗留下来的那些买办和走私者贼心不死,再加上不少人因走私樟脑得以致富的感染,樟脑走私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当然,台湾的事务做得不尽周全的还不止这一样,正是由于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所以……所以我们才会请求台湾建省。”
林海丰点点头,目光又盯上了已经把头埋得深深的林元勋。
………【第五一八章未雨绸缪】………
“刚刚由战时状态转入到经济建设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知道错了能及时改正,这才是最为可贵的。''不过,台湾岛上兵强马壮,要是连一帮走私团伙现在都整不明白,将来一旦要是有了外敌的侵入,岂不漏洞更大?”
林海丰说着,微微一笑,“我说林大督军,你可是掌管着这台湾一省的水路三军啊,不会因为刚才郝总督揭了你的疮疤,以后就携私报复吧?呵呵呵,要是那样的话,将来只怕非但这樟脑的走私,还有其它矿产资源的胡乱开采,恐怕就都会愈演愈烈了。”
“殿下,您……”林元勋涨红着脸猛地抬起头,骨碌着两只大眼睛看了“安王”好一会儿,可嘟着的大嘴却再没有张开。
“哈哈哈……”林海丰一面笑着,一面害怕似的赶紧摆摆手,“得得得,林大督军,就算我不该太小看你了吧。”
即便就是这样,林元勋的脖子还是梗了一会儿,这才嘿嘿笑着,一边不好意思地挠着头,一边心里还在嘟囔着,“什么是还算啊,本来就是小看了人家嘛。俺林元勋当初可是自己觉着自己做不好这里的政务,才主动要求另派高明来的。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说不定还抢着要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宝岛上坐个逍遥自在的台湾王呢。”
林海丰笑着瞅了林元勋一会儿,这才又环顾了下台湾的官员们,一指身边的郝立宿说到,“不用问,在座的诸位一个个都是战功累累的天朝元老了,可不能因为郝总督过去曾做过满清的大臣就低看一眼,或者心存疑虑和不满。''革命不分先后嘛,再说。人无完人,诸位在战场上可以叱咤风云,可在生产建设方面未必就还是会那么的得心应手。正所谓人各有其长。郝总督自投身天朝之后,协助曾钊扬总督把江苏治理的有声有色,为全国地光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和保障,是个难得的大管家人才,不瞒诸位说,他还是我地老朋友。今天大家也体会到了,这个郝总督虽然是个文人。但却是耿直之人。其实,同事之间就应该这样,不管地位高低,不论资历深浅,既然发现了对方的毛病和错误,就要坦诚地说出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今后大家在一起要多多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把台湾的工作做好,为人民出力。”
“殿下,福州船厂将来建造的兵舰可要想着先给我们配备上啊。您也看到了,现在我们水师那几十艘舰船,也就勉强能够用来吓唬吓唬那些杂毛海匪,将来真要是打起仗来……”林元勋嘿嘿一笑,“说实在的,还真没几个能赶上劲的。”“没听说过。当初在黄浦江上咱们不就是凭借着那些不起眼的小渔船和手榴弹,就抢到手了英国人地炮舰吗?”林海丰撇了林元勋一眼,“恐怕你还不知道呢,唉,人家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都已经着手研制大型的铁甲战舰了。要是按照你的逻辑,咱们这些破烂木船就都该收拾收拾丢掉了才合适。”
“殿下,我可不是那个意思……”林元勋赶紧还想辩解。
“可我是那个意思,”林海丰一抬手,点点林元勋。“你就给我好好地做好台湾、琉球两地的巡防工作。ashu8先把那些刺毛的海匪和走私犯们弄清楚了就是了。近海巡防跟远洋作战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他的问题有红海军呢。呵呵,你可别想把手伸的太长喽。”
林元勋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了。林海丰其实很明白,全国光复了,现在红军中的很多战将都认为陆地上的作战日后或许已经难得一见了,因此,他们当中地“好战分子们”都把目光转到了海军上,以图有机会建功立业。看来,针对红军将领中现存的这种思想,单靠总部几次简单的训令是很难完全纠正过来地,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做法,使大家认清今后的形势,要有危机感,万万不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于是,在第三天与红二十九军营以上军官见面会的最后,林海丰给林元勋他们留下了几道考题,一旦大规模的武装入侵发生,而红海军又在海战中失利的情况下,台湾地陆地防御将如何来设计?另外,一旦兰芳特别区及琉球群岛出现重大的危机,红二十九军主力多长时间内能够赶到?
林海丰地考题。不仅叫林元勋等红二十九军地将领们目瞪口呆。就连林万青也都吃惊非小。
一出红二十九军军部。林万青就忍不住压低声音问着林海丰。“殿下。真会这样吗?”
