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丫鬟(全本)-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哥儿一脸严肃地盯着满案的东西,突然看到熟悉的笔墨纸砚等物转头去看站在杨奶奶身边的琳琅,露出大大的笑容。这些都是琳琅家常使用,每回看书作画时,都带他在身边,耳熏目染之下,对虎哥儿而言,都是极熟的。
琳琅微微一笑,虎哥儿一把抓起一支湘妃竹的毛笔,挥了挥,便要放在嘴里咬。
杨奶奶忙上前拉住他的小手,道:“这东西可不能吃
琳琅见状,放下心来。
众人都笑着恭维道:“说不得将来状元传家,做得锦绣文章
听得众人的吉利话,杨奶奶和莫夫人等喜得眉开眼笑,连连谦逊。
杨海心中非常得意,脸上也有光彩,苏守备拈髯笑道:“你是武将起家,虎哥儿将来是状元传家,可谓文武双全矣。

苏守备斜晚了他一眼,再如何谦逊,脸上的笑容都要流淌下来了。不过苏守备体谅他,二十多岁了,成亲晚,儿子也生得晚。苏守备全然就没想到自己也是二十好几才得了一个宝贝儿子,比他还欢喜过了头。
回头看时,虎哥儿手里的毛笔早被抽走了,正拿着一块极软极细的点心磨牙。
淋琅笑道:“该用饭了。
杨奶奶这才回过神,问道:“长寿面备下了?”
琳琅忙道:“早齐备了,只等着开席了。
当下,仍立了屏风,男女分开入席。
虽说他们并不讲究立规矩,但琳琅仍是虚设座位,在各桌上照应。
莫夫人与杨奶奶同桌,亲手喂虎哥儿吃鸡蛋羹,一股腥气直冲鼻端,忙强压了下去,见虎哥儿一双大眼直盯着满桌,不断想伸手去抓,便对杨奶奶笑道:“瞧他馋得样儿,明儿叫琳琅给他熬一点子肉汤吃吃,等牙长齐了,就能啃炖的烂烂的肉了。
杨奶奶道:“他如今也能喝点子肉汤肉粥了,肉却不敢给他吃,怕他脾胃弱,不消化。

琳琅正好从别桌回来,听了便笑道:“晚上就熬一碗野鸡崽子汤给他。
杨奶奶含笑点头。

席散后,各归各家,琳琅忙送上岁糕做回礼,也打发人给庄夫人等回了些。
宁孺人笑道:“你人小巧,这糕儿做得也小巧玲珑,倒叫人不敢下口了。
琳琅忙道:“都是模子里印出来的,并不费事。婶子若要用,只管打发人来取模子,各色花样的模子有好几副昵。
宁孺人笑道:”既这么着,明儿我来借花样子的时候再借模子。说着,一径去了。
却说莫夫人回去后,只觉得有些困倦,面色怏怏,苏守备忙道:“虽说入秋了,秋老虎可厉害着,别是被热气激了罢?我打发人去找大夫瞧瞧。
莫夫人也觉得确实不爽,便应了。
少时随军的大夫来了,帐子放下,苏守备带两个老嬷嬷和未留头的小丫头候着。
那大夫把了左手,又换右手,如此三四次,起身对苏守备道:“摸着像是滑脉,只是日子太短了,并不准确,过上十天半个月再来把脉,许能确定些。”

