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爷-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当即就决定了让郭怀英去陇西,顺便带上五百万两库银,还有皇帝的私人内库也拨出了两百万两赈灾。不得不说,这时候的苍瀚还是相当强盛的,国库也充盈,所以皇帝才能拿出那么多钱来。而皇帝这样快的一个决定显然也出乎了萧家的意料,一时间萧家竟也找不出理由和人可以跟着郭怀英去陇西的。
赵谨霆在旁看着皇帝的这番安排,情形极为熟悉。当年也正是田猎之时,传来了陇西地动的消息。只是,算着时间,赵谨霆隐约觉得这地动未免早了两年吧?因为当年为了争谁去赈灾,还不免一番口角。为的也就是那赈灾的库银。后来萧家和郭怀英都去了陇西,他们之间的争斗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变的白热化。
只是这次地动竟是早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赵谨霆在他溺水醒来之后,多少发现一些事情,和过去还是有些出入。虽然都会发生,但是时间上和因由上却变的有些不同了。就不知道这样的改变究竟会带来什么结果。不过这也是坚定了赵谨霆改变曾经结局的念头。
就在这个忙乱的时候,营帐外又传来了一声通报,竟然是太后驾到。
这次重来,还是赵谨霆第一次见到太后。平日太后礼佛,除了与皇后见上几面,她甚至免了后宫其他妃嫔的请安,鲜少出现,甚至这次田猎都没有太后的身影,可如今太后怎么又会在这里呢?
别说赵谨霆奇怪太后的出现,就连皇帝也觉得古怪了。
众人朝着太后行礼之后,就见太后那并未见太苍老的容颜上露出一抹不安的神色,她对着皇帝道:";陛下,这两年哀家曾和陛下说过,总有心神不宁之兆,而近日礼佛这样的感觉更胜。十日前,更是断了一串佛珠。先前有人在宫中急报说是陇西地动。哀家前思后想,果然是佛祖的醒世。";
原来是先有人通报到皇宫,然后再到了田猎的营地。却没想到,太后竟然也随后追来了。
皇帝被太后的神言神语吓的不轻,忙道:";母后,这。。。。。。真是这样么?";
太后道:";哀家还会胡说不成?陛下,您该即刻回宫,斋戒沐浴清修。这田猎大典杀气太重,有伤天和。不若就此结束罢了。";
皇帝本就是有点神叨的人,这会儿听太后之言哪里还敢说不,当即就下旨即刻回宫。皇室的田猎大比也取消了,只剩下民间的。
所有人都没想到会出这种事,皇帝的旨意一下就不免有些慌乱起来。
但是让人更没想到的却是太后突然提出要去陇西万俟山替皇帝礼佛,以祭奠这接连好几次的地动大灾。这下在营帐中的人都有点傻眼了。闻讯而来的皇后,几乎就是第一个说反对的。
在皇后的眼里,太后是她后宫的一大支柱,有了太后她和皇贵妃之间的争斗才有筹码,她又怎么可能在大皇子就要被立为太子的前夕让太后离宫呢?
第二个不同意的当然就是皇帝。理由和皇后基本差不多。他也不可能让太后在大皇子没有顺利立为太子的时候,让太后离开。
有这两个人的不同意,再加上朝臣们纷纷出言,太后年岁大了,也不适合长途跋涉,更何况那里还在地动,有危险等等。
不过也是有人想着太后可以离开,当然就是萧氏和她娘家了。
太后其实心里也清楚皇帝的顾虑,但她这次倒是真的担心陇西的情况是否会拖垮国本。太后在先帝在时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女人,时下放开一切清修,也是因为先帝离世,她觉得身心皆疲罢了。但是对于江山社稷,她还是相当关心的。
所以这次太后是真有些犹豫了。
而就在这时候,皇后却道:";太后娘娘,陛下,臣妾倒是有一想法,不若在众皇子中选一个替太后娘娘和陛下去清修,以慰上苍。";
太后和皇帝一听,顿时觉得这倒也是一个办法。但是让谁去呢?
作者有话要说:呀呀,我今天准时了!终于!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皇贵妃萧氏一听皇后的这个建议;顿时心里就起了不好的预感。田猎若是提早结束;那么就意味着立太子的事会被提早提上议程。虽说萧氏和她的娘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但是早一天立太子,对于萧氏而言,在后宫里的日子就难过一天。而这一点,对于皇后娘娘而言;也是一样。只要大皇子一天不成为太子,她的心也是一天不安生。况且,萧氏在旁的虎视眈眈;皇后娘娘是有多怕夜长梦多啊!
