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郑屠-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察哥的一名叫做仁多浪遇的幕僚立刻起身表示反对,他说,即便那张叔夜确实被郑临风俘虏了,但也还不足以证明宋国真的在算计咱们,现在咱们只是假设这是真的,仅凭假设就跟宋国翻脸这不是胡闹吗?就算宋国真的在算计咱们,别忘了咱们可是孤军深入,距离西北足有数千里,既无援兵也无粮草,这仗怎么打?现在跟宋国翻脸,他们光饿也能饿死咱们!

一名叫做野利望洪的将军随即冷笑着驳斥道,“粮草?怎么仁多老弟才吃了宋国几天的粮草就忘了咱们的老办法吗?没有粮草不会去抢啊?‘打草谷(注)’这三个字还记不记得怎么写?!咱们可是有二十万大军,一路‘打草谷’回到西北不就行了?”

仁多浪遇也是冷冷一笑道,“野利将军,宋国既然敢算计咱们,你认为他们会毫无准备?你怎么知道他没在咱们的退路上设下了层层的埋伏?他们若已做足了准备,你认为咱们可以抢来多少粮草?二十万大军是咱们的一个优势,却也是咱们的一大负担,宋国若打定主意死守各地,再加上他们的埋伏,就算咱们最终可以回到西北,到时候二十万大军又能剩下多少?别忘了咱们可是在大宋国的腹地,这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人,这一路光汉人平民就有上千万,每人一口吐沫都能把咱们淹死!”

一番话说得野利望洪冷汗直流,虽然不情愿,可他也明白仁多浪遇的话绝非危言耸听,如今自己一边分明是已经中了宋国的计,既然已经中计,又怎会那么容易脱身事外呢?急得他不禁怒道,“那你说咱们应该怎么办?难道就在这里等死?”

仁多浪遇道,“当然不能等死,可也绝对不能冲动行事,幸好咱们知道的并不算晚,而且咱们的二十万大军也还未损失一兵一卒,只要策略得当,我认为咱们可以在最小的损失下回到西北,但能否实现却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需要解决!”

一听这话,包括察哥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仁多浪遇的身上,仁多浪遇看着察哥沉声道,“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那郑临风把这件事告诉咱们,他究竟想做什么?!”

察哥眉头一挑,这话显然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野利望洪马上不耐烦的说道,“哎呀,仁多老弟你就别卖关子了,这还不简单?他不就是想让咱们跟宋国反目成仇吗?”

仁多浪遇面无表情的摇摇头叹道,“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可他只要现在马上向天下公布他所谓的证据,就等于把咱们和大宋都逼到了悬崖边上,大宋与咱们就只能分裂,还用得着偷偷通知咱们吗?所以我认为……他并不只是想让咱们与宋国反目成仇,他还想与咱们结盟!让咱们帮助他转而去进攻宋国!他的实力本就很强大,再加上怒羞成怒急于报仇的咱们与辽军,宋国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机会!”

众人恍然大悟!

察哥却面色严峻的只是看着他点点头,似乎并不怎么满意。

仁多浪遇见状立刻继续道,“但……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从上一次咱们中了他的计,白白损失数万大军帮他度过了危机来看,此人可以说是诡计多端!咱们必须做一个假设,等咱们真的帮他击败了宋国之后,他又会怎么对待咱们?他真的会让咱们走吗?宋国会算计咱们,他难道就不会?不要忘记他也是个汉人,而且他曾派军入西北与咱们打过仗,我很清楚的记得他的天道军在当时对咱们所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敌意,甚至比咱们的世仇西北禁军还要强烈!大家再想一想前一段时间天道军进攻咱们的时候所喊得将咱们杀尽的口号,我真的很担心,等宋国一败,下一个轮到的就是咱们!”

众人又是一惊!

但察哥并未表露出过多的惊讶则表明,因为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地方,他终于开口了,眉头紧皱沉声道,“那咱们……应该怎么办?”

仁多浪遇伸手一指北面道,“马上联络辽军!”

察哥眼中突然一亮!

仁多浪遇继续道,“现在谁是跟咱们拴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是辽国!他们的情况甚至比咱们还要严重,宋国的目标本来就是借助金国灭掉他们!想必金国如今已经做好了准备,辽国已危在旦夕,辽军比咱们更迫切的要回去!但他们也势必遭遇和咱们一样的困境,独自回国是危机重重。”

“我的想法是,咱们立刻与他们结盟,如此一来,两军结盟那可是足足五十万大军,不用怕宋国,也不用怕郑临风,就算路上遇到宋国的埋伏,那他们的埋伏也顶多只是按照对付辽军来设计的,我也不信他们可以一起吃下辽夏两国联军!”

