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射雕英雄传-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月初一出发,那正是飓风季节,只要迟得两个月出发,日
本人一定也给蒙古人征服了。蒙古兵从成吉思汗兴起到忽
必烈去世,一百年中只打了一个大败仗。不是败在敌人的手
里,而是败给了飓风。
元朝在中国统治了八十九年,一共十个皇帝,都是拖雷
的子孙。
孙子旭烈兀
(拖雷的第六子)
拖雷有十一个儿子,其中两个做皇帝,那是长子蒙哥,四
子忽必烈。第六子旭烈兀也是大大有名之人,他比忽必烈小
两岁。
蒙古人有三次大西征。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率领,第
二次是拔都率领,第三次西征的统帅是旭烈兀。
忽必烈九岁时,成吉思汗从西域凯旋回来,忽必烈和七
岁的弟弟同去迎接祖父。成吉思汗率众打猎,忽必烈射死一
只兔子,旭烈兀射死一只野山羊。蒙古人的习俗,儿童第一
次射杀禽兽,要将猎物的血涂在长辈的手指上表示敬意。旭
烈兀握住成吉思汗的手涂血,出力很重,成吉思汗怪他太粗
鲁。忽必烈却捧住祖父的手轻轻涂拂,成吉思汗很是欢喜。
这件事显示两兄弟从小就性格不同。
蒙哥做大汗的时候,里海、阿母河一带的回教徒木剌夷
教派行凶作乱,派遣刺客到处杀人。蒙哥派六弟旭烈兀西征,
将这个实行暗杀政策的教派灭了。旭烈兀又再西行,攻破回
教大教主哈里发的总部巴格达。
旭烈兀在巴格达城中,见到大教主哈里发的宫殿华美之
极,一座又高又大的藏宝塔中珍宝堆积如山,感到十分惊异,
把哈里发叫来,说道:“你积聚了这么许多金银财宝,到底用
来做甚么?你为甚么不把财宝分给部属,叫他们为你出力死
战,保住你的性命和巴格达?”哈里发不知道怎样回答才是。
旭烈兀道:“你既然这样喜欢财宝,这许多财宝我就都还给
你。”于是把哈里发关在藏宝塔里,不给他饮食,对他说:
“这些财宝都是你的,你要吃便吃好了,没有人来干涉。”
哈里发对着满塔的金银财物,但宝石珍珠是不能当饭吃
的,困顿了七日就死了。
旭烈兀再派部下的汉人大将郭侃西征,攻打天房(今沙
乌地阿拉伯),天房苏丹投降。郭侃再渡海攻富浪(今地中海
中的塞普鲁斯岛),岛上的苏丹也投降。那时蒙哥去世的讯息
传到,旭烈兀便停止西攻。
旭烈兀在伊朗、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沙乌地阿拉
伯一带建立一个大汗国,称为“伊儿汗国”。伊儿汗国包括了
中东当代所有的石油出产国家,边境与埃及相接。埃及抵抗
蒙古人入侵,各地回教难民纷纷涌到,所以埃及就成为回教
的文化中心。
旭烈兀曾向东罗马帝国国王求婚,要娶他女儿。东罗马
王不敢拒绝,但知道蒙古男人娶很多妻子,不舍得把公主嫁
给他,于是送了自己的私生女儿玛丽亚给他。玛丽亚到时,旭
烈兀刚逝世,旭烈兀的儿子阿八哈就娶了她。阿八哈瞧在妻
子的面上,对待天主教徒很好,不加虐待,又和教皇、法兰
西等国建交,互通使节。
孙子阿里不哥
(拖雷的第七子)
拖雷的第七个儿子叫阿里不哥,当大哥蒙哥大汗逝世时,
四哥忽必烈在攻打中国,六哥旭烈兀在西征,他自己在老家
蒙古的和林大本营留守。他得到一批王公大将的拥戴,立为
大汗,而忽必烈则在上都开平立为大汗。
两兄弟争夺大位,拥护阿里不哥的王公大将较多。但两
