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郑屠-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朱武又命人将那几十名被房山贼寇收买的将领与军士统统押到他的面前,朱武道,“你们想活命吗?”
五十多人中当即就跪倒了一大片,各个哭的鼻涕横飞,祈求朱武能饶他们一命,但依旧还有十几人没有任何反应,这十几人自知都难逃一死,虽然朱武的话令他们不由怦然心动,但他们不敢去信,索性都装出一副“不就是个死吗?来就是了,二十年后爷又是一条好汉”的样子。
朱武看着这十几个人的表现却也不恼,他只是冷冷一笑,随即朝着身旁的石宝点了点头,石宝立刻自怀中掏出了一张写满字的纸大声念了起来,随着他的声音,不只那些刚刚已经跪下求饶的三十多人,便是那十几个强自硬撑的人也都是听得面色剧变,浑身寒战!因为……石宝所念的都是他们所有亲人的详细情况!此时,不待朱武再说话,那十几人全都争先恐后的跪了下去,每个人都绝望的看着朱武,看着他那张虽然含着笑,却令人不寒而栗的面容,“你们犯得都是死罪,”朱武微微笑道,“但太子宅心仁厚,可以饶你们不死。当然,让你们活命也是有条件的,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可以立刻返回军营,以前做什么,以后便还做什么,如果房山贼寇再跟你们联系,你们必须立刻上报并按我们的指使答复他们!”
众人都明白了,原来朱武是要他们帮他对房山贼寇实行反间计!
“你们可以拒绝,”朱武继续道,“你们可以不怕死,不过,只你们死还不够,你们的家人也会被连诛处死,罪行大的,诛九族也是有可能的。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现在告诉我你们的选择。”
选择?众人还有得选吗?当即就有四十多人争先恐后的狂喊自己会听话,一定会完全听从太子与吴国公的吩咐。但还是有几人没有表态,他们中的人鼓了股勇气问道,“我们怎么知道在事成之后太子殿下与您不会……?毕竟因为我们,嘉王与童大人吃了不少大亏,就算太子殿下与您愿意放过我们,嘉王和童大人愿不愿意放过我们?”此话一出,刚刚表示愿意归降的人这才都反应过来,对呀,你们前脚放了我们,嘉王与童贯后脚再来取我们性命怎么办?
朱武轻轻一笑,“首先,你们没得选,这是我给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唯一的活路。其次,解决这件事也很简单,我可以从房山贼寇中挑出几十人冒充你们去死,便能对朝廷有了交待,然后以太子殿下的权势,给你们换个身份将你们藏起来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感觉朱武的话也不是那么可信,但好歹这也算是个希望,就算不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能活命,也只能接受朱武的条件了!
哗啦啦,所有人终于全都跪了下去……。
接下来,朱武还让人在宋军之中到处宣扬岐山军成功剿灭李助等人的事,传的有头有尾、有理有据、绘声绘色,传到后来,便是绝大多数宋军也都相信了岐山军刚刚在一次秘密行动中杀死了包括房山贼寇二头领李助在内的几十名贼寇,并缴获了一大批精良火器的事。
至此,朱武彻底完成了所有的应对之策,只待房山贼寇上钩。
※※※
事实证明朱武的准备全部派上了用场,王庆派来的人首先与那五十多名已回到各自职位的将领军士中的几人取得了联系,那几人赶忙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朱武,在朱武的指令下,那几人统一口径,对几名房山贼寇一口咬定李助等人确已被宋军所杀,此刻他们的脑袋还挂在军营里示众呢。
那几名房山贼寇当然不信,坚持要求那几人将他们带入军营,他们要眼见为实。
那几人故作为难之色,说这样做太危险,万一出了差错大家就都完了!
几名房山贼寇阴冷的一笑,威胁说,你们必须带我们去,如果不,你们便不会出什么差错吗?
那几人听了都是心惊不已,这才突然感觉到听了朱武的话似乎倒也不赖,否则日后就算没死在朝廷的惩罚下,也得被这些房山贼寇给玩死!
那几人想定,立刻按计划装出害怕之色答应了房山贼寇的请求,随后找来其实早已准备好的宋军军服给那几名房山贼寇换上,便带他们进了军营。
在经过一番故作谨慎的演戏后,几人将房山贼寇带到了悬挂“李助”等人头颅的地方,几名房山贼寇抬头一看,只见那几十颗脑袋可不各个都是“熟人”?再仔细一看,呀,二当家李助的脑袋果然也在其中!
