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片冰心在玉壶-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个人分外显眼,因为他们都带着面具。
宁晋也留意到了,眯起眼睛瞧了半晌,犹豫道:“子楚,我怎么觉得这两个人这么眼熟?特别是那个又瘦又小的?”
吴子楚笑道:“属下觉得那人走路的模样,倒有几分像是开封府里头的莫姑娘。”
宁晋摇头:“不是有几分像,根本就是那个丫头!”说罢,他站起身来,脸上总算带上了丝笑意,似乎来了兴致,掸掸衣袍,举步下楼,“走,下去瞧瞧这丫头又出什么新花样了。”吴子楚自然没有二话,连忙跟上。
莫研正拉着展昭拼命往观水秋千的人堆里挤。水秋千,顾名思义,水上的秋千杂耍。金明池内两艘大船头对头地停泊着,中间拉开三丈许,船头上各架一副秋千,秋千上或立、或坐、或倒挂着人。秋千荡起,随着摇摆的节奏,这边的人忽得一下从秋千上甩出去,那边的人巧巧荡过来接住他,于是两人糖葫芦般地同挂在一副秋千上摇荡。再荡得几下,两人又从秋千上跃出,在空中翻了好几个跟斗,一前一后跃入水中。若是入水时全无水花,岸上便爆出热烈的赞叹声和掌声,若是水花太大,那掌声便有些稀稀落落,伴随着些许遗憾的叹息。
莫研挤进去时,正好看见那人在空中翻了三四个跟斗,姿势优美,只可惜入水太偏,几乎是横着半个身子进去,激起大片水花。岸上难免有人发出嘘声,莫研第一次看这水秋千,也不懂门道,自顾大力地鼓起掌来,一叠声地叫好,引得旁人纷纷侧目,只道她故意喝倒彩。展昭瞧她看得欢喜,似乎已把牙疼这回事抛诸脑中,暗自放心,亦不去提醒她。
身后却有一人凉凉道:“看不懂就别乱叫好,让旁人一听就知道你是乡下来的傻丫头。”
声音很熟,话却有些刺耳,莫研腾地回过头去,看见宁晋和吴子楚,说话那人的自然是宁晋。
“展昭……”
展昭忙取下面具,欲向宁晋见礼,却被宁晋连连摆手打断:“这么多人呢,别让我下不来台。”
前几日与宁晋之间的不快莫研早就忘了,但倒还没忘记脸肿着,自然不肯摘面具,只笑嘻嘻地问宁晋:“你也来看灯?”
气还未消,看她不摘面具,宁晋也不理她,伸手拎起展昭取下的面具,左看右看,皱眉道:“别告诉我你们戴这玩意是为了查案。”
展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那是为什么?”吴子楚奇道。
展昭瞅了眼莫研,笑而不答。
“这是我们家乡那边的风俗,上元灯节的时候都要带上面具,”莫研开始胡说八道,煞有其事道,“在我们家,这时候满街的人都带着面具,有趣的很。”
宁晋愣了愣,转头望向吴子楚:“蜀中有这等风俗么?我怎么不知道?”
“我也未听说过。”吴子楚老实道。
“只有我们山里镇上才有这个风俗,不是蜀中都有的。”她忙补充道。
宁晋瞥向展昭,后者微垂双目,佯装什么都没听见。虽然觉得奇怪,此时却也分辨不出真假,宁晋只好作罢,姑且相信她,却又斜斜地睇了她一眼,慢条斯理道:“这里是京城,方才的水秋千,你胡乱叫好,只会让人笑话,懂不懂?”他又转向展昭,“怎得你也不告诉她?”
莫研不以为然地昂昂头:“展大哥才不在乎这些呢,其他人爱笑话就笑话,与我何干。”
宁晋瞪她,发觉干瞪着面具实在不能显示出身为宁王的威严,干脆道:“把面具摘了再说话。”
莫研摇头。
“快点!”他不耐烦了。
莫研又摇头,然后突然拉起展昭的走,转身就溜。
这一生变,莫说宁晋,便是展昭亦愕然,竟也由着她将自己拉出人群。
宁晋立在当地,气结:“这丫头!我又不会吃了她,跑什么跑!子楚,快把她给我拎回来!”
