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种军人,在民族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面临着需要对其个人的生死进行抉择的时候,他们会义不容辞地冲上前去,哪怕前面就是死亡,哪怕就是明知不可为,也要去为之。这叫奋斗。
还有一种军人,他们就如同是街头上的地痞、无赖。对弱者,他们绝对称得上是英雄,而对强者,却又是地地道道的狗熊。他们从来不会知道自己身上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魂牵梦绕的只是荣誉、地位和金钱。
至少眼前的“西玛海盗号”上,这后一种人居多。用华丽的装点辞藻来讲,他们是厌战了。为什么厌战?不是他们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而是害怕自己像那些曾经被他们**过的无辜人们一样,也会惨遭别人的无情**。
“唉,如果世界永远像今天这样该有多好,”舰长边走下舰桥,边对着跟在屁股后面的军官感慨地摇着头,“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永远的远离战争了。”
“是啊,是啊,在这里总比呆在军港里提心吊胆的要好。”后面的中尉哈着熊一样的腰,一脸的媚笑,“他们的炮火太厉害了,一想起在南岸眨眼间就被拦腰打成两段的博涅夫上尉的战舰,我现在头皮都还在发麻。”
“呵呵,博涅夫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舰长手扶船舷,向着威海卫军港方向,愣愣地遥望了一会儿。然后,他轻轻地叹息了一声,“还记得吗,在旅顺口的时候开始,这个倒霉蛋儿和我打了多少回的赌,他就一次也没有赢过。”
“哈哈,当然记得。”中尉愉快地笑了,他怎么会不记得呢。为了给水手们枯燥的练兵提供更多的娱乐,以激发起水手们的强烈竞争意识,舰长大人别出心裁地发明了炮击陆地大清朝的村庄,或是炮击下地的村民的游戏,组织全舰官兵与博涅夫上尉指挥的战舰进行对抗赛。这种比赛的规则是每次只准使用三发炮弹,以最后击毁房屋的多少,或是炸飞人数的多寡来定胜负。在历次的角逐中,总是以刻苦训练的“西玛海盗号”胜出而收场。用博涅夫的话来说,他每个月的薪水都他妈的喂了“西玛海盗号”舰长这头永远也吃不饱的熊了。不过说归说,这个游戏对博涅夫却一直具有着无比的吸引力。从旅顺口,再到威海卫,每隔十天半月的,还总想着要进行一次。至于薪水,反正是大清朝发的,钱没了再要,实在不行再去抢,那总是少不了的。
“可惜了,听说博涅夫上尉积攒了不少的中国古董,这下不知道又要花落谁家了?”中尉使劲儿咽了口吐沫,砸巴着嘴。
“是啊!”舰长看了看手上的烟头,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说别人的时候,他也在替自己哀叹。中国这里真好,随手一抓都是好东西,可是抢来容易,想鼓捣回家却难了。那些司令部里的王八蛋们,号称是为了严肃军纪,对凡是寄送回国的官兵财物拼命地检查,一发现有“违禁物品”,二话不说,马上没收。什么他妈的严肃军纪,不过就是都在想着肥自己罢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趟家啊!”中尉似乎看穿了上尉的心思。
“这个该死的战争。”舰长一使劲儿把烟头丢尽大海里,恶狠狠地咒骂着。
“上尉大人,东北方向发现有不明物体再向我舰靠近。”
听到瞭望兵的喊叫,舰长莫名其妙地怔了一怔。
“不会又是那两艘在荣成湾耐不住寂寞的法国人和美国人的军舰吧?”中尉顺手把望远镜递给舰长,话语里充满着对人家那种只是把风帆当成辅助动力的蒸汽战舰的羡慕。
“我他妈的就讨厌那些假装贵族、绅士的法国人。”舰长朝着甲板上狠狠啐了一口,缓缓地来到右舷。
“英国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儿,拿起把雨伞就冒充绅士,领子里一样向外爬虱子。”中尉不失时机地逢迎着他的舰长大人。
“哈哈……说得好,英国人再他妈的绅士,也照样得梅毒,长杨梅大疮。”舰长咧开大嘴畅快地大笑着,一面举起望远镜,一面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衣领。听到别人谈虱子,他的后背也有一种痒痒感。
渐渐靠近的还真是两艘战舰,速度并不是很快,大概也是因为没有了风帆助力的原因吧。舰长望着出现在望远镜中的军舰,有些幸灾乐祸。不过,当他再仔细定睛一看的时候,突然一个激灵,愣住了。
“大人,出了什么事情?”随意地看了看前面一千多码外,缓缓驶来的两个黑点儿,中尉望着舰长关切地问到,同时还下意识地把手伸了伸。天气不冷啊,风也没有起来,上尉大人寒战个什么呢?
