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独行-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衣人看到林志宁突然坐起,都是瞳孔微微一缩,显然没料到这种情况。“动手!”其中一人低喝一声,随即手中长剑猛地一刺,攻向林志宁。

其余众人,也紧随而至,屋顶上埋伏的也不再隐藏,踏破屋顶,从上而下攻至。

林志宁欺身向前,手一抚一捞,当先一人手中长剑已夺在手,手一挥,森森剑光一闪而过。再看众黑衣人都“嗬嗬”发声,显然被他一剑割断喉咙。

奔出屋门,外面守望的人看到林志宁也是大吃一惊,纷纷仗剑来攻。

可惜他们比屋中人的武功更差,依旧是一剑,便俱都黄泉路上作伴去了。

“哎,何苦来哉。”林志宁看着地上死尸,心有戚戚。

他原想,这嵩山派已经损失了陆柏等好手,便会等待时机,却不想又着急送死。

只是这下这座小院是住不成了,不说满地死尸,便是那屋顶也是透着月光。

现在天色太晚,怕是青楼都歇下了。再去寻找住处得等到明天了,他扫视一眼,离了此处。在城外找个僻静所在,打坐用功,只待明天再说。

第二天,他早早进城。吃罢早饭,又寻了一家小院,不过这次他不租,免得给主家惹来祸端,索性多花银两买了下来。

原主人是个读书人,看起来颇有资财,因不满这登封如今太多武林人士,索性卖了院子搬离此处,倒是方便了林志宁。

等他们搬走,重新收拾要花点时间。他不再多待,左右不过一处临时落脚地,花钱找了个中介,吩咐他们洒扫干净,便不再理他。

只不过今明几天还要找家客栈留宿,总不能每天都去城外打坐。

中午时分,他刚刚酒足饭饱,安顿停当,就见几个少林武僧找****来。

“阿弥陀佛,林施主,我少林上下盼林神医入寺一晤,还望林施主不要推辞。”当头一个六十上下,面目和善的和尚双手合十,对林志宁说道。

他眼光隐蔽的上下打量林志宁,心里也惊讶于,林志宁的年轻。虽然不知林志宁到底武功医术有何不凡之处,但是江湖中人有不少是眼前之人救治无疑,便是他少林也有几位俗家弟子是林志宁出手救活。

至于武功,嵩山派前后两拨人马皆没,与林志宁也脱不了干系。

想来也都是极高明的,于他交好利大于弊,而且现在江湖风起,多一位这样的朋友,总比多一位敌人好。

其实少林也是存了化解嵩山派与林志宁恩怨的心思。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嵩山派死个把人与少林有什么干系。

但眼前还需左冷禅顶在前面,不好被林志宁搅局。而且林志宁虽然行走江湖时日不多,得他恩惠的武林中人着实不少,结个善缘总是好的。

第六章少林见闻

一路上叙话,才知道那满脸皱纹的少林僧人就是原著中佛法武功俱都高深的方生大师。

见到林志宁对少林景色颇为好奇,那方生大师就将少林胜景,起源来历一一诉说。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的中岳嵩山南麓,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少林寺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因其历代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寺占地极广,当先一座山门,宏伟壮观,山门前有两座石狮镇守,两边各一座石坊显得颇为庄严肃穆。

过甬道,经过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是为天王殿,过了天王殿才到大雄宝殿。

一路上听得方生解说少林,他心中暗暗腹诽,“这少林果然底蕴非凡。就不知这些不事生产的和尚吸取了多少民脂民髓。”只他掩饰的好,方生只当他震撼于少林美景,不做多想。

几位少林大师早早在此等候,林志宁也不托大,上前见礼:“晚辈林志宁,见过诸位少林高僧。”

