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傻女励志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点了点头,说道:“是要要屋子啊,你瞧这屋子破的,要再修一下,起码得好几两银子。哎,我先去爹那屋了,你跟孩子们先别去,我去探探爹的口风。”
“哎,知道了,别忘了要屋子的事情。”贺氏嘱咐道。
柏大柱到了前屋,孙氏和柏老头都挂着个脸坐在炕头,因为灰溜溜回来的事,柏大柱没好意思厚着脸皮坐炕边儿,而是捡了个凳子坐在一旁。
“说吧,咋会事儿,这好好儿的,咋全都搬回来了?还有柏文媳妇呢,是不是家里出事情了,她赖在镇上不肯一道回家来?”柏老头问道。
“爹,是这回事,你老别生气,别发火,我这就说。”于是柏大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仔仔细细的告诉了柏老头。
“这件事,柏家不占理啊,且不说连家在镇上家大业大,势力大,就说柏文和连家小姐这事儿,就已经亏了人家姑娘了,事情在镇上已经宣扬出去了,恐怕以后柏武娶媳妇也要受些影响。”柏大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仔细的说与了柏老头和连氏听。
就如同柏大柱一开始知道一般,柏老头简直是惊呆了,且不说其他的,这个引以为傲的孙子,上学堂没几年就考上了童生,给柏家光宗耀祖了,怎知在这事儿上出现了差池呢,而且这还不是别人能够帮的了的,说出去都会被别人耻笑啊。
柏老头想想,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的坐不住了,且不说这事对柏家打击有多大,柏文那孩子心里能不能受的了啊。
镇上的学堂,柏文是不能再去上了,也恰逢年假,柏老头把柏大柱打发出去后,冷静下来仔细思量了一番,决定让柏文去县城学堂继续念书。
福子和禄子不是在县城的学堂吗,正好,自家兄弟一阵,反而都有了照应,而且不耽搁柏文的学业。
大儿子就暂时在家里吧,把地再打理仔细些,产量更能高不少,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铺子、住的屋子连带铺子里的货物抵出去的银子和原来给柏文成亲用的院子,也差不多刚好抵掉了连家姑娘的名誉损失。
柏老头想来想去,估摸着老大手里应该还有些银子,有些家底,也放心了不少,等有机会东山再起吧,毕竟老大有这么些年开铺子的经验,以后再凑些银子,给老大再开一个杂货铺子,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人是贪婪和自私的,有的人能压制住这贪婪和自私的*,认真的生活,有的人却是压制不住的,就如同柏家老宅的人一般。
从柏老头一直到柏文,没有一个对镇上的连家闺女表示过任何的歉意和自愧,都只想着自家的孩子以后怎么办,在这个女子的名节高于一切的社会,即便是赔了再多的银子也是于事无补的,以后连家闺女再成亲,也是那种有过婚姻经历的男人来提亲了。
于此,连家和柏家老大家仇恨是种下了。
柏三柱和王氏回到了县城,可谓是从未如此急切的回到县城,无论是柏三柱还的王氏,都如同逃难一般离开了石沟屯。
这次回来,柏三柱和王氏的脸色很不好,而且欧阳掌柜还在石沟屯,说明事情没有办的完全好,按柏三柱的性格,不能够把事情办的半半拉拉的丢下,自己和王氏先回来的,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再熙儿的再三追问下,王氏说了孙氏想把芦花塞给柏三柱,芦花设计勾引柏三柱的事情,万幸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禅没被螳螂捕到,反而黄雀把螳螂捉住了。
熙儿暗暗佩服柏三柱的定力,更家能感受到柏三柱爱王氏的决心,如果换成一般的男人,不知道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还会不会有如此的定力。
