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傻女励志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派了牛车送了熙儿回了柏家。
熙儿心想,等盖好房子搬家后,你们才能真正看到我娘的手艺,现在不过是小试拳脚,以后自家种些辣椒,再加工成辣椒酱,光这一项每年的收入就不少啊。看来家里得先置办些地,有今天的这些银子买几亩地够够的了。
对于自己脑子里不断涌现的发财致富的路子,熙儿越来越佩服自己了,很是有成就感。
当天熙儿赶回了家,叫上了大哥又返回了镇上,直接去了牙行,说了自己的要求,又去了老合作的铺子,定了更大数量的辣椒,一看来了大单子,老板的眼睛笑弯了腰,现在熙儿俨然已经成了他家铺子的大客户了,因此伺候的更殷勤,更周到了。
这边熙儿在悄没声息的设计着发财的路子,那边两个舅舅也托人送来了消息,十日后,舅舅们先到她家,看看地,要建多大的房子,先要准备建房子的材料,准备完后,就可以择吉日开建了。
自从银子被骗后,柏大芬就再没回过娘家,小孙氏也没之前那么蹦?,有时候似乎都是刻意避开王氏走。
柏老头最近脸一直阴阴的,关于柏大芬回娘家骗兄弟银子的事已经传到了他耳朵里。
做为柏大芬的爹,柏老头怎么也不能够相信大闺女上次回来是骗自家银子的。
这名声传的柏老头的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做为柏家的当家人,掌舵者,家里发生了这样有辱家门的事,他竟然被蒙在鼓里,任由别的不如他的人在背后耻笑柏家,耻笑他。
他忍了几天,终于想来想去,他必须知道事实,如果外面是误传,他怎么地也要想法子挽回柏家的声誉。
那天,他没一如既往的去地里忙活,他要问问孙氏,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氏知道瞒不过了,只得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说了。
哪知柏老头勃然大怒,让孙氏立马去把银子要回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说往娘家拿回银子,反而把银子往外拿,这不是吃里爬外吗。
孙氏没想到柏老头会发这样大的火,她觉着自己女儿拿了也没啥,反正都是自家女儿,也没到别人的口袋。
等柏老头稍稍冷静下来,孙氏眼珠一转,人家说打蛇打七寸,拿人要拿短,这柏老头并不是真的心疼老三家银子没了,而是这银子要给也只能给大儿子或二儿子,女儿毕竟是别人家的人了。
孙氏告诉柏老头,女儿拿银子也只拿了一半儿,另一半儿给了老二,老二家的儿子多,这三十多两给他合适。
这柏老头才稍稍平静下来,老三共计拿出了六十多两,自己还拿了十两呢,看来,这老三还是很会赚银子的,辛亏当时没给老三分地,要不其他两个儿子不亏大了吗,既然老三这么会赚银子,以后再跟他要些,贴补其他两个儿子。
反正有一半儿银子还在自家,这个到不操心了,这外面的流言蜚语的怎么才能平息呢,柏家的老脸都丢尽了,到底是谁嚼这舌根的呢。
说老三这六十几两的银子,搁在谁眼里都会眼热的,也难怪闺女想这法子,越想柏老头越理解大女儿的做法。
在柏家,这件事来的快,去的也快,似乎没太发生一样。
紧赶慢赶,终于码好字了,十二点前赶紧发了,对不起了亲,上文晚了抱歉!
