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傻女励志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王氏思量斗争的结果是:天才微亮,王氏就起身了,先用面粉擀了些面条放着,待会孩子们起来时直接下着吃。

    把昨儿个孩子们割的草剁剁碎,喂了小鸡。

    抱了柏三柱和孩子们换下的衣裳去了河边麻利的洗完,晾在院子里。

    前院才悉悉索索的传来了柏老头起来的声音。

    王氏去了灶房,揉了些面,蒸了馒头,旁边的锅上煮了稀饭,捞了些腌菜切了小段儿。

    等这些做完,端上桌,鲁氏才起来,头发都没梳利索,就匆匆的来了前院儿。

    看到王氏在前院扫院子,才松了口气,好日子又来喽。

    王氏扫完了院子就归整小菜地,这菜地被鲁氏弄的一塌糊涂,只有摘了吃的份,哪有下种的份呢。

    被这样糟蹋下去,不久孙氏得出银子买菜吃了。

    王氏弄完了菜园子,孙氏才慢悠悠的起身,看到早饭已经摆上了炕桌,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心想,还是这王氏好拿捏。

    院里也扫的干干净净,菜园子也归整的利利索索,不过孙氏可没特别在意这些,她突然想起,她忘记了没早起,这下蛋鸡的肚子还没捏捏,万一被这王氏偷了蛋可就糟了。

    她用上了从来没有的小跑的速度去了鸡窝,看到王氏正在喂鸡食呢。

    王氏见到孙氏脸摆着过来了,怯怯的叫了声娘,孙氏哼都没哼一声,上下仔细打量了王氏一番,确信王氏没藏鸡蛋的地方,顿时放下了一半儿的心。

    虽说这段时间是鲁氏侍弄鸡的,本身鸡下的蛋就越来越少了,孙氏也不怕她偷,吃到孙媳妇的肚子还要给她柏家延后呢,不可惜。

    幸好,王氏不知道孙氏的花花肠子,要是能听到孙氏心里想的,估计要吐血。

    看着孙氏看完鸡窝一言不发的走了,王氏也习惯了,孙氏老这样,对她不曾有过好脸色。

    洗完孙氏那屋的一堆脏衣裳,晾晒好,王氏捶捶累了的腰,刚想站着歇会,鲁氏走过来了。

    “三婶,今儿个的午饭不如三嫂煮吧,我煮的也不好吃。”鲁氏从早上看到王氏在干活儿,吃了早饭后,又爬上炕安心的睡了回笼觉,。这会儿眼屎还挂在眼角呢。

    “嗯,行。”王氏回答道。

    王氏是儿女心有些重的,鲁氏虽说是比福子大了几岁,在她眼里就是儿女辈的,自己能多干些就多干些。

    可鲁氏心想的是,终于可以过以前那好日子了,老天对她开眼了。

    小孙氏吃早饭后也假模假式的过去对王氏问候了一番,心想谁能逃得过孙氏的五指山啊,分了家还不是被孙氏拿的贴贴的。

    王氏给前院的做完午饭,回到了自己屋,看自己的五个儿女一个个的吊着脸看着她。

    “咋啦?”王氏问道。

    “娘,你说呢?”熙儿几个回答道。

    “娘,三妹昨儿个说的那些你忘了?”禄子问道。

    “这。。。。。。,娘没忘。”王氏低下头,坐到炕上,歇了会儿。

    “没忘你咋还去?”福子问道。

    “孩子们,前院毕竟是你们得爷奶,咱都是柏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而且他们也是你们爹的爹娘,按理说伺候他们本就是应该的。”王氏答道。

    “可是娘,他们是怎么对你的,爷奶有三个媳妇,凭啥只能享三媳妇的福,大媳妇和二媳妇呢?娘,你对他们苦哈哈的做了这么些年,可有啥回报了?”熙儿激动的说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谁让我嫁给了你们爹呢,娘,娘就这命。”王氏哽咽道。