“而且,辽境距离这里可是只有咱们距离大夏的一半距离还要少,十天的粮草并不足以支撑咱们回到大夏,忍一忍却可以支撑咱们到达辽国,等咱们到达辽国,就能借道燕京、西京边境重返大夏!虽然远一些,却是最保险的办法!”

“更关键的一点,咱们与他们除了共同的目标,也有着可靠的同盟关系,有成安公主(注2)在,咱们与他们可以相互信任!比信任郑临风要可靠一百倍!”

察哥闻言大喜,心头的迷雾终于散去,他连连点头,随即说道,“好,就这么办,仁多老弟,这件事就由你去办,马上去辽军那里吧……对了,一定要秘密行事!千万不要走漏风声!”

仁多浪遇立刻道,“是,请王爷放心!”

※※※

打草谷:辽宋时期,军队出征时,“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就称作“打草谷”。

成安公主:1105年,辽天祚帝封宗室女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西夏皇帝李乾顺,两国联姻结盟。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名府之战(25)

姚古打了一辈子仗,其中还有数次是孤立无援的置身于敌军的层层包围之中,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他的戎马生涯一点也不为过,而他能位列如今西北禁军四大将帅之一,倒也不全是因为他是姚家的代表,也是他一刀一枪拼杀得来的!

熟悉姚古的人都知道,他是西北四大帅中可以说是最神秘难测的一个人,当初童贯统领西北十几年,在西北简直如土皇帝一般,无论愿与不愿,大多数西北将门世家都选择了依附于童贯,或者最起码也要对童贯客客气气,尊敬有加,该给的面子一定会给。

却偏偏只有他姚古敢跟童贯对着干,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姚古那么讨厌童贯已经没人知道了,总之姚古可没少给童贯难堪,但这还不是最让人惊奇的,以童贯的脾气他怎么可能放过姚古呢?可事实却是童贯真的没有或者说没能怎样姚古!姚家虽然多数受到了童贯的一些压制,却仍旧是西北数一数二的大世家!姚古也位列西北四大将帅之一!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姚古和姚家在西北暗中的势力是连童贯这等权臣也要忌惮三分的!所以有人说,低调的姚家才是所有西北将门世家里实力最强大的一个!而姚古也才是西北的无冕之王!

但饶是如此一号人物,最近一段时间的日子却是在煎熬中度过的,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快把他给搞疯了。

先是主帅郑修年被俘了,急得他真想骂娘,因为他曾数次劝说过郑修年,身为主帅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不要没事老往前线跑,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郑修年却不听,非要去前线亲历亲为的视察劳军,姚古是无可奈何,他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大宋就是不信任武将呢?在西北时派去个阉人,在这里又派来个连一天仗也没打过的书生,有这些人在头上压着,就算是本事再大的武将又有什么机会可以施展才能?

结果还没消停几天,他还没彻底弥补完因郑修年被俘所造成的种种后果,却又出了事,三百名忠心耿耿的亲卫全部战死,钦差张叔夜下落不明!那一天当他得到这个消息时,据事后旁边的随从告诉他,当时他的脸色简直难看到了极点,就像是要杀人一样!

张叔夜可是个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在谁那里出了事谁就要负责!更何况还是在如此敏感与紧要的一个时期!姚古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而等他知道是张叔夜自己违抗了他的命令非要接近前线才出的事时,他更是暴跳如雷!他现在可是总算体会到了为什么说“书生误国”,一个郑修年,一个张叔夜,两个书生不听他的话岂止是误国,还会“误人”,误的就是他!因为朝廷可不会去管郑修年和张叔夜是怎样出事的,朝廷只知道他是副帅,主帅在前线,你这副帅为什么可以在后方?钦差大臣在前线,你这副帅为什么还在后方?

而张叔夜的被俘所造成的影响还不止于此,主帅刚刚出事,朝廷的钦差又接着出事,这要传出去会让天下怎么看?他好不容易刚刚安抚了因郑修年被俘而躁动不安的辽夏两军,张叔夜又出了事,他还能怎么去解释?

