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年帝国的兴亡-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莲娜双手捂着刚才被特箩蒂娅狠狠揍过的脑袋,两眼泪汪汪的看着特箩蒂娅:“讨厌,特箩蒂娅。人家只是想让你恢复精神而已。你真是太过分了。”
好吧,海莲娜这种装可爱的表情是成功的。至少面对特箩蒂娅是成功的。特箩蒂娅收回之前即将爆发的怒气,决定不再在这件事上纠结。她正色看着海莲娜道:“海莲娜中尉。英军目前的行动呢?”
见特箩蒂娅开始谈起正事,海莲娜也收起了胡闹的表情。
“报告中尉。从收到的报告来看。第一波攻击结束后,英军正在让舰载机出发。虽然就目前来看我们的位置可能还没有完全暴露,但必须提高警惕。”
特箩蒂娅点点头,接着问:“下一波攻击什么时候开始?”
“大约需要7分钟左右。12架俯冲式轰炸机。如果能顺利完成任务的话,英国人除非彻底舍弃掉那些船,否则没有逃跑的可能。”
特箩蒂娅点点头。如果战况就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依照推演来看,由第4波开始,自己的舰载机就能无间歇的对英军航母舰队展开攻击,直到将对方完全拖垮。当然,前提是“齐柏林”不会受到任何关键性损伤,舰载机发进与补给没有出任何问题。
特箩蒂娅为“齐柏林”选择的不间断连续攻击战术几乎是同时代其余航母无法复制的。
关键的第一点在于“齐柏林”那独一无二的斜角飞行甲板。直角起飞,斜角降落。如果是这个时代的航母,想同时进行起降作业,那就等着撞机吧。当然如果有2艘以上的航母,分别作为起飞与降落甲板,等航母上的舰载机装载满后再互换,这种战术还是可行的。
第二点则是航空队指挥官的能力。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脑这种能存储量巨大,数据调动迅速的东西。远超过航母搭载数量的舰载机需要指挥官熟记在心,这样才能在起飞与降落时形成完美连接,不会在两波攻击之间出现断层。
最后则是航空兵的个人素质了。损失在所难免,一个小队攻击后第二次再出击很难保证满员。原本的小队肯定需要整编与合流,那飞行员彼此之间的默契就会被打破。这个时候就只有靠航空兵的个人素质了。
很明显,时间是这个战术最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航母更容易遭到攻击,指挥官会因为疲劳而导致注意力下降,航空兵则会逐渐失去彼此间的默契。
7分钟的时间能干什么?
用任海济的话说能做很多事。它足够你用最尖锐的措词狠狠骂那些让你不爽的人,也足够你挥拳揍的对方瘫倒在地,还足够你翻两页书喝几口茶,更重要的是7分钟足够你抽根烟了。
当然对于以小时计算的海战来说,7分钟时间实在太短。它仅仅只够艾尔弗德的航母舰队起飞15架“管鼻燕”战斗机与22架“大欧”式俯冲轰炸机。这还是5艘航母同时发射舰载机的战果。结果连“剑鱼”式鱼雷攻击机都还没来得及出发,刺耳的防空警报再次响起。
艾尔弗德当即下令,5架“管鼻燕”掩护22架“大欧”向北飞行,寻找德国航母舰队,剩余的10架“管鼻燕”则继续守护舰队上空。艾尔弗德希望像上次一样,主要依靠舰队防空火力抵挡住这次攻击。当他知道德军的飞机数量后,他更是坚定了自己先前的决定。根据报告德军这次空袭只有8架战斗机与12架俯冲式轰炸机。
“先前15架轰炸机走了狗屎运才能让3艘驱逐舰负伤,这次只有12架根本不会造成任何效果。”看着窗外那密集的防空炮火,艾尔弗德大声道:“等德军一离开,立刻继续让舰载机出击。”
德军的攻击的确如艾尔弗德所预料的那样收效甚微,不过艾尔弗德有一点没考虑到。在失去3艘驱逐舰后,整只舰队的防空火力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口。虽然这个缺口在舰载雷达的提前预警下,于舰队防空战开始前就被顺利弥补。但防空火力下降却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德军依然从舰队右侧发动攻击。只是这次却没有了上一波攻击时的好运。12枚800kg炸弹只有1枚准确落在了“愤怒”号的尾部。这艘先前还在海上负责救援的驱逐舰转眼之间便开始扬起舰首向海水下沉去。之前一些刚刚被从冰冷的海水中捞起,牙齿还在打颤的“命运女神”号上的水手再次回到了海水中,只是这次他们并不孤单。在他们四周,刚刚掉入水中的“愤怒”号船员们则以比他们更有活力的行动在海水中扑打着。
“该死的德国人,就只会玩这种没用的小把戏。”
在艾尔弗德小声咒骂的同时,他所指挥的航母舰队编队再次散开,向西北加速航行。
在艾尔弗德的航母舰队与德军舰载机第二次展开激烈攻防战的同时,另一侧福布斯的战列舰编队则依然以巡航速度向北航行。他确信到现在德国人都没有发现自己的位置。唯一让他感到焦虑的是先前派出的水上飞机依然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福布斯敢肯定,德国的登陆部队与那些战列舰们就在自己的北方。
仔细想想,德国人在故意暴露出航母舰队的位置后他们所处的位置一定更靠东面。否则很容易暴露在飞机航线上。如果向从更背面绕过去,随后再南下。时间上不允许不说,更远的路程反而更危险。一旦收拾掉德国航母舰队后,他们根本就接近不了爱尔兰岛。所以德国人一定在自己的北面,试图在短时间内接近爱尔兰岛。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呢?