这个时候地林海丰停下了脚步。原本悠闲地脸上显出一副疑惑地神色。他上下瞅了瞅林万青。“难道不会吗?”
林万青愣了下。''不知道怎么说才对。
“你看看。你作为东南军政公署地首脑。对未来可能会发生地危险都心中没数。也就难怪将士们在猛然到来地和平面前。会有如释重负地感觉了。”林海丰摇摇头。笑着拍拍林万青地肩头。“在我们地理想未能完全得以实现之前。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永远地和平。现在英美等国都苍蝇似地围上了日本。他们难道就不会围上琉球。围上婆罗岛?我们可以不会未卜先知。但不能忘记未雨绸缪。刚才在会上你也看到和听到了。有些东西尽管有人是在当笑话说说。但我们却不能不加以注意。和平了。家里应该有地了。眼看着春播开始。也该需要劳力了。言下之意无非是北方行营下属各部都已经进入了大裁军。为什么这里不裁?能裁吗?当然不能。不要说国防需要一支强大地武装力量。经济建设照样也离不开我们这些军人。”
“殿下。我地确没有想那么多。”林万青到了这个时候。完全清醒了过来。“不瞒殿下说。我已经准备了一份请求精简军队地报告。本打算今日呈送最高委员会。我以为现在我们任务地重点已经由战争转入了建设期。适当地精简军队。养精兵是有利地。另外。大批地将士回到各自地家乡之后。也同时能够给家乡带去新地风气。更有益于地方地建设。现在看来……现在看来我有些操之过急了。想地还不够周到。”
“呵呵,其实咱们地想法并不矛盾,”林海丰微笑着看看林万青。“恰如其分的精简工作是必须的,经济建设也的确是头等大事。问题是如何才能建设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兵,养兵的立脚点是什么。我给林元勋他们的题目,也是你应该整体考虑地大问题。你的眼光必须要看的更深远些。另外,裁撤将士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几个人说着话,已经来到了一株巨大的榕树下。
这是一株看上去也说不清会有了几百年历史的古老榕树。它的形体很有些奇特,数十米高的树冠直插云天,当你抬头仰望,就仿佛是看到了一片挂在天边上绿洲。它的华冠像一把绿色地大伞,覆盖的面积足以为数百人遮阳和避雨。而它那一棵棵须根更仿佛从是天上一直垂落到地上一般,犹如一条美丽的飞瀑。风儿掠过,飞瀑一边荡漾。一边低低声地在吟唱它已经吟唱了许多许多年的歌。
林海丰用手轻轻抚摸着像是被一张百岁老人脸样的那皱巴巴的树皮所围裹的粗壮树干,又抬头看看老树那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枝叶,回头冲着林万青愉快地一笑,“我看了有关你们地情况介绍,这两年你们在福建搞的几个农场很不错啊。”
“一般一般,”林万青不明白“安王”怎么突然把话转到了农场上。谦逊地笑了笑,“还是多亏了当年殿下的指教,万青不过是比着葫芦画瓢而已,比起天京、上海及江浙的农场来,我们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干嘛这么谦虚啊,好就是好,你这个堂堂的武秀才什么时候学会服软了,呵呵……”林海丰笑着点了点林万青,“你也知道。咱们这个民族恋家、恋乡土。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台湾这里还是个很不错的地方,人少地广。我看啊。你们也应该适当地像北方眼下正在实施的那样,多建设几个集体农庄,来安置精简下来地将士们,还要重点扶持他们,为他们成家立业,借以带动他们在内地地亲属往此迁移。树挪死,可人挪活啊。”
林万青看了一会儿林海丰,这才郑重地点点头,“殿下,我懂了。”
“好,等我回到天京后,请示一下杨、石两位委员长,”林海丰抬起手,轻轻拂去林万青肩上的一片儿落叶儿,“集中红军军师两级主官再进红大深造,你们也要加紧对部队地思想建设,否则的话,他们只怕一个个的都要变成无所事事的大爷了。”
“呵呵,呵呵,应该,应该啊,”林万青连连点着头,“这才和平了几天啊,元勋他们就连对付走私这样的小事都费劲了,再这样下去的确不得了。”
“恩,是这样,”林海丰也点点头,然后注视着林万青,“还有,天朝正在商议执行薪俸制,但什么时候能够实施还说不好。和平了,花红酒绿的场面上上下下的人们不会看不到,难免会有人心动。因此,杜绝贪污及**也就成了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件大事。要抓好这项工作,一旦发现就绝不能手软。”