白色的水手服!舰长的脑袋里嗡的一下,这是怎么回事?这不可能啊?太平红军的战舰怎么会从这个方向过来?他的身体迅速向前一倾,再稍微用点儿力气,几乎就能一头栽到海里去,手里的望远镜也随即上移了一点儿。他要仔细看看对方悬挂的军旗。
';);
………【第二六五章可怜的沙俄士兵们就硬是想不到】………
现在哪里还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太平天国红海军的战舰就正对着“西玛海盗号”的右舷直直地过来了。
当美、法两国的调停舰队正与大呼冤枉的沙俄威海驻防军司令兼驻华派遣军第三舰队司令官巴鲁什卡阁下,就沙俄舰队总是向太平天国红海军挑衅,有伤中国南北和谈大局的事情,提着善意的规劝的时候。他们谁也没有料想到,此时许宗扬率领的红海军主力舰队已经离开海阳,会同前面刚刚撤出预伏地区的鱼雷艇突击大队,开始了一次奇特的“海上旅行”。
在红海军主力编队中的十六艘战舰,按照预先的准备,顷刻间居然就变成了拖船。在他们的尾部,又拖带上海上突击大队的十六艘鱼雷快艇。之后,在以“虎门号”为首的其它七艘战舰的护卫下,舰队先是向东航行了百多海里,继而折身西北。而就在今天的白天,红海军定的舰群,一直保持着距离海岸线大约七八十海里的航向,向着刘公岛行驶。
黄昏的时候,红海军的全部编队抵达鸡鸣岛北偏东不到五十海里外的洋面上。经过短暂的准备,“镇海号”率领着另外三艘战舰,直接南下,而主力舰队则继续托拽着鱼雷艇大队西行。
现在过来的这两艘红海军战舰,正是“镇海号”和“扬州号”。根据红海军所掌握的情报,虽然已经得知沙俄第三舰队主力都集中在威海卫,但是,谁也不能排除会有零散的沙俄舰艇,游荡在刘公岛至荣成的近海。“镇海号”此行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捕捉那些孤零零在外的“夜游神”们。
“西玛海盗号”舰长还没有举起望远镜的时候,鲁天宁早就盯准了他们。为了不至于吓跑可能会偶遇的沙俄军舰,鲁天宁把自己编队的另外两艘军舰,安排在了两海里的后面紧跟着,自己只是带着“扬州号”走在了前面。不过,看到不久之后海面上竟然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这么做似乎是有些多余了。这么好的天气,只要碰上任何一艘沙俄军舰,那就是想跑都没门儿。
“发信号,开饭!”鲁天宁手里的望远镜镜头里,恰好出现了同样也在举着望远镜的那位“西玛海盗号”舰长。他面带得意的微笑,悠闲地下达着命令。随着放慢速度的“镇海号”前主炮炮口的红光一闪,巨大的轰响,顿时敲碎了大海原有的宁静。
与此同时,跟在后面的“扬州号”速度不减,迅速超越主桅高挂气死风红灯,已经开始右转舵的“镇海号”,一个右转,所有的左舷炮直对“西玛海盗号”,红光四起,炮声震天。
一动不能动的“西玛海盗号”,所有官兵没有来及作出任何的反抗举动,就在这铺天盖地而来的炮火中,先是烧起大火,接着弹药舱被炸燃,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歪向大海……
当后面的两艘战舰与缓缓前行的“镇海号”、“扬州号”汇合的时候,他们所见到的只是“西玛海盗号”那犹如一条鲸鱼背般露出海面的黑黝黝的船底,被海水吞没前的一瞬。
十点整,听不见鸡鸣岛方向炮火的轰鸣声的威海卫、刘公岛,在仅有的几个小时的沉寂之后,再度被隆隆的炮声惊醒。
先是南岸的炮台抢先发话,跟着红一军的炮兵团就加入了这场大合唱。
已经由南岸摩天岭运动到凤林集西北,距离仙姑頂仅有两里多路的红一军炮兵团,在对仙姑頂只用了几分钟的炮火急袭之后,接着对奈古山又是一通短暂、凶狠的猛打。随后,就转而把猛烈的炮火,砸向了威海卫城南的另外两个天然屏障,从战役一开始到现在,天朝红军一直也没有去碰过的塔山和金线頂。
