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踪1化蝶双飞-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瘦老者摇摇头:〃这件物事只对本门有奇效。眼看百年一遇的〃万圣会〃快要到了,一宫,二殿,三教,四门,再加上一百零八窟,各门各派都在绞尽脑汁培养年轻的弟子,我考虑本派失了白蛇,如果再没有别的法子弥补,就可能失去统领圣教的头把交椅,所以也十分着急。大哥前些天费尽心思弥得姓白的小妞,准备让她做本宫圣女,可惜她年龄太小,没有个三五年的功夫派不上用场。时间不等人,月华宫不日即将放出异彩,我们抓紧时间找到一个即刻能用的圣女。〃   

  话未说完,旁边双目昏花的老者惊异地站了起来〃怎么?给你找到了?我不信!我……我薛某费了几十年的功夫,都没找到三焦虚空、五脏盈实、八脉飞扬、偏又毫无内力的女子,你竟能碰巧找到!不会是看花了眼吧?〃    

  青衣人听了也不禁为之一震:〃真的假的?别说十七个条件全都达到,只要能满足十三个,就是本派梦寐以求的圣品了!你仔细瞧清楚了?别弄回来又是废物!〃    

  瘦老者颇有些得意地道:〃这次我看得真真切切!还让胡四姑搭过她的脉,绝对没有问题!〃    

  青衣人面露喜色:〃那女子在哪?怎么没有带回来?〃    

  瘦老者道:〃女子正在浙北,那里属于黄大仙、葛神仙的地盘。记得大哥以前曾经说过,鉴于佛道两家遍布中土,我们圣教行事不可太过用强,免得节外生枝坏了大事。因此我想了个最可靠的法子,依足了人间规矩,动用三媒六证,准备在下月将她迎娶过来,然后是杀是宰就由得我们了!〃    

  青衣人点点头,很是赞许地道:〃好!多带些人手,将三龙、四虎都带去!务求万无一失!为了本门大业,哪怕跟黄大仙、葛神仙打上一架,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哼,说什么金华二仙,葛岭老仙,我就不信他们还真个修成了仙体!这些道貌岸然的所谓正道中人,恨不得早日飞升进入天界,那会成了仙依旧留在世上?〃    

  说到这里,他转头望向双目昏花的老者,〃啧啧〃连声道:〃我说老三,你可真长进了!让你搜寻资质上佳的少女,是为了成就本门嫁衣神功!可是你纵情欢愉,乐不思蜀,不但毁了自己的功夫,还耽误了本门大事!〃说到这里他的声音越来越严厉起来:〃你想怎么着?是不是想辞去三宫主之位,让我再选一人担当啊?〃          

虹←桥书←吧←BOOK。←  

第49节:第八章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7)         

  老者吓得浑身冒汗,忙不迭地作揖祷告:〃大哥,我已经尽力了!每过三年,我都送一批女子进宫,她们的嫁衣神功也都算有些小乘了!而且,您又不是不知道,西湖那地方,不但有葛神仙坐镇,还有诺大的灵隐寺!佛门高手众多,我不敢弄得太过火!你看咱能不能换个地方,到别处去选秀女,天下女子那么多,哪里的不好用?〃    

  青衣人断然摇头:〃不行,我要的女子不但有美丽的外表,还要有聪彗的头脑。江南风景秀丽,西湖人杰地灵,杭城人口稠密,选人相对容易得多!这种地方,只要能找到一个西施、虞姬,就是我们宁幽宫的造化!我老实告诉你,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假如这一批再没有出类拔萃的女子,你就自动离职,去看守山门吧!〃    

  老者不敢再争辩,只是一个劲点头:〃是,是,我回去严加看管,亲自督促她们修炼!〃    

  这时候,青衣人终于将目光落在一直站着的年轻人身上,神色也变得好看了一点,面带微笑问道:〃你的功夫进境如何了?〃    

  年轻人躬身答道:〃回师傅,我已经将〃嫁衣神功〃炼到第七重的境界,还差两重就可以功德圆满了。〃鬼影幻神〃也已经炼到第三重的境界,危急之时化成一棵树,一块山石已经不成问题,只是尚不能幻化成动物、人类的形象。〃   