    “不是娘是这命,你越这样他们越认为是你该做的,你有一天不做就是你不好,娘,你看看我们兄妹几个,看看爹和你自己,有件像样的衣裳吗?你看看奶,二伯二伯娘,建树和他们兄弟几个,还有小姑,哪个衣裳不比你们好?哪个肉吃的没你和爹还有我们多?你不为自己也得为我们,你和爹再这样下去,我们在这家就是跟你一样的命,大哥二哥小弟永远就是他们的佣人,这样的情形你想看到吗?”熙儿一口气说了老长一段话。

    这个包子娘,得好好的敲打才行,自己不能自卫,哪能保护儿女呢。

    王氏听完后,说道:“娘不希望你们过这样的日子,娘希望你们快乐,过好日子,不用像娘一样受苦。”

    “是啊娘,你现在就可以不受拿捏,咱已经分家了,咱自己做主,女儿为啥把银子都交给娘,就是让娘能直起腰板儿,你不比别人差,咱有这资格。咱大哥二哥还要上私塾,咱家还要盖大房子,娘,以后咱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熙儿动情的说道。

    “会像你说的那样?”王氏抬起头,疑惑的问道。

    “当然,你看,咱家现在银子也不少了,再攒点儿,咱家可以买地盖房了,你和爹一间,我们兄妹五个一人一间,还有专门洗澡的房间。”熙儿说道。

    熙儿的一番话,说的王氏和其他兄妹心里一阵激动,是的,再努力一下,那都是会实现的。

    饭后鲁氏喊王氏去洗碗,被熙儿挡了回去:“我们自己的碗是不是嫂子帮忙洗啊?”

    鲁氏讪讪的回去了。

    “这些得寸进尺的小人。”熙儿心里暗骂。

    熙儿想,还得慢慢引导王氏,得学会说不,她们兄妹总有不在家的时候,不能时刻帮她挡着。

    不是让王氏懒,可这一大家子,光衣裳一换都是一堆,柏老头去地里干活也不能要求他注意;孙氏爱干净,啥事不干,一天得换身儿干净的;小孙氏反正不用自己洗衣裳,她看孙氏换,她也每天换,还拉着柏二柱换;鲁氏遇到自己干活洗衣裳,她能一连几天不换,如若是王氏洗,那一堆衣裳就抱过来了,建本建弘别提了,每天皮的衣裳必须得换。

    孙氏说,这衣裳是柏家的脸面,不能穿的脏兮兮的出门去。

    这就是典型的她动嘴别人动手。

    孙氏也想过,这小孙氏跟她一样,光动嘴不动手,不过是自己的亲侄女,也不能让她干,显得在这家跌了地位。

    她想过拿捏贺氏,但贺氏离得远,难得回来嘴又甜,还能拔些毛,给她些好处,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也暂时拿捏不了。

    儿媳辈的只能拿捏软柿子,王氏又好拿捏,让她干啥她就干啥。

    可这能让她使唤的人也太少了,鲁氏是第一个孙子媳妇,且不是个勤快的,干活也不利索,让她干些东西还不让人放心,看她洗的衣裳和烧的饭就知道了,使唤她也不长久。

    看来还是得找新的人进家门,这次找孙媳妇她得亲自把关,鲁氏就是小孙氏做的主,是个失误。

    建本和福子还小,还有些年才能找媳妇,柏文虽是十一月份成亲,但媳妇是镇上的,她也不能使唤,也使唤不到。

    唯一的就是找个借口让建树再纳个妾,找个勤快的,干净的,利索的孙子媳妇,做为王氏的接班,供她使唤,恰好,鲁氏成亲都这么久了还没动静。

    今天提前上文,周末了,糯米要小放松一下。

    其他上文的时间依旧不变哦!

