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弑禅-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八一回【大天穹镜】(一)

第三百八一回【大天穹镜】(一)

。。

见到空中金光乱放。金光当中还有一个面目看的并不十分清楚的人坐在其中,自己众人也漂浮在空中,如坠云雾,顿时以为自己遇到了降凡的神仙,一个个吓得浑身哆嗦不已,连连叩拜:“多谢大仙不杀之恩,小人们回去之后定当周济来往穷人,行善积德,再不敢如此了。”

卓知远带起一阵风,将他们送到了山下的赌场后院当中,这几人诚惶诚恐,今生今世怕是都再不敢做什么恶事,这对于鬼神的敬畏,往往要比律法更好用一些。律法始终被人掌控,而亲见鬼神,敬畏之下,反倒有时候事半功倍。仙界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数千年也不会在人间露上一面,只是索取无度让他们奉献信仰之力,就和这帮纨绔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随后卓知远又看着小红和那名赌客,说道:“你二人无过无错。倒也没什么功德,就此回去吧。”说罢,两张银票飘落在他们的脚下,待他们捡起之后卓知远也将他们送下了山。

两人千恩万谢,也是大声呼喊神仙神仙之类的,怕是这辈子在心里也留下了诸多的敬畏,回去之后,拿着卓知远给的银票,若是日后有发达之日,也恐将会一生行善,或许能多帮助几个苦命之人吧。

剩下那两名伙计此刻已经面如土色,抖如筛糠,不断的磕着头,口中只是不断的喃喃饶命饶命,却是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二人为虎作伥,本也当诛,不过你们也是为势所迫,今日可饶你二人不死。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二人可愿意为本尊做件事否?”卓知远缓缓开口,在金光之间,他更显得佛相峥嵘。

那两名伙计额头上已经磕出了血来,哪里还敢说什么不愿意?当然是纷纷说道:“大仙尽管吩咐,小的万死不辞!”

卓知远满意的点点头:“虽然说开设赌场,也只是源自于凡人的贪欲,没有赌客自然也便没有赌场,本尊本不该干涉此等行为。但是。尔等这赌场已然犯下重恶,却是不能放过了。我送你二人回到赌场,你们立刻将所有赌客驱逐出去,将赌场的钱财散与穷人,广行善事。你们可做得?”

那二人傻乎乎的看着卓知远,只是缓缓摇头说:“大仙,并非小人不从,只是,这赌场又并非我二人所有,我们想做却也做不到啊!”

“本尊自有打算!”

早看到卓知远的神通,这两名伙计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连连叩首道:“但凭大仙吩咐了!”

卓知远详细的给二人讲解:“赌场所有钱财,本尊将交于你二人之手,从此你二人此生当吃斋素行,广行善事。这间赌场你们负责改建,建成之后取名积善堂,广布粥食,施以寒衣,收留无家可归之人,直至他们身康体健足以谋生。若遇孤儿,当将其收留。使其开蒙识字,读书明理……”随后,卓知远将自己想象之中的一个多功能的积善堂说了出来,告知他们该如何应用这笔钱财,并且如何保证将来的收益,再继续应用在这些善事之上,都有了一个基本完整的交待。

这一交待,便是两个时辰,那二人再不敢有任何心思,只是将卓知远所言一切尽皆虔诚的记在心中,作为今后自己一生所为的标准。

见这二人果然虔诚,卓知远这才感觉到满意,随后令其二人将赌场之中的赌客尽皆驱散,至于其他的伙计、荷官等人,卓知远也使了个法儿让他们见到了所谓的“神迹”,然后便将其中一小部分他查探之后觉得还算善良之辈之人留了下来,给那两个伙计作为帮手。而其他大部分人,则将之都赶了出去。

赌场的老板虽然平日里并不在赌场停居,但是听到自己赌场发生了重大变故,又怎么可能不赶紧赶过来?可是一进来,便看到那浑身金光绽放完全是神仙下凡模样的卓知远,吓得纳头便拜,口中却还是在恳求卓知远将钱财还给他们。

卓知远恼恨这几人不知悔改,且为富不仁,连一句话都懒得跟他们说了。查探了一下他们的记忆,找出了他们身后庇护他们的大伞,却原来是皇宫之中的一个宦官。暗暗记下那宦官的名字,等到他去了西京之后,定然是要皇帝老儿虞江给他一个交待的。

然后。便一人赏了那几个老板一掌,让他们忘记了前世今生,忘记了一切,从此成为浑浑噩噩生活勉强能够自理的白痴,也让他们成为了自己的赌场所改的积善堂之中的第一批受到善举恩赐的人。