  青衣人点点头:〃本派的宁幽十三剑呢?有几成火候了?你看,对面山崖有一块突出的巨石,你能不能一剑将其削落?〃    

  年轻人转头看了看,发现对面的山崖远在百丈开外,那块大石更是粗过两丈,重逾万斤,不仅皱了皱眉,旋即故作轻松地道:〃我来试试看。〃说着纵身飘了出去,仿佛一片羽毛,轻轻地飘向对面山崖。距离还有两三丈,他已经抽剑在手,尖叫一声:〃呀!断!〃同时运足全身气力一剑劈了下去。    

  就听〃咔嚓〃一声巨响,大石从上到下被他一剑劈开,脱离山体直直往下方落去,老半天才听见惊天动地的响声。    

  年轻人颇有些得意,左足在山崖上点了一下,凌空横渡百丈,迅速飞落在凉亭之前,对青衣人躬身道:〃师傅,你看如何?〃    

  青衣人微微摇头:〃只是小乘而已,空有一把子气力,尚不能举重若轻,距离游刃有余还差得很远。申一曲,你是本门重点培养的弟子,肩负着扬名圣教的重任,若不能在本届万圣会上杀入前三名,我就废了你的功夫,将你丢入老鹰坳喂鹰!你给我小心点!〃    

  被唤作申一曲的年轻人听得心中发毛,脸上似笑非笑的神色早就不见了影子。    

  青衣人还没有说完,双目紧盯着对方,说道:〃当然,你若能在八百〃圣灵〃,十大〃圣使〃之中,抢回〃中州圣子〃的桂冠,不但受万众景仰,还能成为宁幽圣宫的继承人,其中的好处就不用我说了吧?〃    

  申一曲听得双目放光,十分欣喜地叫道:〃弟子尽力而为,还求师傅多多指点!薛师叔,你可得帮我的忙呀,多送些练功有成的〃嫁衣女〃来!〃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50节:第九章 化蝶双飞去,梅花谷相依(1)         

  第九章 化蝶双飞去,梅花谷相依   

  梁山伯有气无力地坐在姚江岸边,看着百姓热火朝天地疏通江中的淤泥。    

  姚江是一条沙河,河床较浅,每年枯水季节都必须疏浚一次,否则来年便会涨水,说不定会淹没临近的村落。    

  此时恰是深秋,河水少得几乎要断了,因而山伯命人在河水的两端各筑一条低矮的堤坝,以便百姓挖掘江中的沙砾。    

  正好百姓也忙完了秋收,再加上天气还不是太冷,难得有这种活动筋骨的机会,自然干得热火朝天。有不少半大的孩子也来帮忙,一面抬沙一面打闹,更显得喜气洋洋。    

  反观县令梁山伯,却是一付半死不活的样子,面色苍白,形容枯槁,双目毫无神采,望之令人心痛。    

  百姓都觉得奇怪,不时有人过来关心地询问,可是也只能听见他神情淡漠地〃嗯,啊〃两句,随后便了无生息。    

  赵德彪等人也是稀里糊涂,只知道县令有着莫大的心事,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十天之前,他跟着山伯白走了一大圈,回来无论怎么询问,山伯就是不肯开口。    

  山伯半睁半闭着双目,一会儿望着飘零的落叶暗自伤神,一会儿回想春日与英台畅游西湖的情景,欢声笑语回荡在耳边,花容月貌却将要作古,想想就心如刀绞。一阵秋风吹过,梧叶簌簌而下,他只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那枯黄的落叶一般,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正在出神之际,忽听有人前来禀告:〃老爷,鄞西清道源一带有些古怪,河床的沙子怎么挖也不见减少,您能不能过去看看?〃    

