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傻女励志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饭后,柏大柱在孙氏的房间跟柏老头和孙氏两个扯了半天,说了一堆虚伪的废话,最终扯到了腌菜上。
“爹啊,你俩孙子爱吃这腌菜,就着腌菜能吃大半婉儿饭。”柏大柱说到。
“喜欢吃就再带些去。”柏老头说道。
“家里还有多少,这次我多带些。”柏大柱道。
“老婆子,家里还有多少啊?”柏老头问孙氏。
“还有两坛子,老大带一坛半走,剩半坛子我们再吃几天,我让老三媳妇再腌些。”孙氏道。
“哎,哎,我这就去装去。”柏大柱很是高兴,这一坛半能卖些时候呢。
这柏老大回来又吃又拿的,小孙氏两口子很不高兴,老大家的啥便宜都要占,自己家也没占到柏老头啥光。
两人回房间嘀咕了半天,商量出了决断。
鲁氏气鼓鼓的在洗碗,天天忙的跟孙子一样,自己不过就是装了次病,咋落到这副田地呢。
越想越气,下手就重了些,啪嗒一声,手下一滑,摔破了一个碗,鲁氏心慌的赶紧左看右看,幸好没人,要不被孙氏知道又要骂她半天了。
不管是孙氏也好,还是小孙氏也好,对自己的态度都是翻了个番的变了,自己咋变成王氏了呢。
自己不想个对策,以后估计比王氏还惨,现在建树看自己都不像以前了,晚上向自己求欢好几次,可自己累的跟什么一样,哪有那心思啊。
翌日,柏二柱夫妇一觉睡到自然醒,起来后,夫妻俩吃完早膳就赶到了集市上。
轻车熟路的找到了柏大柱的铺子。
贺氏不在铺子,柏大柱也有事出去了,铺子里就两个伙计。
“你们东家不在吗?”柏二柱高昂着头说道。
“哎,是,不知您有什么需要的,小的可以帮您介绍。”一个伙计看到有顾客上门,热情的过来接待。
“我是你们东家的弟弟,家里好些东西用没了,老爷子让我过来拿点儿。”柏二柱说。
小孙氏进了铺子后,东看看西看看,越看心里越不平衡,凭啥自家就分了那么点子银子,哪有这一铺子的好东西值钱那,不刮点老大的油水,心里怎能平衡呢。
“哦,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原来是您啊,您看看要些啥,小的帮您配货。”小伙计知道,东家常常要送些日常回老家,所以柏二柱来要东西他也没怀疑。
小伙计按照柏二柱和小孙氏的要求都麻利的配好了货,并开了单子,让柏二柱按了手印。
另一个小伙计已经叫好了牛车,并把一堆东西装了车。
刚准备走,小孙氏眼尖,那边的腌菜和家的一样嘛。
王氏的腌菜很是特别,说是跟她娘家学的,外面是买不到。
每个季节腌制的都不一样,最近家里吃的腌菜就是酱黄瓜、豆角、嫩姜、蒜瓣等腌成的。
小孙氏走了过去,看了看酱菜,问道:“这酱菜是昨儿个大哥从家里带来的吧?”
“是的,昨天夫人让东家回家拿的。”小伙计道。
小孙氏心里把柏大柱夫妻骂了个遍,这算盘打的够精啊,一家人都省着吃,原来人家弄来卖银子呢。
上文了,求各位亲的推荐和收藏!多谢了!