所以;皇后此番的提议,至少有大半都是冲着赵谨霆来的。这点毋庸置疑。皇后也是好计谋,她乘着太后提起的时候;才说出来,而且选的正是赵谨霆得罪了萧家的时候。三皇子身份尊贵,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连皇帝心里也清楚的很。可是正是因为着这份尊贵,所以若让三皇子去陇西参佛,那不是最好的选择么?说起来,也不会在佛前觉得弱了身份,不够重视。
萧氏哪里会不知皇后的用意,心里暗恨之下,表面上却不得不道:";皇后娘娘说的是,太后娘娘万金之躯,这样长途跋涉,又怎能让陛下和臣妾放心。";
太后素来不太理会萧氏,为的却是萧家的意图太过明显,而且萧氏违反了宫中的祖制被册封为了皇贵妃,太后对于皇帝的做法自然不能太过多言,但是态度上对于萧氏却是不喜的。
所以萧氏虽然说这番话,太后却并不领情,只是淡声道:";劳皇贵妃操心了。哀家是上了年纪,但还没到动不了的时候。";
萧氏顿时脸色有些难看。皇后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有说不出的舒畅之意。不过这时候并不是为这点小事高兴的时候,皇后便道:";太后娘娘,皇贵妃也是关心太后的身体。孝心可嘉呢。";她这会儿还得为萧氏说上两句,如果太后真的恼了萧氏,那么让三皇子去参佛的事可就悬了。
太后见皇后开口,也就不说话了,反倒是看向皇帝,道:";陛下,你看呢?";
皇帝想了想便道:";若让皇子替母后前去礼佛,倒也是个法子。但是,这究竟让谁去呢?陇西又有地动。这。。。。。。";皇帝显然有些犯难了。
见皇帝在沉咛,周围不管是嫔妃还是大臣都没敢出声。其实他们这时候都有点矛盾。像是萧氏,她当然是不希望她的儿子去往陇西,可是萧家的两位侯爷却又不这么想了,毕竟如今大皇子会立为太子之事已经成了板上定钉。那这次让大皇子前往陇西礼佛就根本不可能了。所以最佳的人选当然是三皇子。再者说,陇西地动,郭怀英要带着七百万两灾银前去救灾。萧家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前去。若这时候三皇子能够随行,不论如何,对他们萧家都会有利吧?
萧家的两位对望一眼却是想要提出让三皇子前去。不过他们也知道这会儿若由他们提这茬,估计会有问题。皇帝毕竟也不是傻的。所以最好还是由其他人来提最为合适。但是让谁来提这又是件伤脑筋的事。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都落在了皇后身上。这两人也都是深蕴政斗之道的。皇后会提这样的建议,他们当然能想到是为什么。
可皇帝这会儿又不是这么想了。正如萧家两位想的那样,皇帝又不是傻的。这时候若让大皇子去礼佛当然是不可能的。可是要让看上去最合适的三皇子去,那又似乎不太好。毕竟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萧家的不满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若这时候再让三皇子远去陇西,那对于萧家而言,岂非更像是外放一般?就算是为了后宫的平衡,他也不能让三皇子去陇西啊。
因此,可见皇后的有些想法却和皇帝有着天差地别,也难怪她不受宠了。不过,皇帝的诡异思路也是群臣们不太会明白的。
果然,见皇帝久久不言语,皇后就有些急了。因为她知道皇帝有些时候想法是极不靠谱的。皇后生怕皇帝会脱口而出让她的儿子去礼佛,于是就干脆出言道:";陛下,臣妾以为,三皇子若能替太后娘娘前去礼佛,自是最合适不过的。";
皇后这话一出,好几拨人的神情都有了微妙的变化。萧氏不说,自然是恨的咬牙切齿。可萧家两位侯爷却眼中闪过笑意。但最诡异的却是该属三皇子赵谨霆了。
只见他就像是呆了似的,站在赵谨睿身边,脸上隐约竟像是浮出一阵光似的。赵谨霆此刻心里可谓是心潮澎湃。这礼佛之事,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啊!因为曾经赵谨睿就替父皇去陇西礼过佛啊!只不过这回却变成了替太后!赵谨霆心里几乎就要跳了出来。他怎么就没想到呢?若是他能够出宫去礼佛。。。。。。。礼佛,何谓礼佛?那就是至少三年五载的自由啊!