赌场这边的新招牌已然挂了上去,那两名伙计倒是动作很快,而看到他们战战兢兢的模样,卓知远也并不担心他们以后会再借用这积善堂敛财,因为卓知远还有没做完的事情。

随后,卓知远做出了一件让天下通玄界整个震惊不已的事情,他居然在整个勉州城中现了法身,漂浮在空中,依旧让浑身金光绽放,站在半空,神情肃穆,就仿佛真的是天神下凡了。剑仆当然是肃手站在他的身后,扮作仙童,令得整个勉州城都膜拜不已。

利用这所谓的“神迹”,卓知远将积善堂的事情公诸于众,并且邀请城中的富商、药房、坐堂的大夫,都在积善堂挂了名号。以后积善堂的资金便交由城中所有富商进行打理,保证积善堂今后行善的资金来源,同时药房和那些大夫。都作为积善堂轮值之人,帮助积善堂广开善缘。有了“神仙下凡”,这些事情操作起来简单至极,即便是大奸大恶之人,在目睹了仙人的风采之后,也都从此心生敬畏之心,不敢说以后高抬教化,至少也再不敢打积善堂的脑筋。

城中本有善心的那些富商、大夫以及官员,更是膜拜不已,表示一定将积善堂发扬光大。

卓知远看到眼下的这些情景,虽然无从推断数十年后乃至于更远的时间里。这积善堂能成就如何的善缘,但是,至少庇佑一方穷苦之人,在灾难之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是不成问题了。

不过,卓知远也没有想到,这积善堂今后一开便是上千年之久,直到大胤皇朝覆灭,积善堂却依旧保存了下来,并且秉承数十代人,一直都是中土最大的善堂,并且从来都没有人敢于对积善堂起任何的歪心,也不知道帮助了多少穷苦之人。

这份善缘,却也不是卓知远所能够想象得到的了!只是一时的善心,偶尔的无心之举,却插柳成荫,广繁茂盛,这本就不是常人所能预期。

而且,积善堂几十年后越发展越大,占地极广,其中有庇佑孤儿之所,有免费的学堂,有专门施药布医的医官,还有武学堂,施粥馆等等,乃至于影响了这整城的百姓,令得天下尽知,勉州城乃是天下善人最多的城池。此乃后话,再也不提了。

“剑仆,可是对我这大费周章之举尤为不解?”重新上路的卓知远,笑着询问身旁的剑仆。

剑仆倒也老实,点了点头,卓知远又道:“有大能力者,便该担大责任,那仙界的狗屁神仙,也都不过是些蝇营狗苟之辈,枉费了世间这么多人对他们顶礼膜拜。经此一事,我也需要寻个地方静修。提升修持了。”

前边半句,剑仆还并不是太理解,需要时间去消化,但是后半句却是听得真真切切:“师父,您又要突破了?”

卓知远含笑点头:“至少这第七层末那识第六镜大天穹镜一定能破了,你也要多参悟我这一路所遇之事,对你的修持也有莫大的帮助。领悟越多,你的修持也会进展越大的。”

剑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脑子里也开始回想卓知远从离开那古战场之后,这一路的所有行为,开始想着卓知远究竟是受了那些事情的启发影响,居然短短时间便能一再的突破。若说前一次他还不相信卓知远说突破便突破的怪异之举,这一次却是完全相信了,只要卓知远说自己即将突破,恐怕修持就将有大幅提升。只是,不知道卓知远这次又能提升多少,一个镜界,还是两个?怕是要不了多久,他也该到了能飞升的境地了吧?

一路胡思乱想之间,师徒二人进入了一座山脉之中,卓知远寻了个有水流过的地方,顺手便在周围布下了偌大的禁制,随即对剑仆说道:“剑仆,你也不用替我守护了,这里人迹罕至,我也布下了大阵,该当无人能够打扰我们。我要闭关一日,你也趁着这一日多多参悟,或许对你的修持也有帮助。”

剑仆恭谨的答了声“谨尊师命”,然后便随着卓知远一起盘膝而坐,五心向天,很快,师徒二人都进入了空明的状态之中,都在朝着更高的修持冲击了。

卓知远一进入第七层末那识第六镜大天穹镜,就充分的感觉到了大镜和小镜的不同。

小镜显然是一个个的小千世界,一眼便能看穿。可是大镜却仿佛无天无地,却又并非混沌未开之时那般景象,就好似这个镜界完全不同于任何的人间景象,只是虚无缥缈的让人无迹可寻。