    希望多些亲们的收藏还有推荐票,谢谢了!
第二十五章 兄妹学字
    虽说上次跟小孙氏提过一次,但这个想法在后面的几天越来越强烈。

    话说王氏给前院干了半天活,各项弄的妥妥的,下晌之后就没再去,鲁氏来后院喊过几次,都被熙儿兄妹挡走了。

    现在吃鲁氏烧的饭都觉得更难以下咽,看鲁氏干活哪儿哪儿都不顺眼,特别是孙氏。

    孙氏终于忍不住了,挑了一天吃完饭后,把柏建树叫到了她屋里。并把小孙氏赶了出去。

    她把柏建树拉上炕,抚摸着他孙子的手说:“建树啊,有句话你奶我忍了好久了,奶说出来你别怪奶。”

    “你说吧奶。”柏建树下午还约了人继续开战玩牌九呢。

    “你跟你媳妇儿也成亲有些日子了,按理说早该有动静了,不是奶操心啊,人家儿像奶这么大年纪的早抱上重孙子了,奶是有些着急了。”孙氏说道。

    “奶,这让孙子可咋说呢,嘿嘿,我也在努力着呢。”柏建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

    “跟奶还有啥不好意思的,你这小子,奶啊是想再给你找个闺女,做妾氏,给俺们柏家啊赶紧开枝散叶。”孙氏拍了下柏建树的手背说道。

    “啊,这事儿啊,我娘怎么说。”柏建树问道。

    “还用说吗,你娘能反对我?只要你同意,你奶我就出马给你寻摸。”孙氏道。

    “嘿嘿,奶,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没啥意见。”柏建树不好意思的笑着说。

    在他心里,不是鲁氏不好,总是缺了些什么。

    得了孙子的准信儿,孙氏开心坏了,心里开始盘算着村子里哪些人家有快要到年龄的闺女。

    家里的新抱的小鸡已经渐渐的褪去了刚开始的绒黄,柏三柱抽空在墙边给小鸡们搭了个鸡窝,四儿自告奋勇的担当了照顾小鸡的任务,喜子也跟在后面忙的屁颠儿屁颠儿的。

    这些天,熙儿除了再去山里寻摸些野山菌外,就是跟哥哥们一起学起了字。

    私塾的花秀才是个爱才的,福子几个一直在窗外偷听,他不是不知道,他得看看,这几个小子能坚持多久,如果是个长性的,那些学资到是其次。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花秀才对他们几个做了番考验。

    有天中午下课前,福子禄子和长水就被叫住了,让他们仨在隔壁的屋子等一会儿。

    三个人想,完了,被发现了,肯定是让爹娘来领回去了,这没交银子就想学东西,哪有这好事。

    怀着忐忑的心情,三个人看着花秀才进来了,都畏畏缩缩的站到了一边儿。

    花秀才先让三个人做了番自我介绍,一一了解了是哪家的孩子,又轮流考了番他在讲堂上讲的内容,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好学的学生和不爱学习的,花秀才还是能准确的分辨出来的。

    花秀才拿出了本字帖,里面都是简单的字,先教三人认识,再让他们三人回家写会,过些天会对他们考量一番,如果能合格,他会继续课外单独授课,如若不行,就不再允许他们继续偷听。