且不说苏守备是如何又惊又喜,莫夫人在帐内又是如何震骇,却听那老嬷嬷忙道:“这个月,太太的经期并没有来,只说是到了年纪,又经历过大悲大痛,停了经,便没如何在意。
那大夫想了想,道:“虽有三成准了,但未得准脉细,我也不敢确定。依我看,也不必吃什么药,只拣些清淡的时鲜瓜果蔬菜做了给太太吃,好生静养着,别劳累了,毕竟有些年纪了,等到了日子,我再来亲自诊脉。
苏守备忙亲自送了他出去,回来时,却见莫夫人倚着靠枕,热泪盈眶,周围丫鬓婆子都在软语劝解,忙上前坐在床边椅上安慰
莫夫人拿着帕子拭泪,脸上有悲有喜,对苏守备道:“我只道五年前小月了一回后,竟绝了念想,谁承想到了如今三十八岁,竟又有了消息。'
说到这里,扯着苏守备的衣袖又哭又笑,道:“咱们的雅儿,终于有人给他烧香上供了,不必吃别人剩下的香火,到了那里,也不必穷得连饭都吃不上。
提到冰雪聪明的爱子,苏守备也禁不住泪如雨下。
老嬷嬷原是看着莫夫人长大的,姓王,本也觉得莫夫人此生无望,谁承想,竟有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替他们高兴,忙上前道:“老爷太太该欢喜才是,怎么倒哭了?’忙着吩咐下去,将屋里各色禁忌之物撤下,换上各样吉利物事。
莫夫人脸上犹有泪痕,嗔道:“你急什么?且先撤下东西不必再摆,等确定了日子再说。,
不然,岂不是叫人说咱们到了这么大年纪,还这样不害臊,轻狂得很。况且,也未必就有了呢!”说着,神情便低落下来。
王嬷嬷劝道:“太太多心了,这周大夫是山上营里极好的大夫,虽说是三成准,说不得竟有五成准,我瞧着太太这两日也像是有喜的样子。只是太太想得周全,是老奴糊涂了。”
十天过得很快,转眼间,秋雨如丝,枫叶入画,已经有了些微凉意。
周大夫极为准时地过来给莫夫人诊脉,不多时,便起身笑道:“恭喜,恭喜。

苏守备夫妇两个欣喜若狂,一般来说他们在西山大营里居住,请大夫吃药并不必给诊金,只按节送礼罢,但如今苏守备高兴得不行,大手笔包了一个十两重的银元宝。
消息传开,琳琅和杨奶奶率先为他们欢喜。
杨奶奶念了几声佛,叹道:“我只道他们后继无人了,说不定将来也只能靠过继以承继宗祧,谁承想,竟在这时候还能再得一个,但愿菩萨保佑,叫莫夫人一举得男。”
琳琅深有同感,却暗暗担心;莫夫人毕竟年纪大了,当世医道也不太好,倒有些险。
琳琅决定,好好照料莫夫人饮食养生,为求她母子平安。
带了榴开百子的绸缎和几色吉利物事去贺喜时,莫夫人拉着琳琅不放,住她身后瞅了瞅,问道:“怎么没带虎哥儿来?”
琳琅笑道:“虎哥儿如今淘气得很,没轻没重地横冲直撞,干妈如今大喜,更该小心。
莫夫人伸手打了她手背一下,嗔道:“你多心了。我倒觉得虎哥儿好,咱们认了还不过半年,虎哥儿解了我多少悲伤,必是他带了这非凡喜事给我。
琳琅暗暗好笑,其实莫夫人身子骨并不差,况且还没到四十,五年前也怀过,不过掉了,如今是思子过度才显得虚弱,调养半年,又有虎哥儿开怀,常常在山上走动,日益强壮,方能得以顺利有孕。只是旧人总是认为谁跟自己亲,便是谁带来的福缘。
王嬷嬷在一旁笑道:“日后大姑奶奶常带虎哥儿来陪太太,说不定能带个小舅舅出来。”


第80章 080章:杨朝宗又出征在即

    苏家之事并未张扬,也是林容和苏颂拜托琳琅时才说明缘故,别人只知道莫夫人没了一个儿子,却并不知道乃是因荣国府之故丧命,如今莫夫人又有了身子,况且大孙子老儿子一样年纪多得是,众人不以为意,反而络绎不绝地登门贺喜。

    莫夫人原本有些羞涩,听王嬷嬷这么一说,倒也不那么臊了。

    近日苏家人来人往越发忙乱起来,琳琅没带着虎哥儿,恐劳累着莫夫人,只自己过去帮衬料理些,苏颂得知后,也是喜极而泣,虽说仍伤弱弟之死,但若父母老来有子,也算是慰其半生悲苦,便亲自上门照料父母,琳琅顺势功成身退。

    刚回到家中,虎哥儿便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一头扑过来,抱住琳琅的腿,道:“妈!”

    琳琅双手抱住他,到:“虎哥儿这是怎么了?”

    虎哥儿委屈地到:“糕糕!”