第三十三章 小孙氏蓄意破坏
熙儿家的西屋前堆了很多的坛子,门前还晒了很多辣椒,小孙氏天天的偷瞧着,心里热的抓耳挠腮,这柏老三家又搞了什么路子啊,弄这么多坛子,看似要做辣椒酱啊。
前段时间就看到老三家门口晒了些辣椒,但没今儿个这么多,看来这就是他家发财的路子了,哼这个柏老三还真是会藏着掖着,这发财的路子也不告诉自家兄弟,一家人吃独食。
小孙氏眼珠子转的滴溜溜,转眼一计上心头,转身就往前院儿孙氏屋里去了。
“娘,娘。”小孙氏风一样的速度进了孙氏屋子,孙氏正在屋内挖鼻孔正带劲儿。
“啥事啊,吵吵的,有话不能好好说啊,整天叽叽喳喳的,老娘嫌烦。”孙氏因为被小孙氏打扰了她最遐意挖鼻孔的时间,很是恼火。
小孙氏可没管这些,她满心的想着的是她的小计谋。
“娘啊,现在可不是生气的时间,我可知道了老三家怎么发的大财了,以前老去山上采些没人吃的东西都是幌子,他家正经的发财路子是做辣椒酱。”小孙氏难掩兴奋的脸色,吐沫横飞的说道。
“啥,做辣椒酱?”孙氏想了想,思量了一会儿,说道:“有这可能,那王氏腌菜的手艺不错,难保就是这,哼,你又有啥点子了,说说,我听听看。”
小孙氏在孙氏耳朵边嘀哩咕噜一通,孙氏满意的直点头,最后拍板说道:“嗯,就这么办,具体的你去操办吧,银子各家出一半儿。”
小孙氏如得了皇令般,又飞奔出去了。
隔了两天,孙氏的前院里也摆了好些的坛坛罐罐和乱七八糟的晒了一堆辣椒。
依葫芦画瓢做完这些准备,孙氏让小孙氏去喊王氏,刚好王氏去后面郑氏家借箩筐去了。
小孙氏没像往常一样问过就走,反而直接去郑氏家找去了。
隔了好一会儿,王氏愁眉苦脸的回来了,熙儿赶忙上去问她娘发生了什事情,王氏一五一十的把孙氏说的话告诉了女儿。
一听这话,熙儿第一反应是小孙氏出的鬼点子,自家晒辣椒的时候孙氏从来没来过,只有小孙氏贼眉鼠眼的进进出出。
孙氏让王氏先去帮她家腌辣椒酱,而且必须明儿个就动手,说是镇上的老大家急着订货呢。
这说起来反到是自家鹦鹉学舌,跟着孙氏家赚银子了。
还让王氏去做,这做的好银子赚进了她们的口袋,做的不好,责任全在王氏。
熙儿内心暗叹,假如王氏是个厉害的,当即回绝了孙氏也就没这烦恼事了,可王氏终究还是没脱离包子的性格。
可孙氏也不是跟王氏商量,在她看来,就该命令王氏去做。
熙儿想既然孙氏想了这招,那咱就见招拆招,王氏可以去做,但必须给工钱,具体怎么做法,哪一步该做什么,由孙氏来指挥,做好做坏概不负责。
晚上,柏老头从地里忙完回来,熙儿带着王氏就去前院找柏老头和孙氏了,把这要求说了,如果让王氏做,必须做一天给王氏一天的工钱,这做的工序都按孙氏的要求来,如若做的不好,所有的责任与王氏无关,如果孙氏同意,那么就请柏老头和卫里正做个见证人,明儿个去立个契约,双方按手印,毕竟分了家,日子自家过,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孙氏没想到王氏来这一招,虎着脸刚想骂这王氏。
柏老头听得一头的雾水,硬生生的打断了孙氏,细细问了熙儿缘由,按柏老头的观念,媳妇帮婆家做事是天经地义的,哪里有付工钱的道理,不过这情况不同,儿子们都分了家,怎么地柏老头都想向着自己老伴多一些。
于是柏老头悠悠的开了口,“三媳妇啊,你得空就多帮着你娘做一些,也耽误不了你太多的时间。”
王氏刚想说话,被熙儿按住了。
“爷,你说耽误不了我娘太多的时间,你咋不瞧瞧院儿里有多少辣椒呢,既然耽误不了很多时间,不如爷奶自个儿做吧,还有二伯娘一家,那么多双手,你们又不缺银子,我们家可是银子被骗光了,也没听爷奶说一句支持些三儿子,不说长久支持,至少解决点燃眉之急啊。”熙儿毫不客气的说道。