“提前一点儿的征兆都没有。”这是一个在仙姑頂上跑下来投降的沙俄少尉当时的心理感受,“谁都知道他们的大炮不行,就是手炮厉害。所以,人人把目光都不错眼珠儿地盯在半山坡的红军身上,生怕他们靠上来。哪想到这次打来的都是真正的炮弹!我敢打赌,这是我平生所见过的绝对是最凶狠、最准确的一次炮击,比起我们往这里打的炮火,不知道要凶悍多少倍,一下就把整个山头都覆盖了。我们呆在这光秃秃的山上,简直就是一群活靶子,躲都没地方躲。直到那时,我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让出这个万恶的仙姑頂了。他们是故意留下了这么一个陷阱,目的就是要消灭我们的有生力量。攻仙姑頂死伤了足以凑齐一个营的人马,如今只是短暂的那么一刻,一个中队就又不复存在了。我是被第一排炮的气浪冲离山顶的,晕晕乎乎间竟然侥幸生存了下来。上帝还是很关照我的,我是顺着山坡滚向了红军的方向,当然,手里的武器早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是红军随后的冲击号角和叫喊声把我从昏厥中唤醒,还跟身上被踩了好几脚有关,呵呵,我的肋骨被踩断了两根。不过,这总比丢掉性命要好。我很感谢把我背下山的那个红军,可惜,一直不知道他叫什么。唉,早知道有今天,我该好好学学汉话就对了。”
无遮无拦的仙姑頂,如果他们愿意,红军可以一直把它守到老,而沙俄不行。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炮火的厉害与否,而是战术。当沙俄密集的炮火一遍一遍耕梨着红军防守的仙姑頂的时候,仅仅一个排的红军防御士兵,都早已躲避到了山的背面。只有沙俄炮火延伸或者停止,红军才会冲回到阵地,用他们擅长的手榴弹和枪弹去消耗苦苦爬上山来的沙俄士兵。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战术,可怜的沙俄士兵们一个个长了猪脑子,就硬是想不到,这你还怪谁呢。
所以,经过炮兵团炮火轰击后的仙姑頂,红一师的将士们是伴随着军号,喊着口号愉快地跑上去的。不过,这次他们可不是来防御仙姑頂的,而是接着扑下山去,冲向塔山。塔山脚下,就排列着白天曾经给他们捣了一整天乱的沙俄炮兵群。
仙姑頂开始燃起了两堆火焰不久,奈古山同样也升腾起了两团红色的火光,宣告奈古山被收复。奈古山上的沙俄们,显然不会比仙姑頂上的沙俄们更聪明多少,在红军强大的榴弹炮、山炮的轰击下,能活下来的一样是屈指可数。
威海卫城沙俄驻防军司令部内,炮声响起仅仅半个小时,巴鲁什卡和达萨莫夫就感到自己正在走向一个可怕的深渊。太平红军不仅瞬间重新夺回了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才得到手的奈古山、仙姑頂,不仅又对近在咫尺的塔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也不仅仅是把密集的炮火由南面、西面同时打到了威海卫的城头上,最要命的,是城北的北山上竟然也出现了太平红军雨点般打来的炮火。
';);
………【第二六六章五团这次是憋足了气来到这里的】………
犹如一条条湍急的溪流,齐聚塔山及金线顶两个制高点,汇成汹涌磅礴的大海。红一师的一支支突击队伍,携卷起奔腾的怒涛,以锐不可当之势,杀进塔山脚下的沙俄炮兵群,杀进已在塔山、金线顶一带集结了多时,本来希冀与西来的援军的配合,反攻南岸炮台,现在却被突如其来的强大炮火打得已经乱成一团的沙俄陆战团。
红旗漫卷,军号嘹亮,“还我河山”的吼叫声中,是一个个、一群群额上青筋暴跳,眼睛里喷射出火焰的红军将士,在用手榴弹、枪弹和战刀,向侵略者讨还着血债。