兄弟领兵打了几仗,弟弟打不过哥哥,连战连败,终于投降。
忽必烈问他:“你倒平心而论,到底是该你做大汗,还是该我
做?”阿里不哥说:“以前是该我做,现今当然是你该做了。”
他意思是说,我是根据蒙古祖传的规矩,由王公大将开“库
里尔台”推举的,你是用刀枪弓箭打出来的。
女儿

成吉思汗女儿很多,其中一个叫做阿剌海别吉,最有本
事。她先嫁汪古部酋长的儿子,丈夫死后,改嫁丈夫的哥哥
的儿子,丈夫又死,改嫁赵王孛要合。成吉思汗西征,四个
儿子都带兵随行,派这个公主留守老家,称为“监国公主”。
这位监国公主处理政事很有见识,经常判断得很对。监国公
主的办公厅有数千名女官和侍女,奉她命令办理政务。那时
在东方负责攻打金国的大将是木华黎,遇到军国大事,都要
向监国公主请示。
成吉思汗另有一个女儿布亦塞克,成吉思汗将她许配给
宏吉剌部的酋长。那个酋长嫌她相貌太丑,不肯娶她,成吉
思汗就将这酋长杀了。
宏吉剌部是蒙古各部中专出美女的地方。那个酋长平生
美女见得多了,竟连大汗的公主也感到不能忍耐。
成吉思汗的妻子蒲儿帖就是宏吉剌部人,他的许多媳妇、
孙媳也都是这部的女子。到了忽必烈时,更定下规矩,每两
年一次,到宏吉剌去选妃嫔和宫女。
旷古未有的蒙古大帝国,到成吉思汗的孙子手里才建成。
但基础是成吉思汗奠定的。无敌于天下的蒙古军队的一切军
事制度和军事技术,也是成吉思汗一手建立的。他是人类历
史中位居第一的军事大天才。他的西征南伐虽然也有沟通东
西文化的功劳,但对于整个人类,恐怕终究还是罪大于功。
《射雕英雄传》所颂扬的英雄,是质朴厚道的平民郭靖,
而不是灭国无数的成吉思汗。
注:
①别勒古台据说有子孙八十人。
②蒙古人译名非常复杂。本文译名大致上依照《新元
史》,但也有若干改动。《依速甘》在《新元史》中译作“也
速干”,和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的名字太接近了。
③斡赤斤在蒙古语中是“灶君、火王”的意思。蒙古习
俗,由幼子守家,看管家财。
丘处机西去见成吉思汗时,途中曾受斡赤斤的款待。斡
赤斤知道他是大汗所召,不敢先向他请教长生的秘诀(见
《长春真人西游记》)。斡赤斤寿命很长,后来忽必烈和弟弟阿
里不哥争位时,蒙古多数王公支持阿里不哥,斡赤斤却拥护
忽必烈。据说他有一百个妻子、一百个儿子,妻儿走到他面
前,有许多他竟不认识。
④合赤温早死,没有留下甚么重要事迹。
⑤成吉思汗知道阔阔出得族人崇信,说他的生命和尸首
都被上天取去,族人就认为连上天都处罚他,不会因此而反
对成吉思汗。猜想阔阔出的尸体一定是成吉思汗暗中派人取
去的。这是蒙古部族中军权、政权对抗神权、文化权的一场
斗争。
⑥花剌子模的领土包括今苏联中亚细亚南部、伊朗、阿
富汗等地。
⑦玉龙杰赤在今苏联乌孜别克共和国的阿母河畔,现名
乌尔根赤。
⑧金歧国公主的母亲姓袁,是汉人。但蒙古历代大汗、皇
帝的后妃中无汉人,只有朝鲜人。
⑨日本人箭内亘著《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陈捷、陈清
泉译)对四大斡儿朵的所在地有所考证,但没有提到“公主
斡儿朵”。
叶奇《草木子》中说:蒙古诸汗葬后,以万骑踏平墓
地,在上面杀一只小骆驼,以千骑守墓。等明年青草生长,守
军移去,草原上一望平野,已无丝毫墓地的痕迹。要祭墓的
时候,把小骆驼的母亲牵来,母骆驼来回悲鸣的所在便是葬