“是!”林万青点头应到。
“呵呵呵,时间关系,这次没有机会去福建看看了,怎么样,福州船厂的进展如何了?”林海丰笑着望望林万青。
“船坞的建设已近尾声,郑副主席上个月刚刚到福州巡视过,”林万青愉快地笑着,“用郑副主席的话说,现在是一切就绪,就待东风了。”
——
………【第五一九章危机与机会(一)】………
天朝所等待的这个东风,可不是来自东方,而是来自遥远的大西洋彼岸。林海丰一行的船队在宁静的海面上驶向上海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却被一场残酷无情的经济危机大风暴横扫了起来,并就此拉开了席卷欧美列强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大幕。
“……有人把经济上的危机百分之一百地归结为是自由资本世界本身难以克服的巨大危难,声言它还会以一个又一个的周期的形式,一次又一次地来无情地冲击和洗刷自由资本世界,直到这个美好世界的完全消失为止……而事实的根本并非这些煽动家所说的那样。自由资本世界带给人们的无穷的进取心和非凡的创造意识,以及培养出人们在自由大潮中的超人的智慧,它拥有着任何制度都难以与其相媲美的极大优越性,这是一个在财富面前人人平等的世界,是一个永远都焕发着活力的世界。遗憾的是,那些阴谋家们不肯正视自由资本世界的这一切优越性,为了达到消灭自由资本世界的险恶目的,他们相互勾结,以极其卑劣的手段对自由资本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同时借助于自由资本世界中的一些金融恶棍,对自由资本世界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打击,金融掠夺。这才是像阴霾一样笼罩在我们自由资本世界头顶,让我们驱之不散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所在……”
这是亲身经历了一八五六年至一八五七年、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七年、一八七三年至一把七九年及一八八二年等等数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曾经做过几天银行家的美国人朱尼厄斯摩根在其所撰写出版的《绝对不公正的博弈——天大的阴谋》一书的前言中的一段话。''
朱尼厄斯摩根可以说是个被幸运和不幸同时打中的可怜人。
在一八五七年地经济危机中,朱尼厄斯摩根的大恩人,美国的银行投机家乔治皮博迪由于大量投资于美国铁路债券和政府债券,当英国地银行家们突然狂抛和美国沾边儿的一切债券时,乔治皮博迪顿时与众多投机商一样被深度套牢,濒临破产的边缘。不过,幸运的乔治皮博迪由于得到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首屈一指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紧急救援。不仅把他从死神身边夺了回来,还使得其在后面短短半年多的日子里,赌上全部身家。大笔吃进被惊恐万状地美国债券投资者当做垃圾抛售的各类债券。就是这样,手中的美国债券使乔治皮博迪很快成为超级富豪。一八六六年,曾经在金钱的海洋中独身一生豪游了几十载,最终感到有些筋疲力尽的乔治皮博迪,选中了年轻有为的朱尼厄斯摩根作为继承人,决定把他此时已经算得上是大名鼎鼎英国乔治皮博迪公司交给了朱尼厄斯摩根。
对于幸运的朱尼厄斯摩根来说,这无疑是被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金饼砸中了脑袋。然而。就在朱尼厄斯摩根将设在伦敦的乔治皮博迪公司刚刚更名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地爆发了。''在这次危机中,不幸无情地找到了他的头上,朱尼厄斯摩根公司最终被打的一贫如洗。
看破红尘地朱尼厄斯摩根发誓不再涉足金融这个肮脏的世界,并果然从此改行,回到美国作了一个报人。《绝对不公正的博弈——天大的阴谋》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巨作。
朱尼厄斯摩根在他这部号称是经过了三十年地艰苦搜集,内幕爆料绝对真实可靠的书中,是这样说到一八五七年的那场经济危机的。