赵谨霆几乎连想都没想整个人就扑了出去,道:";皇祖母,父皇,皇后娘娘,儿臣愿替皇祖母去陇西礼佛!";
萧氏顿时一惊,道:";霆儿!莫要胡言!";
而站在赵谨霆身边的赵谨睿竟然都没反应过来,连拉都没法拉住他。
皇后这时候却接着话道:";妹妹此言差矣。三殿下一片孝心,可感天地呢。";皇后这时候完全就是笑语嫣然的样子,朝着皇帝道:";陛下,您说是不是?三殿下既然如此说,不若就让三殿下去吧?";皇后娘娘显然是想不到三皇子竟然会如此配合,心中不免嘲笑这位皇子的不懂事。
萧氏的脸色难看的很,不由就朝着皇帝道:";陛下,霆儿尚年幼,这些日子又屡屡受惊,身子虚弱。这若是长途跋涉,臣妾唯恐。。。。。。";后面的话萧氏则又说不下去了。
皇帝这时候倒是扫了眼在场的人,果然,萧家的两位侯爷脸色很不好看。再看萧氏那就更是一副不肯让赵谨霆离开的模样了。皇帝便觉得自己想的没差。殊不知两位侯爷脸色不好看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萧氏的出言阻止。
皇帝就摇头道:";霆儿确实孝心可嘉,不过,霆儿犯了戒律,这时候去礼佛恐怕不合适。";
这回换得众人哑然了。皇后的脸色几乎就像锅底了。萧氏倒是一副松了口气得模样。至于萧家的两位侯爷,则直接就是无语了。谁知道皇帝竟会还记着这一茬。
赵谨霆也完全是僵在了那里,事情似乎并不那么容易改变啊?
皇帝像是不知道眼前这么多人都愣住了似的,就看向赵谨睿道:";睿儿啊!你对兄弟尚可如此爱护,自然也是有孝心的。这次陇西礼佛,你就去吧。替父皇和你皇祖母为这江山社稷祈福。这也是我朝皇子应有的担当。";老二家世简单,在宫里的身份也不高,但对于民众而言,却已经是高不可攀的皇子了。所以此去二皇子是最妥当不过了。
赵谨睿这时越过赵谨霆,跪在皇帝面前,道:";儿臣遵旨。";
皇帝满意的点头,还特别上前扶起赵谨睿道:";睿儿啊。父皇知道此行艰险,辛苦你了。陇西如今正值灾年,你可要替朕好好安抚民心啊。";
";儿臣知道。请父皇放心。";赵谨睿恭敬道,语气中听不出一点不愿意。
皇帝龙心大悦的点头,感叹道:";睿儿啊,礼佛需经年的时间,再过年多你就要极冠了吧?父皇倒是不能为你极冠了啊。";
赵谨睿就道:";父皇,天下民众的安危比之儿臣的极冠,自然是重之又重,所以儿臣愿意前往陇西礼佛。请父皇放心。";
皇帝像是第一次看到赵谨睿似的,这小小年纪就已经应对得当,更有一股从容气质。皇帝欣喜不已,连连称赞了赵谨睿好几声。于是,赵谨睿前去礼佛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赵谨霆则是傻傻的被赵谨睿拉了起来,心中悲愤不已,他都自愿前去礼佛了,却为什么不让他去?