所以,姚古一面绞尽脑汁的给朝廷上了一道奏折,想努力把张叔夜的事解释清楚,减少对自己的影响。一面下令知道张叔夜事的人全部管好嘴巴,绝不可对外泄露任何一点消息!

幸好,张叔夜出事的地方是在一处荒无人烟的野外,而且张叔夜刚来不久,知道他的人还不多,所以消息控制的还算成功,在姚古下令后的三天内,整个大名府内外一点风声也没有。

但好景不长,就在前两天,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就如同刮了一股妖风一样,整个大名府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开始疯狂的流传起了钦差大臣张叔夜出事的传言!

姚古得知后大怒不已,立刻下令严查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

而令姚古想不到的是,调查的结果很快就呈送到了他的面前,居然是一叠厚厚的纸,足有数百张,每张纸的尺寸、厚薄乃至材质都完全一样,而且每张纸上也都印刷着同样的内容,详细的记述着钦差大臣张叔夜出事的消息!

据调查人员说,这些纸在一夜间洒满了大名府的大街小巷,如今整个大名府的人几乎都看过这种纸,他们努力搜集却也只搜来了这么多,还有更多的仍旧散布在城内的边边角角里或老百姓的手中。

这下轮到姚古大惑不解了,很显然,这是一次有组织的行动,目的就是要把张叔夜出事的事弄得满城皆知!

那究竟是谁会这么做呢?

姚古首先想到的就是贼寇所为,可是贼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们是在炫耀?是在挑衅?还是要故意引起自己这边的混乱,扰乱人心?亦或是还有什么更大的阴谋?

姚古真是越来越看不懂那个郑临风了,自从郑修年被俘后,他本以为那郑临风会立刻有什么大动作,但整个贼寇大军却更是平静下来,连往日里时不时的骚扰也没有了,而这一次那郑临风却又大张旗鼓的搞了这么一出,他究竟是在干什么呢?

姚古的直觉告诉他,恐怕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但具体是哪一种事,他却毫无头绪,只得下令全军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提防着贼寇的动向。

而他也完全没有想到,贼寇那边接下来的行动却只是派来了一个人……。

※※※

这一日,姚古正在大名府内处理军务,突然有亲兵来报,说外面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大人您在西北的故人,还给了一件信物,说大人您一看便知。

说罢,亲兵将一件东西呈送在了姚古的面前,姚古拿起一看,发现原来是一块铜牌,再把铜牌翻到背面一看,姚古不禁一惊,只见令牌后刻了一个大大的“种”字,他马上认出,这是种家的东西!那个西北种家的东西!

既然是种家来人,姚古自然不能怠慢,立刻下令亲卫把那人好生迎进来,而在等待的过程中,姚古心中的疑惑是一件接着一件,此次西北军来这里,因为种师道被俘的关系,为防种师道与刘法一样叛国投敌,所以西北军中并不包含种家人与种家军,既然如此,种家人为何不声不响的千里迢迢来这里还找到自己呢?来的人又会是谁呢?

不一会,就见几名亲兵从外面领进来了一个一身布衣之人,原来是个壮实的汉子,此人显然认得姚古,进来就毕恭毕敬的朝着姚古行了一个大礼,而且从行礼的方式一看就是种家人没错,再听口音,那更是正儿八经的万年地方口音,但姚古却愣了一下,因为他只觉得似乎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他究竟是种家的哪一个,“阁下是……?”姚古客客气气的问道,那人一笑道,“小人卑贱,大人您不认得也是自然,小人想请大人回忆一下,两年前我家大人在西安请大人您吃酒那一晚,那个在堂内舞剑助兴……”

话还没完,姚古就已回想了起来,不禁惊道,“你是……种兄的……?”

那人点点头,“正是小人,小人钟林见过大人。”

姚古点点头,心中却已是极为的震惊,因为眼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种师道的贴身亲卫姓钟名林!

半年前,种师道与他所带的五万种家军全军覆没于京东路一战,据说一个人也没逃走,要么战死要么做了贼寇的阶下囚,连种师道至今也只是听说是被贼寇俘虏了,但实际上的生死却始终是个迷,而这钟林作为种师道的贴身亲卫自然也不可能逃脱,那他今日怎会来找自己?他又为什么会有种师道的令牌?

