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明朝-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放在军队,说不定过几年又是一员大将!

老朱当然不知道叶梦熊在想什么,他只想着赶紧结束这场战争。万历在路告诉他,这次在全国调兵遣将,耗费粮草银钱无数,光是内帑就花了一百万两之巨!说话间万历时不时地流露出对银子的心疼,但他也知道,要是不平叛大明朝就危险了。只是没见过那个皇帝如此爱钱的老朱有些痛苦,以前只听说万历不喜朝政,怎么没听说他还和嘉靖一样贪财啊?!嘉靖的贪财在历史是出了名的,后世曾有人说,整个嘉靖年间,大明朝的户部尚其实就是嘉靖本人,他自己不朝,却把整个大明的财政都抓在自己的手里丝毫不放松。

老朱只能郁闷地答应万历,自己会想办法搞点银钱出来,以补贴内帑的损失,但是户部的亏空就没办法了!万历也是头疼,自己还没用点钱,户部就推三阻四地不答应,你要买东西可以,我不掏钱!万历的老爸隆庆皇帝,可怜不过是想给自己的妃子买点饰物,户部就大加反对,不掏钱。这也就罢了,居然还有大臣怒斥隆庆的败家子行为!

把个隆庆气得不行,我还没买呢你就骂开了?我要是买了那你不得把大殿的房顶给拆了?!就这,一个大臣还连三道疏,把隆庆给骂了个狗血淋头!万历当时还小,但也是忿忿不平:这些大臣也太过分了,父皇还没买就被骂成这样,要是买了这些人岂不就该造反了?!

这次平叛,户部居然说不需要多少钱,而且要求只给粮草,银钱的问题要万历自己解决!可怜万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打起自己内帑的主意,紧咬着牙关拿出了一百万两。这可是一百万两啊!隆庆父皇仙逝的时候,留给万历的内帑只有区区不到十万两!现在内帑的银钱,还是抄汪铭清的家抄出来的!

老朱琢磨着,是不是这回攻破宁夏城,再小小地抄一把家?勃拜的家里至少也该有个几十万两?听说他打破宁夏城的时候,不仅杀了党馨,还把党馨的家也给抄了。那党馨在此为官多年,官声一向不大好,应该也有不少地积蓄?

放水淹城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宣传战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勃拜的手下大将土文秀根本就不买刘东畅的帐,自从勃拜一病不起之后,他就根本不尊刘东畅这个名义的总兵令了。每天自行其是,组织防御,同时在宁夏城强拉壮丁,扩大自己的队伍;许朝对刘东畅不满,对土文秀更是不满:你拉壮丁我也拉!看谁能控制整个宁夏城!

到了九月十七号,探子们得到消息,刘东畅趁着土文秀和许朝火并之际,杀了土文秀,但许朝也被土文秀杀了。然后周国柱为了得到整个部队的控制权,当了螳螂捕蝉后的黄雀,杀了刘东畅。整个宁夏城已经在叛军的互相厮杀中变的异常混乱!

勃拜还是躺在床动也不能动,现在已经没人还顾得这个可怜的老人了。

当朱正色,叶梦熊他们攻破城门,冲进宁夏城的时候,只有朱一刀去看望了这个躺在床只有脖子以还能动的老勃拜他在气急之下,脑血管破裂,颈部以下全身瘫痪,老朱得出来这个正确的医学解释。但是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勃拜那昏黄的老眼看着朱一刀,喃喃自语道:我都干了些什么,都干了些什么……

第五十三章

临死之前的勃拜,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告诉了老朱他的那些银两都放在什么地方。超速首发让老朱唏嘘的是,勃拜自己的银两只有不到二十万两,他的银子全都都用在改善鞑靼人生活,维持苍头军的军需了。这个可怜的老家伙,临死唯一的要求竟然是,善待鞑靼一族,他们之所以反叛,只是因为被大明压迫的太狠。只要大明能稍微地善待他们一些,便不会有人反叛。

老朱答应了这可怜老头最后的要求。虽然他知道,这种事情自己根本做不了主。但这样却能让老勃拜走的安详一点。

倒是勃拜告诉他党馨和石继芳的银库,让朱一刀大为惊讶:那党馨,私扣军饷,走私军火,粮草,倒卖金银饰物,银库竟然有三百多万两的纹银和银票!还有不计其数的画,玉石!这下看来填补亏空就有指望了,老朱无奈地想到。