    琳琅不解,刚走进屋里,便见杨奶奶正悄悄地叫春兰把装糕点的碟子拿走,那糕点原是她做给虎哥儿吃的极软极烂极淡之物,只许他吃一块,如今一碟子都空了,绝非虎哥儿吃的,心里便明白了,于是装作未见,忍住笑道:“虎哥儿走的越发稳了,都是奶奶教得好。”

    杨奶奶十分得意,怜爱地看着心肝儿肉宝贝重孙子,越看越喜欢,谁家的宝贝都比不得,到:“在咱们山上,再没有比虎哥儿更干净俊俏的娃儿了,这几日我天天带他出门呢!”

    又问道:“你干妈如何了?”

    琳琅笑道:“虽说干妈年纪大了些,但半年来调养的好,日子还浅,倒不妨事。”

    杨奶奶念佛到:“这生孩子就是一脚踏进鬼门关,好歹留心些,近日你也别带虎哥儿去打扰她,让她好好养着,等坐稳了胎再说。”

    琳琅正有此意,含笑点头。

    杨奶奶知道琳琅出事周全,也不多说,从旁边拿着拨浪鼓招惹虎哥儿,那拨浪鼓色彩鲜艳,虎哥儿一见便双眼一亮,挣扎着从琳琅怀里下来,到了杨奶奶跟前,仰头睁眼,满是儒慕地盯着拨浪鼓,杨奶奶偏不给他,把拨浪鼓藏到了身后。

    急的虎哥儿迈着小腿绕道杨奶奶身后,嚷道:“要!要!婆,要!”

    杨奶奶见他动作,一缩手,把拨浪鼓从背后拿到身前晃了晃,虎哥儿闻声又挪了回来,等他到了跟前,杨奶奶又把拨浪鼓藏到身后,如此反复三四次,虎哥儿竟是不得,立即坐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

    杨奶奶见他哭的厉害,忙把拨浪鼓往他怀里一塞。

    虎哥儿拿到想要的东西,抽抽噎噎止住了哭声,奋力扶着桌子腿站起来,摇摇晃晃扑到琳琅怀里扭股儿糖似的蹭了蹭,眼里还含着一汪清泪,似在寻求安慰。

    琳琅一肚子怜惜地搂着他。

    杨奶奶心虚极了,左顾右盼,就是不看琳琅。

    琳琅忍住笑,嗔道:“奶奶,偏你惹他,等哭的厉害了,奶奶又比我们心疼。

    杨奶奶咳嗽一声,不提之前刚抢了虎哥儿的糕儿吃,便岔开道:“有你的帖子,也不知是谁家的,刚送来,你看看,再回帖子。”说着招了二妞去拿帖子。“

    拿来琳琅一看,却是凤姐下的帖子。

    杨奶奶问道:“谁下的帖子?”

    琳琅没敢说是凤姐,便笑道:“是荣国府下的帖子,说省亲别墅已经建好了,诸事皆备,好容易能略歇一歇,有点子闲空,便请我后儿吃螃蟹赏菊花。”

    杨奶奶听了,道:“既这么着,你去罢,只别告诉莫夫人。”

    琳琅一笑,道:“我理会得。”遂回了帖子。

    晚间杨海回来后,琳琅等他洗过澡,换了衣裳,正要说话,便见他脸色有些凝重,禁不住停下自己的话,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这是?谁惹你了?”

    杨海道:“何曾有人惹我?只是想着明儿起要有小半年的功夫不能回家。”

    琳琅闻言一怔,她本是极聪明的人,一旦西山大营全军整顿训练,自将至卒须得住在营中,便知必有极大的战事发生,且将在来年开春出征,但所有士兵却不得泄密,杨海自然也不能告诉她,遂垂头到:“你放心,我在家中会好好照料奶奶和虎哥儿。”

    杨海幽深的眼神里闪过一抹愧疚。

    琳琅抬头看见,柔声道:“你不必如此,早在当初,我就知道了你不能长久在家里,我也不会拘着你。你什么都不要想,在一心为国为民的时候,别想着马革裹尸,挣那什么武死战身后名儿,只要想着如何平安归来,别撇下我们娘儿们就行了。”

    杨海抓着她的手,紧紧握着,久久没有说话。

    琳琅又是一笑,到:“我们在家里,丰衣足食,也不求你升官发财,只求你平安即可。”

    杨海道:“你放心,我如今有妻有子,还有祖母需奉养,自当倍加珍惜性命。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多带虎哥儿出去走走,也好解解寂寞。”

    琳琅道:“我独自在家,有奶奶和虎哥儿,又何尝寂寞过了?况且又不是无所事事。荣国府才下了帖子,后儿我正要去一趟呢!”