福布斯在舰桥内来回踱着步。之前的不安再次涌上心头。
奇怪!奇怪!可到底奇怪在什么地方?
福布斯皱着眉,想了半天不明白。是因为德国人的大胆?还是因为德国人的疯狂?
就在福布斯努力猜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心神不宁的时候,一名尉官走进舰桥指挥室。在向福布斯行礼后一把递上了手中的电报。
福布斯疑惑的接过电报。以前都应该由副官念给自己听的电报第一次被直接交到自己手中。
低头看着手中的电报,数秒后福布斯抬头大声叫道:“让所有剩余的‘海鸥’水上侦察机全部出发。全部向北,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那只德军舰队!”
略带疑惑的传达完命令后,福布斯的副官试探着问:“将军,发生了什么事吗?”。
将手中的电报递给自己的副官后,福布斯举起挂在胸前的望远镜开始扫视波涛汹涌的海面。而副官在展开电报仔细阅读后立刻瞪大着双眼,一脸惊讶。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强调了必须击沉高速战列舰“兴登堡”号。
因为那个在欧洲大陆战场上制定出了一个在短短1个月时间便能击败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随后更是制定出让整个英国都为之震惊的“双影”计划的德国副元首就在“兴登堡”号上。
这个年轻的德国副元首实在太危险。现在既然他主动出现在自己的炮口之下,那就一定要让他消失在大海之中。
终结某朋友质疑终结上一章中德国航母舰队的战术。终结已经解释过了。(我这里说的某人,你自己心里清楚。)
为了避免再有人质疑,终结在这里再解释一次。
不要被世界地图上的距离给骗了,记住地球是圆的。有质疑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地球仪,然后用个圆规划一下飞机的飞行半径就能明白。纬度越高两经度之间的距离就越短,装有副油箱的轰炸机与鱼雷机依靠单程飞行完全能到达终结所写的地方。理论上来说战斗机应该也可以。
终结承认自己yy的厉害,没有gps,没有参照物,没有太阳,只靠个陀螺仪与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寻找大海上的一艘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当然可能性还是有的)各位看过就算了,不要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
第三十九章帝国海军的传奇(12)
第三十九章帝国海军的传奇(12,到网址
………【第四十章 帝国海军的传奇(13)】………
一架带有浮筒的双翼式飞机在寒风凛冽的格陵兰海上空,摇晃着它的双翼飞过。
皇家海军战列舰编队的水上侦察机们以东北方为轴,成扇型220度飞向各德军可能出现的海域。
“海鸥”式水上侦察机是35年刚刚服役的。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架飞机是美国人出厂的,而不是英国人自己的飞机。
二战期间,一说到空军对海军航空兵的压制。肯定所有人率先想到的都是戈林这个胖子。如果不是他干预,“齐柏林”航母早就可以下海了。其实不止德国,哪怕是将海军看的与生命一样重要的英国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比戈林好些,在战争初期皇家海军允许拥有自己的海军航空兵,只是这些海军航空兵都归属空军指挥。至于战列舰上搭载的水上侦察机,很抱歉,你们自己想办法吧。之后随着德军“鹰日”的到来,所有飞机制造场忙着生产,补充在英伦三岛上空损失的战斗机,海军水上侦察机问题再次被他们扔到了最后。这个时候老奸巨猾的丘吉尔想到了远在大西洋另一侧的伙伴。在他的鼓动下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同意向英国运输战争物资。就这样,水上侦察机的问题被轻易解决了。