第三十二章
待吴子楚追出去,不过三四丈,便看见前方展昭已把莫研拽住,正低头对她说什么,后者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显然不肯依他。
“到底怎么回事?”吴子楚上前哭笑不得,“你们这么一跑,实属大不敬,也不怕被宁王降罪。摘个面具有那么难么?走走走,快随我回去赔个不是,别犯混了。”
莫研低着头,脚尖在地上划来划去,心知回去宁晋肯定要她把面具摘了,她自是一百个不愿意。瞧着她模样,展昭朝吴子楚苦笑,但仍是拉起她,便想往回走。此时突然听见人群爆发出一阵响亮的喝彩之声,想是水秋千上的人做了极精彩的表演。
福至心临,莫研快速甩开展昭的手,笑吟吟道:“展大哥,你随吴大奶妈回去,我去水秋千上露一手,就当是给宁王赔不是!”等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她人已在远处,幸而展昭和吴子楚耳力甚好,才能听得清楚。
“她……她当真要去跳什么水秋千?”吴子楚不可思议道。
展昭暗叹口气,缓步往回走去,当下还是得先替她向宁王陪个不是。
宁晋见回来的只有他们两人,不满道:“那丫头呢?”
“殿下息怒,小七牙疼难忍,腮边肿胀,因恐在殿下面前失仪,故而不愿取下面具,还请殿下莫要怪罪。”展昭替她解释道。
听罢,宁晋一愣,脸上笑意若隐若现:“我说呢,还胡扯什么家乡风俗,原来是脸肿了。”说完,停了半晌,终于还是忍不住笑道:“这丫头平时大大咧咧的,原来还知道害羞。疼得厉害么?怎么不找大夫开些药吃吃?”
“是长智齿,公孙先生都没有办法,说只能忍着。”
“……长智齿……”宁晋在三年前也曾经历过同样苦楚,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脸颊,叹道,“她的事还真是够多的。叫她回来吧,我让她带着那玩意就是了,跑什么呀!”他示意吴子楚。
“殿下,这个……她方才说她要去水秋千上露一手,当是给你赔罪了。”
“水秋千?!”
宁晋吃了一惊,忙朝金明池内望去,无奈人潮汹涌,愣是看不清楚。他拔腿就往近处的酒楼走:“走,到楼上瞧瞧去!”
展昭与吴子楚紧随而行。
找了一处观水秋千极好的位置,三人或坐或靠于栏边,望了许久,却始终没有看见莫研的出现。
“我们八成是被那丫头涮了。”宁晋也不恼,淡淡笑道。
莫研水性虽好,可这么大冷的天,跳到水里头也不是好玩的,展昭倒是暗松口气,可眼睛仍旧牢牢地盯在水秋千的船,不敢稍离。吴子楚对莫研的话亦是将信将疑,收回目光,正欲转回身来,突见展昭猛地站起身,双手紧扣住栏杆——
高高的秋千架上,一个纤细的人影正立在上面,面具尚在脸上。
展昭远远地看着她,心中连连叹气。也不知她是如何说服杂耍的人,反正她已经站在上面了,换了一身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水靠,面具却仍然戴在脸上。