听的柏老头的脸是红一阵白一阵。
柏老头没再吱声,孙氏的脸都涨的通红了,她厉声道:“不知天高地厚的蠢丫头,大人说话小孩子家插啥子嘴,你娘咋教育你的,有没些教养。”
“说到教养,奶可说岔了,我姥教的可好了,我娘贤良淑德,勤劳持家,上孝敬公婆,下善待儿女,我姥家可没教我娘去骗自家兄弟的银子。”熙儿讽刺道。
“你说啥子,你个傻子,敢讽刺我老婆子不教育女儿?你胆敢再说一遍。”孙氏气的想下炕来扇熙儿,被柏老头按住了。
“三丫头啊,你这话可不能乱说,你大姑啥时候骗兄弟银子了,是你爹给我,我再给你大姑的,小孩子家家的嘴有时候要把些门儿,被嚼舌根的人听去了,对咱柏家可不好。”柏老头语重心长的对熙儿道。
“哼,爷奶,我爹娘好骗我可不好骗,实话告诉你们吧,从现在起是我和我哥当家,银子我爹娘身上一文也没有,别再想些坏主意了,我家一穷二白的,比不得你们家底子厚,我们家里有七张嘴,等着吃饭的粮食呢,爷奶既然不救济我们一家,也别再来想法子折腾我们了,如若再打我家的注意,别怪我们兄妹不客气。”熙儿说完拉着王氏掉头就走了。
孙氏气急,拿起枕头就砸向熙儿母女出去的方向,柏老头愣了半宿,“这闺女是老三家的不,咋这嘴这么厉害。”
“我知道个屁,肯定是王氏那货教唆的,反了反了,竟然骑到我们头上了,真是气死我了,你也不说去扇她两刮子。”孙氏气的直抹胸口。
“不是我说你,也真是的,好好的要弄啥子辣椒酱啊。”柏老头喝了口酒道。
“还不是二媳妇吗,看到三媳妇家门口晒了好多的辣椒,还堆了很多坛子,就猜到三媳妇家要做辣酱生意了,串掇我也弄,我心一软就答应了,反正弄了也好放大柱铺子里卖。”孙氏解释道。
“哎,最近你们还是少惹老三家的,这银子都倒光了,心里能舒坦吗,得空了,我问问老三到底是啥情况。”柏老头到没太放在心上,只要堵住老三家几个小子的嘴就行了。
第一次熙儿跟孙氏的正面交锋,可把王氏吓惨了,脸色煞白,就怕孙氏来找女儿麻烦,熙儿安慰王氏,不用太操心,孙氏的七寸就是欺软怕硬,柏老头的七寸就是死要面子。
安慰了半天,王氏才稍稍踏实了些。
过了几天的太阳,辣椒晒得干干透透的,芝麻也炒的香香的,放着备用,装辣椒的坛子洗刷干净,放在阳光下晒干。
这么多的辣椒酱,可把王氏累坏了,虽然还有几个孩子的帮忙,但王氏也累的腰酸背痛。
熙儿打算以后有条件了,还是请人来帮工,到时候给些工钱就行了,自己也少受些罪。
第一批的腌制好了,堆在墙脚就等着发酵呢。
小孙氏被孙氏狠狠的训了一顿,就把王氏恨的透透的,每天都对着王氏家的辣椒酱坛子狠狠的绞着帕子。
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哼,不帮我家发财,你家就别想赚银子。给你家的辣椒酱动些手脚,哼哼,看谁敢要你家的酱。
说干就干,做完准备,小孙氏熬到半夜一直忍着没睡,等周围没啥动静了,她悄悄起了身,乘着月光,走到了王氏家的酱坛子旁。
拿了事先准备好的泻药就想往里撒,熙儿家的酱坛子都密封的很好,没些技巧还不容易打开,小孙氏弄了半天,还没打开一个,本来就在做坏事,心就慌,加上月亮那天也不亮,突然一个白影从小孙氏的脸旁一闪而过。
吓得小孙氏的腿都瘫软了,刚刚过去的是什么,太吓人了吧,小孙氏丢下泻药,大喊一声,就拼命的往自己屋跑去了。
王氏几个听到这喊声,都从梦中惊醒了,出啥事了?王氏披了衣裳打开门朝门外瞧瞧,也没瞧出啥来,就继续上炕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因是初夏了,天也亮的很早,王氏早早的就起身给柏三柱做早饭。
走到门外,无意中一看,酱坛子旁边撒了不少的白色粉末,酱坛子的盖子也有被动过的痕迹,不过并没有被打的开。