第十九章 售卖野蒜
在牛车上,小孙氏跟柏二柱讲了这件事,柏二柱惊的差点儿跳起来,这个柏大柱太过分了。
小孙氏眼珠溜溜一转,“相公,别生气,我们抓住了老大的短儿,咱回家也不要跟爹娘说,不过咱跟他家也别客气,少什么东西咱就过去拿,本来这铺子都有咱的份。”
“也是,还是我婆娘脑瓜精,不过你也够黑的,那香胰子拿了七八块儿,那东西可贵了,伙计说都是找人从老远的地儿拿货的呢。”柏二柱很是佩服自己的婆娘。
“你懂什么呀,这些我都是有打算的,回村啊,我就卖给那些个婆娘,凭啥老大家能赚钱,咱就不能?咱也发笔财,以后卖完了再去弄。”小孙氏得意的说。
这半车不老少的货物都让车夫帮忙,从后院儿的小门儿,偷偷搬到了他们自己屋里。
等柏大柱和贺氏回到了店内,伙计跟他们说了这件事,并把柏二柱按手印的单子拿给柏大柱看了。
贺氏气急,柏大柱也气的不轻,这老二两口子真够黑的,拿了好多东西不说,还专拣的贵的东西拿,这香胰子、香粉饼子和珍珠粉等一些女子用的东西就拿了好多。
气的贺氏肝儿都疼,这些个不说难弄到,价格也不菲啊,自己平时都不舍得用,一下被那货至少拿了少说有五六两银子之多,还不算其他东西的价钱。
柏大柱则是把小伙计狠狠骂了一顿,为啥不把他们拖到自己回到店的时间。
平时柏大柱每次送东西回老宅,都特地去拿货的地方那些质量稍次,价格便宜的货品,虽说一车装的多,可也值不了几个银子。
柏大柱在伙计身上发泄了火气,还是感觉身上被人挖了肉似的疼,又把贺氏骂了顿才过瘾,责怪贺氏非要拿那些女人用的东西,害的自己损失了这么多。
夫妻两个商量了下次要多从老宅捞些东西来填补损失的。
熙儿让王氏腌的野蒜已经到开坛的时间了,她拿了些出来并切成段儿,并试吃了几口,浓郁的野蒜的香味蔓延了整个口腔,刺激了味蕾,顿时都感觉肚子空空,就想装些饭来配着吃。
太好吃了,简直用美味来形容,真是大大的成功啊。熙儿本来想去集市上零卖,后来灵机一动,去酒馆儿试试看,推荐到酒馆儿饭庄那比零卖要长远多了。
想到就做,熙儿重新切了些,用了干净的碗装上,并拿了小些的坛子,装了一坛,自己拿了竹背篓背上,叫上了四儿一起去了镇子上。
镇上的饭庄正是下午空闲的时候,有些店铺的伙计都无聊的趴在桌上打盹儿。
镇子不算大,但也有不少的大小饭馆儿,大饭馆儿熙儿不考虑,店大欺客,中小饭馆儿酒庄是考虑的范畴。
熙儿先挑了家不算大的饭庄,店门大开着,两个伙计正趴在柜台上,其中一个似乎都淌了些口水。
“打扰了,请问掌柜的在吗?”熙儿问道。
一个睡眼朦胧的伙计抬起了头,打量了熙儿姐妹,看着穿着寒酸的姐妹俩,他不耐烦的道:“去,去,去,小孩子家去别处玩,没看到小爷正困着呢。”
四儿说道:“姐,咱们换一家,你看他这态度,估计这家店生意不咋地。”
熙儿点头,瞧这狗眼看人低的,有这样的伙计,估计老板生意好不到哪里去。
一连走了三四家,不是被打发了出来,就是没人理。
就在两人有些泄气的时候,见到一家名叫喜瑞的小饭馆,熙儿想去试试,四儿拉着她道:“姐,这家也太小了,估计也没戏啊。”
“走吧,既然来了咱们就去试试吧,实在不成,咱就天天来集市零卖。”熙儿道。
“请问掌柜的在吗?”熙儿站在门口问道。
“我就是,有事吗?”一个有些年纪的长者抬起了头,打量着门口的两个穿着寒酸的小女孩站在门口。
“你好掌柜的,我家腌了些野蒜,想请掌柜的尝尝,如果觉得贵店适合卖的话,那再好不过了。”熙儿说道。
“我没听过野蒜还能腌的,那东西不是有毒性吗?”掌柜的问道。
“如果没处理,那是有毒性,我家已经处理过了,保证没毒,而且味道非常好,掌柜的先尝尝吧。”熙儿恳求道。
“那我来试试,多特别的味道值得你上门推销。”掌柜起身邀请熙儿和四儿在桌边坐下。
熙儿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野蒜,掌柜拿筷子夹着尝了些,确是冲击味蕾的东西,味道很特别,跟一般的小菜完全不一样。