不管朱正色和叶梦熊那无头无脑的大搜捕其实哪里是搜捕勃拜残党,根本就是到处搜刮银子老朱根据勃拜的提示,直奔巡抚后院的地下,果然找到了那些数额巨大的纹银,银票,画玉石。

万历瞪着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老朱让江飞派锦衣卫赶紧对这些东西进行清仓整理,统计出到底有多少宝物价值几何。他自己也在一边抱着个金酒壶发呆。

“在想什么?”万历阴着脸走了过来。

“我在想,若是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财,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朱一刀呐呐地低声应道。

“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财?!哈哈……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可惜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万历大笑不已,“千里做官只为财!这话朕早就听说过,只是不知道,原来他们为了财,连朕都不放在眼里了!朕在他们心目中,还不如这些银子值钱!若是朕值钱,只怕也早就被他们拿去换银子了!”

“这些都可以拿去内帑,但是户部……是不是还是得照顾一点啊?”老朱有些不明白。

“照顾户部?!那些废物什么时候照顾过朕?!这次的银钱全部都是朕从内帑里拿出来的!朕充实内帑,也不需让他们知道!”万历恶狠狠地挥动着手臂,老朱不禁想起了侵略苏联之前的希特勒。

“大人!这下面还有一道暗门!”一个狼群焦急地跑了过来,那个暗门竟然锁的好好的,怎么也打不开。

“都让开!”万历很威武地拿出了五四手枪,老朱一看赶紧撒丫子跑出老远,还嘱咐着万历千万要离远一点开枪,一边招呼着众人赶紧躲避。

“碰!”

一声枪响,这种老式的锁又怎么能防的住五四那7。62的子弹威力?暗门被打开后,所有人都被里面的内容给惊讶地张大了嘴。

里面竟然是一块块地金条!每块的价值是在五十两左右。整整齐齐地数百万两金条,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老朱不禁砰然心动:要整这么多的金条,党馨是不是把整个宁夏卫都给打劫了?!

万历的脸色再次由青变紫,然后变红。他两眼充血地看着这些金条,一步步地走过去,站定在暗室中间,最后死死地盯住朱一刀:“这就是朕提拔的好官,这就是朕的银钱!这就是大明的国库!”

老朱默然不语。

江飞手下有几个狼群以前是做过账房的,他们很快就统计出来,这里存放着将近八十万两的金条,折合银两有八百万左右。

八百万,加刚才的三百多万,一共是一千多万两白银。今年年初,浙江,南直隶解送京师太仓325万两白银,铜钱3100万文,漕粮400万石;北直隶和山东三府解送兵部120万两白银,另外各省解送新兵军饷白银53万两。一个巡抚党馨,他贪墨的银钱竟然就达到一千多万两白银!根据北镇抚司的调查,南方随便一个地主,家里存银都至少有百万。国库竟然亏空到如此地步!

“后勤怎么会到这样的程度?!大军在前线打仗,要户部和各省组织后勤,其粮草和银两只能支持区区十万人!而他们每个人,都比朕要有钱的多!知道大明现在一年的税赋收入总共有多少吗?朕告诉你,只有不到一千三百万两!朕的内帑,在刚刚当这个皇帝的时候,只有区区不到十万两!而张居正的大儿子大婚,竟然收礼都收了至少有六百万两!这些银钱都到那里去了?!都被他们这么藏在家里了!现在要是把户部那帮王八蛋抄家,再不济,也至少能抄出我大明一年的税赋出来!”万历怒声在暗室冲老朱大喊着,江飞带着狼群早就悄悄地出去了,这些不是他们该听的东西。

万历已经憋了十几年了。从他十岁当皇帝开始,他学会懂得了一个道理:大臣是很猛滴,朝政是很难滴,他自己是什么也干不了滴!他要做的,只能是尽量地平衡大臣们,至于说钱粮这些,内帑的充实,完全就要看户部那些人脸色。说起来好笑,从隆庆开始,到万历现在,但凡是皇室要支出,只能靠自己的内帑,根本就别想指望户部。他们也根本不会给皇室多一分钱。

万历当了十几年皇帝,每天听到的骂声要比歌功颂德声要多得多。他本来就很恐惧张居正,所以在母后的支持下,搞掉了张居正;但当张居正死后自己亲自面对着群臣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挨得骂一点不比以前张居正骂自己的少。而且越骂越凶。万历现在恐惧内阁,恐惧所有的群臣。