至此,几名房山贼寇终于彻底相信了李助等人已死的事,他们立刻返回西京向王庆报告了此事,而在他们回来前,整个房山大军也已因为朱武的故意散播都知道了二当家李助被杀的消息,在这种种的“事实”面前,也由不得王庆不信了。
李助的死对王庆来说简直如失去了左膀右臂,令他离奇发怒的同时也令他方寸大乱,导致他接连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面对李助的死,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手下出了叛徒,否则就是京东路的人宋军告的密,但那群京东人怎么可能告密呢?他们巴不得自己打败宋军才好,所以不可能是他们,既然不是他们,问题十有八九是出在自己这边,而知道此事的除了自己与李助外,便只有军中几名高级将领,再就是被李助亲自挑选出来的几十人。自己不可能泄密,李助与那几十人全死了也不会是他们,如今嫌疑最大的就是那几名高级将领!这种想法令王庆很恐惧,他害怕那几人中万一谁突然倒戈,就将会给他带来致命的一击!
已经昏了头的王庆在这个时候犯下了第一个严重的错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想法,他将那数名高级将领全部解职立刻押回西京展开调查,几人当然一头雾水大喊冤枉,结果他们越喊冤枉王庆就越觉得他们可疑,甚至将他们的许多亲信也捉了起来严加审讯,一时间搞得房山军上上下下人心惶惶!
紧接着,王庆就犯了第二个致命的错误,李助作为房山贼寇的二当家及军师,对房山贼寇所有情况的了解程度其实比王庆本人还要深,许多重大的军事部署根本就是出自他之手。
王庆根本没想到李助不但没死甚至还背叛了他,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揪出叛徒这件事上,并没有及时对房山大军做出调整,以前是如何部署的还是如何部署,以前粮草等军资存放在哪里的还是存放在哪里,这便给了朱武以可趁之机!
在李助所提供的房山军各路兵马详细分布、各地头领详细信息、各处城池详细情况的情报的参考下,朱武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
九月八日,经赵桓下达总攻令,在朱武的指挥下,五万岐山军、三万西军以及五万京西联军根据作战计划对房山贼寇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袭击!
这份作战计划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在眼线其实已经尽失的情况下,王庆与房山贼寇没有得到一丁点的预警,面对宋军十几万大军有策略性的疯狂攻击,各路房山军人马顿时乱作一团,只能仓忙应战,加之各军的主要将领都正被王庆关押在西京受审,各路房山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形势一片紧急!
对房山军不利的消息还不只这一件,朱武在战斗中大量使用了缴获的那上千件火器,让房山军彻底的体会到了以往他们用相同的火器给宋军造成的麻烦!
王庆至此方才醒悟,他赶忙下令将那些关押起来的将领放出来让他们去领兵打仗,却已是为时已晚,房山军的溃败已成定局!
九月十五日,西京失守。
九月二十五,房州等三州失守。
十月初一,王庆在房山兵败被俘。
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战京东(1)
光复西京、收复房州等地、剿灭房山贼寇、活捉王庆、平叛取得彻底的大胜!
这一连串的好消息接连传到东京,皇帝龙颜大悦,满朝也是振奋不已,向皇帝贺喜以及赞扬太子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入宫中,堆积如山。
此次大胜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平定了京西叛乱,这更是自几年前梁山贼寇起兵以来朝廷对叛乱的贼寇所取得的第一次彻底的胜利,而不是委曲求全,接连被迫答应贼寇的种种无理要求。朝廷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基于此,太子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皇帝随即下旨,命太子赵桓率领此次剿匪联军的所有有功之将进京听封领赏!
十月十日,太子赵桓携众将重返东京,以郑居中为首的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当郑居中等人到达迎接地点时,却见来路之上还是空无一人,根本没有太子一行的丝毫身影,此时,负责探查太子一行行程的部下立刻来报,“启禀大人,太子殿下正在往此处行来,约莫半个时辰内便可到达!”
