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元符录-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娲笑道:“如今既然神族大胜,那么当然是仿照上古之例重新排列九重神霄了。”女娲所言,只需将玄门三十二天重新合并即可,省时省力而且还是对上古的一种延续。

后土娘娘和东皇太一当然也同意这一种天界排列,不过烛龙和元馗却是另有意见。

烛龙道:“如今天界重演,当然是重新将天界重归混沌,然后按八方之数合作八方九宫,重演太古之天才对。”

元馗的九天真王之道原本就是太古九天牧野的一种象征,当然也很是同意烛龙的意见。

剩下两位圣人,紫光和风烨反复思量半天,紫光忽然道:“此事尔等决意就是,本宫没意见。”一面是娘家,一面是夫家,紫光当然不好得罪太一或者元馗。

于是这个皮球最终被踢到了风烨的身边。

第三十九章天界重建

看诸圣纷纷盯着自己,风烨叹道:“贫道倒是颇为喜欢所谓的三十三天呢。”

哼!一声声冷哼不悦声响起,三十三天乃是仙道玄门的分割法门,神族这些圣人们当然一个个都不怎么乐意。

风烨笑道:“太古上古终究已成过往,完全效仿这些古代天界也没什么新意。既然伏羲陛下执掌天界,那么何不在三种天界构成之上演化自己的全新天界?陛下不是以八卦之道著称吗?将天界三十二天重演本源,然后以八卦之法开辟八荒八天,将大罗天牢牢放在九宫格位最中间。如此一来,才不负陛下执掌天皇业位一场。”

伏羲心中一动,不错,此举不单单对他有好处,宓妃日后作为天庭长公主也能顺势镇压天界九宫,而参悟自身的九宫混元之道。

“而八方八天又可以按地火风水之势演化四天,以中央大罗天为尊,八荒八天每一天演化四域,共计三十三天。如果将大罗天重新分化的话,也可以专门为三皇圣人开辟三皇圣境,合计三十六天。”风烨絮絮而谈道。

“人皇陛下此言颇有道理,诸位以为如何?”既然伏羲和风烨立下了这一个计划,那么元馗和女娲当然不会反驳。

果然是人皇一脉势大啊,烛龙暗中苦笑:罢了,老头不掌皇位倒也不必搀和这些事情。

太一耸耸肩:“随便你了,反正吾和紫光日后要离开盘古宇宙,紫微孩儿也要交托你等照顾。随你们意就是。”紫微日后成为天庭天帝,那么这些旁枝末节且让伏羲等人操心吧。

“天界天宇,朕可以全权负责。但是建木如今在东极生长,连带大罗天也在天界东方,朕欲将建木重新移动至中央界域,还请地皇和人皇两位陛下协力帮忙。”

“这是自然。”风烨和女娲纷纷点头。

“到时候建木沟通三界,地界或许也有所影响,也要后土娘娘多多注意了。”伏羲又对后土娘娘说道。

“好。”

“天界之上合该有诸星拱卫。本宫和夫君自当为天界重演群星。”不等伏羲吩咐,紫光便开口说道。

“剩下老头就和真王殿下帮助伏羲陛下演化天界好了。”烛龙言道。

诸圣商议之后,分别动手开始自己的动作。

风烨和女娲行走在洪荒之上,看着如今仅有的五方大洲风烨颇为感慨:“当初朕和娘娘造化的九洲盛况,却不想才仅仅延续了十几万年。”

“反正如今洪荒大陆的面积不比补天劫后要少,如今洪荒大陆重新成形不说,还有四极大洲拱卫。倒也渐渐有了一点上古气象。”女娲和风烨驾云来到大东极之地,女娲直接抛出山河社稷图将建木收取其中。然后风烨对着剩下的海沟轻轻一划,一道“黄明厚土宝箓”落入海沟之中瞬间生出黄土将海沟重新填平,将此地的地气再度理顺。

