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随身空间-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着不久就要过春节了,吴老夫妇打算呆在村里过年不回城了。因此,吴卫国夫妇就想着干脆他们也到下洼子来过年。这不,今天一大早,一家三口就坐着车往下洼子这赶来。开始的时候,路程都还算顺利。

    后来,也不知怎么的车子开着开着,就在一处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抛锚了,无论怎么整就是趴在路上一动不动,气的吴卫国直跳脚骂娘。想自己试着修修吧,手头上又没有趁手的工具没办法修理。加上四周除了山林还是山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要找个人来帮忙也找不到,只能站在那里干着急。

    也许是运气好吧,在他们心急如焚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刚好有一个走亲戚回村路过的村民。吴卫国就拜托那人给吴老捎了个口信,说让老爷子找辆马车过去接他们。

    难怪平常坍塌下来都不带惊慌失措的老爷子,今天会这么着急呢。

    这不,吴老担心儿子媳妇还有孙女,就急急忙忙的去找了赵老蔫借马车,然后又跑来果园里找林珲。“到了没有,还有多远啊。”林珲伸长脖子往前看去,问道

    “不知道呢。不过,应该快了吧。”

    “快看,在那呢。”忽然,赵老蔫指着前面喊道

    闻声,林珲往前看去,不远处的路上停着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吴卫国夫妇正站在路上翘首望着看呢。看到马车出现两人立马往着跑来。

    “你们可算来了,再晚会儿,我们就要被冻死了。”吴卫国开玩笑的说道。

    “就你贫。你们没事吧。”吴老上下打量了吴卫国夫妇,发现他们都很好,才松了一口气,也开心的打趣。

    “对了,小媛媛呢,怎么没看到她啊。”没有看到小媛媛的身影,林珲疑惑的问道。

    “哦,媛媛啊,在车里呢。外面的天气太冷了,小孩子身子弱怕冻着,就让她坐在呆在里面没有下来。为这小家伙还不高兴呢。”

    “好了,咱们赶快搬东西回村吧,你们站在这里不冷吗?”看到几个人说起来没完,赵老蔫出言提醒。

    “叔叔,想媛媛了没有”刚走到车子跟前,车门突然打开,小媛媛从里面跳下来,一下子扑到林珲的怀里,奶声奶气的问道。

    “呵呵,当然有想我们可爱的媛媛啦。”林珲宠溺的抹抹小家伙的脑袋,微笑的说道。

    “叔叔真好。啵。”小姑娘给了他一个响亮的亲吻。

    “那媛媛呢,有没有想叔叔啊”

    “当然,有啦。”要姑娘仰着小脑袋,甜甜的说道

    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小媛媛了,林珲还真有些想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小家伙,媛媛的身上穿着一件很厚的花格子棉衣,一件棉裤,脖子上围着一条围巾,头上戴着一顶毛线织的帽子,上面坠着一个毛绒球,随着小脑袋摆来摆去,看起来挺好玩的。

    小家伙全身上下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胖嘟嘟的就像是一个白白嫩嫩的包子一样,小脸蛋红扑扑的,别提有多可爱,让人恨不得咬上两口。

    “媛媛。”吴老开心的望着孙女。

    “爷爷,媛媛好想你啊。啵~”小媛媛溜到地上,倒腾着小短腿扑到吴老的怀里,献上一个响亮的亲吻,逗得老爷子开怀大笑,包这孙女就不肯撒手。

    和小家伙玩闹了一会,大家家就开始着手把汽车上的东西搬到马车上。这次吴卫国到下洼子来过年可是带了不少的东西呢。一大块肉,鱼,一些冬令蔬菜,还有两箱子水果,香蕉和橙子。这个在乡下可是很少见到的。

    除了放在车子前座的东西,后车厢里的东西也塞了不少的东西,里面被塞的满满的。瓜子、栗子、核桃、花生等东西装了好几大兜,更让林珲无语的是这里面还有不少的烟花和鞭炮。最后,还从里面搬出来好几个箱子,没打开看不到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把所有的东西都装上马车以后,林珲他们便又坐上马车往村子里赶去。至于,汽车嘛,暂时是没有办法把这个大家伙给弄回去了,只有等回到村子里以后再想办法给回来取车子或是找人去修理。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回到村子。走在村子里不时能够遇到一些在路边玩耍的小孩子,等马车经过的时候,小家伙们纷纷跑上前来围着马车和小媛媛打招呼。看来以前的时候小萝莉在这里混的挺好的嘛,认识的小伙伴真不少呢。