为了使后来者能更多地了解天朝历次的对外战争,更多地了解那些曾经作为过天朝红军对手的外军的情况,天朝红军总参谋部通过大量的战后己方各参战部队的检讨、回忆,通过当年对战俘营内被俘外军各个层面官兵的审问、调查,以非常详尽的史实,记载下了天朝红军诞生后发生过的所有战争。这些珍贵的资料被编纂成书,作为红军大学学员们的研究教材,这就是《中华反侵略战争史》。本书的许多资料都是取自于该书,使我们可以全方位、多视角的去了解从前发生的那每一场战争。在此,非常感谢林海丰元帅,感谢他领导下的红色武装,感谢他们对历史忠实的记载。
“黄昏后,我们就在塔山后面开始集结。陆战团由于曾经由于增援南岸炮台和进攻仙姑顶受到了大量的损失,如今已经由过去的两千六百多人,一下锐减为不足一千五百人。为了保证陆战团的实力,巴鲁什卡和巴萨莫夫两位将军特地抽调了司令部的一些人员及舰队的水兵,对我们加以补充。陆战团把在南岸炮台被歼灭的那个营,又重新补充了起来。在我看来,团队的实力虽然肯定是恢复不到从前的样子了,但至少还是已经达到了齐装满员的状态,参加未来的反击作战总还是凑合。”
“按照长官们的部署,我们等候着来自荣成方向援军的消息,只要他们一到,立即杀向南岸炮台。南岸炮台的失守,对我们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太平红军不仅利用这几座炮台摧毁了我们在日岛、刘公岛上的炮台,还封锁了军港的南口。如果不及时收复,一旦要是他们的海军舰队也参战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说实在的,战争发展到现在,我们归根到底的错误就是一切的反应都太迟钝,总是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一开始是这样,到了后来还是这样。失去了主动的战争,是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的。在塔山集结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里的助手们意见完全一致,就是不能静候在这里等,应当主动出击,而长官们却是极力的反对。不难想象,他们都已经被太平红军的一连串打击给打懵了,完全没有了一个对全局的清醒的认识。其实,事情到了现在,要么以战制战,要么就干脆迅速收拢威海卫城内的部队,一部分增援、坚守北岸炮台,一部分撤到刘公岛上去,先保住一定的实力,再做计较也许更好。”
“事后我们都看清楚了,太平红军太狡猾了,他们给我们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叫我们去钻。他们不仅将我们的大量军队消耗在了城外,以致丧失了最后守卫威海卫城的力量,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利用了我们对北岸炮台的防御不足,又顺利地拿下了北岸炮台,给了我们致命的一击。可惜,我们的司令部长官们不明白这些,还在按着对手的意愿在走。”
“援军没有等到,整装待命聚集一起的大队人马,等来的却是一通劈头盖脸的炮火。在南岸炮声一起的时候,我们开始还有些兴奋,援军到了!‘准备出发’的命令,我也是兴奋之下一顺嘴就下达了。不过,马上大家就明白了,那不是援军与太平红军交战的炮声,而是太平红军新的一轮攻击又开始了。很快,我们遭到了炮击。他们的重炮非常之狠,我不想再说起爆炸后的那种场面,单凭炮弹在空中发出的那种奇特的呼啸声,就足以体现出来,那是我们舰队上的重型主炮也赶不上的。”
