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咳嗽一声,正色道:“不过在义父品鉴之前,关于此曲我倒有几句话想说。”众人讶然看着韩暮,连谢道韫也转身对着韩暮投来疑惑的目光。

    王坦之是个实沉人,他不忍韩暮出丑,出言提醒道:“韩贤侄,还是让你义父来说吧,胡说一番非但不能增色反而只能贻笑大方啊。”

    韩暮哭笑不得,这人也太直接了,完全不理会自己能不能受的了,但是出发点还是好的,怕自己更出丑而已。

    谢安大笑道:“王大人你在说我谢安没眼光么?韩暮,你便说说,不用顾虑。”朝韩暮挤挤眼道“我看好你哦。”



………【第四十九章 名曲赏析时间(二更到,求收藏)】………

    韩暮搜肠刮肚开始回忆音乐鉴赏课上,教授关于这首古曲的点评,咳嗽一声道:“感谢谢小姐为我们写出如此美妙动人的曲子;刚才我深深的陶醉其中,听着它的时候宛如再欣赏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一首诗情婉柔的唯美抒情诗章。在舒缓明快的旋律中,把我们带入春天夜晚那个静谧甜美天地。听着它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韩暮看了一眼众人,只见座上诸位都若有所思的侧耳倾听。

    “月亮正从东山冉冉升起,小舟一叶静静地在江面荡漾着,和风微微吹拂,随风的杨柳轻飏着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摇曳着温馨,万物浸润在袅袅的芬芳绮旎气息中。让大自然将其迷人的艳丽、勃勃的生机、盎然的春意,一幅幅,一幕幕的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韩暮运用教师的口才,尽量憋出浑厚的中音,缓缓道来。

    谢道韫双目明亮闪烁不定,轻声道:“天哪,我作此曲时的心里所思所想,全部被他说出来了。”

    座上诸人都击掌称赞;王坦之道:“韩贤侄这番话,完全将我刚才听曲的感觉说出来了;好口才,好文采啊。”

    谢道韫盈盈走到韩暮面前道:“韩暮小弟果然听出了道蕴作此曲时的心中所想,不知可有下文呢?”

    韩暮不知怎么了,就喜欢惹毛这才女,于是朗声道:“我听此曲转折之间似有些晦涩,中间有一段节奏急促似有风雨之声,和整体的感觉不大协调,若能删去这段,转折间稍微圆缓一些,应该会更好。”

    众人大哗,这家伙怕是嘴上说的发热收不住了,点评两句见好就收便罢了,居然还大言不惭指谪起曲调之非来。

    谢安抚掌大笑,英俊的脸上满是得意道:“如何?各位。我这义子还有些本事吧!连我大晋第一才女的琴曲都能说出毛病,羡慕吧你们。”

    王坦之和司马昱等看着谢安和韩暮这对活宝父子,眼神仿佛在看白痴。

    谢道韫的心里却是翻翻滚滚,起伏不休了;她创作此曲时本来心境平和,忽然间想起一些烦恼的事情,于是这种情绪也被融了进去,本来只是一小段而已,自以为不会影响道全曲;没想到被这韩暮一语道破,不由得暗自佩服。

    这时她完全收起轻视之心虚心向韩暮道:“那段我删了即可,但你所说的转折晦涩之处可否指出解决之道呢,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呢。”

    这谢道韫不愧当得起大晋第一才女的名头,拿得起放得下,心胸开朗之极;丝毫不为别人指出她的缺点而恼怒,反而虚心下问。

    韩暮见事已至此,今日不来个彻底的盗版是解决不了了,于是便狠狠心道:“我不会抚琴,但我曾见过一首诗可和此曲相配,麻烦小姐在弹奏一遍,我以诗唱和如何,唱和之间,小姐自知如何改进其中的毛病。”

    众人轰然叫好,这次连谢安也不可置信的看着韩暮,这小子片刻之间便说有诗可和,自己只知道韩暮很特别,难不成自己真的捡了个文武双全的宝贝儿子?

    谢道韫欣然应允,众人暗喜,能连听两首谢才女的琴曲,这份荣耀可是很少有人能有的。

    琴声响起,韩暮起身端起茶盅喝了口润润嗓子,好久没有去KTV飙歌了,今晚有现场美女乐队伴奏真是难得啊。

    前奏过去,韩暮温柔的男音适时嵌入唱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韩暮唱的深情婉转,谢道韫的琴音便如一支绿藤缠绕着韩暮的歌声,韩暮高亢则琴音高亢;韩暮低徊则琴音低徊,缠绵不断,如胶似漆。

    一曲歌罢,满座彩声如雷。早有一旁伺候的参事将韩暮的歌词录了下来抄了好几份,众人传看之间都赞叹不绝。

    谢道韫和谢安都是赋诗大家,但当他们看到第一句诗的时候眼睛就直了,谢安曼声吟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点睛,这首曲子我看就叫《春江花月夜》如何?”