    杨海点头,一宿无话。

    不说这一夜是如何恩爱缠绵,次日一早,杨海便收拾几件衣裳,住到营中去了。这一举动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杨奶奶红着眼睛送走了孙子,纵然琳琅一样,也得打起精神带着虎哥儿在她跟前凑趣。

    见到虎哥儿一张笑颜,杨奶奶心情才安慰好些,想到杨海离家的日子越来越长,心里不觉对琳琅多了几分愧疚,琳琅却不以为意,反过来安慰她。

    山上随军的家眷早就习以为常了,况如今只是训练罢了,送走男人后,依旧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串串门说说话,或整治自家的菜地。

    宁孺人来找琳琅画了许多颜色新鲜绣花样子,还借了副做点心的模子回去。

    陈安人却因孙大全训练,要回娘家住几日,又来借琳琅的首饰。只是这次并没有借那只金凤,而是借了琳琅出嫁前蒋玉菡给她打的一套珍珠头面,上头的珍珠大大小小总有一百多颗,且都是上等南珠,虽然不是特别富丽,但琳琅也从未戴过整套,只戴过单件。

    金银首饰暗淡了倒可以炸一炸,但珍珠也比不上玉翠,人常说人老珠黄,保养的不好,或是年深日久,都会微微泛黄,只能换珠重做,因此琳琅略踌躇了一下,仍是借给她了。

    幸而琳琅平素极少浓妆艳饰,别人借过的衣裳首饰在山上从来不戴,是以陈安人十分感激,对杨奶奶道:“老太太有孙媳如此,好福气,衣裳鞋袜都打理得妥当。”

    杨奶奶谦逊了几句,送走了陈安人,低头看着身上琳琅才给她做的青绸褂子,又想起杨海一年四季也都做了不少耐磨结实的衣裳,虎哥儿更是新衣新鞋不断,再看琳琅身上的家常衣裳,不觉问道:“我怎么没见你做过新衣裳?”

    琳琅一怔,随即笑道:“哪里没有?一年四季,我各做了两套新衣裳。“

    杨奶奶道:“你月月给我做衣裳鞋袜,过年过寿都有,却没见你自己做,四季衣裳一年八套,够做什么?况且你还要出门应酬,更该多做一些。”

    琳琅莞尔到:“奶奶为我着想,我岂有不知?只是我那些嫁妆里的衣裳鞋袜还没穿遍,从前的也有很多,哪一件都不差,白放着可惜了,还要新的做什么?没得倒费了料子,况且也没人天天出门穿新衣的道理,奶奶疼我,赶明儿再做不迟。”

    杨奶奶点头叹道:“你别苛待了自己。”

    琳琅从不做苛待自己的事情,衣食住行人情来往都是以一家三口的俸禄和收成为主,嫁妆银子从来不动,当然,拿出自己陪嫁的布料给奶奶做衣裳是她的孝心。

    第二日去荣国府的时候,琳琅也未着新衣,而是穿九成新的衣裳,配着翡翠首饰。

    翡翠通透无暇,水头十足,有未出嫁之前杨海送她那盒翡翠饰物中的,也有别人送的。

    鸳鸯见了便先笑道:“姐姐果然还是更喜欢翡翠,印着姐姐的肤色愈发好看了。”

    琳琅抬手在她眼前摇了摇,道:“这串十八子,是从前老太太赏的,我爱得不得了,你瞧我这戒指,上头镶嵌的翡翠戒面还是你悄悄给我留的呢!”