    福子禄子忐忑的拿回了字帖,约好长水下晌在屋外的沙地上习字。

    熙儿翻开字帖一看,跟现代的汉字有些相象,就是经过简化了的繁体字,大部分她都能认识,但是也要悠着点儿,要不这天才的名声可就要传播出去了。

    熙儿偷喜,学习本就是她的长项,准保比哥哥们学的好。

    这个时代的书还是很贵的,一般人家没点家底的是不敢去私塾或者书院的。

    虽说是崇尚科举,如果一家有一个能考上个举人,那也是了不得的事情,如若能有殿试的机会,那便是祖上三代烧高香了。

    一本字帖,连认带练,熙儿用了半天时间,对一个拥有学士学位的现代女娃娃,这些不是些小儿科嘛。

    熙儿在哥哥们面前还藏了拙,多说了一天时间,这也够福子禄子和胜水羡慕的了,学不过女娃娃甚至让三人有了自觉很笨的想法。

    除了学字,熙儿还兼顾了采菌类山菇,并晒成干,打算等辣酱发酵好了一并送去给宋掌柜。

    屋后的小菜园是熙儿和四儿一起侍弄的,除了家常的青菜外,还种了不少豆角,茄子,韭菜。

    菜种是郑氏送了两样,还有两样是熙儿在集市上的种子店买的。

    像茄子和韭菜,店家说是新品种,买的人还很少,所以不太畅销,价格也没卖的上去,店家很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进了,还指望能卖个好价钱,发点儿财呢。

    被熙儿软磨硬泡的又便宜了几十文,这些个种子都被熙儿包圆了,哪天有地了,这些都是家常蔬菜啊。

    这季节蔬菜好长,一天一个变化,茄子已经开了花,豆角的藤已经长得老长,熙儿和妹妹一起搭了架子。

    最好多些蔬菜种子才好,不能天天吃同样的菜啊,庄户人家最常吃的菜就是青菜,白菜,萝卜,番薯等,相交来讲,熙儿还是喜欢吃绿叶菜多些。

    这时还是有地多好,种些蔬菜,也丰富了自己,还能卖钱。

    现在的地价是十两银子一亩的上等田,价格还是很高的,田地就相当一个家庭来说很大的资产。

    熙儿家的银子现在能买六亩上等田,不过上等的田舍得出手的人家儿不多,除了实在没法子,有些什么事情想出手换银子的。

    这事儿不急,慢慢寻摸,还要位置合适的,最好是在本村里的。

    抽了半天空,熙儿和哥哥们一起把宋掌柜订的辣椒酱送去了,宋掌柜验过货后,给了承诺的十两银子,继而又定了几十斤的货,付了十两银的定金。

    熙儿又去跟上次买辣椒的老板定了大量的高品质辣椒,因为量大,老板给了批发的价钱,这样辣椒酱成本又省了好些。

    买了辣椒酱所需的材料,熙儿又买了好些肉和大骨,这次老板爽快,坚决不要大骨的两文钱。

    前些天,王氏让熙儿试下新衣裳,熙儿问王氏她自己的衣裳啥时候做完,王氏这才告诉她,布料被孙氏要去了。

    哎,这个包子娘啊,孙氏衣裳多着呢,还缺那一身儿?这欺负人的。

    这次,熙儿又帮王氏再买了两身儿的衣料,回去如何也要督促王氏先做好自己的衣裳。

    孙氏刚开始几天忘记了折腾王氏的事情,她最近几天一直忙着托老姐妹在村外寻摸关系简单的、家境贫寒的年轻闺女来做柏建树的妾氏,她仔细想了想,村内的不好拿捏,还是娘家离的远些的比较好。

    还是柏建树有天晚上赢了些银子,喝了点小酒,说漏嘴了,鲁氏才知道。

    为此,鲁氏整天干活心不在焉的,柏建树这个没良心的,他不同意,老太太也拿他没办法,可是他竟然答应了,这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鲁氏娘家爹,就是看上柏家出了六两银子的聘金,才将她嫁过来的。

    鲁氏娘和小孙氏的嫂子感情很要好,所以想法游说,鲁氏才得以嫁进柏家。

    鲁氏也不能因为自家男人要纳妾就能把他怎么样,这年头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可柏家找的她久没身子的由头,她也不能拿柏家怎么样,可气的,自己肚子怎么就不争气呢。

    如此几天的无精打采,鲁氏做事自然更不行,三心二意的。

    直到有天孙氏吃饭?的难以下咽,才发了通大火,看鲁氏更不顺眼了。

    在饭桌上就发了火,“王氏那女人怎么没烧菜,我好像好些天没见着她了。”