    谢道韫粲然一笑,道:“好名字,道蕴很喜欢;谢二叔赐名。”

    谢安叹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般的文采风流,我虽博览群书却未读过此诗,韩暮你说呢从别处见到,到底是哪部书啊?”

    韩暮心道:是《唐诗三百首》,我能告诉你吗?嘴上却道:“义父,我早忘了地方了,总之是别人写的与我无干。”韩暮可不想惹上才子之名,那可是很麻烦的。

    谢道韫双目异彩连连道:“这首诗和我的曲子意境如此契合,难道很久以前便有人预测到我要做出此曲么?韩暮小弟,定是你即兴而作,你又何必要空言欺骗大家呢?当在座的都是村夫武夫么?”

    张玄听得武夫二字,郁闷的要死,又不能对谢小姐发火,便将怨恨转嫁到韩暮身上道:“是呀,你欺骗我便算了,这里都是我大晋名士,你都敢不尽不实,你……你……”一连说了几个你字,却想不出适当的词来;总不能因为人家不承认写了这首诗便治罪吧。

    韩暮无心讨论此话题,自己盗了张若虚的版哪还敢夸夸其谈,忙借口方便,尿遁而去。

    众名士围着韩暮诗稿喋喋不休,讨论不止,逐字逐句的赏析品味,又结合谢道韫的琴语互相品鉴叹息,真是痴态毕现;

    夜已三更,谢道韫和刘夫人早已告退,那帮人还在水榭内探讨不休。



………【第五十章 风潮涤荡】………

    建康城是京城,所以他很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简单来说骑着匹马沿着城墙小跑一圈大概要半天时间;你若走路的话,没个一两天你转不过来。

    从人口上说,一个健康城抵得上十个吴兴城;一百万的人口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个大都市。

    但是建康城也有小得地方,譬如贵族圈;一般情况下三品以上大员,你才有资格进入贵族的交际圈;

    贵族圈内的艺术圈那就更小了,全城能够为人所知的这方面人物不到百人,但是这百人却引导着艺术的潮流。各种顶尖的琴棋书画技艺,各种精彩的诗作文章只要得到这个圈子的认可和推崇,马上便会名声大噪。

    最近这几天这个圈子里大家谈论的是两个人,或者确切的说是在谈论一首诗和一支琴曲,那首诗和那只曲子都有同一个名字叫做《春江花月夜》。

    曲子出名在情理之中,因为它的创作者是大晋第一才女谢道韫;她写出来的曲子就像建康城东阳门外唐记卖的云锦一般,一定是美轮美奂质地上乘。

    但那首诗能够写得同样让人惊叹不已,而且据当时在场的人传言,做这首诗的人是个籍籍无名的少年,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许多疑问了。

    那少年来自吴兴小城,只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谢安大人收他为义子之前,根本就是个无名小卒;一些诗文大家开始翻经觅典想找出这首诗的出处,以证明这首绝美的华章是出自前朝某人笔下,然而他们很失望,遍翻诗书也找不到这首诗来。

    但是他们宁愿相信这首诗像那少年所说的是从某处看到记下的,这样他们的心理才稍稍平衡一点。

    那晚,韩暮尿遁不归,谢安等人研讨此诗良久得出了“此诗一篇冠盖大晋立朝以来所有诗作”的结论;更让人觉得这少年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才情,坐实了文艺泰斗们的推测。

    但是无人否认这首诗作的惊艳,以及和曲调在一起传唱后的摄人美感。

    这一点在淮水两岸的青楼和歌坊里得到了证实;青楼里从来不乏聪慧的女子,从某种渠道得来的曲子和歌词几天内便被传唱开来,女声版男声版以及男女声混合版,都想再现谢府当夜,才女抚琴,少年高歌的经典桥段。韩暮在京师健康出名了。

    此刻的韩暮茫然无知,他正忙着请谢府的裁缝给谢玄做鳄鱼皮甲;这段时间里他做了几件事,首先是经过两天两夜的思索揣摩将天罡刀法里边增加了好几招群战的招数;