虽然已经有十足的把握突破大天穹镜,但是卓知远也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端坐在这个古怪的镜界当中,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一切。





第三百八二回【大天穹镜】(二)

第三百八二回【大天穹镜】(二)

。。

大天穹镜当中。周围的一切就虚无缥缈,无迹可寻,甚至于卓知远进来之后就再也辨不清东西,乃至于上下左右都变得模糊了起来,就好像这里完全没有任何规则的限制一般。

可是,卓知远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假象,且不说这本就是修炼过程之中出现的幻境,现在眼前的这一切,本来就是为了用来模糊修禅之人的修炼之路的,让其无法安心修炼,被这里所有的一切给蒙混,从而丧失心志,留在这虚无缥缈之间。

卓知远也不着急辨清楚方向,而是缓缓放松了身体,任由双腿带着自己在这大天穹镜当中随意的走动。其实,他已经在知道在这大天穹镜当中他将会领悟到何种世界本源的力量了,而他之所以心境得到突破,认为自己随时都能突破大天穹镜,也是因为他知道了大天穹镜代表着什么力量,所以才会有这般的把握。

进入勉州城之后。感受着充沛的人气,卓知远就已经稍微的有所领悟。再等到进入到那家赌场之后,他随着被小红一层一层的带上了楼,直至到了后来的至尊赌室,他都知道,这一切一定都可以给自己一些引领,但是却并没能找到什么值得参悟之处。

不过这也做不得数,到了卓知远如今的境界,他已经很清楚,所谓找不到值得参悟之处,仅仅也只是因为没找到而已。而顿悟之所以被称之为顿悟,就是讲究一个顿字。此字乃是一瞬间突然的意思,在此之前或许相隔千山万水,但是临到此处,却豁然开朗,否则,也不叫做顿了。

在卓知远如今修持的眼光之中,这世间的一切都有可能孕育着关乎于禅修的奥妙,天下苍生,本就蕴含着无上的真义,所有的修炼也好,禅心也罢,都蕴藏在苍生之中。苍生与天地之间必然是有着某种联系的,而这种联系,也便就是天之道。

虽然卓知远如今已经在朝着破道的路途上发展,但是,想要打破一种规则。就必须首先要了解这种规则。只有充分的领悟了这种规则之后,才能找出规则当中薄弱的部分,从而一击致命。这就好像是两人对敌,击败对手的前提,总是建立在充分的了解对方之上的。

一个实力高绝之人,对上一个实力平庸者,之所以看上去一招之内便可将其打至灰飞烟灭,并不是那人不需要了解对方,就可以施行无差别的攻击。而恰恰相反,这正是基于他充分了解了对方,知道对方的实力完全会被自己压制,根本无法还击,才有可能一招毙敌。

任何强者都是从弱者慢慢发展起来的,哪怕是上古神兽,这种看上去一出世,实力便凌驾于许多修禅之人之上的怪异存在,也不可能是天地刚成,他们就能将一个修持很高的修禅者打败的。就仿佛当初妙色还在十万深渊里的时候,卓知远不过第一层眼识圆满的低末修持,都能威胁到她的安危一般。之所以上古神兽给人留下一种一出现就已经很强大的假象,是因为他们之所以能够出现在人类面前。就已经经历了数不清的岁月的修炼,再加上天赋异禀,修炼起来事半功倍,比寻常修禅之人进展要快得多。但是,哪怕是天地之间最为强大的神兽,也终究有更强的修禅之人可以凌驾于他们之上,那难道是因为那个修禅之人天生比上古神兽还要强大么?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因为所有人都必须经历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因此,当对方的实力与自己相差甚远的时候,往往就看上去再不需要任何对于对方的了解,因为那种力量层次,自己早已经历过,并且熟悉的无以复加。

寻常的对敌当中,如果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鏖战才能分出胜负的,那么,这两人的实力多半在同一个阶层之上,相差总是不会太大。即便是卓知远看似总是以弱胜强,可是,他所差的仅仅只是修持,而修持更多的反应的是一种心境的历练,而非绝对实力的体现。事实上,卓知远所谓的以弱胜强,始终还是在恃强凌弱,他的实力早就超过了对方,这才能够将对方打败。