所。但等母骆驼死去,以后就谁也找不到墓地了。
成吉思汗陵寝的所在地,学者意见不一。宋人彭大雅、
徐霆所著《黑鞑事略》,言陵墓在外蒙古克鲁伦河侧。近人屠
寄亦主此说。张相文《成吉思汗陵寝发见记》一文,根据蒙
古人近世传说和清朝官方文书,认为陵墓在河套的榆林附近。
以主张外蒙古说的较多。
也许这只是巧合,更可能是巫师在神水中下了毒。《新
元史》的作者却大赞拖雷诚心感动了鬼神。
拔都远征军于一二四一年三月十八日在Chmielnik大
破波兰王Boleslaw统率的军队;当年四月九日在Liegnitz大
破波德联军,杀了西里西亚(德国南部、捷克北部)国王亨
利二世;另一个战役中在战场上杀了布希米亚国王(今捷
克)Wenceslas,打败了乌高林大主教所统率的匈牙利军。大
将速不台打败了匈牙利王贝拉所统率的匈牙利、克罗兹、日
耳曼、法国联军。
蒙古人统治黑海里的克里米亚半岛,直到一七八三年
才给俄国人占去,离开现在还不到二百年。
失烈门这几句话,或许是提醒祖父:“你如让拖雷的儿
子蒙哥继任大汗,你自己的儿子、孙子却没有奶吃了。”
在《神雕侠侣》中,改写为死于攻襄阳之役。
在中国历史书中,成吉思汗为元朝“太祖”,窝阔台为
“太宗”,贵由为“定宗”,蒙哥为“宪宗”,忽必烈为“世
祖”。也速该和拖雷没有做大汗,但因子孙做了大汗,所以追
尊也速该为“烈祖”,拖雷为“睿宗”。
忽必烈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新元史》说他:“混壹
南北,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致治之隆,庶几贞观。”极力赞扬
他任用儒生;又说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把哥哥和弟弟杀了,忽
必烈也和弟弟争位,但把弟弟捉来后没有杀他,所以在这件
事上还胜过唐大宗。《元史》说他:“度量弘广,知任善使,信
用儒术,能以夏变夷。”马可波罗说他是:“自有人类祖先亚
当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来未见如此广有人民、土地、财
货的强大君主。”又Yule本《马可波罗行纪》中引波斯历史
家Wassaf的评论,说:“从我国(波斯)境到蒙古帝国的中心,
有福皇帝公道可汗驻在之处,路程相距虽有一年之远,但他
的丰功伟业,传到了我们的地方。他的制度法律,睿敏智慧,
贤明判断,可惊可羡的治绩,据可信的证人如著名商贾和博
学旅人的述说,都是远远超过了迄今所见的伟人之上。单以
他的功业和才能而言,已使历史上所有的名人都黯然失色。罗
马、波斯、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所有的君主都及他不上。”
这些歌颂当然是未免太夸张了。但忽必烈所统治的土地之广,
确是亘古未有。屠寄《蒙兀儿史记》说他:“目有威棱,而度
量弘广,知人善用,群下畏而怀之……一变祖父诸兄武断之
风,渐开文明之治。”但忽必烈歧视汉人,征服中国后虐杀甚
众,横征暴敛,元朝的规模制度远不及清朝。
忽必烈派去征日本的统帅,是右丞相蒙古人阿剌罕、中
书右丞汉人范文虎。范文虎是吕文焕之兄吕文德的女婿。吕
文焕就是守襄阳多年的宋朝大将,后来投降了蒙古。遇到飓
风而覆没的蒙古主力部队由范文虎统带。范文虎落海后,漂
