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年帝国的兴亡-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无聊!”
双眼紧盯着挂在墙上的卐字旗,任海济突然小声说了句。e^看他忽然觉得这面鲜红的卐字旗无比刺眼。
“一个国家能否长久强盛下去,关键并不在于这个国家的政fǔ,而在于它的人民。只有当人民真正明白他们在国家中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及拥有的力量后,在他们的监督下政fǔ才会成为人民的代表。而不是像‘纳粹党’这样,依靠看似强大的力量强行压制住国内矛盾。这种只有执政官才持有的力量,对整个国家来说是空虚的,是虚假的。总有一天,这种力量会在瞬间崩溃。”。
将视线从卐字旗上收回,任海济坐回到办公桌后。他伸手从文件堆中chōu出一份。
“千年帝国?哼哼,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出现一个存在超越千年的帝国?古罗马灭亡了,迦太基灭亡了。秦,汉这些强盛一时的帝国也都灭亡了。单纯依靠统治阶级持有的绝对力量所建立起的国家更本就不可能存在千年。国家这种东西,始终是属于人民的。执政者要做的,仅仅只是将人民的希望化为现实。而不是在将自身的利益升华为大众利益后,强制将自己的利益变为人民的‘希望’,然后灌输给人民。”
手中的钢笔快速滑过纸面,黑sè的墨水在文件最后一行留下了“杰克弗里德·冯·施维茵”的签名。
再度仔细审视了手中的文件与自己的签名后,任海济将这份文件放到了另一边。
“不过话说回来,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和那个可笑的奥地利小胡子有区别吗?不,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他做得更过分。我是陆军的军神,海军传奇的缔造者,空军的总司令。希姆莱和他的党卫军是我的亲密战友,海德里希和他盖世太保是我的一条狗。已经没有人能阻止我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在我一人身上。”
嘴中咬着的劣质卷烟在不知不觉中几乎燃烧殆尽。飘出的淡蓝sè烟雾熏得任海济下意识闭上了右眼。
“强大到足以吞噬天地的魔狼——芬里尔。庞大几乎环绕整个世界的毒蛇——尤鲁姆冈特。冥府的统治者,亡灵军团的领袖——赫尔。深藏在黑暗之中,衷心守护在丈夫身边的——西格恩。统领这一切的便是为整个世界带来终结的邪神——洛基。”
擦去从右眼中涌出的泪水,任海济将劣质卷烟一把掐灭在烟缸内。
“诸神的黄昏即将开幕。我不会犹豫也不会mí茫。旧世界只有在滔天的烈火中才能获得新生,诸神统治的时代已经可以结束了。新世界人类的历史应当由人类自己来书写,而不是在绝对力量的安排下被迫面对虚伪的民主与公正。哪怕为此遭人唾骂,哪怕为此身受诅咒,我也在所不惜!”
火车汽笛响起了“呜呜”声,释放出的白sè蒸汽涌上月台。在月台上等候的人群早已习惯这一切,他们纷纷向后退开一小步,微微煽动右手驱赶着自己面前的白雾。
迪姆站在月台旁,嘴中习惯xìng咬着铅笔,不停翻阅着手中的笔记本。当白sè蒸汽将他笼罩的时候,这个《人民观察者》报的首席记者依然一动不动。
从在法国战役时意外结识艾瑞卡开始,这个原本郁郁不得志的见习记者仕途开始一路青云直上。即便《人民观察者》报的主编刻意打压,这个‘外来者’凭借着他与艾瑞卡的亲密关系总能得到些别人无法得到的消息。对于jīng神粮食贫乏的德国人而言,艾瑞卡的一举一动是他们最关心的消息。不得不承认,希特勒当初对德国人的愚民统治方式以及戈培尔的刻意宣传,让这个nv孩迅速取代了那些nv星,一跃成为德国众多年轻人的第一偶像。
当任海济的大清洗开始后,在《人民观察者》报社中有流言说:迪姆这个外来者很快就会取代现在的主编。还有流言说:这个‘外来者’直接受宣传部领导,他来报社就是为了在必要时取代现在这个‘无能’的主编。更有人宣称,他们亲眼看见这个‘外来者’在酒馆内与宣传部长戈培尔聊得很投机。