郑居中满意的点点头,来的正是恰到好处!他转头往后看去,只见身后百官随行,各个都在或整理衣冠,或伸长了脖子对着来路翘首以盼,或虽在左右谈笑,但表情分明就是一副按耐不住的样子,郑居中心中冷冷一笑,不由想起了一年前太子兵败东南重返东京时的凄凉景象,那时,整个朝廷从上到下都认为太子已经完了,当太子抵京时,竟只有自己与几位大臣相迎,太子那心灰意冷乃至落泪的样子他永远也忘不了,但从现在看,他知道他赌对了,无论是谁,对其最珍贵的往往不是锦上添花之美,而是雪中送炭之情!太子凭此一战,必会彻底稳固他的太子之位,而作为始终坚定不移、不离不弃的追随者、辅佐者,他便是太子心目中的第一大功臣!
太子果真没有让自己与皇后失望呀……郑居中不由深深感叹一声,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是有着超强的勇气,此次太子便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他破釜沉舟的主动去西京,现在他会在做什么呢?郑居中又一笑便不再去想,想那些作甚?太子已凭此一胜与郑皇后真正形成牢固的盟友关系,谁还能再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接下来便是太子大展身手……当郑居中正在思索之时,突然发觉周围的人群一阵骚动,耳边随即传来随从惊喜的声音,“大人快看,来了来了!”
郑居中抬头一看,果然,原本空无一人的路上就像是变戏法一样突然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从飘舞的旗帜上看,的确是太子的一行的大队!
郑居中精神一振,一招手,身后百官立刻自觉的按职务大小排成队列,老老实实的跟在郑居中的身后列队等待太子的到来。
而随着双方距离的越来越短,郑居中也逐渐看清了太子一行的具体情况,几乎在一瞬之间,一抹深深的惊讶分外清楚的写在了他的脸上,只见太子与一人骑马并驾而行,而且还是谈笑有加,显得无比的亲密!
那是……郑居中仔细一看,心中顿时不由一惊,是他……!
是朱武!
郑居中很清楚,太子此次之所以能平定京西其实多是靠了那朱武的帮助,而经此一战,朱武也将正式进入太子一党中,太子得此手握几十万雄兵的藩镇之助,更是如虎添翼,满朝文武,再加上所有的王侯,哪个能是他的对手?
但郑居中也很清楚,这个朱武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太子在利用他,他又何尝不是在利用太子?以如今的形势,朱武正式入朝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以他的权势,再加上太子的支持,郑居中甚至已依稀可见一名绝世权臣正在逐渐显露端倪。
不知怎地,郑居中突然感到了一丝莫名的担忧,这个朱武用好了,便是太子的一大助力,若用不好……太子有本事驾驭的了他吗?!最终该不会……?!
郑居中不由打了一个冷颤,还是在旁边人的提醒下才突然醒悟太子一行已到了近前,“老臣参见太子!”郑居中慌忙下拜道,后面群臣顿时跟着呼啦啦拜倒了一大片,赵桓意气风发的一摆手,“舅舅快请起,大家也都起来吧。”
郑居中起身道,“恭喜殿下建此奇功,圣上正在朝中,请殿下快快进城吧!”
赵桓点点头,他抬头看了一眼远处依稀可见的东京汴梁高大威猛的城墙,只觉胸中似是充斥了无穷的劲头,本太子回来了,而且是作为凯旋的胜利者回来了!
接着,赵桓转头看着朱武和郑居中笑道,“舅舅,吴国公,咱们一起走吧。”
郑居中惶恐的一谢礼,随即翻身上马行在了太子的右边,正巧看到朱武在微笑着看向他,只见朱武笑容友善而真诚,令人禁不住想与之亲近,这让郑居中心中不由有些困惑,难道这朱武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般?
“见过郑大人。”朱武首先拱手施礼,郑居中立刻反应过来拱手回礼,“见过吴国公。”他在心中则快速打定主意,且先再观察观察再说,希望那一切都是自己的胡思乱想……。
二人相视一笑,跟在太子之后往东京的方向行去。
※※※
随后,赵桓抵京率领以朱武为首的众将入朝拜见皇帝,他们一入殿,只见太子当头走,掌管枢密院的郑居中在右,手握重兵的朱武在左,两旁百官看着他们三人的身影只觉恍若梦境,这……太子的实力,竟已突然强横到了此等匪夷所思的程度!
皇帝非常高兴,命人给太子赐座,并详细问起了此次平定京西的详细经过,太子当然是捡着好的用极富夸张的方式说与皇帝听,并自然而然的大大夸奖了一番朱武,皇帝听了更是高兴的不得了,此次太子京西之行居然是一剑三雕!既解决了房山军叛乱,保护了东京的安全,更是证明了朱武确实乃是真心归降,东南威胁骤减!