“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把仙姑顶交给我们呢?按照时间推算,荣成方向的援军很可能已经被阻止在了中途,甚至完全有可能已经被消灭。他们之所以关键时刻能把仙姑顶让出来,就是想引诱我们出城,以便在城外消灭我们。这也恰好印证了最初我们的见解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尽早发起对南岸的攻势,而不是这么傻等,至少他们也得不到如此充分的准备。”
“……一打起来,根本看不清他们到底上来了多少人,除了身后的威海卫,三面好像全是他们的号角和叫喊声。塔山西侧的一营首先被他们冲乱,一营后面的炮兵群顿时成了他们的活靶子,几十门大炮顷刻间丢失殆尽。副团长在猛烈的炮火中被炸死,官兵四处奔突,很难组织起来像样的抵抗。失败的情绪有时候就像是瘟疫,传染起来太可怕,很多的官兵都被红军冲锋时的那种威慑的劲头给吓怕了,听到他们发出来的声音,腿就会情不自禁地发软。眼下别无选择,只有向城内退。没想到的是,后路竟然也被抄了……”
正像在完成上面那些回忆录后,就不幸“病死在战俘营”中的这位原沙俄陆战团上校团长说的那样,借助夜色、炮火浓烟的掩护,红一师突击的队伍,四面八方冲进陆战团群里。
“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陆战团不仅是威海驻防军,也是全驻华派遣军中数一数二的精锐部队。所有的长官们都是职业军人,全团都是每一个士兵,都受到过良好的军事训练,不像其他那些拼凑起来的团队。我们团还是一个荣誉团队,在俄土战争中曾经以顽强防御,为歼灭土耳其大军赢得了宝贵的战机,获得了沙皇尼古拉一世陛下的奖赏。如果不是这么被白白地威海卫城外损失掉,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我们自己就可以守住威海卫城。”
这是陆战团一个少校的抱怨。
“可我们不善于进攻,更不善于夜战。塔山一战暴露出来的最大遗憾就是,大家居然都没有想到给官兵们制作一个统一的夜间作战的标识物,结果出现的混乱可想而知。太平红军一冲上来,就紧紧地和我们裹缠在一起,显然是为了叫我们停泊在军港内的舰炮,以及城头上的炮火,无法给我们提供有效的支援。当第一排红军的炮打来的时候,离我们营不远的团部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是团长大人为了便于观察出了团部,也同样难逃一死。”
“兄弟们很顽强,但是架不住红军那种不顾生死的战法。我们手里有枪,却不敢随意乱打,生怕误伤了自己人。我们对白刃战以前是很欣赏的,从我进入军营的第一天起,长官们就会在耳边喋喋不休的告诉你,列成步兵阵、刺刀决战的种种好处。今天不行了,我刚刚把一个连队列成阵,黑暗里就冰雹似的打来密集的手抛榴弹,阵列根本保持不住。偏偏总是在这种时候,红军就会吼叫着靠近你,用刺刀和战刀与你较量……”
作为经历过塔山遭遇战的普通士兵,他们有他们的说法。
“我就怕他们的那种喊声。有些歇斯底里,又有一口恨不能要生吃了你的意思。当时不明白他们的是什么,如果知道了,毫无疑问,那会更害怕。我们是站在人家的国土上,难怪他们会有如此的凶狠。手抛榴弹一颗接着一颗,吓得我们到处躲闪,在这种时刻,你的刺刀向着哪里都不知道,白刃格斗也就完全成了他们的优势。我现在终于明白长官们当初为什么喜欢叫我们练习用刺刀冲向敌人了。当你的刺刀扑扑地扎进对手的躯体,令他们发出一声声悲鸣的时候,你会激发起更多的内在潜力,同时会震摄更多的对手。可惜,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是他们充分地利用了这种威慑。当听着前面的兄弟们那摄人心魂的惨痛呼叫,听到铁器进入人体那一瞬间的声响,我只感觉臀部上的肌肉在不停地抽动……”