随后,二圣来到洪荒大陆中央地带。如今在轩辕的治理之下人族也渐渐重新走向正规,人神和睦重演远古之时。

风烨先是将周围生灵庇护,将地脉重新梳理之后。女娲将建木直接落在了中央地域。建木乃天地顶级灵根之一,瞬间便扎根于洪荒大地,甚至根系透过大地也将地界给牢牢锁住。

地界,女娲在东极将建木拔起之时便有所震动。这一次重新扎根地界,若非后土娘娘镇压地界大局,恐怕地界冥域也少不得一场动荡了。

后土将地界的动静压制下来,随手将泰山地府和九华地府炼入了地界本源之中。毕竟如今神族掌天地,这些仙佛地府也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但泰山地府刚刚融入本源,后土正准备对九华地府动手的时候,阿弥陀佛忽然施法将整个九华地府华莲净土搬入了西方恒河沙世界。

“九华地府事关地藏菩萨日后功果修行。还请娘娘手下留情。”阿弥陀佛传讯之后,立刻将华莲净土和恒河沙世界相融合,甚至连西牛贺洲上面的佛道也隐约之间有些牵扯。

“大和尚这是真的决定了?”后土目光观测恒河沙世界中的景象,心中也明白佛门的意思了。

神玄之争,别看神玄打得这般激烈,大家到底都是盘古大神一脉而出,其观念立意颇为相似,所以在神仙两道之外还有不少神仙同修之人。那符修一脉不就是从两道之中走出来自己的一条道路吗?

但佛门的体系观念和仙神两道实在不同,单单是佛大还是神大,在佛门体系之中便有诸多问题,日后佛门如果和仙道一般遵循神族的天地秩序统治。那么佛陀无边神通直接变成了一句笑谈。连自家弟子的转世轮回都不能插手,还指望佛门能够玩一招宿识佛缘吗?在佛门的体系之中天帝可不如佛祖啊,但是神族能够容忍这般情况不成?

所以当神族大胜的时候,佛门便打定主意要自开一方天道宇宙了。当东皇太一和紫光夫人去外界开辟宇宙的时候,阿弥陀佛也准备率领诸佛远去界外。

“只要尔等不想着分裂盘古天道,吾等对你佛门的态度便是放一放又如何?”后土直接放手,将华莲净土中的后土轮回印记消散,静观佛门日后的举动。

“娘娘放心,贫僧欠娘娘一位大人情。”阿弥陀佛双手合十,在极乐世界遥遥对后土行礼。

建木被两位圣人重新扎根,树冠上的大罗天再度立于中央天界之上,而伏羲等人此刻也将天界八天也演化了出来。

河图洛书演化八卦之阵,阴、阳、风、雷、水、火等八相演化出来八方天界,分别罗列在大罗天八方。然后伏羲施展神通将每一天再度分化四极地域,联合大罗天化作三十三重天。

烛龙则是在一旁护住神族诸位大能。让他们不会被伏羲的开辟手段所击伤。

至于元馗借助玄门的凌霄神殿和神族的万神宫,连带太昊天庭的那些建筑重新炼制出来一座恢弘的天庭宫阙。

烛龙对诸神道:“盘古道化天地,其三丹田亦各有显化。上丹田紫府天灵便是吾等圣人、神人、至人所汇聚的天道宫,此为盘古宇宙的无上重地。其次中丹田所化的凌霄神殿亦成为天庭根基,日后天庭代天而掌宇宙法则也是顺理成章之势。”

“大神,那么盘皇的下丹田最后化作了何地?”神农好奇道。

“归墟之地便是盘皇下丹田而成,万物终极之地,宇宙一应皆在下丹田重新化作灵气而归入天地。天道宫镇压天道。天庭梳理法则,而归墟则是重新转化灵气反哺天地。此后诸神各司其职,天地生生不息,吾等宇宙或可真正长久永视了。”

元馗将炼制完成的天庭宫阙送入每一座天宇神域之中和伏羲联手调控天庭的种种摆设。紫光夫人和东皇太一也在天界上空凝练星斗,重新布置周天星斗大阵接引无量星海的元气挥洒向天界。