他绝想不到,莫研是打着开封府捕头的金字招牌来说服杂耍班的班主,理由则是有疑凶混杂在人群之中,她需要登高望远,面具则是为了不暴露身份。班主被她说得云里雾里,生怕担上与朝廷作对的罪名,只好答应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下面让她练习了一番飞人接人,见她确实身手不错,才让她上了水秋千。
大概是第一次看见有戴面具的人玩水秋千,岸上的人群只道此人是杂耍班里的头牌,想是接下来有惊人的表演,顿时都安静下来,莫研小孩心性未除,又是第一次玩水秋千,瞧下面那么多人盯着自己,顿时得意非凡,愈发矜持起来,立在秋千上四下张望,半日也不见有何动作。
她的脸终于在转向展昭这边的方向后停止了张望,她举起手来,用力朝这边挥了挥。虽然只能看见面具,但展昭却似乎能看见面具下她笑厣如花,唇边也不由得泛起笑意。
“这丫头……”瞧莫研的得意样,宁晋忍俊不禁,摇头笑道,“她连水秋千的规矩都不懂,待会只怕要出洋相。”
磨蹭了这半日,莫说底下的看客不耐烦起来,便是她对面秋千架上的那人也有些烦躁,先行荡了起来。
莫研随之也开始慢慢摇晃身体,缓缓起荡,幅度越来越大,早已超出之前表演的几人,简直让人怀疑她是不是要把自己甩到月亮上去。与此同时,她自如地在秋千上翻转,甚至仅用单脚脚背勾住秋千,身子倒挂下来悠闲地荡漾着。
底下看客不论,展昭不由有些心惊:她荡得这般高,便是会水,若摔下来那一瞬也是够呛。宁晋本是想调侃两句,却也不禁为她担心起来:若是没摔准,摔在船甲板上,便是会功夫,只怕也是要受伤。
只剩下吴子楚心无挂碍,面带笑容地欣赏着,不在意道:“看不出莫姑娘有杂耍手艺,还真是不简单。”
没人接茬,亦没人理他,莫研对面秋千上的人晃了半晌,头都晃昏了,也没等到莫研有甩过来的举动,便朝她打了个手势,意思是:既然你不过来,那就我过去吧。
看到他的手势,莫研欣欣然地点头,双腿往秋千上牢牢地一挂,身子倒挂,两臂前伸,做好了接住他的准备。她这一连串动作快而顺畅,瞧上去便像老手一般。
可是,仅仅只是像而已。
对于莫研来说,在高高的秋千上与在下面的练习秋千上实在不是一回事。金明池周围的灯火晃得耀眼,朝自己飞荡过来的那人一会儿现在灯火里,一会儿又隐在夜色里,若隐若现之间,她只能凭本能来应对。
电光火石之间,她接住了那人!
不过,仅仅只是抓住了那人的两个手指头而已,秋千还在飞荡,她能感觉能手中之物渐往下滑去,缓慢,却又不可阻挡……
众目睽睽之下,当然也包括展昭在内,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倒霉蛋“噗通”一声跳下水。而尚在秋千上带面具的人,亦迅速做出了决定,不知是出于有难同当或是出于羞愧难当,反正她也飞出了秋千,两个漂亮的跟斗之后,随之跃入暗黑的池水中。
第三十三章
没料到她会如此快地跳下去,宁晋急急丢下茶碗,探出半个身子,往水中望去,除了几圈涟漪,什么也看不见。而底下的看官尚在静默之中。
“有水花么?”宁晋几乎是不抱希望地问,在他看来,莫研显然应该属于那种一路出丑到底的人。
“禀殿下,完全没有。”吴子楚回道,他一直站着,方才看得真切,莫研入水极漂亮,竟是一点水花也未溅起。底下的看官之所以静默,大概就是因为此人技艺前后反差太大,倒让人不知道究竟是该喝彩呢,还是该报以嘘声。
“是么!”