当然现在“租借法案”还未正式通过(正式生效是在41年3月),不过在40年,当美国同意将大量旧式驱逐舰租借给英国的时候,“soc-1”这种一眼看去,在外表上就是过时了的双翼式水上侦察机与大量美国志愿飞行员一起到达英国。然后英国人秉承他们一贯的强盗式作风,将这架飞机命名为“海鸥”。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f4f“野猫”被改称为“无足鸟”,f6f“地狱猫”被改称为“塘鹅”。最著名的恐怕是“萤火虫”了。英国人在美国人的“谢尔曼”上装个自己的75mml58炮管(即非常神棍的17磅炮)后开始生产,就将名字给改了……唬得一群不了解英国武器的二战迷们一愣一愣的。以为英国人在二战中搞出大量新兵器来。(说实话,终结在最初也是被搞得糊里糊涂……惭愧啊,惭愧。)
好了,继续说正题。“海鸥”这架飞机虽然说是双翼式,不过从性能上来说还是中规中矩。和日本的“川西”式有的一比。最高升限4000米,最大航速200km/h,最大航程260km,一前一后两挺自卫用7。7mm机枪,双人复座,自闭式油箱,外加空冷发动机。平心而论,除升限外这架飞机还算可以,当然它那不具防弹功能的驾驶舱罩除外。
“嗨,特纳。你有看到什么吗?”。
坐在前方的特纳背靠驾驶座,微微侧脸道:“除了海水,还是海水。你呢?希尔。”
“和你一样。”后座上的希尔无聊的摆弄着那挺7。7mm机枪,同时左右环视着下方波涛汹涌的海面,“海水,海水。除了海水还是海水。至少让我看到一只鸟吧……”
特纳微微一笑,也不理会自己的搭档,继续环视海面。他驾驶的“海鸥”已飞完了自己预定的巡逻路线,现在正转向90度后,向东南面飞行。
格陵兰海上空云层密布,整个天空灰蒙蒙一片。
“希尔。告诉我。那是什么?”
“什么?”
“那边。在左侧……”
后座上的希尔转头向左侧望去。天空中依然毫无一物,海面上依然只有汹涌的海浪。
“什么也没有。特纳。”
“……我的天。你在看什么地方?拜托!看你的右侧海面。”
希尔这时真庆幸自己不是在轰炸机里,自己的长官看不到此刻自己尴尬的表情。他向右侧望去,一个在海浪中时隐时现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希尔立刻紧张起来,自己看到的肯定是艘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船,但出现在这片海域的肯定不会是己方的船。
“我想应该是艘船……我不太敢肯定……”
希尔的话音刚落,特纳便一扳操纵杆。整架“海鸥”便在微微向左倾斜后开始转向。
“纳尔逊”舰桥,一名皇家海军少尉匆匆跑近指挥室。在向福布斯行礼后大声宣读起手中刚刚收到的电报。
“发现敌战列舰群。计有战列舰3艘,重型巡洋舰5艘(英国人将“沙恩霍斯特”,“格耐森瑙”以及“舍尔海军上将”归为重型巡洋舰),其余舰只若干。航向210,航速22节。距离72海里。”
听到报告后,福布斯单侧眉毛立刻上扬。德军舰队的位置几乎就在他的正东面。
72海里。对于航母舰载机来说只需要短短的20分钟时间,但对于战列舰的炮击距离而言则至少需要2个小时。这2个小时足够福布斯做好交战准备。
“我不得不承认德国人的行为非常大胆。”福布斯以一种略带赞赏的语气说道,“他们做的很棒。居然敢直接暴露在我军陆基航空军的攻击范围之内。恩……先用那只暴露自己位置的航母舰队吸引所有人的视线,然后从我们没有想到的位置让登陆舰队悄然通过?因为我们都没想到在没有飞机掩护的情况下,德国人居然敢从皇家空军的飞行半径内通过。这也是那个德国副元首的计划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个德国副元首必须在这场海战中解决掉。他对整个英国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不过现在他们没有机会了。”说完后他大声下令道,“德国人一定已经知道我们这支舰队了,先前的埋伏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舰队转向,全速航行。呼叫空军轰炸机协助。”
