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异趣谈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轿〉慕低罚抢糜钪嬷刑赜械哪芰浚ü胶褪醴ㄏ嘟岷系囊恢窒陆凳侄危捎诜揭⑷胄奘跞说哪芰坎拍芷鹦В砸话闱榭鱿拢低肥Σ换崾褂么私担蛭绻桓呷似平猓突崾艿阶约核⑷肽芰康姆词伞H且蕴厥獾囊┪锱渖系笔氯说耐贩ⅰ⒅讣椎任锲匪┑慕低罚庵纸翟赾āo作上也是以降头师本人的修为为基础的,与符降一样,一旦他所施的降被破解,也会受到自己所施术法的反噬。

    让人闻之sè变的降头术,它的传说和来源都说得有理有据,那么,降头术这门术法是否真的存在呢?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不是很恐怖吗。在玄学家的角度,是肯定它的存在的,不过我们也不必太过惊慌,因为,在玄学的角度,这门术法与其它的巫术不同,它是与施降者自身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降头术是一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术法,施术者就算修炼了此术,在施术的过程中也要冒很大的风险的,甚至要忍受自己所施术法反噬的痛苦。

    所以,降头术被归类为一种人见人怕的邪术,是一种伤人的术法,如果不是与当事人有利益冲突或者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的话,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冒着风险去害人的。当然,肯定有要钱不要命的人存在,但,这毕竟是少数。

    另外,关于降头术的来源,还流传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大家看过西游记这套电视剧的话,相信都会记得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就是当唐僧师徒四人一行,在去到西天(即今天的印度,古称天竺国)的大雷音寺,拜见如来佛祖,取得真经回国的路上,路过安南境内的通天河的时候(即今天流入暹逻的湄江河上游)。这时,如来佛祖忽然说道:“他们师徒四人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归真,现在他们师徒四人所受的难,只有八十难,还差一难没有遇上。”在如来佛祖座下的观音菩萨点头说道:“对,是弟子疏忽了,这一难就让弟子来安排吧。”

    于是,当唐僧师徒四人在回国途中,再次遇到了当时渡他们过河的老伯伯,搭乘由它所化的大乌龟作为渡船过河时,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去到通天河中心的时候大乌龟突然就潜入了通天河的河底,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们师徒四人以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所取得的真经,一同沉入到滔滔河水当中,幸得唐僧的三个徒弟也不是凡人,在第一时间救起师傅唐僧后,立刻再度入水打捞正顺着河水飘往下游的真经,但他们也仅仅打捞回来一部份记载大乘佛法的“真经”,另外一部份记载着小乘佛法的“真经”,随着滔滔流动的河水流入暹逻(即今天的泰国),被从河水中拾获的暹逻人献给了当地的暹僧皇(相当于今天的寺庙主持),据说这部记载着小乘佛法的“谶”,就是泰国降头术的起源。因此,在今天的泰国,各大寺庙中的老和尚大多深谙降头术这门术法,它是每个寺庙住持的必修课。

    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话,降头术这门术法的起源还真可能是来自于唐僧自西天取得的真经“谶”,既然是佛家的术法,自然本意都是善良的,肯定有破解之法。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就不必害怕,只要心存善念,不去做亏心事,自然会有佛光庇佑。

    ;
第 026 章  预知生死
    有生就会有死,死亡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逃避的。只要我们能认清死亡的本质,那么,死亡其实并不怕。生活在当下社会的我们是痛苦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生,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死,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意外死去,否则,不管你是什么人,都必须从医院中出生,再到医院中受尽痛苦的折磨后死去。这就是我们身为现代人的悲哀。

    说起死亡,上古时候的人是最幸福的。上古时候的人虽然不可以选择自己的生,但却可以控制自己的死。因为,他们都清楚的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当走完自己的一生,他们都可以活到百岁,并提前知道自己的大限什么时候来,做好准备后,没有受任何痛苦的含笑而终。

    在上古时候,轩辕黄帝创立千年道统之前,上古的人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yin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yu竭其jing,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意思就是说,在上古的时代,那些知道天道的人,都深谙自然、yin阳、五行变化的道理,饮食有一定的节制,生活作息有一定的规律,不会不顾后果的去cāo劳自己、放纵自己,因此,可以身心健康,享尽天年,活到一百岁左右才自然衰老死去。不像近代、现代人那样,把纵yu、饮酒作乐,出入娱乐场所等地方作为家常便饭,饮食没有节制,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导致自己才人到中年就早早逝去。