你道他为何口称高僧而不称前辈,原来林志宁也不喜少林行事。

虽为正道泰斗,但少林实在太多算计。不过方正忙于少林事物,还能将少林武功修炼到如此境界,显然佛法高深。

林志宁敬他们佛学修养高深,是为一代大师;但也不屑于他们阴谋算计太多,失了佛家清静。

少林众人不知他所思所想,但他们原也是佛门子弟,哪个不想成为一代高僧。见得林志宁如此称呼也是颇多欢喜。

当下方正大师回道:“阿弥陀佛!我等见过林施主。没想到林施主这般年轻,武学医术依然出神入化,真可谓英雄出少年啊。”

互相吹捧几句,正当林志宁不耐的时候,方正开口道:“林施主,听闻你与嵩山派多有误会,不知可否由我等做主,与嵩山派调解一二,化解这段恩怨。”

林志宁心道,终于来了。随即应声道:“在下可是杀了嵩山派好几位好手,不知少林大师如何调解?”

那方正沉吟半晌,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冤冤相报何时了,林施主若是愿意,便先在少林住下。我相信左掌门雄才大略,眼下即将召开武林大会,当不会在多生事端。事后我等再调解一二,总要化解了这段恩怨才是。”

林志宁闻言那还不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当即说道:“方丈大师,你要开解恩怨,林志宁这里先行谢过。但林志宁自由自在惯了,要我吃斋念佛,那是万万不能。”

少林众人闻言,一阵眼神交换,方正接着说道:“林施主请放心,我少林不是龙潭虎穴,当可来去自由。只是我等也会一片好心,并非强要施主拜入少林。”

那边方生也开口劝道:“林施主,我知你山下自有住处,不过洒扫干净,置办家具物什总要时日。不若先在我少林安顿几日,我观林施主颇好美景,不如着人带领你游览一番少林美景可好。”

林志宁这才面上转好,应道:“如此也好,多谢诸位大师体谅。”

当下方正唤过一位年轻僧人,为林志宁准备禅房,又有一人带领他四处游览。

待林志宁离了大雄宝殿,众僧面面相视。其中一人说道:“方丈师兄,你看……”方正接着道:“不必多言,少年人年少气盛,在所难免。只是我等还需认真劝解,总要化解恩怨才是。”

再说林志宁,先前有方生在侧,不好驻足细细观赏。现下止有一位年轻武僧,也不多话,只顾带着林志宁到处游玩。

接下来几日里,出去藏经阁不许进去之外。其他少林禅堂殿宇,例如六祖堂、钟楼鼓楼、千佛殿、达摩洞等一一看遍。

晨诵佛经,武僧集体练武也不禁他观摩。他也忘了来时的不愉快,有佛法中的疑惑也向少林高僧求教,少林众人乐的他如此。最好他感悟少林武功佛法,皈依少林才好。

在这庄严肃穆,宁静平和的气氛中。林志宁内心的躁动平息很多,佛于道通,这几****的道法佛学大有长进。更是窥得了几分佛门武功的奥秘,与自身武学见识大有裨益。

但是佛法终究于他心性不和,没过几日,他便察觉其中道理,知道再不可深入,否则后患不小。

中国自古便是道佛儒三家教化,三家思想深入人心。其中尤以儒家最为昌盛,可谓深入骨髓血脉。但是近代以来,天灾**,外族入侵,中华名族惨遭蹂躏,加上西方文化入侵。年轻一代大都受其影响,虽然骨子里流淌的儒家思想不变,终究沾染了几分强盗思维。

武学之道,修炼到高深处,便也是哲学。除非能自出机杼,开创一派,否则心性不纯,难至巅峰。

他如今儒道研习不深,倒是对医道跟道家研习的很是深入。好在那都是他兴之所在,否则怕是武功难有寸进。

如今若是精研佛法,怕是他真要汇聚孺子百家,自成一道才能继续前行了。

只不过,他也隐隐有悟,说不得,他以后真就会走上这条路。毕竟融汇儒道医就在眼前,再多学几门也未尝不可。

只是现在万万不敢分出太多心神,当下提出告辞。

第七章纷至沓来

回道自家小院,林志宁在门口挂上“谢绝见客”的牌子。

在少林寺待了几天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还是被这琐事束缚,不能顺遂心意。

那班武林中人说他高傲也好,说他不识好歹也罢,于他没有半点干系。为什么自己要委屈心思,迎来送往。

须知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武林中人有求于他,并非他有求于武林中人。便是他再怎么委屈心思,旁人最多赞他一句“谦谦君子,仁心仁术”,其实于他没有半分好处。