不管流言如何,迪姆似乎对报社内的争权夺利毫无兴趣。他根本不在乎主编的任务,每天挎着单肩背包四处奔走。西装口袋中随时放着笔记本,铅笔更是时刻夹在耳朵上。
抬头透过薄薄的白雾看着四周忙碌的人群,迪姆取过咬在嘴中的铅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写着。数秒后他将铅笔夹回耳朵上,深深吸了口气。视线缓缓在法兰克福火车站的月台上环视着。
“德意志改变了好多……真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幸还是不幸……”
法兰克福火车站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坐落在德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法兰克福。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起,这里便是德意志皇帝的加冕处。随着德国对外战争取得一连串大胜,国土面积成倍增长,这座坐落在陶努斯山南面大平原上的城市日益繁忙。就铁路运输来说,数条铁路线穿过法兰克福。于是法兰克福火车站成了德国最繁忙的车站之一。它不仅连接大部分德国城市,而且通往法国占领区与苏联占领区的铁路线也经过这座大型火车站。进出车站的列车带来大量物资,然后将在此集结的各式各样的人群分送至各处。
月台上身穿国防军军装的士兵们整齐列队,等候将他们送往前线的列车。身穿黑sè制服的党卫军士兵们握着手中的mp38,面容严肃得在月台上来回巡逻。身穿蓝sè工作服的工人们忙着将各种物资从火车上卸下,统计后分送到各地的工厂内。迪姆甚至在这些忙碌的人群中,看到数个nvxìng身影。青年团团员与刚结识的nv子联盟成员在一起jiāo谈,他们不时传出欢乐的笑声传入迪姆耳中。
“德意志还需要多少人走上战场?德意志还会有多少人走上战场?”迪姆嘟哝了句。不过他很快苦笑着摇了摇头,“希特勒小姐选择的,也是我选择的。战争不仅仅是士兵的事,从德意志走上这条路开始,我们便已加入了这场战争。”收回视线迪姆低声说了句,“愿彼岸huā开如海,即便此地忧伤如cháo。”
“我说,威廉。我刚刚问过了,下一列去布列斯特的火车还需要两小时才到。接下来的几辆车都是经过柏林去东普鲁士的。”
迪姆侧脸看着站在自己身边说话的两个男子。他忽然觉得1年多前遇到艾瑞卡真是件好事,至少自己不会因为对方年纪轻轻就挂上上尉军衔而感到惊讶了。
对方穿着普通的灰sè军大衣,军用便帽的帽檐遮住了对方上半张脸。挂在上尉肩章的男子下颚干干净净,另一人到是能见到几根长长的胡须。
“海尔默那个hún蛋呢?我要枪毙他!”听到报告的威廉大声吼道,“就因为他的sī自行动我们还要在这里làng费两个小时!”
“长官,冷静点!冷静点!”
迪姆见到一群与那两人穿着相同的士兵一把围了上去,将那名年轻的上尉围在中间。这些人群中,有的人还一脸稚气未脱。
“要去就去吧!要不要我把枪借给你?”与众人的吵闹不同,一直站在威廉面前的那个下颚有几根长长胡须的中尉平淡地说到。
“鲁威中尉~!”
“不过我先要提醒你,威廉。距离集合的时间还有四天。”鲁威说着走到威廉身边,他伸手一把勾住对方的脖子道,“虽然海尔默那家伙违背了约定。不过我们还有的是时间不是吗?一起去酒馆稍微放松一下吧!”
威廉依然沉着脸,不过最后他还是点点头。
迪姆看着身边这群吵闹的年轻人,他总觉得这群素未谋面的年轻人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可他又想不起来这种熟悉感来自何处。
“那个……英勇的……嗯……士兵们!”迪姆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用何种词来称呼这群年轻人,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最平凡最公式的称呼。
威廉等人停下脚步。十几双眼睛齐齐望着这个40岁左右的男子。
“那个……我是《人民观察者》报的记者。我叫迪姆。我能和你们一起去酒馆吗?”