带着一个个疑问,姚古满眼疑惑的看向钟林,满腹疑问却不知该从何问起,倒是钟林先有了反应,只见他看了看左右几名亲卫,然后又看了一眼姚古,那意思很明显,是要姚古清退左右,姚古这下心中更奇怪了,而他当然也不会这么做,便说道,“他们都是老夫信得过的人,你若有话但说无妨。”

钟林点点头,这才说道,“我家大人让我代他向大人您问好。”

此言一出,立刻惊得姚古浑身一震,他瞪大眼睛惊道,“你……你说……种兄他……?”

钟林点点头,是种师道派他来找自己的?种师道不是贼寇的俘虏吗?他怎么可以……?想及此处,姚古心中猛地一惊,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难道……种师道已经……?!他努力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问道,“那……种兄现在正在何处?还有,他正在……做什么?”

钟林面色自如的回道,“回大人您的话,我家大人正在潍州府内,如今乃是大宋天道军第十五军的军长!”

姚古脸色大变……!

第七百章 大名府之战(26)

“果然如此!种师道果然已经投降了!”姚古听罢,便是他这般人物也不由大惊失色!不过在震惊之余他心中却又一动,暗道,“如今自己所听到的可都只是这钟林的一面之词,谁知道这是不是贼寇的奸计?种师道这个人自己可太了解了,对国一腔忠心,要他叛国只怕比杀了他还难!”

想及此处,姚古眯着眼打量了一下钟林,目光之中散发着点点寒意,沉声问道,“钟林!你如此说……可有何凭证?若没有的话就是污蔑朝廷大员,就凭这一点,本官现在就可以处死你!”

钟林立刻神色如常的回道,“我家大人让我问您一句话,政和元年三月十五日一别之后,大人您是否听从了他的劝说,把弹劾童贯克扣军饷的奏折烧掉了呢?”

姚古猛地一惊,立刻相信了钟林的话,因为那是只有种师道与他才知道的事!看来……种师道是真的叛国了!那他为什么要派钟林来找自己呢?难道……?!

姚古想到这里面色一变喝道,“来啊,把此叛国贼寇给我拿下!”

左右亲卫立刻上前拿住了钟林,钟林却面色如常的看着姚古,一副早已料到的样子,姚古朝着钟林冷冷喝道,“既然种师道已经叛国,那他派你来找老夫莫不是要老夫也跟他一样叛国投敌?告诉你,你找错人了,老夫……”

钟林摇摇头打断他,“大人您想错了,我家大人知道大人您对大宋赤胆忠诚,所以并不曾要我劝大人弃暗投明。”

“那你来是做什么?”姚古不由一愣,而且一听“弃暗投明”这四个字,姚古就知道恐怕种师道已经铁了心不愿再回归大宋,这让他更加疑惑了,只见钟林正色道,“我们统帅要我知会大人一声,我们已经从郑修年和张叔夜的嘴中知道了赵桓‘联金灭辽抗夏’所有的一切计划,并且还从他们二人手中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如今我们已经把那件事告诉了辽、夏两军,他们也都相信了。”

姚古听了这话惊得差点就从椅子上摔下来!

郑修年一直以为整个大名府与前线全军只有自己才知道赵桓的绝密计划,但事实却是,其实姚古也知道!

原来,即便赵桓答应割让给西夏的西北十二州中并不包含姚家的地盘,但姚家作为西北主要将门世家之一,与其他将门世家可以说是唇亡齿寒,于公于私,他们对此也是极为的反对,并且还与其他世家形成了一个暗中的联盟,打算跟朝廷就此事抗争到底。

所以出于无奈,赵桓便暗中把自己的真实计划告诉了姚古,而体会到了赵桓的良苦用心之后,姚古这才答应来给赵桓当这个差,为此,他还承受了来自西北其他世家包括姚家内部的巨大压力,西北军民甚至都在背后骂姚古是卖祖求荣,是大西北的叛徒!姚古的声望一落千丈!偏偏姚古又不能把实情说出来,只能常常用“忍辱负重”四个字来支撑自己,希望可以早日实现计划洗脱骂名。

而在赵桓告诉姚古那件计划要他早些准备出征的时候,郑修年还没有被选作大军的主帅,加之赵桓特意嘱咐姚古绝不可把那件事往外泄露半句,所以即便后来他与郑修年见了面,出于谨慎他也没向郑修年说起过那个计划,郑修年也出于同样的谨慎没有在姚古面前表露出丝毫的异样,所以在这种阴差阳错的情况下,两个人都以为整个大军只有自己才知道最终的计划,也一直都在彼此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郑修年被俘后,姚古除了担心郑修年会泄露一些军事机密,却从未担心过那件事也会泄密。

但现在,姚古听了钟林的话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原来郑修年也是知情者,更令他惊讶的是,居然张叔夜也是知情者,他也立刻就相信了钟林所说的一切,因为他也没办法不信了,这么机密的事除了他们告诉贼寇,否则贼寇又怎会知道呢?