    即使现在的医学进步了,现代的人都可以通过现代医术及时医好自己除绝症以外的疾病,以达到延长自己寿命的目的,但到年老的时候,最终也只能在医院中受尽痛苦折磨才死去。与上古时候的古人,可以预知自己大限将致,最终含笑而终,简直不可同ri而语。

    那么,人在死亡之前,是否真的会有预感呢?在上古时候,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到了近代和现代,在世界各地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在遇刺前,就曾预知到自己的死期将至。

    据当时的报纸透露:“当时,哈里里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离死亡不远了。他当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该来的终于来了……。”没想到,几天之后,一场汽车爆炸事件,真的见证了哈里里的死亡预言。当时由4辆豪华轿车和护卫吉普车组成的哈里里车队,在通过当地的圣乔治饭店前的时候发生剧烈的爆炸。一瞬间,哈里里当时所乘坐的汽车就已经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可以预知自己的死亡是真实存在的,但预知死亡是个别人的先天本能,还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能力呢?从道家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人人都拥有这样一个能力的,只要人类可以按照《黄帝内经》里面记载的养生之道,去规范自己的生活和作息,是肯定可以长命百岁,并且如书中所提到的上古之人那样,可以无疾而终,而不用到医院去承受那种抢救无效而死亡的痛苦。

    从佛家的角度来说,得道的高僧都是可以预知自己未来圆寂的ri子的,他们会预先告知弟子自己去见佛祖的ri子,并提前淋浴更衣,交待好后事,然后,在打坐的过程中圆寂离世。佛家理论里面更有从人死后的身体状况来判断他来世投胎到六道轮回之中那一道的说法。例如,如果人死亡之后身体柔软而且面露微笑的话,那么他或她的来生肯定会投胎到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相反,如果人死亡之后身体僵硬而且面露恐惧的话,那么他或她的来世肯定会投胎到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

    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解释,这种“预感死亡”的现象和人的潜意识有着很大程度的联系,是人的潜意识在起作用,特别是这些预感多发生在突发的死亡事件之前。外国的科学家们就曾专门对人的潜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传,某国的科学家就曾对一些死囚做过潜意识的实验,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他们把一个囚犯关进一个黑房子里面,然后,在他手上的静脉上划了一刀,接着告诉这个囚犯,刚刚已经划破了他手上的静脉,等血流干后,他就会死去。这个囚犯听完之后,他慢慢的就觉得很冷,然后就渐渐失去了知觉。

    当明天,负责实验的科学家们打开黑房子,他们发现囚犯真的死去了。而他手上的静脉根本就完好无损,当时,实验人员只不过是象征式的在他的手上划了一刀,虽然有伤口,但却没有伤及静脉。而这个死囚还是死了,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

    人潜意识的作用就是如此之大,他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在自己潜意识的作用下,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那么,可以在潜意识的作用下,预感到自己的死亡时间,就更加不足为奇了。不管你信或是不信,这样的事例真的存在于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上。

    对死亡的恐惧是源于对未知的可怕,只要明白到有生就会有死,生死只不过是一个良xing循环,死亡只是新生命的开始,那么,我们就无所畏惧了。身为年轻一代,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好好的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的放纵自己,学会控制饮食,按时间作息,做到起居有常,那么,待我们百年归老的那一天,或许,可以摆脱那种在医院的病床上,在病痛的折磨下挣扎死去的通病。

    ;
第 027 章  鬼混
    鬼混是什么意思呢?时至今天可能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搞不清楚这两个字的最初含意了。相信大多数人会把它从字面上直接理解成为,在生活中做一些不道德,见不得光的事,比如到夜总会去找“小姐”,到堵场去赌博,或者是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等。

    其实,“鬼混”这两个字的意思远不止字面上理解这么简单,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灵异现象”。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可能都知道,“鬼混”这两个字最初的含意就是形容人乱搞男女关系,就像被“鬼”附了身一样,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老一辈的人,看见年轻人经常出入风月场所,就说他天天去“鬼混”,不务正业。

    古语有云“万恶yin为首”,古人很早就认识到“yin”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告诫人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sè”字头上一把刀,要时刻jing醒自己不要有yin邪的思想。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这样一个关于sè情电影的灵异故事。是说一个常年看sè情电影的年轻人,他有一天,在看网络上流传的一个sè情电影视频的时候,居然发现拍这个短片的人竟然拍到了灵异现象。