看到洒扫干净,换上新家具的小院,他颇多感慨。自己又有了一个家,只不过这个家虽然也布置的简单温馨,终究没有人气。

心里胡思乱想,思绪越飘越远。一会儿想到家人朋友,一会儿又想到全真教的长辈同僚,一会儿也想起自己还须扰得这个世界更乱点才好。

思绪一时不定,他也没有练功的兴致,不知道该干什么,他就在院中查看重新布置过的几间屋子。

按照他的吩咐,一间留作卧室,一间留作客厅,一间充作书房,还有一间没有处理,暂时充作储物室。这是一座两进四间房的小院,院内有棵古木,树皮开裂,一人怀抱不过来,年份颇老。

屋后是片小花园,院中牡丹开的正艳,显然之前那户人家打理的很好。

转了一圈,来到书房,书架上空空如也。原主人显然也是爱书之人,明显是旧的,不过擦拭的干净,但是盛放书籍的印痕却擦不去。

可惜,人家舍得书架,却舍不得那些书,没有留下一本。

桌子上文房四宝倒是按照他的吩咐,准备齐全,林志宁看到也来了兴趣。

走到桌前,舀了清水倒进砚台,手持墨锭缓缓磨动。俗语有云“磨墨如病夫”,便是要重按轻磨远行近折,磨出来的墨汁才好合用。

不多时墨已磨好,拿过一支紫毫笔来,写了五个字:道,儒,佛,医,武。字字丰腴跌宕、天真烂漫,深得苏东坡之精髓,意蕴非凡。

不过仔细看去,就能看到,“道”字有股出尘仙气,“儒”字颇为方正,“佛”字气息最淡,“医”字有种悲天悯人的气息,而“武”字气息最是特别,各种气息杂糅,隐有向上之感。

看着纸上的字迹,林志宁心里渐渐平静。

只是他此时还不知道,随着他随意写得这五个字,他灵魂中无疑刻下烙印。他日后,少不得要领会自身哲学,来总领自身所学。

一觉醒来,他心情大好。昨日他已打定主意,如今只需要适当的时候推上一把就好,剩下的就是专心看戏了,毕竟他本身也不擅长阴谋算计。

这几日,华山派泰山派相继到来,他倒是没见到两派中人,倒是听说被安顿在嵩山一处别院中。

衡山刘正风被灭满门,自然来不了,他倒是看到一个拉胡琴的枯瘦老人,于市集中走过,便知道这多半是衡山莫大先生了。

剧情被他扰得乱七八糟,那恒山一派也不知有没有救援,迟迟不到。最近倒也有消息传来,恒山遇伏,三定相继而亡,恒山一派只剩下留守恒山的小字辈,而且恒山也传出话来,封闭山门,从此不理江湖事。

众人皆知,恒山一派名存实亡,再不成气候。据说左冷禅知道消息后气的暴跳如雷,他原想五岳并派,哪知道恒山三定亡后,恒山封闭山门。他总不能明目张胆的欺负小辈弟子一众大小尼姑,传扬出去,嵩山颜面扫地。

至于华山少侠令狐冲,早听说被逐出华山门墙,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会不会也来武林大会凑凑热闹。