经过三日三夜的功夫,三十三重天琼楼玉宇建立完成,无量星辉自天界顶端的星辰挥洒至宫阙之上。而下方又有种种轻灵之气弥漫宫阙之间。

在女娲和风烨重新将建木种下之后便来到天界边缘地带看着伏羲等人的行动。

“天庭终于又归入吾等之手了。”女娲望着天界这庄严肃穆的天宫神庭,叹道。当初天庭在她之手送于玄门,虽然女娲当初是为了神族考量,但将天庭送于旁人要是女娲娘娘心中没有心结那才是怪事。

“如今元会劫过,天地重定,那么贫道也该卸去人皇身份静归混沌修行了。”风烨伸了个懒腰:“等天庭的事情忙活完,将三契法约定下之后贫道也就清闲了。”

“道友。多谢了。”女娲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这一元会要不是道友横空出世,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帮人帮己,贫道不也借助这一元会而得到不少吗?”风烨望着天庭稳固,笑道:“谈不上什么谢不谢,如果当初不是娘娘出手击退奢比尸恐怕贫道早就死了。可是在往前算,如果娘娘不是在虚空之时得到了那一桩机缘,恐怕娘娘身死道消更不会贫道的出世了。”

虚空那一件事?女娲看着风烨的侧脸:“你知道?”

“后来将灵晔珠炼化成为证道圣器也算是明白了一份因缘。”风烨轻描淡写道。

三十三天,和玄门天庭大不相同的三十三天构造,象征了伏羲八卦衍生之法的三十三重天宇,伏羲即便逊位由紫微作为天帝。他天皇的业位也可以稳稳保持住了。

神钟声响动,风烨和女娲似有所觉,直径进入凌霄神殿与诸神会面。

凌霄神殿和神族的万神宫相融合,其中除了作为天庭平日里的议事场所,也可以作为诸神饮宴或者聚会的地方。

在元馗的操控之下,此神殿内部陈列和太古万神宫一模一样,风烨和女娲并肩走到了最上面一排的几个列座之上。

天皇、地皇、人皇坐正位,然后左首有龙皇元馗。右首有东皇太一相伴。剩下烛龙、后土、紫光三圣则是和五帝等人在第二行列。

女娲从太素元君手中接过造化宝袋和封神榜,以自己造化神通将囊袋中的那些诸神元灵神魂一一重塑。

霞光云气在女娲娘娘身边结出一朵朵彩莲,一尊尊大神在女娲的神力之下重新坐到神位之上。而风烨在此刻却也用自己的人皇神力将封神榜中的那些真灵一一修补。

“这些封神榜之中真灵,在日后吾等诸道会谈的时候倒也用得上。如今伏羲陛下还是定下天庭天规,让天庭秩序重新运转吧。”风烨对身边伏羲道。

伏羲点点头,身后一尊天道宝轮升起,一道道天规法则在伏羲的天皇意志下渐渐生成,通过凌霄神殿而契入天道之中被洪荒诸多修士探知。

第四十章三书三皇境

在天皇重定天庭法规的同时,一道道天规凝聚虚影在伏羲面前出现。风烨和太一眼前一亮,太一当先将混沌钟一敲,混沌钟的钟壁上面脱落一块非金非玉的白色物体。

在太一将那一块白色残片承载伏羲凝聚的天规法则同时,风烨又将封神榜一抹,除了用造化灵池暂时盛放封神榜中诸多真灵之外,将整个封神榜也同样投入伏羲面前的白色残片上面,利用封神榜凝聚的玄门天庭法则来帮助白色残片真正成形。

“如今三皇归位,天庭掌权,天书也该应运而出了。”太一对紫光吩咐道:“夫人且将星辰图拿出来一用。”

星辰图乃是这个宇宙对星辰大道记载的无上宝图,紫光将星辰图交给太一之后,太一用星图演化周天星斗大阵同样抛入了伏羲面前的残片之中。

风烨信手一招,所谓的姻缘簿、万寿图等等灵宝神器再度从天庭各处飞向白色残片,借助天道之力将诸多法则融入其中。

伏羲目光一定,也将河图洛书拿了出来,借助这一件至宝演化法则大道灌注在残片之中,连带着大罗天中也忽然涌现上万种天道法则落在了白色残片之上,各色光辉交替闪烁白色残片开始将一卷书籍模样变化。