    小媛媛再见到小伙伴也很开心,站在马车上和他们一一打招呼,然后大方的抓起一把糖分给小伙伴们。

    小家伙们拿到糖果以后,顿时一哄而散。惹得小萝莉咯咯笑个不停。



………【第六十九章欢欢喜喜过大年(上)】………

    第六十九章欢欢喜喜过大年

    “依依呀呀”里屋的炕上,两个小奶娃吃饱喝足以后,精神头好的不得了,无论怎么哄都不肯入睡。因此,云菲要呆在屋子里照看两个小家伙。没办法林珲就只能自己一人进进出出的收拾屋子。

    “叔叔,媛媛来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小萝莉的嗓门特别的大,洪亮的声音远远的都能听到。

    “小媛媛来了。你菲菲姐姐在屋里呢,你自己进去找他吧。”林珲装作很吃味的说道。这小家伙自从有了云菲以后,就把林珲给排到第四了。第一位的当然是云菲莫属了,再就是两个小奶娃。至于第三嘛,当然是家里的那群可爱的动物们。悲剧啊,林珲觉得自己现在连动物们都赶不上了。

    “嘻嘻,叔叔吃错喽。羞羞”小媛媛冲着他做了个鬼脸,大喊大叫的飞快的跑进屋子里。

    忘了一眼小萝莉的背影,林珲又全神贯注的忙起手中的活计来。今天他还有一大堆的衣服被罩床单什么的要洗呢。

    “阿珲,洗衣服呢。”又过了一会,走了进来。

    “恩,老爷子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呢,我想着洗完衣服就过去你们那边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呢。”

    “不用,差不多都忙完了,不用过去了。”

    “哦,你先坐会儿,我先把这件衣服洗完,再陪你那老聊会。”

    “没事,给你送些春联还有福字,还有好几家等着我去送呢,就不在你这坐了。”

    “哦,这样啊,那我就不留您了。”

    “客气啥,那我走了啊。”

    “小丫头,你怎么能有脚丫子踢姐姐呢,真是个小坏蛋。”等林珲洗完衣服,刚一进堂屋,就听到小媛媛的声音和云菲的笑声。

    “怎么了,笑得这么开心。”林珲掀开门帘子,冲着云菲问道。

    “呵呵,没啥。就是刚刚媛媛逗果果玩的时候被小丫头给踢了一脚丫子。”云菲遮挡着笑弯了的嘴角,解释道。

    听到自己的丑事,小丫头羞得小脸蛋红扑扑的,当然也不忘瞪林珲两眼,好像说:“你敢说出去,我就不理你了。”

    “是吗。糖糖和果果真棒,这么小就知道踢你们的坏姐姐了。”林珲走上前去,看到睁着水灵灵小眼睛的小奶娃爱心顿时泛滥,伸手戳戳两个小家伙的小脸蛋。一下又一下,直到两个小奶娃有些不耐烦,眼看就要哭出来,林珲才悻悻的收手。

    “哼,叔叔是坏蛋,就知道欺负媛媛。”要远远一扭头,很生气的说道。

    “哈哈”难得看到小媛媛的囧样,林珲没心没肺的笑出声来。等看到小萝莉愤怒的眼神,才止住笑声。

    和小媛媛和两个小奶娃玩闹了一会,林珲又回到院子里继续做其他的事情。

    自从过了腊八以后,村里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着准备过年了,置办年货、杀年猪、打扫屋子忙的不亦乐乎。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很期待这个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过年。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二十三日夜";祭荤灶";,用鸡鸭鱼肉,美味佳肴为供品,二十四日";祭素灶";,供品用水果、瓜子及点心等,但无论荤祭还是素祭,都少不了糖瓜儿。这两日林珲都早早的准备好祭品和纸钱祭拜一番。

    随着年关日益临近,年味也越发浓郁。从腊月二十六这天开始。家家户户也越发地忙碌:蒸豆包、面鱼、糖包、冻米糖、水磨粉团子;打年糕、炸鸡鸭鱼肉。包饺子等等全部都是准备过年地吃食。

    东北农村过年的时候规矩特别多。例如,正月不剪头,东北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还有初一初二不扫地,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过年几天把屋子里里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当然,林珲也不例外,这两天他专门跳了一天把屋子里每个角落都打扫了一遍。连一些脏了的被褥,衣服等都洗干净叠起来放好。这也是过年时的一个规矩,是以前听爷爷说过的。初一、初二忌洗衣。民间传说中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因为这件事,林珲还被爷爷骂过呢。

