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丫鬟(全本)-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如海心中一酸,一手拉着黛玉,一手拉着林朗,含泪道:“我又如何舍得你们小小年纪远离家乡寄人篱下?我总得顾着你的终身!没个人教导你,将来总叫人诟病。”

黛玉心中微微一动,似有所触,可将要远离家乡,别父进京,不由得泪如雨下。

正在此时,只听有人来通报说道:“荣国府来的人问老爷什么时候让姑娘和大爷启程。”

黛玉闻言哪里忍得?不由得痛哭失声。

林如海对爱女道:“我择定初二启程,礼物都已经打点好了,同行的还有你的西席雨村先生,因朝廷起复旧员,遂托你二舅舅给他在京都中谋个出路。你要好好地指点你弟弟读书,不可与他人厮混度日,养好了身子,三年两载,我必接你们回家团聚。”

黛玉是女孩儿,需长辈教导规矩,兼之贾母早言务必送去,正该受其教养。然而林朗是自己家唯一的香火,自然不能长住他家,林如海久离京都,不知荣国府底细,虽知贾政大有祖父遗风,却也不敢让儿子多住,故心中早有了打算,盐政事务繁杂,是非极多,等过二三年就离任寻个清闲职缺,一心教导儿女,到那时黛玉也该定亲在家待嫁了。

黛玉和林朗只得洒泪拜别,因恐人多反惹荣国府不喜,故姐弟二人每人只带了两个丫头,黛玉身边是雪雁、洗砚,林朗身边是青鹤、吹墨,随乳母与荣国府来的老妇人登舟而去,同行的还有贾母送过来照顾贾敏母子三人的几个老嬷嬷,此时一并回去。

却说王夫人这日在贾母房中说些长篇大论家常闲话,凤姐在一旁凑趣,提起黛玉姐弟进京的日子,贾母不免一阵淌眼抹泪,忽有人来回道:“林姑娘明日午后就到府了。”

贾母听了,登时喜上眉梢,忙叫鸳鸯拿两个银锞子赏给来人吃酒去。

喜得来报信的小厮眉开眼笑,忙在外头磕了一个头,欢天喜地地拿着锞子退下了。

凤姐却笑道:“老太太可该放心了罢?明儿个就能见到林妹妹和林弟弟了,省得老太太日日惦记着,饭也不好生吃,觉也没能好生睡,倒叫我们担心得不得了!我啊,真想见见林妹妹和林弟弟是何等人物,值得老太太这样疼爱!”

贾母叹道:“玉儿长到如今过年才七岁,朗哥儿却不过五岁,我还没见过一面呢!”

王夫人心里不痛快,笑道:“姑太太原生得好,两个孩子必是顶尖儿的人物,老太太见了爱都爱不过来呢!”

贾母听人夸赞黛玉姐弟,自然高兴非常。

琳琅原本正与鸳鸯坐在脚踏上打络子,闻言暗想道绝代风华的林妹妹终于要来了,遂放下活计,起身笑道:“我去带人再将西厢房打扫一遍,挂上帐子,可喜今儿个天气晴朗,被褥拿出来晒晒,等明日林姑娘和朗哥儿到了,正好舒舒服服地歇息。”

贾母越发喜欢起来,道:“快去罢!”又对王夫人道:“你这丫头实在是好,处事周全,偏又生得水葱儿似的,寻常模样言谈举止竟多不及她。”

王夫人十分谦逊,笑道:“不过年长几岁,论起来,还不及老太太身边的鸳鸯好。”

琳琅八年的相伴不是虚的,又事事为王夫人着想,王夫人对琳琅打心眼儿里疼爱,虽不及亲生儿女,却觉得琳琅比探春还贴心些,探春有心亲近王夫人远赵姨娘,但王夫人待她一直都是淡淡的,这也是大家常事。

果然这话一落,贾母就显得很欢悦。

王夫人看了,暗暗松了一口气,就怕贾母想方设法将自己这个心腹弄走。

琳琅打理好西厢房,晚间回房正在灯下抄写佛经,她因识字,且书法极好,王夫人近几年的经书多是她亲笔抄写,现成的笔墨,琳琅权当练字了,才抄了一半,便见宝玉来问安。

王夫人摩挲半晌,一句长一句短地问他吃了什么,穿了什么等语,其乐融融。

宝玉在王夫人怀里撒娇打滚,扭股儿糖似的蹭了半日,转头见灯下琳琅云鬓若雾,皓腕如玉,不觉有些艳羡,走过去将她腰侧的香袋儿一摘,笑道:“好姐姐,你怎么不理我?”幸亏琳琅脸上依旧扑打着一层暗粉,双眉依旧描粗,不然宝玉定然来一句香腮似雪。