太一将白色残片从混沌钟上取下来之后,混沌钟的气息随之一变,似乎和太一本尊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起来。

“吾将混沌钟和此方宇宙的因果斩却,日后此物要跟着吾去往域外。”太一对女娲等人解释了一下:“那星辰图到底是此方宇宙记录星辰的秘宝神图。吾和内子难以将此物带走,待天书炼制完成之后便赐给紫微作为镇运之物吧。”

太一话语之中透露的信息很多,似乎除了紫微大帝仍然要留在盘古宇宙之外,勾陈和七曜都会跟着太一离开盘古宇宙。

那么他们座下诸多属神是跟着他们离开,还是选择在盘古宇宙帮助紫微大帝?不少大神瞅准太一紫光二圣离开所空下的那些位置。

那白色残片是混沌钟的钟壁所化,又有盘古当初留下的鸿蒙道印来中和统领一切天道法则。此道印毕竟是盘古开天的无上道印,用来契合这一方宇宙作为天书倒也不比造化玉牒要差。

过了许久,姻缘簿等诸多神器再度归返来处作为天道运行的法则神器,星辰图也化作万星图成为紫微大帝的权柄神器,伏羲的天书在吸收了各种法则之后也真正出现了雏形。

“这就是天书吗?融汇了封神榜、鸿蒙道印、星辰图、诸多天道权柄神器。借助天庭重新开辟的时刻炼制。果然有些不简单啊。”永劫之地中的某人通过大罗天窥见了天书的玄妙。无量星辰,周天法则还有众生天命统统记录在此书之中,执掌此书的天皇势必可以拥有逆转天道的权利。

“所以才需要地书和人书来制衡吗?”阿罗沉思道。天书中的部分法则和地书、人书相重合,三书相互制衡才算是真正的无上天道圣器。

与此同时。女娲的地书和风烨的人书也纷纷脱离他们的掌控。散发出来条条天道道韵和天书相辉映。

人书称“观世书”。地书名“洪荒鉴”而天书在成形之后,自动在封面出现了三个大字“天极录”。三册宝书的神光合在一处,隐约可见一部天道圣书出现在光辉之中。

三书大成。三皇齐出,风烨当初的誓愿也算是彻底完成,无量玄黄功德垂在他的头顶结出朵朵功德金莲,随后被一一吸收到烨龙灯之中提升这一件证道圣器的品质。

“如今三清境消,既然三皇并出还有三书定道,便以天地人三道来镇压宇宙运行吧。”太一看三人忙活完将三书收起,对三人建议道:“这大罗天乃诸天之首,三位便借助大罗天的本源而演化三皇神境吧。”

“合该如此。”三皇起身走到了凌霄神殿之外,以自身神通截取大罗天中的元气而演化了自身的神境天地。

大罗天中万道同存,其中各种元气生灭长存,三皇圣人开辟天地对元气的选择也是各有不同。

伏羲取太元清灵玄气演化天皇境,天皇之境遍布玄妙道气,云气朦朦胧胧尽显天道莫测之意,一缕缕先天道机从天皇境散入大罗天。女娲采玄灵造化元气开辟地皇境,地皇境山清水秀,一片勃勃盎然的生机胜境,又有造化生气送入了大罗天中。至于风烨则是以鸿蒙赤霄灵气演化了人皇境,人皇境中万光普照永无黑暗,又有诸多先天灵光自神境显化散入大罗天。一衍道,一化命,一开灵,三皇境玄妙各异,而大罗天在此三皇境的力量庇护下又有一个三皇玄黄华盖笼罩整个大罗天上。

三境开辟,三股意志直接从大罗天三皇境贯彻至整个三十六重天,然后建木、洪荒五大洲,甚至意志同样也融入了地界之中。在三皇意志贯穿三界之后,又有五道神光自天界而起辅佐三皇,在大罗天华盖之上又多出来五条光带,将三皇秩序意志从天地人三界开始向着无量星辰海域辐射过去。