    “奶,我去喊三婶儿好几次了,都说不来。”鲁氏畏畏缩缩的说道。

    “啥?不来,竟敢拿我的话当耳旁风?明儿个让她来,就说是我说的。”孙氏说道。

    “老喊三媳妇来干啥?二媳妇你不能教教她烧菜,做家事?离了三媳妇就不过了?小芬你也得教教,马上没几年说人家了,啥都不会做,不是打了柏家的脸吗?”柏老头喝一口酒,吃口菜说道。

    “是这句话,可不是三媳妇做事又利索,做菜也好吃些吗,难道让儿媳妇伺候我这婆婆不应该吗?”孙氏跟柏老头说道。

    “你就一个媳妇?老三媳妇伺候你这些年还不够啊,让二媳妇也学着做做,都做婆婆的人了,以后怎么教媳妇?”柏老头说道。

    柏老头的话让小孙氏脸羞得恨不得转到地洞里去,鲁氏心里幸灾乐祸,偷偷的看了看小孙氏。

    饭后,在屋里,柏老头跟孙氏说了老三家的事,说老三家几个孩子赚了好些银子,现在都有六十几两了。

    这可把孙氏嫉妒坏了,死小子,有了老婆忘了娘,有了些钱都不知道孝顺娘,得了那么些银子,老娘一文的影子都没看到,真是便宜了王氏那货。

    那女人哪有这福气有钱的,哼,不是要分家,这银子哪能进王氏的口袋。

    前些日子才有了十多两,才这几日,竟有六十多两了。

    孙氏越想越生气,儿子的银子竟然落到那个自己最瞧不起的女人手里,她哪配有银子。

    平时喜欢吃过就睡的孙氏,这天竟然翻来覆去的想的睡不着觉了。
第二十六章 见到楚立恒
    王氏也是个老实的,平时都不爱往前院凑的人,今天怎的特地给孙氏送了一小坛辣酱。

    在孙氏屋里,孙氏依然盘着腿坐在炕上,眼皮耷拉着。

    王氏进来叫了她一声,孙氏隔了很久才嗯了声。看到孙氏这样,王氏更加觉得不知道站哪里了。

    “听说,你家有了好些银子?”孙氏冷不丁的问道。

    王氏没想到孙氏能跟她说这些,回答道:“是,娘,那些孩子们捣鼓了些东西,得了镇上老板的眼缘,出了些钱收了去。”

    “那银子在你手里?”孙氏眼皮都没抬下问道。

    “是。”王氏回答道。

    “我儿子的银子怎地到了你手里?你有啥资格拿银子?你说说你,干啥啥不行,你拿那银子干啥?”孙氏突然发作道。

    孙氏的一番话把王氏都说闷了,她不理解孙氏到底是啥意思,咋地突然说这事了。

    王氏低头没吱声。

    “我说你呢,瞧你那上不得台面的样儿?我儿子怎地娶了你这么个货色。银子呢?交给我保管。”孙氏说道。

    “啊!”王氏没想到孙氏说这话,“娘,您老忘记了,我们已经分家了。”后面的话王氏没好说出口,这分家了,咋能银子还给孙氏呢。

    “分家咋地了,分家了不是我儿子了,我儿子的银子不是我的了?”孙氏叫道。

    “对不住,娘,那银子是我儿女们赚给我保管的,我不能给娘,况且我们已经分家了,也没把银子继续交给您老保管的道理,大伯子、二伯子家银子给娘了?”王氏说完,抱着酱坛子转身就出去了,气的辣酱都没丢给孙氏。