这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德国人不是天xìnglàng漫的法国人,能与一个不认识的人迅速打成一片。迪姆的提议实在有些突兀。
“想去喝酒的话当然可以。酒馆又不是我开的。”
威廉的回答让迪姆下意识向后退开半步。迪姆不得不承认他让这个年轻人身上散发出的气势吓到了。
“喝酒当然可以。”威廉一旁的鲁威立刻笑着说,“不过……如果还要聊天的话,我们的长官可能就没空了。”说着他还向一旁的菲力克斯眨了眨眼。
“是的,没问题。”菲力克斯接过话,同样脸上挂着奇怪的微笑说道,“不过你的钱必须自己付。我们的长官只会为我们付账。另外,想聊天的话我们的长官一定没空。”
“你们这群hún蛋!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为你们付账的?还有不满20岁的小家伙不准喝酒!”威廉大声的抗议在鲁威等人的簇拥下被埋没了。
迪姆看着这群年轻人的背影,立刻迈开脚步跟了上去。
………【第一百零二章 “巴巴罗萨”继续(5)】………
任海济不喜欢喝酒,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酒这种东西抱有偏见。任海济认为适当的饮酒有助于身体健康。当然酗酒是绝对禁止的。
“瓦露基利”中像威廉这些幸存下来的老兵在法律上已经成年,依靠适量饮酒来解除压力得到任海济的赞同。但未成年人喝酒依然是被任海济禁止的,同样抽烟这种事在“瓦露基利”中依然被绝对禁止。
作为交通要道的法兰克福火车站,四周的配套设施当然也少不了。各种规模的商店、旅店、酒馆散落在火车站四周。随着任海济的新政策,零售商店纷纷关门。旅店的规模也在不停缩小。酒馆如果没有得到政府的许可证件,也一律关门。毕竟对德国来说,用于酿酒的粮食也战略物资之一。
推开酒馆大门,下午的酒馆显得有些冷清。
在任海济的政策下,德国国内取消了固定休假日。德国工人们三班倒每天需要至少工作8小时且终年无休。去酒馆喝一杯这种日常活动几乎成了一种奢望。估计也只有那些轮到上中班的工人在下班后,才有心情有时间在依靠蜡烛照明的酒馆内喝上一杯。
威廉在鲁威等人的簇拥下走进酒馆,众人直接动手将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后坐了下来。走在最后的迪姆就像条小尾巴,跟在众人身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坐了下来。
“今天威廉请客,兄弟们想吃什么,想喝什么随便叫!”鲁威还没坐下,便大声喊道。他的叫嚷声让原本已经坐下的威廉立刻站起身,向着十多个看着自己的人大叫:“未成年的不准喝酒!”
“先一人来一杯啤酒。我们的长官请客。”在威廉等人进酒馆前,就已坐在吧台前的一人用威廉熟悉的声音大喊道。
“我说了,未成年的不需喝酒!”威廉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张,不过当他看清楚坐在吧台处的人后立刻抛下众人冲到对方面前。伸手一把抓住对方的衣领后咆哮道,“海尔默,你个混蛋!我们在车站等你,你居然敢跑来这里喝酒?!”
威廉几乎将脸贴到了海尔默的脸上,飞溅的口水全部喷到对方脸上。海尔默连忙扭头,同时用手一把捂住对方的嘴。
就在两人几乎扭打在一起时,一个女性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一人一杯啤酒吗?”
“等一下,我们这里有人不能喝……”威廉原本斩钉截铁的话越来越轻,到最后干脆停了下来。紧紧扣住海尔默衣领的双手不自禁的松开。终于他僵硬地直起身,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酒馆服务员。
服务员是个年轻的女孩,大约20岁左右。一头略带卷曲的金发被用粗布条随意扎起后盘在后脑,略显婴儿肥的脸颊上有两片清晰的雀斑,一双天蓝色的眼睛正略带笑意地看着威廉。
“莉莎·克劳迪奥护士长?你怎么在这里?”
“这家酒馆是我叔叔开的。”女孩微笑着说道,“这里离法兰克福火车站很近,去集合点也很方便。所以我乘着休假时间来这里帮忙的。只是没想到能在这里再次见到中尉你。”
从威廉魔掌下逃生的海尔默突然凑到莉莎面前,用手不停梳理着之前不小心被弄乱的头发,同时笑着说:“莉莎小姐,你的称呼应该变变了。我们的长官现在已经是上尉了。”
“是吗?那还真是恭喜了。”莉莎大大方方的伸出右手,与威廉的右手握在一起后她依然微笑着说,“恭喜你了,上尉。”
原本还不停吵闹的众人在见到威廉僵硬的动作后瞬间安静下来。像鲁威,菲力克斯这种从大撤退中平安回来的人开始窃笑起来,而新加入的几人则一脸疑惑。
海尔默悄悄走回到众人身边向着众人道:“兄弟们,你们都看见了。为了替威廉那家伙剩点钱。大家今天随便叫写吃的东西,然后一起喝牛奶吧!”