    原来的刀法里只有一招“风卷残云”是正儿八经的群战,其他的都是对战招数,自从林园一战之后,韩暮早也想晚也想就为了改进这一点。

    增加的三招刀法分别被韩暮命名为“夜战八方”“漫天花雨”“流云万变”这三招和“风卷残云”不同,“风卷”是人随刀转,周身一圈的敌人都在刀法的笼罩之下,适合防守。

    “夜战八方”则是防中带攻,瞬间的刀锋数出不但能格挡对方武器和暗器的偷袭还能有效的杀伤对方。

    “漫天花雨”则是纯粹的进攻招数,以大刀凌厉的进击配合数把飞刀的投掷,对敌方集中站位的人员给予片杀,不过这招射出数把飞刀需要不断的练习方可熟练运用,韩暮练了两天只能同时丢出三把。

    “流云万变”乃是突击的招数,配合以身法脚步在人群中穿插劈砍,对于躲在敌人后方的首领有突然进击擒拿敌首的奇效。林园当日,若韩暮能创出这招来,宋云早就可能在一照面间被格杀。

    这三大群杀招数,被韩暮使用出来以后,袁岗和俊杰等人不得不佩服韩暮在武技上的天才。在他们眼里,自创招数须浸淫武技数十年方能有感悟和心得,这样才能在原有招数上发现缺点加以改进和弥补,而韩暮创招数如同吃饭睡觉般的简单,偏偏创造出的招数精妙无比,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韩暮越来越肯定穿越给他带来了什么?正面上那就是超强的领悟和学习能力,外加上逐渐强壮的身体。反面上来说,姑且称之为反面吧,他拥有了超强的男性能力,这一点在吴兴他就感觉到了。这一切如同穿越本身一样无法解释,但是却客观存在。

    武技的提高是韩暮目前急需的,在这个年代里,你要生活的比别人好唯有两条路;一条是官高权重,第二条便是个人能力超群;韩暮第一条显然差的太远,但第二条他相信自己做的到。

    为了给家死去的亲人报仇,他必须强大,强大到能够与对手有一搏之力;好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自己搭上了另一条能够和风浪搏击的大船,而且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不断飞速提高。

    谢玄现在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转,三哥长三哥短。这小子聪明的很,跟在韩暮后面学了不少东西。韩暮喜欢他的机灵劲,便有意的教他一些东西,虽然谢玄的悟性比不上自己,但是他有股狠劲,勤能补拙,这多少弥补了他领悟上的不足。

    在韩暮的飞虎队的影响下,谢家护院队伍也在谢玄的带领下早起训练,一时间谢家尚武的风气如潮,惹的谢道韫暗地里痛斥了谢玄几次。

    这女子自从那夜之后韩暮便没见过他,那块带着香味的玉佩现在挂在韩暮的腰间,相当的惹眼。谢道韫倒是没有遣人来索回,韩暮也不打算归还。

    时近三月,天气渐暖,谢府花园里的桃花和梨花都有了花蕾,杨柳也吐出了新芽。

    谢安告诉韩暮,三月初中正品级便可议定,到时候依据评级的高低可在京中或者外郡谋得官职,让韩暮稍安勿躁。

    韩暮倒不急,他只想早日能够授官,待形势稍稳便把母亲河柳如眉王小姐等人接来团聚。若无立身之地,这些人总不能统统住在谢府吧。

    桓温那边没有动静,韩暮有些担忧;但谢安分析道:“桓温现在忙于准备讨伐反叛的原扬州刺史袁真,自顾不暇,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这段时间应该是积极准备应对的最好时机。”

    谢安利用吏部尚书的便利,在各个重要部门安插了自己的人手,以防备即将到来的风雨,唯一让人头疼的是军部的官职他无法授予,目前军队方面只有禁军统领张玄,和大内侍卫统领黄松年是自己人,京畿周边的近三万京城防务部队都掌握在亲桓温的将领手中。

    这个局面相当的头疼,万一有变,很有可能这三万人是桓温的杀着,唯一的变数是,这三万军队的将领们还未完全倒向桓温,桓温公然谋反有可能导致这些人的反感而成为阻击桓温的一股力量,形势微妙到令人头疼。



………【第五十一章 问罪】………

    三月里,几场如毛细雨撒过,两天东风一吹,一切都变了样;谢府里的大大小小的花园都变了摸样。桃花如佳人带笑,梨花似满枝霜雪,绿柳依依随风舞,碧水涟涟起微波。

    三月小阳春,即便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春天还早,春寒照样凶猛;可人们还是愿意相信春天来了。