    据说,当时的画面是这样的,一名女士正在接客,而在她身后的床上的被子里面居然躲着一个鬼,这个鬼的上半身还露出一部分在被子的外面,看上去是脸sè惨白,黑眼眶、长长的头发披散混乱的樣子,就像一个女人敷着面膜的脸,模样很是吓人。鬼在后面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名女士,cāo控着她干那些不见得人的事情,那女的眼神看上去迷乱、空洞、无神、一幅不清醒的样子。

    这件事使这个年轻人吃惊不小,令他再也不敢看sè情电影这种“鬼”cāo控着人鬼混的影片,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下来,jing示世人。这个故事告诫我们,“sè情电影是不能再看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修心养xing,不能乱搞男女关系,因为这与你的运气息息相关。

    一个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端正夫妻人伦关系的认识,不论男女都不应该和除了与自己确立夫妻关系之外的人,发生任何“超友谊”关系。否则,将会自吃苦果。

    因为,如果一个人经常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他的思想必定会变得肮脏,并且常动yin邪之念,而不能集中jing神做任何事情。更有甚者,会控制不足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些作jiān犯科的事,这些事例在当今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不洁身自爱,经常做出一些艳照门、曝光门事件,甚至**门事件就是一个明证。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受西方国家开放思想的影响,根本不把男女大防、男女之别当一回事,这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正确认识到“鬼混”的后果,最终都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在玄学的角度,人伦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有修行的师傅,就劝告人们,“千万不要去风月场所,寻花问柳。因为,沦落风尘的女子或男子,是因他或她的运气不好,才会沦落到靠出卖自己的**为生的地步。你为了一时的快乐与他或她发生关系,就等于与他或她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你的运气就会受到影响。”

    何谓夫妻人伦,如果结了婚,确立了夫妻关系,那么,你们所行的就周公之礼,就是暗合天道的正常人伦。否则,就是在yin邪思想驱使下,乱搞男女关系的鬼混,是不被社会、法律、人们所认可的。

    或者有人会说,说“看到sè情电影中有鬼混在其中”,这只是一个传闻罢了。在这个唯物主义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鬼魂一说,这完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在现代这个物yu横流的社会,还提倡什么从一而终,不论男女最好只与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发生关系,那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那么,抛开玄之又玄的所谓“灵异现象”和玄家学说不说,就是在现代科学的辩证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对自己的伴侣一心一意,反而,在有了权力、地位、金钱后,去**小三、小四,甚至乱搞男女关系,不管好丑,但求就手,以满足自己经扭曲的yin邪心态。

    那么,等待他的,最终肯定是身败名裂和家破人亡的结果。不管你信或是不信,这就是yin邪的后果,这是你我都无法否认的事实。近期,在新闻头条中,一个又一个高官落马的案例就是例证,他们之中,无一不是因为生活**,或是乱搞男女关系(通jiān),被自己曾**的小三、小四掀发,而最终遭到清算,陷入万劫不伏之地。

    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相信大多数成年人都曾看过sè情电影,只要我们及时端正自己的思想,把观看此类影片,视作为一种良xing的教育。而不是受sè情电影的影响,心存歪念,见sè起意,往yin邪的方面去想,那么便无伤大雅。

    但,如果把看sè情电影视为一种爱好,经常观看此类影片。那么,就会有损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对自己的事业、家庭、生活产生影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以为诫的。特别是未成年人,是绝对不能过早接触此类影片的,这样不但会对自己的学业和升学产生影响,而且会导致自己的记忆力下降,身体亏损,体弱多病,并觉得生活上事事不如意。

    综上所述,一个**贪yin的人,就好像手里拿着一把火炬,迎着猛烈的狂风而行进,最后,必然会烧伤他自己的身体,又好像用舌头去舔食沫在刀上的蜂蜜一样,最终,必然会割伤自己那条贪吃的舌头。

    在当下的社会,虽然物质文明空前丰富,但jing神文明却是严重缺乏。人们总是会在很很多多的**之下迷失了自己,我们身为年轻一代,必须提高自己的情cāo,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不要去重蹈前人的足迹,走入“权、钱、sè”这三个字的误区,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
第 028 章  三世书
    《三世书》,是一本传说可以看到人的前世、今生、来世的神奇书籍。只要给出你的生辰八字(即出生年月ri),对上《三世书》里面按规律排行的天干地支,就可以计算出你前世、今生、来世的福禄。至于这本书的作者和创作年代,时至今天,世人已经无从稽考。但它的神奇之处,却是一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试问,谁不想知道,我是谁,我来自那里,将要去那里呢?

