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心术-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意外,而此后,连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朝廷渐渐将此事忘了,那伙山贼忒也奇怪,只有别人不去招惹上他们,他们也不会冲下城去打家劫舍。
此事也就慢慢的被人遗忘了,可是山贼就是山贼,不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只要派出一队稍强的精兵,便可以轻易的将它击破,军中只重军功,没有军功你便是有再大的关系,都很难升得上去,李沉鱼指使人在朝堂之上,突然之间又重提旧事,并提议让蒋琬担件此次围剿的指挥官,对于一伙山贼居然敢在天子眼皮底下跳来跳去,显然神册皇帝也是极为震怒,若非因为当初他们没有闹得太厉害,后来又因为一些事情拖住了,渐渐将这件事悬而未决,没有新人报告传上,神册帝也就渐渐忘了。
可是今日此事一旦提出,神册帝便又记了起来,只是任命一个五万大军的统帅,可和有权调动区区六千人的指挥使性质大不相同,而且此次是出征剿匪,上次那个战功彪凛,能力显著的大将军,都死于山贼之手,蒋琬只是一个刚刚步入朝中的文士书生,毫无经验,也没有功劳,如何能够让他这样的一个人去剿匪,那不是开天大的玩笑么?
尽管很多的大臣反对,尤其是太子那一边的人。因为这五万大军,就是倾向于他的那一位将军白朴所有,一旦换人,失败了那没什么话说,可是朝中大军前去,一队小山贼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肯定会成功,那这支军队,可就成为了蒋琬手中的一枚棋子,这完全是送他一场功劳,好给个借口提升他的官职,可这对太子一系,却是大为不例的,军权一旦易手,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日后他投靠别的皇子,那自己不是亏大了,反正总是有输无赚。
因此太子一系的人,都是竭力的反对,可是太子反对,有人却是赞同的。
这个人竟是刚刚下降为九江郡王的十三皇子昭王李穆。
第九卷 王图雄霸 第二百三十章 兵权
朝中派系之中,太子一党军中势力颇大,而昭王李穆则所得甚少,因为他礼贤下士于人的美名,在儒林之中,声名远远要盛于军中,但是,他又何尝不明白,掌握军队,就是掌握了夺嫡的主动权,就算有一天你能把朝中文官大臣全部收罗旗下,可是只要一场兵变,这所有的一切,就有可能变成落花水流,梦幻泡影。
从来,历史都是由鲜血铺就写成,多少人的教训说明了这一点,昭王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在军中安插一个足够分量属于自己一个派系的人,这样在关健时刻,最少也能保护自己,甚至扭转整个战局。
可是军中不同于朝廷,从来不是那和好安插进人的,而蒋琬的事情,则给了他一个契机。
不知道为何,他敏锐的感觉到了那位太中大夫对太子的不感冒,第一次,当自己与清崖郡王李轩阁、太子李温一起前往李府祝贺的时候,虽然蒋琬是接收了四人的礼物,可是在接收礼物的时候,礼节是不一样的,这个小小的破绽太子、清崖郡王都没有观察到,而自己却敏锐的看到了其中的不同之处。
他接收太子、清崖郡王的礼物之时,只是吩咐身后的一个老管家,将礼单提进去,而在接到自己与十四弟的礼物之时,却是让那个在他身边一步不离,就算上朝,也得站在宫门外等著的侍女提了进去,晋王李恨水是自己这边的人,那么,只可能是看在是跟他同来的份上,一起的吧?
而且,他总隐隐觉得,这位新来的太中大夫李四,似乎曾在哪个地方见过。
尤其是他那一对眼睛,仿佛漆黑的深渊,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他见过的盲眼之人并不多,那个神秘的让蜀国公主吴婉惦念的抚琴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人他可以确定没有这么年轻,神情没有这么相像,而每每,他总有一种错觉,或许这个人,就是那个在观止亭步下来的背著古琴的少年。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身边也时时刻刻的跟著那名侍女,虽然每次入宫,她都蒙上了一方白纱,似是不愿人见到她的面目,可是她的那种柔婉、清弱,却还是如同那抚琴少年身后的侍女一样,是那般的相似。
这两个人,神秘的溶汇在一起,最后身影渐渐重叠,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可是他又不敢确认,因为除了这些特点之外,这个人又和那个少年完全不一样,首先是面容,其次是行为。
他自然知道人皮面具,可是这种面具是绝对不能久戴的,他派人暗中观察了太中李府,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见过他换下脸上的面具,就连洗脸的时候,也是如此。
人皮面具是不能沾水的,一旦沾水,虽然不会融化消失,可是,因为水的缘故,表面澎涨,就会在脸上鼓起一块一块的,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可是这个李四,却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出现,还是刚才一样。看不出一丝的端鲵。
他的行为也和那日的抚琴少年不同,那个少年清冷,不像是眷恋红尘的人,可是这个人,却心狠手辣,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只观他对付吏部尚书秦安钢时的铁血手段,便可窥其全豹,与他映像中的那个在观止亭上抚琴的少年的性格,好像完全搭不到一块去。
不过这些,他已经不想管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昔日在在礼贤下士上的作为,没有白费,很多人在太子与自己之间,更倾向于自己;而不管如何,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敌人,既然太子反对,那么自己自己应该支持!