对于柏三柱的内心的成长,无论是王氏还是家里的孩子们,是都能够感受到的,从一开始对孙氏和柏老头的唯唯诺诺式的愚孝,成长为能够保护全家人利益的一家之长,熙儿由衷的感到高兴。
爱父母不等于没主见,孝道是一方面,保护妻儿又是另一方面,如果两方面混淆了,那整个家就全散了。
幸亏在柏三柱愚孝的同时,熙儿她们及时的帮他纠正了,而且柏三柱也确实感受到了,孝顺和保护妻儿不能混为一谈,最终也就有了熙儿家如今的温馨团结的家庭氛围。
楚哲瀚安排好他的事情,再见了熙儿一面后,回盛京了,每年过年,楚家都要去给爷爷拜年,楚哲瀚没有特殊的事情,都是必定要去的。
熙儿家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准备了过年的年货和年礼,这些现在是不需要王氏和柏三柱烦心的,熙儿和四儿会带着丫鬟婆子们打点的妥妥的。
在弗逊县的铺子已经装修结束,熙儿打算过完年后的正月十五再开业,弗逊县有了落脚的地方,那就意味着,在弗逊县周边定是会置办大的庄园。
柏三柱的干劲儿更足了,在欧阳掌柜完成石沟屯的事情回县城后,二人忍不住让熙儿带路,去弗逊县看了铺子,以及把县郊的地况摸了一边底,新的一年的计划已经再酝酿当中。
欧阳掌柜照例是该放年假的,可是他们夫妻二人在庄园里的屋子里住的特别的舒适,所以就让儿女们到庄园子里来过年。
欧阳掌柜代表东家,给庄园子里的每个人都发了红包,福熙大市场和芙蓉阁的每个人都分到了厚厚的奖金。欧阳掌柜的大红包当然是由熙儿给的,喜的欧阳掌柜连连道谢,回家一看,才知道是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共计二百两。
今年过年,柏三柱事先给好几家送了年礼之外,一家人还是得回石沟屯祭祖拜年的,不过一家人商量好了,只在柏老头家吃顿午饭就往王家庄,给姥姥姥爷拜年去。
第 106 章 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ps:
烈日炎炎!热啊!
今年姥姥姥爷家因为两位舅舅和舅妈的辛苦劳作,不算其他收入,光糖炒栗子就赚了个盆满钵,舅舅们也没隐瞒,一共赚了四千多两银子,因为有了这笔银子,两位舅舅们想选个新的地址,再一起盖两座大的房子。
每家都留着姥姥姥爷的房间,说要轮换着伺候姥姥姥爷,现在家里家底也渐渐厚实了,完全有能力照顾好两位老人,不需要他们为家里的生计再发愁了。
熙儿建议两位舅舅也跟她家一样,考虑开铺子和建庄园的事情,土地是庄户人家吃饭的根本,当然是越多越好。
虽然这两年舅舅家也置办了些地,但是离庄园的规模可相差太多了,舅舅们也不再需要出去帮人家盖房子赚钱了,光家里的地还忙不完呢,熙儿家给的土豆,不算销售量,单单卖土豆种也赚了不少。
王氏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对娘家也就放心了许多除了年前被孙氏弄的不太舒服,其他的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总的来说这个年,一家人过的都很舒心。
一家人今年一直待到了大年初八才高高兴兴的回了县城。新的一年,全新的开始。
去年一年,年份不错,所以地里的收成很不错,虽到了年下时下了一次大雪,不过在过年期间基本上都化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大年初十,也就是熙儿一家人回来后的第二日,天又开始陆陆续续的下起了雪。这雪越下越大,一连下了四五日,地上雪好多地方都积到了膝盖上。
熙儿兄妹们都很高兴,特别是喜子,这几日兴奋的晚上都不肯睡觉,一双小手冻的都起了冻疮。
在福子和禄子不看书,休息的时候,堆雪人打雪仗成了每日的一道风景。
这一日。柏三柱闲在家里,熙儿、四儿被王氏据着在屋内学着刺绣,旁边的火炉暖暖的,徐徐的散发出温暖的气息。
柏三柱站在窗口,向外望去,若有所思的说道:“腊雪是宝,春雪不好啊!”