在福布斯呼叫空军的半小时前,即上午9点48分
菲尔德与他的下属依然紧盯着雷达现实屏,现在整个雷达显示屏上有一半被闪亮的光点所占据。
菲尔德可以说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自从德国人第一次使用金属箔条干扰雷达正常工作开始,这种满屏亮点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可德国人就像疯了一样,他们不停的干扰雷达,却从未乘机发起过任何攻击。每一次都是匆忙起飞的战斗机小队独自在空中盘旋,直到燃油耗尽与雷达恢复正常为止。
两天前,德国人的这种毫无意义的干扰行为达到高峰。分别由法国,比利时以及挪威起飞的飞机彻底瘫痪了所有海峡沿岸的雷达。皇家空军只能依靠大量战斗机以及地面观察员来监视海峡对岸的动静。可就在皇家空军严正以待的时候,德国人却在基地内舒舒服服的喝着咖啡,享受自由,安逸的时光。
英伦空战的发展与任海济所知的历史完全不同。德国人居然在整个空战中占据主动,更重要的是,双方谁都没有损失飞机……整场空战更像是两个无聊的人光靠张嘴对骂,就是不动手揍对方一样。
一把将手中的电话听筒扔会桌上。菲尔德走回到雷达监视员身后,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道:“已经确定了。还是干扰。没有任何实质性动作。上头让我们等到雷达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监视。”说着菲尔德转身在桌旁的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后继续阅读之前被他扔在一旁的报纸。
“真不明白德国人在想什么。”
“管他去在想什么。就这样下去,直到我退役就可以了。”菲尔德说着翻过一页报纸。
不过菲尔德想做薪水小偷的梦想在这一天破灭了。就在他翻过手中报纸的时候,天空中隐约传出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把扔掉手中的报纸,菲尔德急忙跑到窗口,举起望远镜看去。
一架“飓风”式战斗机正打着螺旋向下俯冲。由机首处冒出的黑烟在天空中拖出一条长长的尾迹,发动机处燃烧的火苗发出若有若无的光芒。随后菲尔德就看到那架“飓风”一头撞在海面上,爆炸的碎片四散飞溅激起大片水花。天空中白色的降落伞则像一朵盛开的白花,下面挂着的飞行员正努力操控着,试图在英国着陆。而一架机身上绘有铁十字的的战斗机则呼啸而过,它正拉起机首冲向天空。
“该死!德国人进攻了!我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菲尔德一把抓起放在桌上的军帽大声吼着,“去防空洞。快!去防空洞!”
听到长官的吼声,雷达监视员一把摘下头上的耳机,跟随在菲尔德身后向大门口跑去。就在菲尔德前脚刚刚踏出大门,背后突然传来一股巨大的推力将他整个人直接抛到5米开外。而跟在他身后的雷达监视员则与那间小屋一起消失在正熊熊燃烧着的火焰中。
浓烟上空,刚刚完成轰炸的ju87r才刚刚拉起机首,一架俯冲攻击的“喷火”便在它的机身上留下一连串弹痕。那架先前还在爬升的ju87r迅速化为一团火球,在空中直接爆炸……
德国空军开始全面攻击了。在菲尔德的雷达站遭到轰炸的同时,这个雷达站身后的曼斯顿机场也遭到德军猛烈轰炸。ju89与do19组成的轰炸机大队向着这个海峡边的前沿机场倾斜着炸弹。他们那种大规模,不记损失的轰炸方式几乎在30分钟内就将整片机场土地翻了个遍。
当然遭到大规模空袭的英军机场不止这一座。
多佛海峡处,驻扎“无畏”式战斗机的戴特灵机场与霍金格机场。北海侧驻扎“飓风”式战斗机的马尔托鸣姆机场,更北方的卡特里克机场等等。只要是英国人沿海设置的机场,在这一天都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