精巧的法宝,又或者是绝伦的法术,使得一些实力本来较弱的人可以越级战胜比自己实力更强的人,但是。那必须建立在两人交手数合,彼此都对于对方的实力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才能够做到的事情。这种了解和认识,并非能够用言语形容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上的判断,长时间修炼之后的禅念,会对对方的优劣之处进行区分,然后才有可能将其击败。而那些实力更强的人如果败给了本不如自己的人,十成十都是因为麻痹大意,并且不屑于去分析对手的长短,结局自然不用说,相当之惨烈。

这一切,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而这句话,在卓知远的脑中已经逐渐的成形了。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要得到一些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一些东西给对方。想要打破这禁锢了天下人数十万年之久的天道谈何容易,如若不将这规则一一弄清,又如何将其彻底击破?”卓知远依旧在缓缓走动,只是口中随意的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之所以卓知远觉得自己能够突破大天穹镜了,是因为那四名清源山弟子的出现。

不得不说,按照常人的眼光来看。即便卓知远有一千万个理由,离开清源山并且回山问个明白,但是最终将掌门、长老乃至于太长老尽皆杀绝,这始终也未免显得暴戾了。纵然太长老伽罗僧和掌门邓少艾之死到最后也都是有他们咎由自取的缘故,但是,卓知远的手段未免有些过于惨烈了。

当然了,伽罗僧非恩其实还不曾真正死去,或许对于常人而言,他早已死了,但是对于修禅之人,他还算不得真正身死。到了他这种修持之下。虽然因为和卓知远那一战导致了肉身被灭,神元受损,但是毕竟也是到了第七层末那识第七镜大千世镜的程度,哪怕是神元受损,只要能寻找到合适的肉身,他还是能够仅凭一线禅念复活的,只是想要恢复以往的修持,怕是少说也要百余年的时间。

卓知远将伽罗僧留在自己祖窍穴当中之事,这世间除了他之外,再无任何外人知晓。纵然当然许多人看到卓知远收了伽罗僧非恩的三魂七魄,多半也只是以为他想要炼化这强大的魂魄,以为己用,换做其他人,他们也是会如此而为的,哪里想得到卓知远是想留下一线,并不想将事做绝的大善之心?纵然伽罗僧非恩有万般不是,始终修炼不易,他还想给伽罗僧非恩一个幡然醒悟的机会。

是以,那四名清源山弟子出现之后,即便是剑仆也觉得卓知远必然是要将他们拿下的,而且卓知远也站在公理一边,杀了他们也是天命使然。但是,卓知远心里却因为那四名清源山弟子的出现,想起了许多自己幼年的往事。上了清源山之后,他总算还是有一年的快活时光,他所恨的,无非是邓少艾、伽罗僧非恩等人对他的一再逼难,而不至于迁怒于清源山的其他弟子。这一点对于别人或许很难分清,多也是一概而论了。但是对于卓知远,他却绝不会将任何一丝的仇恨转嫁到不相干的人身上。

尤其是想起了李度、莫询,卓知远心中更是感慨万千。而偏偏这些感慨,也构成了卓知远的领悟,他隐约察觉到一种他从前并未真正拥有的力量,随后,那四名弟子当中,唯一站出来敢于跟卓知远叫板的弟子,更是让卓知远将这份领悟牢牢的把握住了。

他看到了这名弟子对于自己师父的忠心。而其余三名子弟的畏缩,又更加显示出这份忠心的超然。随即,卓知远更是联想到李度当初明明有机会跟自己一起逃出清源山,但是他却甘愿受死,只因他可以质疑邓少艾的所作所为,却无法抹灭他对于清源山始教的忠诚。莫询何尝不是如此?只是莫询的忠诚到了最后更上了一个台阶,他并非忠诚于清源山始教,而是忠诚于天地,忠诚于一个人类应有的良心。

而卓知远也发现,自己的实力之所以经常能够形成他人眼中的超水平发挥,战胜那些远比自己实力强大的多的人,也是由于一种忠诚,一种对于自己的信念亘古不变的忠诚。在不经意之间,卓知远利用了世界本源力量当中的忠之力,而这种忠之力,也便是大天穹镜当中所蕴含的原始力量。

卓知远不会相信这种领悟是随意而来的,到了他如今的地步,任何一种顿悟之所以会出现,都是伴随着他的心境再度提高。是以,卓知远更加肯定,大天穹镜当中,将要被他彻底参悟的,乃是忠之力。

“忠诚!”卓知远口中喃喃自语,“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卓知远再度说出了这句他刚刚领悟不久的话语,浑身上下,佛光乍现……





第三百八三回【大天穹镜】(三)

第三百八三回【大天穹镜】(三)

。。

在卓知远浑身上下佛光开始照耀的时候。大天穹镜当中的景象也似乎在做着顺序的调整,那雾蒙蒙的眼前似乎也变得逐渐清澈了起来,卓知远不用睁眼,也知道自己肯定能看到更远处。

但是,在这虚无缥缈之间,看的远一点儿和近一点儿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远,也总需要近来相衬,没有近,何来远?