鸿钧以及三清圣人等玄门众人坐在紫霄宫望着三皇五帝之道辐射整个盘古宇宙,一个个默然不语静静推演此举对玄门的影响。

鸿钧一面巩固道基一边对老子等三清圣人道:“人皇陛下为了天道运行势必要定三契法约,届时汝等便代表玄门一起去吧。他毕竟也是仙道符修魁首,断然不会平白让仙道吃亏。”

极乐世界,作为佛门的魁首人物,阿弥陀佛也感应到所谓三契法约的事情,除了用佛光将恒河沙世界遮掩起来不受三皇意志影响之外,连西牛贺洲也顾不得了,默认西牛贺洲在天庭的掌控范围之内。

“如今朕开天皇境,日后当居住此中而镇压神族气运。然天庭不可一日无主,紫微星尊与神族有莫大功德,勤勤恳恳运转周天星斗而造福众生,当于朕之后掌天帝之位,诸位可有意见?”伏羲将天书收起,对诸神问道。

在伏羲炼化天书开辟三皇境之后,的确不好以天皇圣人之尊坐拥天帝之位,也就需要紫微继任了。

紫微原本在玄门天庭就是三界亚君,能够在地位上胜他一筹的人几乎没有,加上这一件事早早就是神族内定,所以很顺利便通过了紫微即位的事情。

之后,紫微站在三皇等人座下重新安排了天庭的人员调动。正和诸神想的一般,星神一系有诸多神祗愿意跟着太一紫光去外界重开天地,而不是在紫微这边效力。

毕竟太一、紫光重开天地,那可是一方全新的天道宇宙啊,在两位圣人的庇护下可以得到宇宙开辟之初的各种资源,对他们证道也有诸多便利之处。

“紫微星尊做天帝,当有人和他并肩而立梳理阴阳,不知道太一和紫光两位圣人怎么考量?”黄帝后土坐在第二排左首第一位问道。是迎娶一位天后还是选择找一个金母那样的搭档?

“帝姬宓妃修为根基雄厚,福缘气运悠长,可和紫微孩儿一起运转天地阴阳。”紫光不是没想过撮合紫微和宓妃,但奈何人家俩人不愿意,他们这些做父母的也只好随他们的意了。

紫微星尊执掌了星辰图又有太一传下来的神镜镇压气运,伏羲等人看着宓妃也随之赐下灵宝。伏羲和女娲以兄妹阴阳之道演化一件阴阳尺规交给宓妃衡断三界律法,风烨和元馗则是赐下了一道万象轮为她镇压气运。

随着紫微继任天帝,一尊尊神位在凌霄神殿之中重新册封,而风烨等人则是隐去了身形归入三皇境之中,表示三皇不会刻意插手天庭统治三界的权柄,三皇无为垂拱而治顺理三才之道。

人皇境,风烨刚刚归入此神境之中,元馗神农还有听訞真武也都赶了过来,因为宓妃要和紫微一起执掌天庭宫务便没有过来。

“待三契法约完成之后,贫道便欲退位了。”风烨盯着元馗说道,风烨原本就不喜欢沾染什么权柄问题,要不是这一元会天地因果纠缠繁重,又有那些外敌入侵,风烨自身也不会一直在外面费心费力,早早就归入太渊天修行去了。

“嗯,反正日后神农继位,此人皇之位不出了吾等一脉倒也无妨。”元馗点头,又对神农道:“如今三皇以自身意志和三尊天道圣人相合,换句话说日后只要有人证了三皇业位,立刻便是天道圣人之尊。你想要继任人皇业位,还是趁着人皇境开辟在此参悟人皇大道速速步入亚圣行列吧。”

以圣人之尊执掌天道圣位,或者以亚圣之尊成就圣位和等闲混元大能强行占据圣位可是有着诸多差距。日后如果量劫来临圣位跌落,圣人之尊可以归入混沌之中无有性命之忧,亚圣虽然要受到重创但想要逃离死亡也有把握,不过普通混元大能在跌落圣位之后道基毁灭,十有**也要跟着天道一起死。