    因此,林珲对于这个习俗还是记得挺深的。虽然,他现在人在东北,但是有些习俗是深入骨髓的,由不得他不去遵守。

    而,云菲这些日子以来都很开心,自从小媛媛来了以后,也许是缘分她们两个人很快就熟络起来,经常会躲在一边悄悄嘀咕一些事情,每次说道高兴处都会哈哈大笑,也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事情要聊。

    在林珲打扫屋子的时候,小媛媛和云菲也没有闲着,她们就将为家里的动物们洗澡的任务给揽下来了。理由是他一个大男人粗手粗脚的把可爱的小动物们弄伤了怎么办。她们的理由真的让林珲很无奈。只是笑了笑,由着她们折腾。

    时间已将渐渐的逼近年关。腊月二十九这天,村民们不论那女老少都忙的手忙脚乱的。大人们是忙着准备过年用的物品、吃食以及布置屋子等

    而小孩子们则是忙着玩乐和吃东西。这段时间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一来终于放寒假了,想怎么玩都没有人管,二来家家都做的是好吃的,任他们敞开肚皮子吃。

    林珲倒是没有其他人家那么忙,和吴老早就商量好了,过年的时候两家人呆在一起过,吃食什么的都不需要他来准备,吴大娘和小媛媛的妈妈两个人来弄,倒是为他省了不少的事情。

    今天,林珲的主要任务就是和伍卫国一起给两家布置屋子。那就是在屋子或是院子里贴上春节三大宝:春联、“福”字、窗花。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福”字,有了春联,家家户户也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春联和福字是吴老亲自写的,老爷子从小就开始练习毛笔字,几十年下来毛笔字早就练得炉火纯青,写出来的子让人拍案叫绝。至于,窗花那是林珲专门请村里的一些手艺好的老奶奶给剪得。

    这一天下来年前的一些事情就忙活的差不多了。当然年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习俗那就是祭祖上坟,离得近的,要到祖坟地去祭扫,离得远去不了的,要在居住的地方选一个十字路口烧纸祭祖。

    对于,这个林珲倒是没怎么去管。前世的是候自己是个弃儿,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更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哪个。至于,收养自己的爷爷,现在还没有死呢,他要是去拜祭他老人家那罪过可就大了。

    等到了腊月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很小的细节需要弥补。林珲难得闲下来,就躲在家里陪小媛媛和云菲唠嗑或是逗弄两个小奶娃。

    没有想到腊月三十这一天,下午黄昏的时候,天空突然开始下起小雪来,到天黑的时候地上已经飘了雪白的一层。瑞雪兆丰年,这雪虽然有点小,但是也算是给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

    前面加了一章,修改完的这章推后。



………【第七十章欢欢喜喜过大年(下)】………

    第七十章欢欢喜喜过大年(下)

    除夕夜,林珲,云菲和吴老一家聚在林珲的家里吃年夜饭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阿珲,长寿灯都挂好了吗?”吴老在院子里四处转悠了一会,不放心恐有遗漏,问道

    “放心吧,都挂好了,现在就把灯笼点亮吗?”林珲回答的很笃定,临了还不忘询问一下,是否点灯。

    “恩,天色正好,和你大哥一起去点上吧。”吴老说道。

    “好的。”林珲跑到隔壁,找到吴卫国,两人又在院子里忙活起来。

    长寿灯是东北过年是的一项习俗。在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等林珲和吴卫国点完长寿灯,一推开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怕打掉站在头发和衣服上的雪花,两个人走进屋子。

    在堂屋的正中间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上面摆满了香喷喷的菜肴,杀猪菜、东北炖菜、酸菜猪肉炖粉条、辣鱼粉皮、小鸡炖蘑菇,既有鱼又有肉特别的丰盛。

    吴老坐在桌子的主位上,吴大娘、媛媛妈妈和云菲她们一人端着一盘菜放到桌子上面,小萝莉媛媛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跟着大人们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没有一刻能闲闲下来。让林珲不等不感叹小孩子的精神头就是足。

    “阿珲,怎么没酒呢。快点拿出来咱爷仨喝几盅。”吴老看到桌子上没有摆上酒,说道

    “恩,没有吗?哦,瞧我,忙的晕头转向,都给忘了,先等会这就去拿。”林珲说完就转身去拿酒,刚走了两步又回头问道:“你们喝七彩酒,还是果酒啊,先说了啊,我这里可是没有白酒啊。”