皇帝随即命张迪宣读圣旨,在圣旨中,对太子已无可嘉,但皇帝也并没有吝啬赞美之词。朱武则又有两项加官,虽然是虚职,也是极为恩宠,剩下诸将也都各有封赏。
接下来,东京着实如过年般欢庆了几日,而当几日后,皇帝与众人的心情逐渐归于平静,一个务须尽早有所定论的问题便摆在了皇帝与众人的面前,那便是,对那京东路的郑临风,应该何时开战?!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战京东(2)
早在平叛京西叛乱还没结束的时候,大宋就已根据郑居中的意见,开始了对付京东路的行动,只不过由于京西战事的结果还没有明朗,大宋也不敢动作太大以防激怒京东路再生战事,所以它所有的行动还只是单方面的,以诸如秘密往京东路周边增派大军,秘密筹措粮草钱银和往京东路派出大量密探监视天道军的动向等等为主,而随着平叛房山贼寇的胜局已定,大宋随即就迫不及待的加大了行动的力度,首要目标就是京东路设在全国各地的商号,朝中上上下下的官员可是对京东路那些畅销全国,日进万金的种种商品早已是垂涎已久,正好可以借机会查封那些商品,尤其是查获各种商品的制作方法,但谁料,等他们一行动才发现,京东路设在各地的大部分商号竟然都已是人去楼空,里面除了少量还没卖出去的货物,从掌柜到伙计全居然都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官员们惊讶不已,立刻着手开始了调查,随后才调查清楚,原来早在一个月前那些人就已开始陆续“消失”了,供应的货物也是大为减少,再到不久之前,除了他们在当地临时雇佣的一些人还在工作外,真正的京东路人其实都已经走了,并毁掉了所有可以用于生产的器具。
消息传到朝廷,朝廷在惋惜的同时更是由此肯定了京东路这分明是“心中有鬼”,否则干嘛好好的连钱都不赚了偷偷撤走?朝廷由此也知道了原来不只他们在悄悄行动,京东路也早已开始了秘密撤资的行动,而随后一份显示京东路目前正在以疯狂的速度高价收购全国各地粮草的情报也证明了这一点!
大宋一看这还了得,怪不得最近粮价上涨了那么多,本以为是自己这边秘密收购粮草的行动引起的,原来京东路也在里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啊!
既然大家都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就没必要再遮遮掩掩了,必须加快行动的步伐,在全力准备的同时也要抓紧时间遏制京东路!
大宋随即对行动做出了调整,接连颁布新的命令和律法,严格控制各地除官方之外的大宗粮草交易,提高了许多商品的税收额度,同时明令京东路周边的宋军加强对进出京东路各种物品的盘查力度,各种行动的目标显而易见直指京东!
郑飞也随即做出了反应,他命令天道军各地边防军立刻进入战备状态,并宣布天道军开始征兵,目标明确要求增加十万人!同时,他对整个京东路下达了动员令,整个京东路便在各地天道军的指挥下开始疯狂的为开战做起了各项准备。
由此,大宋与京东路便开始在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开展起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双方在边境线上囤积了总共不下四十万的大军。
时间不久,京东路便与大宋彻底断绝了一切往来,天道军监军蔡攸被驱逐出境,边境重新封闭,除了郑飞还顶着一个大宋藩镇的头衔外,双方的关系再度回到了当初天道军攻占京西路时的对峙之状,一场大战已到了无法避免的状况,所差的,仅仅就只剩下一个可有可无的导火索了。
而随着太子率领大军彻底平定了京西叛乱,挡在大宋面前的最后一个障碍终于被清除了,在太子带着众将返回东京听封领赏几日之后,此事终于被正式摆上了台面,皇帝召集包括太子在内的十几名大臣入宫就此事展开了讨论。
所有大臣的意见都很统一,这一仗必须打,大宋忍耐的时间已经够久了,是该到了一雪前耻的时候了!
不过,在此战究竟如何去打,尤其是派谁去打这件事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首先,朱武以及他的岐山军是肯定要去的,这一点是早在招安朱武时便已被确定下来的策略,虽然经过平定房山贼寇一战朝廷已经相信了朱武是真心归顺,但他手中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三十多万强悍的岐山军是压在朝廷胸中的一个大心病,必须想办法让这支大军消耗一些!