所以他要躲开这些骂声,躲进深宫之中,躲在自己的那个看起来天下第一的寝宫中。

老朱忽然觉得万历很可怜。跟自己比起来,他只是个囚徒,是个被紫禁城给判了无期徒刑的囚徒。

“这些可以极大地填充内帑,但愿不要再有什么反叛之类的事情发生了!一千多万两白银,至少可以支撑内帑数年呢!”老朱好心地指了指地堆放的那些金条。

“哼,根本就不能让内阁知道!不然朕一分也别想拿到手!他们不想着从税赋入手,就想着从朕的手里扣银子!之前朕指派过矿监和税监,不就被他们给弹劾的一塌糊涂?”万历看起来明显地颓唐了许多。

“内阁这件事情做的也不能说不对,毕竟那些太监身体无根之人,除了对银钱喜爱,还能喜爱些什么?陛下您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内阁。”老朱也毫不留情地打击着万历。

“现在不想这些了。让江飞派一些狼群,悄悄地把这些金银押送回京师。朕现在能相信的只有你们。”万历一把抢过老朱手里的金酒壶,“这次平叛之后,你就跟朕去京师,好好陪陪你的沈慧!朕答应过你的!”

他的那句“朕想在能相信的只有你们”让老朱后背泛起了凉气。被一个皇帝如此地信任这不是什么好事。不过老朱坚信自己能比万历躲得更远,虽然现在他已经身在其中。不就是躲避朝政嘛,你一个皇帝还能躲得过老子一百姓?!

第五十四章

走在路,万历一直默然不语。老朱知道他心里不痛快,这不出宫是不知道,一出吓一跳。大明的吏治,民生……都够他头疼的了。

其实老朱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自从张居正死后,万历废除了他的那些改革措施,然后百官和他就都以为天下太平了。殊不知大明的隐患不知道有多少,这次暴露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不过说实话,现在内阁已经很不错了,能在皇帝不在朝还成功地处理各种公务,已经很难得了。没有内阁是万万不能的,但毕竟内阁也不是万能的,有很多事情还是得万历亲自处理。只是现在万历把一切都压在了内阁和百官的身,贪腐,是必须要处理,不然万历不心疼自己的钱,还得心疼大明的国库;可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啊!你把大臣都杀了,难不成要皇帝全部亲自批阅掌握不成?

先祖朱元璋曾干过这样的事情,他规定但凡贪腐五两以银子的官员,全部处以极刑。结果搞得大明各地处理公事的官员各个心惊胆战!有多少是在自己任善终的?结果呢?大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而且官员俸禄之低简直就是前无古人的。

成祖过了之后,慢慢地官员的待遇好了那么一些,但比起前宋,甚至比起前元的时候,还是低的可怜。除了像海瑞这样清廉如水的官员,可海瑞大明也只有这么一个,独一无二,别无分号。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是海瑞啊!

反正自己是不想操心这些破事,还是让万历自己去烦恼!老朱甩开脑子里的这些,在马晃晃悠悠地看着沿途的风景。说到骑马这回事,老朱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苦练,现在终于还是有了不小的成果,最起码不会让大家看笑话了。虽然还是不太精,不过老朱对自己已经很是满意了我又不需要战场打仗,干嘛要这么折磨自己?!

万历骑在马他还不想那么引人瞩目,而且偶尔骑骑马,还是件比较舒心的事情,天天坐轿子也得换换口味不是看着天边被晚霞染红的一抹云彩,愣愣地发呆着。

原来张居正改革要革的就是这些事儿啊!他做的没错啊!可母后为什么一定要阻止呢?难道她就没有为自己的皇位考虑过吗?这样下去,以后自己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难道要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吗?那些百官们天天嘴里喊着天下苍生,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天天都干了些什么?自己现在这么逃避这一切有用吗?也许朱一刀那句话说的是对的,绝对的权利,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自己是不是真的应该做点什么了?

万历还在深深地思索着。他没有办法不思索,这一路走来,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无不深深地刺激着他那其实怯懦的心灵。他曾经极其不愿意面对这些,曾经想把这一切都托付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自己躲到最舒服的地方去逍遥。可是这么着不是个事儿啊!这么下去迟早大明要毁在他们的手。这天下,是先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是他朱家辛辛苦苦地守护着的,怎么能毁在这些人的手!如果真的在自己这里败下去了,他升天之后,又有何面目去面对朱家的列祖列宗?