不管李四是不是自己这一边的人,至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他也不是太子那一边的人,白朴一向忠于东宫,如果能让李四将他手中的那五万兵马抢过来,那么,就算李四不是自己的人,能让太子损失重大,自己与他在军队上的差距就会缩小至少一半。而且,自己不遗余力的这么帮他,如果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来,一加一减,那可就不是简单的一半来衡量了,自己就完全有了与太子一抗的实力。
因此朝堂之上,硝烟弥漫,太子一党竭力反对蒋琬掌军,而九江郡王、晋王,还有清崖郡王这两边的人,此刻似乎抛弃了成见,站在了一起,竭力来保举蒋琬入掌中军。
看到九江郡王的表现,李穆轻蔑的一笑,这家伙,毕竟还不算是太笨。
太子虽然势大,可是多在武官,那些人对于朝庭争辩,怎么及得过在文官之中拥有偌大影响力的李穆,而且首次清崖郡王九江郡王一起联手,朝中大半文官都站在了他们这边,力保蒋琬,形势一目了然,蒋琬的任命已成定局,就这样,那些本来一直叫嚣著,文官不能领军,蒋琬功德不足以掌管五万大军的大臣,因为李轩阁李穆李恨水的暗中指使,立即改变口风,哪里还管什么你是文职武职,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服众,全力支持蒋琬掌兵。
世事就是如此讽刺,在利益面前,从来都没有什么对错。就算蒋琬只是一个黄口小儿,连五万是什么概念都不知道,只要对太子不利,他们都会支持他的上位。
就这样,本来绝不可能掌握这五万大军的蒋琬,因为太子的反对,那些本来众口一调的文官,立即对他大加赞扬,什么话都敢说,最后,反而把他顶了上去。变得好像理所当然,顺乎民心天道,满朝欢欣,刚才反对的,根本没有他们几个人一般,变口之快,直令人叹为观止。只有几个武官在一边一脸的黑线。可是大势已定,朝中官员大多站在了蒋琬的这边,他们也只能徒呼奈何,而毫无办法。
第九卷 王图雄霸 第二百三十一章 剿匪
而跟他们毫无关系的蒋琬,就这样,成为了讨贼招讨使,从一个文质书生,刚入朝没几天的小官,便又掌握了一支五万编制的大军。
太子眼见这事是逆转不了的了,眼珠子一转,改口道:“李太中才能是尽有的,不过人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李太中毕竟年轻,如果遇到什么事一个冲动……那毕竟是五万大军啊,上万人的性命,臣请以太子洗马李布政,作为此次剿匪讨贼军的监军,那样,那样,至少要比一个人强很多吧!”
太子洗马李布政,谁人不清楚是他李温的亲信,明显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这么做,只不过是眼见大局已经无法改变,只有从另处想办法,监军的权力之大,是难以想像的,有的时候,将帅虽是中军第一首领,可是监军却能对他百般制约,甚至影响到大军的动向指挥。而且拥有不必经过朝中,直接秘谏皇帝的权力。可以说,监军的存在,就是悬挂在指挥者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突然砍下来。
李温此举,摆明了是要钳制蒋琬,并从中捣乱,只要蒋琬下的命令,他不同意,蒋琬就不能行动,白白错过大好时机,甚至被敌人所乘,大败亏输,而责任,只在蒋琬身上,关他监军一点事都没有。
这一招的确很毒,最低,蒋琬不但完不成剿匪的任务,而且,更有可能因为此事,丢官弃职,如果一战惨败,更有可能连命都不保,累及亲朋。
李穆刚想说道:“父皇,儿臣……”
可是李泯却止住了他,说道:“好了,朕很累了,便依太子所奏,李四听旨!”