宁晋笑道,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想看见莫研出丑还是想看见她出彩,反正此时他心情大好。
展昭也未想到莫研入水如此利落漂亮,唇边含了丝笑,一直盯着水面,等着她浮上来。却未料到,等了许久,在她之前入水之人都已上岸半日,却始终未见到她的身影。这么冷的水,若是冻得抽起筋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殿下恕罪,展昭下去看看。”
心中担忧,还未等宁晋许可,展昭草草施礼,匆忙而去。
宁晋转向吴子楚,也道:“你去瞧瞧,那丫头莽莽撞撞的,别出什么事才好。”吴子楚领命。
展昭沿着河岸找了一大圈,亦没有发现莫研的踪迹,短短时间内,从担忧转到心急如焚。她水性虽好,可毕竟池水彻骨冰冷,若到现在还未上岸来,他简直不敢想象……他从未像此刻这般悔恨自己不识水性,脸色隐隐发白,不停地问岸上看官可否看见方才带面具的姑娘上岸来,平日里沉稳风度消失无踪。吴子楚还是第一次看见展昭如此模样……
“我们还是上船去问问吧。”他小心翼翼地提醒展昭。
展昭脚步一滞,随即迅速转身往不远处上船的踏板奔去。应该上船去问问,自己怎么连这都没想到,他不得不承认,碰上莫研的事情,自己确实方寸大乱。
杂耍班的班主不知所措地望着面前两人,也不知道大好佳节怎么会招惹那么多人,先是捕头,现下又是大内侍卫,居然连御前四品带刀护卫都上船来了。他暗下决心,明日一定要去庙里烧烛平安香。
“方才那个带面具的姑娘呢?”展昭极力压抑情绪,沉声问他。
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生怕自己被牵连,班主紧张地有些语无伦次:“展大人,您是说那个姑娘,那个姑娘说她是开封府的捕头,要来查案,所以……所以小人才让她进来的,小人、小人……小人实在不知道其他的啊!”
“我问你,她现在人呢?”
“小人,小人不知道。”
“怎得会不知道,她难道没有再上船来?”
“她换了衣服,就上岸去了,小人也不敢问她去那里。……展大人,您一定要明察,小人可绝对没有和她勾结,小人都是被逼的,并不知道她究竟是什么人,您可一定要明察啊!”
只听得前半句,闻得她安然无事,已换了衣服上岸,展昭心中大石总算落地,闭目长舒口气,猛然间发觉之前自己早已心跳如鼓,却丝毫未觉。
吴子楚在旁拍拍他肩膀,笑道:“现在可算放心了吧。”
展昭微窘,垂目微笑。
此刻的莫研正猫在一处卖热汤面的小店里头,叫了碗馄饨面,慢吞吞地吃着。方才出了那么大的丑,她心中羞愧,暗自寻了处僻静地方上岸去,第一件事就是把面具丢了,然后溜上船去换好衣服,向杂耍班班主陪了个不是,转瞬就溜了。
脸自然还肿着,只是在冰水里一浸,反没那么疼了。反正眼下展昭看不到她的模样,至于让别人看见,她倒也还能忍了。旁边似乎有人在聊水秋千,她忙深埋下头,一面吃着面,一面尖着耳朵偷听。
那些人笑谈了一阵,言语间对带面具者诸多嘲笑,只听得莫研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大有决心改行至杂耍班苦练技艺的打算。
吃完面,身子慢慢暖起来,刚想付帐,一抬头正看见展昭和吴子楚立在店外,四只眼睛盯着她……
她唰地一下忙捂住脸,讪讪地站起身来,付了帐出来。之前在水秋千上出了那么大的丑,她自然没好意思提,只好望着他笑。
“还冷不冷?”
展昭问道,担心她就算换了水靠,可池水毕竟冰冷,莫要冻出什么病来才好。
“方才还有点冷,不过吃了面就好多了。”她老实道。
吴子楚笑道:“你这丫头,展兄还以为你一直未上岸来,急得脸都白了。”
闻言,莫研嘻嘻一笑,转向展昭,歪头问道:“你是不是以为我出了事,觉得再也看不见我了?”
展昭不答,面色暗沉如水。
莫研一手捂着脸,一手讨好地拉了拉他的袖子,继续道:“其实你又何必着急,再过些日子,你去了契丹,不也是再看不见我么?到那时候,我死我活,你担心也没用,伤心也没用,那你怎么办才好?”