姚古目瞪口呆的看着钟林,煞那间一股无尽的寒意瞬间笼罩住了他的全身,他很清楚,辽、夏两军既然已经知道了,三国的同盟可以说瞬间土崩瓦解!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辽、夏两军必然大怒,他们会把枪头调转过来朝向自己!

如此一来,整个战场的形势将瞬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宋将遭到辽、夏与贼寇大军至少百万人的进攻!可自己手中只有三十万人,而能一战的却只有不到二十万人,自己能抵挡得住吗?!难道真是天要亡大宋了吗?!

嗯……不对……!

姚古不愧是大将,立刻就从极度的震惊与恐惧中反应过来,他看着钟林平静的有些怪异的表情,心中瞬间升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对贼寇而言,他们既然已经告诉了辽、夏两军,那他们为什么又来告诉自己呢?如今唯一还蒙在鼓里可只有自己一边!对贼寇来说,他们秘密与辽、夏两军约定好,三军里应外合,再对自己发动突然的攻击岂不是更好?定能一举击败自己!大宋也绝对再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可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姚古努力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死死盯着钟林,沉声问道,“你们……想做什么?!”

就只见钟林一字一句慢慢道,“启禀大人,我们……想议和!”

议……议和?!

姚古瞠目结舌,只觉如同听到了什么天书夜谈一般!

这怎么可能?如今占据绝对优势的可是贼寇,贼寇不趁着有辽、夏两国五十余万大军相助来灭掉大宋,却要主动提出议和?!

但“议和”这两个字却是的的确确从钟林的嘴中说出来的,又让姚古不得不信,不过他也明白,贼寇不是傻子,他们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一定是因为这么做可以得到一个比击败自己更大的好处!

姚古再次努力压下心中极度的震惊,朝着几名亲卫一挥手,他们几个就立刻放开了钟林,钟林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重新抬头看向姚古,仍旧是神情自若,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也像是……一副吃定了姚古的样子!

姚古慢慢说道,“钟林,你们不要把老夫当傻子,就算辽夏两军相信了你们,老夫手中也还有二十万西北军,这二十万人都是铁打的汉子,等老夫把一切的实情都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坚定的与老夫站在一起,老夫也会抱定与大名府,与大宋共存亡的决心!你们想进攻大宋,除非从老夫和西北军的尸体上踏过去!现在你告诉老夫,你们到底是想要老夫答应你们什么条件?”

钟林点点头,满脸肃容的说道,“大人,我也是西北军的一份子,我相信大人您所说的每一句话,西北军没有孬种!”

姚古冷哼一声,“哼!你知道就好!”

钟林继续道,“大人无需怀疑,我们统帅派我来就是要告诉大人,我们是真的有心议和!因为……”

姚古心头一动,不由屏住呼吸仔细听去,只听钟林一字一句道,“因为……咱们都是汉人!”

姚古没想到听到的居然是这句话,他愣愣的看着钟林一时忘了反应,钟林沉声道,“我们的统帅告诉我们,天道军是汉人,宋军也是汉人,汉人再怎么打也是一家人自己的事,无论最终是宋军击败了我们,还是我们击败了宋军,胜利者永远也永远都是汉人!汉人无论再怎么凶,也不会想着杀尽汉人。就像我们,我们天道军是为了天下百姓才反抗的大宋,我们也从不以屠杀宋兵为乐,因为那也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每攻占一块地方,也不会做出丝毫奴役与压迫百姓之举,因为那都是我们的同胞!”

“但契丹人与党项人却不一样,他们是外族,他们时刻觊觎着我们的土地,想要奴役我们的百姓,掠夺我们的财富!”

“诚然,如果我们和他们联手,的确可以一举击溃大宋,但那样一来,就不知会有多少土地要沦陷于辽、夏两军之手,我们不会屠杀宋兵,但他们会!我们不会屠杀百姓,但他们也会!”

“同时,接下来得到消息的辽、夏两国也势必要进攻你们的河北与西北,你们的兵力都在这里,你们拿什么阻挡他们?所以你们必败!而一旦那样,又不知会有多少宋兵同胞会被屠杀,又会有更多的土地与百姓要沦落到他们手中,遭受他们非人的奴役!”