“擢封太中大夫李四,兼领“讨贼招招讨使’,领军五万,三日之后,兵发青龙山,剿灭青龙山盗匪。五万大军,白虎、青龙各调兵两万,黑鹰军调兵一万,一日之内集结完毕,特命太子洗马李布政,为监军,帮助李太中剿匪出力;功成之后,必有封赏。愿诸爱卿并效死力,壮我天朝声威。钦此。”
李四领旨谢恩,圣旨已下,李穆纵然不满,也不敢再分辩。退回原处,只是眼神之中却闪过一层阴霾。
李泯对身边的那老太监武承恩一点头,武承恩拂尘一甩,唱道:“退朝!”
看著武承恩扶著李泯走入后堂。响起一声“起驾!回宫!”
太子心中暗暗得意,走到李穆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阴阴一笑,在旁人看不见的角度,凑耳向李穆说道:“十三弟,可是很失望么?这次又是你输了。”
说罢之后哈哈大笑,转身昂扬而去,李穆明白,如果是李布政监军,这个太中大夫李四,别说剿匪,能活著回来就算不错了。
可是他又不能违背圣旨,对于这个结果也是始料不及,心中暗恨,看来自己的这一手,走得的确是蹩脚,就算给他李四十万兵马,有了这一个监军的存在,那结果不用想也能明白。
如果有一个随时随地准备给你找麻烦,断后路的监军,你觉得,这场战争还能打胜吗?
为了一已私利,这五万兵马,在他李温眼中,也只不过是一只棋子而已,如果他们全军覆没,他也不会为之流下一滴眼泪,只会趁机将李四拉下马,并趁机将一批对手牵连入狱。寻个借口就可以坐实一批,当官的哪个没点私密事,只要不提,大家表面平安;可是真要察,一个个都该死上十次。
只要一个借口,这批人就等于是死了,不是流放,便是下狱,罢官被贬,远嫡蛮荒,这一世不得回来,各种手法,不是早已用得烂熟了么?
反正不管如何,就是这一批人,再也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
其结果不言而喻。李穆这一边大败亏输,而他太子李温,就算失去了那五万军队的的统领权,也胜于李穆这边了。
至少,他破坏了这本已是板上钉钉的命令,并反倒打了自己这边一钯。
李恨水也没有想到会有这等变故,他当然也知道这山贼案的提出背后是谁的授意,他一向认为一个没有权利欲望的人是很好探制的,而且看蒋琬对身边的那个侍女情儿的态度,就可知道他对她一定很好!
如果掌握了这样的一个人在手上,他绝对相信,蒋琬一定会拼力为他效命。可是他不急,他知道,龙的逆鳞虽然效果甚佳,可是,一旦你不是看准时机出手,惹怒了这条卧龙的话,你的下场一定会很悲惨,卧龙不发,一旦震怒,反击之下,那威力足可摧山倒海,想一想都知道可怕。
朝中众人没有人知道蒋琬的真正身份,更不可能知道他之所以入朝居然只是为了一个已死的妓女,便敢来对付朝中手遮半边天的穆家。这说明他重情重义,在李恨水看来,重情的人,都是一群笨蛋,这样只要别人抓到一个他所看重的人,这个人的一生也就完了。
李恨水从来不会让自己出现这样大的弱点,但对于蒋琬身上的这个弱点,却很高兴,因为他终于找到了掌握蒋琬的方法。
既然他能对一个已逝的妓女那样,对于一个一路跟随了他两年的侍女,他可能会全无感情?只要抓住了她,蒋琬就再也飞不掉了。任凭自己驱使。
只是现在还不到时机,也没有触怒它的必要,龙之逆鳞,一击不中,他有防备,再击就困难了,而且,他绝对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因为没有人知道蒋琬的真正身份,所以更不可能知道这个秘密,所以李恨水现在没有动手,就是不想触怒了蒋琬,刀锋要用在刀口上,真正的棋子也应该用在关健的时刻。
在外人看来,他支持李四掌军,是因为李穆,可是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李沉鱼让李四走这一步,是为了积累功劳,朝庭大军一出,那些小小的山贼还不是手到擒来,这样就可以给了给蒋琬的进身之阶,而且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他掌军。
李恨水当然赞成,因为如果蒋琬强大,那就等于是自己强大。可是此刻看来,这个方案,不但不能让蒋琬升职,反而有可能将一切都赔了上去。
父皇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他也知道这件事的背后是什么?