这话听得展昭一怔,定定地望着她,偏偏她脸上还是笑眯眯的,愈发让他不知所措。这还是他从未想过的事,一旦去了辽国,也许此生此世都见不到她,看不到她是否安好,也听不到她笑嘻嘻的说话。那时,自己的担心难过又有何用。
她双目溜溜在他脸上转,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走吧,宁王还在酒楼上等着呢。”吴子楚催促道。
“我还是……
莫研刚想拒绝,忽觉得鼻子痒痒的,忙别开头连打了两个喷嚏,又转过来对吴子楚道:“水秋千我都跳了,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不过还是请宁王殿下多多包涵吧……啊啾……我得回去喝姜汤,宁王那里我还是不去了,若是将风寒过了给他,我的罪过岂不是更大……啊啾啊啾……”
她话说得飞快,又是喷嚏连连,吴子楚退开几步,亦拿她没奈何。
虽然莫研已然穿得不少,但展昭还是解了自己的披风把她裹起来,她仍旧牢牢捂着半边脸,生怕被他看见。
“子楚兄,我也回开封府里去了。”展昭拱手朝吴子楚告辞。后者无法,略略拱手,便转身回酒楼回禀宁王。
展昭两人走在回开封府的路上。
莫研牙疼,说不得许多话,比起平日倒是安静了许多。展昭亦是静静而行,脑中反反复复所想的,却仍旧是方才莫研对他所说的话。
“到那时候,我死我活……”
“……你担心也没用……”
“……你伤心也没用……”
纵然愁绪满怀,可却终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骤然长叹口气,惊得莫研抬头望他。
“展大哥,你怎么了?”
展昭摇摇头:“没事。”
瞧他一脸心事重重的模样,莫研试探问道:“你在想去辽国之后的事情?”
展昭不语。
莫研当他是默认,自顾摇头晃脑地叹道:“到时候你看不见我,自然还忍得住,可我看不见你,若是忍不住,偏偏心里想得很,那又怎么办呢?”她说得轻轻的,像是在问他,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展昭一时间竟不知该答或是不该答。
作者有话要说:觉得拖沓的朋友请忍耐下,就全文来说,这两人的幸福时间真的很少。
预告下:下章就去辽国了。
第三十四章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展昭来说,过得飞快却又难熬异常。送嫁的日子越来越近,他愈发感觉到自己对大宋的留恋,对所熟悉的开封府的留恋,对某个人的留恋……
对于莫研来说,日子亦过得飞快,因为她实在太忙了。她虽是个捕头,可事情却不少,由于资历太浅,年纪又小,故而在巡捕房的所有捕头中她是最无威信的一个。过年时百姓们都不愿多事,待到过完年后,事情就铺天盖地地来了。作为光杆捕头,该干的事情一样都不能少,又常常被别的捕头拖去帮忙查看现场,忙得是天昏地暗。每当她清晨用早食时,都情不自禁地狠啃包子,并且愈发坚定了绝不能在开封府混下去的决心。
宋辽两国互赠过定礼和赠礼,五月初辽国迎嫁使团亦到了京城,迎接公主启程往辽国。展昭接到命令后,前一日马汉特地在家摆了席为他送行,王朝赵虎张龙都来了,几个好兄弟痛饮一番,相约日后无论天南海北,定要再聚首。
席后展昭又去向包拯辞行,包拯深知展昭此行艰难,心中颇为不舍,两人相谈甚晚。待自包拯书房出来,已是三更时分,展昭缓步而行,直到了莫研小院外才停下脚步。席间听王朝说起她今日恰巧被派往去城外华容镇查案,傍晚时才去,怕是得明日才能回来。
虽然如此,他仍在莫研院外静静而立,仿佛她就在与自己相隔咫尺之处,直到东方曙光微现,衣裳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被露水濡湿……
“展大哥!”
莫研倦倦地打着呵欠,她刚刚才从华容镇回来,不想在院外竟然碰见展昭。
“你回来了,我……”展昭略顿了顿,还是极力平静道,“我要去辽国了。”
“我知道。”她点点头,笑道:“听说貔狸是辽国的特产,你到了那里可就有口福了。”
“你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他凝视着她的笑颜,纵有千言万语,却也只能仅仅说这么一句。
她不在意地点了点头,想了想却又侧头笑道,“要是我不好,你怎么办?你可会从契丹跑回来瞧我?”