熙儿本来就没心思学绣花,做的三心二意的,一听到柏三柱的话。来了兴趣,问道:“爹,为啥春雪不好啊?”种地方面。熙儿的经验很少。而且前世她也从没听之前的爷爷奶奶说过年后下雪不好的事情。
柏三柱叹了口气说道:“都说年后的庄稼收成不太好,虫害多啊,看来今年得多花些气力在地里了。”
柏小芬嫁到黄员外家也有几个月了,但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柏小芬并没有回来,孙氏从大清早就盼着。一直盼到天黑,都没见到任何到黄家人的影子。
大媳妇贺氏也回了娘家一趟,在天黑之前就回来了,小孙氏自己不想走,鲁氏肚子也不方便。也自然没回娘家,芦花才过门没几日。家又远,也都歇在家。
柏大芬到是回来了,但是黄涂并没有跟着过来,总之今年是柏老头家好多年以来,人最多,最热闹的一次。
人再多,孙氏心里一直惦念着柏小芬,整日都没露出一个笑脸。
柏小芬自从嫁到黄员外家,就被吩咐贴身照顾黄硕,也就成亲那几日黄硕的精神很不错,也就才过了半个月左右,身子就渐渐的爬不起来了,婆婆看她的脸色就渐渐的难看了起来。
“柏氏,不要仗着你身子好就可劲儿折腾硕儿,我儿硕儿是你能瞎折腾的吗?啊!狐媚子,你是专门吸男人骨髓的吗?啊!你娘是这么教你的?要是我硕儿出了啥问题,你看我不撕烂你这烂货!!”柏小芬的婆婆许氏训斥道。
柏小芬吓的畏畏缩缩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自从嫁过来之后,黄涂也极为喜欢柏小芬这样的清秀女子,有心想把她变成自己心仪的女人,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在黄硕面前,他是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了柏小芬的,所以柏小芬的婆婆许氏早就看不惯儿子这样护着媳妇,想给柏小芬一个下马威,这次硕儿又倒下了,许氏借着这股怒气,把柏小芬好好的训斥了一通。
对付大院里的女人,许氏着实是有一手的,对付柏小芬这样单纯的女子,哪里需要许氏任何的手段,恐吓威胁足以。
大年初二的习俗就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拜年,许氏借口黄硕身子不好,让柏小芬好好照顾自己丈夫,回娘家的事情等硕儿的身子好些再说。
柏老头在柏三柱来拜年的时候,跟柏三柱说了柏文到县城去继续读书的事情,也征求了柏文的意见,除了同意去县城读书,柏文并不想住到柏三柱的家里,非要在外面租个房子住。
对于侄子的读书问题,柏三柱是一百个赞同他去县城读书,只是现在这种情况,让柏大柱拿出钱来给儿子读书,是不可能了,他定是逼着他爹,另掏钱出来给儿子读书。
思来想去,既然柏老头都已经开口了,就说明柏大柱跟柏老头说过儿子上学的事情。
柏大柱想既然儿子以后要到县城去读书了,怎么都是可以住到老三家的大房子里去的,以后他们夫妻去看儿子,住过去,那是名正言顺的,老三人老实,脸皮薄,肯定是不会赶他们走,那就等于说他们家在县城有了一个一直可以住下去的地方,那跟自家有房子在县城有啥区别呢。
哪知道,柏文非不肯住到老三家,说是在学校旁边租房子住,这样一来,柏大柱在县城免费租房计划就泡汤了,而且租房的钱他是不会出的,谁不知道柏老头对柏文寄托的希望大着呢,所以这租房子的钱,柏老头定会帮孙子出的,柏大柱只同意自己出柏文的学费银子。
柏三柱想了,说是由他这个叔叔来帮柏文找住宿的地方,只要柏文定下心思来,好好读书就成。
现在柏老头家一下子人变多了,每日的家务更是多了许多,以前只有柏二柱一家,所以衣裳啥的都一起洗。
现在,柏二柱多了一个妾侍,再加上柏大柱一家回来了,小孙氏此时可没犯傻,在孙氏面前嘀咕了两句,所以孙氏站了出来,把做的家事重新分配了一下。
老大家和老二家各出一个人来做家务,老大家当然只有贺氏来做了,老二家孙氏点名了由新进门的芦花来伺候。
不管贺氏和芦花有多么不情愿,既然住在一起,由柏老头出银子吃饭,不用花自家的银子,两人就只能把各种不乐意放到了心里。
贺氏负责烧饭,芦花负责洗全家的衣裳,隔一段时间两人对换着干,家里的卫生和门前的菜院子二人共同来做。
先说贺氏,贺氏在镇上是老板娘,铺子里有伙计照应铺子,家里有一两个丫鬟伺候,也已经是好久没动过手做饭、洗衣裳之类的家务。