自己难道就只能这样一直逃避下去吗?就什么也做不了吗?

万历痛苦地摇了摇头。还真是很头疼啊!可自己哪里还有其他的选择!现在自己已经似乎体会到了,父皇内心的苦闷。

耳边却轻轻传来了老朱那惬意地哼歌声。这个朱一刀,他还真是逍遥!可自己和他比起来,他还能选择不做官不管事,找个地方和沈慧过神仙般地生活。自己却只能远远地躲到深宫之中,和那些无聊的太监玩着无聊的掷银游戏。

万历不禁竖起耳朵听老朱到底在哼些啥,隐隐约约地传来一些不甚熟悉的歌词。他不是没有听说到朱一刀在这些淫词滥调的天赋。听说狼群那首《精忠报国》就是这家伙的创作。不过这首歌确实听起来很是提精神!就连自己听起来那也是热血涌啊!难怪狼群竟然会把这首歌当成军歌,其他那些神卫营的人在大清早地看他们早操时,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哼。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着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面对冰刀血剑风雨多情的背叛,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奇怪地曲调传入万历的耳中,但是那新奇的词儿却让他不禁浑身一震!

如果自己再活五百年,能不能改变这一切?会不会还杀张居正?会不会再废掉他那实际为了大明的改革?

看着远方那被染金黄色的大地,那炫美的天空,万历的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冲动,自己一定要改变这一切!凭什么朕的江山让他们来糟蹋?!

再看去老朱,他那“吊儿郎当”的模样据说这个词也是朱一刀的发明创造在万历的眼里,似乎有些不一样了,难道这家伙是天派来帮自己的不成?

万历想起了北镇抚司对朱一刀的调查,说他当初很有可能是远逃海外建文帝的后代,但是根据宫里的密件,建文帝已经被成祖找到了,而且出家当了和尚,根本就没有后代!到底应该相信谁?那份密件是当初成祖亲口问过前去找寻的大臣后,记录在案并且封存的。不会有假!可后来北镇抚司又对朱一刀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这个家伙不学无术,说话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根本就不像是大明人,他说自己是从南洋来的有很大的可信度,因为根据郑和的记载,南洋在各方面都差距大明甚远,生活习性也与大明并不相同,在相当地程度可以按照大明的模式来改造南洋。这么说来这个朱一刀的身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但是万历还是没有料到,老朱自己也没有料到,他的身份在以后会给他带来轩然大波!

那么这个人应该可以重用。他不是说自己不喜欢做官吗,现在看来他也确实没有这个心思一个从南洋回来的人最应该考虑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像那些饱读诗的废物一样,整天琢磨着做官。看来只能逼他了,没关系,等他到了一定的位置,自然会有人逼着他不断地往爬。

官场是什么?官场不是你想就能,想下就能下的地方,在很大的程度,你都是被别人逼着往前走,因为你不能后退,也没有退路!这是一条不归路,自古在这条路就从来没有过归客!功成名就之日,人生顶峰之时,你唯一的退路,就是死亡。姚广孝真的退了?他并没有退,当他听说成祖已经掌握了天下,稳定了天下之后,他就做出了一个真正退出的归路:死在成祖的面前。

永乐二年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享年八十四岁。

所以朱一刀如果真的想退,也就只能选择,死在万历的面前。只有死,才是官场最终的退路,也是最后的解脱!

老朱觉得有人在看他,扭过头去却发现万历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有些尴尬地打住了歌声,朝着他歉意地笑了笑,老朱以为这歌让万历觉得他有什么不轨之心似的。只是万历却开心地朝他裂开了大嘴。

朱一刀忽然觉得有些发冷,于是紧了紧身的衣服。

第五十五章

到了京师,万历就不敢这么抛头露面了毕竟见过他的人太多,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法子,黏两嘬小胡子,把眉毛弄的黑一点,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超!速!首!发朱一刀看到的时候都有些认不出来,更别提那些见过万历没几面的人了。

当然,司礼监东厂的番子还是要防一防的。不过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东厂这些年被打压的确实太狠,活动范围仅限于京师,不过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京师这么点地方,只要是东厂想知道的事情,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锦衣卫们就不是这么想了:这摆明了是抢咱们生意!所以一般东厂是不敢和锦衣卫产生什么冲突,大家互相之间难得地保持着一种平衡。