流一昼夜,幸好抓到一块船板而逃得性命。忽必烈很是宽大,
说遇到飓风不是他的过失,继续重用他。
木剌夷是回教的一个狂热教派,起源于波斯,正统回
教认为他们是异端邪派。这教派的领袖称为“山中老人”,以
暗杀作为主要手段,总部设在高峰的顶上,称为“鹫巢”。在
山谷中建立了一座大花园,花木庭榭,美丽无比。宫殿辉煌,
装饰有无数金银珍宝,到处有管子流通美酒、蜜糖、牛乳。园
中充满各族美貌的少女,能歌善舞。山上养了一批幼童,从
小就教导他们,说为领袖而死,可以上升天堂。等他们到了
二十岁时,在他们的饮料中放入迷药,于他们昏迷中每次四
人、或六人、或十人一批抬入花园,任由他们在花园里无所
不为,所有美女都温柔的服侍他们。这些青年尽情享乐,舒
服之极,相信确是到了《可兰经》中所说的天堂乐园。过了
一段时候,再用迷药将他们迷倒,抬出花园。他们转醒之后,
甚是失望,山中老人召他们来见。这些青年自幼深受教育,确
信山中老人是回教圣经中所说的大预言家,对他绝对崇拜。山
中老人问他们从哪里来,都答称来自天堂乐园。山中老人于
是派他们去行刺,说为教尽力,死后可入天堂。这些青年为
了返回天堂享乐,行刺时奋不顾身,但求早死,所以往往成
功。各国君主对山中老人都十分害怕,对他所提的要求不敢
不答应。刺客所服的迷药是大麻一类,突厘语称为
Haschachin,西欧历史家称这个教派的教徒为Assassini。英
文Assassin(刺客、暗杀者)一字就由此而来。旭烈兀攻破了
该派在高峰上的城堡,一举而将之歼灭,不分老小,全部杀
光。但这教派分布甚广,总部被摧毁后仍在别的地方继续恐
怖活动。
那时回教徒在中东一带势力极大。回教的大教主称为
哈里发,驻在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就像基督教的教皇驻
在罗马一样。哈里发统率大军,兼管政治。当时在巴格达统
治已近五百年,又占领了基督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西欧的基
督徒组织“十字军东征”,一次又一次的和回教徒作战,规模
巨大的东征共有八次,但终于打不过回教徒而失败。旭烈兀
的西征却只打一仗就摧毁了回教的大本营。
那个哈里发名叫木司塔辛,爱好音乐,是大食朝的第
三十七代哈里发。一说旭烈兀将他裹在毛毡中,放在巴格达
大街上,命军士纵马践踏而死。
郭侃的祖父郭宝玉是郭子仪的后裔,成吉思汗手下大
将,随大汗西征,功劳很大,在攻打撒马尔罕城时身受重伤,
流血不止。成吉思汗命人剖开一条大牛的肚子,将郭宝玉放
在大牛肚子里,后来就血止伤愈。郭宝玉、郭侃在《元史》、
《新元史》中均有传。
洪钧(赛金花的丈夫)对元史研究有极重大贡献。在
中国历史家中,他最先参考大量欧西书籍材料,以补充及校
正《元史》,所著《元史译文证补》成为柯绍忞著《新元史》
的主要参考资料。可惜他准备写的《旭烈兀补传》等篇,未
及成而逝世。
《马可波罗行记》的剌木学本中详述蒙古大汗选妃之
法:大汗每两年一次派使者到宏吉剌部,把所有的处女都召
集了来,检查她们的皮肤、头发、面貌、口唇等等是否与全
身相称,用品定黄金成色的“克拉”来定分数。最高满分是
廿四K。评定结果有的是十六K,有的是十七、十八K,要
二十K、廿一K以上,才选到大汗的后宫。大汗再派人在这
些二十K以上的处女中选出三四十人,派大臣的妻子三四十
人分别陪她们睡觉,审查她们是否有隐疾或缺点,睡着后是