当然德国空军也为这一次的大规模轰炸付出了惨痛代价。参与攻击的德军轰炸机损失率超过17%,许多最终回到出发机场的轰炸机都是满身伤痕。短腿的bf109e依然无法为轰炸机群提供全程掩护。如果不是之前持续不断的雷达干扰将英国战斗机都引至海峡上空,同时又破坏了皇家空军指挥部的空中调度外,恐怕德军的损失还会更大。
不过如果光从这一次空袭取得的战果来看,这次空袭还算是成功的。它至少在当天成功瘫痪了皇家空军所有遇袭机场,尤其是北部苏格兰区域的沿海机场工作能力。迫使英国飞机只能从更内陆的机场起飞。
;
第四十章帝国海军的传奇(13)
第四十章帝国海军的传奇(13,到网址
………【第四十一章 帝国海军的传奇(14)】………
皇家海军战列舰编队旗舰“纳尔逊”号的烟囱内冒出滚滚浓烟。
这艘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海战英雄——霍雷肖·纳尔逊命名的战列舰正依照福布斯的命令,率领着整支战列舰编队以最高航速向正东方向航行。不过虽说是最高航速,怎么看在这支舰队中,“纳尔逊”号都是个拖后腿的角色。
1927年完工的“纳尔逊”号是当时条约下最强战列舰之一。光是从外观上来看,它绝对是所有舰船中的异类。它没有所谓的甲板上层建筑,而是采用平甲板外形。看起来就与游戏《钢铁咆哮》中设计的舰船一模一样。即炮塔,前后舰桥,烟囱都是在上层甲板同一水平线上。更过分的是它的3座主炮炮塔都安装在前方,中间炮塔高于前后两座炮塔,成金字塔状排列。这种炮塔分部方式使整艘战列舰需要的装甲完全防护部位都集中在一起,有限的装甲重量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当然缺点也同样明显,最靠近舰桥的c炮塔射界被大大限制。(这点在锋锐大大的书中说的很清楚)至于后方射击死角,则完全不是问题。强大的皇家海军只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永远只会一往无前的冲向前方的敌人,背对敌人逃跑是最大的耻辱,是不被接受的,也是不被皇家海军荣耀所允许的。福布斯选择“纳尔逊”为旗舰的原因很大程度也在这上面。“纳尔逊”是最能体现皇家海军精神与荣耀的战列舰。只是这艘27年完工的战列舰因设计问题,尽管同样有8台锅炉,其最高航速依然只有23节。即便是全速航行,在格陵兰海的海浪中它的航速也无法超过18节。即便是比它先下水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航速上也要比它快上2节。当然在拖后腿的行为上“纳尔逊”并不孤单,同级舰“罗德尼”的处境也一样。
此刻站在舰桥内的福布斯双眉紧锁,两眼直直的看着海面。那张平静的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
就在不久前皇家空军对于他需要空军出击的通讯做出回应。因沿海机场刚刚遭到德军大规模轰炸,原本预定起飞轰炸机的机场暂时失去功能。换句话说:能由机场起飞的轰炸机飞不到德军舰队上空,能飞到德军上空的轰炸机无法由机场起飞。
“这也是德国人的计划吗?”。福布斯在心中小声说,“他们不是自大的将舰队暴露在皇家空军攻击之下,而是他们早就对这一切做好了准备吗?”。福布斯略微低头,用手轻轻搓着下巴,“德国人制定了那个‘双影’计划,意图通过攻击地中海与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这两个影子来迷惑我们。然后我们意外得到了这个计划,于是将计就计设下圈套,埋伏下部队等德国人自己进入。接着德国人在那个‘双影’计划上又做另一个欺骗,故意暴露出他们航母舰队的存在,意图将皇家海军剩余舰队骗离英伦三岛,又通过轰炸沿海机场暂时瘫痪皇家空军,让舰队在空军攻击范围内通过。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德军舰队的位置,但也没有了空中支援。而在艾尔弗德的航母舰队攻击下,德国人也没有了空中支援,不应该是以潜行为目标的他们从最初就没考虑过让空军为自己提供掩护。”
双方所有的谋略都已全部耗尽,剩下的就只有面对面的对决,以真实实力说话了吗?