    韩暮无瑕欣赏早来的春光,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自身的武技训练上,天罡刀法越发的成熟,四大群杀杀招也练得意随心动,圆转如意。

    他的生活很枯燥,每日早起先练力量柔韧,再练轻功刀法,这一套路的练下来便快到中午;有时谢安下朝的早便和他聊聊天,说说桓温等人的动作;下午小憩一会,便琢磨这更新改良飞虎队的装备和护甲,和袁岗俊杰他们讨论讨论飞虎队的战术。

    总而言之,二月底到三月中旬的这段日子里,韩暮的生活很有规律,换而言之便是枯燥二字。

    还好有谢玄这个忠实的小尾巴天天跟着他一起练习,休息的时候跟他谈谈说说京城的趣事,倒也稍减烦闷。

    夏推之事这几天便有眉目,韩暮有些期待;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惊讶,以前他根本不屑于关心这入仕的事,仔细想来还是为了早日丰满羽翼,强大起来,对抗未知的险境,保护好自己的亲人。韩暮长大了,他越来越把自己当成韩家的唯一男人,担负着报仇和复兴的重任。

    这一日,韩暮依旧在院中的桃花树下练刀;谢玄自院外苦着脸进来了,韩暮感到奇怪,这小子总是笑嘻嘻的,就没见他发过愁,忙问缘由。

    谢玄道:“姐姐不让我练武了,她马上就要来找你问罪。”

    “问罪?我何罪之有啊。”韩暮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教的我啊,她说,你没来的时候我还有成为名士的潜质,你一来我天天跟着你打打杀杀,不会有大出息了。”

    韩暮有些哭笑不得,拿起刀轮了个刀花道:“闪开,我要继续了。”

    谢玄见韩暮无视了这句话,只好哭丧着脸,靠在一颗桃树下独自发呆。

    韩暮瞬间便进入刀意之中,矫健的身影在桃树丛中飞舞,刀锋刮起的风声呜呜作响,带的满树桃花纷纷落下,在他的周边飞舞不休;他的刀法已经到达了一个较高的巅峰了。

    一套刀法练罢,韩暮**的上身满是汗珠,收刀静立,调匀呼吸这才睁开眼睛。

    这一睁眼,吓了韩暮一跳,只见谢道韫正俏脸红红的和谢玄站在一处,狠狠的盯着他。

    韩暮忙走上前去施礼,谢道韫急速后退,脸色更加娇红;谢玄忙道:“三哥,穿衣服啊,多失礼啊。”

    韩暮这才意识到自己没穿上衣,光着膀子呢。用长袍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之后韩暮方才问道:“谢才女大驾光临,有何指教呢?”

    谢道韫定定神,脸色稍稍恢复正常,冷冷的道:“韩小弟在这桃林里舞刀弄棒是否太煞风景了呢?这些开的大好的桃花被你都弄的七零八落了”

    自打谢玄哭丧着脸来告诉他谢道韫要来兴师问罪开始,韩暮就决定不放过教训这位自命清高的才女的机会了,何况她上来一句就连挖带损,不由的心中有气。

    “谢小姐觉得我练武是莽夫,而且带坏了令弟是么?”

    谢道韫原本打算拐弯抹角的提出,让韩暮不要教谢玄这些拳打脚踢的玩意;在她的想法里,谢玄是块上好的读书作诗、舞文弄墨的坯子,她的目标是要把谢玄培养城叔父谢玄那样的人。

    但是没想到韩暮开门见山的长驱直入,到叫她有些慌乱。但谢道韫毕竟是见过场面的人,马上镇定下来道:“正是如此,我只希望你不要天天拉着他和你学这些武夫的东西,我们谢家从来不靠这些闻名天下。”

    谢玄在一旁争辩道:“不是三哥拉着我,是我要跟着他学哩。”

    “没你的事,你到外边呆着去。”谢道韫的姐姐派头十足。谢玄鼓着腮帮子讪讪的走开了,父亲死后,长姐如母,谢玄对自己这位才女姐姐真是又爱又惧。

    韩暮心里真的火了,奇怪的是,他能受得了任何人的鄙视,但是谢道韫的鄙视却教他无法忍受。

    “究竟练武技有什么不好?我倒要听听小姐的高见。”

    “哼!舞刀弄棒这些东西也许对有些人有用,但是我谢家人从不需要这些来保护自己,而且天下打打杀杀、屠戮人命之事均是武夫在做,你不要告诉我,你练习武技的目的只是为了娱乐罢了。”谢道韫伶牙俐齿咄咄逼人。

    韩暮冷笑道:“我练武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娱乐,确实是为了杀人,但是你可知道……”韩暮逼上几步几乎和谢道韫面对面:“我要杀的恰恰是那些依仗权势和武技高明要杀别人的人,这一点你懂么?”