“我身边儿的一个兄弟被吓疯了,他的刺刀胡乱挥舞,嘴里发着谁也听不清楚的怪叫,向着后面跑。我当时差点儿就被他捅了。慌乱之下,有人也跟着他跑,我也是……”
“就在这个时候,一小队红军不知道怎么竟然从东面钻了出来,扑向我们的侧后。那个可怜的疯子倒了下去,不是红军打的,这点我可以肯定,枪声是来自后面,是我们的长官干的……”
由于红军采取了粘贴战术,双方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再加上夜间难以准确分辨出目标,刘公岛北口的沙俄舰队、城头上的沙俄炮火,都无法给自己渴望帮助的军队,再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只能盲目地向着四外胡乱炮击,壮壮声势。
另外,由于害怕太平红军会裹在溃兵群里混进城来,达萨莫夫眼睁睁望着城外的陆战团在叫骂、哭嚎,捶首跺脚,就是不敢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只能任由他们去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巴鲁什卡现在没时间关心陆战团的命运,北门外的古陌岭失守才是他的心病。陆战团被调出了城,被打得半残了的一团和二团残余的力量都集中应付来自西、南两个方向的压力,城北本来就防御空虚,他现在急于考虑的是,一旦太平红军乘势攻城,那该怎么办?
指挥拿下古陌岭的梁成富却还没有这么想,红军没有攻城,至少暂时还是这样。
黄昏前,当赖裕新把仙姑顶交给巴鲁什卡和达萨莫夫的时候,红二师就在为反击奈古山做着准备。当然,如果就是为了反击一个小小的奈古山,也绝不会叫梁成富操那么大的心了。奈古山阵地丢给沙俄之前,所有的防御工事都已经被彻底摧毁,山上光秃秃的,以沙俄官兵的实力,不要说打,只要炮火一上,人就连死带跑的差不多了。他真正要考虑的是威海卫城北的古陌岭及北岸炮台。
天一黑,梁成富亲率加强了四团一个营的五团沿着海岸线绕过奈古山,向北,接着向东。奈古山方向刚一打响,古陌岭上少量的沙俄防御兵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迅速被消灭。除留下部分兵力守卫古陌岭,炮击威海卫城外,五团主力随即扑向北岸炮台。
沙俄构筑的北岸炮台,设在威海卫城东六里的一片丘陵地带里。这里不仅是地势险要,而且仅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通,易守难攻。北岸炮台与南岸炮台一样,也是个炮台群,它包括了北山嘴、祭祀台两座海岸炮台。可惜的是,这里也和南岸炮台一样,都没有提前设置固定的陆路炮台,只是由于南面打得火热,巴鲁什卡和达萨莫夫才临时决定抽调了五百多水手上岸,增援北岸炮台,并在与外界相通的这条小路两侧的制高点上构筑了防御炮台。
程铭的五团这次憋足了气来到这里的。接替红一师防守奈古山阵地之后,虽然消耗了不少反攻上来的沙俄有生力量,但是作为军人,丢掉自己的防御阵地,总不是一件叫人开心的事情,尽管这是战术上的统一安排。更何况,奈古山是在他手里丢给沙俄的,如今却没有机会自己去收复,就更不是一个军人所能忍受的。
(家里出了事情,上周六老人患病住院手术,我每天要跑医院,影响了书的构思。脑袋里乱哄哄的,居然重做系统后,一时怎么也想不起作者专区的密码了。更新延迟,影响了朋友们,心里实在有些不安。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道歉。老人住院的时间,估计还要持续一些时候,在此期间,我尽量保持两天一更,如有可能,争取每天更新,望朋友们谅解。谢谢!)