一双手养的是白胖粉嫩,虽说是家里的赖以生存的铺子都被抵出去了,但是贺氏的一双手上已然是两个明晃晃金的戒指带着,看的孙氏特别的不舒服,早就想整一整贺氏的孙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的。
再说芦花,虽说是新进门的媳妇,刚开始并没有要她来做家事,可是芦花也确实不自觉,自从进门后,日日是睡到日上三竿,说身子不舒坦,一直到吃午饭前,她才起床。
不说是孙氏看不惯,鲁氏大着个肚子,想想自己以前伺候一家人的光景心里也十分不舒坦,而且夜里各种暧昧的哼哼和喘息声,让鲁氏更加对芦花不满,在孙氏面前告状当然是早就能预料到的事情。
恰巧柏大柱一家回来了,芦花的好日子也没享到几日,便被指派了家事,洗衣裳的活计虽说不难,但是一家人,日日要换衣裳,再端到河边,敲开冰块,用冰冷的河水來洗,那从手指间传进来的刺骨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
而且孙氏是不允许衣裳在家里洗的,她说,家里水缸里的水不是挑来的?洗完了衣裳一家人喝什么,要在家洗了,家里的水缸必须由芦花再挑满。
柏家人喝的水,以前柏三柱和王氏没分家的时候,柏三柱不用谁吩咐,日日把水缸挑满,后来分了家,只能是柏老头一大早起来挑,柏二柱是从未挑过,柏老头也不舍得让他干这些,他想,反正自己还有把子力气,自己能干,何必让儿子做呢。
现在柏大柱回来了,柏老头依然也不会让大儿子挑,他觉得儿子这几年在镇上做掌柜的,人也累,以后如果再有机会,大儿子还是做掌柜的料,哪里适合做挑水的事情呢。
所以柏家的两个儿子们,在家里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好生活。柏二柱快活且不说,左拥右抱的让柏大柱也羡慕红了眼。
他常常偷偷的瞧贺氏,越发的觉得贺氏人老珠黄,说贺氏能生孩子吧,她也就给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人家老二家的小孙氏一下子生了三个儿子,人家还肯丈夫纳了两房妾侍,而且都是年轻的,儿媳妇般年纪的妾侍。
第 107 章 羊肉馆
ps:
今天有事,现在才更,抱歉了各位童鞋!
再想想自己,铺子铺子没了,大儿子还是个好男色的,二儿子嘛不看也罢,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闺女嫁了人后还不常回家,已然泼出去的水了,成亲这些年,没见到补贴家里一文。
不比老三,光比老二,柏大柱也觉得自己逊色了许多,比不上老三,比老二总该是可以的,于是也想纳妾的心思在他心里种下了。
贺氏是瞧不上二房里任何一个女人的,自己跟她们这些乡野农妇没有可比性,她是谁,当然是曾经的掌柜太太,二房的一帮女人是谁,大的小孙氏是跟孙氏沾亲带故的亲侄女,二房的鲁氏是翁媳扒灰来的,说出来都觉得恶心,三房的芦花是家里过活不下去了,换了银两回家给哥哥娶媳妇的,就这几个的家底子,身世背景,真是没一个能让人瞧的上眼的。
婆婆孙氏让她跟二房的女人一起干家务,贺氏想,这也是暂时的,毕竟已经分了家,等天气暖和了,当家的跟柏老头要了粮食,再在屋后开块菜地出来,自家几口人就单出来过日子,想吃啥,想喝啥都不受人管束,小日子过的多自在。
扒拉扒拉家里的银钱家底子,按正常开销来算,用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而且每年家里分得的地里还有不少银两的产出,也够一年的日常开销,加上她这些年积攒了很多的金银首饰。就是卖了还能值个好几百两银子。
现在跟着柏老头和孙氏吃喝一阵,这段时间的银两又节省下来了,要说银子花的最多的出处,就是大儿子柏文每年的束修,那也是能拿的出来的。
而且孙氏让她烧饭,只要不是洗衣裳,烧个饭也没啥难的,不就把东西煮煮熟就可以了。
洗过了两天衣裳。芦花就在柏二柱面前叫苦开了,伸出了起了冻疮的手,撒娇道:“相公,你瞧人家的手,变成什么样儿了!你忍心吗?要不你帮我跟娘说说吧,烧饭也成啊,我学,大嫂子在家负责烧饭,她都一大把年纪了。皮糙肉厚的,我能跟她一样吗!况且,她烧的饭菜一点儿也不好吃。指不定还不如我呢。相公,为了奴家以后能更好的斥候你,你就帮我去说说吗!”
柏二柱见芦花这副楚楚动人的媚态,忍不住的边揩油,边说:“花儿,如果这事儿成了。你要怎么答谢我啊?”