他闻言怔住,半晌才道:“我……”
看他踌躇的模样,莫研噗哧一笑,不欲再让他为难:“放心吧,我自然好好的。”
看她笑得浑无心事,展昭稍稍安心,抬眼处红日初升,自己已不能再耽搁了。
他把手中巨阙递到她手上,“这剑还是你拿着,留做防身之用,我也放心些。”
“好。”她也不推辞,干干脆脆地接过来。
“……我走了。”他轻声道。
她提剑拱手,也不罗嗦,豪情万丈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虽然心中甚是难过不舍,展昭仍是被她逗得忍不住微笑,最后深深看她一眼,方才转身离去,他的身后,莫研拿着巨阙剑,笑吟吟地进院去。
因为陪嫁物品甚多,人员也甚多,豫国公主的送嫁队伍行得甚慢。饶得有车有马,从京城至河间府还足足走了半月有余。这晚,河间知府摆下宴席招待众人,待宴席散去,已是过了二更,展昭见公主已经歇下,安排好侍卫守护,又巡查过四周,方才缓步回屋。
出了河间府再往北走,便是辽国地界了,一旦踏上异国疆土,今生也不知是否还有机会回来,他怅然望着天边弯月,真的是要走了。
此时正是初夏时节,月明风清,人影在地,能听见远远传来的蝉声,时高时低,时断时续,他不由地停住脚步,静静立在当地……记得开封府东角门边上也有棵大榕树,每到盛夏,蝉鸣如雷,甚是恼人。她如今就住那附近,又是那么怕听蝉声的人,夜里也不知睡不睡得着?想到此处,他暗叹口气,她所说的一点都没错,自己担心又如何,伤心又如何,终是半分也无用。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个声音隐隐在墙外吟道,这般伤感的词句,在此刻仿佛是在替他说出心中郁郁,偏偏又被念得快快活活,便是未看见人,似乎也能看见她一脸的笑意。
那瞬间,展昭骤然一惊,不可置信地望向墙外……怎么可能是她!他未多加思索,足尖疾点,轻掠过高墙。
墙外不远处的池塘边上,几株老柳轻垂下嫩枝。一个纤细的人影就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背对着他,圈着双膝,头歪歪地枕在膝盖上,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柳条,百无聊赖地拍打着水面,水中的明月被她弄得摇来荡去模模糊糊。
果然是她,也不知想了什么法子跑来的,展昭又是好气又是欢喜,缓步朝她走去。
她突然长长地叹了口气,猛地抬起头来,清清嗓子,仿佛有人就站着她面前一般:“展大哥……”
展昭闻声一愣,以为她发现自己了。
“是包大人亲口答应让我来的!……唉,他信还是不信了?非要把我赶回去怎么办?”她烦恼地挠挠耳根。
原来是在自言自语,展昭心中好笑,却又想听听她接下来还会说什么,便悄然隐在树后。
“早知道就还应该找老包讨个文书之类的东西,免得空口无凭。”她懊恼道。说起来,在三天前她便已追上送嫁队伍,但素知展昭性情,生怕他把自己又给赶回去,所以她一直没敢露面。只好一边跟着他们一边编着借口,盘算着等到了关外,那时候自己再现身相见,展昭大概就会认命了吧。
巨阙剑就放在她身旁,她挠耳根时低头瞧见,心生一计,干脆拿起巨阙,抽剑出鞘,肃容沉声道:“你若是非要我回去,我宁可死在这里!”
这话听得展昭大惊,几乎立时就要现身出去,却又看见她收剑回鞘,口中喃喃道:“不行不行,万一在脖子上划出血道道来可疼得很,再说把展大哥吓着也不好。”
展昭暗松口气,禁不住就是想笑。
第三十五章
巨阙剑被莫研搂在怀中,头斜斜歪着,一只手指随意地玩弄着剑穗,她还真的有些发愁。离开开封府,远赴契丹,她都觉得是小事,可最犯愁的却是展昭这关。若他说什么也不肯让自己留下来,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反正我就是不回去,说什么我也不回去。”她暗下决心。
“小七!”