第九卷 王图雄霸 第二百三十二章 殿外
皇帝已经走了,那些大臣们也三三两两的鱼贯走出金銮殿的大门。
站在石阶之上,李穆扫视了四周一眼,然后飞快的带著李恨水赶上走在前面的蒋琬,在一处转角处把他追上,略有些气喘吁吁的道:“李大人,请等一等……”
蒋琬诧然回头,脚步不由得停了下来,李穆与李恨水很快来到蒋琬的面前,李穆道:“那个……李大人此次奉命剿匪,不知有几成把握?”
他问得很隐晦,根本就不是问那些山贼的事,在朝廷禁军面前,一些小小的山贼算什么,他问的,其实是此次出征,有李布政随时在旁掣肘,他有什么想法?
蒋琬却似是完全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意思一般,说道:“啊,把握……那群山贼势大,上次五万大军就无功而返,这次也是五万;上次还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这次只是我一个小小的太中大夫,比起那位将军,完全不懂得如何行军打仗,只怕败面居多吧!”
李穆与李恨水齐感愕然,也不清楚他到底是听懂了呢还是没有听懂,这番话说得莫名其妙模棱两可,如果说他不怕,可是他又说败面居多,这个败面居然当然不只是因为面对一群山贼;可是如果说他怕,看他的表情,怎么也不像有担上半分一毫心思的样子。
这时刚才在皇宫之中扬长而去的太子李温从另一边走过来,见到李穆蒋琬二人在此,竟带头走了过来,他身后还跟著一堆的大臣,其中一个青布少年,面容阴柔,脸上微笑著,低头跟在李温的身后。
李穆看著这个少年,他当然认得这个少年,太子洗马李布政,短短数月,便让太子对他推心置腹,委为心腹,几乎所有的机密大事都是由他主管,提出的每一条意见都被采用,而那些意见,都是从李穆身边抽走一根一根的血管。
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恶魔,既羡慕太子能得到他这样的人才,对李布政,也是恨得牙痒痒的,只是却又无可奈何。
他原来以为他拥有七叶先生桑九指,谋略之上,已不需要别人;可是谁知道桑九指竟然便是鸠摩国公主的老师——桑椹先生。天下四大治世良才,一直待在他的身边,而他竟然没有发觉。
等到桑椹逃走,他因为识人不明,差点被神册皇帝贬为白衣,总算还有一批的重臣担保,这才仅只下贬为九江郡王,而李温身边的李布政,其阴狠毒辣之处,就像是一条躲在暗中的蛇,吐著信子,在你最松懈的时候,给人咬上一口,一咬就见血。
天下谋臣有无数种,如果桑椹先生是鹤的话,表面仙风道骨,可是鹤头顶上的那一小片的红顶,却是可以要人性命的毒药;那么青园主人江儒就是黑暗中的左手,从来都是隐在暗处,躲入幕后,翻掌间便是覆雨翻云;狼梦清溪郡主是凤凰,吞吐奇略,无所不谋,正大光明,勇于出击;而蛇……却是最卑贱的活著,在阴暗污泥中潜行,只要你露出一个破绽,它就能抓住闪电般跳起咬上一口,每每能让人毛骨悚然避之不及。
蛇一直都是人们最厌恶的生物之一。李穆见到李布政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
被一只毒蛇一直在旁边窥伺著,这种感觉,李穆已经尝到了,对于蒋琬的此次出征,因此更为担心。
蒋琬包围尚书府的手段,在他看来,足以当得一个狼字,快、狼、准,而且,出手必中,不留后患。
而蒋琬,更是一头有智慧的狼。
他的几次行动,都堪称完美,竟然无一人落网逃出,这种机密的算计能力,计划的周详,堪称可怕。
李穆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了谋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桑椹走后,面对李布政发动的每一波进攻,他发现他都无能为力,有的甚至要到了事后,才知道自己中套了。
而桑椹在时,这种事情,是从来都不会发生的。现在他只感觉自己成了一个有手有脚,却一步不敢走动的人,因为眼前看到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陷阱,他无法分辩,哪些陷阱是真的,哪些陷阱是假的。
他只能被动的防守,可是就连防守,都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危局。
自缚了双足之后,他就像一个只能站在一个圈子里。没有了一个足以独当一面的谋臣,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眼睛。
他之所以全力帮助蒋琬,不惜现在就跟太子翻破面皮,为的就是要得到蒋琬,因为他觉得,或许,他能够帮自己对付李布政也说不定。
一闪笨熊从来都不可怕,可是一个聪明熊,那就不只是可怕了。就像一个猎人,从来都可以猎杀虎豹,却没有多少人敢随便去招惹一头狼一样。
太子就李穆眼中的那头熊,在没有李布政之前,也只是一个太子而已,李穆根本从来就没有真正放在心上过,他担心的是三皇子云王李轩阁。
可是当太子李温得到李布政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这样想过了。
他只是感觉到一阵阵的无能为力,全身都不自在起来,这种感觉,比砍掉人的一只手还要令人难受。
李穆能不认识这还太子府中,第一幕僚的存在么?看到他们走过来,李穆只觉得全身肌肉都绷得紧紧的,耳边不由得又响起刚才在大殿之上,李温对他说的那一句悄悄话:“十三弟,可是很失望么?这次又是你输了。”
“又……”
他竟然说自己又输了,看著他那扬长而去的嚣张背影,李穆只觉得就像一把刀子砍在心口一样。而这时候,他在外面等到自己身边的那一群人,看到自己在这,居然又大摇大摆的带著一堆的人走了过来,又来羞辱自己的么?