    鸳鸯想起旧年姐妹情,又见琳琅并不避讳,不禁笑了起来。

    及至见了贾母和王夫人,贾母见到那串十八子,眼里也带着笑,谁都喜欢不忘旧的人。鸳鸯知道,贾母看重晴雯,就是从赖嬷嬷嘴里看重她心里不忘旧,而和晴雯相比,袭人却另有一样痴处,服侍贾母时,心里只有一个贾母,服侍宝玉时,心里又只有一个宝玉。

    可是鸳鸯并不觉得袭人比晴雯差,她和袭人交好也不是没有道理,论及为人处世,可敬职责,她比晴雯强远了,而且若非袭人,花家也不能这么快便从家徒四壁跻身殷实之家。

    现今袭人和晴雯都跟着宝玉在上房里,只不过在见到琳琅的时候一个羡慕,一个不屑。

    鸳鸯一一看在眼里,并不言语。

    琳琅何等人物,自然也瞧见了,只是她们与自己无关,便陪着贾母和王夫人等说笑。

    袭人和晴雯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不是,但她们有一样的目标,即成为宝玉的姨娘,所以宝玉房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同的是前者监守自盗,后者守身如玉,相比较而言,她更喜欢鸳鸯的刚烈,紫鹃的**,两人纵然也薄命,其品性忠心却叫人爱到极致。

    如今紫鹃跟着黛玉去了,自有她的好处。

    按下翻滚的心思,琳琅笑道:“省亲别墅已经得了,想来娘娘省亲的日子也定了?”

    王夫人掩不住洋洋的喜气,道:“老爷已经启奏皇上,准了娘娘次年正月十五归家省亲。一晃眼,差不多快十年了,我们娘儿们好歹能在家里聚一聚。”说着,眼眶儿顿时一红。

    宝玉在一旁呆呆地回想着幼时待他如子的大姐姐,却记不甚清,忍不住落下几点清泪。

    贾母最见不得宝玉哭,暗暗瞅了王夫人一眼。

    王夫人犹未回神,琳琅已先笑着解劝道:“合家团聚,自然是喜事,太太怎么反伤心起来了?莫不是舍不得给我螃蟹吃了?”嘴里说是喜事,唯她知道并不是喜,只是面对当今之计,她区区一个丫头难以力挽狂澜,只能尽力为王夫人等预备一条后路。

    王夫人慌忙回过神来,瞧见贾母和宝玉如此,心里暗有三分后悔,有感念琳琅伶俐,便笑道:“今儿螃蟹极大极多,多是团脐,尽够你吃,只不过螃蟹性寒,到底不能多吃。”

    琳琅道:“幸亏不是太太舍不得,不然我来一趟,竟吃不上,可不是白来了?”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道:“快摆酒席来,蒸大螃蟹,热合欢花浸的酒,若她不吃,也得硬塞两个满黄的给她,灌她几盅酒。”

    又对薛姨妈和宝钗道:“姨太太和宝丫头也留下,尝尝底下孝敬上来的螃蟹。”

    一语未了,忽听一群丫头仆妇簇拥着湘云大说大笑地进来,请了安,便跑到贾母身边道:“老祖宗,有这样好的螃蟹,怎么能忘了我?我好容易才得出门呢?”

    贾母见到史湘云,十分喜悦,笑道:“我没去接你,怎么有空来?”

    湘云笑道:“婶娘叫我来陪陪老祖宗,正经忙碌的时候,我何尝来了,闻得老祖宗闲了才来。我想老祖宗了,老祖宗都不想我!!”

    贾母听了笑道:“我怎么就不想你了,才说过两日去接你。既来了,且好生吃一顿。”

    湘云道:“倒像是我单为了吃才来似的。”

    贾母笑道:“难道不是为了吃?螃蟹还没上呢,你倒是闻着味儿来了。”

    湘云大笑,转眼看向琳琅。眼里闪过一抹惊异,几步便走到她跟前,拉着琳琅的手,道:“哎呦,多少时候没见过姐姐了,乍一看,通身的气派,竟叫我让不出来了!”

    琳琅见她身量高挑,穿着一袭海棠红撒花斜襟褙子,戴着几样金玉珠环,越发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许久没见,形容迥异,添了三分俏丽,七分爽朗,叫人一见便心生好感,看罢便抿嘴一笑,道:“史大姑娘这话是取笑我呢!”

    湘云笑道:“我怎么就是取笑姐姐了?我爱姐姐还爱不过来呢!”