';);
………【第二六七章先生们,我也很难下这个命令】………
五团一营的几个分队携带着弩炮,静悄悄地摸向沙俄的两座陆路炮台。
伏在一块岩石后面的程铭,不时地用望远镜来回观察着炮台上的动静。
炮台上,闪动着一个个沙俄士兵的火把,远远看去,像是坟茔地里的鬼火点点。
程铭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些许轻微的笑。
还没出发以前,五团的侦察人员就已经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利用各种手段,把通向北岸炮台的路径,沙俄大致的兵力部署摸了个八九不离十。现在,在向导的指引下,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轻车熟路。按照侦察连标出的地形图,只要拿下这两座沙俄陆路炮台,就可以顺着山间那唯一的一条通道,直抵北岸炮台的长墙。对他来说,那前面的长墙,不过就是一道纸胡的玩意儿。而北山嘴、祭祀台这两座海岸炮台上的沙俄官兵,只要不赶紧跑掉,那更是任他恣意**的对象。
他不由得又想起当师长拿到侦察连的这张地形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兴奋。
“徐芳是好样的,我就说嘛,只要是被我看上的,那就绝对不会不走眼”,说这话的时候,梁成富师长爽朗地笑着。
是啊,徐芳是好样的!可是师长还根本不知道,徐芳此刻并不在前线,他正躺在文登城的野战医院里。徐芳最后会怎么样?程铭也说不好。战事繁忙,临从文登出发前,他曾匆匆去看望过徐芳。一个曾经是那么生龙活虎般的悍将,在他的面前,已经连睁开眼睛看下他的力量都没有了。在那张白纸一样的年轻面庞上,微微簇起的眉宇间,似乎还有一种隐隐的遗憾。
“团长,都到位了。”
“好兄弟,我会替你做完咱们该做的一切的。”程铭心里默默地念叨着,缓缓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借助月光,他低头看看怀表,还差几分钟。他抬起头,望着对面的两座黑沉沉的山丘,看着山头上那叫他抑制不住地厌恶的晃动斑斑灯火。很快,他的面颊一繃,顺着牙缝里蹦出一个字“烧!”
“啪!”攻击开始的发令枪一声脆响,这声枪响,对于临时炮台上的沙俄水兵们来说,是真真正正地为他们打开了一道通向地狱的炼狱之门。
就在这时,他们的身后,古陌岭方向炮声隆隆。
随着这声枪响,随着来自古陌岭那欢快的炮声轰鸣,潜伏在树丛中,按耐不住心情激奋的弩炮手们,几乎是同时,将一个个能够照亮美好天朝的明天,带着对侵略者刻骨仇恨的燃烧罐送上了沙俄炮台,送进那些不得不离开也许曾经带给过他们一点儿的骄傲,却又不免也曾有过哀伤的战舰,扛起一门门舰炮,累死累活爬到这里,还没有能够缓过多少劲来的沙饿鬼们的中间。
两座山头,闪烁的“鬼火”顷刻间被连成片的熊熊燃气烈火所吞没……
“没有身历其境的,很难理解那种轰然而起的成片哭叫哀嚎声,是该有多么的恐怖,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一种场面。数百的生灵挣扎在烈焰之中,蹦着的、跳着的、滚着的、爬着的……分不清哪里是出口,不知道该朝哪里逃。耳边到处是哭叫,还可以听到人肉被滋滋的烧灼声。那火扑不灭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