    早在南北朝时期,东渡传教的达摩祖师就提出了“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个哲学命题,最终,他通过在山洞里的“九年面壁”,终于得悟自己的前世、今生、来世,开创了一代禅宗。

    三世书,与佛家的三世因果经,其实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本书都认为人存在着前世、今生、来世,其分别在于,《三世书》是一本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来世所受福禄的奇书,而佛家的《三世因果经》,则是把你今生为什么遇到这样的际遇,用通俗的语言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让人们明白今生福报的缘由。

    因果通三世的故事,不论在佛家和道家的学说里面,还是在各朝各代的历史名人里面都流传有不少这样的个案。只是流传至今,有很多个案都不为世人所认知罢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关于明朝大将军前世、今生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在他五十岁那年,他已是名满天下的一代大儒,又是统兵讨贼的大将军。那一年,他在江西镇江为官的时候,到当地的一个寺庙金山寺里面去游玩,他看到这个寺庙后非常有好感,一路游览下去,竟然对这个地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着看着,发现寺庙里面有个房间锁着,门面看上去已经破旧不堪,门上还贴有封条。他就问寺庙里的和尚说,“你这个房间为什么锁着?”和尚解释说,“过去有个老和尚在这里闭关修行,最后圆寂在这间房子里,他生前曾吩咐锁着不准打开。”

    王守仁一听,觉得这个寺庙可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坚决要求打开!那和尚说,“绝不能打开,我们两三代的祖师都吩咐过,不能打开这间房。”王守仁越听越奇怪,觉得非要打开看一看不可,于是命令马上给他打开!他官威一发,和尚没有办法,只好把门打开了。

    开门一看,发现一个圆寂老和尚依然端坐在蒲团上,他的面目看上去依旧栩栩如生,宝相庄严。在他前面的桌子上有个条子,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这时,王守仁恍然大悟,明白到自己的前身就是在这里圆寂,圆寂前已预知自己过去未来之事,当自己转世再来时,会打开这道门。所以特意留下偈语,提醒现在的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本来面目。其实就是在提醒自己啊。

    当时我偶然间看到这个故事,虽然觉得很神奇。但过后还是一笑置之,毕竟,在唯物主义社会的今天,要一个现代人相信古人所记载流传下来的所谓人真的有前世今生的真人真事,那是不可能的。直至后来,对道文化了解得多了,我才渐斩的明白到,有些人、有些事,虽然会让你感到神奇和迷惑不解,但只要你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那就不足为奇了。

    不知何人所著的《三世书》和佛家的《三世因果经》不是已经掀示了人会有前世、今生、来世了吗?前文所提到的借尸还魂、轮回之苦的真人故事,更是说明了人是有轮回转世的,那么死亡就是另外一次生命历程的开始,既然每个生命都是一样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对于我们的先人来说,他们都是这些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把自己时代的道德文化、人生遭遇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让世人明白人生的真谛,少走弯路。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初衷都慢慢的变得事与愿违。

    因为,近代被洋枪大炮打开了国门的人们,在饱受落后就要挨打的苦难,并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后,已经对先人的文明失去了信心,只想着,如何去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去武装自己,对自己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反而,开始持有怀疑态度,对什么都不相信了。

    除了认识、相信“科学”能够证明存在的事物以外,对于一些不能解释的事物,大多数人都选择把它定义为封建迷信,就不去深入研究了。然而,从西方兴起的所谓现代科学,不过只存在了两三百年的历史,与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文明史相比,它只不过是相当于一个未成熟的少年罢了,你想让一个少年为你解开一个个只有成年人才能解释的迷团,这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吗?

    现代科学虽然给我们的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都是属于物质文明方面的,在jing神文明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在jing神层面上可以说越来越空虚,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每天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生活。

    更有甚者,甚至完全迷失了自己,泯灭了自己的良心,为了金钱、地位,不惜做出一些人神共愤的事,如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食品等。这已经让人类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如果人人都演变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那么,我们这个地球离未ri就不远了。

    在当下这个事事都以“是否有科学依据”来评判、解释事物的年代,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相信前世因今生果的论断,但在茫茫未知面前,至少应该保持一份谦卑和敬畏,做一个对得起天地、良心的人,不去做一些作jiān犯科的事,以免影响自己的今生、和可能存在的来世。

    ;
第 029 章  续命之法
    续命,即延续自己的生命。古往今来,这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梦想。上至一国之君,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不想自己长命百岁,甚至长生不老的。不过,梦想与现实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历史上,就算是续命也极少有成功的案例,就不要说求得长生不老了。