因为王氏做的辣椒酱要经过发酵才更有味道,所以都得把坛口密封的紧紧的,把它与空气隔绝开来才行。
王氏当即喊醒了熙儿,说了酱坛子的情况,可把熙儿吓了一跳,赶紧下炕穿了鞋,跑了出去。
一看痕迹很明显,是有人要做小动作了,亏得盖子封的严实,没被打开,要不这一坛子的酱就算是白做了。
熙儿两世为人,这点小伎俩,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做的手脚。虽是气愤,但是也正好是给她们提了个醒,这酱坛子得做些防护,防着这小人下次再搞破坏。
第三十四章 再遇楚立恒
其实那白影其实是夜间正在逮老鼠的猫,也就这么巧,吓住了小孙氏,从而挽救了这批的辣椒酱。
兄妹几个加固完酱坛子的盖子,就有牙行的人上门了,熙儿赶忙把他迎进屋。
牙行的人急忙喝了口水,显然是急匆匆赶过来的,当下就把情况跟王氏说了:石沟屯村的邻村,有户姓李的人家,儿子殿试通过了,派下了官职,不用多久就要去上任,儿子要带着爹娘去上任,于是他爹娘就想卖掉部分的田地,换些银两,剩下的部分的田地赁给家族的亲戚,每年收些租金银子。
这地都是一等一的上田,主家以前都是雇人专门打理的,而且打理的非常的仔细,上田一共要卖十亩,共计需要一百两,加上去官府办理红契,给牙行的手续银子,一共需要约一百一十两。
这银子现在熙儿家拿出来也是轻轻松松的,王氏和熙儿福子几个在牙行的带领下去看了那地,很是满意,离自家的新家也不远,田地方整,土壤肥沃,确是上田无疑。
当即就拍板定下了这十亩的地,由牙行约好买家,明儿个双方签了买卖契约,给了银子,牙行直接办好红契,交了熙儿手里,才算是他的这项交易完成,拿到他该得的跑腿银子。
这下熙儿家也算是正儿八经的有资产的人家儿了。只等这屋子盖好,就立马搬离是非圈儿,熙儿兄妹几个恨不得立马住到新屋子里去,无奈,屋子还没开始盖,且得几个月了。
不过几个人也商量好,老屋这边啥都不带,到新家一起置办全新的,从屋内的家具锅碗瓢盆儿家伙事儿,到每个人的衣裳头面。
而且离老房的远远的,基本上除了都姓柏还有共有祖先外,其他没啥关系。
可见,熙儿兄妹几个对柏老头他们有多么的不喜。
熙儿的两个舅舅如约来到了熙儿家,事先王氏就置办好了酒菜,准备好好的招待娘家的哥哥们。
王大钶哥俩也没去前院打招呼,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另一方面自家现在可不是腆着脸巴结柏家。
柏三柱本还想让福子去喊了柏老头来吃饭,被王氏阻止了。
吃饱喝足,哥俩就办起了正事,福子熙儿兄妹带两个舅舅们去了建房的地方,虽说柏三柱在家,本也想一同过去,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家里买了盖新房子的地在什么位置。
可几个孩子没一个肯带他过去,无奈,柏三柱也只好讪讪的去柏老头家的地里帮忙了。
熙儿几个提前跟柏三柱打过了招呼,不允许他擅自把家里置办地的事情告诉前院。
柏三柱虽然很气愤,觉着婆娘孩子压根儿不尊重他,别家都是男人为大,是家里的天,到他家却颠倒了个个儿,但是想想他偷拿银子那事儿,也觉着自己连生气都没底气。
王大钶兄弟丈量过了地,又仔细看了熙儿画的图纸,心中了然,凭着多年的经验已经大概估算了需要的材料。
材料方面也是兄弟俩一手操办,准保给妹妹家造出质量很好的房子。
熙儿给了舅舅们买材料的银子,至于盖房需要的木料,则从山上因地取材。
孙氏和小孙氏合伙买了辣椒,准备让王氏帮她们做辣椒酱,她们就等着坐享赚银子的美梦落空了,孙氏责令小孙氏和鲁氏婆媳俩把辣椒酱做完,送到大儿子的铺子里,赶紧把撒出去的本钱给捞回来。