“我们统帅不忍心这么做,他说,这样的胜利就算得到,也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代,将会成为千古的罪人!”

“所以,我们统帅派我来问一问大人您,一家人打仗,却要引来外族屠杀自己的同胞,这么做究竟值得吗?”

姚古呆呆的看着钟林,不只是他,就连那几名亲兵也都是一脸的动容!

不待他们回答,钟林继续道,“我们的要求很简单,从现在开始,宋军与天道军停止一切交战,然后两军配合,把辽、夏五十万大军全部消灭在这片战场上!让他们有来无回!”

姚古大惊失色,看着钟林就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钟林继续道,“事成之后,一年内,我们可以保证不会进攻你们,让你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力量阻挡来自辽、夏两国的报复!”

姚古刚要说话,钟林却又接着说道,“当然,大人您可以拒绝,我们统帅也说了,为了百姓,他才愿意给大宋这样一个机会,可如果你们拒绝,那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和辽、夏两军灭掉你们。而你们究竟是想离开被灭,还是可以再次得到珍贵的一年时间,全凭你们自己决定!”

姚古不由怦然心动!他很清楚,这是目前保住大宋唯一的办法,可这么大的事却不是他能决定的,他立刻说道,“这……老夫要请示朝廷。”

钟林摇摇头,“我们统帅说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辽、夏两军随时都会报复你们。大宋的命运,现在已经掌握在了大人您的手中,您只能自己决定。而我的同伴就在外面,如果我一个时辰内出不去,他们就会认为大人您拒绝了,他们接着就会向我们统帅禀报,不出两日,大人您就准备迎来百万大军的进攻吧!”

姚古浑身一震,愣愣的看着钟林,满头冷汗……!

第七百零一章 大名府之战(27)

潍州,统帅府,议事堂大门紧闭,堂外警卫团士兵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将整个议事堂层层保护起来,也断绝了一切走漏消息的可能,而在堂内,天道军前线各大军的军长皆已悉数就坐,郑飞一身戎装,目光缓缓从堂下众人的脸上滑过,最后对着吴用点了点头,吴用随即起身对众人说道,“今日统帅把大家紧急召集起来,是有一件事要向大家宣布,那便是,宋军现任主帅姚古已经答应了咱们的和谈条件,后天,便与咱们一起对辽、夏两军发动进攻!”

此言一出,堂下众将面色皆是一惊!

吴用继续道,“统帅与朱副帅,还有在下经过分析认为,辽夏两军在得知赵桓的阴谋之后,为了能够安全的撤离这里,他们一定会联手撤到辽国,如果那样,整个战场上也就只剩下了宋军,这样的确对咱们非常的有利,以宋军目前的实力对咱们根本毫无胜算,灭掉他们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那么做却绝非是对咱们最有利的选择。”

“首先,三十万宋军中有近二十万西北禁军,西北禁军的实力大家应该已经从刘帅的第五军和种帅的第十五军上看出,是一支难得的强军!咱们虽然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击败他们,但如此一支汉人的军队,若就这么被咱们消灭了着实有些可惜,而且咱们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更何况还有辽、夏两国在旁边虎视眈眈,一旦咱们与宋国两败俱伤,就等于给了他们机会!”

“其次,辽、夏两军一旦回国,他们势必要对宋国展开报复,宋军的主力都在这里,西北与河北兵力空虚,很难抵挡住辽、夏两军的进攻,而一旦河北与西北都丢了,日后咱们再想从他们手中把河北与西北抢回来要比从宋国手中抢过来难上数倍。”

“再从长远来看,咱们日后势必要对辽、夏两国发动战争,而这五十万辽、夏两军都分别是他们的主力,若能趁现在把他们留在这里,辽、夏两国的实力必深受影响,同时也能遏制他们趁机抢夺河北与西北的行动。而且,现在对付他们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咱们根据情报已经得知,辽、夏两军手中的粮草只够几天而已,只要能与宋军联手把他们困在这里,断绝了他们的退路,几天之后光饿也能饿死他们!”

“所以,统帅便制定了这个计划,派人去与姚古谈判,逼他答应了咱们的计划,当然,为了让他答应,咱们的承诺是击败辽、夏两军后,一年之内咱们不会与他们再开战。”

众人听了都是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但也有几人面露可惜之色,武松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