不过林志宁想来,令狐冲多半是不会死的,原著中经历那么多危机,他反而越挫越强。只不过他也不认识令狐冲,即便见了,也是多半不识。

五岳即到,青城派也跟着来了。如今青城派上下再没了威势,门人弟子被林平之一顿袭杀,所剩不多,便是余沧海也是近日才养好伤势。

丐帮总舵离此不远,倒是帮主解风姗姗来迟。这丐帮交游极广,而且解风也是正道十大高手之一,路上武林人士纷纷问好。

这其中,什么五虎断刀门,金刀门,八卦门,海沙帮等,江湖上有点名号的门派相继到来。使得这登封城内整日介人声鼎沸,好生热闹。

武当冲虚道长也带领门下弟子几日后来到,不过都是出家人,而且武当少林两派私交极好,也有商议对策的缘故,留宿少林寺中。

武当已是最后到达的门派,后面来的最多就是邪道中人,或独行侠客。林志宁认识的不多,便也不再注意,静等武林大会召开。

第八章武林大会

嵩山主脉分为东西两支,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嵩山自古就有“太室如龙眠,少室如凤舞”之说,此说很形象地说出了嵩山二室的山势特征,那就是太室雄浑,少室峻峭。

自古少室就有“九鼎莲花”之称,从东、南、东北等方向看上去,只见座座山峰直插云霄,险峻挺拔,很有气势。因佛门有莲花法相,因此少林占据少室山。

太室象条东西向躺着的巨龙,气势磅礴。嵩山派素有有领袖群伦,气吞天下的雄心壮志,因而占据太室山。

尤其左冷禅执掌嵩山后,励精图治,门下十三太保力压其余四派,隐有与少林武当争锋的实力。而且左冷禅武功见识极高,将门下散乱的剑招去芜存菁,整理出嵩山快慢十七路剑法,

这路剑法,气势森严,如长枪大戟,纵横千里,乃堂堂正正之师。由此也显示出左冷禅的野心抱负,挟大势以压天下。

这日,武林大会如期召开。

胜观峰嵩山演武场上,上首便是嵩山左冷禅并一众门人子弟,左冷禅坐一把虎皮交椅,诸弟子侍立在后。

左右有临时搭建的木棚,虽然仓促,但不显简陋。下面都摆放交椅,中间木几上还摆着时鲜瓜果,精致茶点。

左边依次为少林、武当、丐帮。各派分开落座,不时方正、冲虚、解风三人相互交流几句,面上倒是不漏声色。

右边泰山、华山、衡山三派占据一处,显然众人在讨论恒山封山一事。岳不群等人都是面带哀色,就不知有几人是真心实意。

另两处被昆仑、青城占据。青城派余沧海面色铁青,门人也是大小猫三两只。昆仑地处西域,震山子见得嵩山颇为礼遇,上下都面带喜色。

其余门派散客俱都安排在下首,俱都设有座椅,时鲜瓜果精致茶点一应俱全。由此可见,嵩山财力之丰,嵩山派礼数周全。

林志宁也不去前面凑热闹,只混在人群中,听着江湖大豪或大声称赞,言嵩山不愧是名门大派;或小声抱怨,嵩山派忒也小瞧人了。

林志宁暗笑他们不知现实,太过天真。嵩山派行事越发霸道,素来信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倘若不是名门大派,他有所顾忌,只怕场中诸人,也只得他自己坐,别人该来跪拜才是。再说诸人也有坐处,非得争什么上下。

此时天气晴好,万里一丝云霞也无,大日普照,泽被众生。仿佛这天地也为左冷禅大业添上一丝光彩,堂堂皇皇明见万里。

午时将至,再没有人来。见到此景,左冷禅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诸位,诸位,诸位。”

他此时内功且厚,声音传遍观胜峰上下,仿佛天地之间还有回响。连呼三遍,场中一时鸦雀无声。

左冷禅心下满意,接着说道:“诸位,江湖多艰。林家辟邪剑谱重出江湖,掀起腥风血雨。恒山一派险灭满门,魔教猖狂不可不制。然各位江湖同道为一本残缺剑谱,相互征伐不断,实为亲者痛仇者快。我左某人今日召集诸位武林同道便是要做一件大事。我提议我等须定下盟约,凡是修炼辟邪剑法便是与我正道为敌,是为魔教妖人,众武林同道人人共伐之。辟邪剑谱须当即焚毁,不得延误。传讯江湖但有藏匿辟邪剑谱,视同私通魔教。”