  山伯点点头,站起身来遥遥晃晃往前走了几步,脚一软差点儿坐在地上。    

  赵德彪见了,急忙吩咐一声:〃取滑竿来,抬大人回去休息!〃    

  滑竿很快到了,山伯被扶着坐了上去,眼见被人抬着往回走,他努力摆摆手,说道:〃去清道源!〃    

  赵德彪见他神情很坚决,只得让人抬了他沿河一路西行。    

  不久来到一个叫做九龙墟的地方,只见百姓站在岸边指指点点:〃就是那儿!沙子怎么挖也挖不绝!头天挖平了,第二天一宿就长得老高!比没挖时候还高两尺!真是怪了!〃    

  有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手捋胡须道:〃我看姚江的沙子说不定全是从这里涌出来的!这段河道治不好,后面的就算治好了也没用。〃   

  赵德彪远远地吆喝:〃大家快让开,没看见县老爷来了?〃    

  山伯挥手让人放下滑竿,挣扎着起身往前走,被人搀扶着下到河底,察看砂石长出的异状。可不是吗?放眼望去,只见沿河一带约有二十丈长的区域堆满了沙子,几乎将整个河道堵塞了一半,另一半却是好好的。转头往上游下游望去,却都好端端没事。看来这一段二十丈的范围确实有些古怪。    

  山伯招手令百姓走近些,问道:〃你们昨日挖沙,挖到下面有何异状?〃    

  百姓纷纷摇头:〃完全正常!没看到别的啊!〃    

  只有两三人答道:〃除了沙子特别细腻之外,没有别的不同。〃   

  山伯眯起眼睛环顾四周,看见身后是一个不大的小山,山上林木茂盛,百鸟齐鸣,于是问道:〃此处为何叫做九龙墟?〃    

  百姓们大多摇头不知。    

  有人答道:〃古老相传,说这里曾经有九条龙出没。因而取了这么个名字。〃   

  山伯环顾四周,见须发花白的老者嘴巴张了一张,然而却没有说出话来,于是问道:〃老丈,你有何解?〃    

  老者眼中闪出异样的神色,口中却道:〃没,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山伯盯着对方看了片刻,然后对众人道:〃大家去挖别处的河道吧,这一段等等再弄不迟。老丈请留步,您老熟悉本地情况,我还有话相询。。〃   

  于是众人便都散了,只有老者站着没动。    

  赵德彪想要扶山伯坐回滑竿,却被他拒绝了。    

  山伯道:〃你也下去吧,我要静下心来想一想。〃   

  赵德彪也退了下去,现场只剩下山伯和老者。    

  山伯指指突起的沙堆道:〃本县体力不支,不得不坐着说话,您老也坐吧。〃   

  老者让了一让随后便坐了下来,对着山伯望了又望,颇有些心疼地道:〃县君,请恕小老儿无理,我看你年纪轻轻,似乎身体不好,心肺俱伤,五脏已损,不得不劝上两句。您要好生调养才是,否则只怕……〃   

  山伯微微摇头:〃老丈,您说这九龙墟是怎么回事?此地并无旁人,还请以实相告。你放心,我知道也不会乱说。〃   

  老者望着他形容枯槁的样子叹了口气:〃县君即使想跟别人说,只怕也没多少机会了。此地名为九龙墟,你可知道何谓九龙?〃    

  山伯答道:〃九龙者,九五之尊也。只有皇上的朝服上绣着九条龙,无论从哪面看都能看到五条。莫非,此地埋着某位先皇?〃    

  老者点点头:〃不错,《传书》言:〃舜葬於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县君看看背后,那座百鸟齐鸣的小山,便是大禹之墓了!〃    

  山伯惊疑地回头看了一眼:〃会稽?此地非是会稽,何来禹之墓?老丈莫要以讹传讹!〃    

  老者不慌不忙地道:〃古之会稽地方千里,非今日区区一县可比。实不相瞒,据我猜测,此处黄沙只恐便是先皇之墓有些古怪的缘故。因此,还请县君令河床改一改道,也算是给华夏先人留一寸安息之地。〃         

虹←桥书←吧←。←  

第51节:第九章 化蝶双飞去,梅花谷相依(2)         