对此,太子当然有些不舍,他现在可是已经把岐山军当成了自己的军队,但他也明白,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让岐山军去打这一仗都是最佳的一个选择,这个时候他绝对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反对,否则一定会引起皇帝的不满,甚至是误解。
既然已经确定岐山军必去,那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该由谁率领朝廷一方的大军与岐山军一起去?让朱武自己率领岐山军肯定是不行的,这次大战的最高指挥者必须是朝廷的人,在指挥大军打仗的同时还要起到监视朱武、制约朱武的作用。
这个人选随即成了争夺的焦点,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与京东郑临风这一战虽然依旧充满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危险性,但胜利的把握同样也不低。因为目前大宋已不再像上次时那样面临着诸多困难,随着平叛了房山贼寇,全国四方各地皆已安定,夏国也不敢再贸然进犯,正是一个可以集全国之力对郑临风的京东路进行最后的大决战的最佳时机!同时,朱武的岐山军的加入也是一个极为利好的条件,岐山军在东南以及京西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有这样一支强军在手,再加上几十万大宋军队,简直是想不胜利都有些困难。
而太子与嘉王两方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太子通过京西一战已经尝到了甜头,那种咸鱼翻身的感觉简直好到了极点,而平定京东正好是一个可以借机继续建立不世功勋,巩固威势的绝佳机会。同时还可以继续将嘉王比下去,压得嘉王再也翻不了身!
嘉王一党正好相反,虽然通过一些补救措施令皇帝原谅了嘉王在京西所犯下的错误,但不必否认的是,嘉王目前已经在与太子的竞争中处于了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就算皇帝还依旧喜欢他,甚至是依旧最喜欢他,随着太子在京西的成功,便是皇帝再昏了头脑想废掉太子改立他,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全天下也会看不过眼去。嘉王现在简直像极了半年之前的太子,他无比迫切的需要这场大战的指挥权,而只要这个主帅能再次落在他的头上并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虽然不至于说能一下子借此扳倒太子,最起码也能为他挽回声誉,能与太子重新返回相同的起跑线。
基于此,两方大臣都是争得昏天暗地,吵得不可开交。太子一方认为京西一战已经证明了太子卓越的军事领导,而此战的重要性更是远远超过了平定京西,阴险狡猾的郑临风不是愚蠢冲动的王庆,勇猛凶残的天道军也不是房山贼寇所能比拟的,无论怎么说,派太子去都更有把握。而且还有一点必须考虑到,京西一战也已经证明太子是有能力驾驭朱武的,正是在太子卓越的指挥才能以及对朱武的合理掌控下,京西大战才顺利取得了胜利,若是派别人去万一驾驭不了朱武再出个什么乱子可就糟了!
嘉王一方的观点则是太子贵为天朝储君,此前去指挥京西一战已经极为的辛苦,这一次不能再派他去了,否则天下人就都要认为天朝无人,竟然一有事就派堂堂太子去,是要被天下笑话的。再看嘉王,上一次虽然没能及时平定房山叛乱,可也没有打什么大败仗,甚至太子之所以能顺利平定叛乱,这里面难保没有沾了嘉王光的成分,正是嘉王给太子殿下打下了一个极好的基础,把苦活累活都干了,这才让太子殿下一去就顺利平定了叛乱!
第五百九十章 大战京东(3)
对于嘉王一方的说法,赵桓听了心中顿时勃然大怒,什么?我打了胜仗还有你们的功劳?这简直是放屁,你们走时给本太子留下的烂摊子暂且不说,你们为了给本太子制造麻烦,居然还故意失守几座重要的据点给房山贼寇,若不是本太子英勇果敢,指挥大军力挽狂澜,否则真要被你们给害死了!无耻!无耻至极!