掌柜满意的点点头,熙儿乘机介绍,这野蒜可以直接吃,放油炒炒更香,还可以配菜,提升菜肴的香味。
“小姑娘,你的小菜怎么卖的?”掌柜的问道。
“掌柜的,咱这野蒜是自己家腌的,二十文钱一斤,今儿个带的这小坛子也就七八斤左右。”熙儿指着坛子道。
“行,这坛子我全要了,我们这铺子是新开,就是想要些特色的别家没有的味道,不知不知小姑娘能否长期供应?”掌柜的问道。
“不知掌柜贵姓?”熙儿说道。
“抱歉抱歉,鄙人姓宋,你叫我宋伯就行。”宋掌柜谦逊的说道。
“那我就不见外了,我家是石沟屯村的柏老三家,我是柏熙儿,这是我妹妹。这野蒜家里约莫还有个几十斤,而且这个季节基本已经快没有野蒜了,不过宋伯伯,我娘腌制的小菜是一绝,野蒜不行我们可以提供其他的,保证比别家的味道要好。”熙儿面带喜色的说道。
“可以,以后有好的品种你们都可以拿来试试,你们家的野蒜我也全包了,啥时候可以拿货?”宋老伯问道。
“家里有一部分是已经腌好的,还有一部分隔几天就能起坛了。”熙儿说道。
“那明儿个我带车去你家拿?”宋老伯说道。
“还是我们明儿个给送伯送来吧,我家刚分家,着实不太适合太招摇,望宋伯理解。”熙儿说。
“可以,明儿个你们就直接送到店里来,今天的银子先给你们结清,明天再结明天的,可以吗?”宋掌柜问道。
“行,行,就按宋伯说的。”熙儿答道。
今天带的野蒜一共才七八斤,二十文一斤,就是一百六十文。宋掌柜让伙计称了一下一共是八斤六两七钱,熙儿爽快的把零头抹掉了,就收了八斤的钱。
再回去的路上,姐妹两都很兴奋,这野蒜也算是不小的收入了,明儿个再送个三四十斤,也几百文了。
四儿忍了半天还是问了姐姐啥时候改名的。
熙儿说以后她就叫熙儿,要跟过去的傻三儿切底告别,从此世上再没傻女三儿了。
四儿告诉姐姐,家里人都觉得熙儿变了许多,变的很聪明,都为熙儿感到高兴。
鲁氏在家做事更动脑子了,比如说洗衣裳,也装模做样的抱着洗衣盆子去河边,把衣服沾湿水,再拍打几下就好了。
这一会儿全部的衣裳都洗好了,剩下的时间鲁氏则在外面逛逛歇歇再回家晾凉晒晒。
洗菜放到水里呼噜两下,就捞起,反正她自己不嫌,炒菜要不多放盐,要不多舀油,心疼的孙氏说了鲁氏好多次,鲁氏依然不改。
这菜放盐放的不能入口,
吃菜吃出沙子,衣裳洗跟没洗一样,没食吃母鸡都慢慢不下蛋了,屋里面是越来越脏,跟王氏收拾的时候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气的孙氏和小孙氏骂了她很多次,越发的觉得王氏干活的好了,恨不得一把鲁氏跟王氏换了去。
鲁氏则得意的偷偷的笑,让你们啥活儿都让我一个人干,我也让你们不舒服。
小孙氏把从柏大柱那里弄来的东西已经卖了不少给村里女人,而且更觉得这银子好赚,开铺子的想法又被激活了起来,柏老头在小孙氏心里又被骂了好多次。
晚上等柏二柱回到家,小孙氏又嘀嘀咕咕的好几次,说的柏二柱心里也动动的,夫妻两人越发的肯定柏大柱赚的银子很多,两小子上书院就得不少银子,他们三个儿子连个私塾都没念过,夫妻俩商量好了,有机会还得去柏大柱铺子里搞些东西,反正这钱也有自己家一份。
鲁氏很累,上炕倒头就睡了,半夜则被刚耍钱回来的柏建树缠的没办法,后又自己想想不如真怀上,那样她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不干活儿了。
熙儿从镇上回到家,把今儿个赚的卖野蒜的的银子交给了王氏,王氏晚上又告诉了柏三柱,柏三柱干活的时候又没忍住告诉了柏老头,以后当熙儿家再次一贫如洗时,如何也没想到是柏老头说出去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今天上文晚了些,白天有事儿忙,回到家糯米马不停蹄的码了3000字。继续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各位亲!