迪姆惊讶的看着那群年轻人。“一起喝牛奶”这个说法还真是邪恶。不过当他看到酒馆服务员真的为在座众人送上一杯牛奶后,下巴差点没直接掉在地上。于是整张桌子上,最后只有他一人在喝酒。
威廉依然停留在吧台旁,没有回到鲁威等人身边。他双手握着玻璃杯,神情僵硬的与站在面前的莉莎聊着。至于莉莎似乎得到了休息的许可,她抱着托盘就这样站在威廉面前,面带微笑的和威廉说着什么。
看着站在吧台后的莉莎在轻快的笑声中甚至用手轻轻拉扯着威廉的头发。海尔默,鲁威等人纷纷放下手中的刀叉,单掌拖腮后扭头一脸无奈地看着自己那个坐在吧台旁,神情动作都略显僵硬的长官。
“还真是个令人羡慕的家伙……”海尔默转回头,看着自己盘中的黑面包道。
看了片刻后鲁威也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自己面前的盘子上,他一边用手中的叉子轻轻拨弄着盘中的豌豆,一边说道:“只希望威廉不会浪费我们为他创造的这个机会……”说着他扭头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海尔默,“真是辛苦你了,让你扮演这种不遵守约定的讨厌角色……”
海尔默没有说话,他伸手拍了拍鲁威的肩膀,仿佛是在示意自己明白对方想说什么。可就在鲁威刚刚将视线从他身上移开时,海尔默突然站起身,一脸严肃地大声嚷道:“那个该死的!让人羡慕的家伙!好事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占了?”说着他一一环视过那些望着自己的伙伴,“情侣什么的,全部都去死去死吧!”
短暂的惊讶后,围坐在一起的小伙子们出人意料地齐声高喊:“情侣什么的,全部都去死去死吧!”
这群小伙子们整齐划一的喊声立刻引来了酒馆内其余为数不多的客人的视线,就连吧台旁的威廉也停止了交谈,转头用种疑惑地眼神看着他们。
鲁威深深低下头,似乎想将整张脸埋入餐桌下。他另一旁的菲力克斯也用手死死捂住脸。有这样一群兄弟实在太丢脸了……
一直坐在角落的迪姆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也终于明白自己当初表示要和这群年轻人一起去酒馆时,他们为什么会说:他们的长官一定没空了。
简单点说就是所谓的去酒馆放松一下是这群小伙子们为他们的长官刻意安排的。似乎他们的长官是个非常不擅长与女性打交道的人,所以他们才会上演一连串无聊曲目,将他们的长官骗到酒馆里来。
“那个……侍女,和你们的长官很熟吗?”迪姆小声询问道。
“熟悉?真要说起来,可是有很长一段故事要讲。”海尔默撇着嘴,不削地说道。
“是吗?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见迪姆一脸兴趣盎然的样子,海尔默这个喜欢热闹的家伙也立刻活跃起来。他向前探出身子,就差没有直接爬到餐桌上去了。他冲着迪姆轻声道:“让我们合力拆散这对狗男女吧!”
包括迪姆在内,一桌人满头大汗。自己班长的举动摆明了属于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那种。片刻沉默后鲁威突然伸手抓住海尔默腰间的皮带,一把将这个已将自己半个身子探出去的家伙拉回到座椅上。
“别理这个疯子。迪姆先生。”菲力克斯仿佛是为了缓解海尔默的话引起的尴尬,他立刻冲着迪姆道,“这个家伙属于没心没肺的那种,是我们的耻辱……”
迪姆用手擦了擦额头的虚汗,干笑两声。在他视线中,鲁威正抓着海尔默的后脑,将对方死死按在他面前的餐盘内。幸好海尔默要的只是蔬菜,香肠配黑面包。如果是酸菜汤的话,那他恐怕就要淹死在自己的餐碗中了。
无视海尔默不停拍打挣扎的双手,鲁威愤怒地说道:“你个混蛋!你到现在还不明白吗?你代表的不是你个人。而是‘瓦露基利’的,是我们的老大的!你一个人在那里做那些丢脸的事,结果把我们的脸都丢尽了!”