左冷禅话音刚落,群雄大哗,议论纷起。

林志宁隐在人群中,眼睛看向左冷禅。就见左冷禅身型修长高大,面庞棱角分明,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不过现下他神色并不好看,面色冷峻,扫视天下群雄。

这时人群中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左掌门好志气,不过江湖传言,你嵩山派上下多有修炼辟邪剑法的,如今却不许我等修习,未免太过霸道。而且我等虽不如你嵩山势大,但也不是任人宰割。”

林志宁闻声看去,那是一个须发花白,颇为邋遢的老者。头上别着一根草棍,腰间挂着酒葫芦,手持一杆烟袋,面容瘦小干枯。这人他倒是认识,手中一杆烟袋专打周身三**穴,因他出手从不留情,人又极为邋遢,江湖上有个匪号“索命邋遢”。此人专事杀倭,在福建一带颇有声名。

左冷禅闻言,隐有怒色,回道:“原是“索命邋遢”到了。不过江湖传言,必是魔教宵小挑拨离间,不可相信。我嵩山派上下,绝无修炼避邪剑法之人。”

说完也不理他,转头看向少林武当众人,说道:“方正大师,冲虚道长。眼下情形,您二位怎么说。”

方正跟冲虚对视几眼,心知不能置身事外。随即方正说道:“我少林可约束门下弟子,不去修炼辟邪剑法,门下所得辟邪剑谱也可焚毁。只是约束天下群雄一事,还需仔细商议,老衲一人须做不得主。”

那边冲虚道人也说道:“方正大师所言极是,我武当也可约束门人子弟。但定盟一事事关天下群雄,老道也以为,该好生商议。”

左冷禅转向丐帮等派,各派掌门俱都沉默不语,显在考虑其中利弊。

出头的椽子先烂,没人想先烂,所以他们都不出头。眼下左冷禅占据大义,他们附和左冷禅,便先弱一头,若是出声反对,那便是不辨是非不讲公义。

所以他们都在等,不管是左冷禅先出招,还是后面有人应对,总会有人先忍不住的。

第九章嵩山闹剧

左冷禅也有点骑虎难下,武林中的小门派和江湖散客并不会听从他,便是有心向侠义道之辈,也在观望。

少林武当作为武林泰斗,自然不肯轻易做出决定。何况若是坦言支持左冷禅,不但会引起江湖群雄不满,还会大涨左冷禅威望,这明显与他们打压五岳剑派的目的不符。

而丐帮从来就是松散的联盟,在关乎自家武学修为方面,各地舵主花子不一定卖解风这个帮主面子,更何况,解风也没有前辈帮主那般威望。

青城派被林平之大杀一通,所剩无几,说不定为了身家性命,早早都修炼了辟邪剑法,必然不会同意左冷禅的提议。

而峨眉,崆峒,昆仑等派,虽然也是名门大派,但除昆仑外,其他几派早已没落,在这关乎门派存亡的时刻,也不会多招惹是非。

至于五岳剑派,恒山已被左冷禅的阴谋搞得名存实亡,早已传讯江湖封闭山门。衡山派也只剩下莫大先生独自支撑,与嵩山派已是接下大仇,怎么会在这个当口支持左冷禅。

泰山一派虽然被左冷禅拉拢了一些觊觎掌门之位的玉字辈高手,但掌门之争未定,玉字辈几人或许也想甩开左冷禅,凭借修炼多日的辟邪剑法,未必不能从天门道人手里夺得掌门之位。

天门道人性如烈火,但却并不傻,能坐稳掌门之位几十年的,又有哪个是傻子。如此档口,连少林武当也在推脱,他怎么会把自己先装进去,所以也是安坐原处,低头沉思不语。

岳不群也没有说话,他还没有看清这中间的利弊,或者想坐收渔利,但势单力孤,终究不好行事。

可见五岳同气连枝,实在是一个天大笑话。

左冷禅见到再没人支持自己,心中十分不悦,只好对五岳同门下手:“岳兄,不知你怎么说。”