进了京师,老朱明显觉得自己眼睛不够用了。

那些沿着街道叫卖的小贩,毗邻而居的商户,努力卖艺的杂耍艺人……都让朱一刀深深地感觉到,这个明朝首都的活力!一边走着,经常在京师活动的那些锦衣卫就一边给老朱介绍着,这是最有名的青楼,就连尚们都经常在这里小坐;那是最有名的面馆,味道就是不一般;前面就是京师最大的商铺,在里面你什么都可以买到……

当然,那些纨绔子弟们最喜欢去的,还是酒楼。据锦衣卫们说,几乎每天,都有一些豪门子弟在哪里畅饮作乐,所以也很容易出事。不过一般自家就可以“搞定”了,最关键的是商户们也不敢说些什么。不过有一些商户,和那些权臣们或多或少地有着不浅的关系,这些纨绔还是不敢太过放肆的。

有个锦衣卫插嘴说,其中有不少商铺,都是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亲属开的。但是现在世风如此,锦衣卫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锦衣卫也要吃饭不是。更何况有谁会喜欢没事去北镇抚司喝茶?

正说着,路前传来了大喊着避让的声音,然后十数匹鲜衣怒马般奔过的少年,兴奋地向城外奔去。丝毫不顾路边的商户和行人。这些都是那些官家子弟,有的还是皇家子弟,千万惹不得,惹了只能怪自己倒霉,就是告到京兆府也没有用,府尹也不敢管。一个锦衣卫悄悄地给老朱提醒道,还瞥了眼旁边直打瞌睡的万历。

朱一刀哑然失笑,这种事情,历朝历代一向如此,自己小心一点就是了。京师这种地方最不怕的事情就是比谁官大!扔块板砖,砸死十个有十一个都或多或少跟官家有关系。他不禁想起了在信阳县城,和秦霄的那次邂逅不也是如此么?只是信阳县那种地方怎么能跟京师比!

到了一处很普通的民居,一个大汉警惕地看了看众人,直到江飞掏出锦衣卫的护符,又拿过来仔细检查了一番,才挥挥手让众人进去。老朱有些咋舌,这也未免太严格了?江飞回头解释到,这不叫严格,这叫规矩;既然定了规矩,就得遵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朱点了点头,锦衣卫发展到现在确实有它自己独到的地方,作为隐藏在黑暗中的力量,它所担负的职责就要求做任何事都必须要严谨,甚至一丝不苟到苛刻的地步。

“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就是锦衣卫的职责,向江飞他们这种,属于巡查缉捕;而在宫廷守卫,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所以他们一般很不引人瞩目。

其实先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目的仅仅是卤簿仪仗,但随着他一步步地清洗跟随自己多年的开国功臣,给他儿子铺路的时候,却发现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使起来并不怎么顺手,而且有的时候还逆着自己走。所以干脆就提升了锦衣卫的功能,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

于是朱元璋亲手创立了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是只负责皇帝过问的案件,也就是诏狱。成化元年的时候增设了北司印信,意思就是一切刑狱都自己负责。它不仅有自己的监狱,还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这个功能其实是最恐怖的。

而且北镇抚司和其他机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官员和成员不需经过科举,直接就在民间发掘挑选。所以很多犯有重罪之人,都愿意花钱想办法进入锦衣卫它的官职居然还可以世袭!

所以广义的锦衣卫,实际就是北镇抚司,它的权力之大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老朱听着讲述,不禁打了个冷战这样完全没有约束的力量,难道就不会对皇家产生反噬么?

江飞听了这个问题沉默了很久,才渭然道:“怎么会没有约束?皇难道就不是对北镇抚司的约束吗?”

“万一皇对北镇抚司失去足够的了解和控制了呢?难道唐朝不是例子么?”朱一刀对唐朝的宦官还是相对了解那么一点的,他们杀皇帝,掌握皇室,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不可能!锦衣卫和北镇抚司的最高指挥使都必须要有朕的同意才能担任!而且那个人还必须要通过朕的考核!朕既然让他当这个指挥使,就能让他下来!”万历在旁边听到老朱的担心,信心满满地说道。

“可是陛下,如此一来,百姓不相信官员,官员不相信皇;这样很容易失去众人的信任啊!”老朱还是有些不明白。

万历笑了笑:“什么时候百姓相信过官员?什么时候官员又完全信任过朕?其实这也是一种手段,是为了防止官员们作出真正危害大明的事情来。如果没有锦衣卫,你想象过会是什么模样么?”