    谢道韫被韩暮逼的后退几步,纤背靠上了一颗桃树,强自镇定道:“难道所有的杀戮就必须要用杀戮来制止么?那还要诗书艺术,礼义伦理何用?”

    韩暮大笑道:“幼稚!”

    谢道韫脸红似血嗔道:“你太无礼了,和你这等人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你不再诱惑小玄,我亦不会和你计较,反正归根结底,你在谢府也是暂时居住。”说罢转身欲走。

    韩暮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大步上前一把搂住谢道韫,谢道韫脸色煞白,在她二十岁的生命里还从未被一个陌生男子这样紧紧搂在怀里,头脑里一阵迷糊紧接着便是惊骇,怒道:“韩暮,你好大胆,放开我。”

    韩暮铁钳般的双臂将谢道韫贴胸搂住,盯着她的眼睛道:“你说谢家人不需要用武技保护自己,那么此刻你打算如何脱身呢?你说不要以暴制暴,要用礼仪诗书来教化恶人,此刻我便作恶了,你倒是来教化教化我啊!说你幼稚,你还不乐意,你若像我一样一天之中十几位身边之人被杀,而且个个身中数刀,惨不忍睹,你便会明白我所说的道理。像你这样温室里的花朵,风雨一来便只会在风雨中颤抖,妄称东晋第一才女,我看不过如此。”

    “再者,学武者也并非就是武夫,你看,在你看来被破坏的桃树其实也很有诗意呢;听听这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也会随口作出这样的诗句呢。我要去沐浴了,小姐请便。”

    说罢松开手臂转身便走;

    谢道韫脸上煞白,凤目含泪,想说什么又说不出,眼睁睁看着韩暮转过回廊而去。



………【第五十二章 一入宦门深似海】………

    大晋太和五年三月十四,上年度夏推评议结果正式公布;皇宫广阳门外,高高的台阶下一排排少年士族子弟俯首听旨;台阶上吏部尚书兼九品大中正官谢安正捧着那盖着朱红大玺的圣旨高声宣读;无非是勉励众人为国效力尽心尽责之类的话语。

    接下来是宣布吏部中正官和礼部等其他各相关的部门联合拟定的名单。

    本次夏推评议共得上品一级三人,二级十人,三级二十人;中品一级五十人,二级一百人,三级二百一十人;下品一级五百人,二级一千三百人,三级三千八百人。

    这些人当中真正能够授予像样的官阶的只有上品的寥寥几十位,中品的人中也有部分会被授予有品级的官职,其余人等便只能做些衙役公差从事等低级职务了。但是所有的人都不会被委以正职,毕竟这些人初涉官场,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是不能被委以重任的。

    韩暮便是上品一级三人中的一位,他有些惭愧,很显然,这件事上谢安和王献之是开了后门的,其余两位上品一级的人选统统来自桓温的家族;由此可见这夏推之议也不过是走走形式,谁的势力大,那么谁便可以左右这场闹剧。

    韩暮两天前在成人礼上便得到这个消息了,由于夏推宣布在即,谢安为了平息即将到来的任人唯亲的议论,所以低调的为韩暮在家庙中举办了成人礼。衣冠袍带赐与,外带一个字号,从此韩暮便正式成了一个踏入社会的男人了。

    谢安赐予韩暮的的字为:“定邦”二字,取之安邦定国之意,殷殷期许之情溢于其中。韩暮反反复复的念叨韩定邦三个字,怎么叫怎么不顺口;但是无奈,这里是大晋,没有派出所可以改名字,名帖收入谱系之中便无从修改了。

    谢大才女不出意料的没有参加韩暮的成人礼,韩暮也没期望她来;虽然韩暮是个见到美女就想入非非的主,但是他倔傲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去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宣布完名单后,便是皇帝接见青年才俊们的时候了,有幸觐见的还是那几十名上品;韩暮等人在礼官的引导下攀上高高的台阶,穿过高大悠长的前廊,又穿过两座大殿才来到皇帝上朝的太极殿外;尖利的太监嗓门一声高呼,众人被宣入觐见。