琳琅不大喜欢宝玉的性子,也不与他亲近,且比他年长八岁,王夫人向来放心她,遂抿嘴道:“二爷没瞧见我给太太抄经?香袋儿还我,明儿个给二爷绣个新的。”

宝玉攥在手里,笑嘻嘻地道:“好姐姐,我就要这个,赏我罢!”

琳琅仍是不肯。

王夫人笑道:“琳琅,给他罢,我那里有几个赤金累丝的香囊,你拿两个顽去!”

琳琅听了,忙道:“哪里就值得太太赏这样贵重的香囊?横竖一个荷包,原是小事,只是外头小子们常和二爷淘气,几次都将随身的香囊荷包解了去,怕落在他们手里不知生出多少故事来。”

王夫人点头感叹道:“你果然小心。宝玉,你可听见了?拿去戴使得,不许给外头!”琳琅年纪大了,自然要避讳些,王夫人最爱她这份谨小慎微。

贾宝玉连连答应,随手佩戴在襟前。

琳琅无可奈何,继续抄她的经书,不妨抬头拿小剪子剪烛花时,贾宝玉已近在眼前,倒唬了一跳,宝玉眼睛盯着墨迹淋漓的经书,赞道:“姐姐写得好字,这是颜体?倒比三妹妹写得还好些,不知姐姐簪花小楷写得如何?明儿替我抄一卷书罢!”

琳琅一听就明白了,宝玉这是不想写字抄书找人替他呢!

王夫人断喝一声,道:“胡闹,仔细你老爷知道了,捶你的肉!”

贾宝玉吐了吐舌头,忙道:“我明儿个还要还愿,先回去歇息了,老太太只怕催着呢!”匆匆行了礼,转身一溜烟跑了出去,留下王夫人忍不住笑了,一脸慈爱。

第二日天有些阴阴的,琳琅一早起来,拿宝蓝缎绣八团灵芝如意纹草上霜的对襟褂子给王夫人换上,一面收拾妆容,一面细细地道:“林姑娘和朗哥儿初丧母,穿得太鲜艳了反显得我们无理,我也打发小丫头告诉袭人拿素净些的衣裳给宝玉穿了。”

身为妹妹并姑母的贾敏死了,按规矩,贾赦贾政为妹妹、贾琏宝玉等为姑姑该当守九个月大功,可是原著中却没有一点儿迹象,黛玉进贾府时,宝玉依旧是一身大红衣裳。

琳琅纳闷,作为堂堂国公府的老太君,口口声声疼爱女儿的贾母当真一点都不在意?

王夫人闻言眉头一皱,略有些不虞之色,叹道:“亏你提醒了我,传出去我成什么了?这几个月都叫宝玉穿得素些,老太太到底年纪大了,连这一点子都想不到!”

去跟贾母请安,王夫人提起这桩事,她原是极规矩的人,既知道了,自然守礼。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话,脸色微微一变,道:“瞧我这记性怎么了,你们也不提醒我一声儿!”立时便吩咐下去。贾赦贾政并贾琏、宝玉、贾环等人皆为贾敏守九个月大功,衣饰皆素,贾敏逝去虽已数月方想起此事,然亡羊补牢尤未晚也,贾政不免有些羞愧。

贾赦依旧我行我素,哼了一声,自拉着丫头吃酒。

王夫人虽不喜黛玉,见识也薄,但面子却要给足了,正好看到三春来请安,想了想,又道:“大姑娘和朗哥儿快到了,姑娘们今日不必去上学了,只在老太太屋里用过饭等一会子罢!”许多事儿都做了,不差这一点子。

琳琅听了,终于放下心来,王夫人总算不会如原著中那般给林妹妹下马威。

王夫人不喜黛玉情有可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又是和自己有嫌隙的小姑子所生,可是身为黛玉的亲外祖母,贾母竟然想不到这一点,真不知道她到底是疼黛玉还是不疼黛玉。说她不疼,她待黛玉仅次于宝玉,说她疼,却任由下人言三语四不曾严加处理。

贾母颔首,露出满意之色,一叠声打发人去岸边等着,午饭也不曾好生吃,翘首遥望,好容易等到午后,丫头一声接一声地来报:“林姑娘和林大爷来了,已经进宁荣街了!”