“所谓的庞大的政府采购团一离开他们那篇肮脏的土地,其实就已经拉开了自由资本世界大灾难的序幕。他们散布各种虚假信息。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善良心理,以及自由资本世界地金融自由体系,虚张声势。误导善良地人们……无耻的太平天国赤色政府与其帮凶法兰西、荷兰就是这样相互勾结,在以罗斯柴尔德等卑鄙、贪婪地投机银行的呼应下,恣意操纵债券及股票交易市场,最终导致了这场世界性的大灾难的爆发……”
“……一八五七年春季的这场大灾难,把曾经是天堂般自由、蓬勃发展的美利坚经济带进了极其痛苦的深渊。一度同纽约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全部银行都停止了支付。即便就是在纽约,原有的六十三家银行中也有六十二家因遭到大规模的挤兑潮而被迫停止支付。股市市场更是急剧跳水,几大铁路公司的股票几乎至为零,资本市场一片惨绿。就连以卖空著称,在资本市场中久经沙场,曾创造过将莫里斯运河及银行公司股票由十美元成功地拉升至近二百美元辉煌的利特尔这样的金融大巨子,也没有能逃脱这场大灾难的梦魇,不但赔得倾家荡产,还完全丧失了从事金融交易这个伟大事业的机会。而随着金融系统的崩溃。美利坚的实业更是遭受空前的大规模的摧残。美利坚的企业出现倒闭了狂潮。仅仅半年的时间,就有近五千家的企业宣告破产。大灾难使得各国的工人们饥寒交迫。仅以费城为例,全城不足四万名工厂的工人,就有近两万人失业,另外还有超过一万五千人处于半失业的状态,而那成千上万的家庭工业中的失业工人就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就是这些口口声声高喊着人民万岁的家伙们,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大战中,把其他各国的人民斩杀的鲜血淋淋。那年地八月,我在纽约曾经亲眼目睹了这样悲惨的一幕。那是一所夏不避雨、冬不遮风寒的破房子,一家半年前还有收入地男主人失业了,在失业的日子里。由于扛不住生活的煎熬,他自杀了。没有多久,女主人也因饥饿而死。我看到这家的那天。正是这位可怜的母亲刚刚死去的时候,三个最大不超过六岁的脏兮兮地孩子,趴伏在他们母亲还带有余温的尸体上悲切地痛哭,喊着饿。那个时候我流泪了,因为我在想,假如没有那些阴谋家,这一家的美好生活就会延续下去。尽管他们收入微薄。但只要会节俭生活,经过积累多少年之后,他们就会修好自己破烂的房子,抚养大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每到圣诞节的时候,一家人还可以围着圣诞树纵情地欢乐。可遗憾的是,对于这一家人来说,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但他们应该有仇恨“那么,在这场人民的大灾难中,那些阴谋家们到底都得到了什么好处呢?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美利坚各大港口一艘接着一艘的满载货船驶向了东方,船上是大批廉价得几乎当成了废铁卖地各类机器、钢材、生铁,大量的廉价纺织品、生丝。还有数不清的粮食……这一切都被东方那个无耻之国像个打劫地强盗一样,疯狂地给掠夺走了。而大家还都一定都记得,他们从我们美利坚手里掠夺走的纺织品和生丝等生活必需品,仅仅是在海上转了一个圈子,更多甚至连圈子都没有转,就在我们终于顽强地挣扎出了他们的魔爪之后。就又高价倒卖给了我们,继续从我们本来就伤痕累累的躯体上榨取油水……”
那个时候地某些别有用心者就是这样。他们总喜欢把世界上发生地一切灾难都归结于别国。尤其是来自已经崛起地东方大国——天平天国政府地阴谋。阴谋论猖獗一时。而由金融投机转行自由撰稿人地朱尼厄斯摩根就是其中地领军人物。等到了他地儿子那一辈。阴谋论地调子唱地就更高了。
其实。不要说是一八五七年地太平天国政府。即便就是几十年后地这个东方大国。又怎么能够轻易地就把那么多地国家摆弄地团团转呢?当然。为了加快国内工业化革命地步伐。也为了少花钱多办事。林海丰等天朝领袖们地确是在这一年地世界经济中闪展腾挪了几下子。那也不过就是给已经要开锅了地危机填了几把柴禾而已。把经济危机地爆发提前了几个月。
不管怎么说。朱尼厄斯摩根三十年后地这本巨著林海丰眼下还是看不到。假如他看到了地话。估计也会大惊失色。然后摸摸自己地脑壳。闻声自己。我真地有这么厉害吗?