可小孙氏和鲁氏哪里做过这些,只得向王氏求助,被王氏拒绝了,王氏老好人的形象渐渐瓦解。
小孙氏只得转而向孙氏求助,鲁氏则对孙氏和小孙氏恨的压根儿痒痒的,自己每天做牛做马,还得费这功夫做这玩意,不过,鲁氏的内心深处,一方面她也不敢也没那个胆量来跟孙氏对着干,另一方面她也想看看这辣椒酱怎么做,万一做的味道不差,以后她想办法自己来干,银子赚进了自己腰包,腰板才挺的直,到时候不管小孙氏还是孙氏都滚得一边儿去。
孙氏光动嘴吃过,也从未做过这辣椒酱,可在媳妇和孙媳妇的面前又觉着不使两招下不来台,就决定豁出去了,把她认为辣椒酱的做法,一股脑的告诉了小孙氏,她想: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反正这酱菜做来做去不就那些做法吗,估摸着按自己的法子,味道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因为从没做过,加上手脚也不伶俐,婆媳两个可受了番大苦,不是被辣椒呛得直打喷嚏,就是眼睛被辣熏的睁不开,折腾了几天,好不容易弄完装坛了,就请人带信儿,让柏大柱带牛车回来,拉了辣椒酱去铺子里卖。
婆媳俩现在一想到辣椒酱就觉得后怕,这都过去好几天了,手还不能揉眼睛,抠鼻子,一碰都觉着有辣辣的感觉。
柏大柱得了家里来的信儿,高高兴兴的带了牛车回来拉辣椒酱,他以为还是三弟妹做的,店里的那点儿酱菜早就卖完了,贺氏催了好多次让他再找借口回来拿,他都没好意思,哪知得来全不费功夫啊,家里竟然主动让他拉去镇上卖,真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大好事啊。
当天,他竟没在家吃饭,赶紧拉了全部的辣酱就去了镇上,小孙氏罗里吧嗦的说了很多次,这辣椒酱有一半儿是她出的银子买的辣椒和坛子,让柏大柱卖了银子就先还给她。
柏大柱应付着答应了,这辣椒酱拉到镇上,该咋样就是他说了算,我管是谁出的银子,反正除了他爹娘来要,其他的都得进他的腰包。
这辣椒酱,柏大柱和贺氏尝也没尝,就放铺子里卖了,他们认为王氏的手艺是绝对好的没话说。
那边熙儿的舅舅们在准备建房的材料,虽说早出晚归的,但也是很打眼。
一天柏老头遇到了三儿子,就问了福子的舅舅们在他家干啥,柏三柱吱唔的回答,是孩子们请来帮家里忙的。
柏老头心想,你家有啥事我不知道?请来到底帮啥忙呢,家里有啥需要两个大老爷们过来帮忙的呢。
柏三柱因为答应了孩子们,不把家里买地盖房的事儿告诉柏老头,所以这会儿柏老头刨根问底,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又不会撒谎,只得落荒而逃。
一看三儿子像吃了败仗一样的溜走了,柏老头摇摇头,心想,估摸着是老三家没银子了,请两个娘家舅舅来帮忙赚些银两,帮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其他材料王大钶兄弟俩都准备好了,就是这建房用的木材以及房梁还没去山里选。
福子本想找刘衡山跟守山的人打一下招呼,怎知刘衡山另有任务,已经出去办事去了,还要几天才能回来。
没有办法,熙儿想自己去山边试试运气吧,万一遇到个熟脸或许就能进山了呢。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熙儿刚到山边,想进山去,一位守山的小伙子就挡住了她的去路,问道:“小姑娘,咋一个人上山勒,家人没告诉你最近不能往山上跑吗?”