不久,又一拨人道:“林姑娘和林大爷已经进了二门!”

闻言,贾母又惊又喜,目光看了一遍,指着琳琅道:“琳琅丫头,你是姑苏人,你带人去垂花门接林姑娘和朗哥儿进来,好亲切些!”

琳琅看了王夫人一眼,见王夫人点头,方笑着答应,带着十来个丫头到了垂花门。

不消片刻,两顶轿子就已经到了,小厮们忙不迭地退下,悄无声息。

围随的婆子方上前打起帘子,扶着一个冰颜雪容的女孩儿下轿,超凡脱俗,宛若世外仙姝。只见她穿着藕荷素缎交领皮袄,系着十二幅白绫棉裙,裙边压着黄色宫绦,身上披着一件素缎面天马皮里的鹤氅,一衣一裙,裁剪简洁,不见任何花饰。白色头绳挽着黑漆漆的发髻,左右耳畔各留一缕青丝,髻上插着一枚小小的白珠小簮,与耳畔的珍珠耳环相映成辉。

再看林黛玉的形容,琳琅不禁目瞪口呆,大呼曹公诚不欺我!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在荣国府数年来,琳琅第一个愿望是除籍,第二个愿望就是见到真正的林黛玉,现在她已然脱籍,亦见到她了只能用曹公原著里的形容词来形容黛玉,但却不及其美之一二。最要命的是她那双似泣非泣含露目,那是一种清凌凌的美丽,晶莹剔透,美玉无瑕,让人见了就立即失神不已,小小年纪便已有如此气度,长大后还不知是怎么样的风华绝代!



第27章 027章:

再看另一顶轿子走下来的男孩儿,穿着明蓝素缎紫貂皮褂,裹着石青狐腋披风,生得粉妆玉雕,举止不俗,一看就知道是个冰雪聪明的孩子,较之宝玉更胜三分。

琳琅暗暗称赞,林黛玉,林朗,风流隽秀,名不虚传,不愧是书香门第探花之后!

遍观荣国府人物中,还真没几个及得上她们姐弟。

想毕,琳琅忙上前扶着黛玉,只见她素手纤纤,如冰如雪,遂笑吟吟地说道:“乍一看,我当是观音菩萨跟前的金童玉女下凡来了,谁知再一瞧,原来是林姑娘和林哥儿到了。怎么就有这样的人物呢?莫非天底下的钟灵毓秀之气都应到姑娘和哥儿身上了?老太太和太太们都在念叨着,等见了姑娘和哥儿,怕是不知道用什么精妙的话来形容了。”

一口吴侬软语,温软娇糯,听得林黛玉和林朗感到十分亲切,黛玉初进荣国府,步步小心,处处留意,嘴角微露一点梨涡,竟有几分羞涩的可爱。

琳琅带着丫头簇拥姐弟二人往上房走去,心下暗赞,真不愧是绛珠仙子。

这样举世无双的女孩儿,怎么忍心她凋零在荣国府中?

转过大理石座架紫檀大插屏,正面五间上房,两边是抄手游廊,坐在台阶上的丫头们见了,无不失态,忙争先恐后地打起帘栊,通报道:“林姑娘林大爷到了!”

祖孙相见,不免一番相拥而泣,但凡侍立之人无不跟着落泪。

丫鬟脱去其披风,送上锦垫,林黛玉和林朗方郑重拜见贾母,又随着贾母拜见邢夫人、王夫人和李纨,又与三春姐妹相互厮见毕,方由王夫人送到贾母身边坐着。

琳琅含笑看着,这种场面真是如诗如画一般。

礼节、体态,上到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下到小丫头,一举一动都没有丝毫失礼。

好容易落座后,正说些贾敏如何得病,如何用药,黛玉如何体弱、林朗读何书等话,凤姐一身金碧辉煌风风火火地进来,口角伶俐,满堂生辉,琳琅一笑,忽见邢夫人嘴角微微一撇,带了一点冷意,不觉一愣,随即想到其中缘故,不由得暗暗叹息。

虽然她偏向王夫人,但是二房住正房,确实无理,兼之凤姐远大房,亲二房,贾琏也住在二房处跟着贾政料理些庶务,竟不像是袭爵的嫡长子,反像管家,邢夫人心里如何平衡?