    韩暮心里有些激动,他倒不是为了这些华美高大的建筑和气势,这些在二十一世纪见得太多了,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他激动的是:终于能见到传说中的古代皇帝了,而且……还是活的。

    三拜九叩之后,皇帝温和的叫诸位平身;说了几句赞扬和勉励的话,觐见便结束了,众人又如同赶鸭子般蹒跚倒退着出了太极殿。韩暮很不满意,他仅仅来得及偷看皇帝几眼,只看到一个裹在黄色龙袍中的中年人和一张在金冠下苍白的过分的脸。

    “这就是皇帝?这也太让人失望了吧。”韩暮暗自想着,“完全没有一种君临天下的威严嘛。”

    十七日,在谢安多方周旋下,韩暮被任命为禁卫军中军右卫副统领,这是个从四品的军职;谢安本想将将韩暮安排在吏部带在身边,但是韩暮认为,未来和桓温的争斗主要还是要依靠军队的力量,京畿地区的防务更是争斗的中心;所以他想早日进入这个未来能左右格局的地方,让自己的手头头更多的资本。

    谢安当然同意他的想法,但是他所担心的是禁卫军内派系很多,韩暮初到这个漩涡的中心会被吞没其中,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授人以柄,到那时翻身就恨艰难了。但韩暮的坚决给了他信心,所以他答应了韩暮的要求。

    接下来便是报道和交接,以及熟悉各方面的情况,不了解则罢,细细了解之后,韩暮发现外表看起来铁板一块的禁卫军内派系复杂,用一句老话来说那便是‘水很深’。

    禁卫军乃是护卫皇帝和京畿安全的皇家卫队,有中军和外军之分,下设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军;在这六军之外还设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个独立营,由禁卫军统领直接管辖,设立校尉之职。

    张玄虽为禁卫军总统领,但真正所辖只有中军左右双卫及骁骑三军及直辖的五个校尉营共两万五千人;

    名义上归张玄节制的外军领军、护军游击三军实际上驻扎在城外要塞,起拱卫京师的作用,这三军的领军将军都是亲桓温的人担当,人数也超越中军达到三万之众。

    总体来说,京中禁卫中军和大内侍卫一共只有二万七千余人,外军三万余人,力量对比大致均衡,唯一的变数是外军尚未明显的倒向桓温,这使得形势稍有可为。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韩暮心头有些焦虑,但无论如何,自己跨出了掌握力量的第一步;

    在谢安的关照下,张玄特地为韩暮举行了个内部见面会;到场的都是禁卫军的高级将领:六大正副统领和五大校尉十余人。

    韩暮一一拜见,外军中俨然就有桓温推举的另二名上品一级的副统领;看来桓温此举,也是为了控制和加强外军的统治权,这二人的目的便是拉拢外军加速倒向桓温。

    韩暮所在的右卫军是禁卫军中地位最高的一支,负责皇城外部和周边的安全,这一点和大内侍卫黄松年统领的侍卫军并不矛盾。大内侍卫两千余人,主要是负责皇城内部的安全。两军各负其责,又都是谢安王坦之一系,所以平日里相处还算融洽。

    但是左卫和骁骑两军由于两军的领兵之将长久不合,虽然同属王谢一系,但却是摩擦不断;这让张玄很是头痛。外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处理之间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桓温趁虚而入,瓦解崩盘。

    韩暮越是了解的多,就越是心惊。一支不算太大的军队里便有这么多的林林总总的矛盾,整个大晋王朝内的争斗可见一斑。自己从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书匠莫名其妙的卷入这历史的漩涡,真是叫人欲哭无泪。



………【第五十三章 从此韩郎是路人】………

    韩暮的直接上司是右卫军统领殷太兴,此人亦是出自士族大家殷氏;为人耿直勇武,直肚直肠;殷太兴早知韩暮为谢安义子,知根知底的情况下,相处自然容易的多;韩暮又耍开手腕,赠以崭新的鳄鱼皮甲一套及大刀一柄,殷将军自然欢喜异常,没过几天,就视韩暮为老友,二人相处更谐。

    韩暮将袁岗俊杰二人安排进右卫军做了自己亲兵正副队长,飞虎队自然名正言顺的编入韩暮亲卫队,又在军中加以挑选扩充,飞虎队现在已接近六十人。

    这等以朝廷的军饷养自己私兵的便宜事,韩暮不干白不干;那殷统领也视若不见,反正都是自己属下的兵,肉烂在自家锅里,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三月底,韩暮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