熙儿一看,这位小哥也是穿着轩德堂的衣裳,就冲他甜甜的一笑道:“守山的小哥,我家哥哥是刘衡山的好兄弟,衡山哥今儿个不在,我想找你们的管事问个事儿,不知方不方便?”
“哎呀,今儿个不巧,他是不在,不过我们分堂的堂主在,要不我带你去见他,看看能不能帮到你。”轩德堂的弟子说道。
“那也行,太感谢你了,麻烦小哥帮忙带路吧。”熙儿说道,她想,如果能得到这个堂主同意,自己砍木头也方便多了。
到了一顶大帐篷门口,那个小哥自己先进去禀报,熙儿左环右顾,觉着这顶帐篷是比其他的大多了,难怪是堂主呢,帐篷都比一般的好。刚在胡思乱想,帘子掀开了,那个小哥请自己进去。
熙儿刚想,是不是跟前世的电视上一样来个拜见啊什么的,后来又一想,这堂主跟自个儿有什么干系呢,就行个普通的礼吧。
刚抬起头,一双熟悉的眼睛似笑非笑的盯着自己,熙儿自己一看,不是楚立恒那妖孽吗。
“怎么是你?”熙儿脱口而出,说完就觉着自己鲁莽失礼了,刚想懊悔呢,妖孽的声音传了过来。
“怎么不能是我,见到我很吃惊吗?”楚立恒依旧似笑非笑的表情说道。
熙儿之前和这位仁兄就只见了几次面,一句话都没讲。咋一时还有些不习惯,此妖孽的声音还挺好听的呢。
见熙儿没讲话,楚立恒又问道:“来这儿有什么事情吗?”
“哦,我是来找衡山哥的,既然他不在,我就等他回来再找他吧。”说完熙儿就想离开,准备再回去想法子。
“有什么事我不能够解决的吗?我自诩在这儿说话还是管些用的。”楚立恒靠着后面的椅背,慵懒的说道。
“是有事,不过既然堂主开口了,我也就不客气了。”熙儿心想,这满山的木材不砍,难不成要花银子买吗,还是试试看,如果他能帮上忙,那是最好不过了。
上文了!继续求各位亲的推荐票和收藏,糯米万分感激!
第三十五章 开工建房
“说罢,一次性说完。”楚立恒依旧慵懒的口吻说道。
“我家要盖房子,想来山上选些木材,不知道楚堂主能否给个方便?”熙儿道。
“你家打算在那村口盖房?”楚立恒问道。
熙儿心想,我家在哪儿盖房管你什么事,多管闲事。
不过她嘴巴上可没敢这么说,反而客气的对楚立恒说道:“是的,堂主,所以我想进山选些好的木材。”
“嗯,可是可以,不过我得派人跟着,你也知道山里的情况,只是以防万一。”楚立恒看似漫不经心的答应了,还派人保护。
这个楚立恒,一会儿让人感觉拒人千里,一会儿感觉让人感觉是个很好的人,管他呢,只要能让自家去砍木材不耽误盖房就行。
熙儿刚准备转身离开,楚立恒慵懒的声音又传来了,“我帮了你的大忙,你准备怎么谢我?”