见到迪姆惊讶的表情,菲力克斯连忙岔开话题。再继续这样下去,“瓦露基利”的脸都让他们丢尽了。
“好吧,迪姆先生。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就从头开始说这个故事。”
“当然,我很荣幸能聆听你们的故事。”
时间像奔腾的江水般快速流逝。当菲力克斯说完有关威廉与莎莉两人的故事后海尔默、鲁威等人早已站起身在酒吧门口等他了。威廉更是探出身子与吧台后莎莉互吻脸颊后才转身离开。
向着迪姆挥手致意后菲力克斯匆匆跟上了众人离去的脚步。而迪姆依然坐在餐桌旁,原本被他夹在耳朵上的铅笔此刻正在笔记本上快速书写着。
“1942年2月27日,我在法兰克福车展火车站遇到了一群年轻人。这群最大也不到我一半年纪的小伙子们穿着传统军用大衣,在月台等待着将他们送往前线的列车。他们与我之前见到的所有军人有很大差别。无论军衔大小,他们随意嬉笑,打闹。就像群真正的兄弟那样,彼此亲密无间。在与他们一起去酒馆喝上一杯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遇见的是一群刚刚走过地狱的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迪姆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这些话最后经过整理,成了他在战后出版的《谁,才是真正的爱国者?》一书中的第一个故事。这本图文并茂的书记录了他在整场战争中所看到的、所经历的故事。书的内容在战后德国引起巨大争议,因为经常遭到激进派骚扰,迪姆不得不数次搬家。不过用这位记者的话来说,他从来没有为此后悔过。
----------------------
终结本来不想这么写的。不过最近发生的事实在让终结受不了。
难道那些搞游行的,砸汽车,砸商店的都能算是爱国者?
有本事去砸人家大使馆啊。
总欺负自己人算什么本事?
爱国者,这也能算是爱国者?
………【第一百零三章 “巴巴罗萨”继续(6)】………
在整个冬季撤退战中,任海济高估了自己对苏联人的吸引力,也低估了苏军的战斗力。结果在德米扬斯科,遭到苏军重大打击。直到最后才拖着双腿,犹如丧家犬一般匆匆逃出苏军包围圈。在漫天大雪中狼狈逃回德国。
机动防御战中“瓦露基利”总参战将官13000人左右,活着回到德国仅4972人。整个装甲师损失了所有的2型坦克与重炮以及99%的装甲车。几乎所有回到德国的幸存者,都是靠着双腿走过那段漫长,远远望不见终点的回乡之路。
说实话,在成功解决希特勒之后任海济变得有些过于自信了。他以为还可以像“格林兰海海战”中那样,将自己作为诱饵,吸引住苏军所有视线。
不过,他高估了自己对苏军的吸引力。朱可夫可不是个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整场战争来说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他同时也低估了41年年末苏军的战斗力,即便这个时候的苏军兵员素质低下,装备简陋,物资补给不足。也不像他所想的那样不堪一击。
不过“瓦露基利”的行动并非毫无意义。它成功拖延了加里宁方面军的前进速度,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从维亚济马撤退,以及在斯摩棱斯克与奥尔沙之间架设防线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另一边,曼施坦因带领的“第二独立装甲军”且战且退。在向基辅撤退的同时,一路上不停收拢在苏军南方方面军冲击下溃散的部队后,整只部队的规模甚至已经超出了最初编制。在乌克兰平原上,他们向着追击的苏军打出一连串不算致命,却又让对方无法忽视的重拳。原本就兵员及装备不足的南方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被搞得焦头烂额,在曼施坦因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后被迫停下脚步。
苏军南方方面军的表现与其余几个方面军相比简直烂到家了。疑心病甚重的斯大林甚至怀疑马利诺夫斯基是不是故意战败。
于是在朱可夫执意反对“冬季反攻”进入第二阶段后,斯大林曾想过要朱可夫去替换掉马利诺夫斯基。不过朱可夫个人拒绝了南方方面军总司令的任职。朱可夫解释道:“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同志(马利诺夫斯基)比我更了解南方方面军的情况,我也不能突然去接手一个我所不了解的重要职务,以及带领这个我不了解的方面军去作战。如果南方方面军真的需要我,我请求去前线部队。”
到朱可夫前往南方方面军前线,接过第12集团军指挥权为止。“第二独立装甲军”已向西成功后撤了近200公里。整个“第二独立装甲军”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依然维持着75%的战斗力。德军士兵士气高昂地向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苏军发起一次次攻击。与“瓦露基利”犹如丧家之犬般四处逃窜的悲惨处境不同。曼施坦因这边可以说是打得风生水起,与苏军互有攻防。