大天穹镜当中的世界根本就没有尽头,一个根本就不存在尽头的世界,远和近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卓知远并不理会这些,他只是尽可能将自己所有的禅念磅礴的释放出来,身体周围环绕的佛光也越来越晃眼。逐渐的,他的身体已经被笼罩在一层完全的白光之中,就仿佛在和周围的世界交相辉映一般。整个世界也是光亮一团,但是卓知远的佛光显然更加耀眼,如果有人能够看见的话,一定会觉得根本不敢拿正眼去看,就仿佛看一眼便足以导致失明一般。

一团光球开始在大天穹镜当中晃晃荡荡,飘移不定。没有人知道这团光球将要飘向何处,就连卓知远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在随心而动,尽可能的将自己所有的禅念都释放出来。

这是卓知远在向大天穹镜展示自己的忠诚,唯有对大天穹镜至忠至诚彻底的领悟了忠之力之后,才能打破这个镜界。

但是,卓知远体外的白光却显然还不曾和大天穹镜之中的白光融合在一起,也便是说卓知远还没能让大天穹镜彻底洞悉自己的忠诚。就像是在凡人界一般,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投诚,表示忠心,但是这种忠心究竟要如何衡量,原本就是一件相当难以做到的事情。

在通玄界倒是好办一点儿,只要投诚之人愿意将自己的禅念本元和对方彻底联系在一起,就好似是卓知远杀死了上古九大神兽之中的凶兽之后,却又赐给他们肉身,帮助他们凝练人形一般,就种下了自己的禅念,让那些凶兽的禅念本元和自己的一思一念紧密的联系,随时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他们打散成为芥子元力。这种投诚就好办的多了。

但是,这却并非真正的忠诚,真正的忠诚就应该是像妙色对于卓知远那样,无需任何的言语,也无需任何的手段,更加不需要任何的限制,就能够知道对方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会背叛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忠诚,也才是真正的忠之力的奥义。

卓知远现在,就是要让大天穹镜感受到自己的忠诚。当大天穹镜对于卓知远的禅念不再有任何的排斥,而是欣然接纳的时候,卓知远就能够获得完全的忠之力,从而一举突破大天穹镜,成为第七层末那识第六镜大天穹镜圆满的高手。

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纵然在大天穹镜当中的时间流逝跟外界完全不同,在这里可能渡过了千百万年,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可能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是,当任何一个修禅之人进入了自己构建的镜界之后,都只能感觉到这些镜界当中的时间流逝,在外人看来不过短短半刻,他在自己的镜界里却已经渡过了数万年乃至于更久。之所以修持到了第七层末那识之后,每突破一个镜界,实力都会增长数倍或者数十倍,这极为漫长的修炼,也是其中的道理。只是,大多数人可能无法领悟各种镜界所需要领悟的世界本源力量,因而无法脱围而出,于是永生永世的在自己构建的镜界里不得其门而出。说起来他们都死了,但是他们却是获得了另一种层面上的永生。只是,他们任何一人的永生都是建立在彻底跟三千世界完全割断联系的基础上的,对于三千世界当中的人们来说,这些人已经死了。但是,或许在千百万年之后,他们还能从自己的镜界当中出现,这就是任何人都不会知道的事情了。

当然,九大镜界并不都是像大天穹镜这般,只是将人围困而没有杀招,事实上,九大镜界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会在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以及过程之后,将修禅者彻底剿灭其中的,以增大天地灵气和芥子元力在天地之间的存在量,在九大镜界当中,不死多数都只是时间问题,而经历的过程,修禅者自己做过什么,是否会引起镜界将其歼灭,那就是每个修禅者所遇到都不相同的事情了。