“额?”熙儿转过身看着他,哪有跟人要谢礼的,况且这山又不是他家的。
楚立恒看着熙儿复杂的表情,哈哈大笑,转过身闭目养神。
熙儿无语的看了看楚立恒的背影,你妹的,耍我玩儿呢。
两个舅舅上山选材期间,还是有三四个轩德堂的弟子过来帮忙,估计是事先得了令的。
王大钶哥俩也没矫情,大方的接受了帮忙,一共忙了好几日,终于把需要的几根房梁和所需的木材尽数的砍完,并运到指定的位置。
王氏过意不去,硬给每个弟子塞了三四斤一坛子的辣酱,表达谢意。
盖房的师傅们就这几日过来,大约十几个壮汉,王大钶兄弟们还是在那块地上,挑了块地方盖了间简易的屋子,每日睡前用艾草熏一熏就可以熏走蚊子了。
除了盖房的工人,还需要请些小工,一般小工都是从村子里请的,一些闲赋在家的劳动力。
这小工一请,那全村的都知道柏三柱家盖屋子了,这借口事先已经跟舅舅们打过了招呼,就说是娘家哥哥们集资借给王氏家的。
小工由王氏去请,王氏嫁到石头屯村十多年,是村里公认的脾气柔的贤惠媳妇,所以一般人家都愿意自家媳妇跟这样的贤惠媳妇交好,所以王氏在村子里人缘还是不错的。
这小工也请了十个左右,每日的工钱按一日十文算,不包伙食。
被请到的人家是特别高兴,平日闲在家一文银子没有,出去做个小工还能得几文银子,而且这小工银子价格给的够实在的了。
没被请到的人家,心里暗暗懊悔,当时怎么不多跟王氏亲近亲近,要不这一天十文,盖个房子起码也得三四个月,光这项就能赚到一两多的银子了。
连王氏特别交好的郑氏也被请过来帮忙烧饭了,烧这么多人口的饭,如若王氏一人,也要忙的腰断,除了郑氏还请了村里的尉氏,也是跟王氏交好的妇人。
熙儿兄妹几个则是帮忙洗碗,刚开始是每日做好送到地里去,后来师傅们索性在简易棚旁边搭了个简易的灶房,就直接在那儿烧了,大家都觉着很方便。
王氏事先跟柏三柱讲了马上要盖新房子的事,毕竟是自己的丈夫,在这个社会,不给丈夫脸面等于整个家都没了脸面,所以王氏还是事先嘱咐了柏三柱,在柏老头那里不能乱说,这盖房子的银子都是娘家兄弟凑的,这情欠大了。
柏三柱自认为做为这个家的顶梁柱,看妻子主动委派自己任务,也是很高兴,这是有和好的迹象不是?当即拍着胸脯承诺了。
毕竟是自家的新房子,柏三柱去帮忙的还是很带劲儿的,加上本来他就老实肯干。
柏老头和孙氏却是很郁闷,一个是哀叹着,这儿子跟自己离了心了,盖房这样大的事情都没肯跟他说。
一个是深深的嫉妒,这王氏哪里来的好命,娘家兄弟竟然肯出银子给她盖新屋子,偷偷的买了地,竟然连个招呼也不打,这是把长辈们放在眼里吗?
可孙氏隐隐感觉到,自从分了家,这王氏就越来越拿捏不住了似的,一直高高在上的她顿时有了危机感,镇上的贺氏虽然平日里管不到,可哪次见了自己不是溜须拍马,前些年那个腰都弯弯的,唯唯诺诺的王氏,现在见到她竟然腰板儿都是挺的直直的。
这个感觉很不好,让王氏越来越不惧怕自己的,难道就是娘家兄弟的支持吗。
可孙氏转眼又一想,王家兄弟也是个傻的,这给王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