当然,这些话赵桓是没法说出口的,但他立刻与郑居中等人对嘉王一方的理由进行了驳斥,嘉王一方也不示弱,据理力争,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乱作一团。
双方的争吵引得皇帝烦不胜烦,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屋内瞬间都静了下来,双方这才都对失态有所醒悟,都赶忙跪倒谢罪。
皇帝重重的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众人这才各自起身,不欢而散,但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件事还没有完,皇帝的示怒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他一定已经有了主意,只是他究竟更倾向于谁,现在没有任何人知道,众人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皇帝的决定。
没想到,皇帝并没有让众人等待太久,第二日一早,皇帝再次将他们召入了宫中宣布了他的决定,他要任命嘉王赵楷为此次朝廷大军的总帅,全权负责对京东作战事宜,同时,他决定调派西安知州种师道、沧州知州宗泽二人进入大军辅佐嘉王。
赵楷大喜,立刻跪下领旨谢恩。
赵桓呆立当场,脸上写满了极度的震惊与不信,虽然他心中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但他还是立刻反应过来,并且面色如常的朝着赵楷点头含笑,一副大度至极的样子。
皇帝对二人的反应都很满意,尤其是对赵桓,他格外的勉励了几句,并接着宣布任命赵桓为提举皇城司。
提举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是率领数千名禁卫与密探侦察臣民动静,保护皇帝,这是一支特殊的军队,直接听命于皇帝,相当于皇帝的私人情报部队,正是由于它的特殊性,任职者历来都是近臣,大宋历史上还没有宗室子弟能被委任此职,所以皇帝能任命赵楷担任此职就显得格外不同寻常了,已经逾越了祖训。
赵楷知道,这是皇帝在补偿他,安抚他,他立刻谢恩,面上尽是感激之色。
至此,这件事终于有了结果,而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按计划为征讨京东路找借口了,皇帝与众人略一商量就有了办法,只待明天早朝就可实施,随后皇帝宣布散会,众人各自退出了屋。
赵桓走在外面,只见赵楷满脸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正与几位大臣谈笑着往外走,赵桓心中一怒,情不自禁的攥紧了拳头,“父皇果然还是更喜欢他一些……!”
正在此时,他却突然感觉有人轻轻的扯了扯他的衣袖,他转头一看,原来是郑居中正站在他身旁看着他,一瞬间,赵桓的脸色就恢复了正常,郑居中关心的问道,“殿下,您没事吧?”
赵桓勉强一笑,“还好,舅舅不必担心。”
郑居中轻轻叹了口气,“圣上他……”
“我知道,”赵桓打断他说道,“父皇不想我就此独大,身为国君,是需要维持平衡的,大臣中是,帝子中也是。”
郑居中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赶忙道,“殿下能想通自然最好,请殿下不要气馁,圣上能任命您为提举皇城司,这说明在圣上心中您还是很有分量的,日后的机会还多的是呢!”话虽如此,其实他也明白,如果今日是赵楷刚刚建立功勋,而赵桓依旧不得势的话,皇帝还是会继续选择赵楷的,谁叫皇帝如此喜爱赵楷呢?而刚刚他从赵桓那一瞬间的反应中也已看出赵桓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但赵桓做的很好,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怒不形于色,这位太子殿下在经历了这么多后的确成长了许多!
“我明白,请舅舅放心。”赵桓的脸色已完全恢复如常,他接着道,“正巧舅舅您在,如果方便的话请您帮我见一个人。”
郑居中奇道,“谁?”
赵桓压低声音道,“朱武!”
郑居中一惊,“他?太子您要……?!”
赵桓点点头,“没错,我要将这件事提前告诉他。”
郑居中不禁皱了皱眉,“这……万一这事被圣上发觉,只怕……!”
赵桓沉声道,“唉,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了,三弟做了主帅,朱武便要受他节制,朱武之所以依附于我,是因为有金奴作为纽带,但这并不是很保险,我十分担心经此一战会出现什么差错,万一朱武又倒向了三弟那边,形势会对我们很不利!所以我必须提前行动!但我的目标太大,现在与朱武接触太过敏感,难保会被三弟他们捉住把柄,所以,只能请救救您……”
郑居中思索片刻,终于点点头道,“没错,是该提前去见见他!老臣这就去!”
※※※
赵桓回到东宫,在焦急的等待了不知多久后,终于有人来报,“殿下,郑居中郑大人求见。”
赵桓就像是弹簧一样猛地从位上弹射起来急道,“快,快请!”
郑居中很快就被请到了屋内,太子一颗心不禁狂跳起来,急忙上前问道,“怎样?他怎么说?”
郑居中微微一笑,却也不回话,而是看了看四周,赵桓会意,立刻命侍女、太监与护卫们退了出去,并且亲自走到门口确认屋外十几步内绝无人后才又快步来到郑居中的身前,只见郑居中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递给赵桓,赵桓疑惑的接过纸条展开一看,脸上顿时一片惊讶之色,“这……?”
郑居中笑道,“这是他当着老臣的面亲手写给您的,他让我转告殿下,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将誓死追随殿下,如果他违反了这个誓言,殿下就能随时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