那岳不群已经思考良久,闻言满脸诚挚的说道:“左师兄雄才大略,愚弟不及多也。我五岳剑派向来同气连枝,我华山上下,支持左师兄决议。”

扫视一眼场中众人,岳不群眼中闪过一丝诡异:“只是已经修习辟邪剑法之人,需要如何处之,还请左师兄拿个章程。”

那边众人闻言都是错愕,没想到这“君子剑”一向爱惜自己名声,怎么赞同左冷禅这么霸道的提议,而且后面那句明明就是逼迫左冷禅,再明白不过的借刀杀人之法。

想不到这辟邪剑法一出,就连“君子剑”也漏出狰狞面目来。就算此举是为了江湖安宁,实也称不上谦谦君子。

群雄纷纷侧目,左冷禅更是心中大恨,冷哼一声,回道:“岳兄此言怕是不妥,江湖上都知道,这辟邪剑法原本就是你华山门下林平之祖传武学,子承祖业天经地义。岳兄不替门人子弟追讨绝学倒也罢了,难不成,岳兄连自家门下弟子都容不下么。”

岳不群沉思片刻,好似下定什么决心,说道:“罢了罢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说来岳某惭愧,岳某人教徒无方,早些时日,那林平之伙同劳德诺盗去我华山镇派绝学《紫霞神功》。趁此良机,岳某将此二人逐出华山,天涯海角,我华山也要杀此二人,夺回秘籍。”

这番话像一颗炸弹扔到人群中一般,开玩笑华山紫霞神功啊,那可是传承自南宋的武林绝学,要是得到了,谁还修炼辟邪剑法这等断子绝孙的武功。

武林中人那个不动心,至于岳不群说谎,这种想法连一丝可能都没有,这可是大大的丑闻。

在场大多武林人士俱都心中大呼,这趟真是来着了,不但见识了这般武林盛会,还得了这么一个大大的喜讯。

是的,就是喜讯。武林中人大都自负,只要得了神功秘籍,躲起来修炼他个十年八年,那还不是任我横行。

唯有少林方正跟武当冲虚暗道不好,他们虽然也想看到华山秘籍失传,却绝不希望跟辟邪剑法一般,人手一本。至不济,落入野心家手中,也是大大的不妙,到时候武林中又是一片腥风血雨。

他们虽然为自家门派多有算计,但到底出家之人,心中还是慈悲善念多一些。而且江湖大乱,难保武当少林能够独善其身。

左冷禅也没想到岳不群有此一着,那《紫霞秘籍》如今就在他手中。就是得了《紫霞秘籍》跟《辟邪剑谱》,窥得其中奥妙,虽然没有仔细研习,心里也觉得这正道三大高手的排名需要变一变了。

以他威压正道的武功,召开武林大会,嵩山声势更上层楼。到时就可以吞并其余四派,然后平少林,诛武当。集合天下正道之力剿灭日月神教,届时未必不能如同朱元璋一般,夺个皇帝宝座。

只可惜,这下一切谋算成空,就算他今日如愿以偿,与各门各派,江湖同道订下盟约,助涨嵩山声威,之后大势也不在嵩山派了。

左冷禅心中几欲发狂,这段时日,事事于他所思所想违背。先是费斌折与莫大之手,后又陆柏被一个江湖游医杀了,再是恒山派如他所愿老辈皆没,谁想到却封闭山门,谋算成空,紧接着又有几个好手死于那名江湖游医之手,今日又被岳不群破了他谋划多日的局面。

一时间突然感觉头晕目眩,不过他到底是一代枭雄,行事不择手段,很快就回复心神。想先把眼前局势拉回正途才是,不可被此事乱了心神。至于岳不群的事,过了今日再与他作个了断。