如今神农已经在太清境巅峰,距离亚圣境界也就是临门一脚的功夫,加上风烨和元馗将人皇大道的精义演化于他,神农直接在人皇境中开始悟道突破。

“吾天极山一脉虽然号称仙神同修,在这一元会之中主掌天地气运,乃是运潮的弄儿,但是在日后诸劫之中可没有这般风头了。”风烨和诸弟子道:“吾等一脉占据人皇业位和黑帝之位已经到了极限,在神农成为人皇之后势必要将赤帝业位送出去。到时候,朱陵大帝祝融以火师之尊接掌帝位,尔等切莫有些怨言。”(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仙神之规

听了风烨的话,听訞等人纷纷点头,这也是必然的事情。不然天极山一脉总共才几个人啊,占据一尊人皇业位外加赤帝黑帝之位?

“在夫君成为人皇之后,吾等一脉就是想要占据赤帝业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真武也笑道;“大师兄座下一位混元三境都没有,总不能让师姐放着人皇元后不做,跑去强行占据赤帝业位吧?”

诸人闻声而笑,可不是,如果听訞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天极山一脉的吃相也就太难看了,明摆着是要在神族树敌了。

“说起来,宓妃成为帝姬执掌天界八方天宇之后,水神一脉也不好掌控了。到时候水道一脉神系恐怕要交给大禹以及龙族负责。”风烨又和元馗商议了起来。

天极山一脉气运的几个来源,水神一脉可是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呢。

元馗思量道:“紫微作为天帝而执掌天庭,所谓三官大帝的身份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地官和水官可以说是他在地界和人界的耳目,地界牧归因为后土娘娘尚在或许权柄不大,但是大禹作为人族的大禹王,又是龙族的黄龙王,水神的洞阴大帝,他的权柄业位恐怕也不算小了。或许在未来无数劫后真武舍弃黑帝之位,还可以让大禹来继位呢。”

天极山一脉崇水火之德,这完全是两位开山鼻祖的影响,所以赤帝和黑帝都是他们一家子的。但为了神族的平衡,为了安抚那些诸神的心绪。风烨将赤帝之位送给巫门也是为了神族的团结。

可元馗却没有风烨这么好的性子,黑帝一脉一定要让天极山牢牢把握。什么真武帝庭还有水神一系都是为了天极山能够牢牢把握黑帝业位而准备。换一句话话说,元馗是要让天极山具备黑帝的法统权。

法统,神族很重视这种法统继承权。当初太古天皇时代,那些初始之神不愿意继续维护天道运行一一退隐的时候,天皇为了照顾这些隐退之神便命他们留下继承人,维护了他们曾经的荣光。毕竟总不能让火神降雨,让水神负责雷霆吧?所以有前代神选定继承人便是很重要的了,于是神位也是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至太古人皇时代。这个法统继承的权利发展到了极致。就算前代没有留下继承人,但是他的血裔后人以及道统传人也会比旁人具备优先继承权,更容易得到前代的气运传承,他们的属性也更容易继承掌控神位。

因为太古留下来的这个传统,不知道在上古恩惠了多少人,也不知道因此而坑死了多少人。至少女娲娘娘是最恨这个传统的人,作为人皇道统出身的神祗最后成为了地皇之尊。不知道被多少大神诟病,连太古地皇遗留的气运都没办法全部拿到。

女娲还是奋斗了一个上古纪元,才总算聚拢了地皇气运,让自身的身份名正言顺了起来。甚至就是当初的帝俊,要不是因为太一的关系也别想那么容易坐稳天帝的位置。

如今元馗想要为天极山一脉打造黑帝的法统继承,日后黑帝更替只能在天极山内部进行。对天极山而言可有莫大益处,总比玄门隐世修行要好得多。

“太玄。”风烨将一个造化灵池交给太玄:“此中真灵全是仙道玄门战死诸仙,你真武帝庭号仙神护法,那么这些人便有你重新度化归来吧。一来可以为尔等帝庭积功德,二来也可以缓和神族与玄门之间的关系。还能让你在仙道之中积累善缘。”

风烨吩咐之后,忽然有一道霞光落在人皇境炎帝神农身上。

“人族气运?”听訞掐指一算。如今元会劫过,天地进入了新的元会轮回,人族重新在洪荒大陆上面兴盛,而轩辕大帝也重新证了圣皇业位归来,连带神农这位人族皇道掌控者也随之得到人族气运加持。