    “反了,反了她了。”气的孙氏直发抖,这王氏哪时敢违背过她的意思,这次竟然敢拒绝她。

    王氏快步的走回了自己家,放下手里抱的辣酱坛子,拍拍跳的噗通噗通的胸口,她何时敢顶过孙氏,今天竟然做了一回,感觉很奇怪。

    待熙儿回家,她悄悄的跟熙儿讲了这件事,熙儿很是为王氏高兴了一番,比先前的包子娘进了一大步。

    福子禄子和胜水也有高兴的事儿,他们都通过了花秀才的考试。以后花秀才同意他们搬上凳子在窗外旁听,偶尔也会对他们进行考试,或解答疑惑。

    福子和禄子把这件高兴的事儿告诉了家人,大家很为他们高兴,纷纷庆贺了一番。

    隔了几日,福子禄子兴奋的过来喊了熙儿,刘衡山回家了,正邀请福子和禄子一起去他家呢,他们觉得上次的事情也该和妹妹一起去道谢,于是哥俩回来喊了熙儿。

    进了刘衡山家门,除了刘有德,刘衡山,还有上次帮忙的那位楚立恒也在,还是一样放荡不羁的眼神,衣裳换成了蔚蓝色,这难穿出采的颜色竟然在他身上穿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相互寒暄之后,刘有德有事先离开了,留下了这几个年轻人自行安排。

    刘衡山讲,他这次回来打算多休息些日子,楚立恒也会在他家做客。

    再次见到那个叫熙儿的小姑娘,与上次的感觉大有不同,更为精神出彩了,已经从那件土布衣裳换了件樱草色的细布衣裳,点缀上细细的绣花花纹,配上熙儿白嫩细腻的肌肤,竟然是那么惹人挪不开眼球。这是楚立恒现在的感觉。

    熙儿顺着打量她的目光看了过去,对上楚立恒的眼光,熙儿落落大方的点了点头,跟他微微一笑。

    楚立恒的脸色不为所动,不过熙儿感觉到,他的目光已经少了许多拒人千里。

    接下来的几天,福子禄子可忙了,除了陪好哥们儿的朋友,还要抽空听课。

    做为一个山边长大的人不会打猎,着实让福子和禄子觉着有些丢脸。而楚立恒,据刘衡山讲,很会狩猎。

    第一次打猎他们就满载而归,野兔,狍子,野鸡都猎了好多只,跟在后面看着玩的福子和禄子也分得了几只野兔、野鸡和狍子。

    经过几天的相处,福子和禄子跟楚立恒亲近了许多,当然打猎技术也学了一些。楚立恒交他们长了几岁,因此被他们称为立恒哥。

    楚立恒虽说看起来是个富家子弟,但是并没有富家子弟的那些个傲气,为人很是讲义气,听刘衡山讲,楚立恒的江湖朋友甚多。

    家里不方便招呼这位新交的好友,福子禄子只能作罢,临走那天非常不好意思的送了小坛辣酱做为礼物,楚立恒也欣然接受,并回赠了很厚重的礼物,一把他打猎的弓箭,让福子和禄子勤加练习,有空他会再来考验考验新朋友的技术。

    这可把福子和禄子高兴坏了,哥俩乐了好些天,还用木头特地做了个靶子,用来练习。

    熙儿这次就只见了楚立恒一面,但她能感觉到楚立恒身上的高贵气质,知道她肯定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哥哥们多跟他们接触接触还是好的,毕竟以后读了书,万一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总是需要些得力的帮衬的。

    熙儿必须得看的长远,多赚银子只能改变家里的处境,唯一能够彻底改变家中地位的便是走科举的路子。

    在熙儿学字的同时,她也拉着喜子跟着学习,在熙儿穿前的社会都是提倡幼教的,小孩子两三岁上下就是接受能力很强的时候,这时进行循序渐进,在游戏中学习,好些小孩子在四五岁左右已经认识千字了,在小学之前已经能独立的阅读了。

    喜子这个年纪正是学字的好年纪,不是说非要会写,但是至少是能认识。

    好在喜子还很爱学,熙儿为此省了不少心。她还坚持每天睡前讲个儿童小故事,听得兄妹几个都养成了习惯,每到那点儿都聚在炕上,听熙儿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自从熙儿好了之后,带给他们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那些赚钱的法子,还有脑袋里装的这些故事,性格上的爱憎分明。