手中的拳头不由得握紧,指甲刺入手掌。
“李温,你不要太过得意!”
“总有一天,我要你尝到今日今时,你对我施加的诸般痛苦!”
第九卷 王图雄霸 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党
这是四周的众人也都看到了这边的异常,三皇子清崖郡王李轩阁、四皇子宁王李传间、六皇子庄王李漓、十皇子成王李随、十五皇子恪王李闵都见状都走了过来,登时将蒋琬围在了中间,而其他的各派系的大臣,看到自已的主子在这力,见太子带著一大群人气势汹汹的过来了,自然不能弱场,竟然也都不急著回家了,纷纷向这边赶来,一时间,太子一系、三皇子一系、十三皇子一系,然后是诸多的皇子,还有一群看热闹的,竟然有数十号人。谓为壮观。
这群人中间,有白发苍苍的原太子太傅萧轶、有兵部尚书韦处厚、户部尚书韩弘、工部尚书钟离牧、中书令袁谭、尚书令王颖、金紫光禄大夫裴度、国子祭酒李师道、殿中监陶侃、侍中张成……囊括了朝中各派近五成的高官,几乎全是二三品的大员。这声势,也够吓人的了。
而且除了已疯的八皇子景王李祈、尚还年幼不用上朝的十九皇子李名城、二十皇子李业,南唐的十一位皇子,八位都在了这里。
这些人很明显的站成了四个派系,以太子为首,太子太傅萧轶、兵部尚书韦处厚、殿中监陶侃还有另外七八名官员站成一堆;以十三皇子清崖郡王李轩阁为首,四皇子宁王李传间、十皇子成王李随、户部尚书韩弘、工部尚书钟离牧、侍中张成,再加上其他的几人,站在一堆;李穆这边,六皇子庄王李漓、十四皇子晋王李恨水、十五皇子恪王李闵,再加上中书令袁谭、尚书令王颖、金紫光禄大夫裴度、国子祭酒李师道……
他们这一边的人倒是最多。可是文职居多,大多不掌有实权,而太子手上,有兵部,李轩阁手上,有户部工部,六部之中,吏户礼兵刑工,向来都是兵部、吏部、刑部最为重要,其余户部、工部掌管机械制造、人口审查、国库供给,还有税收的征集,也是很重要的两个部门,而礼度的制定、规制的教导,除了重大的日子,一向都是最不重要的部门。没有哪一个皇子会把目光放到礼部身上。
最后一派,则是那些不属于各派的人,他们围在一起,不过在的都是些没什么份量的人物,所以别人也不会在意。而这些人里面,就有刚刚升职为吏部尚书的韦昌阙。
刑部尚书杨津一向洁身自好,从不参与任何皇宫争斗,判刑之时绝不徇私,人称铁面;而吏部尚书秦安钢一去,这位新到的吏部尚书韦大人自然不可能立即就投入哪一位皇子门下。
他等于是皇上亲自提拔起来的,加上穆家穆朝盛、水家水燕南、苏家、琴家在朝中的势力,外加刑部尚书杨津、北军统领风裂云、裂土侯张玉觖、以及京城禁卫军统领郭双清,御林军统领周密,北苍营统领朱伺、白虎军统领田归道、青龙军刘光绰、黑鹰军统领屈突通,都不属于各派,军队一向对夺嫡之争不感兴趣,就算成功,没有军功也无法升职,而且冒著杀头的危险,反正他们的手中只要握有军队,便可以高枕无忧,神册帝虽然年事已高,可也不像是那么快就会驾崩的样子,急于表态,也许什么都没捞到反而啃上一口的屎。
每位皇帝最重视的是什么,军队!军有一有任何异动,根本就瞒不过他的耳目,而且一旦确实,这个官员便要倒大霉了,那可和文官不一样,还有什么下狱,迁嫡,贬为白衣,流放三千里之类的,直接杀无赦,尤其是那些手掌重兵的将军们。
这四批人阵垒分明,各站一处,中间就只有蒋琬。
太子看著蒋琬,再看看围在四周的众人,尤其是李穆李轩阁身后的众人时,冷冷一笑,说道:“李大人的面子真不小啊,祝贺你剿匪成功归来,到时孤一定要前来好好祝贺一下李大人‘升迁之喜’!”