否打鼾,身上有没有难闻的气息。淘汰了一批之后,每五人
为一班(冯承钧译的本子则说是六人一班),每一班侍奉三日
三夜,期满改由第二班轮值,周而复始。淘汰出来的姑娘仍
住在宫里,蒙古贵人有要娶妻的,大汗就遣一名姑娘给他,赠
送丰富的嫁妆。大汗到宏吉剌部这样选女,该部族人都感到
荣耀,因为选中的姑娘不是侍奉大汗,就是配给贵人,出路
都很好。
本文材料主要出自下列各书:
元史(宋濂等)
新元史(柯绍忞)
蒙古秘史(外蒙古策·达木丁苏隆编译,谢再善译)
冯承钧:成吉思汗传
王国维:皇元圣武亲征录校注
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注)
李思纯:元史学
HenryH.Howorth:HistoryoftheMongols
JeremiahCurtin:TheMongols,ahistory
GabrieleMondel:TheLifeandTimesofGenghis
Khan
成吉思汗(苏联杨契维茨基著,邵循岱译)

附录二:
关于“全真教”
道教开始于汉代的“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先秦的道
家是哲学上的学派,到了汉代才成为宗教。六朝时有“干君
道”(即太平道)、“天师道”(即五斗米道)、“皇家道”等。宋
金以后,炼养派分南宗、北宗;符箓科教派分为“龙虎”(即

天师道,又称正一教)、门皂、茅山三宗。
道教炼养派注重修仙长生之术,所炼的丹分为外丹、内
丹。外丹是黄白术,末流演变为点金术,成为化学的前身,中
外相同。内丹是炼气,化为内功与内家拳术,以及医学上针
灸、经脉与穴道的研究,末流演变为房中术。
道教末流所吹嘘的本事,是世俗人生的理想,既能财富
无穷、长生不老、性能力特强,又能召仙降妖、招魂捉鬼,所
以掌握了世俗最高权力的帝王也大感兴趣。北宋之末,徽宗
皇帝对道教尤其着迷,命道教的领导人册封他为“教主道君
皇帝”。
金兵占领中国北方后,北方百姓流离失所,惨受欺压,陕
西、山东、河北一带兴起了三个新的道教教派,称为“全真
教”、“大道教”、“太一教”,结纳平民,隐然和异族的统治者
对抗,其中尤以全真教声势最盛。
全真教不尚符箓烧炼,而以苦己利人为宗,所以大得百
姓的尊敬。全真教属于道教中的北宗。元朝虞集《道园学古
录》一书中说:“昔者汴宋之将亡,而道士家之说,诡幻益盛,
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
之全真。士有识变乱之机者,往往从之,门户颇宽弘,杂出
乎期间者不可胜纪。而涧饮谷食,耐辛苦寒暑,坚忍人之所
不能堪,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于道,亦颇有所述于世。”
王重阳

全真教的教祖是王喆。(这“喆”字也有写作三个“吉”
字重叠的,两个字的声音意义都和“哲”字相同。)关于他的
生平,终南山重阳宫有一大碑,上刻刘祖谦所撰的《重阳仙
迹记》,其中说:“师咸阳人,姓王氏,名喆,字知明,重阳
其号。美须髯,目长于口,形质魁伟,任气好侠,少读书,系
学籍,又隶名武选。天眷初,以财雄乡里……后于南时村掘
地为隧,封高数尺,榜曰:‘活死人墓’。……大定丁亥夏,焚
其居,人争赴救,师婆婆舞于火边,且作歌以见意。诂旦东
迈,遥达宁海,首会马钰于怡老亭。马亦儒流中豪杰者,与