在任海济的计划中,曼施坦因至少还需要在乌克兰坚持上半年时间。等进入42年秋季后他们才能停下战斗步伐稍微休息片刻。乌克兰可不是白俄罗斯,如果德军后撤得太快,苏军很可能在这一片德军尚未修筑起完整防线的平原上肆意奔驰,直到最后成功合围基辅。基辅绝对不能丢,这座城是任海济之后战略的底线,之后他的战略都要以这座城市为出发点。因此即便在曼施坦因的使用上可能有些大材小用,任海济也需要这个德国唯一有战略眼光的野战专家继续逗留在乌克兰的土地上。
不过如果让任海济知道朱可夫亲自出现在乌克兰的土地上,不知道这个疯子是不是会突然改变攻击目标,全力展开对苏联西方方面军的攻击,直到在战场上一举解决这个二战名将为止。
1942年3月,苏德双方各自调兵遣将,准备在42年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苏军将目前手中能动用的一切物资通过铁路线向1个多月前刚刚夺回的列宁格勒集中。而那些不久前才参加夺回列宁格勒战役的西北方面军先锋部队则在短暂的休息后则继续向西前进。
德军也在加紧调动手中的物资。因为苏联铁路规格与德国不同。他们无法像苏军那样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物资送上前线。于是在德国出现了奇怪的一幕。驶往波罗的海三国的列车上更多的是装满了物资,而驶往明斯克的列车上则装满了士兵。
哪怕任海济早就下令让前线德军做好后撤准备,“瓦露基利”与“第二独立装甲军”努力掩护友军后撤,苏军的冬季反攻依然对德军遭成了巨大伤亡。
到42年2月为止,哈尔德递交给任海济的损失统计报告中写到:德军的西线部队在苏军冬季反攻中至少损失了40万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罗马尼亚、意大利这些德国仆从国的损失。
不过在任海济看来,这份损失统计报告的内容与历史上那100万人的损失相比已经好上太多了。德国还有一战的实力。只不过无论是对德国还是对苏联来说,42年都是最困难的一年。谁能在这一年中打得对方伤筋动骨,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德国人调兵的举动自然瞒不过苏联人的双眼。铁木辛哥与华西列夫斯基等人在作战会议上,通过对德军后勤补给线的分析后一致认为:目前德国人的主攻方向依然是在中路,他们想要再度夺回斯摩棱斯克,再度打通奥尔沙路桥。最好的证据就是德国人在不停增强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而对于他们的北方集团军群则是以补充物资为主。很明显,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仅仅只是依靠手中现有的兵力牵制住苏联红军的兵力,而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才是42年的攻击主力。
对于斯大林来说,斯摩棱斯克绝对不能再度落入德国人手中。卡廷森林这种会产生政治问题的地方必须在苏联人控制之下。斯大林可不想和德国人再来一次口水战,毕竟为了维护苏联政府声誉,有些事只有苏联人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在会议上斯大林反复强调无论如何斯摩棱斯克绝对不能丢。对此铁木辛哥等人表示理解,不过这些将军们都是从军事角度来理解斯大林这个命令。只有伏罗希洛夫才知道斯大林这个命令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会议进行到一半对于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苏军最高统帅部又产生了分歧。
斯大林强调斯摩棱斯克绝不能丢,可现在德国人的主攻方向将是斯摩棱斯克。如果现在将已集结在列宁格勒的部队重新调回来,来加强斯摩棱斯克的防御。很可能部队还没到达,斯摩棱斯克就已遭到德军围攻甚至沦陷了。然后北方方面军又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突破德军防御,进入波罗的海三国。很可能最后苏联红军在扑腾了半天才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结果在整个1942年一无所获。
经过一连串争执后,斯大林在伏罗希洛夫的劝说下最终选择了让步。苏军主攻方向依然是波罗的海三国,只是之后从东方调集来的预备队则用以加强斯摩棱斯克防御。苏军决定与德军互打进攻牌。
是德军重新夺回斯摩棱斯克?还是苏军抢先一步通过波罗的海三国从侧面威胁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与苏联人一样烦恼的还有英国人。
丘吉尔最近过得可以说是如坐针毡,巨大的压力让他原本闪亮的秃头都有些暗淡下来。
大英帝国通向胜利的道路远远看不到尽头,在无边的黑暗中大英帝国必须使尽全力才能抵挡住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在托维与坎宁安的努力下,冰岛机场终于恢复正常运作。不过距离大英帝国最终取得大西洋上运输战的胜利却依然遥遥无期。“齐柏林”与“兴登堡”的重新出港,让整个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如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