他特意将“升迁之喜”四个字咬得很重,谁猜不到他到底想要说的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以为蒋琬或许会勃然大怒,或许会因为畏惧太子的权势忍下这口气,却不想蒋琬竟然微一躬身,说道:“多谢太子的美言,四一定不负所望!”
四周众人一片愕然,看著蒋琬那云淡风清的脸,他难道真的不懂?只有李布政看著蒋琬的面色,没有向别人那样或幸灾乐祸面色郁郁,反而一片凝重。
他不会相信,这个人,他一定认识,而且,他如此慎定,一定有什法宝,可以制住自己,可是,那法宝是什么东西呢?
想到自己的心中,根本毫无牵挂,不可能有人拿任何东西来威胁自己,就算把自己的父母绑来用刀架在自己面前,自己都不会丝毫动容。
那还有什么手段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李布政想破脑袋,居然也想不出一个可以制约自己的理由,可是他却坚信,一定有什么自己所没有想到的。
面前这个人,真的不简单。李布政第二次,感觉到了危险。第一次是在书剑江山阁,见到那个闯过第九重的少年蒋琬之时,而第二次,就是面前的这个太中大夫李四。
看向蒋琬的眼神,不由得更加复杂。
李温本来想看他的的反应,没有想到这个李四居然如此,他这边的人见太子面色不愉,李温的目的没有达到,别人也不赞扬一下太子的说话高明,那个李四笨得和猪一样,于是起了奉承之心,一个官员拍马屁道道:“哈哈哈哈……李大人,你还真的是够搞笑啊,太子是说,你如果能够活著回来,也只有面对圣上的震怒,你还是祈祷著自己,每天多拜拜菩萨吧,也许老天显灵,让你还能回乡养老。”
说著自以为很好笑的大笑了两声,却发现四周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静静的看著自己,他不由得摸摸自己的脸,说道:“我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为什么你们这么看著我。这一句话挺好笑的,太子骂他,他还真的以为是在祝他升迁呢?连这么简单的话都听不出来,真是笨啊!”
所有人的面色一瞬间连转了四五次,由惊愕到发呆,再到面皮抽筋,最后一个个实在忍不住了,大笑声一片,而太子这边,却没有人敢笑,所有人都瞥住笑容,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一个个转过身去,拼命的捶打胸膛。
李温面色铁青一片,对著身边的另一个大臣道:“朱臣弟,这个人是你推荐的吧?承议郎,嗯……”
他“嗯”的时候,完全是以鼻音发出,那朱臣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听到此话,只惊得面目发白,一骷咙跪倒在地,不住颤抖,连连叩首:“老臣有眼无珠,请太子恕罪,恕罪……”
李温一挥衣袖,完全不管跪在地上不住磕著响头的那老人,额头都渗出鲜血来,冷冷的道:“朱臣弟,你和你的这位好侄子,明天不用来了!”
他转身便走,那些大臣急忙跟上,上了轿,转眼便去得远了,只留下听得这话瘫倒在地的那老人,而那个肇事的小官,居然还不知所谓,扭头四顾看了看,问地下的老人道:“大伯,太子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转身就走了?明天不用来,太子放我们假吗,几天啊?”
那老者只气得一口鲜血喷出,再也不管他,爬起身来,颤颤微微的往外走,口中喃喃道:“孽畜,报应,报应啊……当初为了给你们这些人求得一个小官位,谋得一个进身之阶,老夫求了多少次,想不到,想不到……”
看著他的背景,所有人面上都露出不忍之色。只是却没有一个人发声挽留他一下。看著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宫门之外。
这下那人才感觉到不对,茫然四顾,说道:“这是怎么了?大伯为什么无缘无故生我的气……”想了一想,终于还是举步追了上去,“不行,我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