    “当然是七彩酒啦。”除了不明白七彩酒的吴卫国夫妇,其余的人都异口同声的说道

    “明白。”林珲俏皮的回了一句,就往储藏间里走去,那里面放了不少的酒,果酒和七彩酒都有,只是七彩酒比较少。

    “爸,阿珲说的七彩酒是啥酒啊,怎么没听说过啊。”林珲出去以后,吴卫国好奇的问道。

    “呵呵,是那小子自己酿的酒,味道可棒了。”老爷子笑眯眯的说道

    “爷爷,我也要喝酒。”小媛媛蹦蹦跳跳的走了过来,手里握着一根鸡腿,小嘴上沾满了油水,那样子就像是一个偷吃的馋猫。

    “谁要喝酒啊?”林珲抱着酒从外面进来,问道。

    “我要喝”闻言,小媛媛大声嚷嚷起来,好像害怕别人把她给忘喽。

    “不行,小孩子怎么能喝酒呢。”吴卫国突然出声反驳。

    “不嘛,媛媛要喝。”小萝莉撅着小嘴满脸的不高兴,一副不给喝就哭给你看的表情。

    “好,也给咱们的小媛媛喝酒。”

    “嘻嘻,叔叔真好。”小萝莉“破涕为笑”,扑到林珲的怀里撒娇。

    “小孩子不懂事,阿珲你怎么也和她一起胡闹呢。”吴卫国心疼自家的姑娘,略带责备的说道

    “没事。今晚除夕,让小家伙喝点挺好的。况且,给她喝的是果酒,不伤身体的。”林珲解释道,他可不想大过年因为小事惹大家不开心。

    “好啦,都被墨迹了,赶快坐下来吧。”吴老说道。

    等菜都上齐以后,大家伙都围坐在桌子旁,开心的一边吃年夜饭一边唠嗑,气氛十分的热闹。这其中小萝莉最为开心,小脑袋在桌面上扫来扫去,看见中意的菜就夹到自己的碗里,不一会就把自己的小碗给填满,嘴里也塞得满满的,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我先敬大家一杯,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林珲给大家满上酒,然后为自己倒满一杯,举杯示意。

    大家纷纷举起杯子,“叮”的一下碰杯,都一饮而尽。

    有了林珲带头,打家挨个举杯敬酒,说些新年祝福的话语,连小萝莉媛媛也没例外,有模有样的端起一杯酒,给大家伙敬酒,奶声奶气的说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菲菲姐姐,媛媛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哈哈”大家闻言都开心的大笑起来,顿时整个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

    新年祝福过后,大家伙都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林珲他们三个大老爷们觥筹交错,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

    中途,吴大娘去了一趟厨房,把包好的的饺子下到锅里。等喝完酒以后,大家再一起吃饺子。

    “热乎乎的饺子来喽。”吴大娘一人端着一盘饺子,放到桌子上。

    “你们先吃着,我去把剩下的饺子都住了。”吴大娘说完,就自己一个人去了厨房。

    还有长辈没有回来,林珲他们当然不好意思先吃,都陪着吴老喝酒,等着大娘煮完水饺回来。小媛媛当然不在此列,小孩子嘛自然不会机会这么多,遇见好吃的就吃。而长辈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吃得香,也不会说什么。

    吴大娘煮完水饺回屋以后,三个大男人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也没有再去重新拿酒。大家伙一起吃起水饺来。

    “呀,饺子里有东西。”忽然,小媛媛惊叫一声,从嘴里吐出一个东西,举到大家的面前。

    林珲仔细一看是一枚硬币,立马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吴老他们也都开心的冲小媛媛说道:“这是好事。吃到硬币,吉祥如意。”

    小媛媛吃到得硬币是包水饺时特意放进去的。过年时在水饺里放硬币,又是另一项习俗。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吃完年夜饭以后,林珲赶忙拿出早已化冻的冻梨分给大家,这样做也是有讲究的。年夜饭后吃冻梨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时间久了,大家渐渐的习惯了在过年的时候这么做,也就成为了人们默认的事情。

    除夕夜长辈发压岁钱,那几乎是全球华人的古老传统,当然称呼地区不同可能会有不同,有的地方叫守岁。

    晚上要发压岁钱,在林珲的记忆里,过年发压岁钱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今年由于林珲是个大人,他也就不怎么期望有人给他发压岁钱了,而且他还要给一些小辈压岁钱呢。这里的小辈就只有小媛媛和俩个小奶娃。因此,大家都“慷慨解囊”给小家伙们包上一个大大的红包。