而这时候,周柞林开口询问皇帝:";陛下,不知二皇子何时出发?";
皇帝想想便道:";此刻若让睿儿去陇西,朕恐怕路途危险,不若就等立太子的大典结束后,选吉日出行吧。";
周柞林闻言一怔,提醒道:";陛下,可是太子大典的吉日尚未选出。。。。。。";
皇帝就有点不耐烦的道:";这吉日有如此难选么?这都多久了?老师,此事就交与你办。下月前定要举行太子大典。";
周柞林无奈,只得和众臣俯身应道:";臣等遵旨。";
如此一来,太子大典的日子也就有谱了。大皇子和皇后闻得这话自然是暗中欣喜不已。萧氏却生生冷了脸。此刻距离立太子的吉日尚有一月余吧。
交代完所有得事,皇帝和太后就先行回皇宫了。因为太后说田猎太血腥有违天和,所以田猎就到此结束了。各宫的众人,都散了,准备回营帐收拾回宫。
而赵谨霆原本被赵谨睿拉着出了皇帝的营帐时,人还有点发愣。可之后,没等他和赵谨睿说上话,就被萧氏的宫女带走了。萧氏经历这么多自然是要见他的。
只是赵谨霆才进了萧氏的营帐,就瞧见她重重的将桌上的茶具全部给扫落在了地上。
赵谨霆默然无语。他知道萧氏心中的郁闷。大皇子成为太子,萧氏的出境将会变的艰难,而她还得随时看皇后的脸色。某种意义上而言,赵谨霆有些同情他的母妃。在这个地方又怎么可能不争?不争的结果就是灭亡。
";母妃。";赵谨霆看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
萧氏却冷冷看了赵谨霆一眼,道:";霆儿,你究竟在想什么?";
赵谨霆很清楚萧氏为什么会这样问他。
赵谨霆这时候却完全无法解释。
萧氏看着他,最后却笑的苦闷,道:";霆儿,那一代闲王的话,却不要再说了。那不过是个笑话。闲王又岂是易为的?即便你肯,可他人呢?";
赵谨霆一怔,他以为萧氏至少会重重的骂他一顿。岂知萧氏竟说出了这样的话。
萧氏也不理会赵谨霆的发愣,径自上前将赵谨霆揽在了怀里,口中轻声道:";霆儿,母妃也知道你辛苦。可从今往后,我们不论做任何事却要更小心。就算你无心那皇位,可有人也不会放过我们的。霆儿,母妃就只有你了。";
";。。。。。。。母妃。";赵谨霆心中发颤,他从未想过他的母妃竟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来。
萧氏娇美的容颜上却显露着一丝疲倦,她用力搂着赵谨霆,就好像所有的希望都在她这个儿子身上。萧氏轻声道:";今日陛下问你的话,你答的好。萧家确实太过张扬了。这天下依旧是赵姓。如今大皇子当上了太子,孩儿,你可要记住,莫要与他有何冲突。母妃毕竟不能时时在你身边。你还这么小。。。。。。皇后心思不可小窥。";
";母妃。。。。。。您也勿要太担心。孩儿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赵谨霆真心道。
萧氏露出微微的笑意,道:";如此就好。不过,霆儿放心,只要有母妃在的一天,便不会让你有任何事。";
";嗯!";赵谨霆乖巧点头,这个时候他不想再说任何让萧氏心烦的话了。
母子两相拥了很久,萧氏叹了口气,才道:";你可知,你昨日所为,让你叔父很是丢脸。";
赵谨霆点头,道:";叔父他们。。。。。。";
";你勿要管这些了。母妃也知道,萧家在外确实不可一世。此事也好,多少让他们收敛一些。不过,今后你切勿如此鲁莽了。毕竟。。。。。。我们也要靠萧家才能有出头之日。";萧氏说道。
赵谨霆深吸一口气,道:";母妃,儿臣明白。只是,若他们再如此下去,早晚有一天会。。。。。。";
萧氏闻言看着赵谨霆轻轻一笑,道:";原来孩儿都明白。母妃还怕你太年幼呢。你说的不错。只是。。。。。。";萧氏突然不再说话。
赵谨霆略有疑惑的皱眉,不懂萧氏为何只说了一半,便不再言语。
";母妃?只是什么?";赵谨霆追问一句。
萧氏这时却笑道:";行了,这是大人的事。你还是好好照顾你自己吧。那二皇子赵谨睿时下看看对你倒是真心。这次他要去陇西礼佛,你便去送行吧。毕竟他也是皇子,若能交好将来也是助力。";
赵谨霆心中暗自一个瘪嘴,何止是助力?他将来就是皇帝啊!自然是要交好的。赵谨霆就乖巧答道:";母妃放心,儿臣知晓的。";
萧氏点头,就放了赵谨霆离去。
赵谨霆出了萧氏的营帐,心里叹了口气,虽然过去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但是赵谨霆却隐约想起有段时间,他母妃看着他的眼神确实很古怪。他也很难形容。而这次,他母妃之所以会和他说这些,恐怕就是他的那句";闲王";所惹的吧?
他的母妃在后宫中也确实艰难呢。赵谨霆的心绪难免有些低落,不过回到营帐之后,却看到了先前还在一起的人,二皇子赵谨睿。
赵谨霆有些惊讶,道:";二哥?你怎么在这里?";他其实更想问的是,你怎么又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第一章的讨论,那啥,蘑菇真心说,那是伏笔,处处伏笔。orz。
虽然不想剧透,但是这里不得不为二哥说一句话:他绝对是个好小攻!两辈子他都没有对不起三爷啊!