第二十章 有收入
次日,鲁氏因为昨晚被柏建树折腾的够呛,所以晚起了很多,到点儿没早膳吃的柏老头让孙氏赶紧做饭去,吃完地里的活计有的忙呢。
这田地就得靠人仔细打理,这些年除了气候很好外,要不是柏老头和柏三柱花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上面,哪有年年丰收的粮食。
孙氏除了自己和幺女的房间,其他儿女的房间很少过去,在她看来儿女们是要围着她来转的。
孙氏是不会让柏小芬去喊鲁氏的。
柏小芬在这家几乎是隐形人,平时说话都很少,天天除了吃饭几乎就是窝在自己的房间绣东西做针线,没人知道她整天在想些什么。
孙氏只得自己去做了黍米粥,煮了四个鸡蛋,跟柏老头两人吃了。
对孙子辈媳妇,孙氏是不会自己去骂的,她先是给小孙氏几句不满,小孙氏自然会去教训的妥妥帖帖。
鲁氏是被小孙氏训的脸都没地儿放,什么骚娘们喽,也不顾着公公婆婆和小叔子们在隔壁,哼唧声那么大,想祸害公公和小叔子的*。
这通训斥害的鲁氏好长时间都没能在公公婆婆和小叔子们面前抬的起头来,公公那不怀好意的笑脸老是出现在她眼前。
柏二柱还悄悄问过柏建树,年轻媳妇的滋味是不是特别好,柏建树也没太在意,自从他爹柏二柱带他去玩过牌九后,他整个人都玩上了瘾,没银钱就找他老娘要。
熙儿和哥哥们如约的送了腌好的几坛野蒜给宋掌柜,宋掌柜爽快的付了银钱,并高兴的告诉熙儿已经按熙儿教的吃食方子配着做了菜,客人的反响都很好。
熙儿拿了银钱跟宋掌柜约好了下次送野蒜的时间,便再去买了些盐巴,遇过肉案子几人都忍不住买了半斤肥肉回家熬油,也能吃点油腥,家里几个小孩子都是身体发育的时候,不能保证有营养的吃食可不成,而且一家人都不记得啥时候吃过肉了。
熙儿看到肉案旁的竹筐里堆了满满一筐大骨。
她问道:“老板,你这大骨怎么卖啊?”