  山伯望着小山沉吟良久道:〃《吕氏春秋》曾言:〃尧葬於谷林,通树之;舜葬於纪市,不变其肆,禹葬於会稽,不变人徒〃。面对如此俭节葬死的先皇,我们不能再委屈了他们。既如此,我便令河水改道,前移五十丈!〃    

  老丈稽首道:〃谢县君贤达!〃随即目注山伯,意味深长地道:〃我观县君命运多桀,此地风水极佳……〃说了一半,他就停住了。    

  山伯却明白他的意思,只觉得浑身一阵虚弱,口中喃喃道:〃时日无多……或许,我也该找一处安身之所了。〃   

  数日之后,河水改道早已完成,山伯依旧在九龙墟逡巡。    

  他让随从待在山下,一个人上了山。    

  他努力支撑着久病的身躯不让自己倒下,踩着漫山的杂草一步步往前走。    

  走着走着,他忽然停住了脚步,自言自语道:〃葬在哪里不是一样?我山伯不忠不孝,可不能葬在先皇的坟边,没来由玷污了禹帝的丰功伟绩,不行,我得下山去。〃   

  正在这时,他忽然脚下一软,整个人跌倒地上,沿着山坡滚了好几丈,才在一个略微凹陷的地方停下来。    

  他挣扎着坐起身,回头看去,却见自己原先站立的地方,不知何时现出一个又高又瘦的黑衣老者,此时正面带狞笑道:〃嘿嘿,没摔死!小子,前次在西湖岸边已经饶了你一命,可惜你不识抬举,竟然想坏我的好事!今番可饶不了你了!临死之前,你还有何话说?〃    

  山伯淡然一笑:〃请教阁下何人?与我有何过节?〃    

  黑衣老者道:〃我郭某人看谁不顺眼,那人就死定了!还要有什么过节不成?至于个中原因,你还是去问阎王老子吧!此地风水不错,我看你就埋在这里得了!〃    

  山伯毫不在意地笑了笑,用手随意一指:〃那边山脚处好似有口枯井,你就将我葬在那里,回头转告我的手下,就说我病重而死!〃    

  黑衣人见他毫不畏惧,不觉多瞄了他一眼,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原来早已行将就木了啊!害我多跑这一趟,倒霉!好吧,你就干脆一点,自己跳下去,也好留个全尸!〃    

  山伯转身缓缓往山下走,走不多远来到枯井旁,正想抬头再看一眼晴天朗日悠悠白云,忽然身后涌来一阵寒风,仿佛有人在后推了一把,他虚弱的身躯便向枯井中落了下去。    

  待在山下的随从远远地看见了,连忙飞跑过来,可是却只能对井哭喊,得不到一点回声。    

  井内黑黝黝的,抛一块石头下去,也半天听不见声音,不知道究竟有多么深。    

  不久县里的总捕头赵德彪也来了,着人拴了绳索下去察看,可是绳索放到三十丈,还是没能到底。拉上来时,下去的人几乎断了气,好半天才醒过神来,道:〃下面黑咕隆咚,不知道还有多深。我觉得憋闷的很,要不是你们拉扯得快,我就死定了!可吓死我了!〃    

  众人都摇头叹息。赵德彪更是苦着脸说不出话来。    

  只有前几日跟县令说过话的老者唏嘘不已:〃既然如此,就让县君在此安歇吧。〃   

  没奈何,众人只好在枯井上方放了些树枝枯草,然后堆了个土坟,坟前立一石碑,上书:〃梁知县山伯之墓,鄞县百姓敬立。〃   

  在山伯被人推入枯井之中的那一刻,英台正睁大了眼睛望向窗外,盼着山伯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快来,我带你去个无忧无虑的地方……〃   

  她朝也盼,晚也盼,看得眼睛都花了。    

  随后的几天,阴霾漫天,大雨倾盆,她一直没敢化蝶外出,生怕错过山伯前来与自己相会。她的心里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山伯会来的,他一定有法子前来救我!〃    