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往后看吧。orz
羞涩的说,蘑菇又开了一个新同人坑。orz,目前好爱中,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不会影响本文日更的。嘿嘿。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赵谨睿当然不知道赵谨霆此刻在想什么;见到他无恙归来;终于松了口气;道:";霆儿,你没事就好了。";
赵谨霆愣了一下,道:";怎会有事?";
赵谨睿叹了口气道:";今日萧家两位侯爷和国公爷找到父皇,我还怕你会受责罚。还有皇贵妃娘娘。。。。。。此事也是因我而起;若害得你。。。。。。却是我的罪过了。";
赵谨霆闻言才算明白了赵谨睿担心的事情,当下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就淡淡笑道:";二哥多虑了。此事本就是萧家的错。怎能怪二哥呢?";说着赵谨霆就引着赵谨睿往营帐里走。
进了营帐两人宾主落坐后;赵谨霆才道:";二哥;说起来,倒是做弟弟的该多谢你了。先前在父皇面前,二哥却替我挡了那责罚。";
赵谨睿摇头;道:";这有什么好谢的?你本就身体不好,哪里受的起那般责罚。况且这事我也有责任。";赵谨睿似有些不太习惯如此和赵谨霆谢来谢去的对话,就转了话题,道:";大皇兄不久就要被立为太子,三弟可有何想法?";
赵谨霆闻言心里暗自猜测赵谨睿问他这句话的用意,当即便道:";大皇兄要立为太子,我等做兄弟的自然是要为他欢庆,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可言?";
赵谨睿闻言,便是沉默,一瞬不眨的看着赵谨霆,他的目光让赵谨霆竟有些心慌,赵谨霆忙笑了笑,道:";二哥,难道不是这样么?";
赵谨睿这时便轻声道:";三弟,若你愿听为兄一句话,那便要万事小心提防赵谨宏。";赵谨睿这时候甚至没有用";大皇兄";去称呼赵谨宏。
赵谨霆闻言一惊,他当然没想到赵谨睿竟会对他说这些,还是提醒他防着赵谨宏。其实今日赵谨霆已经不止一次听人说要防着大皇子了。而他心里又何尝不清楚呢?
赵谨霆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回应赵谨睿这句话,若是其他人说这话,赵谨霆最多也就道谢了事。可是偏偏是赵谨睿,他若仅仅只是道谢,似乎像是他对那个位置有什么野心似的。可是若不说,又实在说不过去。
赵谨睿看着赵谨霆有些发愣的样子,却以为赵谨霆没想到其中关键,不禁就道:";大皇兄素来忌惮你。此次他能立为太子,在宫中的地位必然大涨,而你。。。。。。为兄却是怕你万一和大皇兄对上。";赵谨睿的话语里虽然没有直接说出赵谨霆性子高傲且恣意,素来就是惹事生非的主,但是万一这要是在宫里和大皇子对上,那吃亏的,恐怕就是赵谨霆了。
赵谨霆听了赵谨睿殷切的言语和似是毫不作伪的关心,心里虽然难免有些感动,但是更多的却是疑惑和心惊。有过曾经的经历,赵谨霆太清楚在宫里要是能有一份真挚的关心是有多么难的一件事。而赵谨睿。。。。。。却和过去一样。就算他已经如此避免和赵谨睿有太多的接触,更不会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的嘲弄这人。可这人却仍是那样的么?
赵谨霆免不了有一丝恍惚,时光似乎又再一次有了交错的感觉。那时候,赵谨睿也是要去礼佛的前夕。而大皇子已然是太子。萧氏为了拉拢宫中的嫔妃和皇子,就让赵谨霆与赵谨睿交好。可那时候赵谨霆怎么可能看得起对他而言身份地位皆是低微的二皇子。而且二皇子的平庸也是他所厌烦的。在赵谨霆的眼中,赵谨睿傻的被朝臣们推出宫外去礼佛,那就是变相的流放。一个被流放的皇子,还有什么可多说的?
但是,那时赵谨霆因着萧氏的关系,所以不得不接待了前来道别的赵谨睿。而赵谨睿在当时也是说了这样的话。让他小心提防大皇子。赵谨霆当时几乎就要笑岔了气,他对着赵谨睿说:";就那个懦弱无能的家伙,还需要本皇子提防?二皇兄,莫非以为我是你么?而且,你都要出宫了,还管这些做什么?礼好你的佛才是正事吧?";
赵谨霆突然意识到,似乎从小到大,赵谨睿对于他始终有着类似的关心话语,而他却从未有放在心上。反倒是赵谨睿,面对他无数次出言嘲弄和挑衅,赵谨睿却始终一笑而过。所以,赵谨霆从来没有把赵谨睿当成是对手。直到后来,当赵谨睿站在比他更高的地方时,他才会如此惊讶,如此震惊。。。。。。那么,就是说赵谨睿从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懂得隐藏他的真意了么?