一时李纨亲捧茶果,凤姐陪笑着端到黛玉和林朗手边茶几上。

忽听王夫人问起月钱来,琳琅无奈地笑,这王夫人是在告诉黛玉荣国府她才是主事者,果然黛玉眼里极快地掠过一丝疑惑,若非琳琅时时留意黛玉,也不会发现。

凤姐忙细细地禀明,王夫人又笑道:“倒罢了。明儿个记着叫针线上的人过来给你妹妹和你兄弟量身做衣裳,料子原是齐备的,只是不知尺寸,才收在屋里,好容易今儿个到了,便叫针线上人先用心给他们做,别的且搁下,不急。”

凤姐笑着答应了,黛玉和林朗忙起身拜谢。

王夫人见他们礼节周全,心中不免又透着一分满意。

琳琅忖度再三,带着金钏和玉钏捧着托盘送上表礼,却是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松烟墨一匣,新式花样金银锞子各四锭,王夫人打从心底不喜黛玉,原没想得如此周全,见琳琅拿出来先是一愣,随即醒悟,遂笑道:“别嫌简薄,拿去顽罢。”

黛玉和林朗忙又谢过,邢夫人少不得也叫人送上尺头、锞子等表礼。

贾母是何等精明的人物,见状微一凝思,已明其中缘故,对琳琅倒是多了三分欢喜,因命黛玉去见两位舅舅,邢夫人便开口带他们过去,贾母允了,王夫人也回去等着,携着琳琅等人正欲告退,贾母忽道:“你站着,我有话说。”

王夫人忙垂手站住,琳琅也跟着停下,侧耳倾听。

贾母问道:“林家跟来了几个人?”

王夫人并不知道,打发人去问,回来说是四个丫头并两位乳母,还有贾母派去的嬷嬷。

贾母先叫进来细看,琳琅见了,心里微微诧异。

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和林朗的乳母赵嬷嬷,约莫二十六七岁年纪,雪雁、洗砚、青鹤、吹墨等四个丫头和袭人一般均是年方十岁,因是江南女子身骨有些纤细,便显得一团孩气。

琳琅素知大户人家的奶妈年龄必须是十五岁到二十岁左右,还得是生过儿女的年轻妇人,小姐的奶妈生的必须是男孩,少爷的奶妈生的则必须是女孩儿,当然也有不在意这些的,而且还不能大过两个月,否则奶水不足奶质不佳,不能入选,光宝玉一人就有四个奶妈呢!

因此,林家怎么说都是书香门第,清贵之家,无论如何都不会选个老妈子给林黛玉。

原著中贾母嫌王嬷嬷和雪雁一个老一个小,不过是因疼爱黛玉吹毛求疵罢了。

果然,只听贾母道:“这怎么能行呢?可怜见的,每人才带了一个奶妈子,两个丫头,老的老,小的小,如何照应周全?纵是我派去的那几个嬷嬷跟着,也太少了些。”

王夫人陪笑道:“自然按着咱们府上的例给大姑娘和朗哥儿配人。”

贾母道:“两个孩子身边的丫头自然是贴身丫头,只是他们面嫩脸薄,不好使唤咱们府上的人,我也知道下头个个都是两只体面眼,一颗富贵心,未必就真心实意服他们,须得配两个精明厉害些儿的总管丫头,调汤弄水使唤人方便些。”

琳琅一听,知道贾母要派身边人过去了。想来也是,林妹妹尚且如此小心,身边的丫头自然更小心,轻易不敢使唤下头的人,须得有贾府的丫头跟着服侍,有人脉,又有威严,方能震慑住下头的小丫头粗使婆子,不致生乱。

王夫人了然,道:“老太太看谁好?我好心里有数,另外造册登记。”

贾母沉吟道:“我身边的二等丫头鹦哥给玉儿甚好,其余的和探春等一样的例。”

王夫人心中一动,忙笑道:“我身边的琳琅素来沉稳知礼,老太太也知道,她原是姑苏人,怕外甥女和外甥会感到更亲切,她年纪大些,会照顾人,倒不如暂且给了外甥使唤,染些外甥外甥女的书香气,过两年好放出去。”