换句话说,在进入第七层末那识的修持之前,几乎所有修禅者所经历的路都是一样的,前五识自不需谈,第六识意识,那四大劫难,虽然渡劫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总可以总结归纳,始终都是魔雷天心四大劫难而已,结果都是一样的。而第七层末那识的九大镜界。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这也是一旦修持到了第七层末那识之后,前人便无法再给后来者任何提示和帮助的原因,否则,早就会有人将如何突破九大镜界的法门写出来了,并且每一层会领悟什么样子的力量,都写成修炼的秘本,一代代的相传。之所以意识的四大劫难尚可有人指导,而第七层末那识的九大镜界却绝对没人能够指导,就是因为如此,因为每一个修禅者进入的都是自己构建的镜界,那根本就是不同的东西。而修炼一途,本就凶险万分,任何一丁点儿的差池都会直接导致前功尽弃从而灰飞烟灭,即便每个不同的修禅者构建的九大镜界只有极其细微的差别,也绝对无法成为另一个修禅者参照模拟的模板。

所以,卓知远遇到的大天穹镜没有杀念,不会将其杀死,也并不代表其他修禅者进入大天穹镜之后就不会遇到杀念,就不会死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修禅者自己的缘法,其他人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

在卓知远的眼中,他尽力将自己所有的禅念都释放而出。已经足足有百万年之久了,但是,他的禅念依旧没有被大天穹镜接纳,似乎预兆着卓知远还有并未释放出来的禅念,唯有全部的禅念都被用来投诚,才能够得到大天穹镜的回应。

卓知远皱起了眉头,突然想到自己的祖窍穴当中还有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禅念,那是伽罗僧非恩的禅念,只是伽罗僧非恩不是已经经历过大天穹镜了么?他早就大天穹镜圆满了,乃至于大千世镜也圆满了,要冲击。也是冲击第八镜大合道镜啊。

但是,既然念及这一点,卓知远也还是将祖窍穴里的伽罗僧非恩释放了出来——或者说是将他的三魂七魄释放了出来。

在大天穹镜当中,伽罗僧非恩本已消散的肉身,却不知道为何又回来了,他的三魂七魄一经放出,便凝成了一体,成为了原先的模样,就好似又有一个伽罗僧非恩站立在卓知远的面前。

看着眼前的一切,伽罗僧非恩也感觉到惶困不已,他厉声喝问:“卓知远,你这竖子,这是什么地界?你在搞什么名堂!”

卓知远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眼前这个和从前毫无二致的伽罗僧非恩,脸上却是淡淡的笑容:“这是我的大天穹镜,你的大天穹镜和我的完全不同么?”

伽罗僧非恩稍愣,随即也面色凝重了起来,他经历过一次大天穹镜,就越加的知道这九大镜界之中任何一个镜界都凶险无比,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于想要将卓知远击杀的念头也被暂时放下,而是跌坐半空,五心向天,竟然开始参禅修炼了。

不多时,伽罗僧非恩发出了一声奇怪的声音:“咦……这不是大天穹镜,分明是大合道镜。为何我肉身已散,只剩三魂七魄,却还能继续修炼?而且我受损不轻,根本不曾复原,又如何可能继续增加修持?”

看得出来,伽罗僧非恩此言并非妄言,他的确是太过于吃惊纳闷,才会脱口而出。而卓知远听到他这番话,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又领悟了一些什么。

“休要多言,小心修炼,你若能突破着大合道镜。也是功德无限。说不得,你仍有飞升的机会。”卓知远出言警示。

伽罗僧非恩虽然心中不屑,但是也知道此刻凶险无比,立刻收敛心神,完全进入修炼的状态,浑身那气吞山河的禅念也被他尽皆释放了出来,并且逐渐的和卓知远的禅念相融合。

其实,伽罗僧非恩也不是没想过,卓知远突然“帮助”他突破镜界,提升修持,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他的修持来完善自身,毕竟,魂魄的修持越为强大,那么将这些魂魄炼化之后,所能获得的裨益就越多。但是,到了这时候,伽罗僧非恩也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就算是卓知远打算将其养肥然后一刀咔嚓,他也唯有硬着头皮提升修持。或许,自己修持提升之后跟卓知远还有一拼之力,而如果以他现在的修持,是绝对没有可能了。

当卓知远和伽罗僧非恩的禅念几乎完全融合之后,大天穹镜也终于开始有了触动,卓知远清晰的感觉到了大天穹镜的震动,随即,所有的禅念彻底融合,并且瞬间朝着卓知远身上涌来,就仿佛不用卓知远引导,它们也能自行回位一般。而原本属于伽罗僧非恩的禅念,也带着大天穹镜当中许多世界本源力量,开始逐渐的回涌,毫无疑问,卓知远修持提升的同时,也必然会带给伽罗僧非恩以提升!





第三百八四回【九十九重天】

第三百八四回【九十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