老朱忽然觉得有些惊恐,问万历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大逆不道了。不过万历并没有怎么计较,他巡视着那些警觉的锦衣卫们,缓缓道:“如果没有他们,也许我大明早就亡了。”

江飞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皇能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对锦衣卫最大的肯定!

朱一刀终于明白了,锦衣卫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害敌人的同时其实也在伤害着自己,大明要在伤害自己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干掉敌人!万历和先祖朱元璋不是不明白,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能够作出设立锦衣卫,并且提升其职能的决定,朱元璋需要多大的魄力?!

“咱们等会儿就悄悄地进宫,直接去寝宫,不去别的地方了。朱百户你可千万不要乱跑!”江飞好心地提醒道。

老朱忙不迭地点着头按照他的级别和资历,哪有资格进皇宫?

“他说得对,在京师,最不安全的地方,其实就是皇宫。”看着远方宫殿那层层叠叠的屋顶,万历似乎又陷入了某种思索。

老朱看着众人,又想想自己,本来已经安定下来的心又有点激动:终于要进皇宫了!还真没见过皇宫是啥模样呢!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朕说过,只要你能撑到平叛火洛赤后回来,朕就给你升官;不过现在看来你做的很好啊!不仅仅是平叛了勃拜,还立下守城之大功!不错!朕会好好地赏你!”万历扭过头,又笑眯眯地望着老朱。

“赏赐什么地就不用了,陛下只要能让我看看沈慧怎么样,然后和她在一起,臣就非常地感激了!更何况这次全靠江千户和诸位弟兄辛苦,我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小百户,又能起多大作用?”老朱这说的是实话,他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功劳,而且真不希望得到什么赏赐。得到的赏赐越多,就欠万历的情越多;欠万历的情越多,就越难离开。如今这年头,欠钱都没什么,千万不能欠人情,尤其是欠皇的人情!

万历神秘莫测地摇着头:“你错了,该是你的,终究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怎么抢也没有用。”

第五十六章

跟着之前检查身份牌的那个大汉,老朱头晕脑涨的左拐八拐,穿过无数的殿宇,无数的小巷和后路,终于来到一个没有名字的小楼前。

“到了,这几天你就暂且在这里休息!还是那句话,千万别到处乱跑!有什么事情,朕会让江飞来请你!记住,那个你自己创立的保密条例的内容!”万历阴笑着大步往前走去,江飞紧紧跟随,只留下大汉,还有呆立在当地发傻的朱一刀。

老朱猛地打了自己一耳光,你说自己没事整那个什么劳什子保密条例干啥?

当初还在汝宁府附近的确山避难时,朱一刀曾经在无聊的时候,跟江飞探讨过他们的一些事情,对于江飞所说的锦衣卫做事的一些要求感觉很是繁琐,于是就仿造着现代军队的保密条例,剽窃了一些。江飞大感惊奇,道这些绝对要比他们的那些更加精炼,更加准确。事后一定要报!

老朱却不置可否,这个功劳还是让江飞自己去领!他可不愿意参合这些事情,虽然自己好歹也是个百户,却有很多不适合曝光的东西。谁知道江飞居然不是报给指挥使朱希孝,而是直接报给了万历!

那大汉看着老朱傻傻地打自己一耳光,忍不住有些想笑。这个叫朱一刀的百户,跟其他锦衣卫官员比起来,是那么地格格不入,却和江千户关系那么亲密。也不知道江千户看重这个白痴什么了?

老朱一扭头就走进了那个小楼。这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客房厅室一应俱全;二楼是卧房,而且布置的极为雅致,古香古色不说,空气中充满着一股好闻的味道。似乎是檀木味?老朱没闻过,但是知道很好闻。

果然是皇宫大内啊!居然连一个小小的房间都这么考究;屋子往后有个屏风,转过屏风有一个小小的木桶。这是什么东西?朱一刀很是好奇。

看着木桶旁边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木板状物体,老朱忽然想起来,这似乎就是厕所?!那个木板难道就是擦屁股用的……?不对啊,自己和沈云沈慧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不用这种东西而是用黄纸啊!

“我们身份不够,黄纸又太贵,所以只能用这些。”身后忽然传来大汉那沉闷的声音,把老朱吓了一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