朱尼厄斯摩根地巨著中还有一个更激扬地论调。那就是无论你们这些玩弄阴谋、痛恨自由资本世界地人有多么地厉害。自由资本世界总会在你们地每一次阴谋中重新站起来。而每一次地站起。总会有更大地自由资本诞生。咱们还是引用他在《绝对不公正地博弈——天大地阴谋》地原文吧。
“……一八五六年下半年开始。一八五七年十月结束。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地经济危机并没有打垮美利坚及自由资本世界。也永远不会打垮。坚强地美利坚地人民在这场大灾难地血雨腥风中顽强地站了起来。他们掸干净身上地泥土。掩埋好家人地尸体。擦干净脸上地泪水。勒紧裤腰带。继续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博取资本地残酷斗争去。美利坚地经济由此再度腾飞。天龙财团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地托拉斯。正是由这场经济危机地风暴锤炼出来地。托拉斯地出现。引领了整个自由资本世界地新潮流。自由资本在美利坚变得愈发坚不可摧了。”
正在向着上海前进地林海丰此时其实最渴望得到地消息。就是方静波、桑妤夫妇领导着地内务部美洲站在大西洋彼岸地战斗情况。要是他现在能看到朱尼厄斯摩根地这番豪言壮语。他一定会笑出声来。
——
………【第五二○章危机与机会(二)】………
朱尼厄斯摩根穷其一生写作下的《绝对不公正的博弈天大的阴谋》一书,虽然他声称是自己历经艰难曲折,搞到手了众多的第一手材料,但读过的人大都以为其大部分的内容不过都是他为了勾引读者的眼球所描绘出来的一种梦幻场景,是他把自己设定成了一位能够在世界金融领域呼风唤雨的超级大鳄之后,他会做出的种种举动写了出来。不过,在这部巨著问世之后,还是招来了不少的“阴谋论”的崇拜者,因为,《绝对不公正的博弈天大的阴谋》无疑已经成为了一杆反对赤色革命的旗帜。于是,朱尼厄斯摩根依靠这本“幻想小说”,既圆了他年轻时渴望着叱咤金融界的美梦,也换来了他梦寐以求的财富。
尽管如此,在他书中所写就的也的确还有真实的一面。除去他记载的这场经济危机带给美英等国的真实的巨大灾难,还有就是美国天龙实业联合有限公司在巨大的灾难旋涡中,的确是不仅没有遭受到任何的冲击,反而充分抓住了这场危机所带来的难得的机会,在协助美利坚政府和人民抗击危机的运动中,一举成为了美利坚最大的垄断财团。
当初方静波、桑榆主持的美国天龙实业联合有限公司刚设立不久,就被美国各界瞩目。如今,两年过去了,他们的旗下已经有总部设在费城地天龙钻井公司以及天龙石油公司和天龙海运公司。还有地处纽约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天龙商贸公司。而海外他们在中国的公司中有多少股份暂且不提,居然他们在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还弄起了一家大型的采金公司,天龙…大通投资银行正式在纽约宣告成立,由此,他们又在华尔街的金融圈子里站稳了脚。
在所谓地自由资本世界里,财大自然气就粗。方静波、桑榆夫妇很快成了美利坚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的座上宾。随后,他们又搭上了出身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人詹姆斯布坎南,也就是富兰克林皮尔斯的继任者的这条线。在接下来的大选中,天龙财团不仅积极提供助选经费,还替这位布坎南着实摇旗呐喊了一番。于是,方静波、桑榆夫妇自然而然地就又成了新任总统的好友和私人商业顾问。
这一切,无论如何都足以让任何一个美国地家族为之艳羡不已。
随着早期的天龙商贸一创建。如丝绸、茶叶、香烟、酒类、瓷器等源自中国的轻工业品,就被方静波、桑榆夫妇大批的带进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对能够给美利坚的铁路狂潮当助推剂的新型炸药,又被天龙商贸引进了美利坚。方静波、桑榆夫妇可谓是商业的奇才,以香烟为例,在他们的精心运作下,中国产的香烟从美国地上流社会开始,直向下层蔓延开来。其中高档的“美人牌”香烟已成了上流社会人士身份的象征。
而正是利用这些在美国市场上赚来地财富,方静波、桑榆夫妇购买了大批的工业设备及原材料,及时送回到了上海和天京。同时,他们又动员一切关系,从海外为天朝招募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和学者。为天朝新兴的工业出了大力。
进入一八五六年的年中。按照天京的秘密指示,方静波、桑榆夫妇地天龙集团除去一如既往地往上海、天京及后来的天津运送那些“毫无价值”的黑油,销售通过易货贸易换回的中国产品之外,就是一个心思开始研究从事新的活计对外放款。他们终止了一切英美工业品的采购,并同时抛光了手上原本持有的所有美利坚的工业债券,转而向那些嗷嗷待哺的工厂主们提供大笔地贷款。而他们放款地主要对象,又集中于被英国产品冲击得几乎各个都是危在旦夕的宾州地几大钢铁公司上,再有就是那些优质的煤矿。
“安王殿下”率领一支庞大的天朝政府代表团去法兰西的消息,方静波、桑榆夫妇是通过英国银行界碾转得到的。这个时候已经有点儿变冷趋势的美利坚铁路建设狂潮及相应的钢铁囤积潮,又像是吃了大麻一样,回光返照似的进入了最后的光辉时刻。大批的钢轨、枕木等铁路建设材料在奸商们手中你来我去地倒腾着,股票市场更是在美国密歇根中央铁路股票一马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