其家人孙氏俱执弟子礼。又得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
处一、郝大通等七人,号马曰丹阳、谭曰长真、刘曰长生、丘
曰长春、王曰玉阳、郝曰广宁、孙曰清净散人……苦其出神
入梦、掷伞投冠、腾凌灭没之事,皆其权智,非师之本教,学
者期闻大道,无溺于方技可矣。”
金密国公金源铸撰有《全真教祖碑》,其中说:“先生美
须髯,大目,身长六尺余寸,气豪言辩,以此得众。家业丰
厚,以粟贷贫人……有谭玉者,患大风疾垂死,乞为弟子,先
生以涤面余水赐之,盥竟,眉发俨然如旧,顿亲道气萧洒,训
名处端,号长真子。又有登州栖霞县丘哥者,幼亡父母,未
尝读书,来礼,先生使掌文翰,自后日记千余言,亦善吟咏,
训名处机,号长春子者是也。后愿礼师者云集,先生诮骂捶
楚以磨炼之,往往散去,得先生道者,马谭丘而已。八年三
月,凿洞昆仑山,于岭上采石为用,不意有巨石飞落,人皆
悚栗,先生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间樵苏者欢呼作礼,
远近服其神变。又或餐瓦石,或现二首坐庵中。……九年己
丑四月,宁海周伯通者,邀先生住庵,榜曰金莲堂,夜有神
光照耀如昼,人以为火灾,近之,见先生行光明中。……至
登州,游蓬莱阁下观海,忽发飓风,人见先生随风吹入海中,
惊讶间,有顷复跃出,唯遗失簪冠而已,移时,却见逐水波
泛泛而出。或言先生目秀者,即示以病眸;或夸先生无漏者,
即于州衙前登溷。凡为变异,人不可测者,皆此类也。……
于宁海途中,先生掷油伞于空,伞乘风而起,至查山王处一
庵,其伞始堕,至掷处已二百余里也。……与众别曰:‘我将
归矣!’众乞留颂。先生曰:‘我于长安栾村吕道人庵壁上书
矣。’枕左肱而逝。众皆号恸。先生复起曰:‘何哭乎?’于是
呼马公附身密语。……铭之曰:咸阳之属,曰大魏村,山川
温丽,实生异人。幼之发秀,长而不群,工乎谈笑,妙于斯
文。又善骑射,健勇绝伦。以文非时,复意于武,勘定祸乱,
志欲斯举。文武二进,天不我与……”
碑文中叙述王重阳许多希奇古怪的事迹,自然不可尽信,
喝斥飞岩、口嚼瓦石、堕海不溺、掷伞飞行等等,或许是他
显示一些武功,而传闻者加以夸大。人家说他内功深厚,不
必大小便,他即刻在官府衙门前大小便,作风十分幽默。
清末广东东莞陈友珊著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考证
王重阳曾起兵与金兵相抗,其中说:“王重阳,有宋之忠义也
……据此则重阳不惟忠愤,且实曾纠众与金兵抗矣。金时碑
记,有所忌惮,不敢显言。”
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都名显当世,他们的事迹在碑文或书籍记载中
流传下来。碑文和书籍都很多,重要的书籍有《历世真仙体
道通鉴》、《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甘水仙源
录》、《金莲正宗记》、《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等。
元王利用《无为真人马宗师道行碑》:“马师钰,字玄宝,
号丹阳子……山东宁海州人……中元后,重阳祖师造其席,与
之瓜,即从蒂而食,询其故,曰:‘甘从苦中来。’问:‘奚自?’