卖肉的男子说道:“这是要扔掉的,不要钱,想要的话就送些给你。”
熙儿觉得太好了,这骨汤的营养可是很丰富的,于是她跟肉老板商量了一下,给了老板两文钱,让他帮忙把大骨要成两段,回家煨汤还能吃些骨髓,并且把整框的骨头都要了。
肉老板想反正是要扔掉的,还省着自己去扔一趟呢,做个好人还白得了两文钱。
禄子道:“三妹,这大骨要了干啥啊,还浪费了两文。”
“大哥,二哥,小妹,这大骨头的营养可丰富,回家你们就知道了。”熙儿神秘的说道。
回家后熙儿把卖野蒜的银子交给了王氏,自从柏大芬回去后,王氏就在自家做针线活儿了。就是有事要出去,也把锁箱子的锁用来锁了门。
王氏的两个衣箱是娘家的陪嫁,里面都是装着当时王氏成亲时嫁衣,最值钱的就是一对成色普通的玉镯,也值个四五两银子,还是当时王氏娘亲给的陪嫁。
其他的嫁妆首饰都被孙氏当年以各种借口骗了去,孙氏不知道有玉镯,所以得以保存到现在。
喜子在王氏边上生着哥哥姐姐的气,多少次了,哥哥姐姐们出去都不带他,害的他在家好无聊。
熙儿哄他说,他的任务是把家看好了,不能让别人来家偷东西,可看了一整天,也没半个人来家偷东西。
所以喜子认为哥哥姐姐肯定是自己要出去玩儿,嫌他碍事,故意把他扔下的。
禄子和四儿比较擅长哄小孩,熙儿忙着洗大骨,又烧了一锅水先把大骨焯水,骨头要的很多,所以熙儿分了三大分,当天吃的先在锅里熬着,剩下的两份用少量的盐腌着放在坛子里,留着隔两天再吃。
柴火是福子和禄子从山上拣回来的,大火之后,柴火少放点,用小火慢炖,放了姜葱慢慢熬。
锅上炖着骨汤,小孙氏扭过来了,“哟,弟妹,在家煮什么呢,这么香。”说罢就伸手去掀锅盖子。
被熙儿拦在前面,“二伯娘,我们家没啥可吃的,跟别人要了些猪下水,二伯娘吃吗?”
听到猪下水,小孙氏的脸色变了,伸出去的手也缩了回来,像听到什么恶心的事情一般,离远了些,“哟,傻,哦三丫头,没得吃来你奶这儿吃嘛,那下水多恶心啊,谁吃啊。”
“二伯娘是富贵人家的,我家都穷的揭不开锅了,还管它恶不恶心,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熙儿拍拍手上的灰,转身回屋去了。
小孙氏自从知道熙儿正常了后,还是第一次亲自接触,看着熙儿进屋的背影自言自语道:“死丫头,嘴咋这厉害,哪看出以前她是个傻子。”
柏老三回来的时候,骨汤也炖的差不多了,熙儿撒了些盐再炖了会儿,入入味儿,再撒些浸泡过的野蒜叶,就出锅了。
就着里锅热着的黍米饭,啃大骨,喝着奶白的骨汤,配着腌野蒜,特别的下饭。
除了熙儿,其他几人看着大骨,很是新奇,他们哪里吃过这个,有些不太敢下手。
还是喜子很饿了,迫不及待的喝了口骨汤,“爹,娘,太好喝了,你们喝喝看呢,真的太好吃了,姐,你咋这么厉害。”
一家人就学着熙儿的样子啃了骨头,喝了骨汤,每个人都放开了肚皮敞开美美的吃了一顿饱饭。
想着家里也差不多有了一两银子的存银,王氏高兴的一枚一枚的数了好多遍,哽咽跟柏三柱说:“福子他爹,咱家有盼头了,
熙儿已经在想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了,家里一分地都没有,就跟王氏商量了,在自家屋子后面隔出一块地来种种菜,王氏让她不用操心,郑氏已经给了些种子,今儿个她爹就腾出空来,把地翻一下就可以种了。
下午闲来无事,福子和禄子被郑氏的儿子胜水拉去私塾偷听花秀才讲文章去了,熙儿拉着四儿去山边逛逛,家里虽说还有一坛的野蒜可以卖,但卖完拿什么赚钱需要提前想好的。