就在福布斯陷入自己那从出航开始就从未停止过的担忧时,“兴登堡”号上任海济依然站在那几乎属于他个人的船尾甲板处。
嘴中咬着的烟那明亮的烟头伴随着他的呼吸忽明忽暗,吐出的白色烟雾与呼出的热气混杂在一起,随后消失在格陵兰冰冷的空气中。
俯身支撑在栏杆上,任由海风吹起自己身上宽大的大衣,任海济低头看着海面那被船桨搅出的长长白色尾迹。这副帅气却又略带颓废模样如果让喜欢追星的年轻女孩见到一定会引起一片尖叫。如果让腐女见到则会双眼发光,看到个很好的小受角色而yy出一连串让正常男性不喜欢的情节。如果让御姐见到那就会激起他们的母性,随后将这个人紧紧拥在胸口好好安慰一番。
不过一旦见过任海济的双眼后,任何人都会下意识推开半步。那种冰冷且默然的眼神根本就不应当属于这个才24岁的年轻人。
“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无论是现在还是明天,无论是希望还是未来……”
就在任海济独自低语的时候,连接船尾甲板的铁质楼梯发出一阵短促的“当,当”声。那是皮靴撞击铁板的声响。
“副元首。”
将手中的烟抛入冰冷的海水中。任海济直起身后转向面对蹬上船尾甲板的人笑道:“朗斯多夫阁下,有什么事吗?”。
“是的,副元首。”向着任海济行了举手礼后,他径直走到任海济身旁。同样俯身依住栏杆后看着“兴登堡”号后方悬挂着旗舰指挥旗的“俾斯麦”号。
“刚才吕特晏斯将军来电……”
任海济嘴角微微扬起,他转身背靠栏杆。从口袋中摸出烟,递给身边的朗斯多夫一支后,他开始低头努力想点燃嘴中的烟。只是在冬季寒风中,他手中的火柴根本冒不出火苗。
燃烧的火苗突然出现在他眼中。在小声的“谢谢”后,任海济将嘴中的烟凑到火苗上,猛吸两口直到开始冒出白烟后,他才直起身望向灰蒙蒙的天空。
“让我猜猜……这个时候应该是关于空袭英国机场有结果的时候……”
“是的,副元首。”在用手中的美国产打火机为任海济点燃烟后,朗斯多夫继续俯身看着船尾的海面。他那俯视的动作与一旁任海济抬头仰望天空的动作形成了鲜明对比,“你猜的一点也没错。空军由空中观察员发回的报告说已成功瘫痪计划中的英军机场。虽然这种破坏只需一晚便可修复,但今天英国人的飞机别想起飞了。”
朗斯多夫带来的消息让一直望向天空的任海济小声道:“75%了……”
“什么?副元首。什么75%?”
“我是指胜率。”
朗斯多夫侧脸望向一旁的任海济。他想从这个年轻的副元首脸上看出对方此刻到底在想什么?他是真的自信到拥有3/4的获胜几率?还是仅仅只是想要安慰自己?不过朗斯多夫失望了。任海济的脸上依然是一副冷漠的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甚至连一丝的感情波动都没有。这个副元首就仿佛是一座雕像般依然抬头出神的望着天空。
“那剩余的25%是什么?副元首。”
伸手取下嘴中的烟,向着天空吐出一连串长长的白烟后,任海济回答道:“19%是英军舰队现在的位置,5%是英军舰队见到我们之后的反应。”
“那……还有1%是什么?副元首。”
“最后的1%?”一把将嘴中的烟抛入身后的海水中,任海济双手插入大衣口袋,“最后的1%就是运气。是今天、是明天、是希望同时也是未来。”
“……我……还是不明白……”
“不明白吗?你当然不明白。最后的这1%可以说永远都存在,也可以说永远都会存在。”
朗斯多夫双眼直直的看着任海济的背影。他突然想起了1年前在阿根廷见到尼科拉斯自己这个早已应该死去的好友时,对方告诉自己的话。这个年轻的德国副元首虽然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疯狂,但他非常优秀,远比任何人所想的都要优秀。他看的更远,也看的更清楚。
“自古以来,天上便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君王吗?尼科拉斯你个混蛋,为什么我一定要做个选择呢?告诉我尼科拉斯!”朗斯多夫的心中小声说。
就在两人玩沉默的时候,鞋底踏在铁质楼梯上的“当当”声再次响起。
一名海军中尉出现在了两人面前。向着两人行礼后他大声道:“新的报告。雷达上出现敌机信号,‘俾斯麦’发布全舰队进入战斗警戒。”
位于“兴登堡”身后的“俾斯麦”发出了长长的汽笛声。随后原本跟在他身后的“提尔皮兹”开始加速,逐渐进入舰队中央位置与“俾斯麦”齐头并进。而原本位于“兴登堡”两侧的“沙恩霍斯特”与“格耐森瑙”则开始向中间靠拢。直到轻巡与驱逐舰组成的防空网将他们包围在舰队中间。
“防空警戒阵型吗?”。看着四周几乎将自己团团围住的舰群,任海济自言自语道,“吕特晏斯太过小心了。英国人的舰载机没可能出现在这个位置。他们还有个更难缠的对手需要解决呢。”说着任海济还小声笑了出来。
“副元首……”
“不用顾虑我。朗斯多夫阁下。”任海济微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