曰:‘终南。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遂心服而师事
之。祖师感化非一,师悟……头分三髻,三髻者,三‘吉’字,
祖师讳也。十四年秋,与三道友言志于秦渡镇,师曰:‘斗贫。’
谭曰:‘斗是。’刘曰:‘斗志。’丘曰:‘斗闲。’师曰:‘夫道
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净为基。节饮食,绝
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
精至,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
而妙道得矣。”
金密国公铸《谭真人仙迹碑铭》:“谭公处端,字通正,号
长真子,初名玉,宁海州人,其父即镠镣之工,每里己生资
济贫窘……往执弟子礼,重阳使宿庵中。时严冬飞雪,藉海
藻而寐,重阳展足令抱之,少顷,汗流被体,如罩身炊甑中,
拂晓以盥余水使涤面,月余,疾顿愈,由是推心敬事。”王重
阳伸脚令谭处端抱住,谭感全身发热,当是王重阳以内功为
他治病,盥余水中可能含有药物,涤面月余而风疾痊愈,这
说法自比“全真教祖碑”中简单的叙述更能入信。
金秦志安《长生真人刘宗师道行碑》:“刘先生处玄,字
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之武官庄人……承安丁巳,章宗召问
至道之要。先生对曰:‘寡嗜欲则身安,薄赋敛则国泰。’”
《元史·丘处机传》:“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
……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
近臣彻伯尔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
见焉……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既见,太祖大悦,赐
食,设庐帐甚饬。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
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以敬天爱民
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
言,曰:‘天赐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盛,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
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于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
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元姚燧《王宗师道行碑铭》:“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处一,
宁海东牟人……尝俯大壑,一足跂立,观者目瞬毛竖,舌挢
然不能下,称为‘铁脚仙’。洞居九年,制炼形魄。长春颂以
诗,有‘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语。出游齐鲁间,大肆
其术,度人逐鬼、踣盗碎石……或以为善幻诬民,因召饮可
鸩。真人出门,戒其徒先凿池灌水,挠而浊之,往则持杯尽
饮,曰:‘吾贫人也,未尝从人丐取。今幸见招,愿丐余杯,
以尽君欢。’与之,又尽饮,归,解衣浴池中,有顷,池木沸
涸,以故不死。……或谗其善幻,世宗试而鸩之,见不可杀,
悔怒,逐谗者。”
元徐琰《郝宗师道德碑》:“郝师大通,字太古,号广宁
子,宁海人……研精于易,因通阴阳律历之术,性不乐仕进,
慕司马季主、严君平之为人,以卜筮自晦……乃弃家礼重阳
于烟霞洞,求为弟子,重阳……解纳衣,去其袖而与之,曰:
‘勿患无袖,汝当自成’,盖传法之意也。”《续文献通考》:
“广宁坐赵州桥下,儿童戏累石为塔于其顶,嘱以勿坏,头竟
不侧,河水溢,不动,亦不伤。”
据《续文献通考》及《登州府志》:“孙仙姑不二,号清
净散人,宁海县忠显幼女……父以配马丹阳,生三子。丹阳
既弃家从道,重阳祖师画骷髅劝化之,又画天堂一轴示之。姑
弃三子诣金莲堂祈度。重阳赠以诗,改今名,遂授以道要。”

《长春真人西游记》

丘处机远赴西域去见成吉思汗的事迹,随行弟子李志常
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有王国维校注本)一书,详述经过
及旅途见闻。
《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有丘处机旅途中的一首长诗:“金
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攒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
许道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即察合台),修道架桥彻溪水。
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
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参天松如
笔管直,森森动有百余尺。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
寂,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双车上下苦敦颠,百
骑前后多惊惶。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县车束
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
模同。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我来时当八九月,
半山已上皆为雪。山前草木晓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
丘处机、李志常一行,在西行途中见到成吉思汗攻破花
剌子模诸城后屠戮之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有云:“方算
端(即苏丹,回教国王)之未败也,城中常十余万户,国破
而来,存者四之一。”
近代史家新会陈垣先生著《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全
真教甚为推重,书中说:“自永嘉以来,河北沦于左衽者屡矣,
然卒能用夏变夷,远而必复,中国疆土乃愈拓而愈广,人民
愈生而愈众,何哉?此固先民千百年之心力艰苦培植而成,非
幸致也。三教祖之所为,亦先民表现之一端耳。”后记中又说:
“……觉此所谓道家者类皆抗节不仕之遗民,岂可以其为道教
而忽之也……诸人所以值得表扬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