两人百无聊赖的边逛边走,下午的太阳着实有些温度,两人都拿了破草帽戴着。
熙儿看看路边的荠菜开花了,叹了口气,更烦躁了,这个春夏之交,好多春季的能吃的野菜也差不多老了。
深山她是没去过的,一般没有大人的带领,小孩子都是不会也不敢往山里去的。
快到山脚,太阳已经被挡住,渐渐被丝丝阴凉所取代,山风阵阵的吹着,熙儿甚至有些感觉发冷。
刚想往回走呢,旁边的朽木上一簇簇黑木耳吸引了熙儿的眼光。
“姐,你看到什么了?”在前面走着的四儿也回头过来看到。
“这不是木耳吗?”熙儿问道。
“可能吧,这东西能吃吗?”四儿也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啊,家里没吃过吗?”熙儿继续问道。
“以前没分家,家里吃的东西都是奶做主,她根本不吃山货,家里也没人进山打猎,所以我还真不知道这东西能吃。”四儿回答道。
看这品种,也算是木耳的上乘了,熙儿赶紧摘了些,那些还很小的没摘,留着长大,这片的木耳还不少,光这样摘也摘了小半篮子了。
不过熙儿很遗憾,这东西靠天长,也不能长久啊,如若能人工繁殖到是好的,不过她没接触过,只是知道它喜欢长在一些阔叶树的腐木上。
不管了,好过没收获,姐妹俩拎了半篮子的木耳回家了,山边的虫子不少,蚊子已经出来寻找吸食的目标了。
回到了家,熙儿赶紧乘着太阳还大,拿了木板子垫在地上,把篮子里的木耳摊开晒。
王氏还在屋内做针线呢,见女儿们回来了赶紧迎出来。
“哎呀,三儿,这不能吃,有毒的。”王氏叫道。
“娘啊,我叫熙儿,不要再叫我三儿了,我都说了好多遍。”熙儿手上不停的忙活着。
“好好,熙儿,这木菌真的有毒,不是啥都能吃的。”王氏有些着急的说着。
“你信我吧,娘,这叫木耳,鲜的是不能吃啊,这太阳晒晒,晒干了,发过了才能吃,也才好吃,别担心了,我都知道。”熙儿回答道。
“你从哪里听说的,娘在山边都过了这么久了,娘咋不知道呢。”王氏问道。
“前些日子去镇上,旁边的什么人说了一嘴,我就记在心里了,而且你看咱家,啥时候吃山货的,其实好吃的山货多着呢,还很有营养。”熙儿安慰王氏道。
刚说完,福子和禄子跑回来了,一边跑一边叫“热死了,热死了。”
说罢,就从水缸舀了水就往嘴巴里灌。
“大哥,二哥,说了多少遍了,这水得烧开喝,要不水里有寄生虫,肚子会疼的。”熙儿赶紧过去阻止道。
进屋拿了她早晨烧好的凉开水,递给了两个哥哥。
“就你讲究。”王氏娇惯的用手指了指熙儿。
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王氏是只要她高兴,干什么都让家人随了她的意愿。
写完犯困了,各位亲!喜欢的欢迎多多收藏,能推荐一下也是极好的。
第二十一章 猴头菇
福子看了熙儿摊在院子里晒的木耳,问道:“妹妹,你采这些回来干啥?”
熙儿解释了一番,福子道:“这东西我知道山脚有个地方有好多呢,等等啊,我和二弟去采来给你。”
熙儿嘱咐了一下,太小的不要采,留着长大些。
小孙氏打着哈欠从屋内出来了,刚睡完午觉,还有些没精神,不过她得起来,看看鲁氏那偷懒的娘们在干啥。
不看着些啥都干不好,老太太还得说她,连媳妇也管不好。
看到院内晒的木耳,小孙氏来了精神叫到:“弟妹,你家糊口糊不下去?连着有毒的东西都弄来吃,啧啧,也不能啥都吃啊,要不你来前院儿帮些忙,我让老太太给你口吃的?”