身后突然有人轻声唤她,正值夜深人静,莫研生性怕鬼,唬得浑身一抖,差点掉进池子里,幸好被人及时拉住。
她惊魂未定地站稳,抬眼望去,顿时结结巴巴起来:“展……展大哥!”
虽然知道她胆小,但也没想到会把她吓这么一大跳,展昭不免愧疚,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她。
“你怎么来了?”他柔声问道。
莫研心神稍定,才流利道:“我自愿向包大人请命,包大人就准了。”
怎么听都不像真话,展昭微颦起眉,颇为无奈地看着她:“说实话,小七。”
“这就是实话,可我就知道你不会相信。”她懊恼地敲敲脑袋,“早知道我当时就应该让老包……”
“是包大人。”展昭更正她。
“……让包大人开封文书给我,也好替我做个证明。”
她去请命展昭倒是相信,只是包拯怎么会答应,他实在想不明白。“你是如何向包大人请命的?”
“……这个,还是不用说了吧。”她有些不情愿。
展昭不语,只静静地看着她。
莫研被他看得颇为无奈,只好嬉皮笑脸地如实道:“我说你不慎把剑给落下了,我得把剑送给你,包大人一听就着急了,催着我赶紧上路。”
闻言,再看看莫研手中的巨阙,对于不明真相的包拯而言,这个借口确实足以蒙混过关,展昭还真是无话可说。
“我可没骗他,你别想岔了。”似乎很明白他心中所思,她慢吞吞接着道,“然后我才告诉他,你已经把剑送给了我,我答应了你剑在人在,剑那什么人就那什么……这句是我蒙他的,我承认。”听见展昭轻咳两声,她没奈何地承认。
展昭忍着笑,问道:“后来呢?”
“道理很简单,一说他们就明白了。巨阙剑当然应该在你身边,而我当然得和剑在一起,所以唯一的解决的法子就是让我带着剑一起留在你身边。”她耸耸肩,理所当然道。
这般缠头缠脑的话也只有她才想得出来,展昭倒是见怪不怪,只是奇怪包大人如何会被她绕进去。
“后来,公孙先生就朝包大人使了个眼色,他以为我没看见。”她得意道,“包大人就让我先回去,说是要斟酌斟酌。结果还未到第二日,当日晚间他们便答应了,只是要你写封信回去,说明已见到我,并且同往辽国。”最后这句话中她还是小小地耍了个心眼,事实上包拯原话是将决定权交由展昭,若展昭同意,便书信相告,包拯自然会销去莫研捕头的职务,另外给她按上个随嫁护卫的名头。
展昭自然不笨,听出她话中纰漏,微笑道:“既然是包大人答应你,必定派了你差事,又何必要我另外修书呢。”
“可能是包大人信不过我吧。”她笑嘻嘻地随口道。
“说实话。”他无奈道。
“唉……这个……就是……”她无可奈何,飞快道,“包大人说我的去留由你决定,你若答应的话,自会给我安排差事,到时修书告诉他既可。”
“她的去留由你决定”——展昭静默良久,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失去的,突然又回到了他的面前,或去或留的抉择就握在他的手中。
莫研紧张地瞅着他,见他眉宇轻愁拂之不去,猜度他心中所思,不由地愈发沮丧起来,见他似乎要说话,急急开口打断他:“反正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回去的,所以你说什么都没有用。”
“你为什么想去辽国?”他看着她,问道。
她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没有任何掩饰:“因为你在辽国。”
“我有正事要做,而且也许会很危险。”
“我会帮你的。”她自信满满。
“也许还会丢掉性命。”
“我不会让你死的,我们都不会死。”她笑吟吟地说。
展昭苦笑,说出了心底真正的话:“小七,我不能让你陪着我涉险。”
“展大哥,危险哪里都有,就算我不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