    兄妹几个日益深厚的感情,喜得王氏每天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几个人干啥事,都有商有量,以大带小,兄妹几个里,最不爱学习的四儿,也被熙儿揪的每天认字。

    四儿总是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搪塞,还是被熙儿拎着耳朵过来学。

    光一本字帖哪里够熙儿学的,于是她哀求哥哥们带她去见花秀才。

    初次见到花秀才,熙儿才真真正正的见识到了这个年代学富五车的儒雅的知识分子,一个留着胡须,已有白发的花秀才,年龄跟柏老头差不了许多,眉间有深深的印记,估摸着是年轻时读书郁郁不得志所产生的吧。

    不过听他现在的谈吐,应该释然了许多。

    当他听说福子要带妹妹来跟他求书时,他惊讶了很久,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才偷摸的读些书,从未听说过庄户人家的女子也这般好学的。

    花秀才考验了熙儿第一本字帖上的所有的字,发现她认得丝毫不差,甚至能写出来,不过那写字的笔甚是奇怪,竟然是支鹅毛,写字时,就用鹅毛沾墨汁来写。

    这可是熙儿寻觅了很久才得来的,村里好多人家不养鹅,还是在集市上用几文银子跟人家买了根鹅毛,为此还差些被那鹅啄。

    花秀才另拿了本字帖,打算另教她新的,前后也不过教了一遍,熙儿已经完全能认识,不过写还是要多练的,毕竟是繁体的。

    这让花秀才惊讶了许久,没想到这女娃子是如此的聪慧,可惜了啊,是个女身,如若是个男子,那该多么不得了,肯定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

    花秀才让熙儿学写会,再来跟他换新帖。

    熙儿喜得送了花秀才最后一坛家里腌制的野蒜,也着实让福子和禄子羡慕了很久,做为哥哥,竟没有妹妹学的快。

    熙儿也不想让哥哥们灰心,自觉不如女娃,就告诉他们,老天先前让她变傻,现在又多给了她过目不忘的本领,这是天赋,并不是哥哥们就不如女娃,而且在读书方面自己就不如哥哥们了。

    熙儿的志向就是认识会写字,至少以后在买卖上能读懂协议,万一遇到奸商不至于会被骗。

    兄妹几个回到了家,又听到柏大芬喳喳的声音,心里不约而同的想:一定要把屋门锁锁好。

    估摸着孙氏已经告诉了她柏三柱家发财的事。

    他们回来没多久,柏大芬就过来了,特地找王氏献殷勤,柏大芬一直在说,只见王氏就点头摇头的份儿。

    眼见着柏大芬眼睛朝着王氏身上瞄,还不时的看看屋内的情形。

    “哟,三嫂啊,你这衣裳不少银子吧?”柏大芬道。

    王氏身上穿的布料还是熙儿另买了几块做的,墨绿色的薄料,加上王氏的巧手,精巧的绣花,顿显衣裳精致了许多。

    看的柏大芬心里暗自嫉妒,个咋绕王氏也不接话,可把她急坏了,也不好贸然问,你家是不是有六十几两银子啊,可不问那心里真是憋的慌。

    不过,从王氏和几个孩子的穿着来看,王氏家确实有那些银子,光这些料子也值不少银钱呢,更是嫉妒的柏大芬牙根儿痒痒的。

    求推荐!求收藏啊!谢谢诸位好心的亲啊,糯米多谢了!
第二十七章 柏大芬回家借银子
    糯米各种求——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是偶太贪心了么?有票票的砸咂偶呀。。。。。。动力。动力。。。。。。

    …………………………………………………………………………………

    这次柏大芬少见的没在娘家没待多久,吃了顿饭就赶紧的回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