“哎呦,讨厌啦,人都是你的了,还不是你想怎么办不就怎么办!你啥时候去说啊?”芦花边说着,边妩媚的往柏二柱身上靠去。
“这就去。我的心肝儿,乖乖的躺好。等着爷回来。”柏二柱立马起身往屋外走去。
芦花顿时喜笑颜开,躲进被窝里,摆出喷鼻血的姿势等着柏二柱凯旋归来。
不知柏二柱如何游说,反正孙氏答应了柏二柱,洗衣裳和做饭的人,一天轮一天,说是等鲁氏坐完月子,建本娶了媳妇,帮着干活的人就更多了,到时候几个媳妇轮换着干,就这么点家事也没啥压力了。
虽然没完全达到芦花的要求,但是却显得公平了许多。但是贺氏不乐意了,她觉得定是芦花在老太太那里嚼了舌根,心里对芦花的仇也就记下了。
柏家老宅的女人们暗地里开始勾心斗角的同时,熙儿正拢着锦缎绣花狐狸毛套子,里面抓着一个精致小巧的手笼,站在屋外,笑嘻嘻的看着喜子用雪球打树上的小鸟。
屋外的雪已经化了一大半了,柏三柱早就闲不住的往郊区庄园子里去了,他得和欧阳掌柜一起去看看整片庄稼地里的情况。
到庄园子去的时候,欧阳掌柜正跟两个长工一道修着羊舍的顶,因为怕冬天羊儿们怕冷,在去年入冬的时候柏三柱就让人搭了间宽敞的羊舍。
熙儿家蛋糕铺子对羊奶的需求量特别的大,所以柏三柱索性就大量的养了羊,再抓了不少头公羊,想不到竟然形成了一道特色的产业链,羊场里产羊奶、小羊仔,小羊仔长大,挑选一些出品种优异的公羊,其余的都用来做了羊肉馆。
羊肉馆开在福熙大市场的临街一角,里面卖些干切羊肉、羊肉泡馍、羊头汤等,而且只在秋冬季卖。刚开始生意一般,毕竟都是新鲜的产物,而且有一部分人对羊肉味儿很排斥。
但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羊肉的味道,而且在天冷的季节,吃一碗羊头汤,那股暖流能支持住全天的严寒。
柏家羊肉汤腥味不重,羊汤厚实,羊肉细腻,竟然也成了冯阳县的一道秋冬季才有的特色。
羊肉馆能开起来,除了有熙儿的一部分功劳,绝大多数都是柏三柱的,熙儿只是无意当中的一部分的设想和建议,哪知柏三柱听的上了心,便付诸实施,熙儿因为排斥羊膻味儿,哪怕有轻微一丝,她的味觉也能灵敏的感觉出来,所以至今也没吃过一碗,相反的柏三柱、福子、禄子和四儿就像是上瘾了般,自从入冬后,就日日来一碗,不但自家吃,就连宋掌柜和欧阳掌柜家也几乎日日不缺。
熙儿打算,弗逊县在开芙蓉阁的同时,庄园子也要迅速的建起来,再从冯阳县的羊场里挑部分的奶羊和种羊过去,除了供应芙蓉阁分阁的羊奶,用来做蛋糕外,其余的都慢慢养殖,等到了当年的秋冬季,柏家羊肉馆也可以开起来。
等路上的雪化的差不多了,柏三柱和欧阳掌柜打算去弗逊县一趟了,先前去看铺子的时候,就去了趟牙行,说了年后打算在弗逊县买地的事情,依然是上好的上田,有多少买多少,连成片的为好。
在石沟屯、冯阳县欧阳掌柜分别提拔了一个总管和一个副总管,地里的事情全全负责,这样大部分的精力都可以放在弗逊县这里。
因为事先打过招呼,所以一到弗逊县的牙行,二人就得了满意的答复,上田有七八十亩连成片的,隔个二三十亩的中田和下田,如果中田和下田能一起拿下的话,卖家还能每亩中田和下田优惠一两银子,当然卖家这样的态度就是急需要用银子的。
柏三柱和欧阳掌柜二人让牙役带着他们去地里看了,整片地离弗逊县还有两个时辰的路程,但是地势好,上田的旁边就是活水源,灌溉方便,中田和下田也比一般同等级的田肥沃,当然,这片可以建成人生活的区域,也就不太需要太好的田地了。
另外在这片上田隔条河的对面,也有一家卖地的,地不多,也就是二十来亩的样子,因为家主懒于管理,整片地势这么好的地,生生的竟放着长杂草,当然,就算是地买下了,也是需要养个一两季的。
家主好赌,自知地质欠佳,又急需银子,也在总价上能让个一二两银子。
柏三柱和欧阳掌柜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这样一百多亩的地收入柏三柱囊中,具体如何规划,还得柏三柱和欧阳掌柜二人合计过后,在按计划实施就成。