  然而日子熬过一天又一天,始终没有看到山伯的身影。    

  眼看再有两天就是马家迎娶的日子,她再也等不下去,满怀一腔幽怨,化蝶穿窗而出,前去寻找山伯。    

  〃梁兄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不然不会这么悄无声息!〃她心情紧张地拼命拍打翅膀,奋力往前飞去。    

  不知怎的,越接近鄞县县衙,她的心中越是彷徨,只能一个劲地默念祷告:〃梁兄啊,你答应过我的,哪怕是越过千山,跋涉万水,也不能抛弃我!你可要记住自己的话啊!〃          

※虹※桥※书※吧※BOOK。  

第52节:第九章 化蝶双飞去,梅花谷相依(3)         

  眼看到了县衙门前,她的心止不住〃扑通〃乱跳!    

  只见县衙门前的台阶两边,摆满了雪白的花圈,从衙门一路延伸,绵延数百丈,一色的白花,一色的挽联!迎风摇曳!    

  〃这是给谁的花圈?为何摆到县衙来了?〃英台浑身发抖,奋力飞近前去,却见条条垂下的挽联上,赫然写着:〃梁知县山伯千古!〃    

  就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宛如晴天霹雳敲在她的心坎,犹如扬子江心断缆崩舟!她的梦一下子破灭了!她只觉得浑然颤栗,冷彻骨髓!一阵眩晕涌上来,再也无力煽动翅膀,一个跟头从空中跌下去,落在散满纸钱的街道边,仿佛那一枚枚纸钱一样,零落成泥。    

  当英台悠悠醒转的时候,已是心如死灰,遍体生寒:〃梁兄啊!你好狠的心,你怎能就这样舍我而去?化蝶双飞,生死不渝,可怜我还在绣房痴痴呆望,你却悄悄飞往另一个世界!临走连句告别的话语也不曾留下!〃    

  她心中绞痛,越想越是悲伤:〃梁兄啊!我只道柳荫结拜,三载同窗,便是人间的佳偶。谁知道姻缘簿上,缺少我们的姓名。我只说,有朝一日,前面鼓乐,后面花车,欢欢喜喜来到你家。却谁知孤苦伶仃,百里奔波,只能来到鄞县拜祭!梁兄啊,你究竟到了哪里?你泉下有知可曾听见我在叫你的名字?〃    

  正在悲痛欲绝的时候,忽见有位老者走过来,一面走一面唏嘘:〃哎!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可怜的知县大人,刚刚活了二十岁,竟然就一命呜呼了!胡桥镇,清道源,九龙墟,荒坟一座,怪可怜的,待我去给他烧几张纸……〃随即捧起一束花圈,一路迤逦往西行去。    

  英台挣扎着飞起来,跟在老者身后,前去寻找山伯的墓地。    

  〃我来了,山伯,我来看你来了……〃英台反反复复重复着同样的话,渐行渐远,离开县衙,行向无人的旷野。    

  跟着老者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来到山伯的坟前,眼见土坟三尺,墓碑耸立,英台的眼前恍恍惚惚,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那么的不真实,只有往日的欢声笑语依旧响在耳边,记忆中美好的往事不断浮现在眼前,她想到同窗相爱;想到十八里送行;想到祝家庄的访友。似乎只有那些才是真的。    

  她沿着土坟飞了一圈又一圈,一边飞一边哭诉:〃梁兄啊,原指望你我能结为夫妻,白头偕老,却想不到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梁兄啊,你我何其命苦如此!〃    

  不知道飞了多长时间,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天上的冷月黯淡无光,地上的清风瑟瑟袭人,树影摇曳,沙沙作响,似叹息,似欷觑。整日整夜,祝英台不说话,不饮水,也不睡觉,她终于飞不动了,只能停在坟头痴痴地想。眼泪时时涌出来,从泪光模糊中她眺望着白云,眺望着遥不可见的万松书院。    

  她痛苦地遐想着:不久之前,山伯还是个生气勃勃的人,怀了满腔的希望进入考场,然后高高兴兴前来祝家庄;而如今,竟带着无限的怨恨寂寞地死去了,冷清清地独自躺在坟墓里,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想到这里,她恨不得立刻去把坟墓撬开,把梁山伯从棺材里拉起来;然后,然后他们再一道离开家,离开故乡,离开这个世界;永远地,永远地长相厮守,像一对比目鱼儿、鸳鸯鸟儿自由自在地游,自由自在地飞!但是,但是她眼前却无法做到,甚至无法走出那座牢笼似的绣楼!    