    宝钗道:“怪道云丫头这样惹人爱,如今听得她说话,竟和老太太一样口气。“

    湘云回身又拉着她,笑道:“宝姐姐,我也想你呢!“

    贾母笑对薛姨妈道:“宝丫头这样好,伶既俐,又稳重,也不知道哪个有福的得了去!“

    薛姨妈红着脸道:“宝丫头还小呢,再者我也舍不得她。”

    贾母笑道:“宝丫头十四岁也不小了,常听人说舍不得闺女,是留来留去留成仇,咱们这样人家早该议亲了,姨太太可别耽误了她,等宝丫头说好了,也该轮到迎丫头、探丫头了。”

    一席话说得宝钗低头不语,众人都飞红了脸。

    难得贾母提到迎春一回,邢夫人立即笑道:“老太太说的是,过了年迎春就十五了。”

    王夫人却道:“老太太该去花厅了,再不去,螃蟹酒水怕也凉了。”

    作者有话说:

    内牛、内牛、内牛满面~~~~~~

    时隔两三天,终于终于能登陆了,虽然奋斗了两个多小时才更上,下面不知道能不能发上,不过我会努力到一点左右,能更则更,不能更就明天上午更,以前白天容易更,但没像这次居然无法登陆,每次来个请稍候。

    我爹今天第二次手术,回来就开始奋斗,奋斗…

第81章 081章:史太君再接林家女

一齐进了大花厅,因省亲别墅才好,娘娘尚未游幸,便不敢先行去顽,唯有宝玉顽过几回,题了匾额,故此酒宴摆在这里,大花厅门口窗下廊里院中挤挤挨挨罗列各色菊花,花开如锦,一进去,便闻得一股寒香扑鼻而至。
桌椅杯箸凤姐早就预备妥当了,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玉、湘云,下面一桌是邢夫人、王夫人并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和凤姐是不敢坐的,帮只在旁边虚设一桌。
贾母朝琳琅招手道:“好孩子,你是客,坐这里。”
琳琅忙道:“这如何敢当?”
贾母却笑道:“你这孩子,也该拿出款儿来了。都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女子的身份便是如此,什么时候依靠过自己的本事穿上凤冠霞帔?你如今随首你夫君封了敕命,便不许看轻了自己,过来坐。”
不等琳琅再推辞,王夫人亲自按着她坐到贾母下手,道:“既然老太太说了,你就听着。”
琳琅再三告罪,方斜签着坐了。
因厅中群芳皆在,莺声燕语,宝玉望向姐妹们的眼神充满喜悦之色,一会凑到湘云身边说笑,一会离座跑到宝钗跟前倒酒,转身又让三春吃螃蟹,忙得不可开交。
湘云笑道:“爱哥哥,你太忙了些,赶紧坐下来趁热吃。”

宝玉听了,果然坐回来,袭人忙掰了个满黄的螃蟹与他,凤姐叫人倒了姜醋,烫了酒。

宝钗见状抿嘴一笑。

贾母看在眼里,才与琳琅说完话,便笑道:“宝玉,你身子弱,不许多吃。”

又叫湘云也不许多吃。

宝玉吃完,推开不吃了,转头看向琳琅道:“好姐姐,外头可有什么新鲜事儿?”

琳琅正跟贾母说话,闻言笑道:“宝二爷常出去,难不成还听少了?”

宝玉脸上一红,说道:“我出门,不过和几家世交吃酒说些花园戏子小事,再然便是去北静王府,别处老祖宗也不舍得我去,哪里知道什么。”

琳琅尚未接口,宝钗笑道:“宝兄弟也该留意孔孟之书,习学经济之道了。”

湘云呷了一口滚滚的酒,点头道:“正是呢,爱哥哥也不小了,便是不肯读书科举,咱们这样人家,也该同那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仕途经济的学问,将来也好应酬事务,日后多两个朋友,岂不是一件好事?光跟他们吃酒看戏做什么?”

琳琅暗暗点头,虽说湘云说的俗了点,但到底是真话,难怪她和南安太妃来往熟稔,便是这份见识,也足以凌驾于宝玉之上了。可见史候爷夫人该教的都教给她了。

王夫人瞅着宝钗时,眼里也流出一丝赞赏。

却见宝玉听了,登时撂下脸来,不悦地道:“姑娘们且别到别处去找别人说罢,我是俗中又俗的一俗人,仔细玷辱了你们的经济学问!”

琳琅叹息一声,难怪荣国府一旦败落,极难再翻身,所有男儿,终究是庸庸碌碌,醉生梦死,果然是后继无人了,包括原著中的主角也毫无作为,想来曹公也是经历此等人生,方以悔恨之笔书此巨作,纵是贾珠之才,却又体弱多病,近些年来几若隐世。

微一侧头,只看到宝钗和湘云同时涨红了脸。

王夫人喝道:“宝玉!你再说这话,仔细你老爷知道!”