王氏听完转头暗自伤心,熙儿拍拍她娘的手,起身走到门外。
“二伯娘,我家是日子过的不容易,总想法子养活我们兄妹几个,不像二伯娘,分家分了那么些银子和地,有银子腰杆直,不愁吃喝,可那地不是我爹拾掇的?二伯弄过一回么?分给你你不嫌骚的慌?”熙儿说的直白,圆溜溜的眼睛散发着怒气,盯着小孙氏道。
“瞧瞧,弟妹,这孩子傻病好了,不要再惯出其他毛病来,以后不好找婆家。”小孙氏想我说不过你,总说的过你娘。
“我找不找婆家不关二伯娘的事,二伯娘如果老是过来奚落我娘,别怪我不客气。”熙儿厉声道。
小孙氏撇撇嘴,哼了一声,扭头去前院了。
熙儿翻翻木耳,让阳光晒得更均匀些。做完这些就去整了整烧饭的灶台,把挡风的板子摆摆好,之前让柏三柱弄的顶棚也弄好了,这样下雨刮风烧东西也不成问题。
兄妹几个平时拣的木柴都整齐的堆在王氏她们屋的墙脚,怕让万一下雨到外面受了潮。
福子和禄子回来了,一人拎了一个篮子,篮子里面都采满了,一篮子是木耳,一篮子是白色的菌类。
“大哥,咋采到这么多的猴头菇?”熙儿惊讶的问道。
禄子赶忙接过话来:“我们哥俩是谁啊,怎么样三妹,佩服哥哥们吧。”
福子拍了一下禄子的脑袋道:“就你能耐。”
“娘,大哥打我。”禄子跟王氏撒娇去了。
“多大了,以后哪个媳妇敢嫁给你。”王氏娇惯的声音传来。
“我们常到山脚下玩,哪边有些什么早就摸的一清二楚的。”福子跟熙儿解释道。
“太好了,大哥,这些都是好东西,猴头菇咱留些自己吃,其余的卖掉吧?”熙儿高兴的说道。
“嗯,你看着办。”福子就着熙儿打过来的水洗了手,又换了干净的水洗了把脸。
熙儿找了些板子篮子之类的,把采来的木耳和猴头菇晾晒干。
四儿回来后被王氏据在屋内学针线,看到哥哥姐姐们在忙碌,她嘟着嘴跟王氏哀求道:“娘,咱明天再学吧,我去帮帮我姐。”
“不行,绣花就是需要耐心,你得把心先静下来才能学好绣花。”王氏道。
“那你怎么没让姐学?”四儿不高兴的说道。
“你姐姐病才好,别怪娘对你严些,你们兄妹几个都要护好熙儿,看这孩子现在能这么聪明娘心里高兴。”王氏有些哽咽道。
晚上天有些闷热,柏三柱做完短工回来,把发的工钱给了王氏,自己打了盆水,在灶台后面隔出的简易洗澡的地方,冲了凉。
他抬头看看天气,自言自语道:“要下雨了,难怪闷着呢。”
果真,当天夜里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燥闷的天气瞬间清凉许多。还伴随闪电和雷声。
熙儿被雷电惊醒,往妹妹的身边挪了挪,不一会儿,就听到隔壁王氏屋里下炕穿鞋的声音。
王氏走到两个女儿的炕边,小女儿睡的正香,大女儿头蒙着被子紧靠着小女儿。
“熙儿,别怕,娘来了,娘来陪你。”王氏脱了鞋,进了熙儿的被窝。
熙儿转身紧紧的抱着王氏,“娘,好怕。”熙儿窝在王氏怀里说道。
“别怕,别怕,娘在这儿,抱着娘睡吧。”王氏抱着熙儿轻声的说道。
熙儿从下就怕雷声,小时候还好,每次打雷都被奶奶抱在怀里,闻着奶奶的味道,她就能安心睡着。
长大后被接到养父母身边,每遇到雷雨的晚上,熙儿害怕的一个人都躲在被子里,直到雷声消失,每当这个时候,熙儿特别怀念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