另有几块零散的地,在弗逊县的县郊,也是三五亩、七八亩的,都连不成片,但是柏三柱还是决定先买下,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慢慢的扩大。
在郊区置地对芙蓉阁有好处,能够保持羊奶的新鲜度,三五亩用来做个羊场是足够了。
熙儿在地方面是不用发愁了,最近她忧愁的是,今年要不要再加大面积种植花生了,去年家里没用多少地来种植花生,但是亩亩丰收。
现在不像熙儿前世,花生除了做食品外,还可以用来榨油,这世里,还没有植物能榨油的说法,家家户户吃的油,都以肥肉熬油为主。
用这种油炒菜虽然味道很好,但是气温一低,菜冷掉容易结成白色的壳,而且放多了还特别的腻人。当然这是针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家来说的,一般的庄户人家,炒菜能放几滴油,就算是条件不错的了。
熙儿想,这花生的产量也高,如果大面积推广开来,用花生来榨油,那么花生的功能又会增加,而人们吃菜又会更加健康。
想到此处,熙儿觉得这个难题,必需要留着慢慢规划,仔细思考,不是一日两人就能做成的事。
且不说其他,就算在天竺国,听说过植物油的人,几乎是没有,而且这植物油如何的压榨,熙儿前世只是偶尔听过一点,并没有系统的去看过,和研究过相关的事项。
于是,研究如何压榨植物油这件事情,占据了熙儿小部分的头脑,也成了她未来几年努力的方向。
不过用花生做蛋糕配料,熙儿可是研究出了不少的品种,并且成功的推向了市场。除了蛋糕外,几样烘培的点心,又成了芙蓉阁的特色,当然如何做各式点心也成了四儿学习领域的又一目标。熙儿如同她的指明灯和学习的榜样,脑袋里永远都是能翻出各种各样的新想法,新点子和新花样。
第 108 章 单独开小灶
ps:
求各种推荐和收藏啊!糯米拜谢!
关于压榨植物油,熙儿知道,在前世都是用机器压制的,经历很繁琐的工序,最后出来那黄亮亮的各类的油。
最重要的是,前世是用电,在这世里是无法想象的。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的场景,在这世里也就是超级有钱的大户人家,和为男子提供特殊服务的青楼才会出现。
既然这个关于如何榨油的问题,熙儿前世就了解的很少,她决定暂时放一边,问题是要慢慢想的,试验也是慢慢做的。
柏三柱在去弗逊县的前一日,特地找了牙行的崔实,说要找间靠近书院的房子,给亲侄子读书用的。
现在据乡试还有两年不到的时间,所以书院周围的屋子相对来讲很好找,如果到乡试的前半年开始,靠近书院想租间房子,那都是不可能的,而且价钱比远的贵了近一倍。
崔实手上的房源很充足,几乎不费事就有两三间,等着柏三柱来挑。柏三柱去了弗逊县,于是熙儿给石沟屯的柏老头家去了信儿,问柏文什么时候来看房间。
因为柏文先福子禄子前两年考上的童生,虽是早考两年,但是时间方面不凑巧,这次依然跟福子和禄子同一批次参考。如果在时间上,福子和禄子也算吃了亏,比柏文少看两年书呢。
但在年龄上,过了年柏文十七岁,福子十五岁。禄子才十三岁,虽说都起步的晚,但在年龄上自家的两位哥哥占了些优势,年龄小记忆力充沛,脑子聪明,而且福子和禄子没受成亲、和离这些乱七八糟事情的影响。
隔了两日,柏文就过来了,见到熙儿家任何一人。都已然冷漠,在崔实的带领下,三间屋子看过之后,柏文挑了那件独屋独院的,虽然价钱比另外两间高了几两,但是环境幽静不少。
柏文坦然的拿了个小包袱住进去了,熙儿吩咐魏氏给柏文里外洒扫,床上被褥换全新的,生活用品重新备好。
在柏文看来。三叔家为他做的这些是应当和理所当然的,还不是为了巴结自己,以后能从自己身上捞些实惠吗。
在选择书院的夫子方面。柏文是不屑与和福子禄子选同一个人的。两个才摸了几天书本的乡下孩子,怎么配跟他有同一位夫子?
柏文的一日三餐就在书院里解决,因为在镇上名声的不好,柏文在县城就显得更为安静了许多,变成了常常会忽略的人。
虽然柏文态度冷淡,但是王氏还是隔三差五的让魏氏给他送些好吃的。补养补养脑子和身体。
郑氏家的胜水也从家里过来了,依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