  祝英台不再啼哭了,她的心中生起一个新的理想!在她的心灵中,梁山伯并没有死,他就在这儿等着自己,因此她沉酣于幸福的理想里。她对冷酷的现实已经毫无留恋,她恨父亲的顽固无情,活活杀害了梁山伯,也杀害了她自己!她也恨母亲的怯懦成性,一点不能替她做主。她更恨马太守、马文才这些狐群狗党,好端端平白葬送了她和梁山伯年轻的生命!她恨,她恨这一切,恨整个罪恶的世界!    

  她的心里燃起熊熊烈火,她要回家,她要耐心地等到明天,她相信明天理想就会实现了!明天就能获得彻底的自由!    

  十月二十九日,清晨,阳光旭暖,马文才披红挂彩,乘着船得意洋洋地来到祝家庄迎娶,身后跟着大红的花轿,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路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熙熙攘攘,吵吵闹闹。          

▲BOOK。▲虹桥▲书吧▲  

第53节:第九章 化蝶双飞去,梅花谷相依(4)         

  花轿一到祝家庄,祝家的亲友们忙作一团。    

  锣鼓声,爆竹声传入绣楼上的祝英台耳中,她明白时辰到了,不由得脸上泛起了微笑:〃我的梦就要圆了!〃    

  马文才迫不及待地要在天黑之前赶回城里拜堂成亲,因而请祝公远催促女儿。祝夫人带了丫鬟银心上了绣楼,一眼看见祝英台,笑嘻嘻地说道:〃英台,花轿到了,快快梳妆吧!〃随即把钗环首饰、凤冠霞帔都摆到祝英台的面前。    

  祝英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只是淡漠地看着她,说道:〃母亲,我有一句话,请您去问明白了爹爹和马家迎亲的人,然后再梳妆不迟。〃   

  祝夫人诧异地问着:〃你有什么话呢?〃    

  〃请母亲去问问爹爹和马家迎亲的人,此番要娶一个死的英台,还是要娶一个活的英台?〃祝英台冷静得象是谈着别人的事。    

  祝夫人听了一怔,勉强笑着道:〃快不要胡说乱道,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应当有些忌讳才是。〃   

  祝英台毫无表情地继续着,〃如果他们要娶一个活英台,必须依我一件事,如若不然,他们就准备抬一个死人去吧。〃   

  祝夫人心知大事不妙,连忙劝道:〃这是什么话!平时你可以任性,今天可千万要听话呀!〃    

  祝英台微微冷笑,说道:〃我任性也只此一遭了。母亲还是问明白的好。〃   

  祝夫人无可奈何地说道: 〃既然如此,你就讲讲是什么大事?〃    

  祝英台不紧不慢说道:〃水路回城,要经过胡桥镇清道源的九龙墟,梁山伯已经死了,他的坟地就在那里,我希望船到那里停泊一下,也好到他的坟前祭奠一番,以示今生未了之情。〃   

  祝夫人这才知道梁山伯死了,不觉叹了口气:〃这可怜的孩子,怎么会去得这么快?真是作孽呀!〃随即又迟疑着道:〃这件事只怕很难办到。梁山伯既然已死,你要祭奠他,来日方长,以后再去祭奠好了,何必一定要在今天呢?〃    