一听到老爷二字,宝玉便如猫见了老鼠,直往贾母怀里钻。
贾母拍着宝玉的背,嗔道:“宝玉,怎么和你姐姐妹妹说话呢?今儿个她们都是客,你万不该如此失礼。快去斟酒赔个不是。”

宝玉黏在贾母怀里不吱声,脸上阴沉如水。

贾母眼里闪过一丝严厉之色,道:“宝玉,听话。”

宝玉犹未动作,宝钗便起身笑道:“原是我们说错了话,惹得宝兄弟不快,并不是宝兄弟不是,况且自家人,若赔了不是,倒像是生分了似的,叫我们越发坐立不安了。”

王夫人脸上神情略缓了一缓。

湘云跟到贾母跟前,抱着贾母手臂,撒娇撒痴道:“老祖宗,正是这样呢,我们小孩儿家说话,哪里就正经恼了?还是,我们在老祖宗心里,竟是心胸狭隘行动爱恼人的?”

说得贾母笑了起来,道具:“是,是,是,你们最是心胸宽阔气量大,都是好孩子,不比我的玉儿,最小气,可惜,这丫头一走就是一二年,在江南乐不思蜀,也不说再来瞧瞧我这老婆子。”说首,眼里含泪,不觉流露出元限思念之意。

宝玉哪里经得起贾母提到黛玉,早红了眼眶儿。

半日,他忙扯着贾母的衣袖道:“老祖宗,快打发人去接林妹妹罢!也不知道她在江南,吃的好不好,穿着的好不好,用的好不好,每逢春分秋分是不是还咳嗽。”

贾母点头笑道:“好,我这就打发人去。不过,你有不是,该赔不是还是得赔不是。”

宝玉听到前一句,如得了珍宝一般,忙回身执壶,斟了两杯酒,先双手递到宝钗跟前,笑道:“宝姐姐,是我失礼了,姐姐若是原谅了我,且喝下这杯酒。”
宝钗面上仍是笑意盈盈,站起身接了,道:“我何曾恼了宝兄弟?”

宝玉听完,又回身给史湘云倒酒。

史湘云横了他一眼,一饮而尽,道:“爱哥哥,不必你递给我了!”

宝玉嘿嘿一笑,坐回贾母身边,又道:|“老祖宗什么时候打发人去?早点去!” 
贾母答应了。

别人听了还可,姐妹们都笑说早想黛玉了,唯有琳琅知道,黛玉必定不会进京。

自黛玉走后,她常与黛玉书信往来,蒋玉菡南下后不过三个月,蒋玉菡人还没回来,她便接到了黛玉的书信,如今的黛玉在江南过得如鱼得水,成日家同闺中密友忙首参加诗社、茶社、赏花作诗,下棋作画,踏青放风筝,字里行间都透着神采飞扬,还说她父亲打算让林良明年先参加童装子底,等十五岁后历经世事再考乡试、会试。

琳琅又笑又叹,由此可见,林如海早就对一双儿女有所打算,绝非贾母可左右。
只是看到贾母脸上的希冀,宝玉脸上的欢喜,琳琅自然不好多嘴。

待宴席初散,琳琅告辞后,贾母便唤了心腹婆子来,道:“明日一早就去姑老爷家,就说我的话,务必让姑娘来。”


几个仆妇听了,连连称是,退下去收拾行李。


宝玉在一旁听着,喜得无可无不可,只盼着黛玉能早日进京,以慰思念之苦。

邢夫人倒不甚在意这些,王夫人也是神色如常,笑道:“正是呢,娘娘省亲的喜事儿了,也该叫大姑娘来沾沾喜气,说不定能等娘娘宣召的时候见一见。说起来,这些姐妹中,大姑娘还没见过娘娘呢!娘娘从前最疼宝玉,一晃这么多年,必宝极想宝玉。”

薛姨妈念佛道具:“这么些年,我常听娘娘的即,只是也没见过娘娘,光心里想着是什么样的金颜玉貌。只可惜我们是外,又系无职,也不知有没有福分得娘娘宣召。”

贾母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