琳琅傻眼,怎么要将她给了林朗?这倒是没想到。

贾母眉峰一动,眼中精光一闪,笑道:“你既这样心疼外甥,我岂有不允之理?就这样罢,鹦哥给玉儿,琳琅服侍朗哥儿,和宝玉一样,再配几个大丫头,几个小丫头。”

琳琅神情一凝,说什么衣食起居和宝玉一样,实际上还不是和三春一样的待遇?按规矩,三春哪一个的身份能比得上黛玉?况迎春探春都是庶出,真不知道贾母是如何疼黛玉的。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放心。”

琳琅不禁暗暗地叹了口气,跟着王夫人回房。

王夫人收拾了一番,换了件衣裳,拉着她的手道:“我的儿,你可怨我?”

琳琅微笑道:“太太的心意,我尽知的,哪里能怨太太?我也想从林姑娘林哥儿口里知道些江南人文风物!再说,原是太太恩典,方有我今日今时,自然一心为太太。难道我去伺候朗哥儿,太太便不理我了不成?以后我可还要来讨太太的茶吃呢!”

说得王夫人笑了起来,神色间十分满意。

琳琅叹道:“只是我带人服侍朗哥儿人数和宝玉一样,偏林姑娘少了一多半儿,又和二姑娘三姑娘一样,竟是说不过去!还有教养嬷嬷,咱们府上的有几个只顾着吃酒生事,又都是老太太的心腹,太太心里得有个计较,嬷嬷们教得好,姑娘哥儿们的规矩才严谨。”

王夫人嘴角露出一丝嘲讽,道:“这才是咱们的老太太呢,素日里云丫头来,连个男女大防都不知!罢了,你就传我的话,林姑娘和朗哥儿宝玉一样,都是七个大丫头,八个小丫头,横竖几个丫头咱们府上用得起。还有从前教元儿的张嬷嬷,打发人拿帖子请了来,单教养林姑娘。我倒要瞧瞧,咱们严防死守,老太太还有什么主意可打!”

琳琅先去与金钏儿玉钏儿姐妹俩交接王夫人房里诸事,并收拾铺盖衣物箱笼等物,只等晚饭后事情定了再搬到林朗房中。

堪堪收拾妥当,便见黛玉和林朗过来请安,并拜见舅舅。

因王夫人并不似原著里那般给黛玉下马威,但爱宝玉如眼珠子一般,不愿黛玉与他亲近,遂说了几句宝玉性子顽劣,是个混世魔王,不许黛玉亲近他等语。黛玉姐弟皆因贾敏在世时多言宝玉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无人敢管,今闻此语,自然应承。

王夫人方打发人去请贾政,半日,引着黛玉和林朗拜见贾政。

贾政才送走贾雨村回来,见面时,倒也欢喜,想起贾敏,不免伤悲,说道:“你们姐弟两个好生住下,静养读书,闲了和姐妹一处顽,若受了委屈,只管来告诉我!”

黛玉和林朗垂手听着,忙一一拜谢。

贾政又嘱咐了几句,直到贾母打发人来说传晚饭了,方令王夫人带他们过去。

王夫人一面走,一面告诉他们凤姐的住处,有事找凤姐,又道:“我想着我身边的琳琅丫头和你们是同乡,说话便宜些,你们身边几个丫头都极小,朗哥儿年幼,日后就让琳琅服侍朗哥儿,至于大姑娘,老太太也有人给你。”

黛玉极聪颖,闻言道:“可是那位迎接我和弟弟的姐姐?果然是同乡。”

王夫人笑道:“琳琅跟我八九年了,做得一手好针线,在府里下人跟前都能说得上话,我怕你们脸皮儿嫩不好意思使唤人,有她服侍朗哥儿,要什么做什么都方便,更兼她还识得几个字,正配给朗哥儿研墨铺纸。”

林朗听了,感念不尽,笑道:“听这位姐姐的名字,正和我一样呢,倒亲切。”

王夫人一想,笑了,道:“若是别人便改了,跟了朗哥儿原该避讳些。只有一件,这丫头是个有福的,自从她跟了我,我得了多少顺心如意的事,从前有个和尚说,她这个面相命格正配这个名字,改不得,改了就不好了。”

林朗忙道:“琳琅姐姐是舅母身边的得意人,自然不用改名。”