  祝英台语意双关地道:〃我只要在今天祭奠一回,向梁兄表表心意,以后永远也不会再去祭奠了。〃   

  祝夫人见她这样说,想着也近情理,以后她嫁到马家,自然是不能去祭奠的了,所以才要在今天祭奠。话虽如此,可是她却难做主。正自左右为难,祝公远又派人来催促祝英台速速梳妆上轿。急得祝夫人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她只好把英台的意思讲给祝公远听:〃如今英儿想去祭奠梁山伯,这也是她的一点情义,好在只此一遭,我看就应允她吧!〃    

  祝公远立刻勃然变色,厉声说道:〃住口!今天是什么日子,还能容她这般胡闹!再说,这也不是你我可以做主的事,你我依得,人家马文才又岂能依得?〃    

  祝英台听了,毅然决然地说:〃爹爹不必发怒,那马文才若是真的不能应允,就休想我今天上轿!即使上了轿,不出三天也是个死字。我的性命只有一条,人也只有一个;要娶死的容易,要娶活的很难!〃    

  听她这么说,祝公远也有些犹豫了,想着:〃万一真的英台执意寻死,还真的不好防范。再说梁山伯已经死了,总算心腹之患已除,去祭奠祭奠坟墓也未尝不可。〃于是踌躇了一会说道:〃待我问问马文才。〃   

  没成想马文才答应的很干脆:〃这个好说,山伯也是我的同窗好友,按理该去祭拜一番,没问题。〃   

  于是祝英台外面套了大红衣衫,里面穿了一身素服,头上稍稍戴了几样钗环首饰,就准备上路了。临行她给母亲叩了个头,说道:〃娘,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您要保重身体!〃    

  祝夫人没有理解这话的弦外之音,反而安慰她道:〃你不要难过,成亲之后,三朝就要回门来的。此番嫁到马家,千万遵守妇道,免得我挂心!〃    

  祝英台不再言语,默默地垂下头来。    

  这时,天色将近中午,忽然起了风,一块块乌云从四面八方飘过来,渐渐遮住了太阳。马文才连忙叫人催促祝英台上轿。    

  祝英台慢步下了绣楼,由祝夫人和银心搀扶着到了前院,先向祝公远拜别,然后才凄凄惨惨地上了花轿,坐着轿子行向江边。          

※BOOK。※虹※桥书※吧※  

第54节:第九章 化蝶双飞去,梅花谷相依(5)         

  马文才和一众家人随着花轿鼓乐一块儿往外走。    

  祝家庄笼罩在阴沉沉的迷雾里,蒙蒙细雨,像是无声地饮泣!    

  出了家门,祝英台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再度逃出了牢笼一般,就像上一次到杭城求学一样,这一次是山伯在冥冥之中召唤她。唯一不同的是,上一次她是乘着马车投奔书院,这一次,却是坐着花轿到坟墓里去!    

  她想到又将要和梁山伯重逢聚首,并且从此不再分离的时候,禁不住默默地笑了,就仿佛看见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展现在她的面前,展现在那个不远的地方……九龙墟。    

  马家前来迎亲的人全是些十分精壮的汉子,划起船来到疾如弓矢。    

  船行很快,进入姚江不久,忽然风浪大起,船家不得不把帆下了,只听见船桅上的绳子,被风刮着呼噜直响。前些天还是几乎干枯的姚江,此时翻起七八尺高的大浪,哗啦一声,向船边直扑将来,船便摇摆不止,再也无法前行。往前后看,白浪一个跟着一个,一直抵靠天边。向左右看,左边隔江,浪向上翻动,江那边景物,看不清楚。右边的江水却很平静,离岸也近,岸边一个突起的山头,长满了高大的乔木。    

  祝英台见了忙叫住船夫:〃那就是九龙墟,赶快停船靠岸!〃    

  船夫犹豫着望向马文才。    

  马文才环顾四周,皱着眉道:〃这么大的风浪,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就来了!真是怪事!既然不能再走,那只好靠岸了。〃   

  上得岸来,英台默然无声地往山上走。    

  丫鬟银心跟在她的身后,也只是默默地走着。    

  再后面是气定神闲的马文才,摆出一付吃定了英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