那眼前这些话,他又是出于何种目的才说出来的?赵谨霆心知不可能套出赵谨睿的真心话,但是赵谨睿若真的想要通过这些言辞,让他放下提防之心,那他就如了赵谨睿的愿又能如何?
赵谨霆想着便自然道:";谢二皇兄关心,我会注意收敛行事,不和大皇兄起冲突。";
赵谨睿看着赵谨霆一副恭敬的样子,不知怎么的就觉得有些违和的感觉。这样。。。。。。。甚至可以说是小心翼翼的赵谨霆还是过去那个恣意妄为的三皇弟么?究竟。。。。。。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才让三皇弟突然变的。。。。。但是,不论是发生了什么,对赵谨霆而言想必是很难承受的吧?所以那时候才会有那样";不要杀我";的梦魇。。。。。。
突然之间,赵谨睿心中竟涌起一股难以形容的烦躁。他不喜欢赵谨霆现在的样子。他的三皇弟,就该是活的恣意潇洒的。他的笑容中根本不需要任何顾忌!他就该随性而活,而不是现在这样谨小慎微的模样。
赵谨睿不禁想起了在市集上赵谨霆那时的慑人威仪,只不过是十岁的少年,却有着那样不凡的气势。让人心惊,却也让人折服。也只有那种气势才适合赵谨霆。只有那样的赵谨霆才能让他。。。。。。羡妒。。。。。。
然而,那个时候,那样的赵谨霆竟朝着他跪下了,却是为了萧家求情。而那明明就是和他无关,萧家的狂妄嚣张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但是,赵谨霆却。。。。。。折了他的骄傲!他果然还是在意萧家么?也是,萧家眼下却是赵谨霆的唯一凭仗,赵谨霆毕竟还年幼,若萧家。。。。。。赵谨霆心中又是打了一个咯噔,他从未忽略过来自父皇眼中对于萧家的那抹暗沉。或许,真是旁观者清,他一个不受人关注的二皇子却往往能够知道更多的东西。这也是那几位大人对他说的话。
可是,若万一真的萧家出事,那三皇弟的处境。。。。。。赵谨睿有那么一瞬间,竟觉得他不该就此离开皇宫。但是,赵谨睿很快又回过神。他若继续在皇宫中,又能做什么?他眼下什么都没有,不是么?甚至还要三皇弟替他出头。所以,他若他真的想。。。。。。,那他必须也要有相配的实力。他能够做的就是乘着这次的陇西之行,没有任何束缚之下,让他计划已久的事情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也只有这样,终有一天他能够回到这里,将他所羡妒的人。。。。。。
赵谨睿冷不丁的颤了一下,他究竟在想什么?若终有一天他能回来,那就意味着眼前这个人将是他的强劲对手。。。。。。若他的三皇弟还能像以前那样恣意妄为下去,那将不足为惧,可是若他的改变一直持续下去,那他将。。。。。。不可限量。。。。。。
";二哥?二哥,你在想什么?";面对赵谨睿突然之间的沉默,赵谨霆不禁有些觉得奇怪。在他的记忆里,赵谨睿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的复杂表情。而赵谨睿在他面前永远都是带着淡淡的微笑,一副好脾气,好欺负的样子。。。。。
赵谨睿顿时回过神,勉强笑了一下,道:";既然三皇弟都清楚,那么二哥我也无须多操心了。天色已经不早,还要赶回皇宫,二哥就不耽搁你了。先走一步。路上小心。";说着赵谨睿似是有什么急事一样,拱了拱手,起身就走了。
赵谨霆有点目瞪口呆的看着如此的赵谨睿,好半晌,不禁失笑,他的这位二哥什么时候变的如此。。。。。。如此了?这可真不像那时候的二哥啊!那皇帝的威仪,让人心惊。也正是那个时候,赵谨霆才真正看出来他的二哥竟是有那等心性的,他才是真正适合那个位置。。。。。。
至于他赵谨霆自己,这几年里,看来真的要小心应付了。若他真的想为闲王,那么他还必须作出点";闲王";应该有的样子来。或者这样做会让母妃难过,更会让萧家更失望,可。。。。。。这样总比将来发生那种杀家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