    吴老他们没人给小家伙一块钱的压岁钱,林珲也不好意思越过众人,也随大流给了小孩子一人一块钱的红包。

    但是,让林珲没有想到的是,他和云菲最后也拿到了两个红包,是吴老和吴大娘给的,用两位老人的话说,只要他们还没有成家,过年就要给个红包。

    零时钟声敲响的时候,所有人都到家门外放鞭炮,放烟火,就连两个小奶娃都被抱出来感受这新年的喜悦。

    村里的小孩子们也都穿着新衣,拿着父母给买的鞭炮炮跑到外面去放。林珲上次赶大集的时候也买了不少的烟花爆竹,再加上之前吴大哥带来的那些足足有两大箱子呢,足够他们放上很久了。

    林珲童心未泯,带着小媛媛跑到院子里放烟花,狠狠的过了一把瘾。

    一夜未睡,林珲的精神头依然很足,一点睡意都没有。早上天刚放亮,林珲他们换上新衣服准备出门拜年。

    当然他在出门的时候,早早的把糖果瓜子用筛子装着端出来放在桌子上,等待会又来拜年的招待他们吃。

    邻里间相互拜年时透着一股融融乡情,人们之间相处的都很融洽,互相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语。

    走在村里,不时能够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带着浓浓的喜庆,可口的饭菜透露出淳朴的乡情,一切的一切都让林珲他们觉得出门拜年不虚此行。

    林珲他们一行人一上午挨家挨户的拜年,晌午才回到家里。而下午的时候,也没有闲着,整个下午都呆在家里哪也没去,因为来拜年的人络绎不,一直持续到晚上。



………【第七十一章新年计划】………

    第七十一章新年计划

    过年热闹的气氛渐渐的变淡。辞旧迎新,平淡的79年已经成为过去式,迎来的80年是全新的一年。

    初三,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走亲戚,吴老爷子夫妇也随着儿子一起回城拜访亲戚或是老友。林珲和云菲都是孑然一身,一个亲戚也没有。因此,全村只有他们两个人呆在家里。林珲也难得清静了几天。

    初五,这天又开始忙活起来。这一天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年后,一直到正月十五都难得有功夫休息几天。正月初八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还有顺星,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这些天都是需要规规矩矩的祭拜一番的。

    等十五的晚上,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过元宵节,吃上一碗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才算是为整个过年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过完元宵节以后,林珲算是彻底的闲下来了,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他去忙碌。开春的时间也还没有到,地里或是果园里也不用林珲操心。每天,偶尔趁没人的时候进空间看看,在里面酿酒,或是带着狼群空间的森林里探险。

    大部分时间,林珲都会带着动物们在村外的田地里乱窜,咋么村里田地的分布情况,顺便指挥动物们抓些野物解解馋。除此之外,林珲都会呆在家里,陪着云菲唠嗑。

    即使这样,还是会有不少的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打发。人闲着久了就会浑身不舒服,林珲也是如此没事可干的时候,总想找些事来干。这不,闲来无事这家伙就寻思着接下来的一年该干些什么。

    首先想到的是蔬菜大棚,可是现在冬天差不多过去一大半有余,弄蔬菜大棚是来不及了,只能等到冬天的时候再做打算。

    说起来,想起建蔬菜大棚也不是心血来潮。现下在北方,冬天是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的,能吃的蔬菜也就土豆、蘑菇、干山野菜,萝卜白菜这几样,吃了一冬天早就厌烦了。虽然,林珲自己的空间里种了不少的菜,但是不敢拿出来吃呀,天寒地冻的突兀的拿出新鲜的蔬菜来,不引起别人的怀疑才怪呢。

    因此,林珲就寻思起来建大棚的事情来,再加上前世的时候混在起点看过许多的都市重生小说,里面的主角回到过去的农村,首先想到的都是建大棚,给了林珲不少的启发。

    话说,这个年代种反季节蔬菜的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如果,能够让村子里率先种的话。不仅能够增加村民的收入,还可以改善冬天无鲜菜可吃的状况。

    蔬菜大棚的事情暂时不可行,林珲也只能先放在一边。接着他又把之前一年的事情捋了一遍不由眼前一亮。想起来,之前村长曾找过自己商量推广种植毛绒果的事情。当时林珲也考虑了一个可行的计划,只是条件不成熟一直没实施。

    现在,再一想这个事完全能成功,而且如果能够运作好的话,这可是独家生意一本万利啊。毛绒果树能够在外面生长不用说,山地、沙地等较为贫瘠的荒地也能够种植。最初生长的时候较慢,有空间在这也不是问题,倒是直接让果树在空间里长大再移栽就行了。这样今年种上秋天就差不多能够收获第一茬的毛绒果了。

    果树的来源也好办,到时候把毛绒果树放到山里,回头带人去挖就行,只要把一些容易露馅的细节处理好,相信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的。

    想到毛绒果,林回暖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