林朗话说得不错,长辈身边的丫头不用避讳晚辈的名字。

王夫人想到玉钏儿及原先贾母身边的珍珠,见林朗年纪虽小,却十分知礼,不禁笑了。

用过晚饭,贾母果然当面将鹦哥送给黛玉,琳琅送给林朗,又命按照三春、宝玉等例添丫头嬷嬷粗使婆子等,黛玉屋里除贴身掌管钗钏的大丫头外,另添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头,四个教引嬷嬷,林朗屋里则添四个大丫头,八个小丫头,几个粗使婆子。

王夫人趁机提出黛玉林朗一如宝玉,又有请张嬷嬷的意思,贾母虽有几分不悦王夫人自作主张,但她义正言辞当着黛玉林朗的面儿,兼之也知道张嬷嬷教得好,只得依了。

黛玉姐弟眼波微微一闪,似有所悟。

彼时宝玉还愿尚未回来,一般还愿回来得极晚,琳琅知道王夫人乐得不让宝黛相见,琳琅自己有心让他们错过,免得摔玉事件发生让黛玉难以在荣国府立足,便朝贾母笑道:“老太太,知道您好容易见到姑娘哥儿,有满肚子话想说,只是我瞧姑娘哥儿一路风尘,仿佛有些累着了,不如先让姑娘哥儿歇息,老太太有什么嘱咐说话的时候多着呢!”

王夫人闻言固然称愿,贾母看了看黛玉苍白的脸色,不由得一脸心疼,道:“正是,我竟老糊涂了,你快服侍姑娘哥儿先去歇息,可别累着我的心肝儿肉!”



第28章 028章:

琳琅与黛玉林朗的乳母丫头厮见毕,引着姐弟二人到西厢房,行李早就搬进来了。

按规矩,琳琅与赵嬷嬷陪侍林朗在里间大床,鹦哥亦同王嬷嬷陪侍黛玉,余者皆在外间听唤,故琳琅一面服侍林朗更衣洗漱,一面打发人去取自己的铺盖箱笼,柔声道:“大爷累了一路,先躺下歇歇,行李物件儿有赵嬷嬷和青鹤吹墨收拾呢。”

黛玉林朗姐弟带来的书籍极多,幸而琳琅早先收拾房间时留下了空书架,不消片刻,便磊得满满的,看得琳琅暗暗咋舌,不愧是书香门第的公子小姐,书籍占了行李的大半。

彼时黛玉已卸了妆,裹着一件狐腋袍子,青丝披泻而下,灯光下更显羸弱,走过来笑道:“我和弟弟初来乍到,有许多规矩不知,日后还请姐姐多加提点。”

黛玉说的是这里的规矩,而非礼数,可见其人之聪颖。

琳琅忙道:“姑娘和大爷冰雪聪明,哪里还用我提点?不过人来人往上我熟惯些,背地里提醒姑娘和大爷一声儿罢了。”

鹦哥已经带人安插器具已毕,捧茶过来,笑道:“姐姐又在这里蒙姑娘!”

琳琅道:“我怎么就蒙姑娘了?倒是你,饭后立刻吃茶易伤脾胃,晚间睡前吃茶容易失寐,你可得仔细记在心里,快把茶端下去,去叫人送几碗热热的羊乳过来。”

鹦哥皱眉道:“羊奶带着一股子膻味,叫这个做什么?”

琳琅一面拿着大衣裳给林朗披上,一面笑道:“打发小丫头去厨房跟老张家的要,加些茉莉花儿就能去掉膻味了,老张家做得最好,这几年我跟太太每晚都喝她做的羊奶,睡前喝些容易入睡,我瞧姑娘和大爷的脾胃有些弱,更该日日喝它。”

鹦哥听了大喜,忙端茶下去,命小丫头去要羊奶。

琳琅道:“你只管记得便罢了。昨儿个我去太太屋里要了些官燕来,已先用清泉水泡上了,以后你记得前一日泡上两枚燕盏,次日早起各加五钱冰糖用银吊子熬出两碗粥来,最是补肺养阴,镇咳止血,补先天不足,适合姑娘大爷吃。”黛玉姐弟是一样的症候,气血不足。