人族皇道的掌控者,日后恐怕也是整个盘古宇宙的人皇圣人,除了人族的气运加持到了神农身上,天庭也多出来一股气运落在了神农的身上。不单单是神农自身的赤帝业位,还是他那些儿女们的气运归入他的身上。

紫微和宓妃重新册封天庭诸神,耀阳虽然不在天庭占据神职,但因为神玄之争的赫赫战功也被册封了一尊散帝业位,号“九阳扶桑大帝。”在这一次神战之中,类似紫煌道人、冷游道人等等大罗仙家都死在了他的手中。

此外,日月二神被重新册封了“明晨帝君”和“广寒元君”的业位,地位和一般散帝等同。瑶姬也因为彻底收拢天地间的山神一脉,借此而成为“金光妙灵元君”乃山岳之首。而更重要的则是神农的小儿子姜炅,被紫微和宓妃册封灵德太子,入驻紫微宫修行。

这是明晃晃告知天地,在紫微之后新的天帝继承人已经选定了,祝融大神的弟子,赤帝的末子就是下一任的天帝人选。

所以神农这位诸神之父凭空得到了滔天气运加身,直接在人皇境中突破证道亚圣道果。

风烨对听訞道:“姜炅在天庭修行倒要仰赖他师姑宓妃的照顾,你等——”心中有感,风烨又笑了:“罢了,既然炎居已经表态,那也就算了。”

听訞一愣,暗中也将事情经过推算了出来。宓妃执掌天庭半数权柄,坐镇凤合宫,却不似瑶池圣母在天庭的地位巩固,至少她就没有蟠桃林之类的东西镇压气运。所以炎居看姜炅要在天庭修行,直接将他的杏林献给宓妃作为笼络诸神所用,也是为姜炅来讨了一个人情。

炎居的杏林在这些年的精心栽培下也渐渐回复顶级灵根的部分效用。木杏和水桃同样是先天五行灵根所属,其本质也不会比西王母的蟠桃要差。而杏林在生机造化方面甚至还犹胜蟠桃的效用。

后来。宓妃将杏林种植在天庭借助天界灵气滋养,又请动女娲娘娘亲自动手施展造化元精。终于恢复先天顶级灵根的面目而延续了宓妃的气运,甚至每过三千年宓妃便开宴一次笼络诸神,将自身天宫帝姬的尊位牢牢稳固。

……

当一切走上正轨,风烨便来到天道宫中召集诸道大能首领开始定下三契法约。

天道宫,诸多圣人大能汇聚一堂,神仙等流派纷纷站在自己的阵营一边,仅仅是风烨一人站在场中主持这一场大事。

神仙同修在很多时候多有不便,但是在此刻反而颇为便利起来。

仙道的魁首三清圣人和玄极风烨。佛门的阿弥陀佛,神道的伏羲陛下、女娲娘娘再添上人皇风烨。此外还有鬼道的酆都大帝、灵道的太素元君、妖道的混鲲道人等等分支修行大道也都有代表来此。不过类似鬼道身后有后土娘娘,儒道身后有伏羲和风烨、灵道身后有风烨和女娲等等圣人们坐镇,这些难以企及混元道果的修行道统也就是过来表态附议的份,而不能真正左右这一场大局。

风烨从观世书中飞出来一卷契文浮在当空:“诸位且先看看吧。”

三清等人闻言纷纷以神念扫视这一卷契文。如今神族掌天地,风烨以人皇之尊和诸多道统大能定下文契,日后诸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涉。

老子望着这一卷契文慢慢盘算。正如鸿钧道人所言,风烨毕竟是仙道修士出身,当然不会对仙道多多打压,只不过是定下仙道不准随意干涉天地法则的规矩罢了。

类似玄门天庭之时玄门修士便是随意呼风唤雨,干涉天地五行流转,只要亮出来自己三清嫡传身份。那些天庭诸神也难以问罪于他们,仍然要玉皇出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如今天庭由神族执掌,玄门当然不能和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