    古云有云:“生死有命,富贵由天。”人类虽然号称自己为万物之灵,但却不能摆脱生、老、病、死,这四个阶段的人生历程。在上古和古代的时候,或者还有部分福缘深厚的人类可以通过修道、修佛等宗教法门,以求达到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目的。

    但到了当下社会,什么宗教、什么信仰,对于大部份现代人来说一切都已经是浮云。现代人只会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觉得只要有钱,就什么都有了。但,当他们劳碌一生,找到了自以为足够多的金钱后,才会最终明白到,金钱也不是万能的,至少钱买不到身体健康和自己的寿数。

    正所谓,“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你是一国之君、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你都逃离不了生病、终老、死亡这个千古不变的人生定律。想当年,秦始皇为求生长生不老之术,倾尽全国之力苦苦追寻,到头来还不是落得一场空。

    从古至今,妄想求得长生不老之术的帝皇,当然不会就只有秦始皇一个,但即使他们前朴后继的去寻找这个“术”,始终却是没有找到。这就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它不可能让贪婪的人如愿。

    命,可改、可变,可续。却不可能让你随意改变成功。在宗教的角度,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他的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所决定的,如果你在过去生之中积的德足够多,你的福报足够大,上天当然可以满足你长生不老的愿望,让你的下一世直接投生仙界,成为一名仙人,真正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但,你不可能再是人,因为,人的寿命就是有限的。

    但,通过特定的方法延长自己的寿命,在人界还是有不少个案的,而成功与否也与你的德行有关。例如,在我国的历史长河当中,最让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所描述的诸葛孔明七星灯续命的故事。

    故事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再次攻打魏国,但因为他连ri来劳心劳力,以至cāo劳过度,自已经推算出自己将命不久已,于是便召将众将,想向他们嘱托后事。姜维建议说,“不如尝试用祈寿的方法来延长寿命,挽回天命。”

    诸葛亮听后,决定尽力一博。于是命令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个人守护。自己在大帐中设香花祭物,在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七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放本命灯一盏。一切准备妥当后,诸葛亮沐浴更衣后对天地祈祷了一番,大意是说:“自己生在乱世之中,本想在山林之中隐居终老,但承刘备的三顾茅庐相请的恩德,白帝城托孤的信任,不敢不竭尽全力,辅助幼主,誓讨国贼,一统天下,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现在,眼见自己的大限将至。便想请上天慈悲,答应延续自己的寿命,使得自己可以上报君恩,下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恢复汉室,延续大汉的辉煌,并不是本人贪死怕死,实在是事出有因。”祈祷完之后,诸葛亮就在帐中静待天明。第二天,诸葛亮带着病体处理军政要务,病情越来越严重,并开始吐血不止。

    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了六天六夜,一直相安无事。当诸葛亮以为自己可以大功告成,得以续命的时候,想不到,在第七天的夜里,属下大将魏延误认为有魏军劫寨,匆匆忙忙的跑到大帐中报信,把诸葛亮的本命灯扑灭了。诸葛亮无奈放下长剑,感叹说道:“生死有命,不可挽也。”最后,诸葛亮的七星灯续命之法终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的七星灯续命法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说方法不行,而是,诸葛亮他的一生杀业太重,当年平南蛮的时候,在山谷之中火烧滕甲兵就曾折去他不少寿数。也就是说,在道家的角度,他以七星灯续命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天意不可违,在没有积下厚德的情况下,临急抱佛脚是很难可以行得通的。

    续命的方法,留传到现代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即使在道家的典籍中有记载,但会cāo作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但续命的原里,说到底就是一个“德”字,只要你今生可以以行善积德为己任,不做任何有亏德cāo的事情,那么,你自然就可以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因此,其实一个人想要延长自己的寿命,除了享受前世的福报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在今生立志行善积德,多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天下苍生的事。而不要,为了眼前短暂的利益,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话,即使你依靠前世所积下的福报,得以大富大贵,长命百岁,那么,你的子孙后代也不会有好ri子过。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意思。

    当一个人有了金钱、有了地位、有了权力后,大多数人的心态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去做一些有违道德,甚至有违国法的事,他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最终等待他的,肯定是身败名裂,或是子孙受累。

    当然,如果当你用正常的手段赚到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钱后,依然保持谦卑的心态,认为这是上天对你的恩赐,怀有一颗回赠社会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