当即厉声说道:“宵小可恨,我等同盟,一定帮助岳兄找回秘籍,除掉此等欺师灭祖,背离师门之徒。只不过今日所论,乃是消弭江湖祸患,不知诸位考虑的如何了。”

说完一双虎目,目光灼灼的盯着诸位掌门,打算逼他们做出决断。

只不过,场中诸人那个不是脸皮极厚,一时间也没人作答。

良久,少林方正才说道:“我看今日一时也没有结论,不若就此作罢,来日再议吧。”

一时间众人纷纷应是,都是急着回去追查林平之与劳德诺下落,谁还有功夫于他在此扯皮。

左冷禅见状也是无法,只得拂手而去。众人见到主人家不再纠缠,也纷纷告辞离去,一场武林大会就此落幕。

第十章风雨欲来

林志宁也没想到这种情况,但局势于他而言,并未太大分别。

无论是左冷禅强行压服众人,还是被岳不群搅了大好局面,江湖都得不到平静。

若是前者成功,那么只不过是把反抗的弹簧压得更紧,到时反弹伤害就越大,现在也只不过是火上又浇了一盆油而已。

左右不过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罢了,左冷禅选择挟大势而行,岳不群选择乱中取胜,如此而已。

不过这些都跟林志宁没有关系,他只要接着看下去就好。

大部分人其实都希望有个好名声,林志宁自然也不例外,否则他也不会研究医学而不是毒术了。

自幼受到的教育,还有阅读诸多武侠小说的他,虽然不想成为一名大侠,但还是希望自己是正道中人的。

但是造化弄人,或许是骤然获得高明武功,或许他本身对这个世界是否是真实存在抱有怀疑。他之所行,与魔教妖人全无分别。

或许是他想以一场腥风血雨,洗刷干净这个无侠的世界,再造秩序。

只是他忘了,自古最难测的就是人心,他所期望的侠客世界,并不一定是武林中人想要的。

争名夺利原本就是人类的本能,再者他之所见不过是江湖一角,受到原作者选取角度的影响,来判断这个世界是善是恶,本身有失偏颇。

不过这一切他自己全无察觉,现在他还有更麻烦的事情需要他来解决。

武林大会一结束,林志宁就打算回到他的小院。

只不过,一路上不断有人对他指指点点。每当他望过去的时候,总能看到那些人或尴尬或怜悯的神情。比之他刚到登封的热情差了好远,而且隐隐有些躲躲闪闪,划清界限的感觉。还有人隐隐饱含敌意,好似蠢蠢欲动要对他出手。

好在他功力精深,他们所言仔细分辨倒也清清楚楚,原来不知道什么人把他杀了嵩山派们下之事给传扬出去了。

那些江湖中人,或惧于嵩山势大,或者干脆就将他当成邪派中人。反正都觉得他大祸临头,离死不远了。

这下他也是满心无奈,与嵩山派的纷争,这下只怕是你死我活,无休无止了。

他虽然并不怕嵩山派报复,就算将嵩山上下满门灭绝,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事,但是这明显与他的目的不符。

嵩山派虽好杀,但天下悠悠众口却不好堵。一旦他杀了嵩山派上下,立时成为天下焦点,那时行事就多有不便。

倘若伤而不杀,嵩山势必怀恨在心,就算不再对他出手,但嵩山人多势众,只需给他捣乱或者四处传扬他的恶名。

到时一个魔教妖人的名号怕是跑不了了。林志宁就算不在乎虚名,但行走江湖,一个正道少侠的名头总比魔教妖人要好,至少没有多少人****来降妖除魔。

这么多人在嵩山脚下,议论公然杀死嵩山太保的人,而且嵩山派刚刚召开武林大会,无功而返。嵩山派若不报仇雪恨,找回颜面,那么嵩山派偌大声势,荡然无存。

以左冷禅的算计,如何能够看到这些事情发生。只不过他原打算,等众人离山,无人关注之时,聚集人手,以雷霆之势擒拿林志宁。到时或杀或囚,全凭心意,再传讯江湖,震慑群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