原著中宝钗说拿一两燕窝,五钱冰糖熬粥,一两干燕窝等于后世三十九克左右,泡发了总得近一斤,黛玉一天都未必能吃完,五钱冰糖又太少了些,压不住味儿。平时琳琅自己熬燕窝粥,不过一枚燕盏,五钱冰糖,而且熬得很浓稠,足够一个成人食用。若是泡发后的燕窝一两,倒符合常理。只不知道原著中指的是前者还是后者。

不过,较之人参肉桂,黛玉更适合服用燕窝粥,若原著中她从小吃起,只怕早痊愈了。

荣国府豪富,人参肉桂都能供应,燕窝又不是吃不起。随着黛玉姐弟送进府的礼物清单琳琅早瞧了,皆是极贵重之物,除却各色土仪,其间也有一千两银子。

黛玉姐弟听了,忙道:“有劳姐姐费心,只是我们才来,倒弄得人仰马翻,原就配了人参养荣丸,偏如今还吃什么燕窝粥,岂不是太过了些?”

琳琅笑道:“姑娘大爷是老太太嫡亲的外孙女、外孙,老爷太太嫡亲的外甥女、外甥,有什么太过了的?能吃多少去?只管当这里是自己家,别外道。再说,我听姑娘说如今正吃人参养荣丸,是药三分毒,竟是少吃些药,在日常饮食上着手,比吃什么人参肉桂都强!”

一时端上滚滚的羊乳,果然香馥甜美,每人喝了一碗,重新洗漱,便安置了。

琳琅服侍林朗睡下,刚卸妆宽衣,就听外面一阵说话声,忙出来道:“谁?”

小丫头回道:“是宝二爷,才还愿回来,听老太太说林姑娘和林大爷来了,特地和袭人姐姐过来瞧瞧姑娘大爷,问声好。姐姐,要叫醒姑娘和大爷么?”

果见宝玉在帘外对琳琅笑道:“好姐姐,让我见见林妹妹罢!”

鹦哥闻声出来,听了正要回身去叫醒黛玉,琳琅却笑道:“常日都说二爷体贴,怎么今儿个反倒不顾林姑娘林大爷神疲体软了?才睡下,再起来,岂不冻着?二爷先回去,明儿个一早就能见到弟弟妹妹了,何苦呼喇吧喇地过来吵醒他们?”

鹦哥便住了脚,笑道:“正是,夜深了,二爷累了一日,早些歇着,明儿见岂不是更好?”

一旁袭人也软语相劝,好容易才哄住了,宝玉只得怏怏不乐地转身。

琳琅因见宝玉只穿着家常衣裳,围着攒珠勒子,并没有穿大衣裳,忙道:“等等。”拿了一件自己不大狠穿王夫人赏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给宝玉披上,又递了个手炉,上下细细看了没什么可担忧处,方叫几个小丫头与袭人送他回去。

待他们离去,熄了灯,闩了门,鹦哥亦回房,琳琅方抽身回屋,只见林朗披衣坐起,忙过去道:“真真罪过,竟吵醒大爷了。”

林朗心里忖度半日,问道:“来的可是二舅舅家的二表哥?”

琳琅笑道:“正是这位宝二爷。”

林朗听了道:“二表哥既然过来,该叫醒我们才是,不然岂不失礼?”

琳琅扶他睡下,掖了掖被角儿,笑道:“一家人谈何失礼?大爷放宽心,不必在意。”

琳琅又去安慰了黛玉一番,方回转过来,因见林朗睡不着,便细细地与他分解府中各人的身份、脾性、为人处世,上至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下到鸳鸯袭人鹦哥,其错综复杂的角逐,抽丝剥茧都叫林朗心里有底,林朗极聪明,一点即通,谨记在心。

次日寅时三刻琳琅便起来了,叫小丫头去厨房看着熬粥,务必干净些,才回过身,只见林朗已经醒了,笑着挽起帐子用银钩钩住,道:“天还早呢,大爷多睡一会子罢!”

林朗笑道:“我该起来读书了。”

好容易梳洗完毕,那边黛玉也收拾妥当了,问道:“是时候给外祖母请安了么?”

鹦哥一怔,忙道:“老太太素来疼爱宝玉,因宝玉早上起不来,又恐老爷责怪宝玉懒惰不给祖母请安,因此特地将请安的时间延后了一个时辰,大约辰时二刻才起,过二刻方许人去请安,姑娘和大爷暂且用点儿早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